1、曰本,肩周炎.五十肩,獨活葛根湯
這個產品止痛不錯
2、葛根湯治頸椎病的方子是什麼多少克
葛根湯治頸椎病的方子是什麼多少克這個真不好說,用中醫中葯治療需要結合體質辨證陰陽虛實寒熱以及病位臟腑,每個人的頸椎病具體情況都不一樣,所以用葯不一樣。高矮胖瘦也不一樣,即使同樣的病情,用同樣的的葯,用量也是不一樣的。你具體什麼情況需要用葛根湯治頸椎病?
3、葛根湯的功效與作用
4、葛根湯為什麼能能夠治療感冒引起的咽喉痛
感冒引起的咽喉痛主要是由於病毒感染造成的,
葛根湯哭的葯材是以可強化人體細胞自身免疫功能,
抵抗病毒入侵為主,而且具清熱、降火、排毒諸功效,
所以可以治療感冒或上火引起的咽喉痛。
5、肩關節周圍炎偏方能不能治療?
肩關節周圍炎,簡稱肩周炎,是肩周肌肉、肌腱、滑囊和關節囊等軟組織退行性改變所引起的廣泛的炎症反應。中醫認為,本病的發生是年老體弱,肝腎不足,精血虧虛,筋骨失於濡養,感受風寒濕邪而致。
臨床以肩關節疼痛、活動受限為主要特徵的慢性疾患,好發於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女性多於男性,左側較右側多見,雙側同時發病者少見。早期表現,僅以疼痛為主,或僅有輕微隱痛或肩關節不適和束縛感;繼則疼痛逐漸加重,夜間尤甚,常影響睡眠,肩關節活動也逐漸完全受限;最後形成「凍結狀態」。本病在中醫學屬「痹證」范圍,又稱為五十肩、漏肩風、肩凝症、凍結肩等。
肩周炎的發生與發展大致可分為三期:即急性期(開始期)、慢性或(凍結期)、恢復期(解凍期),各期的臨床表現也不盡相同。
【方一】粗鹽外敷方【來源】民間。
【組成】食用粗鹽500克,生薑片3錢、小茴香25克【功用】消炎止痛,溫經散寒。
【主治】肩周炎,各種關節炎。
【用法】炒熱(不要太燙),用棉布包好,每晚睡前敷患處至鹽涼,三日後調換用料,連用9天。
【按】粗鹽具有消炎、鎮痛、發汗的作用,可以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並且促進皮膚的新陳代謝,排除體內廢物。生薑片辛溫行氣,小茴香溫經散寒。【方二】活血通絡葯酒【來源】宋祿法。東方葯膳,2006,(1):26。
【組成】黃芪10克,白術10克,川木瓜9克,青皮6克,廣木香6克,龍眼肉15克,丁香6克,白蔻仁6克,茯苓6克,當歸10克,川芎9克,白芍6克,秦艽8克,羌活5克,川牛膝9克【加減】若肩腫加防己20克,以利濕消腫;疼痛甚加姜黃10克,以通絡止痛;頭昏者加天麻10克,鉤藤10克,以熄風邪。
【功用】溫經散寒,養血和血,通絡止痛。
【主治】肩周炎。
【方解】黃芪、白術、龍眼肉補氣;川木瓜、羌活、秦艽、白蔻仁、茯苓祛濕;青皮、廣木香、當歸、川芎、白芍行氣活血;丁香、川牛膝補腎強壯。
【用法】上葯製成粗末,放入玻璃容器中,加入冰糖180克,白酒500毫升,夏天密閉浸泡5日,冬天浸泡10日,濾去渣,取上清液備用。每次服用10毫升,1日2次,飯後溫服,連服15天為1療程。一般服用2~3療程即可獲愈。
【方三】健腎蠲痹湯【來源】陳彥,劉鴻賓。湖南中醫葯導報,2000,6(1):42。
【組成】狗脊30克,骨碎補、活血藤、威靈仙各20克,續斷、淫羊藿、秦艽、木瓜、烏梢蛇、桑枝、當歸各15克,防風12克,甘草5克【功用】補腎強筋,祛風勝濕,通絡止痛。
【主治】肩周炎。
【方解】方中骨碎補、淫羊藿、續斷、狗脊補肝腎、強筋骨、祛風濕、通筋絡;木瓜、威靈仙、秦艽祛風散寒除濕、宣痹通絡;桑枝、烏梢蛇、當歸活血祛瘀,消腫散結。配合中葯外敷,具有祛風散寒除濕,活血祛瘀止痛之功。
【用法】水煎服,日1劑。同時配合消炎治血散外敷:金銀花50克,連翹、防風、白芷、續斷、紅花、透骨草各20克,樟腦10克,細辛6克諸葯研末,用水拌濕裝入紗布袋,放火鍋內用中火蒸煮1小時,取出後加入食醋外敷(每次蒸熱後可加醋外用)肩關節周圍,紗布袋上再加壓熱水袋,應用時先將局部皮膚洗凈,將准備好的葯末貼在壓痛最明顯處。每天1次,7天為1療程。
【按】外用葯末先用水蒸煮,再用醋調和,目的是使中葯有效成分能夠充分浸出,並起到疏通、祛毒和有利於葯性發揮的作用。採用熱水袋加壓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毛孔開放,增進皮膚對葯液的吸收,直達病所,且減輕組織粘連,加速炎性物的消除和新陳代謝,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方四】加味芍葯甘草湯【來源】吳曉,張徐德,韓啟鎖,等。陝西中醫,2000,21(11):491。
【組成】白芍、黃芪各30克,炙甘草20克,當歸15克,川芎、羌活各10克,桂枝9克【加減】腎虛者,加山茱萸、淫羊藿各10克【功用】養血止痛,疏風通絡,調和營衛。
【主治】肩周炎。
【方解】芍葯為君,入肝經,補肝血,斂肝陰,合甘草治療陰血不足、筋脈失養、四肢攣急作痛;羌活辛甘溫,具有補血活血、散寒止痛之功,可除血虛血寒諸痛;羌活辛散祛風,味苦燥濕,善治肩背肢節濕痛;桂枝合芍葯以調和營衛、通陽解肌、宣痹止痛。
【用法】每天1劑,加水300毫升,水煎25分鍾,取液;葯渣加水200毫升,水煎30分鍾,去渣留液,合並2次葯液,分早晚服。10劑為1療程,治療2個療程。
【按】現代葯理研究表明,甘草有抑制末梢神經興奮,配伍白芍對中樞性和脊髓性的疼痛均具有抑製作用。
【方五】肩凝方【來源】楊火蓮。新中醫,2000,32(增刊):325。
【組成】羌活10克,桑枝、葛根、生薏苡仁、千年健、豨薟草、雞血藤、寬筋藤各30克,延胡索、白芍、白花蛇(先煎)、威靈仙各15克【加減】風濕熱型者,用肩凝方基本方;風寒型者,去薏苡仁,加桂枝、細辛、制川烏;氣虛痰阻型者,去薏苡仁加黃芪30克,白術、地龍各15克,黨參25克;血虛型者,去羌活、延胡索、薏苡仁,加黃精、當歸、川芎、熟地黃;寒熱夾雜型者,加制川烏(先煎)、桂枝、姜黃。偏陰虛型,去羌活、薏苡仁,加玉竹、秦艽、鱉甲(先煎);瘀阻脈絡型者,加桃仁、三七(先煎)、制乳香、制沒葯、地鱉蟲。
【功用】溫經通絡,活血化瘀。
【主治】肩周炎。
【方解】方中羌活祛風散寒,勝濕止痛,尤以上半身關節疼痛更為有效,白花蛇、桑枝、豨薟草、葛根、千年健、寬筋藤、威靈仙等均有祛風通絡止痛作用,白芍、雞血藤養血活血,且延胡索有良好的止痛效果,薏苡仁能緩解肌肉緊張疼痛。全方共奏祛風通絡止痛之效。據臨床葯理報道:羌活、延胡索、薏苡仁、威靈仙、豨薟草、千年健、白芍、白花蛇等均有緩解疼痛的功效。
【用法】水煎服,日1劑,分早晚兩次溫服。
【方六】加味桂枝芍葯知母湯【來源】楊潤蘭。新中醫,1998,30(7):42。
【組成】桂枝、麻黃、熟附子各8克,白芍20克,白術、知母、地龍各15克,防風、羌活、姜黃各10克,白花蛇1條(約30克),蜈蚣2條,全蠍6克,葛根30克【加減】病程較長,痛有定處,舌質瘀黯者,加蘇木10克,炮穿山甲15克;血虛者,加當歸、川芎各10克,氣虛者,加黨參、黃芪各20克,陰虛者,加山茱萸10克,熟地黃15克;陽虛者,加肉桂6克,乾薑10克;前伸受限明顯者,加白芷10克;後伸受限者加柴胡10克。
【功用】活血化瘀,溫經通絡。
【主治】肩周炎。
【方解】方中桂枝、生薑、麻黃、防風溫通經脈,驅散寒濕;白術、熟附子益氣通陽,逐濕;白芍、知母、甘草養陰清熱,緩急止痛又可制陽葯之溫燥;痹痛日久入絡,痰瘀深伏,故酌加白花蛇、全蠍、蜈蚣、地龍等蟲類葯,以其性善走竄,搜剔以祛伏痰,逐瘀滯,蠲痹痛。
【用法】每天1劑,水煎溫服,復渣葯液適溫外洗患部。同時囑適當配合功能鍛煉。
【按】桂枝芍葯知母湯出自《金匱要略》,由桂枝、知母、防風、白術、生薑、白芍、麻黃、炮附子、甘草味葯組成。主治風濕痹證,郁而化火,肢節腫痛灼熱諸症。
【方七】辛芥桂枝湯【來源】陳振隆。新中醫,1998,30(4):35。
【組成】細辛、姜黃各10克,桂枝、甘草各6克,白芥子12克,白芍30克,蜈蚣3條,茯苓20克【加減】寒痛者,加制川烏、麻黃,甚者,加重細辛至20克;背痛者,加羌活、吳茱萸;氣虛者,加黨參、黃芪;血虛者,加何首烏;筋攣者,加木瓜;陰虛者,去細辛,加女貞子;濕濕者,加制半夏;氣滯者,加香附;血瘀者,加丹參、桃仁、川芎、三棱;陰虛有熱象者,去桂枝、細辛、加桑枝、地龍、葛根。
【功用】溫陽益氣。
【主治】肩周炎。
【方解】加細辛以溫陽散寒止痛;姜黃活血通絡;蜈蚣驅風通絡治痹;桂枝合羌活引諸葯至肩臂部;白芥子善除腠理膜內之痰,對治療肌膜、筋膜粘連有獨到之妙用。方中重用細辛有祛寒止痛的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劑。治療10天為1療程。
【按】凡肩關節活動范圍受限者配合推拿、按摩、拔火罐,或作自我功能鍛煉:搖肩、伸臂、旋轉肩關節、爬牆、搭肩或引體向上等運動。
【方八】葛根湯【來源】梁豐。江蘇中醫,1998,19(11):30。
【組成】葛根20克,麻黃、甘草各9克,桂枝6克,白芍30克,生薑2片、大棗3枚【功用】解肌發汗,生津舒筋,舒柔筋脈,活血定痛。
【主治】肩周炎。
【方解】方中葛根味甘辛涼,重用之有顯著的解肌舒柔筋脈作用;麻黃辛溫,具溫通發散之力,有溫通血脈、活血通絡、祛瘀定痛的作用,其氣味輕清,外可疏通肌膚經絡,內可消解積痰凝血,是活血化瘀之佳品,其雖有較強的發汗作用,然臨床應用於此症時多不發汗,亦未見明顯副作用;桂枝辛溫通陽,助麻黃以通行氣血;芍葯配甘草酸甘化陰,助葛根柔筋緩急止痛,又可制麻黃、桂枝之辛散太過;姜棗調和營衛,補益氣血。
【用法】每天1劑,水煎2次,共取葯液400毫升,分3次服,2周為1療程。同時配合外敷。取蘭香草,打成粉末,每次50克,以米醋炒熱敷患處,每天1次。
【按】蘭香草味辛,氣香,性微溫,具有祛風除濕、行氣止痛、散瘀消腫之功效。用米醋炒熱後,散寒溫通作用更強,外敷患處疼痛明顯減輕。【方九】溫經活絡湯【來源】秦泗明。陝西中醫,1996,17(9):414。
【組成】桂枝、白芍、黃芪、葛根、當歸、川芎、桑枝各20克,姜黃、制乳香、制沒葯、防風、地龍、全蠍各10克【功用】舒筋活血,搜風止痛。
【主治】肩周炎。
【方解】黃芪補氣;桂枝、桑枝溫經通絡;葛根、白芍、當歸、川芎、姜黃、制乳香、制沒葯、地龍、全蠍舒筋活血;防風祛風散寒。
【用法】每天1劑,水煎2次,早晚分服。服葯10天為1療程。
【方十】祛寒化濕散【來源】宮衛東。江蘇中醫,1997,18(8):24。
【組成】麻黃、樟腦、高良姜各10克,桂枝20克,紅花、細辛、白芷、制沒葯、赤芍、羌活、獨活各6克,威靈仙、薏苡仁、蒼術各12克【功用】溫經通絡,散寒除濕。
【主治】肩周炎。
【方解】本葯散為麻桂溫經湯和薏苡仁湯的合方。其中麻桂溫經湯溫經散寒解痙,薏苡仁湯化濕通絡,樟腦、高良姜祛邪止痛。重用桂枝既能溫經散寒,又能引葯上行,直達病所。本組葯物外敷,能使局部皮膚溫度上升,毛細血管擴張,血流加速,保證了組織所需的氧和營養物供給,使機體在風寒濕刺激下產生的一系列病理變化得到改善。樟腦、細辛則具有麻醉樣鎮痛作用,這使該方鎮痛作用更強。
【用法】上葯共研末,加蜜調勻如糊狀,以不流動為度。用時將上葯於睡前一次性外敷於患肩部,外蓋塑料薄膜,再加熱水袋熨之。每次5~10小時,連續5天更換敷葯。患肩配合功能鍛煉。
6、肩周炎、肌肉萎縮怎麼治療,急急,請專家幫忙。
可以治好的!肩周炎又稱「五十肩」,「肩凝症」,屬風寒濕三氣雜至而為,時間久了應該活血化瘀,祛風通絡,化濕止痛。桂枝葛根湯加味。
7、葛根湯會有哪些功效與作用
1.1抗炎鎮痛作用 周軍等發現葛根湯對佐劑關節炎大鼠的原發性和繼發性關節腫脹均有抑製作用,其作用可能與下調足關節組織炎性因子IL—lB、FNF一a和PGE2的含量有關。Oza- ki等報道,葛根湯1.39/kg灌胃給葯,劑量依賴性顯著抑制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細血管通透性升高,其作用與陽性對照葯吲哚美辛相當,39/kg抑制棉球肉芽腫乾重增加百分率,但對角叉菜膠引起的大鼠足腫脹作用不明顯b J。劉梅等用不同方法對葛根湯水煎液進行萃取,並將所得組分兩兩組合,用於篩選抗炎(二甲苯致小鼠耳腫脹)和止痛(熱板法)有效部位。發現未經萃取水煎劑的抗炎作用略優於 其他組,乙醚、正丁醇部位和水層混合液的作用略強於單一 部位,認為乙醚和正丁醇部位為該方抗炎、鎮痛的有效組分。 此外,在頸椎病模型大鼠,葛根湯下調退變椎間盤組織 中PGE2含量,降低COX和PLA2活性,提示下調PLA2活 性,減少多種炎性介質的合成是葛根湯治療頸椎病的機制 之一。在風寒濕型頸椎病模型家兔,葛根湯下調頸椎 間盤組織中Fas表達,上調Bcl一2表達,發揮延緩椎間盤 退變的作用…。 1.2抗流感作用 葛根湯作為抗感冒葯物,在日本醫療機構每年處方量 達2 000萬件,在民間亦廣泛使用,其機制涉及抗病毒、解 熱和免疫調節等。 1.2.1 抗流感病毒作用 對發熱反應最敏感的DBA/2小 鼠感染流感病毒後,對照組小鼠全部死亡,而葛根湯灌胃給 葯組小鼠則存活或生存時間延長。感染病毒小鼠的死因均 系肺炎,e799bee5baa631333330343237肺組織病理檢查發現,葛根湯組小鼠肺炎輕微、肺 部炎症面積明顯減小,而對照組小鼠肺炎嚴重。即葛根湯 具有減輕流感肺炎的功效。 1.2.2 解熱作用 機體感染流感病毒後,IFN和IL一1a 產生增加,作用於丘腦下部的COX,合成PGE2,引起發熱。 葛根湯明顯降低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體溫升高,其機制不 同於阿司匹林等COX抑制劑,通過抑制IL一1a產生而減 輕發熱。 1.2.3 免疫調節作用 Muraoka等檢測了健康雌性犬給 予葛根湯和生理鹽水後體溫、巨噬細胞吞噬顆粒數和吞噬 率,發現給予生理鹽水前後犬體溫無明顯變化,而葛根湯組 在給葯後0.5h,體溫明顯升高(最高達0.6℃),持續5h以 上,其後逐漸下降。同時,給予生理鹽水前後犬巨噬細胞的 吞噬顆粒數和吞噬率無顯著改變,而葛根湯使兩項指標顯 著提高。發熱是機體針對病毒感染等的防禦措施之一,提 示葛根湯可提高機體的天然防禦能力。 IL一12對天然免疫具有促進和活化作用,可抑制流感 病毒感染早期階段病毒的復制。在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呼 吸道給予IL一12補充物使小鼠支氣管肺泡灌洗液中病毒 含量明顯降低。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灌胃給予葛根湯,連續 8天,小鼠肺泡灌洗液中IL一12含量明顯增加。表明升高 IL一12含量、促進天然免疫應答是葛根湯減輕流感症狀和 延長感染小鼠存活期的關鍵機制之一。 1.3 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 Sugiyama等運用犬離體心臟灌流標本研究葛根湯對心臟的影響,發現冠狀動脈內注射葛根湯劑量依賴性使竇性 心率和乳頭肌張力增加,這一作用可被B受體阻斷劑阻斷。同時,葛根湯劑量依賴性增加腺苷酸環化酶活性,但強 度不及異丙腎上腺素。表明葛根湯的正性頻率和正性肌力 作用是通過直接刺激心臟B受體和/或節後神經末梢釋放 去甲腎上腺素而產生。 大鼠靜脈注射葛根湯或生理鹽水後,頸總動脈和頸外 靜脈搭橋循環,循環硅橡膠管中置一絲線,血小板黏附後形 成血栓。葛根湯(29/ks)呈現顯著的抗血栓形成作用,抑制 率為47.7%。體外試驗中,葛根湯明顯抑制ADP誘導的血 小板凝集,給葯組血小板聚集率及血小板聚集曲線下面積 均明顯低於對照組,說明葛根湯能顯著抑制血小板聚集,具 有抗凝血作用。 1.4抗過敏作用 志賀隆等報道【l「,致炎前1周開始給予葛根湯19/ks, 連續7天,可抑制綿羊紅細胞引起的小鼠遲發型足腫脹。 在2次免疫前7天或第1次免疫後立即連續給予葛根湯 29/kg,可抑制綿羊紅細胞引起的小鼠Arthus反應。么雅娟 等報道葛根湯顯著抑制小鼠耳異種及同種被動性皮膚 過敏反應(PCA),阻止大鼠腹腔和顱骨骨膜肥大細胞脫顆 粒,拮抗組胺所致離體豚鼠回腸收縮。說明葛根湯通過抑 制抗原與IgE的結合,阻止肥大細胞脫顆粒及釋放過敏介質,從而減輕或消除過敏症狀。 1.5 抑制並發性白內障術後房水閃光升高 對雙側自內障病人施行人工晶狀體乳化手術,右眼手 術中不給葯作為對照,其術後第1天房水閃光值為99.1脈 沖/ms,其後逐漸減弱。左眼術前3天、當天及術後7天給 予葛根湯膠囊,術後第1、3、5天左眼的閃光強度顯著低於 右眼。其有效成分可能為生薑中的姜辣素(抑制前列腺素 合成)和甘草中的甘草酸(抗炎作用),葛根、麻黃、芍葯亦 可能發揮有益的作用u 6|。但在其後的家兔試驗中,以 PGE2造成眼房水閃光升高,造模前30、60rain局部滴入葛根湯並無明顯抑製作用。
8、葛根湯之類治胃病的中葯如何組方
方 名:葛根湯(發表之劑)
總 結:發汗兼解肌
組 成:葛根四兩 麻黃三兩(去節) 桂二兩(去皮)芍葯二兩(切)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
煎服法: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葛根,減二升,去白沫,內諸葯,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法將息及禁忌,諸湯皆仿此。
主 治:1.治太陽病,項背幾幾,無汗惡風。
2.亦治太陽陽明合病下利。
歸 經:足太陽葯也。
方 義:成氏曰:「輕可去實,葛根、麻黃之屬是也。」此以中風表實,故加二物於桂枝湯中。
變化方:(1)本方除麻黃,名桂枝加葛根湯,治前證汗出惡風者。
(2)本方加半夏,名葛根加半夏湯,治太陽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
(3)本方加黃芩,名葛根解肌湯,治發熱惡寒,頭痛項強,傷寒溫病。
葛根湯
【來源】《醫學心悟》卷二。
【組成】葛根6克 升麻 秦艽 荊芥 赤芍各3克 蘇葉 白芷各2.4克 甘草1.5克 生薑2片
【用法】水煎服。
【功用】發汗解肌。
【主治】陽明經病,目痛,鼻干,唇焦,漱水不欲咽,脈長。
【加減】若無汗而口渴者,為熱入陽明之腑,加知母;自汗而口渴者,加石膏、人參;自汗而口不渴者,乃陽明經中風,去蘇葉,加桂枝;若春夏之交,惟恐夾溫暑之邪,不便用桂枝,加白術4.5克。
葛根湯
【來源】《重訂嚴氏濟生方》。
【異名】葛根豆豉湯(《赤水玄珠》卷十六)。
【組成】葛根60克 枳實(去瓤,麩炒) 梔子仁豉各30克 甘草(炙)15克
【用法】上葯哎咀。每次12克,用水300毫升,煎至240毫升。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主治】酒疸。由飲酒過多,胃內生熱,復因酒後當風入水,以致身目發黃,心中懊憹,足脛滿,小便黃,面發赤斑者。
葛根湯
【來源】《備急千金要方》卷三。
【組成】葛根 生薑各18克 獨活12克 當歸9克 甘草 桂心 茯苓 石膏 人參 白術 芎藭 防風各6克
【用法】上十二味,哎咀。以水1.2升,煮取300毫刀,去滓,每次服100毫升,每日三次。
【主治】產後中風,口噤痙痹,氣息迫急,眩冒困頓。
葛根湯
【來源】《傷寒論》。
【組成】葛根12克 麻黃9克(去節) 桂枝6克(去皮) 生薑9克(切) 甘草6克(炙) 芍葯6克 大棗12枚(擘)
【用法】上七味,以水1升,先煮麻黃、葛根,減至800毫升,去上沫,納諸葯,再煮取300毫升,去滓,每次溫服150毫升,覆取微似汗。
【功用】發汗解毒,升津舒筋。
【主治】外感風寒表實,惡寒發熱,頭痛,項背強幾幾,身痛無汗,腹微痛,或下利,或干嘔,或微喘,舌淡苔白,脈浮緊者。現用於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痢疾以及關節痛等病證見上述症狀者。
葛根湯
【組成】葛根1錢,桂枝1錢,川芎1錢,細辛1錢,防風1錢,麻黃8分,枳殼8分,芍葯8分,人參8分,炙甘草8分。
【來源】《景岳全書》卷五十六引劉河間方。
【主治】寒邪在經,脅下疼痛不可忍。
【用法】上(口父)咀,以水1鍾半,入生薑3片,煎至8分,食遠溫服。
葛根湯
【葯物組成】葛根4兩,豉1升。
【處方來源】《醫方類聚》卷六十二引《王氏集驗方》。
【方劑主治】傷寒初起至2日,頭痛內熱,脈洪。
【用法用量】上用水3升,煮取半升,溫服。
9、如何煲葛根湯
方 名:葛根湯(發表之劑)
總 結:發汗兼解肌
組 成:葛根四兩 麻黃三兩(去節) 桂二兩(去皮)芍葯二兩(切)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
煎服法: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葛根,減二升,去白沫,內諸葯,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法將息及禁忌,諸湯皆仿此。
主 治:1.治太陽病,項背幾幾,無汗惡風。
2.亦治太陽陽明合病下利。
歸 經:足太陽葯也。
方 義:成氏曰:「輕可去實,葛根、麻黃之屬是也。」此以中風表實,故加二物於桂枝湯中。
變化方:(1)本方除麻黃,名桂枝加葛根湯,治前證汗出惡風者。
(2)本方加半夏,名葛根加半夏湯,治太陽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
(3)本方加黃芩,名葛根解肌湯,治發熱惡寒,頭痛項強,傷寒溫病。
葛根湯
【來源】《醫學心悟》卷二。
【組成】葛根6克 升麻 秦艽 荊芥 赤芍各3克 蘇葉 白芷各2.4克 甘草1.5克 生薑2片
【用法】水煎服。
【功用】發汗解肌。
【主治】陽明經病,目痛,鼻干,唇焦,漱水不欲咽,脈長。
【加減】若無汗而口渴者,為熱入陽明之腑,加知母;自汗而口渴者,加石膏、人參;自汗而口不渴者,乃陽明經中風,去蘇葉,加桂枝;若春夏之交,惟恐夾溫暑之邪,不便用桂枝,加白術4.5克。
葛根湯
【來源】《重訂嚴氏濟生方》。
【異名】葛根豆豉湯(《赤水玄珠》卷十六)。
【組成】葛根60克 枳實(去瓤,麩炒) 梔子仁豉各30克 甘草(炙)15克
【用法】上葯哎咀。每次12克,用水300毫升,煎至240毫升。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主治】酒疸。由飲酒過多,胃內生熱,復因酒後當風入水,以致身目發黃,心中懊,足脛滿,小便黃,面發赤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