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拔火罐的禁忌和注意事項及其作用是什麼?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拔罐後注意事項和禁忌有以下幾點:拔罐後不要接著洗澡,不能受風,注意保暖,拔完之後3個小時內不要吃涼的食物。拔罐時間15分鍾左右。 起罐後如果局部潮紅以及瘙癢,不可以用手亂抓,幾小時或數日後自己就好了。禁止在同一部位反復拔罐,拔罐時間不能過長。
如需獲得更多權威醫美知識,盡在檸檬愛美檸檬愛美
2、拔火罐有什麼注意事項
拔火罐有3個注意事項:1保暖。2避免燙傷。3同一位置不可天天拔。3防止感染。
3、請問肩周炎可以拔火罐嗎?
建議:你好,這種情況一般考慮肩周炎,建議鍛煉,服用雙氯芬酸鈉緩釋片、伸筋丹等葯物治療,必要時封閉治療,可以考慮拔火罐
4、拔罐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拔罐是我國最古老的一種治病方法,針灸、推拿適用的病症一般均適用於拔罐治療,但在拔罐時還必須掌握其禁忌症和注意事項。
一、拔罐的禁忌症:
1、有出血傾向的疾病禁用拔罐,如血小板減少症、白血病、過敏性紫癜。
2、新傷骨折、瘢痕、惡性腫瘤局部、靜脈曲張、體表大血管處、局部皮膚彈性差者禁用。
3、婦女月經期下腹部慎用,妊娠期下腹部、腰骶部、乳房處禁用。
4、心、腎、肝嚴重疾病以及高熱抽搐者禁用。
5、皮膚過敏、外傷、潰瘍處禁用。
6、五官部位、前後二陰部位不宜用。
7、酒醉、過飽、過飢、過勞、大渴、大汗、大出血等禁用。
二、拔罐的注意事項:
1、拔罐時應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夏季避免風扇直吹,冬季做好室內保暖,避免感受風寒。
2、注意清潔消毒。施術者雙手、受術者拔罐部位均應清潔干凈或做常規消毒,拔罐用具必須常規消毒。
3、拔罐可使皮膚局部出現小水泡、小水珠、出血點、瘀血、瘙癢等現象,均屬正常治療反應。一般陽證、熱證多呈現鮮紅色瘀斑;陰證、寒證多呈現紫紅色或淡紅色瘀斑;寒證、濕證多呈現水泡、水珠;虛證多呈現潮紅或淡紅。若局部沒有瘀斑,或雖有潮紅,但起罐後立即消失,說明病邪尚輕、病情不重或病已接近痊癒。
4、一般拔罐後3小時之內不宜洗澡。
5、拔罐過程中若出現面色蒼白、出冷汗、頭暈目眩、心慌心悸、惡心嘔吐、四肢發冷、神昏仆倒等症狀,此為暈罐,應立即停止拔罐,讓患者平卧,飲溫開水或糖水,休息片刻,多能好轉。暈罐嚴重者,應針刺或點掐百會、人中、內關、湧泉、足三里、中沖等穴位,或艾灸百會、氣海、關元、湧泉等穴位,必要時及時送入醫院進行急
5、肩周炎的拔罐部位有哪些?
肩周炎又稱漏肩風、五十肩、凍結肩。
【拔罐部位】
1頸部:風池、啞門、大椎。
2肩背部:肩井、天宗。
3胸部:雲門、中府、缺盆。
4上肢部:肩髎、肩貞、臂臑、臑會、外關、曲池、合谷。
5下肢部:足三里、條口。
6、拔罐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項
(一)施罐前注意事項
1.拔罐治療室應寬敞明亮,空氣流通、室溫適宜,要注意患者保暖,並防止暈罐。
2.根據病情與施術要求,選擇適當體位與罐的規格,充分暴露應拔部位,有毛發者應剃去,拔針罐應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3.選好體位,囑患者體位應舒適,勿移動體位,以防罐具脫落。
4.老年、兒童與體質虛弱的患者施罐數量宜少,留罐時間宜短,否則難以承受。初次接受拔罐者,除應消除其畏懼心理外,拔罐數量與時間也宜少宜短,待適應後復診時再酌增。
(二)施罐中注意事項
1.施罐手法要純熟,動作要輕、快、穩、准。拔多罐數量宜少,罐間距離應適中,過遠影響療效,過近易痛易落。
2.注意詢問患者的感覺,觀察其局部和全身反應。拔罐後一般有下述三種反應:
(1)患者感覺拔罐部位緊束、酸脹、溫暖舒適或有涼氣外出,罐內肌膚突起,呈紅疹或紫斑樣變,為正常反應。
(2)患者感覺吸拔部明顯疼痛或燒灼、麻木,多為吸拔力過大;若患者毫無感覺,多為吸拔力不足。均應啟罐(取下)重拔。若重拔後,上述情況依舊,則應考慮罐具規格、吸拔部位、施罐方法、負壓大小,以及疾病性質、患者體質等因素的影響。
(3)拔罐期間,如患者出現頭暈、惡心、面色蒼白、四肢發涼、出冷汗、胸悶心慌,甚至暈厥、脈細弱等暈罐徵象,應及時啟罐,並參照暈針處理。
(三)啟罐方法
啟罐亦名起罐,即將吸拔牢穩的留置罐取下的方法。
1.一般罐的啟法 一手握住罐體腰底部稍傾斜,另一手拇指或食指按住罐口邊緣的皮膚,使罐口與皮膚之間形成空隙,空氣進入罐內,則罐自落。切不可硬拉或旋轉罐具,否則會引起疼痛,甚至損傷皮膚。
2.抽氣罐的啟法 注射器抽氣罐、空氣唧筒抽氣罐,向罐內注入空氣,罐具即脫。
3.水(葯)罐的啟法 應防止水(葯)液漏出,若吸拔部位呈水平面,應先將拔罐部位調整為側面後再啟罐。
(四)效應觀察
1.治療效應 啟罐後吸拔部出現點片狀紫紅色瘀點、瘀塊,或兼微熱痛感;通稱罐斑或罐印,是屬正常反應,1~2日即自行消失。
2.病理反應 罐斑如顯水泡、水腫與水氣狀,提示濕盛或寒濕。若水氣色黃為濕熱;水泡呈紅色或黑色,示久病濕盛血瘀。罐斑色深紫,示瘀血為患。罐斑色深紫黑觸之即痛、伴身熱,系熱毒瘀結。罐斑無皮色變化,觸之不溫,多為虛寒證。罐斑微癢或出現皮紋,多系風邪為患。罐斑或血泡色淡,多屬虛證。拔針罐後,血色深紅為熱,青色為寒凝血瘀。以上反應應結合臨床而綜合分析。
(五)善後處理
啟罐後,應用消毒棉球輕輕拭去拔罐部位紫紅色罐斑上的小水珠,若罐斑微覺痛癢,不可搔抓,數日內自可消退。如出現小水泡可任其自行吸收,不需處理;水泡較大,應用消毒毫針刺破,放出水液,塗上龍膽紫。若出血應用棉球拭凈。若皮膚破損,應常規消毒,並用無菌敷料覆蓋其上。若系拔罐治療瘡癰,啟罐後應拭凈膿血,並常規處理瘡口。
處置停妥後,囑患者休息片刻才離開治療室,並囑次日或2、3日再作治療,視病情與反應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