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肩周炎 > 肩周炎黃帝內經描述

肩周炎黃帝內經描述

發布時間:2021-03-13 21:29:43

1、黃帝內經是如何描述針灸燒山火

古今補瀉手法記載不同,真假一試便知。
在自己身上行下針,針下溫熱者為補,反之為瀉。

2、黃帝內經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黃帝內經》是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也是第一部冠以中華民族先祖「黃帝」之名的傳世巨著,是我國醫學寶庫中現存成書最早的一部醫學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學、病理學、診斷學、治療原則和葯物學的醫學巨著。在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經絡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病症」、「診法」、論治及「養生學」、「運氣學」等學說。其醫學理論是建立在我國古代道家理論的基礎之上的,反映了我國古代天人合一思想。
黃帝內經成編於戰國時期,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中醫理論專著。總結了春秋至戰國時期的醫療經驗和學術理論,並吸收了秦漢以前有關天文學、歷算學、生物學、地理學、人類學、心理學,運用陰陽、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論,對人體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診斷、治療與預防,做了比較全面的闡述,確立了中醫學獨特的理論體系,
成為中國醫葯學發展的理論基礎和源泉。
現存最早的中醫葯學著作《黃帝內經》收載的成方13首中,就有10種中成葯,並有丸、散、酒、丹等劑型。

《黃帝內經》是早期中國醫學的理論典籍。世簡稱之為《內經》。最早著錄於劉歆《七略》及班固《漢書·藝文志》,原為18卷。醫聖張仲景「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為傷寒雜病論」,晉皇甫謐撰《針灸甲乙經》時,稱「今有針經九卷、素問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內經也」,《九卷》在唐王冰時稱之為《靈樞》。至宋,史嵩獻家藏《靈樞經》並予刊行。由此可知,《九卷》、《針經》、《靈樞》實則一書而多名。宋之後,《素問》、《靈樞》始成為《黃帝內經》組成的兩大部分。
《黃帝內經》是什麼意思呢?
內經,不少人認為是講內在人體規律的,有的人認為是講內科的,但相關專家認為《黃帝內經》
是一部講「內求」的書,要使生命健康長壽,不要外求,要往裡求、往內求,所以叫「內經」。也就是說你要使生命健康,
比如有了病怎麼治病,不一定非要去吃什麼葯。
實際上《黃帝內經》整本書裡面只有13個葯方,葯方很少。它關鍵是要往裡求、往內求,首先是內觀、內視,就是往內觀看我們的五臟六腑,觀看我們的氣血怎麼流動,然後內煉,通過調整氣血、調整經絡、調整臟腑來達到健康,達到長壽。所以內求實際上是為我們指出了正確認識生命的一種方法、一種道路。這種方法跟現代醫學的方法是不同的,現代醫學是靠儀器、靠化驗、
靠解剖來內求。中醫則是靠內觀、靠體悟、靠直覺來內求。

3、黃帝內經有段話是,關於肺的描述。

不是出自一篇文章。
《素問.靈蘭秘典論》:「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
《素問.經脈別論》:「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合於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
《素問..五臟生成篇》:「諸氣者皆屬於肺。」
《素問.六節臟象論》:「肺者,氣之本。」
……

4、《黃帝內經》的主要內容有哪些?其主要成就是什麼?

《黃帝內經》分為《素問》、《靈樞》兩大部分。《素問》偏重人體生理、病理、疾病治療原則,養生防病以及人與自然的關系等基本理論;《靈樞》偏重於人體解剖、臟腑經絡、腧穴針灸等。

書中包含了大量的哲學、人文、天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識 ,但它顯然以醫學內容為主,其它學科的內容也是為其醫學理論服務,所以應歸屬於醫學理論著作,是當時醫學成就的總結,也是中醫的理論源泉,是醫學從哲學及其它學科中開始分離的標志。

《黃帝內經》分《靈樞》、《素問》兩部分,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其餘三者為《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

(4)肩周炎黃帝內經描述擴展資料:

成書年代

《黃帝內經》又稱《內經》,是中國最早的典籍之一,也是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之首。相傳為黃帝所作,因以為名。但後世較為公認此書最終成型於西漢,作者亦非一人,而是由中國歷代黃老醫家傳承增補發展創作而來。

正如西漢時期劉向所作的《淮南子·修務訓》所指出的那樣,冠以「黃帝」之名,意在溯源崇本,藉以說明中國醫葯文化發祥之早。實非一時之言,亦非一人之手。

學術思想

《黃帝內經》接受了中國古代唯物的氣一元論的哲學思想,將人看作整個物質世界的一部分,宇宙萬物皆是由其原初物質「氣」形成的。在「人與天地相參」、「與日月相應」的觀念指導下,將人與自然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5、試述《黃帝內經》中對人生命過程描述的內容

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四七筋骨堅,發長極,身體盛壯;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發始白;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

6、黃帝內經怎樣描述脫發

跟腎有關,脫發是腎虧,吃黑大豆,黑芝麻補腎。如果是男的,節欲。

7、黃帝內經是一本什麼意義的書

中國三部奇書; 【無字易經;伏羲一二=日月,男女。】 【有字易經=自然時空;一陰一陽為之道】 【德道經=時空有無;無萬物之始,有萬物之始】 【黃帝內經素問=生命//健康//預防//治療;同陽光,空氣,水,人類須臾不能離開。】 ================================================================ 實際上; 以上一切=自然學【並非,目前自然科學】屬於,自然學=宇宙混沌學問=不容易習學,或者深不可測。 宇宙混沌學,包羅萬象,終始於伏羲一二,至,有字易經=商易,周易;中國最早有夏歷,由此必始於此。 由此,派生出中國哲學,德道經。 哲學=一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總和。【當然目前有人言,哲學死了,剩下,邏輯學,或者,方法論】 ============================================================================ 黃帝內經素問=集成;易經,德道經=若【宇宙聖人=岐伯,陝西,或者甘肅,祁縣老者。】; 【即哲學,即邏輯,即方法,即具體於,天地人和於自然之;生命//健康//預防//治療,人類最高學問之一】 目前全世界任何一種學問,不能達到,如此,【黃帝內經素問般】{虛實合一終始}變化無窮盡。 物理學;目前歐洲,27公里;正負對撞機,還不知道,上帝粒子是什麼樣? 化學;俄國,門捷列夫,化學元素周期表,目前還不知道,化學元素最終是多少? 數學;沒有拿出全世界,所有應該知道的一切;終始方法;還是停留在,伏羲一二,正負一二總范疇。 目前已經提出的數學之謎,不知道,什麼時候100年,千年可以破解? 還有多少,沒有提出的數學之謎? -------------------------------------- 【【【【【唯獨=黃帝內經素問=徹底破解;虛實合一終始之,生命//健康//預防//治療。】】】】】

8、黃帝內經描述香的語句?

《黃帝內經》說:「五氣各知有所主,唯香氣湊脾」。香葯是養護陽明經,治未病之病,保健養生的良葯。
沉香,香之恬雅者也:四更殘月,興味蕭騷,焚之可以暢懷舒情。
檀香、降真香,香之幽閑者也:物外高道隱,坐語道德,焚之可以清心悅性、袪邪辟穢。
藿香,香之高尚者也:皓月清宵,冰內弦戛指,長嘯空樓,蒼山極目,未殘爐爇,香霧隱隱繞簾,又可散邪去惡。
乳香,香之溫潤者也:坐雨閉關,就案學書,啜茗味淡,晴窗拓帖,揮麈閑吟,篝燈夜讀,焚以遠辟容睡魔,謂古伴月可也。

9、中醫對肩周炎的怎麼分類?

肩周炎是骨科疾病裡面十分常見的一種,它有很多的別名,比如「凝肩」、「五十肩」、「漏肩風」,都是從肩周炎的臨床表現上來叫的,而且中醫在很早就有有關肩周炎此類疾病的認識。
中醫認為,人過中年陽氣虛弱,正氣漸損,肝腎不足,氣血虛弱,營衛失調,以致筋脈肌肉失去濡養,遇有風濕寒邪外侵,易使氣血凝滯,陽氣不布,脈絡不通故發本病。在中醫的認識里,
肩周炎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兩個

1、正氣內虧:
「七七腎氣衰」,人到50歲左右,肝腎精氣開始衰退,或勞逸過度,或病後體弱,致氣血不足,筋脈得不到充分滋養,日久筋脈拘急,營衛失調。《中藏經。五痹》曰:「腎氣內消……精氣日衰,則邪氣妄入」。宋·王懷隱《太平聖惠方》曰:「夫勞倦之人,表裡多虛,血氣衰弱,腠理疏泄,風邪易侵……隨其所惑,而眾痹生焉」。
2、邪氣外侵:
居住潮濕,中風冒雨,睡卧露肩等,均可致外邪內侵,寒濕留滯於筋脈,血受寒則凝,脈絡拘急則痛;寒濕之邪侵淫於筋肉關節,以致關節屈伸不利,如金元·張子和《儒門事親》曰:「此疾之作,多在四時陰雨之時,及三月九月,太陰寒水用事之月,故草枯水寒如甚,或瀕水之地,勞力之人,辛苦失度,觸冒風雨,寢處潮濕、痹從外入。」又如明《普濟方》曰:「此病蓋因久坐濕地,及曾經冷處睡卧而得。」
治肩周炎疼痛方:烏骨藤,黃芪,金雞兒根、竹節伸筋,古方活血散,豬腳1隻。將上葯洗凈後與豬腳同放入砂鍋內燉湯,熟後加食鹽調味,食肉喝湯。該方可祛風行氣、溫經散寒,治療肩周炎致關節疼痛、活動受限者,療效頗佳。

針灸療法
每個肩周炎都不是一個處方一套穴位,而是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而變化包括同一個人治療的過程中所取穴位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病情的變化而變化."辨證實治""因人因地因時治宜"是中醫治療疾病的一個特點,只要辯證准確取穴恰當,常常一針下去疼痛立刻緩解。
第一個:陽陵泉 這個穴位針對的是患者肩部疼痛點不明確又有活動障礙的肩周炎。若是有明顯痛點可以按經絡辯證分別取用其他穴位治療效果更佳。
第二個:條口 也就是傳統的條口透承山這個穴位是老前輩們用了多少年的傳統穴位,這個穴位針對的是五十歲左右肝腎陰虛筋失所養陽明氣虛筋失溫煦都會出現肩部的不榮則通和活動障礙,因此肝腎陰虛和陽明脈虛才是肩周炎發病的真正內在病機。
第三個:魚肩穴 此穴在魚際穴下一點針對的是肺經循行線的肩周炎也就是肩前部疼痛,因其對應肩部又是經脈所過主之所及所以每用必效。
第四個:三間穴 此穴是針對辯證屬陽明經的肩周炎治療效果最佳。
第五個:後溪穴 這個穴位是針對肩後部疼甚則疼痛牽扯到肩胛者的肩周炎療效最佳。其實有這幾個穴位一般常見的肩周炎就是小菜一碟了很簡單很實用不會針灸的朋友們可以找到穴位後在穴位上用比較尖銳的物體刺激它同樣可以起到治療治癒的效果。

推拿療法
(1)舒筋活絡法:此為混備手法。肩周炎患者取端坐位,醫者以右手全攀若力,從手腕部開始,由肘、肩推撫至頸部,由上肢、肩內例至外佃、後側,依次報撫,反復施術20餘次。

(2)滾揉法:肩周炎患者仰卧或坐位.醫者用滾法或指揉法施術於思側肩前部及上肢內側,反復數次,配合患肢外展、外旋活動。再取卧位,醫者一手握住息肢肘部,另一手在肩外側或腋後部施用該揉法,並囑息者做思肢上舉、內收等活動;再讓思者仰卧,醫者用滾揉法或指揉法在思創胸外上部、肩前部滾揉,然後讓患者坐起,配合患肢後伸活動。
(3)點按穴位法:患者取坐位,醫者點按合谷、曲池、缺盆、肩船、肩貞,肩部、肩井、天宗、曲垣、阿是等穴,使局部產生酸脹感。
(4)環轉播肩法:醫者站在患者患側稍後,一手挾患肩,一手握住腕部或托住肘部.以肩關節為軸做環轉運動,幅度由小到大。然後,一手托起前劈,使息姻肘屈曲,前臀內收,思側手由健肩繞頭頂、息肩、面前反復環繞10次。同時,另一手拿捏患肩。
(5)上肢被動後扳法:醫者站在患者患側稍前方,一手握住思餾腕部,以肩頂住患者思側肩前部,根骯之手將患管由前方扳向背後,逐漸用力使之後伸,反復4—5次。
(6)背後拉臂法:醫者站在患者健佣稍後方,一手扶健側肩患者上身前屈,另—手握住患側腕部,從背後將息肢向使側牽拉力,加大活動范圍,以患者能忍耐為度。

)提抖法:醫者站在患者患側肩外佣。雙手握住患肢碗部稍上方。將患肢提起,用提抖的方法向斜上牽拉,牽拉時要求患者先沉肩屈肘,醫者緩緩向斜上方串拉思肢,活動幅度逐漸增大,手法力量由小到大,注意用力不能過猛,防止意外發生

10、《黃帝內經》的文學意義

我想講三個問題,一個是《黃帝內經》的學術定位;一個是《黃帝內經》與中國傳統文化的淵源關系;另外再講一下《黃帝內經》的現實意義。
《黃帝內經》到底是本什麼樣的書? 剛才放的由廣州電視台拍攝的60集大型紀錄片《黃帝內經》中,各位專家的說法很多:焦樹德先生說是一本養生的書;有人說是醫學著作;還有人提出來是一部人文學著作,因為它包羅萬象,裡面有醫學的、倫理學的、哲學的、天文學的、地理學的、心理學等等的內容。那麼究竟怎麼定位這本書呢? 首先,它當然是一本包羅萬象的書。現在要用科學的角度來看問題,我下一個不太恰當的定義,它可能是一部人文科學和生命科學相結合的書,或者說它是一部具有人文科學特色的醫學著作,它創造了一個以人文科學為特徵的醫學體系。這個體系與西醫是不同的,西醫是以自然科學為特徵的醫學體系。《黃帝內經》裡面講到了藏象、經絡,體現在哪些篇目呢? 主要有《金匱真言論》、《靈蘭秘典論》、《六節藏象論》、《五臟別論》,還有《經絡論》、《皮部論》等等,這些是講中醫的生理的。《內經》還講到疾病的病因、病機、病證,如《風論》、《痹論》、《咳論》、《痿論》、《瘧論》、《厥論》等等。講診斷治療的篇目也有很多,如《素問》里就有《脈要精微論》、《三部九候論》、《診要經終論》、《刺熱論》、《刺齊論》、《刺禁論》等等。因此它無疑是一部醫學著作,是中國傳統生命科學的著作。
為什麼說它又是一部人文科學的著作呢? 理由有以下幾點:
第一. 《黃帝內經》是人文的,而不是純自然的。它是以人為核心,講的都是人,而不是物質。它具有一種強烈的人文關懷,具有人文性。
第二. 《黃帝內經》講人的生命都是有差異的,而不是普遍的。比如說,它強調的是「辨證論治」,注重人的特異性、特殊性。它還非常強調人的體質,如《靈樞? 陰陽二十五人》所指。實際上,人還不止二十五種體質,還可以再擴展。《黃帝內經》就強調人的個體性,或者叫特殊性。
第三. 《黃帝內經》講人的生命是整體的,不可分割的。人和自然不能分割,人自身各臟象之間也是不能分割的。比如說《生氣通天論》、《四氣調神大論》、《陰陽應象大論》等等篇章,都是強調人與天的不可分割性,整體性。
第四. 《黃帝內經》認為人的生命是可以感知、感受的,可以給它定性的。但是人的生命不是通過現在試驗室裡面試驗分析的,不是可以用數學描述的,不是定量的。這可以稱為直觀性或模糊性。
第五. 《黃帝內經》認為人是生動的、鮮活的,不是冰冷的。也就是說,它不太重視屍體解剖。《黃帝內經》以前是講解剖的,雷公學派就強調解剖。比如在《靈樞? 經水篇》就說,「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視之。」後來《黃帝內經》卻不講解剖了,這是一個轉變。這一點可稱為動態性。
所以《黃帝內經》所建構的這門中醫科學,是一種具有人文科學色彩的醫學體系。人文科學不是社會科學,也不是自然科學。它具有主體性、獨特性、個體性。《黃帝內經》以先秦人文哲學為基礎,不僅將先秦人文哲學作為建構醫學體系的指導,同時還把哲學的概念范疇直接運用於醫學。我堅持認為只有明確了《黃帝內經》這種人文科學的醫學著作的學術定位,才可以認清中醫體系與西醫體系的差別,傳統中醫是以人文科學為基礎的醫學體系,現代西醫是以自然科學為基礎的醫學體系。
第二個問題,簡單地介紹一下《黃帝內經》的文化淵源。我認為《黃帝內經》成書時間是在漢武帝以後,但不排除它的一些篇章是在戰國時期形成的,但最後出版的時間應該是在漢武帝以後。由此它必然受到漢武帝之前的先秦哲學思想的影響,諸子百家對《黃帝內經》都有影響,但主要是儒家和道家。先看儒家,《周易》、《尚書》可以看成主要是儒家的著作(當然也有一些道家的思想)。《周易》裡面的「陰陽」哲學,《尚書》裡面的「五行」學說,還有《論語》里講的「兩端」、「中和」、「和為貴」、《孟子》、《中庸》的「陰陽五行」構成論、「中庸」方法論,對《黃帝內經》都有直接的影響。現存《孟子》、《中庸》裡面雖然沒有「陰陽五行」的記載,但是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出土的《五行篇》,學者經研究認為就是思孟學派的著作,思孟學派的五行是:仁義禮智聖(信)。陰陽家的代表人物鄒衍也可以看成是儒家。儒家思孟學派、鄒衍陰陽五行派的「陰陽五行」學說對《內經》理論體系的建立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道家對《黃帝內經》的影響就更大了。比如王冰編的《黃帝內經》中的第一篇「上古天真論」中非常強調上古真人,這是道家的一種理想人格。還有為什麼《黃帝內經》託名「黃帝」? 這可能是受西漢初年黃老學派的影響。黃老也屬於道家。《內經》重「道」,講「陰陽之道」、「天地之道」、「升降之道」、「醫之道」、「養生之道」、「養長之道」,這是受到《老子》萬物源於「道」思想的影響。此外老子、莊子的「清靜無為」、「道法自然」、「聚氣養氣」、「求生之厚,長生久視」等思想,更是直接影響了《黃帝內經》的養生、預防、醫療等博大體系的形成。
先秦的儒家、道家對《黃帝內經》的這種影響可以用來解釋《黃帝內經》以前為什麼講解剖、講物質實體、講形態學,而到《黃帝內經》反而不講了呢?這不能不是受到文化的作用、哲學觀念和思維方式的作用。
最後一個問題,講一下《黃帝內經》的文化地位與現實意義。
從文化意義上來說,中國傳統文化說有儒家、道家,這個中間差一個醫家。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從陰陽角度來看,儒家是崇陽抑陰,道家是崇陰抑陽,醫家是既崇陰又崇陽,既不抑陰也不抑陽。《易傳》說:「一陰一陽之為道」,《黃帝內經》說「一陰一陽謂之道」,強調了陰陽的不偏不倚。如果偏陰偏陽,那就是病態,中醫的目的就是調整陰陽,達到「平」「和」的狀態,到了「和」的狀態,病就治好了。醫家是陰陽的和合派,可以看成是《周易》陰陽和合思想的最完美的繼承者,它對中國歷史上的君主治理國家可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歷史上的開明的君王都強調陰陽的和合。以至後來明朝的皇宮--紫禁城的太和殿、保和殿、中和殿,其取名就是出自《周易》的《乾卦? 彖傳》「保和太和,乃利貞」 。「和」是一種調和的狀態,「和」是中國文化的最高價值趨向。
《黃帝內經》在醫學上的意義就在於它提供了一種有別於西醫的醫療思想、醫療方法,即非對抗性治療的思想,和合的思想,以調和為主的治療方法。《黃帝內經》在科學上的意義是建立了另外一種科學形態。科學也應該是多元的,科學絕對不僅僅是17世紀牛頓力學以後的現代科學這種形態。現代科學有三個特徵:一是邏輯推理,二是數學描述,三是實驗驗證。它有一個物質實體和形態。而《黃帝內經》提供了以整體論、模型論、過程論等等為特徵的科學形態。它具有人文科學的性質,強調個體性、特殊性,它不提供一種公理。西方科學是唯物論的,是建立在物的層面上的。陸廣莘教授剛才提到了「唯實論」,陳立夫先生提出「唯生論」。實際上中國的哲學不能用西方哲學唯物、唯心的模子來套用,中國哲學是物心合一的,是生生不息的,不是物的哲學,而是人的哲學,是生命哲學。中醫就是以這么一種哲學作為其理論基礎的。在這么一種哲學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科學當然不可能等同於西方在唯物論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科學。長期的實踐證明,中醫學這種科學形態對解決人的生命問題是有用的、有效的。
《黃帝內經》所建立起來的中醫學在現代社會如何發展? 這的確是一個戰略問題,是一個關繫到中醫學生死存亡的問題。面臨現代化的挑戰,現在提出了「中醫現代化」的口號,我並不反對中醫的現代化,問題的關鍵是怎樣現代化? 現在絕大多數人認為中醫現代化就是要中醫現代科學化,這是本人不敢苟同的。我曾經在1999年發表了一篇《中醫現代化悖論》的文章,我想說明的是這樣一個悖論:中醫能夠實現不改變自己非現代科學特色的現代科學化嗎? 毫無疑問中醫不是現代科學的,其理論內涵、思維方式、學科特色都不同於現代自然科學,所以中醫的現代科學化就必然要把中醫的理論內涵、思維方式,把中醫的特色都拋棄掉,試想這種「現代科學化」的結果,中醫還存在嗎? 因此我給出了一個等式:中醫現代科學化=中醫西醫化=中醫毀滅化。因為在目前的醫學領域,代表現代科學的學科就是現代西醫,所謂中醫現代科學化實際上就是中醫的西醫化。這在我看來是沒有必要的,因為西醫已經按照現代科學的模式在飛速發展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們只需要拿來為我所用,而不必要把自己變成他的樣子。
再看目前的中醫現代研究,很多人都是努力用現代科學的方法尋找或證明在中醫理論中、在《黃帝內經》里有很多觀點和西醫是一致的、相同的,以說明西醫有的內容,我們中醫也有,由此證明我們中醫是科學的。這種研究的結果導致了西醫的譏笑,因為在他們看來我們中醫里那些和西醫相同的內容,是西醫里最粗淺的東西,如一些解剖常識等。如果從這方面去比較,就是用我們的短處比人家的長處,這是沒有意義的。解剖可以說是最初級的,《黃帝內經》以前中國是講解剖的,而到《黃帝內經》卻不講解剖了,可能這正是《內經》的偉大之處,因為它不是從物質層面,而是從信息層面來看待人的生命;不是用對抗性手段,而是用調節、調和的手段來處理生命問題。我認為中醫應該對自己有信心,而且一定要以實踐為評價標准,而不是以符合不符合現代科學為評價標准,要唯實,檢驗中醫是否科學的標准不是西醫,也不是現代科學,而是實踐,只要有效、有用就是科學的。這次抗擊SARS過程中,中醫就表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和它的科學性。
總之,《黃帝內經》作為中醫葯文化的源頭,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實用價值,應做為中華民族的瑰寶傳承下去

與肩周炎黃帝內經描述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