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焦有何作用?
三焦的作用:上焦、中焦、下焦的部位劃分有其各自的生理功能特點。上焦主氣司呼吸,主血脈,其特點主宣發,將飲食物所化生的水谷精氣敷布周身,如霧露一樣可以滋養全身臟腑組織,因而喻為「上焦如霧」。中焦主運,即腐熟水谷,運化精微,以化氣血,故喻之為「中焦如漚」。「漚」即飲食水谷腐熟時的泡沫浮游狀態。下焦主分別清濁、排泄尿液與大便,具有向下、向外排泄的特點,故稱「下焦如瀆」。
三焦,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人整個體腔的通道。古人把心、肺歸於上焦,脾、胃、肝、膽、小腸歸於中焦,腎、大腸、膀胱歸於下焦。《難經?三十八難》雲:「三焦者,主持諸氣,有名而無形。」《靈樞》上說三焦經「主氣所生病者」,這種「氣」類似於現代醫學所講的內分泌的功能。
三焦經從手走頭,起於無名指指甲角的關沖穴,止於眉毛外端的絲竹空,左右各23個穴。三焦經屬火,焦字本身就是「火燒」的意思。看來此經「火氣」不小。三焦經與膽經是同名經,二者都是少陽經,上下相通,所以肝膽郁結的「火氣」也常常會由三焦經而出,於是三焦經便成了身體的「出氣筒」。三焦經直通頭面,所以此經的症狀多表現在頭部和面部,如頭痛、耳鳴、耳聾、咽腫、喉痛、眼睛紅赤、面部腫痛。三焦經的症狀多與情志有關,且多發於脾氣暴躁之人,打通此經,可以疏泄「火氣」,因此可以說三焦經是「暴脾氣」人群的保護神。及早打通此經,還可預防「更年期綜合症」的困擾。此經穴位多在腕、臂、肘、肩,「經脈所過,主治所及」,所以對風濕性關節炎也有特效。
三焦經是十二經脈之一,簡稱三焦經,統屬於上、中、下三焦。本經發生病變主要表現為耳聾,耳鳴,咽喉腫痛,外三焦經眼角痛,汗出,腮腫,耳後、肩、肘、臂部本經脈過處疼痛等。
本經主內分泌失調,主情志,主氣郁。由手走頭,起始於關沖穴,結束於絲竹空穴。可散發肝火。(多按摩右側較好)對婦女的更年期症狀緩解作用很大。簡單的可以用按摩錘經常敲打,或循經按摩重點穴位點按,或用刮痧板循經刮痧……
主治:五官病的耳鳴耳聾耳痛、偏頭痛、面神經炎。其他病的便秘、中風後遺症、感冒、肘關節屈伸不利,肩周炎,頸部淋巴結炎、甲狀腺腫、網球肘、腱鞘炎。
本經一側23穴(左右兩側共46穴),其中13穴分布於上肢背面的正中線上,10穴在頸、側頭部。經絡一般不會全部不通,大多隻是某一段不通或是某一點瘀阻。順著三焦經按摩一遍,最痛的地方就是不通之處,重點按摩此處就可以了。
2、誰可以給我詳細的講一下·三焦經·有什麼作用?
我們通常說「五臟六腑」,那六腑是什麼,沒有學過一點中醫知識的人是說不清楚的。通常只能說全五腑:胃、大腸、小腸、膀胱、膽。但還有一腑,這一腑就是三焦。大家發現我們熟知的五腑都象一個容器,且時滿時空,就像我們的胃腸,被食物填滿,又排空,周而復始。那三焦呢,三焦就是裝載全部臟腑的大容器,也就是整個人的體腔。古人將三焦分為三部分:上焦、中焦、下焦。上焦心肺、中焦脾胃、肝膽、下焦腎、膀胱、大小腸。
三焦有什麼功能呢?它就像是一場婚禮的司儀,一台晚會的導演,一個協會的秘書長,一個工程的總指揮。它使得各個臟腑間能夠相互合作,步調一致,同心同德的去為身體服務。對於它的具體形狀,從古至今就爭論不休,現代有的醫家把它等同於淋巴系統、內分泌系統、以及組織間隙、微循環等。但都不能含蓋三焦實際的功用。所以咱們也就沒必要把三焦硬與西醫解剖意義下的器官進行類比了。
按中醫經典《黃帝內經》的解釋三焦是調動運化人體元氣的器官。這時它更像是一個財務總管。負責合理的分配使用全身的氣血和能量。「三焦者,總領五臟、六腑、榮衛、經絡、內外左右上下之氣也,三焦通,則內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其於周身灌體,和內調外、榮左養右、導上宣下,莫大於此者……三焦之氣和則內外和,逆則內外逆」上邊這段文言是漢代華佗所寫《中藏經》中的一段話,此書文字古奧,但對三焦的這段闡述倒是通俗易懂。先不說此語是不是真的出自華佗之口,但三焦在五臟六腑當中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見一斑。
那三焦具體說來有哪些作用呢?簡而言之三焦有兩大主要功用:
一、通調水道。《靈樞經》上說:「三焦病者,腹氣滿,小腹尤堅,不得小便,窘急,溢則水,留即為脹。」
二、運化水谷。正如明代醫家吳勉學在《醫學發明》中所說:「水谷往來,皆待此以通達。」「焦」字通「燋」乃引火之物,以火才可腐熟食物。古人遣詞命名皆有深意。
三焦之功能如此強大,應該在治療上屢見奇功,但實際遠非如此,因為大多數醫者對三焦概念功用模糊不清,很少有人去探究它的真正奧妙,只是停留在對傳統注釋的一知半解上。機理不明,自然也就無法應用。以至根本想不起用三焦經來治療臟腑病這條思路。這也難怪,古人在三焦治則上,就沒留下很豐富的例證供我們參考,就是簡單的闡述都難得一見,明代醫家孫一奎,有幾句話或許是其經驗之談「上焦主納而不出,其治在膻中;中焦主腐熟水谷,其治在臍旁,下焦分清泌濁,其治在臍下」。古人說話,都是如此這般簡約,按現代人的思想好象根沒說一樣,其實古人只是給我們打開一扇窗,外面的風景還是要我們自己去看的。有心者便可以藉此通達深入。然而更多的人還是願意有人一一指點給他,青山在遠處,白雲在上邊,還有流水,小橋……。否則即使再開兩扇窗,也是一無所見。
不過學習經絡可深可淺,雖不能登堂入室去探寶,咱們順藤摸瓜去摘些果子卻也是舉手之勞。請注意觀察一下您出現症狀的位置,看它是發生在哪條經絡循行的路線,您只要刺激這條經絡上的相關穴位,那麼症狀都會有些改善的。
還說三焦經吧,它的終止點叫絲竹空,整好在我們長魚尾紋的地方,而且這個地方很多女士最易長斑,所以刺激三焦經是可以防止長斑和減少魚尾紋的。這條經繞著耳朵轉了大半圈,所以耳朵的疾患可以說是通治了,耳聾、耳鳴、耳痛都可刺激本經穴位得到緩解,這條經從脖子側後方,下行至肩膀小腸經的前面,所以和小腸經合治肩膀痛。還能治療頸部淋巴炎、甲狀腺腫等發生在頸部的疾病。由於順肩膀而下行到臂後側,所以又可治療肩周炎,再下行通過肘臂,腕子,那麼網球肘,腱殼炎也都是三焦經的適應症。
曾治一位中年女士,因丈夫有外遇,與其大吵後突然右耳轟鳴不止,晝夜不休,無法入睡。西葯治療三天,毫無療效,朋友求我幫忙,病人此時頭痛欲裂,心煩氣燥,我本欲在太沖穴施針以瀉肝火,但此穴用手掐毫無痛覺,知其肝火已上巔頂,針「太沖」已鞭長莫及,便用三棱針在頭頂「百會」附近連刺三下,出血十毫升左右,患者頓覺頭目清爽,但耳鳴依舊。於是沿三焦經從「角孫」至「翳風」到「天牖」一路刮痧,出紫痧多而厚,刮至「天髎」時,耳鳴驟然停止。由此您也可以看出:三焦經不正是肝火宣發的出氣筒嗎?曾接觸過許多犯更年期的女士們,她們的三焦經各個痛不可摸。
此外三焦經還有一些您意想不到的功效呢!例如掐中渚穴可以治小腿抽筋,支溝穴可以治脅痛岔氣,液門可以治口乾咽痛。記得今年春天,和十來個朋友去郊遊,都坐在一輛麵包車上,可能是山路不平,車顛簸的很厲害,同行的一位女士,突然腰痛的坐不住了,我們趕緊把車停下。這位女士曾因腰椎3度滑脫,做過手術,今天突然舊病復發,又是在荒郊野外,急得大家不知所措,紛紛把目光投向了我。可車上空間太擠,根本沒地方按摩,我在大腦中飛快的思考著有何變通的方法。上身的什麼經絡穴位能通到腰椎去呢?突然,《難經》當中的一句話「三焦,元氣之別使」在腦中一閃。我似乎找到了答案。元氣乃命門所發,而命門穴正在腰椎位置。當下取三焦經的原穴「陽池」並在其周圍尋找痛點。在兩個手背找最痛點進行按揉,只揉了不過5分鍾,她的腰就一點不痛了,當然,這種手法只是應急,並不能除根,但那天,我們大家卻因為這小小的三焦經而能盡興遊玩而無後顧之憂。
還有個一緊張就胸悶的朋友,看書看報甚至看電視都會莫名的胸悶憋氣,上腹堵脹,胸口就像勒上了禁錮的外殼,不得喘息。西醫多少次體檢,也沒查出一點毛病來,都認為他是神經緊張鬧的!一次朋友聚會,在打鬧嬉戲中,我無意間用拳頭錘了他的胳膊一下,原本是玩笑之舉,他卻痛苦不堪,捂著肩膀直叫疼,「老兄,輕點成嗎,又不是武俠片點穴!」,我其實根本沒用力,大家也覺得他小題大做,不就敲了一下胳膊嗎?哪致如此?可看他又不像是故作姿態,我用手按了按他的傷處,他疼得直咧嘴。可馬上他又樂了:「老兄,你真神了?剛才還胸悶的緊,喘氣都憋,經你這一打,心裡倒痛快了」,邊說邊自己按摩起被我敲疼的那塊肌肉,胸悶很快就完全消失了。此時我才留心觀察他上臂被敲疼的地方,原來是三焦經的「消濼」穴,這樣看來他的胸悶當是上焦氣郁而成。想來好笑,我的「無心之過」卻解了他的「無名之苦」,還讓我更多的領悟了「三焦主氣」這句話的奧妙。真是「一錘兩得」。
我每天都在積累知識,但我發現學富五車的人很多都沒有思維。我每天都在參研事理,但我殫精竭慮仍沒有看到覺悟的靈光,倒是在半夢半醒之間,亦真亦幻之際,失神凝望之時,或許有些不期然的東西,那似乎才是我真正想要的。
三焦經是十二經脈之一,簡稱三焦經,統屬於上、中、下三焦。本經發生病變主要表現為耳聾,耳鳴,咽喉腫痛,外三焦經眼角痛,汗出,腮腫,耳後、肩、肘、臂部本經脈過處疼痛等。
本經主內分泌失調,主情志,主氣郁。由手走頭,起始於關沖穴,結束於絲竹空穴。可散發肝火。(多按摩右側較好)對婦女的更年期 症狀緩解作用很大。簡單的可以用按摩錘經常敲打,或循經按摩重點穴位點按,或用刮痧板循經刮痧....
主治:五官病的耳鳴耳聾耳痛、偏頭痛、 面神經炎。其他病的便秘、中風後遺症、感冒、肘關節屈伸不利,肩周炎,頸部淋巴結炎、甲狀腺腫、網球肘、腱鞘炎。
本經一側23穴(左右兩側共46穴),其中13穴分布於上肢背面的正中線上,10穴在頸、側頭部。
經絡一般不會全部不通,大多隻是某一段不通或是某一點瘀阻。
順著三焦經按摩一遍,最痛的地方就是不通之處,重點按摩此處就可以了。
3、手少陽三焦經的主要作用和病症
(1) 關沖 SJ1 Guān chōng 〔定位〕在手環指末節尺側,距指甲角0.1寸(指寸)。 〔解剖〕有指掌固有動、靜脈形成的動、靜脈網;布有來自尺神經的指掌側固有神經。 〔主治〕頭痛,目赤,耳聾,耳鳴,喉痹,舌強,熱病,心煩。 〔配伍〕配內關、人中治中暑、昏厥。 〔刺灸法〕淺刺0.1寸,或有三棱針點刺出血;可灸。 〔附註〕三焦經井穴。 (2) 液門 SJ2 Yè mén 〔定位〕在手背部,當第4、5指間,指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 〔解剖〕有來自尺動脈的指背動脈;布有來自尺神經的手背支。 〔主治〕頭痛,目赤,耳痛,耳鳴,耳聾,喉痹,瘧疾,手臂痛。 〔配伍〕配魚際治喉痛。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附註〕三焦經滎穴。 (3) 中渚 SJ3 Zhōng zhǔ 〔定位〕在手背部,當環指本節(掌指關節)的後方,第4、5掌骨間凹陷處。 〔解剖〕有第四骨間肌;皮下有手背靜脈網及第四掌背動脈;布有來自尺神經的手背支。 〔主治〕頭痛,目眩,目赤,目痛,耳聾,耳鳴,喉痹,肩背肘臂酸痛 ,手指不能屈伸,脊膂痛,熱病。 〔配伍〕配角孫治耳鳴耳聾;配太白治大便難;配支溝、內庭治嗌痛。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附註〕三焦經輸穴。 (4) 陽池 SJ4 Yáng chí 〔定位〕在腕背橫紋中,當指總伸肌腱的尺側緣凹陷處。 〔解剖〕皮下有手背靜脈網,第四掌背動脈;布有尺神經手背支及前臂背側皮神經末支。 〔主治〕腕痛,肩臂痛,耳聾,瘧疾,消渴,口乾,喉痹。 〔配伍〕配合谷、尺澤、曲池、中渚治手臂拘攣。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附註〕三焦經原穴。 (5) 外關 SJ5 Wài guān 〔定位〕在前臂背側,當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2寸,尺骨與橈骨之間。 〔解剖〕在橈骨與尺骨之間,指總伸肌與拇長伸肌之間,屈肘俯掌時則在指總伸肌的橈側;深層有前臂骨間背側動脈和掌側動、靜脈;布有前臂背側皮神經,深層有前臂骨間背側及掌側神經。 〔主治〕熱病,頭痛,頰痛,耳聾,耳鳴,目赤腫痛,脅痛,肩背痛,肘臂屈伸不利,手指疼痛,手顫。 〔配伍〕配足臨泣治頸項強痛、肩背痛;配大椎、曲池治外感熱病;配陽陵泉治脅痛。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附註〕三焦經絡穴,八脈交會穴-通陽維脈。 (6) 支溝 SJ6 Zhī gōu 〔定位〕在前臂背側,當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3寸,尺骨與橈骨之間。 〔解剖〕在橈骨與尺骨之間,指總伸肌與拇長伸肌之間,屈肘俯掌時則在指總伸肌的橈側;深層有前臂骨間背側和掌側動、靜脈;布有前臂背側皮神經,深層有前臂骨間背側及掌側神經。 〔主治〕暴喑,耳聾,耳鳴,肩背酸痛,脅肋痛,嘔吐,便秘,熱病。 〔配伍〕配天樞治大便秘結;配雙側支溝治急性腰扭傷、脅痛。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附註〕三焦經經穴。 (7) 會宗 SJ7 Huì zōng 〔定位〕在前臂背側,當腕背橫紋上3寸,支溝尺側,尺骨的橈側緣。 〔解剖〕尺骨橈側緣,在小指固有伸肌和尺側腕伸肌之間;有前臂骨間背側動、靜脈;布有前臂背側皮神經,深層有前臂骨間背側神經和骨間掌側神經。 〔主治〕耳聾,癇證,上肢肌膚痛。 〔配伍〕配聽會、耳門治療耳聾;配大包治上肢肌肉疼痛,軟組織挫傷。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附註〕三焦經郄穴。 (8) 三陽絡 SJ8 Sān yáng luò 〔定位〕在前臂背側,腕背橫紋上4寸,尺骨與橈骨之間。 〔解剖〕在指總伸肌與拇長展肌起端之間;有前臂骨間背側動、靜脈;布有前臂背側皮神經,深層為前臂骨間背側神經。 〔主治〕暴喑,耳聾,手臂痛,齲齒痛。 〔配伍〕配曲池、合谷、肩井治中風後遺症上肢不遂。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9) 四瀆 SJ9 Sì dú 〔定位〕在前臂背側,當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肘尖下5寸,尺骨與橈骨之間。 〔解剖〕在指總伸肌和尺側腕伸肌之間;深層有前臂骨間背側動、靜脈;布有前臂背側皮神經,深層有前臂骨間背側神經。 〔主治〕暴喑,暴聾,齒痛,呼吸氣短,咽阻如梗,前臂痛。 〔配伍〕配三陽絡、消濼、肩髎、天髎、肩外俞治肩臂痛;配三陽絡、陽溪治手指伸展不利,上肢不遂。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10) 天井 SJ10 Tiān jǐng 〔定位〕在臂外側,屈肘時,當肘尖直上1寸凹陷處。 〔解剖〕在肱骨下端後面鷹嘴窩中,有肱三頭肌腱;肘關節動、靜脈網;布有臂背側皮神經和橈神經肌支。 〔主治〕偏頭痛,脅肋、頸項、肩臂痛,耳聾,瘰癧,癭氣,癲癇。 〔配伍〕配率谷治偏頭痛;配天突治癭氣;配臂治瘰癧、癮疹;配巨闕、心俞治精神恍惚。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11) 清冷淵 SJ11 Qīng lěng yuān 〔定位〕在臂外側,屈肘時,當肘尖直上2寸,即天井上1寸。 〔解剖〕在肱三頭肌下部;有中側副動、靜脈末支;布有臂背側皮神經及橈神經肌支。 〔主治〕頭痛,目黃,肩臂痛不能舉。 〔配伍〕配肩髎、天髎、臑俞、養老、合谷治上肢痿、痹、癱、痛。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12) 消濼 SJ12 Xiāo luò 〔定位〕在臂外側,當清冷淵與臑會連線中點處。 〔解剖〕在肱三頭肌肌腹的中間;有中側副動、靜脈;布有臂背側皮神經及橈神經。 〔主治〕頭痛,頸項強痛,臂痛,齒痛,癲疾。 〔配伍〕配肩髎、肩髃、臑會、清冷淵治肩臂痛、上肢不遂、肩周炎。 〔刺灸法〕直刺0.8-1寸;可灸。 (13) 臑會 SJ13 Nào huì 〔定位〕在臂外側,當肘尖與肩髎的連線上,肩髎下3寸,三角肌的後下緣。 〔解剖〕在肱三頭肌長頭與外側頭之間;有中側副動、靜脈;布有臂背側皮神經,橈神經肌支,深層為橈神經。 〔主治〕肩臂痛,癭氣,瘰癧,目疾,肩胛腫痛。 〔配伍〕配肩俞、肩貞治肩周炎;配肘髎、外關治肘臂攣痛。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14) 肩髎 SJ14 Jiān liáo 〔定位〕在肩部,肩髃後方,當臂外展時,於肩峰後下方呈現凹陷處。 〔解剖〕在三角肌中;有旋肱後動脈;布有腋神經的肌支。 〔主治〕臂痛,肩重不能舉。 〔配伍〕配天宗、曲垣治療肩背疼痛;配肩井、天池、養老治上肢不遂、肩周炎。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15) 天髎 SJ15 Tiān liáo 〔定位〕在肩胛部,肩井與曲垣的中間,當肩胛骨上角處。 〔解剖〕有斜方肌、岡上肌;有頸橫動脈降支,深層為肩胛上動脈肌支;布有第一胸神經後支外側皮支,副神經,深層為肩胛上神經肌支。 〔主治〕肩臂痛,頸項強痛,胸中煩滿。 〔配伍〕配秉風、天宗、清冷淵、臑會治頸肩綜合征、上肢不遂。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16) 天牖 SJ16 Tiān yǒu 〔定位〕在頸側部,當乳突的後下方,平下頜角,胸鎖乳突肌的後緣。 〔解剖〕在胸鎖乳突肌後緣;有枕動脈的肌支,耳後動、靜脈及頸後淺靜脈;布有枕小神經本干,深層為副神經,頸神經。 〔主治〕頭暈,頭痛,面腫,目昏,暴聾,項強。 〔配伍〕配外關、率谷、治偏頭痛、耳鳴、耳聾、腮腺炎。 〔刺灸法〕直刺0.8-1寸;可灸。 (17) 翳風 SJ17 Yī fēng 〔定位〕在耳垂後方,當乳突與下頜角之間的凹陷處。 〔解剖〕有耳後動、靜脈,頸外淺靜脈;布有耳大神經,深部為面神經干從顱骨穿出處。 〔主治〕耳鳴,耳聾,口眼喎斜,牙關緊閉,頰腫,瘰癧。 〔配伍〕配地倉、承漿、水溝、合谷治口噤不開。 〔刺灸法〕直刺0.8-1寸;可灸,勿直接灸。 (18) 瘛脈 SJ18 Chì mài 〔定位〕在頭部,耳後乳突中央,當角孫與翳風之間,沿耳輪連線的中、下1/3的交點處。 〔解剖〕在耳後肌上;有耳後動、靜脈;布有耳大神經耳後支。 〔主治〕頭痛,耳聾,耳鳴,小兒驚癇,嘔吐,泄痢。 〔配伍〕配翳風、耳門、聽宮、聽會、百會治耳硬化症,提高聽力。 〔刺灸法〕平刺0.3-0.5寸,或點刺出血;可灸。 (19) 顱息 SJ19 Lú xī 〔定位〕在頭部,當角孫與翳風之間,沿耳輪連線的上、中1/3的交點處。 〔解剖〕有耳後動、靜脈;布有耳大神經和枕大神經的吻合支。 〔主治〕頭痛、耳鳴、耳痛、小兒驚癇,嘔吐涎沫。 〔配伍〕配太沖治小兒驚癇、嘔吐涎沫、瘈瘲;配天沖、腦空、風池、太陽治偏頭痛、頭風病。 〔刺灸法〕平刺0.2-0.5寸;可灸。 (20) 角孫 SJ20 Jiǎo sūn 〔定位〕在頭部,折耳廓向前,當耳尖直上入發際處。 〔解剖〕有耳上肌;顳淺動、靜脈耳前支;布有耳顳神經分支。 〔主治〕耳部腫痛,目赤腫痛,目翳,齒痛,唇燥,項強,頭痛。 〔配伍〕率谷透角孫配足臨泣治眩暈。 〔刺灸法〕平刺0.3-0.5寸;可灸。 (21) 耳門 SJ21 ěr mén 〔定位〕在面部,當耳屏上切跡的前方,下頜骨髁狀突後緣,張口有凹陷處。 〔解剖〕有顳淺動、靜脈耳前支;布有耳顳神經,面神經分支。 〔主治〕耳聾,耳鳴,聤耳,齒痛,頸頷痛,唇吻強。 〔配伍〕配絲竹空治牙痛;配兌端治上齒齲。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22) 耳和髎 SJ22 ěr hé liáo 〔定位〕在頭側部,當鬢發後緣,平耳廓根之前方,顳淺動脈的後緣。 〔解剖〕有顳肌和顳淺動、靜脈;布有耳顳神經分支,面神經顳支。 〔主治〕頭重痛,耳鳴,牙關拘急,頷腫,鼻準腫痛,口渴 〔配伍〕配養老、完骨治耳聾。 〔刺灸法〕斜刺0.3-0.5;可灸。 〔附註〕手、足少陽,手太陽的交會穴。 (23) 絲竹空 SJ23 Sī zú kōng 〔定位〕在面部,當眉梢凹陷處。 〔解剖〕有眼輪匝肌;顳淺動、靜脈額支;布有面神經顴眶支及耳顳神經分支。 〔主治〕頭痛,目眩,目赤痛,眼瞼跳動,齒痛,癲癇。 〔配伍〕配絲竹空止牙痛。 〔刺灸法〕平刺0.5-1寸。不宜灸。
4、為什麼說內分泌失調,從三焦經尋找出路?
很多女性不得不面臨這樣的問題好好的皮膚突然出現了黃褐斑,肥胖總在不經意間造訪,身體的某些敏感部位會出現腫塊……其實這都是人體生理機能的調控者——內分泌在作怪。
人體有內分泌系統,分泌各種激素和神經系統一起調節人體的代謝和生理功能。正常情況下各種激素是保持平衡的,如因某種原因使這種平衡打破了(某種激素過多或過少)就會造成內分泌失調,引起相應的臨床表現,如肌膚乾燥、暗淡無光、月經紊亂、帶下異常、乳房鬆弛、局部肥胖,失眠多夢、情緒波動、煩躁憂慮,等等。內分泌失調不僅僅影響容貌,還時刻威脅著女性健康。
那如何讓內分泌回歸平衡狀態呢?不妨揉揉自己的三焦經,前面我們已經講過了,三焦經是人體健康的總指揮,它主一身之氣,是調氣的一個通道。比如有人內分泌失調,但具體怎麼失調說不清楚,到醫院檢查也得不出確切的結果,這時就可以調一下三焦經,以保證身體正常運行。三焦經的循行路線,是從無名指外側指甲旁邊1厘米開始,然後順著手背、順著胳膊的背部上頭,到耳旁繞一圈,最後到眉毛旁邊。下面就介紹幾個容易操作的穴位。
1.液門(滎水穴)即津液之門,在無名指、小指縫間。此穴最善治津液虧少之症,如口乾舌燥、眼澀無淚。「榮主身熱」,液門還能解頭面烘熱、頭痛目赤、齒齦腫痛、暴怒引發的耳聾諸症。此穴還善治手臂紅腫、煩躁不眠、眼皮沉重難睜、大腿酸痛疲勞諸症。
2.中渚(腧木穴)此穴在手背側,四、五掌骨間。腧主「體重節痛」,木氣通於肝,肝主筋,所以此穴最能舒筋止痛,腰膝痛、肩膀痛、臂肘痛、手腕痛、坐骨神經痛,都是中渚穴的適應證。此穴還可治偏頭痛、牙痛、耳痛、胃脘痛、急性扁桃體炎。此外,四肢麻木、腿腳抽筋、臉抽眼跳等肝風內動之症,都可掐按中渚來調治。
3.外關(絡穴)此穴非常好找,在腕背橫紋上2寸。外關即與外界相通的門戶,胸中郁結之氣可由此排出,外感風寒或風熱可由此消散。此穴絡心包經,因此外關可以引心包經血液以通經活絡,可治落枕、肩周炎、感冒、中耳炎、痄腮、結膜炎。此穴更善調情志病,與膽經陽陵泉同用,有逍遙丸之效。與膽經丘墟穴配伍,有小柴胡湯之功。此穴還能舒肝利膽、散郁解憂,可治月經不調、心煩頭痛、厭食口苦、胸脅脹滿、五心煩熱、失眠急躁之症。若腳踝扭傷,用力點按外關穴,可即時緩解症狀。平日多揉外關穴,還可以防治太陽穴附近長黃褐斑和魚尾紋,以及青少年的假性近視。外關穴功效眾多,且又是防止衰老的要穴,不可小視。
4.支溝穴此穴在外關上1寸,所以與外關穴的功用較為類似,也可舒肝解郁、化解風寒,同時還善治急性頭痛、急性腰扭傷、膽囊炎、膽石症、小兒抽動症。古書皆言其善治便秘,但其特效是治療「肋間神經痛」,俗稱「岔氣」。當岔氣時,用拇指重力點按支溝穴,即時見效。
三焦經的功效遠不止這些,朋友們自己去慢慢探尋和體驗吧。經絡穴位,就是我們與身體交流的通道,想要真正認識自己,不必去遠方尋求開悟,因為答案就在我們自己身上。
5、請問如何日常按摩三焦經?
本經主內分泌失調,主情志,主氣郁。由手走頭,起始於關沖穴,結束於絲竹空穴。可散發肝火。(多按摩右側較好)對婦女的更年期 症狀緩解作用很大。簡單的可以用按摩錘經常敲打,或循經按摩重點穴位點按,或用刮痧板循經刮痧....
主治:五官病的耳鳴耳聾耳痛、偏頭痛、 面神經炎。其他病的便秘、中風後遺症、感冒、肘關節屈伸不利,肩周炎,頸部淋巴結炎、甲狀腺腫、網球肘、腱鞘炎。
本經一側23穴(左右兩側共46穴),其中13穴分布於上肢背面的正中線上,10穴在頸、側頭部。
一.經脈循行:起於無名指尺側端(關沖),向上出於手背第四、五掌骨之間,沿著腕背,出於前臂伸側尺、橈骨之間,向上通過肘尖,上臂外側三角肌後緣,上達肩部,交出於足少陽經的後面,向前進入缺盆,分布於胸中,聯絡心包,向下通過橫膈,從胸至腹,屬於上、中、下三焦。
胸中支脈:從胸上出缺盆,上直項部,沿耳後直上,出於耳上到額角,在屈而下行至面頰,到達目眶下。
耳部支脈: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與前脈交叉於面頰部,到達目外眥,與足少陽膽經相接。
二.主治概要:本經主要治療側頭、耳、目、咽喉、胸脅部病證和熱病。如偏頭痛、脅肋痛、耳鳴、耳聾、目痛、咽喉痛及經脈循行部位的病變。
三.常用腧穴:
關沖 液門 中渚 陽池 外關 支溝 會宗 三陽絡 四瀆 天井 清冷淵 消濼 ?會 肩? 天? 天牖 翳風 瘛脈 顱息 角孫 耳門 耳和? 絲竹空
一) 關沖 SJ一 Guān chōng
〔定位〕在手環指末節尺側,距指甲角0.1寸(指寸)。
〔〔主治〕頭痛,目赤,耳聾,耳鳴,喉痹,舌強,熱病,心煩。
〔配伍〕配內關、人中治中暑、昏厥。
〔刺灸法〕淺刺0.1寸,或有三棱針點刺出血;可灸。
〔附註〕三焦經井穴。
(二) 液門 SJ二 Yè mén
〔定位〕在手背部,當第4、5指間,指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
〔主治〕頭痛,目赤,耳痛,耳鳴,耳聾,喉痹,瘧疾,手臂痛。
〔配伍〕配魚際治喉痛。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附註〕三焦經滎穴。
(三) 中渚 SJ三 Zhōng zhǔ
〔定位〕在手背部,當環指本節(掌指關節)的後方,第4、5掌骨間凹陷處。
〔主治〕頭痛,目眩,目赤,目痛,耳聾,耳鳴,喉痹,肩背肘臂?痛 ,手指不能屈伸,脊膂痛,熱病。
〔配伍〕配角孫治耳鳴耳聾;配太白治大便難;配支溝、內庭治嗌痛。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附註〕三焦經輸穴。
(四) 陽池 SJ四 Yáng chí
〔定位〕在腕背橫紋中,當指總伸肌腱的尺側緣凹陷處。
〔主治〕腕痛,肩臂痛,耳聾,瘧疾,消渴,口乾,喉痹。
〔配伍〕配合谷、尺澤、曲池、中渚治手臂拘攣。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附註〕三焦經原穴。
(五) 外關 SJ五 Wài guān
〔定位〕在前臂背側,當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2寸,尺骨與橈骨之間。
〔主治〕熱病,頭痛,頰痛,耳聾,耳鳴,目赤腫痛,脅痛,肩背痛,肘臂屈伸不利,手指疼痛,手顫。
〔配伍〕配足臨泣治頸項強痛、肩背痛;配大椎、曲池治外感熱病;配陽陵泉治脅痛。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附註〕三焦經絡穴,八脈交會穴-通陽維脈。
(六) 支溝 SJ六 Zhī gōu
〔定位〕在前臂背側,當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3寸,尺骨與橈骨之間。
〔主治〕暴喑,耳聾,耳鳴,肩背?痛,脅肋痛,嘔吐,便秘,熱病。
〔配伍〕配天樞治大便秘結;配雙側支溝治急性腰扭傷、脅痛。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附註〕三焦經經穴。
(七) 會宗 SJ七 Huì zōng
〔定位〕在前臂背側,當腕背橫紋上3寸,支溝尺側,尺骨的橈側緣。
〔主治〕耳聾,癇證,上肢肌膚痛。
〔配伍〕配聽會、耳門治療耳聾;配大包治上肢肌肉疼痛,軟組織挫傷。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附註〕三焦經郄穴。
(八) 三陽絡 SJ八 Sān yáng luò
〔定位〕在前臂背側,腕背橫紋上四寸,尺骨與橈骨之間。
〔主治〕暴喑,耳聾,手臂痛,齲齒痛。
〔配伍〕配曲池、合谷、肩井治中風後遺症上肢不遂。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九) 四瀆 SJ九 Sì dú
〔定位〕在前臂背側,當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肘尖下5寸,尺骨與橈骨之間。
〔〔主治〕暴喑,暴聾,齒痛,呼吸氣短,咽阻如梗,前臂痛。
〔配伍〕配三陽絡、消濼、肩?、天?、肩外俞治肩臂痛;配三陽絡、陽溪治手指伸展不利,上肢不遂。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一0) 天井 SJ一0 Tiān jǐng
〔定位〕在臂外側,屈肘時,當肘尖直上1寸凹陷處。
〔主治〕偏頭痛,脅肋、頸項、肩臂痛,耳聾,瘰癧,癭氣,癲癇。
〔配伍〕配率谷治偏頭痛;配天突治癭氣;配臂治瘰癧、癮疹;配巨闕、心俞治精神恍惚。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一一) 清冷淵 SJ一一 Qīng lěng yuān
〔定位〕在臂外側,屈肘時,當肘尖直上2寸,即天井上1寸。
〔主治〕頭痛,目黃,肩臂痛不能舉。
〔配伍〕配肩?、天?、?俞、養老、合谷治上肢痿、痹、癱、痛。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一二) 消濼 SJ一二 Xiāo luò
〔定位〕在臂外側,當清冷淵與?會連線中點處。
〔主治〕頭痛,頸項強痛,臂痛,齒痛,癲疾。
〔配伍〕配肩?、肩?、?會、清冷淵治肩臂痛、上肢不遂、肩周炎。
〔刺灸法〕直刺0.8-1寸;可灸。
(一三) ?會 SJ一三 Nào huì
〔定位〕在臂外側,當肘尖與肩?的連線上,肩?下3寸,三角肌的後下緣。
〔主治〕肩臂痛,癭氣,瘰癧,目疾,肩胛腫痛。
〔配伍〕配肩俞、肩貞治肩周炎;配肘?、外關治肘臂攣痛。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一四) 肩? SJ一四 Jiān liáo
〔定位〕在肩部,肩?後方,當臂外展時,於肩峰後下方呈現凹陷處。
〔主治〕臂痛,肩重不能舉。
〔配伍〕配天宗、曲垣治療肩背疼痛;配肩井、天池、養老治上肢不遂、肩周炎。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一五) 天? SJ一五 Tiān liáo
〔定位〕在肩胛部,肩井與曲垣的中間,當肩胛骨上角處。
〔主治〕肩臂痛,頸項強痛,胸中煩滿。
〔配伍〕配秉風、天宗、清冷淵、?會治頸肩綜合征、上肢不遂。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一六) 天牖 SJ一六 Tiān yǒu
〔定位〕在頸側部,當乳突的後下方,平下頜角,胸鎖乳突肌的後緣。
〔主治〕頭暈,頭痛,面腫,目昏,暴聾,項強。
〔配伍〕配外關、率谷、治偏頭痛、耳鳴、耳聾、腮腺炎。
〔刺灸法〕直刺0.8-1寸;可灸。
(一七) 翳風 SJ一七 Yī fēng
〔定位〕在耳垂後方,當乳突與下頜角之間的凹陷處。
〔主治〕耳鳴,耳聾,口眼?斜,牙關緊閉,頰腫,瘰癧。
〔配伍〕配地倉、承漿、水溝、合谷治口噤不開。
〔刺灸法〕直刺0.8-1寸;可灸,勿直接灸。
(一八) 瘛脈 SJ一八 Chì mài
〔定位〕在頭部,耳後乳突中央,當角孫與翳風之間,沿耳輪連線的中、下1/3的交點處。
〔主治〕頭痛,耳聾,耳鳴,小兒驚癇,嘔吐,泄痢。
〔配伍〕配翳風、耳門、聽宮、聽會、百會治耳硬化症,提高聽力。
〔刺灸法〕平刺0.3-0.5寸,或點刺出血;可灸。
(一九) 顱息 SJ一九 Lú xī
〔定位〕在頭部,當角孫與翳風之間,沿耳輪連線的上、中1/3的交點處。
〔主治〕頭痛、耳鳴、耳痛、小兒驚癇,嘔吐涎沫。
〔配伍〕配太沖治小兒驚癇、嘔吐涎沫、??;配天沖、腦空、風池、太陽治偏頭痛、頭風病。
〔刺灸法〕平刺0.2-0.5寸;可灸。
(二0) 角孫 SJ二0 Jiǎo sūn
〔定位〕在頭部,折耳廓向前,當耳尖直上入發際處。
〔主治〕耳部腫痛,目赤腫痛,目翳,齒痛,唇燥,項強,頭痛。
〔配伍〕率谷透角孫配足臨泣治眩暈。
〔刺灸法〕平刺0.3-0.5寸;可灸。
(二一) 耳門 SJ二一 ěr mén
〔定位〕在面部,當耳屏上切跡的前方,下頜骨髁狀突後緣,張口有凹陷處。
〔配伍〕配絲竹空治牙痛;配兌端治上齒齲。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二二) 耳和? SJ二二 ěr hé liáo
〔定位〕在頭側部,當鬢發後緣,平耳廓根之前方,顳淺動脈的後緣。
〔主治〕頭重痛,耳鳴,牙關拘急,頷腫,鼻準腫痛,口渴
〔配伍〕配養老、完骨治耳聾。
〔刺灸法〕斜刺0.3-0.5;可灸。
〔附註〕手、足少陽,手太陽的交會穴。
(二三) 絲竹空 SJ二三 Sī zú kōng
〔定位〕在面部,當眉梢凹陷處。
〔主治〕頭痛,目眩,目赤痛,眼瞼跳動,齒痛,癲癇。
〔配伍〕配絲竹空止牙痛。
〔刺灸法〕平刺0.5-1寸。不宜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