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劉渡舟治療暈眩的經方講解?
治療眩暈的葯物從西醫角度講,其實主要分兩大塊,包括抗暈和止吐,因為發作眩暈的時候,主要的體驗是天旋地轉感,以及抑制不住的惡心、嘔吐,此時醫生所給予的葯物是簡單抗暈,抗暈葯物存在多種選擇,如H1受體拮抗劑,或者抗組胺葯就是通常用的暈車葯,都能夠治療眩暈,此外還有擴血管的葯物,但是止吐葯在裡面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發作眩暈後會嘔吐不止,可能會選擇胃復安類的止吐葯。但是不管選擇哪種葯物,都希望大家能夠到醫院在醫生的指導下判斷眩暈的類型,選擇合適的葯物。可能還有很多的病人會問到此時中葯好不好用,當然根據不同的眩暈發作情況,如果是缺血造成的眩暈,中葯里活血化瘀的葯物是有作用的,但是發病後要急性的把眩暈症狀控制下來,可能中葯未必會立即起作用。因此出現眩暈情況後,不希望大家自己選擇葯物,還是到醫院根據醫生問到的症狀和體征選擇合適的葯物。
2、如何治療肩周炎?
其實肩周炎的話來, 適量鍛煉可以緩解肩部的疲勞,讓肩周炎盡快的恢復。能夠進行一些戶外的體育運動是最好的,比如單杠、游泳、打太極、練練瑜伽等,都對肩部關節有幫助,如果不能夠經常做這些運動,建議可以在辦公室內適當的運動,可以做一些舒緩肩部的動作,比如聳肩,自肩部關節的旋轉運動,伸伸手臂,抻懶腰等,這些小的運動對緩解肩部的疲勞也會有作用。想要恢復徹底,可以採取苗﹥0﹥父 ﹥ 1﹥ 養﹥﹥生來調理,這樣恢復的快,淘﹥3﹥寶有,希望對你有幫助。
3、肩周老損怎麼辦?
參考資料:
什麼是肩關節周圍炎?
肩關節周圍炎,簡稱肩周炎,是肩周肌肉、肌腱、滑囊和關節囊等軟組織退行性改變所引起的廣泛的炎症反應。本病是以肩關節疼痛、活動受限為主要特徵的慢性疾患,好發於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女性多於男性,左側較右側多見,雙側同時發病者少見。早期表現,僅以疼痛為主,或僅有輕微隱痛或肩關節不適和束縛感;繼則疼痛逐漸加重,夜間尤甚,常影響睡眠,肩關節活動也逐漸完全受限;最後形成「凍結狀態」。本病在中醫學屬「痹證」范圍,又稱為五十肩、漏肩風、肩凝症、凍結肩等。
中醫對肩周炎是如何認識的?
中醫認為,人過中年陽氣虛弱,正氣漸損,肝腎不足,氣血虛弱,營衛失調,以致筋脈肌肉失去濡養,遇有風濕寒邪外侵,易使氣血凝滯,陽氣不布,脈絡不通故發本病。
(1)正氣內虧:「七七腎氣衰」,人到50歲左右,肝腎精氣開始衰退,或勞逸過度,或病後體弱,致氣血不足,筋脈得不到充分滋養,日久筋脈拘急,營衛失調。《中藏經*五痹》曰:「腎氣內消……精氣日衰,則邪氣妄入」。宋·王懷隱《太平聖惠方》曰:「夫勞倦之人,表裡多虛,血氣衰弱,腠理疏泄,風邪易侵……隨其所惑,而眾痹生焉」。現代醫學家劉渡舟在《金匱要略詮解·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中曰:「凡尊榮之人,則養尊處優,好逸惡勞,多食肥甘,而肌肉豐盛,不事勞動則筋骨脆弱,以致肝腎虛弱……陽氣虛,血行不暢,重因疲勞則汗出,體氣愈疲**此時加被微風,遂得而干之,則風與血相搏,陽氣痹阻,血行不暢。」
(2)邪氣外侵:居住潮濕,中風冒雨,睡卧露肩等,均可致外邪內侵,寒濕留滯於筋脈,血受寒則凝,脈絡拘急則痛;寒濕之邪侵淫於筋肉關節,以致關節屈伸不利,如金元·張子和《儒門事親》曰:「此疾之作,多在四時陰雨之時,及三月九月,太陰寒水用事之月,故草枯水寒如甚,或瀕水之地,勞力之人,辛苦失度,觸冒風雨,寢處潮濕、痹從外入。」又如明·朱
4、劉渡舟的著作
1 劉渡舟.傷寒論通俗講話.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0.
2 劉渡舟.傷寒論十四講.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82.
3 劉渡舟,傅士垣等.傷寒論詮解.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83.
4 劉渡舟,聶惠民,傅世垣.傷寒契要.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3.
5 劉渡舟.中國傷寒論解說.日本:東洋學術出版社,1983第1版;1985年第2版;1988年第3版.
6 劉渡舟,蘇寶剛,龐鶴.金匱要略詮解.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
7 劉渡舟.新編傷寒論類方.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
8 劉渡舟,程昭寰.肝病證治概要.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
9 李培生,劉渡舟.傷寒論講義.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
10 劉渡舟,白永波等.傷寒論講解.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87.
11 劉渡舟,李憲法,秦克楓等.傷寒論辭典.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8.
12 劉渡舟,楊波,侯欽豐等.肝病源流論.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
13 劉渡舟.我對甘溫除大熱的體會.北京中醫學院學報,1960,(1):59.
14 劉渡舟.我對「戰汗」證的一點體會.中醫雜志,1961,(5):4.
15 劉渡舟.陰火與陽火的證治.中醫雜志,1962,(4):11.
16 劉渡舟.試論水氣上沖證治.浙江中醫葯,1976,(6):209.
17 劉渡舟.陰虛性的肝胃不和證治.新中醫,1978,(1):16.
18 劉渡舟.對《傷寒論》一書幾個問題探討.新醫葯學雜志,1978,(2):18.
19 劉渡舟.談談溫膽湯證及加減運用的體會.新醫葯學雜志,1978,(4):17.
20 劉渡舟.試論《傷寒論》條文排列組織的意義.陝西中醫,1980,(1):4.
21 劉渡舟.《傷寒論》芻言.新中醫,1980,(4):12.
22 劉渡舟.運用經方的關鍵在於抓主證.北京中醫學院學報,1980,(2):17.
23 劉渡舟.談談成無己對《傷寒論》的貢獻.湖北中醫雜志,1980,(3):23.
24 劉渡舟.談談人體的津液鏈.陝西中醫,1980,(4):1.
25 劉渡舟.談談《金匱》澤瀉湯證.中醫雜志,1980,(9):17.2
6 劉渡舟.談溫經湯的方義.山東中醫學院學報,1980,(3):12.
27 劉渡舟.清陽下陷的病機和證治.北京中醫學院學報,1981,(1):23.
28 劉渡舟.學習中醫的點滴體會.山東中醫學院學報,1981,(1):12.
29 劉渡舟.桂枝湯加減方證的應用.陝西中醫,1981,(1):7.
30 劉渡舟.論八綱辨證與六經辨證的關系.新中醫,1981,(9):11.
31 劉渡舟.《傷寒論》方證概述.遼寧中醫雜志,1981,(9):28.
32 劉渡舟.分析《傷寒論》幾種載葯上浮的方法.陝西中醫,1981,(6):1.
33 劉渡舟.談談「水證」的證治.北京中醫,1982,(1):18.
34 劉渡舟.怎樣正確使用小青龍湯.北京中醫,1983,(4):8.
35 劉渡舟.「六經」析疑.北京中醫學院學報,1984,(4):9.
36 劉渡舟.小柴胡湯解郁功效例舉.中醫雜志,1985,(5):12.
37 劉渡舟.試論《傷寒論》之水火痰郁證治.北京中醫學院學報,1985,(4):23.
38 劉渡舟.使用「經方」應靈活變通.光明中醫,1989,(2):9.
5、劉渡舟經方里草河車是拳參還是重樓?
是的,
是重樓
也沒錯。
6、肩膀痛、經脈不通、血淤、體質屬寒濕,應怎樣治療?
什麼是肩關節周圍炎?
肩關節周圍炎,簡稱肩周炎,是肩周肌肉、肌腱、滑囊和關節囊等軟組織退行性改變所引起的廣泛的炎症反應。本病是以肩關節疼痛、活動受限為主要特徵的慢性疾患,好發於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女性多於男性,左側較右側多見,雙側同時發病者少見。早期表現,僅以疼痛為主,或僅有輕微隱痛或肩關節不適和束縛感;繼則疼痛逐漸加重,夜間尤甚,常影響睡眠,肩關節活動也逐漸完全受限;最後形成「凍結狀態」。本病在中醫學屬「痹證」范圍,又稱為五十肩、漏肩風、肩凝症、凍結肩等。
中醫對肩周炎是如何認識的?
中醫認為,人過中年陽氣虛弱,正氣漸損,肝腎不足,氣血虛弱,營衛失調,以致筋脈肌肉失去濡養,遇有風濕寒邪外侵,易使氣血凝滯,陽氣不布,脈絡不通故發本病。
(1)正氣內虧:「七七腎氣衰」,人到50歲左右,肝腎精氣開始衰退,或勞逸過度,或病後體弱,致氣血不足,筋脈得不到充分滋養,日久筋脈拘急,營衛失調。《中藏經*五痹》曰:「腎氣內消……精氣日衰,則邪氣妄入」。宋·王懷隱《太平聖惠方》曰:「夫勞倦之人,表裡多虛,血氣衰弱,腠理疏泄,風邪易侵……隨其所惑,而眾痹生焉」。現代醫學家劉渡舟在《金匱要略詮解·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中曰:「凡尊榮之人,則養尊處優,好逸惡勞,多食肥甘,而肌肉豐盛,不事勞動則筋骨脆弱,以致肝腎虛弱……陽氣虛,血行不暢,重因疲勞則汗出,體氣愈疲**此時加被微風,遂得而干之,則風與血相搏,陽氣痹阻,血行不暢。」
(2)邪氣外侵:居住潮濕,中風冒雨,睡卧露肩等,均可致外邪內侵,寒濕留滯於筋脈,血受寒則凝,脈絡拘急則痛;寒濕之邪侵淫於筋肉關節,以致關節屈伸不利,如金元·張子和《儒門事親》曰:「此疾之作,多在四時陰雨之時,及三月九月,太陰寒水用事之月,故草枯水寒如甚,或瀕水之地,勞力之人,辛苦失度,觸冒風雨,寢處潮濕、痹從外入。」又如明·朱
7、求中醫葯方
什麼是肩關節周圍炎?
肩關節周圍炎,簡稱肩周炎,是肩周肌肉、肌腱、滑囊和關節囊等軟組織退行性改變所引起的廣泛的炎症反應。本病是以肩關節疼痛、活動受限為主要特徵的慢性疾患,好發於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女性多於男性,左側較右側多見,雙側同時發病者少見。早期表現,僅以疼痛為主,或僅有輕微隱痛或肩關節不適和束縛感;繼則疼痛逐漸加重,夜間尤甚,常影響睡眠,肩關節活動也逐漸完全受限;最後形成「凍結狀態」。本病在中醫學屬「痹證」范圍,又稱為五十肩、漏肩風、肩凝症、凍結肩等。
中醫對肩周炎是如何認識的?
中醫認為,人過中年陽氣虛弱,正氣漸損,肝腎不足,氣血虛弱,營衛失調,以致筋脈肌肉失去濡養,遇有風濕寒邪外侵,易使氣血凝滯,陽氣不布,脈絡不通故發本病。
(1)正氣內虧:「七七腎氣衰」,人到50歲左右,肝腎精氣開始衰退,或勞逸過度,或病後體弱,致氣血不足,筋脈得不到充分滋養,日久筋脈拘急,營衛失調。《中藏經*五痹》曰:「腎氣內消……精氣日衰,則邪氣妄入」。宋·王懷隱《太平聖惠方》曰:「夫勞倦之人,表裡多虛,血氣衰弱,腠理疏泄,風邪易侵……隨其所惑,而眾痹生焉」。現代醫學家劉渡舟在《金匱要略詮解·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中曰:「凡尊榮之人,則養尊處優,好逸惡勞,多食肥甘,而肌肉豐盛,不事勞動則筋骨脆弱,以致肝腎虛弱……陽氣虛,血行不暢,重因疲勞則汗出,體氣愈疲**此時加被微風,遂得而干之,則風與血相搏,陽氣痹阻,血行不暢。」
(2)邪氣外侵:居住潮濕,中風冒雨,睡卧露肩等,均可致外邪內侵,寒濕留滯於筋脈,血受寒則凝,脈絡拘急則痛;寒濕之邪侵淫於筋肉關節,以致關節屈伸不利,如金元·張子和《儒門事親》曰:「此疾之作,多在四時陰雨之時,及三月九月,太陰寒水用事之月,故草枯水寒如甚,或瀕水之地,勞力之人,辛苦失度,觸冒風雨,寢處潮濕、痹從外入。」又如明·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