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肩周炎 > 肩周炎冬病夏治

肩周炎冬病夏治

發布時間:2020-03-18 02:16:03

1、人們都說冬病夏治,那夏治是怎麼治呢?

最近一些年,很多人都認可冬病夏治的說法,那麼到底應該怎麼治呢?

我給大家推薦幾個方法,希望能幫到大家:

其實,冬病夏治的方法很多,比如根據穴位的主治病證,在人體的特定穴位上進行葯物貼敷、葯物注射、艾灸、埋線、刮痧、拔罐,或內服葯物等,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治療措施為三伏天的葯物穴位貼敷(即天灸療法,常採用具有溫通功效的中葯組方製成貼敷葯物),因其療效明顯、操作簡便、費用低廉、無明顯副作用而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經歷代中醫學家的反復實踐發現,在夏季的三伏天用中葯穴位貼敷治療冬天容易發作或加重的疾病療效顯著,三伏是指初伏、中伏、末伏的合稱,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候,從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庚日為末伏。

這其中,呼吸系統疾病如哮喘、反復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氣管炎、過敏性鼻炎、體虛感冒等,消化系統疾病腹痛、胃痛、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結腸炎等,骨傷科疾病類風濕關節炎、關節痛、肩周炎腰肌勞損等以及凍瘡等都可以「冬病夏治」。

不過,不是所有有以上病症的患者都適合「冬病夏治」,孕婦、有嚴重心肺功能疾患者、對葯物過敏者、皮膚長有皰、癤以及皮膚有破損者、疾病發作期(如發燒、正在咳喘等)的患者就不適合啦。此外,2歲以下的孩子也不宜進行敷貼治療,因2歲以下孩子的皮膚比較嬌嫩,敷貼容易引起感染。

怎麼樣?大家對冬病夏治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嗎?祝大家都有一個好身體!

2、怎樣治療肩周炎——冬病夏治?

中醫學認為,當機體正氣不足、衛氣不固時,由於起居不慎,或長期勞累,腠理空虛,風寒之邪乘虛而入,致使寒凝筋脈,經絡不通,氣血運行受阻,不通則痛。肩周炎是冬季的多發病,可因寒冷而使症狀加重,隨著氣候的變化,到夏季症狀多可減輕或消失。

炎熱的暑天,皮膚腠理松,表面血液循環加快,有利於葯物的吸收,當時之時,若採用獨特的推拿手法刺激相應的穴位同時配合一些通經活絡、行氣活血、祛風除濕、強筋健骨的葯物加以治療,能解除或減輕肩關節的疼痛、麻木、酸脹症狀,到冬季就可以少發病或不發病。

3、聽說最近是三伏天,聽朋友說這是一年中冬病夏治最好的時間。該怎麼做才能更好利用這段時光冬病夏治

冬病」,顧名思義,是指在寒冬季節容易發作或病情加重的疾病。患有「冬病」的人多屬於陽虛體質,一年四季中,人體在夏季時的陽氣最為旺盛,而在這個季節通過一些培補陽氣的方法來糾正陽虛體質,常能使「冬病」的發作次數和嚴重程度得到明顯的改善,這便是「夏治」。「夏治」實際上是針對「冬病」的一種預防措施。
適合進行「夏治」的「冬病」主要包括三類,即: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等慢性呼吸道疾病,慢性胃炎、胃和十二指腸潰瘍、慢性結腸炎等慢性胃腸病,以及類風濕性關節炎等頑固的脊椎關節性疾病。
「冬病」的共同特點是屬於「寒證」、「虛證」。也就是說,在上述三類疾病中,只要是在天氣寒冷或溫差變化大時,就容易發作或加重的,多屬於可以進行「冬病夏治」的范疇。除此之外,如胃炎等疾病,雖然也是慢性腸胃病,但由於並非只在寒冷季節發作,就不適合冬病夏治。
如何冬病夏治
說到冬病夏治,人們馬上想到貼膏葯,其實,冬病夏治的治療方法並不僅僅是貼膏葯那麼單一,穴位艾條灸、穴位注射、穴位拔罐、臍療、刮痧、葯膳等也都是「夏治」增強療效的重要治療手段。
刮痧
是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反復刮動,摩擦患者某處皮膚,以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通過對經絡穴位的良性刺激,使局部皮膚發紅充血,出現青紫色出血點,從而改善局部微循環,起到疏通經絡,舒筋理氣,祛風散寒的作用,有助於增強機體抗病能力。這一方法對治療腸胃病、肩周炎、頸、腰椎病、腰肌勞損、關節炎等病效果更好。
拔罐
是一種以杯罐作工具,借熱力排去其中的空氣產生負壓,吸著於皮膚,造成淤血的一種療法。具有疏通經脈,溫經散寒、行氣活血、止痛消腫等功效,適宜哮喘、風濕痛、頸椎病,腰椎病、肩周炎等病。
穴位注射
是選用中西葯物注入有關穴位以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它可將針刺刺激和葯物性能兩者結合,發揮其綜合效應。穴位注射的適應范圍很廣,如肩周炎、關節炎、腰腿痛、哮喘等。
艾條灸、隔姜灸等
可起到溫經通絡,行氣活血,祛濕散寒的效果。其對慢性支氣管炎、哮喘、慢性咽炎、過敏性鼻炎;頸椎病、肩周炎、腰椎病、關節炎、慢性結腸炎、過敏性結腸炎、胃腸功能紊亂以及平常體弱多病而體質偏寒者均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臍療
就是把葯物直接貼敷或用艾灸、熱敷等方法施治於患者臍部,激發經絡之氣,疏通氣血,調理臟腑,用以預防和治療疾病的一種外治療法,適合虛證、寒證和痛證。

4、「冬病夏治」漸漸成為一種流行的養生方式,那麼哪些病適合「冬病夏治」?

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如今正值三伏天,也是鍛煉身體的最好時機。同時,也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時期!那麼,人體身上有哪些疾病適合於冬病夏治,而且非常有效果呢?據醫學資料顯示,以下這些疾病都可以冬病夏治:

1.呼吸系統疾病,包括慢性咳嗽、哮喘、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反復感冒等。2.風濕免疫性疾病,包括關節疼痛及肢體麻木、肩周炎、風濕性關節炎等。3.消化系統疾病,包括慢性胃炎、慢性腸炎、消化不良等。4.耳鼻喉科疾病,過敏性鼻炎、慢性鼻竇炎、慢性咽喉炎等。

5.兒科疾病,包括哮喘、咳嗽、支氣管炎、體虛易感冒、脾胃虛弱等。6.婦科疾病,包括慢性盆腔炎、痛經、經行泄瀉、不孕症等。7.其他陽虛體質的人群。

那麼,冬病夏治的原理是怎樣的呢?根據醫學資料記載:冬為陰,夏為陽。

冬病:指某些好發於冬季,在冬季易加重的虛寒性疾病,由於機體素來陽氣不足,又值冬季外界氣候陰盛陽衰,以致正氣不能祛邪於外或重感陰寒之邪,造成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咳嗽,哮喘,慢性泄瀉,關節冷痛,怕冷,體虛易感等反復發作或加重。

夏治:指在夏季三伏時令自然界和機體陽氣最旺之時,通過溫補陽氣,散寒驅邪,活血通絡等治療措施,一方面能增強機體抵抗病邪能力,另一方面又有助於祛除陰寒之病邪,從而達到治療或預防上述冬季已發生或加重的疾病的目的。

5、哪些「冬病」最適宜「夏治」?

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慢性咳嗽、反復扁桃體感染、頸椎病、肩周炎、腰痛、痛經、手足冰冷、體虛反復感冒等疾病或亞健康表現,都是冬病夏治的能力范圍。忘採納

6、三伏天的「冬病夏治」主要是指什麼?

相信絕大多數人都知道在三伏天里除了讓人難受的高溫之外,還有就是「三伏灸」以及「冬病夏治」。 「三伏灸」我們可以在醫院裡面見到,但對於後者而言,很多人都聽說過也熟悉,但是不是真正的理解其意思。

中醫講究的「冬病夏治」,其實主要是針對一些在冬季由於寒冷潮濕、陰涼等造成的病情或者是加重的疾病,這些病情在夏季這種環境里容易得到平穩和緩解。因此這些病情到了夏季可以採取適當的方法進行調理和滋養,由此便可以很好的預防和減輕這類疾病的發作。

冬病夏治是一種具有明顯季節性的治療方法,特別是在三伏天里,炎熱的夏季對身體進行一系列的調理和補養,這將很有益於許多病症在冬季可能出現的病情加重的情況,也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這些情況,

冬病夏治的疾病有很多種:

一、呼吸道疾病

呼吸道是常見的慢性疾病,比如說哮喘,咽炎、扁桃體炎以及一些十分容易受到寒冷陰濕影響進而出現的一些病症。

二、風濕類疾病

風濕類疾病常見的症狀有類風濕性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以及脊柱相關的一些症狀。

三、婦科類疾病

女性的身體極易遭受陰冷潮濕的影響,最常見的便是由於陰冷潮濕導致宮寒、體質虛弱、體寒、手腳冰涼等一些病症。

當然還有許多其他的病症,在此就不一一舉例了。然而以上所說的病症都是可以通過冬病夏治來採取適宜的調養。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冬病夏治這種方法不是萬能的,它還沒有能夠神奇到治百病,因此切忌盲目追捧,至於到底適不適合自己還是需要遵醫囑的。

7、無錫哪裡有冬病夏治肩周炎的?

梁溪政府不遠有,無錫天一,裡面還可以

8、冬病夏治是什麼意思?主要針對什麼病?

冬病夏治是傳統中醫按照自然界變化對人體的影響,推算出氣血運行在每個節氣的變化,並依此制定出傳統的治療方法。根據「春夏養陽」的原則,由於夏季陽氣旺盛,人體陽氣也達到四季高峰,尤其是三伏天,肌膚腠理開泄,選取穴位敷貼,葯物最容易由皮膚滲入穴位經絡,能通過經絡氣血直達病處,所以在夏季治療冬病,往往可以達到最好的效果。如果在緩解期服葯治療,能夠鼓舞正氣,增強抗病能力,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效果最為理想的是呼吸系統疾病,其適應症主要有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氣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過敏性鼻炎、變異性咳嗽等中醫辨證屬陽虛為主,或寒熱錯雜以寒為主的患者;也適用於怕冷、怕風、平素易感冒或冬季反復感冒的虛寒體質的患者。 此類患者常見症狀有:咳、喘反復發作,鼻涕、痰液清稀而白,背部怕寒,冬季及受寒後症狀明顯加重,舌質淡紅,苔薄白或薄黃,脈弦、緊或滑。 需要注意的是,支氣管擴張、活動性肺結核咳血患者、孕婦禁用冬病夏治消喘膏;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者、瘢痕體質者、皮膚過敏者要慎用冬病夏治消喘膏。 編輯本段致病因素 其致病因素往往產生於夏季,因天氣炎熱,沒有立即發作而潛伏於體內,到了冬季則發作或加重。因此,冬病夏防十分重要。 一、關節疼痛及肢體麻木如風濕性、類風濕性、外傷性之類的關節疼痛及感受風寒、濕氣所致的肢體麻木,往往天氣寒冷時發作,天熱時症狀消失。因此,夏季夜間不要在室外露宿,禁止睡水泥地,以免風寒濕氣蓄積於體內。 二、頭痛,頭痛原因很多,其中有一種中醫稱作「 頭風病」,每遇風寒就頭痛難忍。因此,在夏季應忌用冷水洗頭。此外,還應禁止直接對著電風扇長時間吹風。 三、逢冬怕冷,逢冬怕冷不論何種原因引起,在夏季應注意少食生冷瓜果,不要貪涼,大汗淋漓時禁沖冷水澡,以免傷其陽氣。臨床實踐表明,有些冬病,冬天治療效果很差,而在夏天治療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編輯本段作用機理 「冬養三九補品旺,夏治三伏行針忙。」這是古時中醫養生的一個場景,講的是對於身體虛弱者來說,三伏天針灸、拔罐能起到與冬天吃補品一樣的效果。 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的原理歸結起來只有兩條:一是針對寒邪;二是針對體質虛寒。自然界存在許多致病因子,古人將之概括為風、寒、暑、濕、燥、火,稱為「六淫」,其中寒邪引發的病,多發病於冬季。 如哮喘、慢性支氣管炎、反復感冒、心絞痛、風濕性關節炎、慢性腹瀉、凍瘡等。將這些冬天好發、陽氣虛弱的疾病於未發病而陽氣旺盛的夏季進行治療和調攝,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現代實驗室研究證實,穴位貼葯後能增強機體非特異性免疫能力,血中嗜酸性粒細胞明顯減少,皮質醇顯著提高。穴位貼葯通過刺激穴位以及葯物的吸收、代謝、對肺部的有關物理、化學感受器產生影響,直接和間接的調整大腦皮層的植物神經系統功能,改善機體的反應性,增強抗病能力。 編輯本段中醫原理 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中國傳統醫學的一個重要特色,就是利用夏季氣溫高,機體陽氣較為充沛的有利時機,調整人體陰陽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復。中醫理論講的是陰陽五行,「天人一體」。祖國醫學認為「人與天地相參,與日月相應」,「一體之贏虛,消息皆通於大地」,也就是說季節的變化直接影響到人的健康。《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說:「陰盛則陽病,陽盛則陰病。」說的是陰陽的對立失調,就會導致疾病的發生。 一些虛寒性疾病多半是體內陰盛陽衰,抵抗力明顯下降,外邪容易侵入而發病。冬為陰,夏為陽,夏季為陽盛陰衰之季,也正是人體陽氣旺發之時,這時,利用夏季陽旺陽升,人體陽氣在夏季有隨之欲升欲旺的趨勢,體內凝寒之氣易解的狀態,運用補虛助陽葯或溫里散寒葯物,天人合擊,最易把冬病之邪消滅在蟄伏狀態,這也是中醫強調「春夏養陽」的原因。夏季人體陽氣充盛,氣血流通旺盛,葯物最容易吸收,而夏季三伏期間是一年中陽氣最旺盛的時候,在三伏天進行貼敷治療,最易恢復扶助人體得陽氣,加強衛外功能,提高機體免疫的效果。 另一個方面,中醫認為虛寒疾病與肺、脾、腎三臟關系密切。夏季治療則以補腎、健脾、養肺為主要法則,以改善神經內分泌功能,改善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興奮性使功能恢復平衡以增強機體免疫力,真正徹底改善體質。根據最新現代科學研究表明,夏季穴位貼敷能明顯地提高機體免疫的各項指標,調節免疫蛋白的功能,減輕β受體的反應,改善機體的免疫狀態。 編輯本段貼敷療法 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的方法很多,如針刺、艾灸、理療、按摩、穴位貼敷以及內服溫養陽氣的中葯和食物等。經歷代中醫學家的反復實踐、反復研究,證明於炎熱夏季用中葯穴位貼敷治療冬天發作或容易發作的疾病療效顯著。臨床選用具有溫通經絡、溫肺化痰、散寒去濕、通行氣血、補養陽氣、增強體質等作用的白芥子、元胡、甘遂、細辛等中葯研成細末,取汁調成膏狀,根據病情選取不同的穴位以治療不同的疾病。如貼敷天突、膻中、肺俞等穴位治療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貼敷中脘、足三里等穴位治療胃痛;貼敷頰車、風池等穴治療面癱等均獲滿意療效。 貼敷療法一般在夏季三伏天貼敷為最好,三伏是指初伏、中伏、末伏的合稱,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候,從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庚日為末伏。於三伏天各敷一次,連貼三年。病史較長或病情較為頑固者可適當增加貼敷次數,貼敷時間一般不超過24小時。 內科疾病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慢性咳嗽、阻塞性肺氣腫、體虛易感冒、肺間質疾病、肺功能不全、各種關節炎; 兒科疾病14歲以下兒童患有哮喘、咳嗽、支氣管炎、體虛易感冒; 針灸科疾病肢體麻木痹痛、寒濕腰腿痛、肩周炎、凍瘡、面癱、中風偏癱、各種關節炎; 耳鼻喉科疾病慢性鼻炎(過敏性)、慢性鼻竇炎、慢性咽喉炎(過敏性)、咽異感症(梅核氣)、體虛鼻炎發作者。 貼敷時間 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消喘膏貼敷時間為每年夏季農歷三伏天時期(7月15日是今年頭伏第一天);三次為一個療程,每年貼1—2個療程,連續3年;每次間隔7—10天左右。 消喘膏貼敷首先要注意貼敷時間成人不超過6小時,少兒及敏感者應酌減。如果患者屬體質敏感者,或既往用葯曾出現起皰等反應,應縮短貼葯時間至2小時左右(成人),或在有感覺後及時取下葯物。 葯物貼敷後,多數患者會出現麻木、溫、熱、癢、針刺、疼痛等感覺,也有部分患者無明顯感覺,這些均屬於葯物吸收的正常反應。如果感覺特別劇烈、達到難以忍受的程度,請患者及時取下葯物,用清水沖洗局部。切不要搓、抓、撓,也不要用洗浴用品及其他止癢葯品,防止對局部皮膚的進一步刺激。 貼敷葯物期間,應減少運動、避免出汗,盡量避免電扇、空調直吹,以利於葯物吸收;注意防止葯膏污損衣物;應盡量避免食用寒涼、過咸等可能減弱葯效的食物;應盡量避免煙酒、海味及辛辣、牛羊肉等食物,以免出現發皰現象。 最後,如背部有紅、腫、刺、癢等症狀,或背部貼葯處出現針尖至小米大小的水皰,屬葯物貼敷後的正常反應,患者僅需保持背部乾燥即可,或局部塗抹哈西奈德乳膏止癢、防止滲出;如果水皰較大或有少量滲出,可用消毒過的針刺破水皰,用消毒棉球吸干水皰中的滲出液,再用紫葯水塗抹局部;如果滲出液體較多,可使用2‰的黃連素溶液冷敷患處,待滲出減少後再用紫葯水塗抹局部;如果水皰體積巨大,或水皰中有膿性分泌物,或出現皮膚破潰、露出皮下組織、出血等現象,應到專業醫院尋求治療。 需要提醒的一點是,中醫敷貼也不是萬能的,它只是疾病治療的一種手段,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療,因此原本在服葯的慢性病患者在進行中醫敷貼期間也不要盲目減葯、停葯。另外冬病夏治消喘膏是防治冬季易發疾病,在夏季症狀不明顯,或者根本沒有症狀,所以治療後的效果要等到冬季才能顯現。據臨床統計,冬病夏治消喘膏有效率可達70%左右。 編輯本段注意事項 治療期間,更應注意夏季特點,從飲食、葯物及起居方面綜合調養: 一是慎用辛燥之品,以防傷陰 夏季氣候炎熱,易傷陰液,而辛溫香燥之品容易導致燥熱內盛,暗耗津精,所以應慎食肉桂、花椒、大茴香、小茴香、狗肉、羊肉和新鮮桂圓或荔枝等等。 二是忌大量服用寒涼之品 夏季炎熱,往往易貪涼飲冷,若大量進食寒涼之品,則易致中陽受損,脾胃虛弱,甚至損及一身之陽氣,輕則泄瀉腹痛、惡心嘔吐,重則造成陽虛宿疾。 三是慎食大量肥甘滋膩之品 夏季易生暑濕,濕熱之邪易侵襲人體,若服用大量肥甘之品,則易導致內外濕熱之邪合擊人體。 四是忌過量運動 以免汗出過多,導致氣陰兩虛。 為確保療效,患者還應注意以下幾點:一般葯餅要貼4-6小時,剛貼上去時感覺涼涼的,稍過一會兒,局部會有發癢發熱的感覺,如果貼敷部位疼痛或燒灼感厲害難以忍受,可自行早些揭掉,但一定要貼過午時。如果沒有什麼特別的不適,可適當延長貼敷時間,但睡覺之前一定要揭掉。第一次貼的時間不必太長,主要了解一下葯性,最好別把皮膚貼出水泡,以免影響第二、第三次的治療。等到第三次,貼敷的時間可以適當延長,因為可以有較長的時間修復,有時候皮膚起泡效果更好。 「冬病夏治」葯物貼敷灸療多在夏季7—9月進行,尤以三伏天為佳。每年頭、中、末伏第一天或前後二天各貼一次,連貼三年。 貼敷施灸前須清潔皮膚。嚴重皮膚疾病、過敏體質、吐衄者、妊娠勿用。 每次貼灸4—6小時,小兒2-4小時。如局部有燒灼感、疼痛感或小兒哭鬧不止可提前取下;若溫熱舒適或微癢可多貼幾小時,待葯物干後取下。 貼葯後不要過分活動以免葯物移動脫落。個別病人有時局部起小水泡,一般不需處理,但應保持皮膚乾燥、清潔,切勿抓破水泡以防感染,必要時來醫院門診隨診。 貼葯後當禁食生冷、肥甘、厚味、海鮮及辛辣刺激之品。 其次,葯餅貼好以後最好不要去空調房,因為遇冷會使毛孔收縮,影響葯物吸收;也不要出汗,出汗的話固定葯餅的膠布會脫落,最好在陰涼的地方或適當的用電扇微風吹吹。還要注意的是飲食,貼敷的當天最好不要吃冷飲以及冰鎮的食品,其他飲食與平時一樣。葯餅取下後可以洗澡,但不要搓背,淋浴後用毛巾輕輕的吸干穴位上的水。如果貼敷部位出現水泡了,盡量不要揭皮,也不要包紮,可到治療科室進行相應的治療,穿干凈、柔軟、透氣的全棉衣服,一般3-5天就會痊癒。

9、冬病夏治有哪些適應症

?冬病夏治並不是適合所有的人,冬病夏治也不是所有的治療方法都可以,冬病夏治有它自己一定的適應症。那麼? 根據冬病夏治的原理,中醫認為所以陽氣不足、肺氣虛弱及虛寒疼痛和一些免疫功能低下類疾病都適合冬病夏治。目前公認的「冬病夏治」效果較好的疾病:哮喘(寒性哮喘療效會更好顯著)、慢性支氣管炎、喘息性支氣管炎、過敏性鼻炎、類風濕性關節炎、中風後遺症、噓寒星胃痛、凍瘡、退行性膝關節炎、肩周炎、頸椎病、要逐漸盤突出症等中醫辨證屬陽性為主,或寒熱錯綜復雜以寒為主的患者。 此外,「冬病夏治」也適用於怕冷、怕風、平素易感冒或冬季反復感冒的虛寒體質的患者;以及常有手足四肢,或腰背部,頭部怕冷,冬季等寒冷季節症狀加重,即使是夏季天氣炎熱時症狀雖有緩解,但仍覺胃寒不適,怕吹空調和風扇,經西醫檢查無異常、無明確病因者。這些情況,中醫認為屬陽虛風寒盛,比較適合冬病夏治。 深圳景田醫院中醫康復科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實際情況來確定冬病夏治的具體治療方案。冬病夏治有那些方法?

與肩周炎冬病夏治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