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樣骨瘤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骨樣骨瘤治療前的注意事項?
本病目前病因不是很明確,尚無有效的預防措施,但臨床上應注意本病有惡化的可能,雖然較少發生。對於一些患者具有典型的骨樣骨瘤影像學所見外,若觀察到骨皮質不連續及周圍軟組織腫塊影,應考慮到骨樣骨瘤惡性變的可能性。另外還需注意,本病較容易誤診,多數患者在對症治療症狀減輕後不能即時復診,以及自行在家服葯。使疾病反復且臨床症狀不典型,更容易造成誤診。因此,對疑似病人應詳細地詢問病史,認真地觀察X線檢查的結果,有利於更好地做出診斷,從而給予正確的治療。
骨樣骨瘤西醫治療方法
(一)治療
手術治療的原則是准確定位,徹底切除,包括骨樣骨瘤的巢穴及周圍的反應性硬化骨。如果手術中未能完全將骨樣骨瘤切凈,術後病理檢查時沒有發現巢穴,在這種情況下臨床症狀也可以消失,但術後易於復發。為准確的對骨樣骨瘤在手術中定位,並完全切除,可採用放射性核技術。可在手術前2h給病人注射放射性核素,術中可用滅菌的放射性核素探頭探測放射性核素的活躍區域。切除後將標本置於探頭處,證實其為放射性核素最高峰值,切除後的周圍骨質放射性核素達到正常水平。這樣可以保證手術切除徹底。
本病理想的治療是大塊切除,包含有病灶的患骨。徹底切除病灶,症狀很快消失。一般不主張作刮除術。認為照射和化學葯物治療無效。手術可能難以找到准確的部位,按照術中X線攝片進行鑽孔,對定位有幫助。術後進行X線復查也是必要的。完全切除病灶後很少復發,而不完全的刮除常有復發。復發時間長短不等。還有的病例,術中找不到病灶。有趣的是,半數病人在第一次術後症狀減輕,1/4病人在第二次術後緩解,剩下的病人3/4在第三次手術後症狀減輕。這可能是多次部分切除的結果。
(二)預後
骨樣骨瘤是一良性腫瘤,至今尚無骨樣骨瘤惡變或轉移的報道。術後很少復發。
2、關於骨腫瘤的問題。診斷結果為:肉瘤,類型不確定。肉瘤的意思就是惡性腫瘤嗎?懂的人進,不懂的別來!
肉瘤是來源於間葉組織的惡性腫瘤。我們平時說的癌症來源是上皮組織。。。簡言之,是惡性腫瘤的一種。
肉瘤分為很多種,骨肉瘤、軟骨肉瘤、脂肪肉瘤,纖維肉瘤等等。。。據其組織來源分子遺傳學變化以及形態生理特點進行細分可以分到大概100多種。目前根據現有的資料,不大清楚腫瘤來源是什麼組織,所以只能判斷是惡性的,具體分型不清楚。
免疫組化檢查由病理科完成,在取下的組織切片上做,不需要病人參與。配合病理科進一步檢查即可。但是不管是什麼類型的肉瘤,治療都是越早越好。
總結一句話,惡性腫瘤,盡早至正規醫院治療。
3、中醫辦法可以治療骨樣骨瘤嗎?_骨樣骨瘤麻煩告訴我
骨樣骨瘤為良性成骨性腫瘤,病灶為一小的瘤巢,周圍有許多成熟的反應骨。目前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確,有許多學者認為為慢性感染,也有認為是認為是先天性胎盤組織殘留引起。本病主要表現為局限性疼痛,以夜間或休息時明顯,但本病對消炎鎮痛類葯物較敏感,另外,飲酒可使疼痛加重是本病的又一特點。治療上對於症狀較輕,可考慮行保守治療,主要口服消炎鎮痛類葯物。您所說使用中醫葯治療後症狀稍有緩解,可能是你使用的中葯有一定消炎上痛效果。所以目前尚沒有明確說明中葯能一定治癒的依據。
4、低度惡性骨腫瘤是什麼嚴重嗎?
?
5、骨髓瘤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引發多發性骨髓瘤這種疾病的原因有很多,具體的病因也沒有確切的證據證明具體的病因是什麼,不過有些因素會導致這種疾病已經得到普遍的認同。
一是電離輻射,這種因素是最危險的因素,可能是導致多發性骨髓瘤的重要因素。比如,在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區內因為多發性骨髓瘤疾病而死亡的人數要遠遠高於日本其他地區的人數,因此有效的防護放射性物質是保護人民的一項重要工作。
二是環境因素,近年來,隨著工業的不斷發展,環境污染的程度也在不斷加重,大氣中出現了很多對人體有害的氣體,特別是苯及其他一些有機溶劑等也是導致多發性骨髓瘤的高危因素,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
除了以上兩種原因以外,多發性骨髓瘤的病因還和一些慢性炎性刺激有著比較大的關系,這是因為這種慢性的炎性刺激會導致人體的一些淋巴細胞出現突變或者是增值變異的情況,這樣是有可能導致發病的。不過,不管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患者出現這種疾病,一旦發現出現一些符合這種疾病的症狀就應該及時到專業的醫院進行檢查治療,防止因為耽誤而失去最佳治療時間。
6、骨瘤會影響人體什麼
骨瘤 廣義而言,任何骨的過多生長,不論其是否腫瘤性質,均可稱為骨瘤。但真正骨瘤應僅指膜內化骨骨骼的腫瘤,不包括因炎症、外傷等引起的過度增生、血腫機化、鈣化或骨化性纖維瘤等。 骨瘤較常見,僅次於骨軟骨瘤發病。發生於骨膜內層骨母細胞。屬良性腫瘤,由成骨性纖維組織、成骨細胞及所產生的新生骨組成,隨生長發育成長。 一、 臨床表現 發病率僅次於骨軟骨瘤,多在兒童發病,男性較多。生長慢,症狀較輕。無惡變趨向。 多發生在顱骨,顏面骨及下頜骨偶有發生,分緻密骨瘤及松質骨瘤兩類。 緻密骨瘤發生在顱面骨表面者,局部隆起,發生在顱內板者,腫瘤如突入,可引起顱內壓近,引起暈眩、頭痛、甚至癲癇(圖2-1) 骨松質瘤則常發生於長骨端骨幹與骨骺交界處的軟骨部,隨管狀骨長度的增長,骨瘤亦有變化,呈不同形狀(圖2-2) 一般全身骨骼發育成熟後,即停止生長。但在發育過程中,如骨瘤引起骨骼受壓迫,仍可引致畸形生長(圖2-3)。 骨瘤偶可發生在軟組織中,但多認為這是一種錯構瘤,而非真性骨瘤。 二、影像學診斷 緻密骨瘤顯示隆起,外比光滑,顱骨骨瘤基底寬廣,呈波狀。位內板者則內板增厚。骨密度均勻增加,骨質破壞與骨化程度常不一致。 骨疣常帶蒂,軟骨部可鈣化,呈菜花狀。(圖2-4) 三、 病理改變 骨瘤質硬,有骨膜覆蓋,基底與骨組織相連,可有寬廣基底或帶蒂。切面為骨組織。 根據骨密度不同,分為象牙骨型(即緻密骨型)及海綿骨型(即松質骨型),前者多見。鏡下顯示結構間單,可含有骨板和少許哈氏管,松質骨型者可有骨髓組織。 四、 診斷與鑒別診斷 (一) 發生於鼻副竇的骨瘤 多見於額及篩竇,常呈分葉狀,可有蒂,邊緣整齊,密度均勻一致,長大可占滿鼻竇腔,甚至頂起竇壁,引起額面畸形。一般診斷不困難。 (二) 發生於顱骨者 應與腦膜瘤、額骨內板增生症和纖維異樣增殖症鑒別。 1. 腦膜瘤 生長快,呈不整形新骨增生,可出現骨樣改變。瘤基底寬,並可有顱板溶骨改變。腫瘤血供增多,致附近血管溝影增寬增多。眼眶篩部骨瘤有時與嗅溝的腦膜瘤不易區分。 2. 額骨內板增生症 呈波浪性骨增生,患者常有頭痛、肥胖、性慾減退。多見於停經後的女性,有時伴發糖尿病或尿崩。 3. 顱骨纖維異樣增殖症 病變廣泛,基底寬,多處發病,累及板障和顱板,全身其它骨骼亦可發病,且有單側趨向。 (三) 發生於肢體者 應與骨軟骨瘤、骨肉瘤區分。 1. 外生骨疣 如全身骨質則為骨瘤,有謂 實為骨軟骨瘤,內含軟骨成份鈣化。二者不易區分,有賴於病檢。 2. 內生肌疣(Enoslosis)亦稱骨斑(Bone Spot)或骨島(Bone Islaand),為松質骨內骨發育異常,骨內呈巢狀,可有骨小梁。不屬腫瘤。 3. 骨肉瘤 生長迅速,具惡性骨腫瘤特點,有無好發年齡與部位,易區分。 五、治療 骨瘤的發展緩慢,無症狀者可大不被發現,一般無需治療。但如生長快,已引起發良畸形或壓迫症狀,或成年後仍繼續生長者,均可手術切除。 骨瘤 病名。腫瘤之發於骨者。見《洞天奧旨》卷十一。多因腎氣不足,寒濕挾痰侵襲骨骼,造成氣血凝聚於骨所致。好發於長管骨的干骺端。良性骨瘤症狀多不明顯,發展緩慢。惡性骨瘤則表現為病初隱痛,繼則疼痛難忍,入夜尤甚,腫塊生長迅速,推之不移,堅硬如石,與骨相連,皮色紫竭,表面可有靜脈怒張,並常伴有低熱、消瘦、神疲、食慾不振等症。治宜補中益氣,散腫破堅為主,內服腎氣丸,外用陽和解凝膏。對惡性者應及時實施切除治療。 [編輯本段]骨腫瘤的診斷 骨腫瘤可分為良性和惡性,但其間有時沒有截然的界限,甚至同一腫瘤中可同時存在良性和惡性的組織學特徵。為了進一步明確診斷,顯微鏡下的病理所見必須結合臨床情況和X線表現,全面加以分析,三者缺一不可。 由於惡性骨腫瘤病程緩慢,發病時往往不易引起患者注意,許多惡性骨腫瘤患者就診較晚,失去了早期治療的機會,預後較差。對於惡性骨腫瘤,和其它腫瘤一樣,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即「三早」)是治療成功的關鍵。早期發現惡性骨腫瘤,需要患者和了解骨腫瘤的典型症狀,以便發現早期線索,及時就診。 骨關節疼痛,腫塊,運動障礙是骨腫瘤尤其是惡性骨腫瘤的主要症狀。但許多骨腫瘤早期並沒有典型的臨床症狀,因而早期發現有一定的困難。為了做到早期發現骨腫瘤應特別注意以下情況: 1、惡性骨腫瘤的發生與骨骼生長旺盛有關,大多數發生在10~30歲年齡,10~20歲為發病高峰期。青少年患者自感肢體的疼痛與腫脹(或腫塊)的部位一致,具有固定性、持續性的特點,夜間尤甚,而且日漸加重,要引起高度警惕。當感到肢體的疼痛、腫脹不是由於創傷、炎症、風寒所引起時,決不能掉以輕心要趕緊去做進一步的檢查。 2、青少年出現發熱、肢痛、腫脹、白細胞增多等急性骨髓炎時,要排除尤文氏肉瘤和骨肉瘤的可能。 3、骨骼上原有的良性腫塊突然增大而且伴有疼痛時,說明可能有惡變趨勢。多發性內生軟骨瘤,多發性骨軟骨瘤和長管狀的單發性骨軟骨瘤都容易惡變為軟骨肉瘤,有上述病變時,要定期復查以防惡變。 4、老年人出現不明原因的肢痛、腰背痛,且有進行性加重的趨向時,要警惕有轉移性骨腫瘤的可能。 5、凡四肢軟組織中出現腫脹、局部腫塊、疼痛,並在腱膜、筋膜及關節鄰近處有壓痛時,首先應考慮滑膜肉瘤的可能,不要輕易以關節炎、囊腫、纖維瘤等良性病變來解釋。 6、X線檢查等表現無明顯異常而病程進展與外傷或良性病變不相符的患者,應注意加強局部觀察,定期復查或請教具有骨腫瘤專長的醫生進一步檢查。 7.對以上情況及高度懷疑有惡性骨腫瘤者,應進一步進行X線檢查、放射性同位素骨掃描、CT檢查、核磁共振檢查、穿刺或切開病理活檢以明診斷。 答案補充 一般無生命危險的,顱腦外的骨瘤更為安全些。 現在還有更先進的激光介入手術,風險性低和效果更為明顯
7、骨樣骨瘤的疾病治療
本病理想的治療是大塊切除,包含有病灶的患骨。徹底切除病灶,症狀很快消失。
一般不主張作刮除術。認為照射和化學葯物治療無效。手術可能難以找到准確的部位,按照術中X線攝片進行鑽孔,對定位有幫助。術後進行X線復查也是必要的。完全切除病灶後很少復發,而不完全的刮除常有復發。復發時間長短不等。還有的病例,術中找不到病灶。有趣的是,半數病人在第一次術後症狀減輕,1/4病人在第二次術後緩解,剩下的病人3/4在第三次手術後症狀減輕。這可能是多次部分切除的結果。 (1)瘤巢刮除滅活植骨術:活躍的2期骨樣骨瘤,當瘤巢位置很明確,行刮除術。可使用石碳酸、95%酒精或冷凍等方法滅活囊壁,一般作局部刮除後行自體骨、人工骨或異體骨移植,也可應用骨水泥充填瘤腔以降低復發率。
(2)邊緣大塊切除術:當瘤巢位置不明確,行邊緣的大塊切除,去除瘤巢和反應骨。
(3)經皮瘤巢去除術:當瘤巢位置很明確,可在CT引導下,用空心鑽鑽入病灶,切除病灶,或將變速磨鑽的磨頭導入瘤巢內,消滅瘤巢和周圍的反應骨。另外一種方法是微波治療,在CT引導下置入一根探針,用它產生的高頻「微波」來消滅瘤巢。
述評
按WHO統計骨樣骨瘤占原發骨腫瘤的5.10%,占良性骨腫瘤的11.23%。在青少年為活躍的有症狀的2期病變,病變很少長大,瘤巢一般不超過1厘米。一般症狀持續時間為3年,在自愈過程中,病灶由活躍的2期向靜止的1期逐漸轉化,隨著瘤巢的骨化,巢與反應骨之間的透亮帶逐漸消失,但這些高密度陰影將持續多年。
骨樣骨瘤可以變為沒有症狀和自愈,活躍期病變經過3-5年後,隨著瘤巢的骨化,症狀逐漸消失。但病灶周圍的反應骨將持續存在幾十年。
骨樣骨瘤不惡變。故對那些症狀較輕,可行保守治療。活躍的2期骨樣骨瘤,可行邊緣的大塊切除,去除瘤巢和反應骨,單純瘤巢刮出術後復發率較高。骨樣骨瘤的手術治療效果非常好,可使醫生和病人均感滿意。手術可以完全和徹底地解除疼痛,個別手術切除不完全者可復發。
8、骨腫瘤如何進行診斷治療
骨腫瘤在最近呈現出了一種發病率上升的趨勢,因此,所涉及到的常見原發腫瘤包括:乳腺癌、肺癌、腎癌、前列腺、直腸癌、胃癌、結腸癌、卵巢癌等。轉移性骨腫瘤的診治涉及到多種模式和多個學科,為了方便患者就診及臨床合理診治,有必要就其影像診斷、臨床診治作一歸納性介紹: 1. X線平片 依據患者的年齡、病史、骨病灶部位及骨破壞的形式可對轉移性骨腫瘤和原發性骨腫瘤作出最基本的判斷。以長骨轉移性腫瘤為例,其典型表現為:位於長骨骨端;縱向髓內破壞范圍大於橫徑范圍;位於皮質骨時,多發生於滋養動脈處,致骨皮質破壞呈淺碟狀;多數軟組織腫塊不大,就診較晚的患者可有巨大的軟組織腫塊。 骨破壞的形式主要為地圖樣破壞、蟲蝕樣破壞和穿鑿樣破壞,其所代表的腫瘤侵襲性逐漸升高,生長速度加快。成骨或者溶骨性破壞取決於原發腫瘤性質以及骨組織對癌腫的反應。表現成骨性反應的原發腫瘤有前列腺癌和消化道腫瘤;溶骨性病灶常見於腎癌、骨髓瘤、乳腺癌和肺癌;混合性病灶則見於乳腺癌、消化道腫瘤和生殖系統腫瘤。 2. CT檢查 在判斷骨質破壞方面優於X線平片。通過骨窗、增強掃描能明確評估骨質破壞的程度、范圍,軟組織腫塊的范圍及與相鄰血管的解剖關系。曾強掃描的「環形增強征」可鑒別骨感染造成的骨破壞。 3. MRI 可早期發現轉移灶並提供軟組織情況和三維解剖情況,對髓腔病灶浸潤范圍的認定提供幫助。但由於其敏感性較高而出現假陽性,故需結合其他檢查加以確認。 4. 骨掃描 是早期發現晚期骨轉移瘤的最好檢查方法之一,尤其是在X線平片檢出困難時。有報告認為,骨掃描發現骨轉移灶要比平片提早2-18個月。但因為該技術是基於對受累骨骼的成骨細胞活性的識別,而不是對實際腫瘤的識別,故可能漏掉早期轉移灶。另外,由於其特異性差,需要有經驗的醫生並結合其他相關信息進行綜合判斷。 5. PET/CT 可以更早、更精確地發現骨轉移灶,但價格昂貴。相關信息:( 骨腫瘤如何進行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