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只作核磁共振是否可以確診是骨髓瘤
提問:所患疾病:再生障礙性貧血加疑似骨髓瘤在醫院懷疑是輸血太多太快導致的顱壓高打了一個星期的甘露醇,一直未見好轉,作腦CT沒有發現異常,去哈爾濱做了核磁共振醫生說是骨髓瘤而且全身擴散了
2、關於骨腫瘤的判斷問題?非常著急,還有什麼辦法能檢查出是到底那裡是原發灶
做了很多輔助檢查都提示是消化道腫瘤轉移來的,可是就是找不到原發病灶,還有隻能姑息治療了,化療+放療 現在骨頭做手術了嗎?最好是手術後,送病理
3、磁共振能檢查什麼誰知道
您好!
磁共振成像(MRI)是根據有磁距的原子核在磁場作用下,能產生能級間的躍遷的原理而採用的一項新檢查技術,總的說來MRI有助於檢查癲癇患者腦的能量狀態和腦血流情況,對變性病診斷價值很大。磁共振成像具體適應症如下:
中樞神經系統:可以清楚顯示中樞神經系統病變,如腦脫髓鞘疾病,腦梗塞,腦血腫,腦及脊髓先天發育異常,脊髓腫瘤與脊髓空洞症等.MRA使血管清晰顯影,對腦血管病變,包括動脈瘤和動靜脈畸形及其並發症如出血和腦血管閉塞的診斷具有較高的價值.彌散和灌注成像使腦梗死的早期診斷得以實現.
頭頸部:眶內病變,特別對腫瘤的定位,定量乃至定性診斷有很大幫助.對鼻竇的腫瘤,粘液囊腫診斷很有價值.水成像技術使內耳膜迷路顯示清晰,對內耳前庭,耳蝸及半規管顯示清晰,有助於先天發育異常的診斷.清楚顯示頭頸部佔位性病變以及腫大的淋巴結.
胸部:易於顯示縱隔腫瘤及其與血管間的解剖關系.
腹盆部:對肝臟,膽道,胰腺,脾臟,腎臟,膀胱,前列腺和子宮附件病變的診斷具有較高的價值.磁共振膽胰管成像(MRCP)安全,無創,已成為膽道系統疾病的首選診斷方法.磁共振輸尿管成像(MRU)對尿道梗阻的診斷也具有較高的價值.
對骨腫瘤及其它侵及骨髓的病變如白血病,感染,全身代謝類疾病;關節病變,如膝關節半月板損傷,股骨頭缺血壞死;肌肉軟組織病變的診斷有很大的幫助.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4、關鍵詞:磁共振全身彌散成像 腫瘤 應用價值
全身磁共振彌散成像(dwi)是利用彌散成像原理主要用於篩查全身有無腫瘤轉移,類似「pet「成像,圖像解析度較差。不能檢查出頸椎病。
5、良惡性骨腫瘤的X線鑒別要點是什麼
(1)生長情況:良性生長緩慢,不侵及臨近組織,但可引起壓迫移位,無轉移。惡性生長迅速,易侵及臨近軟組織,有轉移。
(2)局部骨變化:良性呈膨脹性改變,邊界清晰銳利,骨皮質變薄完整,破壞區周圍反應性骨硬化。惡性呈浸潤性骨破壞,邊緣模糊,無硬化,骨皮質無膨脹,蟲蝕狀破壞、中斷,有瘤骨。
(3)骨膜增生:良性一般無骨膜增生,病理骨折後可出現,骨膜新生骨連續,無破壞、中斷。惡性多形態的骨膜增生,並可被骨瘤破壞、中斷形成袖口征。
(4)軟組織改變:良性多無腫脹及腫塊影。惡性軟組織塊影邊緣多模糊不清,其內可有瘤骨或鈣化。
我是學影像的,希望回答能夠幫到你。
6、骨腫瘤如何進行診斷治療
骨腫瘤在最近呈現出了一種發病率上升的趨勢,因此,所涉及到的常見原發腫瘤包括:乳腺癌、肺癌、腎癌、前列腺、直腸癌、胃癌、結腸癌、卵巢癌等。轉移性骨腫瘤的診治涉及到多種模式和多個學科,為了方便患者就診及臨床合理診治,有必要就其影像診斷、臨床診治作一歸納性介紹: 1. X線平片 依據患者的年齡、病史、骨病灶部位及骨破壞的形式可對轉移性骨腫瘤和原發性骨腫瘤作出最基本的判斷。以長骨轉移性腫瘤為例,其典型表現為:位於長骨骨端;縱向髓內破壞范圍大於橫徑范圍;位於皮質骨時,多發生於滋養動脈處,致骨皮質破壞呈淺碟狀;多數軟組織腫塊不大,就診較晚的患者可有巨大的軟組織腫塊。 骨破壞的形式主要為地圖樣破壞、蟲蝕樣破壞和穿鑿樣破壞,其所代表的腫瘤侵襲性逐漸升高,生長速度加快。成骨或者溶骨性破壞取決於原發腫瘤性質以及骨組織對癌腫的反應。表現成骨性反應的原發腫瘤有前列腺癌和消化道腫瘤;溶骨性病灶常見於腎癌、骨髓瘤、乳腺癌和肺癌;混合性病灶則見於乳腺癌、消化道腫瘤和生殖系統腫瘤。 2. CT檢查 在判斷骨質破壞方面優於X線平片。通過骨窗、增強掃描能明確評估骨質破壞的程度、范圍,軟組織腫塊的范圍及與相鄰血管的解剖關系。曾強掃描的「環形增強征」可鑒別骨感染造成的骨破壞。 3. MRI 可早期發現轉移灶並提供軟組織情況和三維解剖情況,對髓腔病灶浸潤范圍的認定提供幫助。但由於其敏感性較高而出現假陽性,故需結合其他檢查加以確認。 4. 骨掃描 是早期發現晚期骨轉移瘤的最好檢查方法之一,尤其是在X線平片檢出困難時。有報告認為,骨掃描發現骨轉移灶要比平片提早2-18個月。但因為該技術是基於對受累骨骼的成骨細胞活性的識別,而不是對實際腫瘤的識別,故可能漏掉早期轉移灶。另外,由於其特異性差,需要有經驗的醫生並結合其他相關信息進行綜合判斷。 5. PET/CT 可以更早、更精確地發現骨轉移灶,但價格昂貴。相關信息:( 骨腫瘤如何進行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