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的左脛骨長了腫瘤,醫生說是良性,但活檢結果沒說明是哪一種骨腫瘤.
雖然我不懂太多,但是一般邊緣清晰的都是良性的。細胞無明顯異型性,就是說沒有發現癌細胞。市面上大多是華蟾素,然後是以華蟾素製成的華蟾素糖衣片,華蟾素注射液,華蟾素口服液。
華蟾素片為干蟾皮經加工製成的浸膏片,【功能與主治】 解毒,消腫,止痛。用於中、晚期腫瘤,慢性乙型肝炎等症,你不用緊張,華蟾素是中葯,醫生給你開這個葯主要是消腫用。
2、求骨腫瘤的治療方法
片子不太清楚,看骨病對片子要求較高,請樓主准備發骨病的片子時盡量拍清楚些,另外還應該把病史描述的詳細一些。看了半天片子,考慮為脛骨骨樣骨瘤,依據:1.好發部位,骨樣骨瘤好發於脛骨和股骨幹部的皮質。2.閱片,從這片子來看,脛骨內側皮質增厚,髓腔狹窄,增厚的皮質內似乎有一透亮帶(使勁看了半天,也許眼花了,呵呵)。需鑒別診斷疾病:1.骨梅毒,常對稱發病,冶遊史及血清學檢查可鑒別 2.良性成骨細胞瘤,病變區系溶骨性變化,瘤體內部有骨增生及硬化,周圍很少有反應性皮質增厚,生長較快。不支持骨旁肉瘤,骨旁肉瘤系由鄰近皮質的部分發生和長大的,理解為骨旁生長之腫瘤,與皮質骨相連,本片髓腔狹窄,瘤體系骨皮質內生長。 查看原帖>>
3、左脛骨上段骨肉瘤該如何治療?
骨肉瘤發病率在原發性惡性腫瘤中占據首位。該瘤惡性程度甚高,予後極差,可於數月內出現肺部轉移,截肢後3~5年存活率僅為5~20%。發生在股骨下端及脛骨上端的約占所有骨肉瘤的四分之三,其它處如肱骨、股骨上端、腓骨、脊椎、髂骨等亦可發生。多數為溶骨性,也有少數為成骨性,發病年齡:可發生在任何年齡,但大多在10~25歲,男性較多。腫瘤多處於骨端,偶發生於骨幹或骨骺。骨肉瘤含有不同成份的軟骨,纖維組織及生骨組織。骨膜下骨皮質及髓腔部均可發生浸潤擴散。早期腫瘤主要部分在骨膜下,融合於骨皮質,溶骨性瘤組織,軟骨成份少,骨破壞較快,循環豐富,骨壞死區可形成包裹,腫瘤向鄰近軟組織擴散,可發生病理骨折,少數腫瘤骨質堅硬。一般骨肉瘤不侵入關節,偶有破壞皮質或病理骨折後累及關節。由於腫瘤的發展及骨膜反應,常有骨膜高起形成三角通稱考德曼(Codman)氏三角,並有與骨幹呈垂直的陽光樣放射骨針。顯微鏡下可見許多瘤細胞、細胞及細胞核大小,形狀不一,有小型多核巨細胞,梭形細胞,不成熟的軟骨細胞及惡性成骨細胞,細胞核大,染色很深。幾乎所有轉移均經血液轉移至肺,少數轉移至腦、內臟、腎及經淋巴管至淋巴結。
【治療措施】
診斷明確後,應盡早作截肢術或關節離斷術,手術前後配合化療和放療可能提高療效,單純應用化療或放療效果不大。
【臨床表現】
疼痛為早期症狀,可發生在腫瘤出現以前,起初為間斷性疼痛,漸轉為持續性劇烈疼痛,尤以夜間為甚。惡性大的腫瘤疼痛發生較早且較劇烈,常有局部創傷史。骨端近關節處腫瘤大,硬度不一,有壓痛,局部溫度高,靜脈擴張,有時可摸出搏動,可有病理骨折。全身健康逐漸下降至衰竭,多數病人在一年內有肺部轉移。
X線片表現:骨質緻密度不一。有不規則的破壞,表面模糊,界限不清,病變多起於骺端,因腫瘤生長及骨膜反應高起形成考德曼氏三角,有與骨幹垂直方向的放射形骨針。
臨床上對青少年有近膝關節的骨端疼痛,腫脹等應認真檢查,根據病史、體征及X線片表現,大多可以診斷,必要時作活體組織檢查。
應注意與下述病變鑒別:骨化肌炎、掌骨和跖骨結核性骨炎(此處骨肉瘤極少發生),慢性骨髓炎、骨囊腫與巨細胞瘤等。
4、骨腫瘤怎麼治療好
治療骨腫瘤的方法如下:
一、手術切除是治療的主要手段。截肢、關節離斷是最常用的方法。但是,由於化療方法的進步,近年來一些學者開始作瘤段切除或全股骨切除,用人工假體置換。採取保留肢體的「局部廣泛切除加功能重建」輔以化療等措施,是一種可取的方法。
二、化學治療分全身化療、局部化療。但葯物的作用選擇性不強,腫瘤細胞在分裂周期中不同步,都影響化療的效果。
三、局部化療包括動脈內持續化療及區域灌注,其中以區域灌注效果較好。
四、放療方法對骨腫瘤的治療只能作為一種輔助治療。
五、伊里扎洛夫骨矯形技術
我們蘭州蜀草中醫院運用的是伊里扎洛夫骨矯形技術伊里扎洛夫骨矯形技術治療體系,這種技術是在其生物學與生物工程力學理論主導下,在臨床規范標准化的操作下,使外固器發揮了完美的綜合功能作用,從而產生了牽伸與加壓的應力,最後使得骨端固定穩定,並不斷受到上述應力刺激,使之於組織產生了生理性壓應力,所有這些應力刺激都作用於局部組織使其再生、發育生長,塑造功能活躍、旺盛增強。再加之其防感染,血運干擾少的術式,保證了骨癒合與功能恢復齊頭並進。
根據骨腫瘤切除後骨缺損的部位和長度,選擇適當的重建方法,骨缺損在10cm以內的,可採用直接短縮對合的方法做固定和截骨延長。骨缺損在10cm以上的,可選擇骨段滑移和截骨延長的方法。需作關節融合的,可選擇加壓和截骨延長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