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請好醫生說下鼻咽癌、淋巴瘤(結)的各自症狀,怎樣判斷它們,區別是什麼。
鼻咽癌症狀與體征
患者早期除偶有涕血或耳鳴外,常無其他症狀。中晚期,癌腫浸潤症狀和轉移症狀明顯,茲分述如下:
(一)鼻部、耳部、眼部、口腔症狀
原發癌的浸潤擴展,表面潰瘍感染,絕大多數患者(>98%)都會出現上述部位的症狀,只是根據腫瘤的位置及大小決定臨床癥候出現時間的遲早及順序:癌腫位於鼻咽頂部,首先出現涕中帶血,血涕多時可從口裡吐出,伴鼻塞等症;腫瘤位於咽隱窩等處,早期常有耳鳴、耳閉、聽力下降等症,易誤診為卡他性滲出性中耳炎或化膿性中耳炎;癌腫浸潤到眼部表現為單側突眼、復視、眼球活動障礙等;癌腫浸潤翼內肌,表現張口困難,舌下神經受累時,出現舌肌運動障礙,舌偏向健側。
(二)顱神經症狀
鼻咽癌向上浸潤和擴展,可累及顱神經引起相應的症狀,臨床上以Ⅴ、Ⅵ顱神經最先受累,隨著腫瘤擴展,Ⅲ、Ⅳ及Ⅸ、Ⅹ也受損,而Ⅰ、Ⅱ位於顱前,Ⅶ、Ⅷ位於顳骨岩部,其受侵犯的可能性較小。以上顱神經受累,表現出其功能喪失。而頭痛常是癌瘤向顱內擴展的信號。頭痛為持續性固定的劇烈偏頭痛,部位多在三叉神經感覺分布區域,性質可為脹痛、悶痛或扎緊性痛。
(三)頸部體征
主要指頸部淋巴結轉移所致的腫塊。臨床上可以頸部無痛性包塊為首發症狀,甚至是惟一症狀。腫塊初發於一側,增大迅速,繼之累及頸部對側。
(四)遠處轉移症狀
鼻咽癌轉移最常見部位是骨、肺、肝。骨轉移以骨盆、脊柱、四肢骨常見。臨床觀察發現,隨著頸淋巴結腫大,遠處轉移機會亦明顯增加,遠處轉移率為4.8%~27%,屍檢則發現高達76%。骨轉移多表現為骨部疼痛等,肺轉移表現呼吸困難、咯血等,肝轉移為肝區疼痛、黃疸等。
(五)體檢
間接鼻咽鏡或纖維鼻咽鏡檢查:鼻咽癌好發於咽隱窩入鼻咽頂後壁。早期局部粘膜粗糙不平,血管擴張,並有小結及肉芽樣腫物。腫瘤逐漸發展呈菜花型、結節型、潰瘍型或粘膜下型等。
頸部觸診:鼻咽癌的早期轉移點是頸深淋巴結最上群,其部位是同側胸鎖乳突肌前緣上部,大小不一,可數個連在一起,質硬,不平呈結節狀,與皮膚無粘連,但在晚期常與深層組織粘連而不易活動。
鼻咽癌診斷與鑒別診斷
一、鼻咽癌診斷
(一)臨床診斷
出現下述症狀時,均應對患者進行常規鼻咽檢查,以進一步明確診斷。①近期出現不明原因的耳鳴、耳閉、聽力下降或耳痛,特別是單側,經常規治療無緩解者。②近期出現不明原因的持續性頑固性頭痛。③近期出現頸上深部無痛性包塊,並漸進性增大。④近期出現持續性的涕中帶血,或痰血、咯血者。⑤近期出現原因不明的顱神經損害,特別是多對顱神經損害者。
鼻咽癌的臨床診斷依據有如下幾條:
1.患者男性,青壯年,特別在高發區,出現上述臨床症狀中任何一種症狀,經常規治療無效者。
2.鼻咽部檢查可見:鼻咽頂或咽隱窩粘膜糜爛、潰瘍、出血壞死,隆起或菜花狀突起。
3.頸上部無痛性腫塊,質硬,表面結節狀,與深部組織粘連,不活動。
4.頸部包塊穿刺,穿刺物塗片找到癌細胞。
5.血清學檢測:EB病毒VCA-IgA免疫酶標測抗體滴度>1:40或滴度漸進性增高,應高度懷疑鼻咽癌。
6.X線檢查可判定顱底骨質是否有破壞及腫塊侵潤的范圍情況。
7.經口腔及鼻前作病理活檢,證實為癌腫,並進行腫瘤分類,這是確診之關鍵。
(二)臨床分期
1.國際抗癌聯盟(UICC)TNM分期
原發腫瘤(T)分期:
Tx: 無法對原發腫瘤作出估計。
T0:未發現原發腫瘤。
Tis:原位癌。
T1:腫瘤局限於鼻咽部一個亞部位。
T2:腫瘤侵犯一個以上鼻咽部亞部位。
T3:腫瘤侵犯鼻腔和(或)口咽。
T4:腫瘤侵犯顱底和(或)顱神經。
註:亞部位常指鼻咽腔一個壁。
區域淋巴結(N)分期:
Nx:無法對區域淋巴結作出估計。
N0:未發現區域淋巴結轉移。
N1:同側單個淋巴結最大直徑≤3cm。
N2:同側單個淋巴結最大直徑>3cm,但≤6cm,或同側多個淋巴結有轉移,其中最大的直徑≤6cm,或雙側或對側淋巴結轉移,最大直徑≤6cm。
N3:有轉移的淋巴結,最大直徑>6cm。
遠處轉移(M)分期:
Mx:不能確定有無遠處轉移。
M0:無遠處轉移。
M1:有遠處轉移。
2.臨床分期:
O期:TisN0M0。
Ⅰ期:T1N0M0。
Ⅱ期:T2N0M0。
Ⅲ期:T3N0M0;T1~3N1M0。
Ⅳ期:T4N0~1M0;T1~4N2~3M0;T1~4N0~3M1。
(三)我國最新的臨床分期標准
第六屆全國鼻咽癌學術會議提出的鼻咽癌"92分期",為我國目前最新的臨床分期標准。
1.TNM分期
T1:局限於鼻咽腔。
T2:局部浸潤鼻腔、口咽、莖突前間隙、軟齶,頸椎前較組織和頸動脈鞘區部分侵犯。
T3:近距離超腔,頸動脈鞘區腫瘤占據單一前組或後組,顱神經損害,顱底,翼突區、翼齶窩受浸潤。
T4:遠距離超腔:前後組顱神經同時損害,副鼻竇、眼眶、海綿竇、顳下窩、第1及第2頸椎受浸潤。
N0:未捫及腫大淋巴結。
N1:上頸淋巴結直徑<4cm,活動。
N2:下頸淋巴結直徑4~7cm,或活動受限。
N3:鎖骨上區淋巴結直徑>7cm,或固定及皮膚浸潤。
M0:無遠處轉移。
M1:有遠處轉移。
2.臨床分期
Ⅰ期:T1N0M0。
Ⅱ期:T2N0~1M0;T0~1N1M0。
Ⅲ期:T3N0~2M0;T0~3N2M0。
Ⅳa期:T4N0~3M0;T0~4N3M0。
Ⅳb期:任何T,任何N,M1。
二、鼻咽癌鑒別診斷
1.鼻咽部淋巴肉瘤 淋巴肉瘤好發於青年人,原發腫瘤較大,常有較重鼻塞及耳部症狀,該病淋巴結轉移,不單局限在頸部,全身多處淋巴結均可受累,顱神經的損傷不如鼻咽癌多見,最後需要病理確診。
2.增生性病變 鼻咽頂壁、頂後壁或頂側壁見單個或多個結節,隆起如小丘狀,大小約0.5~1cm,結節表面粘膜呈淡紅色,光滑,多是在鼻咽粘膜或腺樣體的基礎上發生,亦可由粘膜上皮鱗狀化生後,角化上皮瀦留而形成表皮樣囊腫的改變,部分是粘膜腺體分泌旺盛,形成瀦留性囊腫。當結節表面的粘膜出現粗糙、糜爛、潰瘍或滲血,需考慮癌變的可能,應予活檢,以明確診斷。
3.鼻咽部結核 患者多有肺結核病史,除鼻阻、涕血外,還有低熱,盜汗、消瘦等症,檢查見鼻部潰瘍、水腫、顏色較淡;分泌物塗片,可找到抗酸桿菌,可伴有頸淋巴結核;淋巴結腫大,呈馬鈴狀,粘連,無壓痛,頸淋巴結穿刺可找到結核核菌,CT試驗強陽性,X線胸片常提示肺部活動性結核灶。
4.鼻咽粘膜炎症 表現為粘膜粗糙,尤其是重度炎症時,鼻咽粘膜濾泡增殖,表面凹凸,甚至可呈桑椹樣,表面附有膿性分泌物,常需與粘膜浸潤性癌相鑒別。
5.過敏性鼻炎 鼻咽粘膜蒼白、光滑呈水腫樣。
6.萎縮性鼻炎 鼻咽頂前粘膜有淺在性潰瘍,周圍有膿性分泌物,需與潰瘍型鼻咽癌鑒別。
淋巴瘤
概述
淋巴瘤是原發於淋巴結或淋巴組織的惡性腫瘤。臨床以無痛性,進行性淋巴結腫大為主要表現。本病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但發病年齡高峰在31~40歲,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高峰略往前移。男女之比為:2~3:1。
病因
人類淋巴瘤的發病原因尚不明確。人類只有兩種病毒很明確與淋巴瘤有關,即EB病毒和人類T細胞淋巴瘤/白血病病毒(HTLV-1)。依據其病理學特點分為霍奇金病(HD)和非霍金奇淋巴瘤(NHL)。
症狀
一、淋巴結和淋巴組織起病。
淺表淋巴結起病佔多數,而HD又多於NHL。受累淋巴結以頸部為最多,其次是腋下、腹股溝。一般為無痛性,進行性腫大,中等硬度。早期可活動,晚期多發生粘連及多個腫大淋巴結融合成塊。有些HD患者淋巴結腫大在某一時間可暫時停頓,甚至縮小,以致於誤診為淋巴結炎或淋巴結核。
深部淋巴結起病,以縱隔淋巴結為多見,腫大之淋巴結可壓迫上腔靜脈,引起上腔靜脈綜合征。也可壓迫氣管、食管、喉返神經而相應發生呼吸困難、吞咽困難和聲音嘶啞等症狀。縱隔NHL並發淋巴肉瘤細胞白血病者較多見。而青年婦女縱隔首發之HD多為結節硬化型,對治療反應常不滿意。
原發於腹膜後淋巴結的惡性淋巴瘤,以NHL為多見,可引起長期,不明原因的發熱,給臨床診斷造成困難。
首發於咽淋巴環的淋巴瘤,多見於NHL,且常伴隨膈下侵犯。症狀有咽痛、異物感、呼吸不暢和聲音嘶啞等。
二、結外起病。
除淋巴組織以外,身體任何部位都可發病,其中以原發於胃腸最為常見,胃及高位小腸淋巴瘤可有上腹痛、嘔吐等症狀。小腸淋巴瘤好發於回盲部,常有慢性腹瀉,也可發生脂肪瀉,還可引起腸梗阻。
三、全身症狀。
常有全身無力、消瘦、食慾不振、盜汗及不規則發熱。少數HD可有周期性發熱。
檢查
一、血象。
早期一般無特別。貧血見於晚期或合並溶血性貧血者。白細胞除骨髓受累之外一般正常,嗜酸性粒細胞增多,以HD常見。
二、骨髓象。
骨髓未受淋巴瘤侵犯之前,一般無異常。在HD的骨髓塗片中找支Reed-sternberg細胞地診斷有價值。
三、生化檢查。
血沉加快提示病情處於活動;病情進展時血清銅及鐵蛋白升高,緩解期則下降;鋅與之相反。鹼性磷酸酶升高可能有肝或骨骼受累。肝受累者同時可伴有5-核苷酸酶升高。高鈣血症提示有骨侵犯,
四、免疫學異常。
HD患者對結核菌素和其他刺激原反應性降低,體外淋巴細胞轉化率減低,其程度與疾病的進展有關。
六、活體組織檢查。
為肯定診斷所不可少的檢查方法。一般應選擇下頸部或腋部的淋巴結。
七、縱隔鏡檢查。
縱隔鏡可經胸膜外進入縱隔作活檢,比較簡便安全。
八、CT、核磁共振和聲象圖檢查。
可發現胸內、腹膜後、腸系膜之淋巴結病變及肝脾病變。
九、剖腹檢查。
可明確脾、肝及腹腔內淋巴結是否受累,為採用放射治療,確定照射野所必不可少的(病理分期)。如同時作脾切除,還可以避免因脾區放療對鄰近組織器官的損傷。
治療
淋巴瘤的治療,近年來取得了重大進展,HD大部分都可治癒。NHL療效雖不如HD,但也有部分病例得以治癒。
一、放射治療:
(1)HD的ⅠA和ⅡA可單獨採用次全淋巴野照射。
(2)NHL低度ⅠA和ⅡA採用放療後(1月)宜加化療。
二、化療:
(1)HDⅢB~V期病例宜用化療,聯合化療方案MOPP6個療程,完全緩解率可達60~80%,有1/2~1/3病例保持長期緩解,有的長達15年。
(2)NHL低、中度的Ⅲ、Ⅵ期和高度惡性的Ⅰ~Ⅳ期病例均宜於化療,待腫瘤獲得緩解後再酌情進行區域性放療。
三、手術治療:有以下情況者可行手術根治,再繼以放療和化療:①局限性體表的結外病變;②消化道淋巴瘤;③泌尿生殖系淋巴瘤;④原發於脾之淋巴瘤。
四、骨髓移植:骨髓移植對淋巴瘤的療效有待評定。
中華腫瘤康復網
搜狐健康網
2、是否為甲狀腺腫瘤轉移?【顳骨發現腫瘤】
鑒於病人身體狀況,個人建議暫時不要手術,腦轉移瘤可以考慮伽馬刀治療。另外到底是否是甲狀腺癌轉移還是其他部位腫瘤,最好進行全身的PET-CT檢查,可以免去很多繁雜的檢查,一次完成查找原發灶、判斷有無其他部位轉移。
(史文傑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3、耳前腫瘤有哪些
9種耳部腫瘤大匯總,從症狀到治療
外耳良性腫瘤
一、外耳道乳頭狀瘤
好發於男性;反復挖耳損傷,乳頭狀瘤病毒感染;易復發,有惡變趨勢。
臨床表現
早期,挖耳時易出血;當腫瘤充滿外耳道時有耳塞感或聽力病退;外耳道見腫物,多發或單發、帶蒂或無蒂、大小不等棕褐色桑椹樣,觸之較硬。血供差時可部分自行脫落。
治療
激光治療:在局部麻醉下用CO2激光、YAG激光或者半導體激光氣化腫瘤。(注意不得損傷鼓膜及中耳結構);
冷凍治療:液氮冷凍具有切除腫瘤,創傷小的優點;
手術治療:切除的范圍應包括腫瘤邊緣正常皮膚1mm以上,切除腫瘤所在部位的骨膜,可用電刀切除並止血,防止腫瘤的復發。
二、耳廓和外耳道血管瘤
臨床表現
主要位於耳廓,少見於耳道,可分為:
毛細血管瘤:系毛細血管網組成,扁平,色如紅葡萄酒,或似蜘蛛痣狀,皮溫高。
海綿狀血管瘤:是含血內皮腔隆起腫物,毛細血管排列紊亂。又名草莓瘤,表面呈結節狀,微紅或紫紅色,有搏動。
蔓狀血管瘤:使耳廓變形增大,局部溫度高,有搏動,可延及頭皮,可伴有較大的動靜脈畸形。
耳廓血管瘤
血管瘤DSA造影
治療
冷凍:液氮冷凍對表淺的血管瘤有較好效果。
放射:常用同位素局部放射治療。
激光:可用CO2激光、YAG激光或者半導體激光治療。
局部注射:(硬化劑,如5%魚肝油酸鈉、平陽黴素等)。可等待腫瘤縮小後再做冷凍治療。
手術治療:對於局限性的血管瘤,局部切除並植皮。對於較大的血管瘤手術應慎重,宜先行DSA血管造影並酌情作栓塞。
三、耳廓和外耳道囊腫
臨床表現
皮脂腺囊腫:很常見,好發在耳垂背面,乳突上表皮膚或耳道軟骨後下方。
耳前囊腫(或瘺管):屬先天性,表現為耳輪前方皮膚的瘺口。瘺口堵塞可形成囊腫。
腮裂囊腫:與耳前瘺管的鑒別主要是除了耳輪腳前有瘺口外,常常在外耳道、耳後、頸部有第二瘺口,瘺口阻塞也可出現囊性變。
治療原則
感染期抗感染治療,控制感染後手術切除。
四、耵聹腺瘤
臨床表現
耵聹腺瘤好發於外耳道軟骨部後下部的耵聹腺分部區,常見的為腺瘤和混合瘤。
耳部檢查見外耳道後下方局限性的隆起,約為黃豆大小,表麵皮膚正常,無壓痛,質韌。
X線檢查外耳道骨質無破壞。
治療
應作手術徹底摘除,防止復發惡變。
五、外耳道骨瘤
臨床表現
外耳道骨瘤早期無症狀,但腫瘤體積增大時可出現耳悶,聽力下降等。檢查可見外耳道骨壁有灰白色珠狀腫物,質硬,蒂常較小。
治療
無明顯症狀者可暫時不予處理,囑患者忌挖耳。對於有症狀者,應行手術治療。宜採用耳內鏡微創手術。
外耳道惡性腫瘤
以低度惡生的囊性腺樣癌常見,腺癌和惡性耵聹腺瘤均少見。
一、耵聹腺惡性腫瘤
臨床表現
反復挖耳等刺激情況下,耵聹腺瘤容易惡變。耵聹腺的主要臨床表現是無痛性外耳道少量出血或者挖耳易出血。有時耳部有疼痛。發病緩慢,常在發病數年後才有症狀。極易復發,復發率達到40%-70%。
治療
手術切除為主,輔以放療。
二、色素痣和惡性黑色素瘤
臨床表現
色素痣常出現在外耳道,為半圓形隆起的黑褐色新生物,表面為丘疹狀,質軟,早期無症狀。
惡性黑色素瘤多為色素痣在長期機械性刺激(如長期挖耳)下形成。出現破潰或疼痛,腫塊可迅速增大,局部潰爛滲血。
治療
應手術徹底切除。術前不宜活檢,防止加速腫瘤的生長和轉移。
三、中耳癌
中耳癌佔全身癌的0.06%,占耳部腫瘤的1.5%。以鱗狀上皮癌最多見,40-60歲為好發年齡。性別與發病率無顯著差別。
病因
與慢性中耳炎症有關,約80%的病人有長期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病史。
臨床表現
耳道無痛性出血或慢性化中耳炎有血性分泌物,外耳道或者中耳腔新生物,易出血。
耳部疼痛:早期疼痛不明顯。中晚期可出現明顯耳痛,夜間為主,耳部刺痛或跳痛,可向耳後及咽部放射。
同側周圍性面癱:腫瘤侵犯面神經可出現周圍性面癱。
聽力障礙:多數患者表現為傳導性耳聾,張口困難,眩暈。
診斷
影像學檢查
CT:表現為中耳腔或者乳突有不規則的軟組織病灶,中耳乳突有不規則的大面積的骨質破壞,邊緣不整。
MRI:中耳癌的組織含水量與腦組織相仿,其信號與腦組織近似。
病理檢查:中耳腔肉芽或者外耳道肉芽取活檢以明確診斷。
中耳癌臨床分期
UICC對於中耳癌並無明確的分期標准。目前臨床採用的是STELL制定的初步方案:
T1:腫瘤局限於中耳乳突腔,無骨質破壞。
T2:腫瘤破壞中耳乳突腔骨質,出現面神經管破壞,但病變未超出顳骨范圍。
T3:腫瘤突破顳骨范圍,侵犯周圍結構,如硬腦膜、腮腺、顳頜關節等。
TX:無法進行分期。
治療原則
早期治療效果較好。早期患者多採用先手術後放療,晚期患者則採用先放療縮小病灶,再進行手術切除等綜合治療。
手術治療
乳突切除術;
顳骨次全切除術;
顳骨全切除術;
放射治療。
四、鼓室體瘤
病因病理
鼓室體瘤是局限於鼓室內起源於鼓室舌咽神經鼓室支及迷走神經耳支的化學感受器瘤,早期主要在鼓室內生長。
臨床表現及診斷
波動性耳鳴。
耳悶感,有輕度傳導性耳聾。
透過鼓膜可見鼓岬表面紅色腫塊。
影像學檢查。
治療
手術摘除。
耳道入路:開放面神經鼓索三角的後鼓室入路;開放式乳突切除入路。
腫瘤血管阻斷療法
一、腫瘤血管導致腫瘤迅速瘋長
人體的正常血管是直線型,而腫瘤血管是螺旋形,因為是呈螺旋形伸展,比直線距離就大大加長,血管內的腫瘤血管血液流量也變多,血液的壓力也變大,是正常血管的3倍,這就造成腫瘤血管里的血液流速快,腫瘤吸收營養的速度自然也就加快,瘤體因此迅速瘋長,而病人因為營養的流失,會迅速消瘦、乏力。很多腫瘤患者的診斷書上,會有「血運豐富」的字樣,其實就是表明腫瘤周圍的腫瘤血管豐富。
第二,腫瘤血管破壞組織,造成劇烈疼痛
人體的正常血管生長周期是一年,而腫瘤血管的生長周期只有4天,也就是說,只需要4天的時間,腫瘤血管就能生長出來,破壞人體的正常組織,直接造成病人病灶部位的疼痛。由於腫瘤血管生長快,數量龐大,很短的時間內,就可以達到幾十條、上百條,這么多的血管對人體組織器官的損害,是十分恐怖的,也是很多患者難以忍受疼痛的根本原因。
第三,腫瘤血管泄露,形成胸水、腹水
正常的人體血管有三層,分別是內膜、中膜、外膜,而腫瘤血管完全不一樣,只有一層,那就是內膜,而且內膜非常薄,不僅薄,而且開有極小的孔,開著孔,這意味著什麼呢?那就是血漿會流出,這些血漿就形成了胸水和腹水,使患者的預後惡化。身體內有了胸水,呼吸就變得困難;有了腹水,就失去了食慾。癌症患者死期提前的最大原因就是胸水和腹水。
第四,腫瘤血管是癌細胞轉移的秘密通道
癌細胞的轉移,有兩個渠道,一個是淋巴道轉移,只能轉移到附近組織,所以危害相對較小;另外一個,危害巨大,那就是血管轉移。
在腫瘤剛剛形成階段,因為沒有出現腫瘤血管,癌細胞無法進入人體血管,也就無法轉移到全身各處。而一旦腫瘤血管出現後,癌細胞就通過腫瘤血管這個秘密通道,進入人體血管,進而轉移到肝、肺、腦、骨等各個器官,形成轉移灶。因為這些器官血管豐富、毛細血管眾多,特別適合腫瘤細胞轉移。事實上,90%的癌症患者,都是死於血道轉移,這也是腫瘤血管造成的最大危害。
與傳統的抗癌治療相比,腫瘤血管阻斷療法具有許多優點:
1、對任何腫瘤,都有效。由於腫瘤血管抑制劑並不針對腫瘤本身,它只針對喂養腫瘤的新生血管,因此它幾乎對什麼腫瘤都有效。與此不同的是,放、化療只對少數幾類腫瘤敏感,其它則無效。
2、葯物劑量小、葯效高。腫瘤血管抑制劑只抑制腫瘤新生血管,對人體正常血管沒有什麼影響。由於腫瘤血管內皮細胞暴露在血液中,所以葯物能夠直接發揮作用,無需滲透,所用葯物劑量小、療效高。
3、作用具有放大效應。由於一個血管內皮細胞支持50—100個腫瘤細胞生長,所以阻斷腫瘤血管後,抑制瘤體的效果會成倍放大。
4、沒有抗葯性。有些化療葯物即使非常有效,然而不斷突變的腫瘤細胞還是會快速演變出抗葯性,這些葯物就再也毒不死它們了。而腫瘤血管抑制劑則完全不同,由於血管內皮細胞基因表達相對穩定,因此不易產生抗葯性;實驗證實:即使反復使用腫瘤血管抑制劑,它照樣有效。
5、保護、激活免疫。放化療的最大問題是:在凌厲攻擊腫瘤細胞的同時,也殺死了正常細胞,摧毀免疫。
6、較強的鎮痛活性。通常情況下,晚期癌症患者只能通過麻醉葯來鎮痛,但是,麻醉葯具有強烈的免疫抑製作用,經常使用,反而會促進癌細胞的轉移。
4、顳骨腫瘤能做手術嗎,有沒有風險
?
5、本人患聽神經瘤、顳骨腫瘤,咨詢開顱手術的幾個問題,請問明白的醫師,不明白勿答,以免誤導。
我就是聽神經瘤患者,因為發現較晚所以得兩次手術。要是你只聽神經瘤的話費用應該在五萬左右(不含紅包費用),倆瘤的話我就不太清楚了。住院和康復期視恢復情況而定,但要想工作至少得三個月了,這還是在不留下後遺症的情況下。經驗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