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腫瘤 > 中間性骨腫瘤ABC

中間性骨腫瘤ABC

發布時間:2020-12-15 17:14:34

1、我年底手術的,醫生說是骨巨細胞瘤,病理檢查是良性,然後給出院診斷上寫的是:右內踝骨腫瘤

俗話說傷筋動骨100天。
這手術癒合可能比骨折稍慢些。每個人的癒合時間都不同,年輕和營養好,恢復的快。你的情況可能需要1-1.5月才能走幾步。現在可以下地輕輕走幾步,要人看著。到底恢復沒有,要拍X片再看。
腫瘤沒辦法直接預防。只能隨訪,萬一復發,及時發現,及時處理。

2、關於骨腫瘤的判斷問題?非常著急,還有什麼辦法能檢查出是到底那裡是原發灶

做了很多輔助檢查都提示是消化道腫瘤轉移來的,可是就是找不到原發病灶,還有隻能姑息治療了,化療+放療 現在骨頭做手術了嗎?最好是手術後,送病理

3、骨軟骨瘤的影像診斷要點?

影像學表現

(1)X 線表現

①好發於長管狀骨的干骺端;

②骨性基底自母骨骨皮質向外延伸的骨性贅生物,背離關節生長,內可見骨小梁,且與正常的母骨結構相連續;

③頂端略膨大,呈菜花狀或丘狀隆起;

④軟骨蓋帽在 X 線片上不顯影,當軟骨帽鈣化,呈點狀、環形或半環形緻密影。

(2)CT 表現

①骨性基底的骨皮質和骨松質均為母體骨相延續,表面有軟骨覆蓋;

②軟骨帽邊緣多光整,其內可見點狀或環狀鈣化;

③增強掃描病灶無明顯強化。

4、肺癌可以做哪些腫瘤標志物檢查

腫瘤標志物的研究可追溯到1848年,當時發現了本周氏(Bence-Jones)蛋白,可作為診斷多發性骨髓瘤的實驗室依據。1964年~1965年發現了甲胎蛋白(AFP)和癌胚抗原(CEA),使腫瘤標志物在臨床上得到了比較廣泛的應用。1975年創立的淋巴細胞雜交技術,制備出單克隆抗體,已經建立了一系列特異性較強的腫瘤標志物。1976年發現了原癌基因,是腫瘤標志物從分子水平上升到基因水平。但直到1978年,才由Herberman正式提出腫瘤標志物(tumor marker)的概念,1979年得到世界公認。腫瘤標志物與腫瘤的診斷、判斷腫瘤預後和治療效果,以及檢測腫瘤復發和轉移,都有很大的臨床價值。根據其來源和分布,通常分為五組:①原位性腫瘤相關標志物;②異位性腫瘤相關標志物;③胎盤和胎兒性腫瘤標志物;④病毒性腫瘤標志物;⑤癌基因、抗癌基因及其產物。其中第①~④組為腫瘤基因表型標志物,第⑤組為腫瘤的基因標志物。當出現了細胞癌變,並向臨床腫瘤進展和演變時,腫瘤標志物可作為臨床診斷和鑒別診斷、判斷療效及檢測復發的一種指標。其中有些標志物有助於臨床早期診斷,而基因突變和表達異常等腫瘤標志物能反映細胞處於癌前啟動階段的變化,有助於臨床監視的早期診斷。現代腫瘤標志物雖然對肺癌還缺乏特異性,但結合臨床對肺癌的診斷、判斷預後、治療效果、隨訪檢測等仍有較大的作用。 一、癌胚抗原 癌胚抗原(CEA)於1965年由加拿大醫生Glod首先發現,隨後經不斷純化後,現已廣泛地應用於臨床,可用於所有能生產和分泌CEA並可進入局部體液和血循環的各種腫瘤,如結腸癌、直腸癌、肺癌、胰腺癌,在這些病人的血清、血漿及各種體液中,都可檢測出CEA的增高。CEA測定有助於輔助診斷、判斷預後和療效檢測,但其假陽性和假陰性都較高。 CEA是一種糖蛋白,結構復雜,分子量為20×104,除含有癌抗原特異性決定族外,還存在與健康人體內的非特異性多種抗原相一致的共同抗原決定族。因而,臨床上有CEA多克隆抗體(多抗)與CEA單克隆抗體(單抗)之分,而後者的特異性更高。 以多抗法測定肺癌患者SCEA時,不同病理類型之間的陽性率不同,以腺癌較高,依次是小細胞癌、鱗癌。這種差異可能與肺癌細胞的分化程度有關,也可能與使用的抗體的特異性有關。 目前發現,不同的CEA抗原決定族,不同廠家生產的CEA葯盒,對不同的腫瘤和不同類型的肺癌的陽性率可有較大的差別。如果能識別不同的CEA抗原決定族,制備不針對不同腫瘤或不同肺癌類型的特異性更高的CEA試劑盒,可進一步提高陽性率和檢測的特異性。 SCEA檢測陽性率與肺癌患者的病期也有比較密切的關系,有顯著的差異,科檢測病情變化,當發現在正常值以上3倍時,將預示可能有全身轉移。對於肺癌手術的患者,在術後可有短期SCEA升高,一般會在2個月左右下降恢復,如長期不下降或繼續升高,應當考慮有轉移的可能。 目前常用的CEA檢測方法有放射免疫法和酶聯免疫法。 二、β2微球蛋白 β2微球蛋白在多種血液系統性疾病和實體惡性腫瘤中升高,並與CEA呈負相關。肺癌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的陽性率,歐洲為18%~21%,日本為53.5%~90%。 與CEA同時檢測,兩者有互補性,可使更多的患者出現陽性標志,更有利於判斷預後。肺癌初診或復發的患者SCEA陽性率以腺癌最高,其次是鱗癌、SCLC;β2微球蛋白的陽性率則以腺鱗癌、鱗癌最高,其次為腺癌、SCLC。SCEA測定值隨病情的進展而增高,隨病情的控制可降低或正常,而β2微球蛋白的結果正好相反。 SCEA濃度與肺癌患者預後密切相關,特異性較高,但陽性率較低,尤其在肺癌的早期更是如此;β2微球蛋白的陽性率較高,但也有較高的假陽性。兩者聯合應用,便可優勢互補,便於發現更多腫瘤標志陽性的患者,利於檢測病情變化和確定更合理的化療間歇期,更有利於早期發現腫瘤復發,便於抓住時機檢查和治療。 三、鐵蛋白 鐵蛋白(Ferritin)是人體中普遍存在的鐵儲備蛋白,在鐵的儲存和代謝方面起重要的作用。今年來,作為肺癌的腫瘤標志物科協助診斷和檢測預後。然血清鐵蛋白不是一種特異性的腫瘤標志物,在肺部疾病鑒別診斷中的意義不是很大,也無助於肺癌的早期診斷,但對檢測肺癌病情的演變,腫瘤的消長、復發和轉移仍有一定的臨床價值。 在肺癌患者中,約有1/3的患者鐵蛋白增高,其原因至今未明,一般認為於腫瘤細胞合成和分泌鐵蛋白的能力異常有關,也可能與腫瘤細胞本身的壞死有關,與化療或放療導致的組織損傷和細胞破壞有關,從而使細胞漿內的鐵蛋白釋放增加,以及肝功能受到損傷後對鐵蛋白的清除減少有關。 鐵蛋白還可作為鑒別胸腹水良性或惡性的良好指標,當胸腹水中鐵蛋白濃度>500ng/ml時,應懷疑惡性;當>1000ng/ml時,有助於惡性診斷的確立,其敏感性為76%,特異性為94%,陽性診斷准確性為91%,而陰性診斷的准確性為83%。 在測定胸腹水中鐵蛋白時,不必同時測定血清鐵蛋白或計算胸腹水與血清鐵蛋白的比值。 四、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 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是神經母細胞瘤的腫瘤標志物,由於SCLC是最常表現由神經內分泌性質的腫瘤,目前NSE也是SCLC最敏感最特異的腫瘤標志物。近年來,NSE作為神經元損傷的敏感性和特異性標志,其與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關系已引起了國內外學者的極大關注。 1、生化特性 NSE是催化糖原酵解途徑中甘油分解的最後的酶。由3個獨立的基因片段編碼3種免疫學性質不同的亞基α、β、γ,組成5種形式的同工酶αα、ββ、γγ、αγ、βγ。二聚體是該酶分子的活性形式,γ亞基同工酶存在於神經原和神經內分泌細胞的胞漿中,稱為NSE。α亞基同工酶定位於膠質細胞,其結構和免疫學特性與肝臟中的烯醇化酶相同,稱為非神經原特異性烯醇化酶(NNE);NSE和NNE的分子量分別為78kD和87kD。 2、測定方法與正常參考值 烯醇化酶的測定方法主要有兩類,一是酶活性測定法,一是酶含量測定法。酶活性測定法主要有直接分光光度法、酶偶聯速率法、生物發光法和瓊脂糖凝膠電泳法等,酶含量測定主要採用免疫化學法。 目前NSE測定最常用的方法有RIA和ELISA兩種,RIA有放射污染,而ELISA無RIA的不足,並且靈敏度較高。國內陳惠鵬等建立的ABC-ELISA靈敏度為2ng/ml;軍事醫學科學院建立的ELISA測定試劑盒,靈敏度達1ng/ml,且操作簡便,重復性好。最近國外學者報道用時間分辨熒光免疫分析法測定血清NSE,其重復 性好,靈敏度、特異性與RIA法一致,相關系數為0.99,正常參考值女性為2.9~9.6μg/L,男性為3.4~11.7μg/L,性別間有顯著差異(P<0.001)。不同方法的NSE測定值有一定差異,一般說來,健康成人血清NSE水平在10ng/ml以下均屬正常。 3、臨床意義 NSE是神經母細胞瘤和小細胞肺癌的標志物。神經母細胞瘤是常見的兒童腫瘤,佔1~14歲兒童腫瘤的8%~10%。NSE作為神經母細胞瘤的標志物,對該病的早期診斷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神經母細胞瘤患者的尿中NSE水平也有一定升高,治療後血清NSE水平降至正常。血清NSE水平的測定對於監測療效和預報復發均具有重要參考價值,比測定尿液中兒茶酚胺的代謝物更有意義。小細胞肺癌(SCLC)是一種惡性程度高的神經內分泌系統腫瘤,約占肺癌的25%~30%。它可表現神經內分泌細胞的特性,有過量的NSE表達,比其它肺癌和正常對照高5~10倍以上。SCLC患者血清NSE檢出的陽性率可高達65%~100%,目前已公認為NSE可作為SCLC高特異性、高靈敏性的腫瘤標志物,有報道;NSE水平與SCLC轉移程度相關;但與轉移的部位無關;NSE水平與其對治療的反應性之間也有一個良好的相關性。 五、細胞角蛋白 細胞角蛋白是細胞體的中間絲,根據其分子量和雙向二維電泳中等電點的不同可以分為20種不同類型,能在正常細胞、腫瘤細胞、細胞培養中分化不同的上皮細胞表達。細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組織多肽抗原(TPA)、組織多肽特異性抗原(TPS)都是細胞角蛋白的標志物。 1、CYFRA21-1 在肺癌中含量尤其豐富,尤其是NSCLC患者的血清及胸水中CYFRA21-1濃度升高,其敏感性隨病情進展而增高,與肺癌的分期呈正相關,其敏感性也較高,對鱗癌的敏感性為50%~70%,對腺癌為30%~50%,對SCLC為20%~50%。CYFRA21-1與放療、化療及其臨床反應有良好的相關性,對化療有效的患者,血清CYFRA21-1水平將明顯降低,肺癌手術後其血清濃度也降低,並與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密切相關,血清CYFRA21-1水平高者,預後不良,尤其可作為肺鱗癌生存及復發的一種獨立性的預後因素。但在支氣管灌洗液中的CYFRA21-1水平,不能用於鑒別量惡性肺疾患。 2、TPA 是細胞角蛋白8、18、19片段的一部分,其表達反映細胞增生活躍。TPA是通過單克隆抗體確定的能識別增生腫瘤細胞釋放了TPA的特異性M3抗原決定蔟。肺癌患者血清中TPA檢測的敏感性為30%~60%,特異性為65%~90%。TPA水平與臨床治療的療效及臨床分期密切相關,隨TNM分期進展,TPA水平增加,能預示腫瘤有無復發,但與組織類型無關,對SCLC不敏感。 3、TPS NSCLC患者血清中TPS檢測的敏感性為36%,特異性為90%。在伴淋巴結轉移的NSCLC患者及在化療中病情仍進展患者,血清中TPS明顯增高。TPS是重要的預後因素之一,其水平高者,其生存期也短;治療前TPS高的患者,可能預示對化療不敏感和預後不良。 六、鱗癌細胞抗原 鱗癌細胞抗原(SCC-Ag)是1977年由Koto從子宮組織中提取的一種糖蛋白,對多種鱗癌都有不同的特異性和敏感性。 SCC-Ag對肺鱗癌的敏感度為33%~78%,特異度為89%~100%,但對其他類型肺癌的臨床意義不大。血清SCC-Ag水平與肺癌病期呈正相關,隨腫瘤擴散和轉移而增高,Ⅲb、Ⅳ肺鱗癌患者的陽性率明顯高於Ⅰ、Ⅱ、Ⅲa患者;初始SCC-Ag水平與肺鱗癌患者的生存期密切相關,可作為判斷肺鱗癌預後和檢測疾病進展的指標。 七、碳水化合物抗原 碳水化合物抗原(CA)是一系列腫瘤的相關抗原,是細胞膜上的大分子糖蛋白,主要有CA19.9、CA50、CA125等。 CA19.9及CA50檢測肺癌的敏感性為44%~51%,特異性為67%~69%。治療前CA19.9與病期呈正相關,但與預後無關,治療後約有1/5的患者CA19.9下降。有遠處轉移的肺癌患者,其血清CA50高於無轉移者。 CA125是最重要的卵巢癌相關性抗原,對肺癌患者而言,CA125水平與TNM分期呈正相關,血清CA125高者均為晚期患者,其生存期比正常者縮短,復發的可能性增高,可單獨提示NSCLC的預後。 八、肺癌基因診斷 20世紀生物醫學發展的重要特點之一,是對生命現象的認識逐漸向分子微觀水平深入。進入21世紀後,基因及基因診斷不再是「高深莫測」的東西。 1、基因診斷 指在基因水平上運用現代分子生物學和分子遺傳學方法,直接檢測作為生命物質的基因的存在和缺陷、基因結構及其表達功能是否異常,從而對疾病(癌症)或人體狀態作出診斷。 基因診斷常用的實驗技術和檢測方法:蛋白質水平有免疫組化、Westem blot;在DNA水平有凝膠電泳、PCR、PCR-SSCP、序列分析、原位雜交、South-ern雜交;在RNA水平有凝膠電泳、RT-PCR、原位雜交、Northern雜交等。 2、肺癌的基因診斷 分子生物學研究表明,肺癌的發生發展是一個遺傳易感因素占重要地位,涉及到一系列基因(癌基因和/或抑癌基因)異常改變的復雜過程。由正常細胞向癌細胞惡性轉化進程中的啟動階段、促進階段、進展階段等整個演變過程,均涉及到癌基因的激活突變、擴增及過度表達;抑癌基因的失活功能異常(主要失活方式為缺失、點突變和甲基化);以及某些染色體片段的丟失等,從而導致細胞動力學周期正常演進的紊亂,細胞增殖失控無限生長和惡性轉化形成癌腫。研究肺癌發生發展中的分子事件,對基因進行檢測分析,特別是對抑癌基因p16、Rb的研究,可建立起一種比較理想的肺癌早期診斷分子生物學檢測指標。 ①癌基因 與肺癌相關的癌基因主要有myc基因家族(C-myc,N-myc,L-myc)、ras基因家族(K-ras,H-ras,N-ras)和Her-2/neu基因,均為顯性致癌基因,在腫瘤形成過程中只需一條基因模板發生突變,所產生的突變體蛋白就可啟動細胞增殖信號而使細胞無限繁殖。 研究表明,myc家族幾乎與所有小細胞肺癌和許多非小細胞肺癌的發生有關;ras家族基因突變與不良預後有關,其通過特定部位的密碼子發生突變而活動,其產物p21與G蛋白有關,可為細胞生長傳遞持續促有絲分裂信號,導致細胞不斷增殖,有ras突變的肺癌患者較無突變者生存期縮短;Her-2/neu基因編碼一種特異的跨膜電位酪氨酸激酶p185,在非小細胞肺癌中,該基因通過p185蛋白的表達,啟動細胞生長分化信號,細胞分化越差,p185陽性率越高,該基因的過度表達與肺癌侵襲轉移及多重耐葯性有關(特別是肺腺癌)。 與肺癌有關的其它癌基因還有:C-myb、C-fos、bcl-2、C-erbB2等。 ②抑癌基因 與肺癌相關的抑癌基因主要有p16、Rb、p53基因,需二條模板都發生突變時,腫瘤才會發生。 研究發現, p53的缺失或點突變、p16在人類腫瘤發生發展中可能作為早期的激發事件,這就為早期診斷肺癌提供了理論依據。Rb是最早分離出來的抑癌基因,其編碼產物在細胞周期調控中發揮重要作用。P16為最新發現並克隆的抑癌基因,其失活在多數腫瘤中存在。 從分子病理學角度看,肺癌的發生演變首先是3P等位基因丟失,接著出現9p區域基因變異(p16基因正定位於9p21區域),最後才出現p53基因或ras基因改變。 NSCLC中70%~80%發生p16缺失,而Rb缺失僅為22%;而SCLC中95%以上有Rb缺失突變,提示p16基因在肺癌發生發展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p16、Rb基因不但有可能用作肺癌早期診斷的重要檢測指標,還可用作SCLC與NSCLC早期分型診斷的重要依據。 眾所周知,任何腫瘤的早期診斷都不能靠完全單一的方法完成,必定是多種診斷方法的互補。無論是腫瘤標志物還是肺癌基因,都不能單一的完全確診腫瘤,必須與臨床緊密結合,才能做出早期診斷,進行分型、分級、分期,採取合理的恰如其分的治療方法,並對治療效果、預後、轉移潛能等做出預測。

5、是否為骨腫瘤?性質、類型如何?是否現在需進行擴大切除?暫不做擴大切除有何影響?【骨腫瘤?】

您好!
骨腫瘤是少見病,患者較小,不當治療會影響發育,最好帶影像資料和病理切片來醫院會診。

(積水潭醫院張清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6、女性精密體檢中需要重點的檢查項目?

婦科精密檢查:

1. 宮頸癌的檢查

宮頸癌篩查項目中,臨床上以HPV和TCT檢查較為常見。

(1)HPV檢查

HPV是人乳頭瘤病毒的名稱縮寫,是一種小的DNA病毒,其有多種型別,某些型別的HPV感染還具潛在的致癌性。HPV檢查則主要檢測人是否攜帶有HPV病毒,可通過染色鏡檢法、HPV的DNA檢測法或血清學試驗來檢查是否感染了HPV。

HPV是對病因的檢查。鑒於HPV在體內可以潛伏10年甚至更長時間,因此,把HPV檢測作為常規篩查的一部分很重要,這樣可以提高早期檢出率,最終預防宮頸癌的發生。

(2)TCT檢查

TCT檢查是液基薄層細胞檢測的簡稱,採用液基薄層細胞檢測系統檢測宮頸細胞並進行細胞學分類診斷,它是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一種宮頸癌細胞學檢查技術。

如果條件允許,25歲以後,婦科檢查可同時做HPV和TCT檢查。前者能查出是否有致病原因,後者能說明細胞是否有變化,即癌前病變。

2. 子宮和卵巢的超聲波檢查

經陰道超聲是一種腔內超聲,是將超聲探頭直接放在陰道內進行超聲的一種方法,經陰道超聲波檢查對子宮和卵巢的影像具有更高解析度。

經陰道超聲為婦產科超聲技術提供很好的檢查途徑,對於子宮、卵巢、輸卵管及盆腔細微病變的顯示明顯優於經腹超聲,可以進行很好的鑒別診斷。例如:宮腔內子宮粘膜下肌瘤和內膜息肉、宮頸肌瘤和宮頸癌、頸管粘膜下肌瘤和宮頸息肉、內膜癌是否累積肌層、卵巢內微小病變、卵管病變等都能得到很好的顯示,尤其是血流信號的顯示更敏感。

3. 性感染症衣原體檢查

衣原體是一組極小的,非運動性的,專在細胞內生長的微生物。主要存在於人體的眼結膜、咽部、宮頸、尿道等部位及精液、尿液、糞便之中。

衣原體感染的途徑可以性交傳播,還可以日常生活接觸感染。如手、眼或病人污染的衣物、器皿等媒介物,或胎盤、圍產期傳播等。

衣原體檢查是孕前優生檢查五項之一。衣原體可以影響精子的活力,可以感染胎兒和新生兒,引起早產、死胎、低體重兒、新生兒腦膜炎等。

女性感染人型支原體,前期表現是支原體宮頸炎,後支原體會繼續感染,進入生殖道後上行造成子宮頸管內膜的慢性炎症,且易逆行傳播至子宮內膜及輸卵管粘膜使其受損。因此,女性尤其是年輕女性群體定期接受性傳染病的篩檢是非常有必要的。

乳腺檢查:

乳腺癌是一種多發於女性身上的疾病,80%的乳腺癌病歷並沒有明確的家族史。所以,即使你的家族中沒有乳腺癌的病史,也絕不可以掉以輕心。同時,那些有家族病史的女性,應該更加密切關注自己的乳房。建議35至40歲開始,每1年至1.5年做一次乳腺癌檢查。

乳腺精密檢查一般採用乳房的視觸診斷和乳腺鉬靶相結合的方式。

乳腺鉬靶,全稱乳腺鉬靶X線攝影檢查,又稱鉬鈀檢查,是目前診斷乳腺疾病的首選和最簡便、最可靠的無創性檢測手段。其痛苦相對較小,簡便易行,且解析度高,重復性好,留取的圖像可供前後對比,不受年齡、體形的限制,目前已作為常規的檢查。

它的特點是可以檢測出醫生觸摸不到的乳腺腫塊,特別是對於大乳房和脂肪型乳房,其診斷性可高達95%。對於以少許微小鈣化為唯一表現的T0期乳腺癌(臨床捫診陰性),也只有憑借軟X線檢查才能被早期發現和診斷,對乳腺癌的診斷敏感性為82%~89%,特異性為87%~94%。

乳腺鉬靶X線檢查具有全面、直觀、操作簡單、安全和費用比較低廉等特點,已成為公認的乳腺癌臨床常規檢查和乳腺癌預防普查的最好方法之一,對發現早期癌病,提高乳腺病變診斷符合率和患者的生存率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血液精密檢查:

血液精密檢查一般包含甲狀腺機能、女性荷爾蒙平衡、主要癌症(如肝臟、胰臟、大腸、卵巢)的腫瘤標記物檢查、胃癌ABC篩查、結締組織病、以及肝腎機能、血脂、貧血、免疫等常規項目。我們來著重介紹一下前幾種檢查項目。

1. 甲狀腺機能檢查

中年女性進入更年期後,會出現膽固醇高、全身疲憊、各種意欲下降等與甲狀腺功能低下症很相像的症狀。由於甲狀腺的疾病本來就以女性為多,所以我們在斷定受檢者是否進入更年期之前,最好檢測一下甲狀腺激素值。

2. 女性荷爾蒙平衡檢查

當女性到了45 ~50歲時,隨著卵巢功能的衰退,所分泌的女性激素也會相應減少,這個期間我們通稱為更年期。在這個時期內容易發生月經不調或經期不規則出血。雖然因人而異,但是進入更年期的早者約在近40歲,晚者在55歲左右開始。

一旦進入更年期,由於女性激素分泌減少,腦垂體會增加分泌LH(黃體生成激素)和FSH(促卵泡生成激素)。這兩者的作用是命令功能減弱的卵巢「加強工作」。所以,通過測定女性激素和LH、FSH能判斷出受檢者是否進入了更年期。

3. 結締組織病

結締組織病是泛指結締組織受累的疾病,包括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硬皮病、皮肌炎、結節性多動脈炎、韋格納肉芽腫、巨細胞動脈炎及乾燥綜合征等。結締組織病具有某些臨床、病理學及免疫學方面的共同特徵,如多系統受累(即皮膚、關節、肌肉、心、腎、造血系統、中樞神經等可同時受累),病程長,病情復雜,可伴發熱、關節痛、血管炎、血沉增快、γ球蛋白增高等。

這種病多見於15-40歲的女性,患者男女比例約為1:9,應該受到女性群體的重視。

4. 主要癌症的腫瘤標記物檢查

腫瘤標記物,是指特徵性存在於惡性腫瘤細胞,或由惡性腫瘤細胞異常產生的物質,或是宿主對腫瘤的刺激反應而產生的物質,並能反映腫瘤發生、發展,監測腫瘤對治療反應的一類物質。腫瘤標志物存在於腫瘤患者的組織、體液和排泄物中,能夠用免疫學、生物學及化學的方法檢測到。

通過對腫瘤標記物的檢測可以發現如肝臟、胰臟、大腸、卵巢等主要癌症發生部位的早期癌變。

5. 胃癌篩查ABC法

既往將血清PG與Hp抗體聯合法(即「ABC法」)用於評估胃癌發生風險,可篩查出胃癌高風險人群。該法將「PGⅠ≤70 μg/L且PGR≤3」界定為PG陽性,血清Hp抗體滴度≥30 U/ml界定為Hp陽性。

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檢測是血清學篩查的一種。PG是胃蛋白酶的無活性前體。PG可分為PGⅠ和PGⅡ 2種亞型。當胃黏膜發生萎縮時,血清PGⅠ和(或)PGR(PGⅠ與PGⅡ比值)水平降低。有研究認為,將「PGⅠ≤70 μg/L且PGR≤3」(不同檢測產品的參考值范圍不同)作為針對無症狀健康人群的胃癌篩查界限值,具有較好的篩查效果。

Hp感染檢測:Hp已於1994年被WHO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CR)列為人類胃癌第Ⅰ類致癌原。目前認為Hp感染是腸型胃癌(占胃癌絕大多數)發生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唯一條件。因此,在胃癌的篩查流程中,Hp感染的檢測成為必要的篩查方法之一。

骨質疏鬆檢查:

在我國60歲以上人群中,約有30-35%的女性患骨質疏鬆,男性約為20%。骨質疏鬆是靜悄悄的流行病,因為骨質疏鬆在發生骨折前可以沒有任何症狀,而且其多發於絕經後的婦女和老年男性,發現骨質疏鬆症不能靠自我感覺,不要等到發覺自己腰背痛或骨折時再去診治。因為萬一骨質疏鬆造成嵴柱,髖部等部位骨折將會產生嚴重後果。

不良的生活習慣正不斷侵擾都市人們的健康,骨質疏鬆也漸漸提早出現。

在25到35歲這個年齡段,50%以上的白領女性骨質流失情況較男性還嚴重,發病率明顯高於男性。

女性感覺腰背酸痛,其中相當一部分是骨質疏鬆的早期症狀。時下許多年輕女性因節食減肥、多坐少動、飲食不均衡等原因,很容易發生骨質疏鬆。

因此,體檢中心的專家建議,中青年及老年女性群體無論有無症狀,應定期去做骨密度檢查,及早發現骨密度的變化。

此外,詳盡的女性精密檢查也會包含內科檢查(如早期大腸癌的篩查,心臟、肺的狀態,糖尿病檢查,脂肪代謝綜合征的基本檢查等)和更年期等生活習慣的全方位系統檢查。

精密女性體檢,多睦健康首推日本

在日本,女性精密體檢耶已經非常專業化和人性化,多種類型的體檢套餐組合可以滿足女性客人體檢的各種需求。提醒大家,盡量選合規的醫院或者組織機構像多睦健康合作的醫院會是最好的選擇。

7、肺腫瘤相關抗原檢查,是什麼來的

腫瘤標志物的研究可追溯到1848年,當時發現了本周氏(Bence-Jones)蛋白,可作為診斷多發性骨髓瘤的實驗室依據。1964年~1965年發現了甲胎蛋白(AFP)和癌胚抗原(CEA),使腫瘤標志物在臨床上得到了比較廣泛的應用。1975年創立的淋巴細胞雜交技術,制備出單克隆抗體,已經建立了一系列特異性較強的腫瘤標志物。1976年發現了原癌基因,是腫瘤標志物從分子水平上升到基因水平。但直到1978年,才由Herberman正式提出腫瘤標志物(tumor marker)的概念,1979年得到世界公認。腫瘤標志物與腫瘤的診斷、判斷腫瘤預後和治療效果,以及檢測腫瘤復發和轉移,都有很大的臨床價值。根據其來源和分布,通常分為五組:①原位性腫瘤相關標志物;②異位性腫瘤相關標志物;③胎盤和胎兒性腫瘤標志物;④病毒性腫瘤標志物;⑤癌基因、抗癌基因及其產物。其中第①~④組為腫瘤基因表型標志物,第⑤組為腫瘤的基因標志物。當出現了細胞癌變,並向臨床腫瘤進展和演變時,腫瘤標志物可作為臨床診斷和鑒別診斷、判斷療效及檢測復發的一種指標。其中有些標志物有助於臨床早期診斷,而基因突變和表達異常等腫瘤標志物能反映細胞處於癌前啟動階段的變化,有助於臨床監視的早期診斷。現代腫瘤標志物雖然對肺癌還缺乏特異性,但結合臨床對肺癌的診斷、判斷預後、治療效果、隨訪檢測等仍有較大的作用。 一、癌胚抗原 癌胚抗原(CEA)於1965年由加拿大醫生Glod首先發現,隨後經不斷純化後,現已廣泛地應用於臨床,可用於所有能生產和分泌CEA並可進入局部體液和血循環的各種腫瘤,如結腸癌、直腸癌、肺癌、胰腺癌,在這些病人的血清、血漿及各種體液中,都可檢測出CEA的增高。CEA測定有助於輔助診斷、判斷預後和療效檢測,但其假陽性和假陰性都較高。 CEA是一種糖蛋白,結構復雜,分子量為20×104,除含有癌抗原特異性決定族外,還存在與健康人體內的非特異性多種抗原相一致的共同抗原決定族。因而,臨床上有CEA多克隆抗體(多抗)與CEA單克隆抗體(單抗)之分,而後者的特異性更高。 以多抗法測定肺癌患者SCEA時,不同病理類型之間的陽性率不同,以腺癌較高,依次是小細胞癌、鱗癌。這種差異可能與肺癌細胞的分化程度有關,也可能與使用的抗體的特異性有關。 目前發現,不同的CEA抗原決定族,不同廠家生產的CEA葯盒,對不同的腫瘤和不同類型的肺癌的陽性率可有較大的差別。如果能識別不同的CEA抗原決定族,制備不針對不同腫瘤或不同肺癌類型的特異性更高的CEA試劑盒,可進一步提高陽性率和檢測的特異性。 SCEA檢測陽性率與肺癌患者的病期也有比較密切的關系,有顯著的差異,科檢測病情變化,當發現在正常值以上3倍時,將預示可能有全身轉移。對於肺癌手術的患者,在術後可有短期SCEA升高,一般會在2個月左右下降恢復,如長期不下降或繼續升高,應當考慮有轉移的可能。 目前常用的CEA檢測方法有放射免疫法和酶聯免疫法。 二、β2微球蛋白 β2微球蛋白在多種血液系統性疾病和實體惡性腫瘤中升高,並與CEA呈負相關。肺癌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的陽性率,歐洲為18%~21%,日本為53.5%~90%。 與CEA同時檢測,兩者有互補性,可使更多的患者出現陽性標志,更有利於判斷預後。肺癌初診或復發的患者SCEA陽性率以腺癌最高,其次是鱗癌、SCLC;β2微球蛋白的陽性率則以腺鱗癌、鱗癌最高,其次為腺癌、SCLC。SCEA測定值隨病情的進展而增高,隨病情的控制可降低或正常,而β2微球蛋白的結果正好相反。 SCEA濃度與肺癌患者預後密切相關,特異性較高,但陽性率較低,尤其在肺癌的早期更是如此;β2微球蛋白的陽性率較高,但也有較高的假陽性。兩者聯合應用,便可優勢互補,便於發現更多腫瘤標志陽性的患者,利於檢測病情變化和確定更合理的化療間歇期,更有利於早期發現腫瘤復發,便於抓住時機檢查和治療。 三、鐵蛋白 鐵蛋白(Ferritin)是人體中普遍存在的鐵儲備蛋白,在鐵的儲存和代謝方面起重要的作用。今年來,作為肺癌的腫瘤標志物科協助診斷和檢測預後。然血清鐵蛋白不是一種特異性的腫瘤標志物,在肺部疾病鑒別診斷中的意義不是很大,也無助於肺癌的早期診斷,但對檢測肺癌病情的演變,腫瘤的消長、復發和轉移仍有一定的臨床價值。 在肺癌患者中,約有1/3的患者鐵蛋白增高,其原因至今未明,一般認為於腫瘤細胞合成和分泌鐵蛋白的能力異常有關,也可能與腫瘤細胞本身的壞死有關,與化療或放療導致的組織損傷和細胞破壞有關,從而使細胞漿內的鐵蛋白釋放增加,以及肝功能受到損傷後對鐵蛋白的清除減少有關。 鐵蛋白還可作為鑒別胸腹水良性或惡性的良好指標,當胸腹水中鐵蛋白濃度>500ng/ml時,應懷疑惡性;當>1000ng/ml時,有助於惡性診斷的確立,其敏感性為76%,特異性為94%,陽性診斷准確性為91%,而陰性診斷的准確性為83%。 在測定胸腹水中鐵蛋白時,不必同時測定血清鐵蛋白或計算胸腹水與血清鐵蛋白的比值。 四、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 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是神經母細胞瘤的腫瘤標志物,由於SCLC是最常表現由神經內分泌性質的腫瘤,目前NSE也是SCLC最敏感最特異的腫瘤標志物。近年來,NSE作為神經元損傷的敏感性和特異性標志,其與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關系已引起了國內外學者的極大關注。 1、生化特性 NSE是催化糖原酵解途徑中甘油分解的最後的酶。由3個獨立的基因片段編碼3種免疫學性質不同的亞基α、β、γ,組成5種形式的同工酶αα、ββ、γγ、αγ、βγ。二聚體是該酶分子的活性形式,γ亞基同工酶存在於神經原和神經內分泌細胞的胞漿中,稱為NSE。α亞基同工酶定位於膠質細胞,其結構和免疫學特性與肝臟中的烯醇化酶相同,稱為非神經原特異性烯醇化酶(NNE);NSE和NNE的分子量分別為78kD和87kD。 2、測定方法與正常參考值 烯醇化酶的測定方法主要有兩類,一是酶活性測定法,一是酶含量測定法。酶活性測定法主要有直接分光光度法、酶偶聯速率法、生物發光法和瓊脂糖凝膠電泳法等,酶含量測定主要採用免疫化學法。 目前NSE測定最常用的方法有RIA和ELISA兩種,RIA有放射污染,而ELISA無RIA的不足,並且靈敏度較高。國內陳惠鵬等建立的ABC-ELISA靈敏度為2ng/ml;軍事醫學科學院建立的ELISA測定試劑盒,靈敏度達1ng/ml,且操作簡便,重復性好。最近國外學者報道用時間分辨熒光免疫分析法測定血清NSE,其重復 性好,靈敏度、特異性與RIA法一致,相關系數為0.99,正常參考值女性為2.9~9.6μg/L,男性為3.4~11.7μg/L,性別間有顯著差異(P<0.001)。不同方法的NSE測定值有一定差異,一般說來,健康成人血清NSE水平在10ng/ml以下均屬正常。 3、臨床意義 NSE是神經母細胞瘤和小細胞肺癌的標志物。神經母細胞瘤是常見的兒童腫瘤,佔1~14歲兒童腫瘤的8%~10%。NSE作為神經母細胞瘤的標志物,對該病的早期診斷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神經母細胞瘤患者的尿中NSE水平也有一定升高,治療後血清NSE水平降至正常。血清NSE水平的測定對於監測療效和預報復發均具有重要參考價值,比測定尿液中兒茶酚胺的代謝物更有意義。小細胞肺癌(SCLC)是一種惡性程度高的神經內分泌系統腫瘤,約占肺癌的25%~30%。它可表現神經內分泌細胞的特性,有過量的NSE表達,比其它肺癌和正常對照高5~10倍以上。SCLC患者血清NSE檢出的陽性率可高達65%~100%,目前已公認為NSE可作為SCLC高特異性、高靈敏性的腫瘤標志物,有報道;NSE水平與SCLC轉移程度相關;但與轉移的部位無關;NSE水平與其對治療的反應性之間也有一個良好的相關性。 五、細胞角蛋白 細胞角蛋白是細胞體的中間絲,根據其分子量和雙向二維電泳中等電點的不同可以分為20種不同類型,能在正常細胞、腫瘤細胞、細胞培養中分化不同的上皮細胞表達。細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組織多肽抗原(TPA)、組織多肽特異性抗原(TPS)都是細胞角蛋白的標志物。 1、CYFRA21-1 在肺癌中含量尤其豐富,尤其是NSCLC患者的血清及胸水中CYFRA21-1濃度升高,其敏感性隨病情進展而增高,與肺癌的分期呈正相關,其敏感性也較高,對鱗癌的敏感性為50%~70%,對腺癌為30%~50%,對SCLC為20%~50%。CYFRA21-1與放療、化療及其臨床反應有良好的相關性,對化療有效的患者,血清CYFRA21-1水平將明顯降低,肺癌手術後其血清濃度也降低,並與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密切相關,血清CYFRA21-1水平高者,預後不良,尤其可作為肺鱗癌生存及復發的一種獨立性的預後因素。但在支氣管灌洗液中的CYFRA21-1水平,不能用於鑒別量惡性肺疾患。 2、TPA 是細胞角蛋白8、18、19片段的一部分,其表達反映細胞增生活躍。TPA是通過單克隆抗體確定的能識別增生腫瘤細胞釋放了TPA的特異性M3抗原決定蔟。肺癌患者血清中TPA檢測的敏感性為30%~60%,特異性為65%~90%。TPA水平與臨床治療的療效及臨床分期密切相關,隨TNM分期進展,TPA水平增加,能預示腫瘤有無復發,但與組織類型無關,對SCLC不敏感。 3、TPS NSCLC患者血清中TPS檢測的敏感性為36%,特異性為90%。在伴淋巴結轉移的NSCLC患者及在化療中病情仍進展患者,血清中TPS明顯增高。TPS是重要的預後因素之一,其水平高者,其生存期也短;治療前TPS高的患者,可能預示對化療不敏感和預後不良。 六、鱗癌細胞抗原 鱗癌細胞抗原(SCC-Ag)是1977年由Koto從子宮組織中提取的一種糖蛋白,對多種鱗癌都有不同的特異性和敏感性。 SCC-Ag對肺鱗癌的敏感度為33%~78%,特異度為89%~100%,但對其他類型肺癌的臨床意義不大。血清SCC-Ag水平與肺癌病期呈正相關,隨腫瘤擴散和轉移而增高,Ⅲb、Ⅳ肺鱗癌患者的陽性率明顯高於Ⅰ、Ⅱ、Ⅲa患者;初始SCC-Ag水平與肺鱗癌患者的生存期密切相關,可作為判斷肺鱗癌預後和檢測疾病進展的指標。 七、碳水化合物抗原 碳水化合物抗原(CA)是一系列腫瘤的相關抗原,是細胞膜上的大分子糖蛋白,主要有CA19.9、CA50、CA125等。 CA19.9及CA50檢測肺癌的敏感性為44%~51%,特異性為67%~69%。治療前CA19.9與病期呈正相關,但與預後無關,治療後約有1/5的患者CA19.9下降。有遠處轉移的肺癌患者,其血清CA50高於無轉移者。 CA125是最重要的卵巢癌相關性抗原,對肺癌患者而言,CA125水平與TNM分期呈正相關,血清CA125高者均為晚期患者,其生存期比正常者縮短,復發的可能性增高,可單獨提示NSCLC的預後。 八、肺癌基因診斷 20世紀生物醫學發展的重要特點之一,是對生命現象的認識逐漸向分子微觀水平深入。進入21世紀後,基因及基因診斷不再是「高深莫測」的東西。 1、基因診斷 指在基因水平上運用現代分子生物學和分子遺傳學方法,直接檢測作為生命物質的基因的存在和缺陷、基因結構及其表達功能是否異常,從而對疾病(癌症)或人體狀態作出診斷。 基因診斷常用的實驗技術和檢測方法:蛋白質水平有免疫組化、Westem blot;在DNA水平有凝膠電泳、PCR、PCR-SSCP、序列分析、原位雜交、South-ern雜交;在RNA水平有凝膠電泳、RT-PCR、原位雜交、Northern雜交等。 2、肺癌的基因診斷 分子生物學研究表明,肺癌的發生發展是一個遺傳易感因素占重要地位,涉及到一系列基因(癌基因和/或抑癌基因)異常改變的復雜過程。由正常細胞向癌細胞惡性轉化進程中的啟動階段、促進階段、進展階段等整個演變過程,均涉及到癌基因的激活突變、擴增及過度表達;抑癌基因的失活功能異常(主要失活方式為缺失、點突變和甲基化);以及某些染色體片段的丟失等,從而導致細胞動力學周期正常演進的紊亂,細胞增殖失控無限生長和惡性轉化形成癌腫。研究肺癌發生發展中的分子事件,對基因進行檢測分析,特別是對抑癌基因p16、Rb的研究,可建立起一種比較理想的肺癌早期診斷分子生物學檢測指標。 ①癌基因 與肺癌相關的癌基因主要有myc基因家族(C-myc,N-myc,L-myc)、ras基因家族(K-ras,H-ras,N-ras)和Her-2/neu基因,均為顯性致癌基因,在腫瘤形成過程中只需一條基因模板發生突變,所產生的突變體蛋白就可啟動細胞增殖信號而使細胞無限繁殖。 研究表明,myc家族幾乎與所有小細胞肺癌和許多非小細胞肺癌的發生有關;ras家族基因突變與不良預後有關,其通過特定部位的密碼子發生突變而活動,其產物p21與G蛋白有關,可為細胞生長傳遞持續促有絲分裂信號,導致細胞不斷增殖,有ras突變的肺癌患者較無突變者生存期縮短;Her-2/neu基因編碼一種特異的跨膜電位酪氨酸激酶p185,在非小細胞肺癌中,該基因通過p185蛋白的表達,啟動細胞生長分化信號,細胞分化越差,p185陽性率越高,該基因的過度表達與肺癌侵襲轉移及多重耐葯性有關(特別是肺腺癌)。 與肺癌有關的其它癌基因還有:C-myb、C-fos、bcl-2、C-erbB2等。 ②抑癌基因 與肺癌相關的抑癌基因主要有p16、Rb、p53基因,需二條模板都發生突變時,腫瘤才會發生。 研究發現, p53的缺失或點突變、p16在人類腫瘤發生發展中可能作為早期的激發事件,這就為早期診斷肺癌提供了理論依據。Rb是最早分離出來的抑癌基因,其編碼產物在細胞周期調控中發揮重要作用。P16為最新發現並克隆的抑癌基因,其失活在多數腫瘤中存在。 從分子病理學角度看,肺癌的發生演變首先是3P等位基因丟失,接著出現9p區域基因變異(p16基因正定位於9p21區域),最後才出現p53基因或ras基因改變。 NSCLC中70%~80%發生p16缺失,而Rb缺失僅為22%;而SCLC中95%以上有Rb缺失突變,提示p16基因在肺癌發生發展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p16、Rb基因不但有可能用作肺癌早期診斷的重要檢測指標,還可用作SCLC與NSCLC早期分型診斷的重要依據。 眾所周知,任何腫瘤的早期診斷都不能靠完全單一的方法完成,必定是多種診斷方法的互補。無論是腫瘤標志物還是肺癌基因,都不能單一的完全確診腫瘤,必須與臨床緊密結合,才能做出早期診斷,進行分型、分級、分期,採取合理的恰如其分的治療方法,並對治療效果、預後、轉移潛能等做出預測。

8、肺癌腫瘤標志物檢查都應該檢查哪些

腫瘤標志物的研究可追溯到1848年,當時發現了本周氏(Bence-Jones)蛋白,可作為診斷多發性骨髓瘤的實驗室依據。1964年~1965年發現了甲胎蛋白(AFP)和癌胚抗原(CEA),使腫瘤標志物在臨床上得到了比較廣泛的應用。1975年創立的淋巴細胞雜交技術,制備出單克隆抗體,已經建立了一系列特異性較強的腫瘤標志物。1976年發現了原癌基因,是腫瘤標志物從分子水平上升到基因水平。但直到1978年,才由Herberman正式提出腫瘤標志物(tumor marker)的概念,1979年得到世界公認。腫瘤標志物與腫瘤的診斷、判斷腫瘤預後和治療效果,以及檢測腫瘤復發和轉移,都有很大的臨床價值。根據其來源和分布,通常分為五組:①原位性腫瘤相關標志物;②異位性腫瘤相關標志物;③胎盤和胎兒性腫瘤標志物;④病毒性腫瘤標志物;⑤癌基因、抗癌基因及其產物。其中第①~④組為腫瘤基因表型標志物,第⑤組為腫瘤的基因標志物。當出現了細胞癌變,並向臨床腫瘤進展和演變時,腫瘤標志物可作為臨床診斷和鑒別診斷、判斷療效及檢測復發的一種指標。其中有些標志物有助於臨床早期診斷,而基因突變和表達異常等腫瘤標志物能反映細胞處於癌前啟動階段的變化,有助於臨床監視的早期診斷。現代腫瘤標志物雖然對肺癌還缺乏特異性,但結合臨床對肺癌的診斷、判斷預後、治療效果、隨訪檢測等仍有較大的作用。

一、癌胚抗原

癌胚抗原(CEA)於1965年由加拿大醫生Glod首先發現,隨後經不斷純化後,現已廣泛地應用於臨床,可用於所有能生產和分泌CEA並可進入局部體液和血循環的各種腫瘤,如結腸癌、直腸癌、肺癌、胰腺癌,在這些病人的血清、血漿及各種體液中,都可檢測出CEA的增高。CEA測定有助於輔助診斷、判斷預後和療效檢測,但其假陽性和假陰性都較高。

CEA是一種糖蛋白,結構復雜,分子量為20×104,除含有癌抗原特異性決定族外,還存在與健康人體內的非特異性多種抗原相一致的共同抗原決定族。因而,臨床上有CEA多克隆抗體(多抗)與CEA單克隆抗體(單抗)之分,而後者的特異性更高。

以多抗法測定肺癌患者SCEA時,不同病理類型之間的陽性率不同,以腺癌較高,依次是小細胞癌、鱗癌。這種差異可能與肺癌細胞的分化程度有關,也可能與使用的抗體的特異性有關。

目前發現,不同的CEA抗原決定族,不同廠家生產的CEA葯盒,對不同的腫瘤和不同類型的肺癌的陽性率可有較大的差別。如果能識別不同的CEA抗原決定族,制備不針對不同腫瘤或不同肺癌類型的特異性更高的CEA試劑盒,可進一步提高陽性率和檢測的特異性。

SCEA檢測陽性率與肺癌患者的病期也有比較密切的關系,有顯著的差異,科檢測病情變化,當發現在正常值以上3倍時,將預示可能有全身轉移。對於肺癌手術的患者,在術後可有短期SCEA升高,一般會在2個月左右下降恢復,如長期不下降或繼續升高,應當考慮有轉移的可能。

目前常用的CEA檢測方法有放射免疫法和酶聯免疫法。

二、β2微球蛋白

β2微球蛋白在多種血液系統性疾病和實體惡性腫瘤中升高,並與CEA呈負相關。肺癌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的陽性率,歐洲為18%~21%,日本為53.5%~90%。

與CEA同時檢測,兩者有互補性,可使更多的患者出現陽性標志,更有利於判斷預後。肺癌初診或復發的患者SCEA陽性率以腺癌最高,其次是鱗癌、SCLC;β2微球蛋白的陽性率則以腺鱗癌、鱗癌最高,其次為腺癌、SCLC。SCEA測定值隨病情的進展而增高,隨病情的控制可降低或正常,而β2微球蛋白的結果正好相反。

SCEA濃度與肺癌患者預後密切相關,特異性較高,但陽性率較低,尤其在肺癌的早期更是如此;β2微球蛋白的陽性率較高,但也有較高的假陽性。兩者聯合應用,便可優勢互補,便於發現更多腫瘤標志陽性的患者,利於檢測病情變化和確定更合理的化療間歇期,更有利於早期發現腫瘤復發,便於抓住時機檢查和治療。

三、鐵蛋白

鐵蛋白(Ferritin)是人體中普遍存在的鐵儲備蛋白,在鐵的儲存和代謝方面起重要的作用。今年來,作為肺癌的腫瘤標志物科協助診斷和檢測預後。然血清鐵蛋白不是一種特異性的腫瘤標志物,在肺部疾病鑒別診斷中的意義不是很大,也無助於肺癌的早期診斷,但對檢測肺癌病情的演變,腫瘤的消長、復發和轉移仍有一定的臨床價值。

在肺癌患者中,約有1/3的患者鐵蛋白增高,其原因至今未明,一般認為於腫瘤細胞合成和分泌鐵蛋白的能力異常有關,也可能與腫瘤細胞本身的壞死有關,與化療或放療導致的組織損傷和細胞破壞有關,從而使細胞漿內的鐵蛋白釋放增加,以及肝功能受到損傷後對鐵蛋白的清除減少有關。

鐵蛋白還可作為鑒別胸腹水良性或惡性的良好指標,當胸腹水中鐵蛋白濃度>500ng/ml時,應懷疑惡性;當>1000ng/ml時,有助於惡性診斷的確立,其敏感性為76%,特異性為94%,陽性診斷准確性為91%,而陰性診斷的准確性為83%。

在測定胸腹水中鐵蛋白時,不必同時測定血清鐵蛋白或計算胸腹水與血清鐵蛋白的比值。

四、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

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是神經母細胞瘤的腫瘤標志物,由於SCLC是最常表現由神經內分泌性質的腫瘤,目前NSE也是SCLC最敏感最特異的腫瘤標志物。近年來,NSE作為神經元損傷的敏感性和特異性標志,其與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關系已引起了國內外學者的極大關注。

1、生化特性

NSE是催化糖原酵解途徑中甘油分解的最後的酶。由3個獨立的基因片段編碼3種免疫學性質不同的亞基α、β、γ,組成5種形式的同工酶αα、ββ、γγ、αγ、βγ。二聚體是該酶分子的活性形式,γ亞基同工酶存在於神經原和神經內分泌細胞的胞漿中,稱為NSE。α亞基同工酶定位於膠質細胞,其結構和免疫學特性與肝臟中的烯醇化酶相同,稱為非神經原特異性烯醇化酶(NNE);NSE和NNE的分子量分別為78kD和87kD。

2、測定方法與正常參考值

烯醇化酶的測定方法主要有兩類,一是酶活性測定法,一是酶含量測定法。酶活性測定法主要有直接分光光度法、酶偶聯速率法、生物發光法和瓊脂糖凝膠電泳法等,酶含量測定主要採用免疫化學法。

目前NSE測定最常用的方法有RIA和ELISA兩種,RIA有放射污染,而ELISA無RIA的不足,並且靈敏度較高。國內陳惠鵬等建立的ABC-ELISA靈敏度為2ng/ml;軍事醫學科學院建立的ELISA測定試劑盒,靈敏度達1ng/ml,且操作簡便,重復性好。最近國外學者報道用時間分辨熒光免疫分析法測定血清NSE,其重復 性好,靈敏度、特異性與RIA法一致,相關系數為0.99,正常參考值女性為2.9~9.6μg/L,男性為3.4~11.7μg/L,性別間有顯著差異(P<0.001)。不同方法的NSE測定值有一定差異,一般說來,健康成人血清NSE水平在10ng/ml以下均屬正常。

3、臨床意義

NSE是神經母細胞瘤和小細胞肺癌的標志物。神經母細胞瘤是常見的兒童腫瘤,佔1~14歲兒童腫瘤的8%~10%。NSE作為神經母細胞瘤的標志物,對該病的早期診斷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神經母細胞瘤患者的尿中NSE水平也有一定升高,治療後血清NSE水平降至正常。血清NSE水平的測定對於監測療效和預報復發均具有重要參考價值,比測定尿液中兒茶酚胺的代謝物更有意義。小細胞肺癌(SCLC)是一種惡性程度高的神經內分泌系統腫瘤,約占肺癌的25%~30%。它可表現神經內分泌細胞的特性,有過量的NSE表達,比其它肺癌和正常對照高5~10倍以上。SCLC患者血清NSE檢出的陽性率可高達65%~100%,目前已公認為NSE可作為SCLC高特異性、高靈敏性的腫瘤標志物,有報道;NSE水平與SCLC轉移程度相關;但與轉移的部位無關;NSE水平與其對治療的反應性之間也有一個良好的相關性。

五、細胞角蛋白

細胞角蛋白是細胞體的中間絲,根據其分子量和雙向二維電泳中等電點的不同可以分為20種不同類型,能在正常細胞、腫瘤細胞、細胞培養中分化不同的上皮細胞表達。細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組織多肽抗原(TPA)、組織多肽特異性抗原(TPS)都是細胞角蛋白的標志物。

1、CYFRA21-1

在肺癌中含量尤其豐富,尤其是NSCLC患者的血清及胸水中CYFRA21-1濃度升高,其敏感性隨病情進展而增高,與肺癌的分期呈正相關,其敏感性也較高,對鱗癌的敏感性為50%~70%,對腺癌為30%~50%,對SCLC為20%~50%。CYFRA21-1與放療、化療及其臨床反應有良好的相關性,對化療有效的患者,血清CYFRA21-1水平將明顯降低,肺癌手術後其血清濃度也降低,並與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密切相關,血清CYFRA21-1水平高者,預後不良,尤其可作為肺鱗癌生存及復發的一種獨立性的預後因素。但在支氣管灌洗液中的CYFRA21-1水平,不能用於鑒別量惡性肺疾患。

2、TPA

是細胞角蛋白8、18、19片段的一部分,其表達反映細胞增生活躍。TPA是通過單克隆抗體確定的能識別增生腫瘤細胞釋放了TPA的特異性M3抗原決定蔟。肺癌患者血清中TPA檢測的敏感性為30%~60%,特異性為65%~90%。TPA水平與臨床治療的療效及臨床分期密切相關,隨TNM分期進展,TPA水平增加,能預示腫瘤有無復發,但與組織類型無關,對SCLC不敏感。

3、TPS

NSCLC患者血清中TPS檢測的敏感性為36%,特異性為90%。在伴淋巴結轉移的NSCLC患者及在化療中病情仍進展患者,血清中TPS明顯增高。TPS是重要的預後因素之一,其水平高者,其生存期也短;治療前TPS高的患者,可能預示對化療不敏感和預後不良。

六、鱗癌細胞抗原

鱗癌細胞抗原(SCC-Ag)是1977年由Koto從子宮組織中提取的一種糖蛋白,對多種鱗癌都有不同的特異性和敏感性。

SCC-Ag對肺鱗癌的敏感度為33%~78%,特異度為89%~100%,但對其他類型肺癌的臨床意義不大。血清SCC-Ag水平與肺癌病期呈正相關,隨腫瘤擴散和轉移而增高,Ⅲb、Ⅳ肺鱗癌患者的陽性率明顯高於Ⅰ、Ⅱ、Ⅲa患者;初始SCC-Ag水平與肺鱗癌患者的生存期密切相關,可作為判斷肺鱗癌預後和檢測疾病進展的指標。

七、碳水化合物抗原

碳水化合物抗原(CA)是一系列腫瘤的相關抗原,是細胞膜上的大分子糖蛋白,主要有CA19.9、CA50、CA125等。

CA19.9及CA50檢測肺癌的敏感性為44%~51%,特異性為67%~69%。治療前CA19.9與病期呈正相關,但與預後無關,治療後約有1/5的患者CA19.9下降。有遠處轉移的肺癌患者,其血清CA50高於無轉移者。

CA125是最重要的卵巢癌相關性抗原,對肺癌患者而言,CA125水平與TNM分期呈正相關,血清CA125高者均為晚期患者,其生存期比正常者縮短,復發的可能性增高,可單獨提示NSCLC的預後。

八、肺癌基因診斷

20世紀生物醫學發展的重要特點之一,是對生命現象的認識逐漸向分子微觀水平深入。進入21世紀後,基因及基因診斷不再是「高深莫測」的東西。

1、基因診斷

指在基因水平上運用現代分子生物學和分子遺傳學方法,直接檢測作為生命物質的基因的存在和缺陷、基因結構及其表達功能是否異常,從而對疾病(癌症)或人體狀態作出診斷。

基因診斷常用的實驗技術和檢測方法:蛋白質水平有免疫組化、Westem blot;在DNA水平有凝膠電泳、PCR、PCR-SSCP、序列分析、原位雜交、South-ern雜交;在RNA水平有凝膠電泳、RT-PCR、原位雜交、Northern雜交等。

2、肺癌的基因診斷

分子生物學研究表明,肺癌的發生發展是一個遺傳易感因素占重要地位,涉及到一系列基因(癌基因和/或抑癌基因)異常改變的復雜過程。由正常細胞向癌細胞惡性轉化進程中的啟動階段、促進階段、進展階段等整個演變過程,均涉及到癌基因的激活突變、擴增及過度表達;抑癌基因的失活功能異常(主要失活方式為缺失、點突變和甲基化);以及某些染色體片段的丟失等,從而導致細胞動力學周期正常演進的紊亂,細胞增殖失控無限生長和惡性轉化形成癌腫。研究肺癌發生發展中的分子事件,對基因進行檢測分析,特別是對抑癌基因p16、Rb的研究,可建立起一種比較理想的肺癌早期診斷分子生物學檢測指標。

①癌基因

與肺癌相關的癌基因主要有myc基因家族(C-myc,N-myc,L-myc)、ras基因家族(K-ras,H-ras,N-ras)和Her-2/neu基因,均為顯性致癌基因,在腫瘤形成過程中只需一條基因模板發生突變,所產生的突變體蛋白就可啟動細胞增殖信號而使細胞無限繁殖。

研究表明,myc家族幾乎與所有小細胞肺癌和許多非小細胞肺癌的發生有關;ras家族基因突變與不良預後有關,其通過特定部位的密碼子發生突變而活動,其產物p21與G蛋白有關,可為細胞生長傳遞持續促有絲分裂信號,導致細胞不斷增殖,有ras突變的肺癌患者較無突變者生存期縮短;Her-2/neu基因編碼一種特異的跨膜電位酪氨酸激酶p185,在非小細胞肺癌中,該基因通過p185蛋白的表達,啟動細胞生長分化信號,細胞分化越差,p185陽性率越高,該基因的過度表達與肺癌侵襲轉移及多重耐葯性有關(特別是肺腺癌)。

與肺癌有關的其它癌基因還有:C-myb、C-fos、bcl-2、C-erbB2等。

②抑癌基因

與肺癌相關的抑癌基因主要有p16、Rb、p53基因,需二條模板都發生突變時,腫瘤才會發生。

研究發現, p53的缺失或點突變、p16在人類腫瘤發生發展中可能作為早期的激發事件,這就為早期診斷肺癌提供了理論依據。Rb是最早分離出來的抑癌基因,其編碼產物在細胞周期調控中發揮重要作用。P16為最新發現並克隆的抑癌基因,其失活在多數腫瘤中存在。

從分子病理學角度看,肺癌的發生演變首先是3P等位基因丟失,接著出現9p區域基因變異(p16基因正定位於9p21區域),最後才出現p53基因或ras基因改變。

NSCLC中70%~80%發生p16缺失,而Rb缺失僅為22%;而SCLC中95%以上有Rb缺失突變,提示p16基因在肺癌發生發展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p16、Rb基因不但有可能用作肺癌早期診斷的重要檢測指標,還可用作SCLC與NSCLC早期分型診斷的重要依據。

眾所周知,任何腫瘤的早期診斷都不能靠完全單一的方法完成,必定是多種診斷方法的互補。無論是腫瘤標志物還是肺癌基因,都不能單一的完全確診腫瘤,必須與臨床緊密結合,才能做出早期診斷,進行分型、分級、分期,採取合理的恰如其分的治療方法,並對治療效果、預後、轉移潛能等做出預測。

與中間性骨腫瘤ABC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