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腫瘤 > 骨腫瘤講課視頻

骨腫瘤講課視頻

發布時間:2020-11-22 09:58:56

1、骨腫瘤化療期間可以喝佳膳悠選嗎?

骨肉瘤患者在化學治療期間需戒煙、戒酒,以免導致抵抗力的進一步下降,帶來新的危險。避免劇烈活動、過度勞累,以免發生損傷,帶來治療上的困難。飲食方面,推薦進食精細、有利於健康、有利於消化的食物,避免粗糙食物,以免損傷消化道黏膜並發出血和感染。建議患者避免到公共場所逗留,以免因自身抵抗力低下而感染其他疾病。

2、picc換膜視頻教程,我家孩子七歲,得了骨肉瘤現在化療治療中,過年回老家了,但是明天到了換膜的時間

?

3、健康評估 授課 視頻資料

一、招生對象與學制
招生對象:高中畢業生(或中職畢業生)。
學制:全日制三年。
二、專業名稱
高級護理
三、培養目標和人才規格
(一)培養目標:培養適應我國醫葯衛生事業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較強護理職業能力,能夠在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中從事護理工作的高級技術應用型護理人才。學生應當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和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及良好的護理職業道德行為規范;具有科學文化素養及從事護理工作的文化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和熟練的護理職業技能,能分析和解決護理實踐中的一般問題;具有繼續學習和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以及立業創新能力;具有健康的體魄和心理素質;具有正確的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具有較強的人際交往能力。
(二)培養規格
經過三年學習,學生應達到以下具體業務要求:
1、知識結構
(1)具有高層次護理專門人才所必需的人文、社會及與醫學相關的知識;
(2)掌握必需的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衛生保健等知識;
(3)掌握護理學基本理論、常用護理技術以及臨床護理知識;
(4)掌握英語及計算機基礎理論知識。
2、能力結構
具有以護理對象為中心,實施整體護理的能力;
(1)具有規范的基礎護理和各專科護理操作技能;
(2)具有對常見病病情變化、常用葯物療效及葯物、心理反應的觀察能力;
(3)具有對急、危、重症病人進行急救的能力;
(4)具有配合醫生進行常規診療技術操作的能力;
(5)具有面向個體、家庭、社區提供保健服務及健康指導的能力;
(6)有一定的英語會話、閱讀能力和計算機操作能力,英語水平達到國家三級,計算機應用水平達國家二級。
3、素質結構
(1)具有較高的敬業精神、思想品質和人格情操;
(2)具有適應社會環境和工作崗位的文化素養和人際溝通能力;
(3)具有堅毅、穩定、向上的心理素質;
(4)具有適應工作崗位的健康體魄。
四、主要課程及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一)主要課程
必修課
1、普通課:
(1)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思想品德(職業道德)課(318學時):
主要講授「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毛澤東思想概論」、「鄧小平理論概論」、「法律基礎」、「護理倫理學」、「形勢與政策」等內容,培養學生應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遵紀守法意識和職業道德意識。課內完成176學時,課外通過講座、自學、討論和社會實踐等完成142學時。
(2)英語(280學時):
講授大學英語的基本內容,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譯的語言技能訓練,使學生通過國家三級英語水平考試。
(3)大學語文(32學時):
講授寫作基本理論、方法和技巧,對學生進行常見文體寫作訓練及演講訓練,使學生具備較強的應用寫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一定的文學鑒賞能力。
(4)體育(68學時):
通過體育基本理論的傳授和有效的體育實踐,增強學生的體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意識和能力。
(5)計算機應用基礎(136學時):
講授計算機系統的基本知識,磁碟操作系統常用命令的使用,常用漢字輸入,表格處理方法和PC工具的基本知識,簡單二維軟體介紹及計算機病毒防治及資料庫語言等內容,使學生掌握用微機處理信息的能力。並通過國家二級水平考試。考前課外安排80學時的強化訓練。
(6)醫用化學(32學時):
講授溶液的滲透壓、緩沖溶液、膠體溶液、配位化合物以及醇、酚、醚、醛、酮、醌、脂類、糖類、有機酸類等的分類、結構及理化性質,使學生具備本專業所必需的化學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化學實驗基本技能,為學習生物化學、葯理學等課程打下一定的基礎。
2、專門課
(1)人體解剖及組織胚胎學(112學時):
講授解剖學、組織學、胚胎學三部門內容,使學生掌握本專業必需的正常人體形態結構的基本知識、人體胚胎發育的基本知識,能辨認人體各器官的位置、形態及毗鄰,能規范地進行基本實踐操作,為了學習後續醫學基礎課和臨床專業課奠定基礎。
(2)生理學(54學時):
講授人體各種功能活動的產生、存在和變化,人體、環境與健康的關系,使學生能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認識人體各器官系統的基本功能,人體機能與結構的聯系,機體活動的整體性及機能與環境的對立統一關系,遵循人體功能活動的客觀規律,從事臨床護理及社區衛生保健工作。
(3)生物化學(54學時):
講授幾種與生命活動有關物質的功能及主要代謝過程,使學生能解釋物質代謝與生命活動關系及物質代謝與健康的關系,為後續課程的學習奠定一定的基礎。
(4)微生物及免疫學(54學時):
講授免疫學基礎、微生物學、寄生蟲學,使學生能初步應用所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術對臨床常見的免疫現象與免疫性疾病、傳染病與寄生蟲病的發病機理、實驗室檢查和特異性防治做出解釋;加深對病原生物與人體和環境間相互關系的理解,建立無菌觀念,在消毒、隔離、預防醫院感染等工作中加以具體運用。能初步學會使用顯微鏡油鏡觀察標本,能採集常見傳染病、寄生蟲病的檢驗標本,能在老師指導下進行消毒滅菌。為學習後續課程奠定必要的基礎。
(5)病理學(54學時):
講授疾病的共同性病理變化(基本病理過程)和各系統常見疾病的病理改變及其病理規律。使學生掌握疾病過程的一般共同規律;獲得主要常見病和臟器功能衰竭的基本病理知識;加深對人、環境、健康、疾病四者關系的理解。能科學分析疾病本質及其演化規律,能理解疾病過程中局部與整體、形態與功能、損傷與抗損傷的辯證關系,為臨床護理與保健護理,以及常見病的防治提供理論基礎。
(6)葯理學(54學時):
講授常用葯物的作用、用途、用法、不良反應和用葯注意事項等內容,使學生具有觀察葯物療效和不良反應的能力;具有對常見病非處方葯的用葯指導能力和葯物咨詢能力;具有對常用葯品進行制劑的外觀檢查、查閱葯物相互作用、檢索配伍禁忌與准確換算葯物劑量的能力。通過與相關學科的共同努力,使其初步具有執行處方、醫囑的能力。
(7)就業指導(18學時):
講授學生就業必需知識,就業基本程序和應聘技巧的相關知識和方法等。為學生就業提供指導,使學生掌握就業應具備的基本知識和技能,能正確處理就業過程中的常見問題,為學生能找到適宜的工作奠定理論基礎。
(8)護理導論(32學時):
講授護理學的基本概念、護理學的發展與展望、護理理論及與護理學相關的理論,護理人員在衛生保健體系中的角色功能、護理程序等知識。使學生掌握護理學基本概念、護理程序、護理理論的基本內涵,能正確運用護理程序實施整體護理,為學習專業課奠定基礎。
(9)護理學基礎(126學時):
講授護士素質及其行為規范、壓力與適應、醫院內感染的預防和控制、病區護理管理新模式、臨終護理及基礎護理技術操作等。使學生能運用護理的基本技術於病情觀察、護患溝通、衛生保健指導和各項護理技術操作中,能規范地進行各項基礎護理操作和專科護理操作;能規范地進行各項診療技術的配合操作。
(10)內科護理學(90學時):
講授有關判斷人體對疾病反應的理論和方法、各系統常見內科疾病病人的護理評估及其判斷、決策、處理和評價。使學生能在以服務對象為中心的思想指導下,運用護理程序的科學方法,對內科病人進行整體護理;能規范地進行專科護理技術操作。
(11)外科護理學(90學時):
講授外科護理學總論、普通外科護理、顱腦、胸部、泌尿、骨關節等系統的護理和常見皮膚性病護理,以及常用的外科護理操作技術(包括手術室技術)。使學生能應用上述有關知識,以護理程序的方法對外科病人進行整體護理,較熟練地進行外科護理操作。
(12)婦產科護理學(72學時):
講授女性生殖系統解剖生理、生理產科護理、病理產科護理、婦科病患者護理、計劃生育等。使學生能根據婦女的生理、心理、社會特點,運用新的護理觀和已學到的婦產科基本知識為指導,以護理程序為方法,對孕婦、產婦、婦科病患者及新生兒進行整體護理,並初步具備對母嬰保健、計劃生育等方面的健康教育工作的能力。
(13)中醫護理學(36學時):
講授陰陽五行學說、藏象、經絡、病因病機、診法、辯證、預防與治則等中醫基礎理論,以及中葯、針灸等常用中醫療法與護理等內容。使學生能在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辨證施護)的思想指導下,進行常用中醫療法與護理的基本操作。
(14)老年護理學(36學時):
講授老年人正常的功能形態改變、常見的老年疾病、老人健康評估、老人及其家屬的健康教育、老年心理及老年人的家庭護理等內容。使學生能運用護理程序對老年人存在的健康問題進行整體護理,能運用人體溝通技巧對老年人及其家屬進行護理評估和健康教育,能進行正確的老年護理操作和康復護理。
(15)兒科護理學(54學時):
講授小兒生長發育的規律及促進小兒身心健康的衛生保健措施,兒科基礎護理與常用專科護理技術操作以及兒科常見疾病的護理等。使學生能運用護理程序對患兒進行整體護理,能對個體、家庭及社區進行保健指導與衛生宣教,幫助與促進小兒身心健康成長。
(16)社區護理(54學時):
講授社區健康調查研究的流行病學和統計方法、社區健康促進和健康教育、自我保健、家庭保健和特殊人群保健、社區環境衛生、食品衛生、勞動衛生、學校衛生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以及社區護理的工作范圍和工作程序。使學生能運用預防保健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向個人、家庭、社區提供保健服務,並進行健康指導。
(17)護理管理學(18學時):
講授管理學的基本原理、護理管理制度、護理質量管理、護理業務技術管理、護理人才管理、護理科研管理、護理臨床教學管理等內容。使學生能運用管理學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實施和參與護理管理工作。
(18)五官科護理學(36學時):
講授眼、耳、鼻、咽、喉及口腔各部的護理方法以及五官科護理評估及衛生保健,使學生能運用護理程序,制訂五官科住院病人的護理計劃,能運用五官科護理評估技術進行本科病人的護理評估和檢查的護理配合,能進行五官科常用護理技術的基本操作,能對五官科常見急、危、重症病人正確實施初步應急處理和配合搶救。
(19)精神科護理學(36學時):
講授精神科護理的基本概念、異常精神活動的病因與典型症狀、精神科護理的基本要求與基本技能、異常精神活動患者的評估與診斷、心理咨詢與異常精神活動的常用治療與護理等內容。使學生能對人類異常精神活動做出評估,能運用護理程序對護理對象進行整體護理,維護其利益與尊嚴。
(20)傳染病護理學(36學時):
講授傳染病學的基本知識、傳染病的護理診斷、整體護理與預防措施。使學生能運用護理程序的科學方法,對傳染病科病人進行整體護理,規范地進行專科護理技術操作。
選修課
醫學公共關系學、護理禮儀與人際溝通、醫學文獻檢索、康復護理、護理美學、健康教育、護理心理學、預防醫學、營養與膳食、醫用拉丁文、健康評估等。
(二)主要實踐性教學
1、護理學基礎(74學時):
備用床、暫空床、麻醉床、卧有病人更換床單、褥瘡護理、鼻飼法、氧氣吸入法、人工呼吸法、輸液、輸血、各種注射、洗胃法、床上洗頭法、床上擦浴、口腔護理、護理病歷書寫、病人入院護理的評估單、護理記錄單、搬運病人法、保護具的使用、無菌技術操作、隔離技術、生命體征的觀察及處理、繪制體溫單、冷熱療的護理、導尿術、灌腸法、口服給葯法、葯物過敏試驗、屍體料理、醫療文件的書寫等。
2、內科護理學(34學時)
相互練習護理體征操作、胸腔穿刺護理操作、雙腔二囊管壓迫止血術示教、血液透析錄像、練習內科整體護理及書寫內科護理病歷等。
3、外科護理學(36學時)
無菌技術操作、手術人員手和臂的消毒、病人手術區皮膚消毒、心肺復甦操作、外科感染病人示教、外傷清創和燒傷病人示教、換葯、綳帶包紮、手術病人示教、甲狀腺腫瘤及頸部腫塊示教、疝病人示教、胃腸減壓示教、胃腸手術病人前後示教等。
4、婦產科護理學(28學時)
孕期衛生與產後健康教育、產科腹部四步觸診、骨盆外測、新生兒沐浴、外陰沖洗及消毒、婦科常用護理技術操作、門診計劃生育手術的護理等。
5、兒科護理學(22學時)
小兒身高體重的測量、兒科常用護理技術操作訓練、組織學生到兒科ICU見習急救處理等。
五、培養措施
(一)首先必須加強高職護理教育的科學化、規范化管理,根據本地經濟發展和建設規劃的戰略目標,制定本系的中、長期發展規劃,並制訂出具體實施計劃,目標明確、步驟有序。
(二)加強教學管理,提高教學質量。其一,優化教學計劃。課程體系建設、教材體系建設等都應擺脫學科系統性、完整性的束縛,根據崗位群的需要,建立與普通高等教育具有本質差異的教學體系。尤其在課程設置上要針對高職生源(高中生、中專生)的不同文化基礎和專業知識基礎,在基礎課、專業課和實踐課不同平台上實施不同內容及方法的教學。
(三)採取不同生源分層教學的措施。根據兩類學生存在著文化知識和醫學知識的差異而又各有優勢的特點,中專、高中生生源分別編班,對中專生源增加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課程教學,如大學語文、大學英語等,利用晚自習、雙休日授課。舉辦英語角活動,提高此類學生英語的聽、說、讀、寫、用等能力。為學生考英語三級提供機會。專業課採取補差的方式,突出重點,攻克難點,溫故知新。對於高中生源的學生主要加大醫學基礎知識及護理專業課的教學力度,突出護理操作技術的訓練。

六、實現培養目標的途徑說明
培 養目標分解 實現培養目標途徑 相關課程序號 要 求
德育教育 通過理論教學、管理育人、教書育人、形勢教育、社會實踐來實現。 1、2、3、4、5、25 以培養與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開拓創新精神、科學嚴謹的工作態度、良好職業道德的合格人才為目標。
體育教育 理論教學與體能訓練相結合,開展兩操一活動和專項性的體育競賽活動及達標競賽活動來實現。 7 以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為目標。
計算機應用能 力 通過相關課程的理論教學和上機實踐來實現。 10 以熟練操作計算機和計算機在護理領域的應用為目標。畢業時應通過計算機二級水平。
外語應用能 力 通過讀、聽、寫、會話訓練和專業外文資料翻譯實踐來實現。 6 以能進行常用英語會話、藉助詞典閱讀醫學外文期刊為目標。基礎英語達到國家三級英語水平。
專業基礎理論教育 通過相關課程的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來實現。 9、11、12、13、14、15、16、17、24 以能綜合應用專業基礎理論知識指導臨床護理實踐為目標。
專業操作技能教育 通過相關課程的理論教學,尤其是通過課堂操作訓練、臨床見習和實習來實現。 18、19、20、21、22、23、26、27、28、29 以能進行規范的、熟練的護理操作為目標。
備註:上表相關課程序號為高級護理專業教育教學進程表課程類型序號

4、骨腫瘤的特徵是什麼?

骨腫瘤早期往往無明顯的症狀,即使有輕微的症狀也容易被忽略。隨著疾病的發展,可以出現一系列的症狀和體征,其中尤以局部的症狀和體征更為突出。具體的臨床表現因疾病的性質、部位以及發病的階段不同而有較大的差異,常見有:  
(1)疼痛:這是骨腫瘤早期出現的主要症狀,一般在開始時較輕,並往往呈間歇性,隨症病情的進展,疼痛可逐漸加重增劇,且由間歇性發展為持續性。多數患者在夜間疼痛加劇以致影響睡眠。其疼痛可限於局部,也可以向遠處放射。
(2)腫脹或腫塊:一般在疼痛發生了一定的時間後才會出現,位於骨膜下或表淺的腫瘤出現較早些,可觸及骨膨脹變形。如腫瘤穿破到骨外,可產生大小不等,固定的軟組織腫塊,表面光滑或者凹凸不平,並常於短期內形成較大的腫塊。
(3)功能障礙:骨腫瘤後期,因疼痛腫脹而患部功能將受到障礙,病情發展迅速則功能障礙症狀更為明顯,可伴有相應部位肌肉萎縮。
(4)壓迫症狀:向顱腔和鼻腔內生長的腫瘤,可壓迫腦組織和鼻險,因而出現顱腦受壓和呼吸不暢的症狀;盆腔腫瘤可壓迫直腸與膀胱,產生排便及排尿困難;脊椎腫瘤可壓迫脊髓而產生癱瘓。
(5)畸形:因腫瘤影響肢體骨骼的發育及堅固性而合並畸形,以下肢為明顯,如髖內翻,膝外翻及膝內翻。
(6)病理性骨折:腫瘤部位只要有輕微外力就易引起骨折,骨折部位腫脹疼痛劇烈,脊椎病理性骨折常合並截癱。
(7)全身症狀:骨腫瘤在早期時一般無明顯的全身症狀,後期由於腫瘤的消耗、毒素的刺激和痛苦的折磨,因而可出現一系列全身症狀,如失眠煩躁,食慾不振,精神萎靡,面色常蒼白,進行性消瘦、貧血、惡病質等。

5、關於骨肉瘤轉移的問題?

【病理】
骨肉瘤的主要組織成分為腫瘤性成骨細胞、腫瘤性骨樣組織和腫瘤骨。其成分的多寡,隨腫瘤性成骨細胞分化程度而異。分化比較成熱者,腫瘤骨多,稱為硬化性骨肉瘤,分化比較原始者,腫瘤骨少,稱為溶骨性骨肉瘤。介乎二者之間者,即有不同程度的溶骨性和硬化性骨肉瘤。
在肉眼觀察下,骨肉瘤的性質頗不一致,有堅硬如象牙者(硬化性骨肉瘤),有脆軟如肉芽易出血、瘤骨極少者(溶骨性骨肉瘤),由於生長迅速而血不足, 以致部分腫瘤壞死,形成含棕色或血性液體的囊腫者,有生長迅速而血運豐富,腫瘤組織含有極多的擴張血管和血安,以致腫瘤產生搏動和雜音,形成假性動脈瘤者。
顯微鏡檢查,腫瘤組織的成分亦復雜無常。在硬化性部分的切片中,可以發現不分層,無骨小管系統,排列雜亂、染色頗深的腫瘤骨小梁。腫瘤骨小粱間隙之中,可能有未被破壞的正常骨質存在,與腫瘤骨對比,更顯出腫瘤骨小粱不服從生理力線原則的紊亂現象。在溶骨性部分的切片中,則可以發現腫瘤骨稀少或不存在,偶爾或有散在的骨樣組織,但腫瘤性成骨細胞極多,分化原始,大小不一,胞漿多少不勻,胞膜不清,胞核大,染色深,分裂多。此外血管豐富,有成竇狀者,其管壁系由腫瘤細胞所形成。上,述兩種顯微鏡下的不同組織象, 可能存在千同一骨肉瘤中。此點說明,骨肉瘤一且發生,不論其為硬化性或溶骨性,惡性的程度不可能有絕大差別。除上述鏡下所見外,尚可發現兩種比較少見的細胞:一為腫瘤巨細胞,胞核多至3-10個,染色頗深,一為異物巨細胞,散在於腫瘤壞死部分或出血部分的周圍。其形態與骨巨細胞瘤的巨細胞同。總的說,骨肉瘤的主要成分為腫瘤性成骨細胞,骨樣組織和腫瘤骨。但也可能有一些惡性程度不等的軟骨組織小島,數量小,不能左右骨肉瘤的本質。因此,不應因軟骨組織的出現,更變骨肉瘤的名稱。
骨肉瘤轉移早而迅速,轉移瘤幾乎完全發現於肺部,通過肺部轉移至其他器官者則罕見;局部淋巴結因腫瘤壞死可有增生擴大現象,但很少有轉移瘤的存在。

【臨床表現】
患者多為10~25歲的少年或青年: 由畸形性骨炎轉變者, 年齡常超過50歲,男性多於女性,約為2:1。長管狀骨的干骺端為骨肉瘤最易發生的部位。骨骺、 骨乾和其他任何部位的骨組織,亦能發生骨肉瘤。最典型位置在管狀骨(約80%病例)。股骨遠端及脛骨、肱骨的近端是最常發病部位。最早的主訴為持續的局部鑽入樣疼痛。劇痛往往不能忍受, 尤以夜間為甚。 因此,患者睡眠不佳, 食慾不振,全身迅速消瘦,精神萎靡。疼痛發生2~3個月後, 局部或可摸到腫瘤, 但軟硬不定, 且有輕度壓痛。 腫瘤周圍肌肉萎縮甚早, 使腫瘤部分顯得更大。 以後皮膚緊張發亮,色澤改變, 呈紫銅色, 表面靜脈怒張, 有時可以摸到搏動, 或聽到血管搏動的雜音,故有稱為惡性骨動脈瘤者。患者體溫略有增高,體重減輕。

【化驗檢查】
早期可發現輕度貧血、白細胞計數增多和血清鹼性磷酸酶增加。患者經徹底手術治療後,血清鹼性磷酸酶應立即減至正常含量,如其含量仍繼續超過正常水平,即有轉移瘤存在的可疑。血清銅、鋅及銅鋅比有助於成骨肉瘤的診斷、療效觀察、預後估計的指標。對於成骨肉瘤患者,血清銅含量增高的程度代表了腫瘤在體內的活動程度。在原發骨肉瘤且無轉移的病人,患肢做截肢術後血清銅可降至正常水平。對於成骨肉瘤患者或是伴肺轉移者可以出現血清鋅下降。骨肉瘤伴有轉移者較單純骨肉瘤患者血清鋅低。銅/鋅比在單有骨肉瘤無轉移患者中,其比值為0.94±0.47,尚在有轉移者,比值為2.28±0.48
【X線檢查】
肺部和局部攝x線照片為診斷骨肉瘤和判斷肉瘤預後的重要步驟。茲從下列幾方面來敘述骨肉瘤的線徵象:
(一)局部軟組織腫瘤;如腫瘤發生在骨膜深層,或腫瘤已由骨質內部向周圍突破,則在x線照片上可以發現軟組織中留有陰影和不規則的骨化區。
(二)骨膜變化: 早期的骨膜變化為三角形骨膜新骨形成, 其次為日光放射樣的骨膜反應。晚期因腫瘤向周圍擴大,三角形新生骨也隨之發生缺損,並向骨幹中部推移。日光放射樣的新生骨小梁,因受腫瘤細胞的擠壓和破壞,形成如毛發蓬鬆的紊亂狀態。最後因腫瘤繼續增生,新生骨可完全消失,軟組織可顯有不規則的腫瘤陰影。
(三)皮質骨變化: 骨肉瘤發生於骨膜渙層或皮質骨本身時,其最早和最主要的變化為一側皮質骨的輕度破壞和疏鬆。如腫瘤系硬化性骨肉瘤,除骨質破壞和疏鬆外,另有不規則的腫瘤骨增生的陰影。因此在x線照片中可以發現組織紊亂,毫無紋理,十分緻密的腫瘤骨陰影重迭於疏鬆破壞的骨質上。
(四)松質骨變化:由髓內發生的骨肉瘤以溶骨性為多,血運豐富, 生長快。骨質破壞系由內向外,迅速廣泛,周圍均勻,故骨膜反應性新生骨不易產生。x線徵象可能為囊腫樣,故易引起病理性骨折。
(五)肺部的變化:肺部轉移瘤一般在原發腫瘤出現4-9個月內發現。肺部轉移瘤在早期不易覺察,故在肺部x線照片上未發現轉移瘤時,決不等於肺中無轉移瘤存在。一般每隔2-3個月即應重攝肺部x線照片一次,繼續觀察至2-3年後,若肺中仍無轉移瘤發現,則其發現的可能性逐漸減少。轉移瘤多數分布於肺葉邊緣,偶爾亦可發生於肺門附近,後者應與鈣化淋巴結鑒別。轉移瘤呈大小不一的棉球狀。生長緩慢者,產骨較多,密度亦高。亦有轉移瘤完全不產生瘤骨,故其密度和其他軟組織的轉移瘤無異。

【鑒別】
骨肉瘤和骨關節結核的鑒別,比較容易。後者為慢性疾病,疼痛不劇烈。骨關節結核局部腫脹較大,大多數病例有關節面破壞現象。骨肉瘤很少侵入關節內部。骨肉瘤與其他惡性骨腫瘤的鑒別,有時比較困難,須賴組織病理檢查,方可作出最後診斷。性程度不等的軟骨組織小島,數量小,不能左右骨肉瘤的本質。因此,不應因軟骨組織的出現,更變骨肉瘤的名稱。
骨肉瘤轉移早而迅速,轉移瘤幾乎完全發現於肺部,通過肺部轉移至其他器官者則罕見;局部淋巴結因腫瘤壞死可有增生擴大現象,但很少有轉移瘤的存在。

【治療和預後】
過去對經活體組織檢查診斷確診為骨肉瘤後,應盡早作根治術。腫瘤位於四肢長骨者,截肢平面原則上應超過患骨近側關節,但股骨下段發生腫瘤時,據統計,髖關節離斷術效果並不比在股骨上端做截肢術佳。位於股骨上端或髂骨的腫瘤,須做半骨盆切除術。位於肱骨上端者,須做肩肱胸壁間離斷術。如果腫瘤位置不適合手術者,才採用放療。
過去不論採用何種治療方法,骨腫瘤死亡率很高,文獻中經手術治療的5年生存率僅在5~20%左右,1972年Jaffe介紹了使用大劑量的氨甲蝶呤(MTX)和甲醯四氫葉酸鈣(CFR)治療骨肉瘤,有了很大發展。在有效化療基礎上,對成骨肉瘤治療不是單一採用截肢術或關節離斷術,而是可以在有條件的病例中選用人工關節置換,大塊骨切除,局部熱療等保留肢體的方法。

6、骨腫瘤的分類有哪些呢?

骨腫瘤是發生於骨骼或其附屬組織(血管、神經、骨髓等)的腫瘤,是常見病。同身體其它組織一樣,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現,跟經絡瘀結、體質惡變有很大關系;骨腫瘤有良性,惡性之分,良性骨腫瘤易根治,預後良好,惡性骨腫瘤發展迅速,預後不佳,死亡率高。中醫經絡消瘤可以全身調理,疏通經絡、改變體質,患者可以去試試,祝你好運!

與骨腫瘤講課視頻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