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腫瘤 > 原發性骨腫瘤

原發性骨腫瘤

發布時間:2020-03-08 02:12:26

1、原發性骨髓

多發性骨髓瘤是一個比較嚴重的疾病,其實是血液系統的腫瘤性疾病。血液系統疾病,腫瘤是一種非實體性腫瘤,不是真長了一個腫瘤,而是由於血液系統的異常,造成腫瘤性疾病。多發性骨髓瘤,首先是漿細胞瘤,就是這種腫瘤細胞是漿細胞,這個疾病會造成很嚴重的疼痛,經常會當成多發的一個骨折部位。特點叫CRAB。其中,C,是低鈣血症;R,是腎功的損害;A是anemia,貧血;B,是骨性的損害。所以,多發性骨髓瘤最終會帶來骨的損害。特徵的影像學表現,比如穿鑿樣的改變,最多見顱骨上或者扁骨上有很多像小洞樣,穿鑿樣的X線的表現,當然在脊柱上面會造成一些非跳躍性的、連續性節段的多節段的病變。當然做檢查,做血免疫固定電泳,會有M蛋白的升高。血液系統來源的腫瘤性病變,會造成很嚴重的骨痛。多發性骨髓瘤在血液內科通過化療能獲得非常好的療效。望採納。

2、原發性澱粉樣變性可發展致多發性骨髓瘤嗎

澱粉樣變(amyloidosis)是指一種均勻無結構呈特殊反應的澱粉樣蛋白(amyloid)沉積於組織或器官,導致相應組織器官發生不同程度的形態改變和功能障礙的疾患。澱粉樣蛋白是一組蛋白質和黏多糖復合物,因其具有與澱粉類似的化學反應(如與碘反應等)而被稱為澱粉樣變,實際上與澱粉毫無關系。澱粉樣變病是蛋白質生化代謝障礙性疾病,臨床上有多種不同的類型,分類方法不盡一致。簡單地可以根據其病因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而各自又按發生部位和范圍的差異分為限局性和系統性。 原發性系統性澱粉樣變,(primary systemic amyloidosis)又稱為Lubarsch-Pick病,是澱粉樣蛋白沉積於間質組織,累及心、肝、腎、胃腸道和皮膚等多個臟器引起的原發性系統性損害。兩性均可受累,平均發病年齡在60歲以上。早期特異性的表現是腕管綜合征,皮膚黏膜損害,肝腫大和巨舌。12%~40%的病人可見巨舌,由於舌體增大,兩側可有齒痕,舌表面光滑、乾燥或有蠟樣丘疹、結節、斑塊、大皰、裂隙、潰瘍和出血,部分伴疼痛性吞咽困難。早期皮膚症狀是輕度外傷後或自發性瘀點、瘀斑和紫癜,好發於皺褶凹陷部位如眼瞼、鼻唇溝、頸部、腋窩、臍部、外生殖器和口腔。特徵性的皮膚損害是無症狀的表面光滑有蠟樣光澤的丘疹、結節和斑塊,呈正常膚色、琥珀色或黃色,常伴有出血傾向。發生部位與紫癜性損害類似,也可累及耳周、面部中心區域、頰黏膜和腹股溝。皮疹可以孤立存在,但也會融合成大的腫塊,在面部者呈獅面樣外觀。另外還有發生在面、手及足部的硬皮病樣損害;在眼瞼、唇部、耳郭的黏液水腫樣損害;頭部的環狀、斑狀脫發或普禿;手掌部蠟樣浸潤伴出血和角化過度及遲發性卟啉病樣損害;各種甲營養不良性改變如甲脆弱、甲缺如、甲下條紋、甲部扁平苔蘚樣損害以及皮膚黏膜的出血性或類天皰瘡樣損害等。累及骨骼肌出現背部疼痛;心臟、腎臟受累則發生心功能不全、蛋白尿和腎衰竭。部分患者有嘔血或便血,約20%病人最終發生多發性骨髓瘤,出現骨痛等症狀。本病預後較差,平均生存期無骨髓瘤者為13個月,合並骨髓瘤者為5個月。

3、骨癌的腫瘤一般長在人哪個部位?

一、骨癌概述骨腫瘤有原發性及繼發性兩大類。從發病率來看,後者比前者多見。惡性原發性骨腫瘤約占人體全部惡性腫瘤的1%,雖較為少見,但多發生於青壯年,在大范圍手術治療(如截肢、關節解脫術)後,不僅致殘,而且仍有較高的死亡率,因此早期診斷及早期治療十分重要骨腫瘤不僅僅是 「 骨頭 」 上長的腫塊,它包括骨髓、骨膜、軟骨、血管、肌肉、神經纖維、脂肪等骨骼所有的附屬組織發生的腫塊及腫瘤樣病變。例如 「 纖維異樣增殖症 」 、 「骨囊腫」 等,它們不是真性腫瘤,但其表現和治療同骨腫瘤相似,人們稱之為腫瘤樣病變。骨腫瘤可分為良性和惡性,但其間有時沒有截然的界限,甚至同一腫瘤中可同時存在良性和惡性的組織學特徵。為了進一步明確診斷,顯微鏡下的病理所見必須結合臨床情況和X線表現,全面加以分析,三者缺一不可。骨腫瘤在人群中發病率約為0.01%。在骨腫瘤中:良性佔50%,惡性佔40%,腫瘤樣病變佔10%左右良性骨腫瘤以骨巨細胞瘤、骨軟骨瘤、軟骨瘤較為多見;惡性骨腫瘤以骨肉瘤、軟骨肉瘤、纖維肉瘤為多見。由於骨組織來源於中胚層組織,發生在骨組織的惡性腫瘤醫生們都稱之為 「 肉瘤 」 ,不能稱為 「 骨癌 」 。骨腫瘤以大腿骨和小腿骨發生最多,如骨肉瘤、骨巨細胞瘤、骨軟骨瘤等。發生軀體腫瘤較少,如轉移瘤、多發性骨髓瘤及軟骨肉瘤等。脊索瘤以脊椎為特發部位,尤以骶椎最多,軟骨瘤多發生於手足各骨。骨腫瘤多發生於男性,尤其是多發性骨髓瘤,脊索瘤等。男女之比約為1.5:1。從發病的年齡上看,有兩個高峰階段,第一個高峰是在10-20歲,第二個高峰是壯年以後,後者主要是轉移性骨腫瘤。二分之一的原發性惡性腫瘤病人發生在10-20歲,尤其是骨肉瘤病人,三分之二發生在這個年齡組內,說明惡性骨腫瘤多發於青少年,危害較大。一般來講年齡越小,惡性骨腫瘤的惡性程度越高。由於在治療上尚未有重大突破,故預後較差。原發性骨癌很少見,在美國百年占所有確診癌症的不到1%。由身體的其他部位轉移至骨的繼發性癌症則常見。原發性骨癌通常侵犯年輕人,尤其是那些比他們的同年齡人長得更高的人。其中主要類型,骨肉瘤大約占所有原發性骨癌的近60%;它易侵犯青少年,他們的骨正處於快速的發育階段。尤因肉瘤起源於骨髓,而且多發生於5-9歲的兒童和20-30歲的青壯年。軟骨肉瘤起源於軟骨且易於侵犯中年人;其他的少見類型的骨癌發生於成年人,包括纖維肉瘤、惡性巨細胞瘤和有毒瘤。原發性骨癌可能是一種致命的疾病,但先進的檢測和治療方法,已經將5年生存率提高到超過70%。治癒的可能性大部分取決於腫瘤發現的早晚及腫瘤轉移的速度。繼發性骨癌的生存率各不相同。良性腫瘤通常成為長期健康的危險信號。繼發性骨腫瘤多發生於中年及老年,41-60歲佔半數以上。發生部位最多見於各軀干骨,其次是大腿骨及上臂骨的近端呈 「 向心性 」 特點。繼發性骨腫瘤的發生部位有時與原發瘤有關,如乳腺癌症的轉移多見於胸椎、肱骨近端;甲狀腺癌的轉移多見於頸椎、顱骨;宮頸癌及前列腺癌的轉移多見於盆骨、腰椎;肺癌的轉移多見於肋骨及肘、膝遠端各骨。

4、我姐姐今年60歲,得了原發性骨髓瘤,現在醫生讓服用雷利度胺和馬法蘭。一是這要哪兒能買到?

你好!
到專門的血液病醫院或有血液科的大醫院一般都能買得到,雷利度胺買不到可改用沙利度胺,還可以選擇VAD方案,VCR0.4mg/d 4天,ADR9mg/m2 d 4天,Dex40mg/d 1-4天 9-12天 17-20天。

5、原發性和多發性骨髓瘤有什麼區別

原發性骨髓瘤約占骨髓瘤的3%。病變僅侵犯骨骼的某個局部部位,產生局部疼痛。多數患者無貧血、高血鈣及腎功能不全。約1/4患者血清或尿中的M蛋白含量較一般低(<15g/L)。正常的免疫球蛋白不受抑制。骨髓未侵及的部位漿細胞數不增多。診斷依靠局部的組織學診斷證實,X線檢查可有局部骨骼變化,但無全身性骨骼破壞。局部病變治療後,血清及尿M蛋白消失。
多發性骨髓瘤並發症
1、腎病:
腎臟損害是MM的重要臨床表現之一。MM患者常有蛋白尿、鏡下血尿、低蛋白血症、水腫以及腎功能不全、貧血等表現,易與「慢性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征」混淆,而被誤診。
鑒別腎臟疾病(腎炎、腎病等)與MM並不困難,關鍵在於臨床醫師能否想到MM的可能性。如果臨床醫師想到MM是引起腎臟損害的疾病之一並保持警惕,尤其遇到老年患者有腎臟損害的同時還有骨骼疼痛或與腎功能不全並不平行的貧血(腎性貧血與腎功能不全程度平行)時,進行有關MM檢查如骨髓穿刺和 (或)骨髓活檢、蛋白電泳和(或)免疫電泳、骨X線檢查等,即可發現有無骨髓瘤細胞、M成分、溶骨性損害,而確定或排除MM。一般而言,當出現腎臟損害時,MM已不處於疾病早期,進行上述檢查當可明確診斷而避免誤診。
2、.原發性巨球蛋白血症:
此病的特點是血清中出現大量單克隆免疫球蛋白IgM,骨髓中有淋巴漿細胞樣細胞(lymphoplasmacytoid cell)增生、浸潤。
以上向大家講解了骨髓瘤需與那些疾病鑒別,大家若是出現上述症狀一定要及時就醫,防患於未然。疾病早期病情較輕,是最佳治療時期,大家應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及時有效控制病情發展。

6、中葯治療原發性骨髓瘤葯方

中葯是沒法治療骨髓瘤的,只有化療和骨髓移植才是能控制病情發展的唯一方法,中醫葯只是用於保健,想通過中醫中葯治療骨髓瘤的,到目前為止,沒有一種是有效的。

7、原發性骨腫瘤最多見的是

肝癌。伴有惡心、嘔吐、納差。由於肝功能的損害、腫瘤壓迫引起胃腸道導致出現的惡心、嘔吐和納差。隨著病情的越來越重,症狀也越來越明顯。肝癌。伴有腹脹。由於腫瘤的增大,肝腹水以及肝功能障礙所引起。腹脹主要是上腹部最明顯,特別在中午進食後或下午休息時,腹脹加重。有些患者常認為少吃可以減輕症狀,也常被患者誤認為是消化不良,沒有引起重視,就診不及時。

與原發性骨腫瘤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