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腫瘤 > 湖北省抗癌協會骨腫瘤分會

湖北省抗癌協會骨腫瘤分會

發布時間:2020-11-08 12:12:38

1、蘿卜的葯用功效

中醫認為,蘿卜性涼,昧辛甘,無毒,入肺、胃經,能消積滯、化痰熱、下氣、寬內中、解毒,治容食積脹滿、痰嗽失音、肺癆咯血、嘔吐反酸等。蘿卜具有很強的行氣功能,還能止咳化痰、除燥生津、清熱懈毒、利便。

蘿卜所含的核黃素及鈣、鐵、磷等,比梨、橘子、蘋果還要高,尤其維生素C含量比,比蘋果高10倍,比梨高18倍,因此有「蘿卜賽梨」之說。

(1)湖北省抗癌協會骨腫瘤分會擴展資料

蘿卜為半耐寒性蔬菜,種子在2℃-3℃便能發芽,適溫為20℃-25℃。幼苗期能耐25℃左右較高的的溫度,也能耐零下2℃-零下3℃的低溫。

蘿卜莖葉生長的溫度為5℃-25℃,適溫為15℃-20℃。肉質根生長的溫度為6℃-20℃,適溫為18℃-20℃,當溫度低於零下1℃-零下2℃時,肉質根會受凍。

2、屠重棋的簡歷

屠重棋,男,教授,骨科副主任、骨腫瘤骨創傷科主任,博士生導師,1986年山東醫科大學畢業後在華西醫院骨科工作至今,先後去美國、澳大利亞、韓國學習。主要研究方向為:四肢骨關節惡性骨腫瘤的診斷和治療及其基礎研究。尤其在惡性骨腫瘤的保肢技術、同種異體骨關節移植重建技術等方面研究較深,共行保肢手術約1500例,保肢率達90%。率先在國內開展:半盆切除、人工半骨盆+全髖骨關節置換的保肢術;惡性骨腫瘤微波/液氮原位滅活復合人工關節置換的保肢技術;惡性骨腫瘤微波/液氮原位滅活術;四肢惡性骨腫瘤瘤段切除、同種異體骨段移植復合人工關節置換的保肢技術;腫瘤人工關節(膝、肩、肘)置換術;腹主動脈球囊阻斷下骶骨腫瘤切除重建術。各種四肢畸形的矯正手術。研究方向:1、惡性骨腫瘤發病機制及保肢技術研究;2、骨折癒合機制研究;3、骨科生物材料基礎與臨床研究。

學術任職:四川省衛生廳學術和技術帶頭人;中華醫學會骨腫瘤專委會委員;中國肉瘤委員會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肉瘤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醫葯生物技術協會骨組織庫分會委員;四川省醫學會創傷委員會副主委及候任主委四川省醫學會骨科專委會骨腫瘤學組組長;四川省醫學會骨科專委會委員兼秘書長;四川省醫師協會骨科專委會常委;四川省醫學會骨質疏鬆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四川省醫學會器官移植專委會委員;成都市醫學會骨質疏鬆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矯形外科雜志》、《中國骨腫瘤骨病雜志》、《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雜志》、《華西醫學雜志》、《中國骨與關節外科雜志》編委。

科研成果:負責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863子課題、四川省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四川省重大產業技術創新課題、四川省科技攻關課題等多項課題及項目,資助金額總額達600餘萬元。近5年,主編或參編專著6部,在國內外知名雜志發表論文60餘篇,其中SCI10餘篇。已培養研究生14名。

3、百家姓中?

姓毒都有,姓靖的就不在話下了!只不過是非主流而已!還有,百家姓是宋朝編的.沒有靖姓也不出奇!畢竟,姓太多了.不可能全給列出來!就算到現在,也可能還沒全統計出來!因此,甭太在懷

4、癌症晚期病人,怎麼做到最小痛苦的走完最後的日子?

專家給癌症病人的建議
「癌症病人1/3是嚇死的,1/3是用葯過度病人無法耐受而死的,最後1/3才是治療無效而死的。」這話雖無科學根據,但卻說明一個道理:病人若能樂觀對待並採取正確的治療行為,就可能戰勝癌症,延長生命。
主講人:劉魯明,男,51歲,醫學教授,從醫28年。專長中西醫結合腫瘤內科治療,尤擅長肝癌、胰腺癌、肺癌等消化道和呼吸系統腫瘤。先後承擔的國家、部省級科技項目主要有:「以外放射為主中西醫結合治療大肝癌」、「參麥注射液現代化示範研究」等。1990年獲上海市醫學科技進步一等獎,1991年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和國家中醫葯科技進步三等獎(排名第二)等7項科技進步獎,近年來發表論文四十餘篇。主編《肝癌綜合治療學》。現任中國中醫葯學會博士研究會理事、中國中醫葯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抗癌協會抗癌葯物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抗癌協會傳統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等。
患上癌症怎樣選擇並進行治療
【態度積極,樂觀主動,是一切治療的開始】
現代醫學的進展表明,很多癌症並非不治之症。經過積極治療,有的病人可能一輩子都與腫瘤共同生活,也可相安無事,只要按時復查,堅持「扶正」治療,還是可以如健康人一樣享受生命。因此在正確認識癌症的發生與治療後,癌症病人及家屬要做好長期作戰的准備,共同培養樂觀、正確的生活態度,樹立積極、必勝的信念,為患者營造一個輕松、快樂的生活環境。
中醫學認為,突然強烈的精神刺激或反復持久的情志刺激,可使人體臟腑功能損傷,氣機逆亂,氣血陰陽失調而發病。現代醫學心理學家的許多調查研究也證實了精神因素與惡性腫瘤的密切關系。有人指出:影響癌症發生的重大生活事件一般先於癌症起病前6~8個月,而憂郁、失望、悲哀可能是癌症的先兆。已有的研究還發現,死亡、離別的悲哀、憂郁和焦慮,在癌症發病前的一年左右就可以見到。
臨床上,許多患者得知自己患上癌症時,會表現出恐懼與焦慮、孤獨和抑鬱、憤怒與仇視等等各種不良的情緒變化。有一種「想像療法」,可以在醫生指導下,自我進行。病人把某一種觀念暗示給自己,如:想像自己如何戰勝了癌症,已經戰勝了癌症,等等,這樣有可能使體內的免疫機能得到改善。
平時,患者還應努力在生活中擇其樂而從之,迂其憂而棄之。不要因患上癌症帶來的諸多變化而怨天尤人、厭世悲觀,而應該努力培養「恬淡虛無」的生活態度,避免過度的情志變化和精神刺激,做到開朗樂觀、寬宏大度,遇事「泰然處之」,使自己有良好的「應付能力」。心態如何,對治療效果絕對是關系重大。
【不急不躁,制定五年「作戰」計劃】
對待癌症這樣的頑固慢性病,患者需要平和的心態,醫生也應該努力為病人制定全程治療方案(暫且定為「5年治療方案」),並將治療可能的過程告訴患者,使患者獲得最大自信心。戰勝病魔需要的是時間、智慧及信念,還有各方的通力合作。
癌症患者其實是整個治療過程中的主導者。如若把治療癌症的過程看作是一次漫長而艱苦的戰役,醫生只是參謀長和(或)作戰部長,主要提供行軍打仗的戰略戰術等謀略,並執行戰斗命令;患者丈夫或妻子是政委,協助司令共同定奪進退大權;子女應是副司令或副政委;而患者本人才是統帥全軍的總司令,掌管操控生死的兵權,選取參謀長的方案,根據自己部隊的實際情況,確定具體的作戰方案和作戰部長,並且指揮作戰。患者不要因為某些症狀始終得不到緩解而喪失信心,而應在醫生(參謀長和/或作戰部長)的幫助下,統觀全局,明白5年抗戰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關卡、出現的變化,採取各種預防和應對措施。
這種現代的治療模式,讓患者自己參與到疾病的治療過程中並擔負責任,提高他們對自身疾病的認識,加強參與感,真正做到對自己的生命負責,讓他們的情緒由低迷、消極、急躁轉變為主動、積極、不急不躁。同時也加強了醫患之間的溝通,增進相互理解與合作。
【病急不亂投醫】
很多病人一旦患上癌症,病人和家屬就自然而然地將所有的事情都拱手交給了醫生,把醫生當作了「神仙」。對自己的病情、以往的治療過程、檢查結果都不太了解,認為這些都只是醫生們的事,只需告訴他們怎樣服葯,怎樣治療,生命還剩多久即可。其實這樣難以與醫生進行深入的交流。患者應在治療過程中,始終保持主導的地位,擔當起總司令的職責,選擇並引導醫生為自己看病。這就是歷來所謂「求醫」的真諦。
患者每一次就醫時,都要抓住就診的重點,向醫生描述你當前最為困擾的症狀、最需要解決的問題、要達到的疾病治療期望值、經濟上可以投入於治療的預算、希望在哪裡進行治療等等。初診的病人還可以選擇時間相對寬裕的特需門診就醫,雖然掛號的價格稍貴,但比起有些外地病人買黃牛票要物超所值得多。特需門診讓你有充分的時間認識了解自身疾病,並與醫生探討最佳的、最適合自己的治療途徑。癌症這樣的慢性病,需要的是時間,需要的是醫患之間的相互磨合與了解,需要的是病人的毅力與忍耐,當然還需要必要的經濟支持。
患了癌症,「病急亂投醫」的心理自然在所難免,而許多不良商家正是抓住了患者的這種心理,受保健品市場巨大利潤的驅使,利用漫天的虛假廣告,蒙住消費者的雙眼,欺騙癌症患者。
我們知道,葯品與保健品的區別最主要是在於其中各種成分的劑量以及使用方法。癌症患者往往在保健品廣告中看到與葯品一樣的成分,就誤將保健品當作葯品一樣服用以期商家承諾的奇效出現。最終,癌症患者不但受到了經濟上的損失,還因此耽誤了病情,賠了夫人又折兵,得不償失。癌症病人應該相信醫院,相信正規的治療。癌症目前沒有特效葯,這個世界也沒有萬能葯,只有接受專業的治療,才有機會治好。
【不向病人隱瞞病情,可抓住治療良機】
在我國,由於傳統觀念的影響,家屬出於善意常會要求院方配合一起向患者瞞住病情的真相,將生癌說成沒生,將惡性說成良性,將晚期說成早期,這樣也許的確是讓病人得到了暫時的心理安慰或平衡。但是且不說這種隱瞞剝奪了患者的知情權,就是於治病而言也是害處甚多。在門診時,經常會看到一些家屬搶先進診療室向醫生提出對病人隱瞞病情的要求,出於尊重與理解,醫生一般都會答應。待診治結束後,家屬又先將患者支開,再告訴醫生患者真正的病情,拿出事先藏好的真實檢查報告,甚至還有記錄著以往診治經過的真實病歷。這樣的就診過程,不僅擾亂了醫生的正確判斷,還使患者對自己的病情掉以輕心,治療的依從性降低。
另外,我們在臨床中還發現,其實有些病人得不到家屬及醫護人員的真實交流,會誤以為自己的病情比實際的重,反而加重了他的思想負擔,甚至還可能對治療產生消極或叛逆心理而錯失治療良機,讓人扼腕。所以,在就醫之前,家屬不僅應該向患者告知真實病情,還要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詳細解釋。這樣,醫生也能和患者更好地交流,不必躲躲閃閃,反而能更好地幫助其減少困難與痛苦。
正確對待治療過程中的不良反應
在癌症的治療中,經常會出現一些不良反應,其中的任何一種反應都會讓患者及其家屬痛苦不堪,喪失繼續治療下去的信心。或者由於放、化療在大規模消滅腫瘤細胞的同時也會對正常機體細胞造成危害,損傷正氣,影響生活質量。
葯物不良反應的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如葯物對細胞的作用、給葯途徑、體內的分布、組織內的活化速度及程度、組織內的滅活強度及速度等。同一葯物由於使用方法不同,毒性表現也不一樣。葯物對機體的毒性還存在選擇性,某些葯物骨髓抑制重,但嘔吐反應輕;某些葯物嘔吐反應重,但骨髓抑制輕。抑制骨髓的葯物有些主要抑制白細胞生長,有些主要抑制血小板生長;有致吐作用的葯物在發生作用時間、持續作用時間方面也多有不同。
多葯聯合化療時,殺癌細胞率通常有所增加,毒性也往往增大。由於肝臟是葯物的主要代謝器官,葯物排泄主要是通過腎臟,其次是通過膽汁由糞便排出,因此各種抗腫瘤葯物都對肝腎有不同程度的損害。
不良反應分類方法有多種,按發生時間分類有急性毒性、亞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按轉歸分類有可逆性毒性和非可逆性毒性;按影響器官和系統分類有造血系統、胃腸道、肝臟、泌尿系統、心臟、肺臟、神經系統、皮膚及其附屬器官、血管及其他特殊器官等;其他的還有變態反應、免疫抑制等;
中醫葯對腫瘤手術、放療、化療不良影響及毒副作用的治療具有一定的優勢及獨特的療效。如化療造成的肝功能損害,可以健脾化濕、疏肝和胃、調理氣機,佐以解毒法治之。調理脾胃宜葯取:「輕靈性平味淡」,避免溫燥壅補;對化療造成的骨髓抑止可以補氣血、益脾腎,佐以活血化瘀治之;對放射性肺炎在早治守方的情況下以宣(宣肺)、降(降肺)、通(通肺絡)、化(化痰),酌用清(清肺)、潤(潤肺)治之,並注意調肺兼調五臟……均可收到較理想的療效。其他,像癌痛、頑固性呃逆、嘔吐、納獃等,在辨病辨證結合的情況下,除了運用中草葯,還可以通過針灸、火罐、敷貼等中醫的物理療法達到一定的治療效果,幫助患者解除腫瘤痛苦。
依靠自我康復治療
【合理飲食與保健治療】飲食調理對營養支持、功能恢復和體質增強有重要意義。所謂「得谷者昌,失谷者亡。」要學會科學地「吃」,並不容易。飲食不節,飢飽失調足以傷人,一方面,「谷不入半日則氣衰,一日則氣少矣」,而另一方面,「飲食自倍,腸胃乃傷」。
癌症病人飲食偏食,不注意多樣化的情形是常有的。在臨床上曾遇一胰腺癌患者,病後連吃2個甲魚,結果並發重症胰腺炎,搶救無效,活了不到2周。中醫學認為,酸、苦、甘、辛、咸五味可以養人,但偏嗜也可以傷人。通俗地講,「雜吃」比「挑剔地吃」好得多。不少癌症患者經常問醫生:「我多吃些什麼食物好?」其實「多吃」與「少吃」都是有度的。從一定意義上講,不要強迫自己多吃些什麼或少吃些什麼,而應該是:「想吃什麼就吃什麼」,五穀雜糧多樣搭配,蔬菜水果注意攝取,素食葷食適度調整並強調素食的選擇,使飲食「活潑多樣」。
所謂「忌口」問題,經常受到病人和家屬的注意。由於中醫有「膏粱之變,足生大丁」之說,故有些資料提出了癌症的忌口問題,甚至過分強調忌口。筆者認為對此不宜太講究,許多問題缺乏臨床和試驗研究。癌症病人應適當注意多食清淡易消化之品,少食油膩肥厚烹炸之物,要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靈活對待,以不偏嗜為要。過分強調忌口,不利於營養支持。
【起居有常,適度鍛煉】癌症患者在治療和康復中應注意「起居有常,不妄作勞」。要慎起居,適氣候,避邪氣。一要注意動靜結合、勞逸適度。動要多樣,包括體育鍛煉、氣功、太極拳、舞蹈……等。靜要「調神」,既要注意過勞則氣耗,又要警惕過逸則氣壅。二要注意循序漸進,不宜操之過急,要懂得欲速則不達。三要注意持之以恆,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當身體出現某些不適或病情有反復跡象時,應及時請醫生診療或檢查,不能盲目迷信鍛煉。四要注意與情志調整相結合,把「練身」和「練心」有機地結合起來。
【堅持葯物調理】癌症康復治療中症狀的康復,包括腫瘤治療中的對身體某些損傷的恢復,還必須依賴葯物調理。要讓病人明白,癌症是慢性病,需要長期治療(5年治療)才能預防復發和轉移。加上放化療的不良影響及毒副作用,長期的葯物調理必不可少。
癌症患者大多在治療1年半後會出現厭治現象,這是患者及其家屬和醫生都應該注意的問題,應提前做好思想准備。
【科學進「補」】癌症患者康復治療中,常常涉及「補」的問題。這一方面是因為不少患者確實不同程度存在著「虛」,另一方面,不少補葯有免疫調節作用,通過扶正可以抑癌,因此使補法的運用比較廣泛。
癌症病人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濫補。有些病人一到秋冬季節,就要求醫生為其進補,甚至自己「偷偷」地補,最後反而加重了病情。這就違反了中醫理論中「虛則補之」的原則,補後使邪氣留戀體內不出。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的於爾辛教授認為,癌症治療中,調補脾胃十分重要。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癌症常常由於脾胃損傷而發生,癌症治療過程又常常損傷脾胃。因此,癌腫的治療和康復中,脾胃調理的重要性就顯得更為突出。調理脾胃宜選甘淡葯物為主,「避壅補,遠滋膩」,並應注意緩調,假以時日。
另外,還應注意「葯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神補」的道理。
在癌症治療與康復中,科學、正確地使用補葯以增強患者的體質,順利克服癌症,是醫患雙方都應重視的問題。

5、有誰知道姓氏靖 的由來?

起源:「靖氏,單靖公之後,以謚為氏,一雲,齊田氏之族,靖郭君之後。」(《廣韻》四十《靜》,《通志·氏族略》) 1 陳姓分支田姓族後又有分支 靖姓 2 西周王朝中的單靖公之後 據《中華姓氏通書·陳姓》一書載,從陳姓分支的姓氏有40多個,計有:田、王、孫、車、陸、敬、針、袁、孔、慶、少西、夏、司徒、司城、威、靖、嘗、法、五王、子鞅、子寤、子穆、子枋、子尚、廩丘、子芒、子禽、仇子、子沮、子石、子與、子獻、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穰等等。其中一些復姓如第一至第八,因同源出齊國田氏之後,後來多改單姓「第」。 在兩周歷史上,單氏族可謂大名鼎鼎!依據史料記載,從西周到東周這一家族就出了二位「伯」和八位「公」,數百年間二十幾代先後為官,單氏族居然長期不倒,權傾一朝。在西周時代,「公·侯·伯·子·男」的五等爵位制度,為西周官制的建設,提供了嚴格的品位基礎。單氏族就成了這一品位制度的典型代表。這八位「公」,他們是單襄公、單傾公、單靖公、單獻公、單成公、單穆公、單武公、單平公。看過《國語·周語》的人一定會有這種感覺:怎麼《周語》中對單穆公的描寫遠遠多於西周天子呢?周景王要鑄大錢被他反對、要鑄大鍾也被他反對。足見單氏族在周王朝的特殊地位。 一.從陳姓的由來。 陳姓歷史悠久,是舜帝之後。舜本名虞重華,其子商均在舜去世以後因自己沒有治國之才,就傳帝位於大禹。大禹即位,封商均於虞城,不久又移封於商。商均雖然西遷,但他的後人虞思公卻滯留虞城,未再遷徙。舜當天子時,,曾建都蒲坂,他的另一支後裔虞遂便定居在蒲坂附近的虞鄉。虞遂的一支後裔被封於遂國,春秋時被齊國所滅。商湯滅夏,封虞遂的另一支後裔於陳。商朝統治了大約五個世紀,被周朝所滅。周朝初年,商均的後裔遏父投奔周武王,擔任陶正之官。周武王滅殷商後,正想尋找舜的後裔,得知遏父正是舜的後裔,便將長女太姬嫁與遏父之子胡公滿為妻,並封地於陳,取代虞遂之後的陳國,接續舜的香火。胡公滿的子孫後來就以國為姓,陳姓自此流傳至今。陳姓的諸多分支。敬姓、靖姓、慶姓、胡姓、胡非">、掾姓、夏姓、少西姓、宗姓、揣孫姓、原仲姓、原姓、來姓、子仲姓、子宋姓、偃師姓、司城姓、司徒姓、車姓、恩姓、公良姓、斗門姓、嘗姓、孔姓、子石姓、子占姓、子沮姓、子獻姓、子鞅姓、子穆姓、穰姓、陸姓、法姓、賜姓、第姓 靖傑1955年12月生,內蒙古集寧人,民盟盟員,大專文化,內蒙古集寧市名優家電城經理。1975年在集寧市五金廠參加工作,1979年調市醫院任醫療器械修理技師,1990年兼內蒙古醫療器械冷凍液廠集寧維修經銷部經理,1996年徵集寧名優家電總匯商場及集寧海爾專賣店經理。 靖崇剛 1963年生,江蘇淮安人,淮安市港淮電子有限公司經濟員。系淮安市集郵協會會員。主集郵票郵品,側重郵票上的歷史名人、名勝古跡、祖國風光、飛禽走獸等專題。編組的"搶救國寶大熊貓"、"人傑地靈的淮安"、"光輝的歷程,偉大的業績"、挪票上的年月日"等專題郵集,分別參加淮安縣第一屆、第二屆、第三屆、第四屆郵展和淮陰市首屆郵展獲獎。有《淺析大陸集郵者的集郵意識》等文章發表於報刊。 靖樹章 1932年3月生小學文化,中共黨員.長清縣張冥鎮紙訪良種研究會理事長,農技師。1984年6月,他組織了14個有心科學種田的農民,成立了長清縣張夏鎮紙訪良種研究會,會員現已發展到230人.遍布紙坊周圍20多個村莊。10多年來,先後與山東省農科院、北京農業大學、南開大學建立了良好的關系,承擔試驗項目、引進試種示範新品種2600多個,篩選出高產、優質、抗病、適應性強的各種農作物優良品種42個進行推廣和更新換代.累計推廣面積達到5萬多畝。累計增產糧食1000多萬公斤。良種輻射到四川、湖北、江蘇及東北等十幾個省市和地區,在周圍地區,以商品糧價格為群眾兌換良種11萬多公斤,免費贈送良種1000多公斤,為推廣良種提供技術配套服務.累計進行技術培訓及現場咨詢服務達3萬多人次。在多年的科技試驗中.他總結積累了26萬字的試驗資料,並為科研單位提供了可靠詳實的數據,受到科研單位的好評。研究會先後被評為濟南市"十佳農研會"、山東省先進農研會。他本人也被評為農民科技狀元,省、市科技致富能手,濟南市精神文明建設積極分子。 靖衛星 男,1959年12月出生,中共黨員,醫學博士。畢業地河南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系、現任職於河南省范縣中醫院業務院長,是香港國際中西醫結合學會高級顧問,香港科學院醫學顧問、香港中醫葯學院、香港世界傳統醫學會等顧問,並被授予純金「千年之交」榮譽勛章等榮譽稱號,香港科學院醫學榮譽博士,美國海外發明家協會會員,中國企業文化促進會會員。長期致力於科技理論研究發明與創造、以頑強的毅力和金鍥而不舍的攔精神先後攻克5項課題取得了豐碩成果。其發明研製《強力接骨膠囊》、《消栓偏癱復原散》、《骨質增生散》三項新葯於1999年報力國家專利。多年來寫有幾十萬字的醫學資料,發表醫學論文30餘篇,多次參加國內外、省、市級醫學學術大會,受到專家好評,論文《肝外傷的搶救和治療》均入選香港醫葯出版社,合著《現代外科危重病學》均於1998年入選中國科技出版社出版發行,其論文《骨質增生散的臨床療效》一文曾獲得中國中西醫學員肩腰、腿痛不術優秀論文獎。1999年被入錄《世界名人錄》,當代卓越醫家學術研究暨新世紀醫院管理訟壇,被評為「國際醫壇千禧名醫金獎」,並編入《世界卓越華人醫家寶典》,從醫20餘年來,先後為國內外28個省市和港台地區數萬患者解除疾患。 靖一民 1958年生,曾用筆名少微、立青、知秋等。山東臨沭人。1987年畢業於北京人文函授大學群文系。臨沂市報社副刊部主任、編輯。中間民間文藝家協會、中國當代文學學會、中國作家協會山東分會會員,山東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臨沂市作家協會主席。自1982年開始發表作品,曾在海內外報刊發表小說、報告文學、散文、詩歌、論文等形式的文學作品200餘篇,計140萬字;出版有《黑色的愛》、《輝煌人生》、《風從蒙山來》、《去遠方》、《午夜彗星》、《中外最新奇聞精華》、《涌動的春潮》等書。其中,創作的中篇小說《流不盡的"紅嫂"淚》發表後.引起強烈反響,《中國青年報》、《山東大學報》等報到曾多次發表文章展開爭鳴。作品還20餘次獲國家、省、地級文學獎。辭條收入《中國當代文藝家名人錄》、《中國民間文藝家辭典》、《中國當代青年名人錄》等; 靖玉斌 男,1941年12月生,祖籍河南信陽縣,現任建設銀行信陽地區中心支行黨組書記、行長。靖玉斌同志1960年8月畢業於陝西西藏工學院,1960年6月入黨。曾在拉薩市郵電局、拉薩市委組織部、拉薩市城關區等單位工作,卓有成效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1985年被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授予"為和平解放西藏、建設西藏、鞏固邊防作出貢獻"榮譽證書。1992年8月獲高級政工師資格。 靖士俠,男,1958年出生於山東冠縣,1982年1月畢業於山東醫學院葯學系。1987年晉升為助理研究員,1994年晉升為副主任葯師,2001年晉升為研究員。畢業至今,一直在山東省腫瘤防治研究院葯劑科工作,執業葯師.中國葯學會、中國抗癌協會、中國葯理學會山東分會、中國醫用微量元素學會、國際微量元素學會會員。被國外醫學腫瘤學分冊聘為編審、當代腫瘤雜志編輯,齊魯腫瘤雜志編輯。科研課題,經專家鑒定"131碘標記血卟啉衍生物診斷惡性腫瘤的研究"達國際先進水平,"鼻咽癌後程加速超分割放療並用安卡治療研究"達國內領先水平。"多媒體葯物分析應用系統"達國內領先水平。在"131碘標記血卟啉衍生物診斷惡性腫瘤的研究"中,承擔了葯物毒理及葯物代謝動力學的研究,在小鼠體內進行了吸收、分布和排泄的實驗,專家評議該成果填補了國際、國內空白。進行了敗醬草抗癌成分的研究;宮頸癌康樂膜的研究;癌症晚期鎮痛制劑的研究;以及抗腫瘤葯血葯濃度監測;抗癌葯物新劑型及肺痿合劑抑瘤實驗和葯代動力學的研究。承擔了巴豆抗癌有效成分研製的主要工作,與省中醫葯研究所合作,進行了巴豆霜劑抗癌有效成分的深入研究;在國家級和省級刊物發表論文近40多篇,全國學術會議交流文章20篇,其中有10篇被評為優秀論文。兩篇分別被韓國國立癌症雜志,和美國化學文摘雜志刊登。參加編寫了《乳腺癌研究進展》、《臨床胸部腫瘤學》、《中國實用科技成果大辭典》,《臨床胸部腫瘤學》被評為優秀書刊,獲省醫科院優秀論文一等獎、科技成果三等獎,聘為齊魯腫瘤雜志編輯,參加了多次國際國內學術會議並大會發言。創刊了《臨床葯學通訊》課題131碘標記血卟啉衍生物診斷惡性腫瘤的研究,榮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6、癌症會無緣無故到來嗎?

揭秘:人為什麼會得癌症

每年,癌症在全球致死700萬人,我國也有100萬人因此失去生命。為了降伏這一絕症,科學家們付出了極大努力。但直到現在,我們還是沒找到攻克癌症的辦法。癌症是什麼?它從哪裡來,又是怎麼害人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世界衛生組織癌症部顧問孫燕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問題一:癌症如何拖垮人體

首先,孫燕院士指出,癌症,也叫惡性腫瘤,相對的有良性腫瘤。腫瘤是指機體在各種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組織的細胞異常增生而形成的局部腫塊。良性腫瘤容易清除干凈,一般不轉移、不復發,對器官、組織只有擠壓和阻塞作用。但惡性腫瘤還可以破壞組織、器官的結構和功能,引起壞死出血合並感染,患者最終可能由於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孫院士告訴記者,癌症病變的基本單位是癌細胞。人體細胞老化死亡後會有新生細胞取代它,以維持機體功能。可見,人體絕大部分細胞都可以增生,但這種增生是有限度的,而癌細胞的增生則是無止境的,這使患者體內的營養物質被大量消耗。同時,癌細胞還能釋放出多種毒素,使人體產生一系列症狀。如果發現和治療不及時,它還可轉移到全身各處生長繁殖,最後導致人體消瘦、無力、貧血、食慾不振、發熱及臟器功能受損等。

人體幾乎每個部位都可能遭受癌症侵害。本來,人體這個生物機器運行得天衣無縫,然而癌症改變了這種情形,它的任務就是破壞。如果繼續下去,就將拖垮人體。但是,腫瘤不像病毒,不是體外入侵者,它的成分和正常組織一樣,因此機體無法對它進行識別免疫。

問題二:癌細胞由何而來

孫院士給記者打了個比方:人體其實是由一個個細胞組成的社區。每個細胞照章行事,知道何時該生長分裂,也知道怎樣和別的細胞結合,形成組織和器官。而構建不同組織的「圖紙」,就是基因。

很多人說,人體內都有癌細胞,只不過沒發展起來。從醫學上講,如果能查出癌細胞,就可以診斷這個人患癌症了。所以,這種說法並不正確。現在醫學家認為:人人體內都有原癌基因,絕對不是人人體內都有癌細胞。

原癌基因主管細胞分裂、增殖,人的生長需要它。為了「管束」它,人體里還有抑癌基因。平時,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維持著平衡,但在致癌因素作用下,原癌基因的力量會變大,而抑癌基因卻變得弱校因此,致癌因素是啟動癌細胞生長的「鑰匙」,主要包括精神因素、遺傳因素、生活方式、某些化學物質等。多把「鑰匙」一起用,才能啟動「癌症程序」;「鑰匙」越多,啟動機會越大。

我們還無法破解所有「鑰匙」,因此還無法攻克癌症。

孫院士指出,腫瘤細胞由「叛變」的正常細胞衍生而來,經過很多年才長成腫瘤。「叛變」細胞脫離正軌,自行設定增殖速度,累積到10億個以上我們才會察覺。癌細胞的增殖速度用倍增時間計算,1個變2個,2個變4個,以此類推。比如,胃癌、腸癌、肝癌、胰腺癌、食道癌的倍增時間平均是33天;乳腺癌倍增時間是40多天。由於癌細胞不斷倍增,癌症越往晚期進展得越快。

問題三:癌症怎麼轉移

「癌細胞是非常『貪婪』的。」孫院士說,它會跑到它可能到達的任何地方,而路徑主要有3條:淋巴轉移一般最早,因此進行腫瘤切除時,要進行淋巴結清掃;放療除了照射原發腫瘤病灶外,還要照射周圍淋巴結。淋巴系統遍布周身,是癌細胞轉移的理想及首選通道。淋巴轉移往往由近及遠,如乳腺癌首先轉移到同側腋窩淋巴結,之後轉移到鎖骨上、下淋巴結,甚至對側腋窩淋巴結。直接侵入血管或經淋巴管進入血管的癌細胞,會隨血流到達其他部位如肺、腦、肝和骨等,這就是血行轉移。胃腸道癌常轉移至肝和肺,乳腺癌、腎癌、骨肉瘤等常轉移到肺,肺癌易轉移至腦,前列腺癌易轉移到骨。化療就是為了避免癌細胞通過血行轉移,而用葯「沿途」消滅癌細胞。

還有一種轉移比較少,就是種植轉移。癌細胞如果從腫瘤表面脫落,「掉」在胸腔、腹腔和腦脊髓腔等處,就會「生根發芽」。發生地一般在這些空腔的下部,如肋膈角、直腸膀胱窩、顱底等處。

最後,孫院士告訴記者,平常人們總愛說什麼東西致癌,其實,我們還不能說只要不吃什麼就不會得癌,或者接觸什麼就會得癌。現在還沒有發現任何一種因素是誘發癌症的必然因素。戰勝癌症最重要的是早發現,早期癌症大都可以治癒。為此,我們一是要定期體檢,二是不舒服就要看玻一些症狀可能與癌症有關,不要感覺到痛了才去看醫生。

預防癌症四點事項
第一,不要抽煙,或者戒煙。抽煙的人有一半會死於與抽煙相關的疾病,其中很多是癌症。在美國,90%的肺癌是直接由抽煙引起的,另外有3%是因為吸入二手煙造成的。Ferri說:「不知道人們為什麼要每天花三五美元來幫助自己折壽8到12年。」
第二,關注你吃的東西。美國癌症協會建議人們應該每天至少吃五種不同的蔬菜和水果,這是幫助抗癌的有效辦法。《營養與癌症》雜志也公布說,很少吃水果和蔬菜的人患癌的可能性比吃水果蔬菜比較多的人高一倍。美國癌症協會也建議:選擇全麥粉而不是精麥粉,限制紅肉食用量,特別要少吃處理過的和高脂肪的肉類,限制酒精飲料,等等。
第三,多做運動。中度運動是科學家推薦的運動方式。據研究,每天散步一小時可以把患結腸癌的可能性降低46%。美國癌症協會建議人們每天至少做60分鍾中度或稍強烈的運動,每周運動五次以上。Ferri補充說,過度肥胖也會增加患癌症的可能。
第四,了解家族病史。家族病史是致命癌症的最大誘因,遺傳可能導致基因中有致癌因素。如果直系親屬(父母、兄弟姐妹、子女)有過癌症,那麼你可能需要在比較年輕的時候就做定期檢查。
但無論如何,人們不應該害怕,而應採取積極的態度預防癌症。

預防癌症的食物

1)牛奶和酸奶 牛奶含鈣和維生素D,在腸道內能與致癌物質相結合,清除其有害作用。酸奶能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

2)蜂蜜和蜂乳 蜂蜜能促進新陳代謝,增強機體抵抗力,提高造血功能和組織修復作用。近年來發現蜂乳含有特殊的蜂乳酸,對防治惡性腫瘤有效。

3)茶 含兒茶素,能清除體內的放射性物質。放療病人經常飲茶有益康復。茶還可以防齲齒。

4)花粉食品 效是提高智力,促進發育,補血,增加耐力,延緩衰老,具有激素樣作用,增強抗病能力等。

5)蔬菜 新鮮蔬菜如胡蘿卜、蘿卜、瓠果、茄子、甘藍等,含有干擾素誘導物,能刺激細胞產生干擾素。這種物質可以增強病人對疾病和癌瘤的抵抗力。但它易受加熱的影響而被破壞,因此以上。食物以生吃為好。許多研究都證實大蒜具有防癌抗癌能力,大蒜中的脂溶性揮發性油能激活巨噬細胞,提高機體的抗癌能力;還含有一種含硫化合物,也具有殺滅腫瘤細胞的作用。蔥頭也能抗癌,可能是含有谷胱甘肽以及多種維生素的緣故。對淋巴瘤、膀胱癌、肺癌和皮膚癌等均有防禦作用。

6)海產品 可用作惡性腫瘤病人的治療食品。海藻類有效成分主要是多糖物質和海藻酸鈉。海藻酸鈉能與放射性鍶結合後排出體外。常吃海帶、紫菜等食品對身體有益。鯊魚的軟骨能抑制腫瘤生長,魚翅有抑制腫瘤向周圍浸潤的能力。魚類中含有豐富的硒、鋅、鈣、碘等無機鹽類,對抗癌也是有益的。

7)真菌食品 中含有多糖物質和干擾素誘導劑,能抑制腫瘤。香菇對胃癌、食道癌、肺癌、宮頸癌有一定的療效。金針菇也具有同樣的功效,對腫瘤有抑製作用。猴頭菇對胃癌有療效,可延長病人的生存期,提高免疫力。銀耳對癌瘤有抑製作用。近年發現茯苓中90%的B茯苓聚糖可增強免疫功能,有抗癌瘤的作用。

8)果品 杏仁可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抑制細胞癌變。它對口腔乾燥等症狀有緩解作用,但對口:腔有炎症、潰瘍以及鼻出血的病人不宜食用。烏梅也有抗癌作用,棗能抑制腫瘤細胞生長。無花果的提取物可治療胃癌、咽喉癌、宮頸癌、膀胱癌等。蘋果中含有果膠多,可與放射性元素結合,促使其排出。木瓜能阻止癌瘤擴散、發展。

9)其他 山芋中提取類固醇物質能抑制乳腺癌的發展。玉米粉能抑制腫瘤生長,減輕抗癌葯物的副作用。薏苡仁中的多糖體和薏苡脂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及抑制腫瘤細胞的作用。

預防癌症,如何飲食

(1)食品多樣化:食譜廣不僅可滿足機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素,而且還能抑制有害致癌物質。

(2) 喝含酒精的飲料一定要適量:喝酒多有損健康,口腔、咽喉、食管和肝臟的癌與喝酒過量有關。喝酒多,同時又抽煙的患癌症的危險性更大。

(3)避免過多膽固醇的攝入:低脂肪飲食可以減少患乳腺癌、前列腺癌、結腸癌和直腸癌的危險性。

(4)食用含有足夠澱粉和纖維素的食物:應該多吃水果、蔬菜、干豆、全谷類食品、豆類及其製品。以增加澱粉和纖維素的攝入量,這樣可降低結腸癌和直腸癌。

(5)保持營養的均衡,維持理想體重。避免吃過多的糖。

飲食預防癌症14法
癌症是當前人類健康的最大敵人,每年全世界約有600萬人被癌症奪去生命,其中我國約130萬人死於癌症。但是,癌症也是可以控制的。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多年來致力於癌症的基礎、臨床以及癌症預防等方面研究,總結了全世界在癌症領域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具有廣泛科學依據的從膳食和健康方面預防癌症的14條建議。現摘錄如下:
建議一:合理安排飲食。在每天的飲食中植物性食物,如蔬菜、水果、谷類和豆類應佔2/3以上。
建議二:控制體重,避免過輕或過重。在成年後體重增幅不應超過5千克。用體質數(BMI)公式來衡量。(見公式)
體重(千克)
BMI=——————————————
身高(米)×身高(米)

BMI小於20,體重不足;BMI為20~25,理想體重;BMI為25~30,輕微超重;BMI大於30,嚴重超重。
建議三:堅持體育鍛煉。如果工作時很少活動或僅有輕度活動,每天應有約1小時的快走或類似的運動量。每星期至少還要進行1小時出汗的劇烈活動。
建議四:多吃蔬菜、水果。每天應吃400~800克果蔬,綠葉蔬菜、胡蘿卜、土豆和柑橘類水果防癌作用最強。每天要吃五種以上果蔬,且常年堅持,才有持續防癌作用。
建議五:每天吃600~800克各種穀物、豆類、植物類根莖,加工越少的食物越好。少吃精製糖。
建議六:不提倡飲酒。即使要飲,男性一天也不應超過兩杯,女性一天不應超過一杯。
建議七:每天吃紅肉(即牛、羊、豬肉)不應超過90克。最好是吃魚和家禽以替代紅肉。
建議八:少吃高脂食物,特別是動物性脂肪。選擇恰當的植物油並節制用量。
建議九:少吃鹽,少吃腌制食物。鹽的每日消耗量應少於6克(約一茶匙)。
建議十:不要食用在常溫下存放時間過長、可能受真菌毒素污染的食物。
建議十一:用冷藏或其它適宜的方法保存易腐爛的食物。
建議十二:食品中的添加劑、污染物及殘留物的水平低於國家規定的限量即是安全的,但亂用或使用不當可能影響健康。
建議十三:不吃燒焦的食物、直接在火上燒烤的魚和肉或腌肉,熏肉只能偶爾食用。
建議十四:對於飲食基本遵循以上建議的人來說,一般不必食用營養補充劑,營養補充劑對減少癌症的危險可能沒什麼幫助。

7、陳文明的基本資料

陳文明,男,主任醫師,教授,醫學博士,博士生導師。首都醫科大學血液病學系主任內,首都醫科大容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血液與腫瘤科主任,北京市多發性骨髓瘤醫療研究中心主任、檢驗科主任。中國抗癌協會血液腫瘤分會委員。中華醫學會北京分會血液學會委員。中國免疫學會血液專業委員會委員。國際多發性骨髓瘤工作組專家成員。《白血病淋巴瘤》、《首都醫科大學學報》、《中國誤診學雜志》、《中國免疫學雜志》、《醫學綜述》編委/常務編委,《中華內科雜志》、《中華血液學雜志》等多種核心期刊審稿專家。1999年定為北京市科技新星計劃,2001年定為北京市衛生系統「十百千」人才計劃培養對象。畢業於湖北醫科大學(現為武漢大學醫學院)。曾到南開大學醫學院、上海醫科大學、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進修學習。1999-2001年在法國第六大學醫學院學習二年,獲博士學位。

與湖北省抗癌協會骨腫瘤分會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