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簡述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三者之間的主要差別
解剖學屬於形態學,主要講解生物的具體形態構造(我學的全都是人體的),生理學講的是人體各系統如何工作,如何維持狀態穩定平衡。病理學(目前最主要是在講病理情況下各種組織器官以及細胞分子水平的結構異常,以及部分因結構異常引起的功能異常)
2、系統解剖學 骨學
1. 運動系統 運動系統歌訣運動系統骨連骨,支持運動加保護;肌肉動力骨杠桿,關節樞紐連鄰骨;體表標志要記牢,臨床應用有幫助;註:骨連骨指:骨、骨連接,骨骼肌。全身骨歌訣全身骨頭雖難記,抓住要點就容易;頭顱軀干加四肢,二百零六分開記;腦面顱骨二十三,軀干總共五十一;四肢一百二十六,全身骨頭基本齊;還有六塊體積小,藏在中耳鼓室里。各部椎骨特點歌訣椎骨外形不規范,各有特點記心間;頸椎體小棘發叉,橫突有孔很明顯;胸椎兩側有肋凹,棘突迭瓦下斜尖;腰椎特點體積大,棘突後伸寬雙扁。胸骨歌訣胸骨形似一把劍,上柄中體下刀尖;柄體交界胸骨角,平對二肋是特點。顱骨歌訣顱骨二十三塊整,腦面顱骨要分清;腦顱八塊圍顱腔,腔內藏腦很適應;額枕篩蝶各一塊,成對有二顳和頂;面顱十五居前下,上頜位居正當中;上方鼻骨各一對,兩側顴骨連顴弓;後齶內甲各一塊,犁骨膈於鼻腔中;下頜舌骨各一塊,全部顱骨均有名。鼻旁竇歌訣鼻旁竇骨內藏,都有開口通鼻腔;內含空氣減額重,發音共鳴如音箱;上頜竇腔最為大,開口較高引不暢;各竇名稱要熟記,開口位置莫遺忘;病人有了鼻竇炎,請你診斷心不慌。脊柱的韌帶歌訣脊柱韌帶,三長兩短;腰椎穿刺,棘上棘間;再透黃韌,進入椎管。脊柱形態歌訣前觀脊柱有特點,上細下粗尾部尖;粗粗細細有道理,承受壓力密相關;翻過脊柱後面觀,棘突連成一條線;頸短胸斜腰平伸,大椎棘突有特點;前後觀過側面觀,四個彎曲很明顯;胸骶彎曲凸向後,頸腰二曲凸向前;身體直立減震盪,線條大方又美觀。胸廓歌訣胸廓形似小鳥籠,上窄下寬扁錐形;上口狹小前下斜,下口封隔分腹胸;容納保護心肝肺,吸氣下降呼氣升;各經隨著年齡變,肋間增寬有毛病。肩關節歌訣肩關節有特點,肱骨頭大盂較淺;運動靈活欠穩固;脫位最易向下前。肘關節歌訣肘關節很特殊,一個囊內包三組;肱橈肱尺橈尺近,橈環韌帶尺橈付;屈肘三角伸直線,脫位改變能查出。手腕骨歌訣舟月三角豆,大小頭鉤骨;摔跤若易折,先查舟月骨;掌骨底體頭,指骨近中遠。膝關節歌訣膝關節最復雜,全身關節它最大;內含兩塊半月板,前後韌帶相交叉;下肢運動很重要,能屈能伸實可誇。跗骨歌訣一二三楔骰內舟,上距下跟後出頭。顱底內面歌訣內觀顱底結構多,分為前中後顱窩;高高低低象階梯,從前向後依次說;前窩中部有篩板,雞冠下對鼻中隔;篩板有孔眶坂薄,顱部外傷易骨折;眼窩出現瘀血斑,「血脊」①鼻漏莫堵塞;中窩中部有蝶鞍,上面有個垂體窩;窩內容納腦垂體,頸動脈溝兩側過;兩側孔裂共六對,位置對稱莫記錯;蝶鞍前方有「兩個」②,都與眼眶連通著;卵圓棘孔加破裂,蝶鞍兩側各一個;中窩易折有特點,血脊耳漏破鼓膜;岩部後為顱後窩,枕骨大孔很清楚;大孔外側有三洞,門孔加管各一個;枕內隆凸兩側看,橫連「乙」③狀象條河。註:①血液和腦脊液。②指視神經孔眶上裂。③乙狀竇溝。新生兒顱骨歌訣新生兒顱骨有特點,頭大臉小頰飽滿;額頂骨間有前囟,閉合約在一歲半;哭鬧生病細觀察,高低變化很明顯。膈肌歌訣膈肌圓圓頂臌隆,上下分隔腹和胸;收縮下降脅吸氣,舒張呼氣向上升;腱①肌②三個孔,想想各有誰貫通?註:①腱:膈肌中心腱。②肌:膈周圍部為肌質。
3、人體解剖學,簡述人體的軸與面之間的關系。
軸和面是描述人體器官形態,尤其是關節運動時的術語,人體可設計互相垂直的三種軸:垂直軸,失狀軸,冠狀軸,依據上面3種軸,設立相互垂直的三種面,即失狀面,冠狀面,水平面
垂直軸:從頭到腳與地面垂直
失狀軸:從腹面到背面與垂直軸成直角
冠狀軸:左右方向與水平面垂直
失狀面:將人體分為左右相等的縱切面
冠狀面:將人體分為前後兩部分的縱切面
水平面:將人體分為上下兩部分的切面
4、求下面這一套解剖學試題的標准答案
一、選擇題
1.C 2.C 3.D 4.B 5.A 6.B 7.A 8.B 9.C 10.A 11.A 12.A 13.C 14.C 15.D
三、名詞解釋
1.內環境:人體內含有大量的液體,這些液體統稱為體液。體液可以分為兩大部分:存在於細胞內的部分,叫做細胞內液;存在於細胞外的部分,叫做細胞外液。細胞外液主要包括組織液(組織間隙液的簡稱)、血漿(血液的液體部分)和淋巴等。人體內的細胞外液,構成了體內細胞生活的液體環境,這個液體環境叫做人體的內環境。
2.生物膜:鑲嵌有蛋白質和糖類(統稱糖蛋白)的磷脂雙分子層,起著劃分和分隔細胞和細胞器作用生物膜,也是與許多能量轉化和細胞內通訊有關的重要部位,同時,生物膜上還有大量的酶結合位點。細胞、細胞器和其環境接界的所有膜結構的總稱。
3.條件反射:是指在一定條件下,外界刺激與有機體反應之間建立起來的暫時神經聯系。後天形成,有經典條件反射和操作性條件反射兩種形式。非條件反射是條件反射形成的基礎。
4.動脈:動脈是由心室發出的血管。動脈在行徑中不斷分支,愈分愈細,小動脈最後移行為毛細血管。動脈管壁較厚,平滑肌較發達,彈力纖維較多,管腔斷面呈圓形,具有舒縮性和一定的彈性,可隨心臟的收縮、血壓的高低而明顯的搏動。動脈管壁的功能是,心室射血時,管壁擴張;心室舒張時,管壁回縮,促使血液繼續向前流動。中小動脈,在神經支配下收縮舒張,以改變管腔的大小,從而影響局部血流量和血液阻力,維持和調節血壓。
5.骶角:骶管裂孔兩側有向下突起的結構,稱為骶角。
四、簡答題
1.簡述生理功能的調節方式及其特點。
1、神經調節 神經活動的基本過程是反射,它是指在中樞神經系統參與下,動物體或人體對內外環境變化作出的規律性應答。反射的結構基礎為反射弧,包括五個基本環節: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感受器是接受刺激的器官,效應器是產生反應的器官;中樞在腦和脊髓中,傳入和傳出神經是將中樞與感受器和效應器聯系起來的通路。例如當血液中氧分壓下降時,頸動脈等化學感受器發生興奮,通過傳入神經將信息傳至呼吸中樞導致中樞興奮,再通過傳出神經使呼吸肌運動加強,吸入更多的氧使血液中氧分壓回升,維持內環境的穩態。反射調節是機體重要的調節機制,神經系統功能不健全時,調節將發生混亂。
2、體液調節 體液調節是指某些化學物質(如激素、二氧化碳等)通過細胞外液(如血漿、組織液、淋巴等)的傳送對人和動物體的生理活動所進行的調節。
許多內分泌細胞所分泌的各種激素,就是借體液循環的通路對機體的功能進行調節的。例如,胰島B細胞分泌的胰島素能調節組織、細胞的糖與脂肪的新陳代謝,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內環境血糖濃度之所以能保持相對穩定,主要依靠這種體液調節。
二者的區別主要是體液調節較慢 但是范圍廣,時間長;神經調節快可是范圍小,時間段 由此可看出二者相互補充相互影響缺一不可!
2.簡述呼吸道的構成和作用。
人體的呼吸系統是由呼吸道和肺組成的,呼吸系統具有適合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結構和功能。
呼吸道由 鼻、咽、喉、氣管、支氣管組成,是氣體進出肺的通道。
呼吸道的作用
1.呼吸道是氣體進出肺的通道。
2.呼吸道對吸入的氣體進行處理,使到達肺部的氣體溫暖、濕潤、清潔。
肺的作用
1.進行氣體交換
溫暖:
1.鼻腔表面的黏膜中分布著豐富的毛細血管,使氣體變得溫暖。
濕潤:
1.鼻腔表面的黏膜可以分泌黏液使氣體變得濕潤。
2.氣管處的腺細胞分泌黏液,使氣管內濕潤。
清潔:
1.鼻腔前部生有鼻毛,可防止灰塵細菌進入。
2.鼻腔內的黏膜中分泌的黏液可黏住空氣中的細菌和灰塵。
3.氣管中的纖毛向咽喉方向擺動,把外來的塵粒、細菌等和黏液混合產生痰排出體外。
4.氣管處的腺細胞中分泌出的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細菌和病毒的物質。
3.簡述骨的構造有哪些?
骨由骨質、骨膜、骨髓和神經、血管等構成。
骨質是骨的主要成分,分為骨密質,骨松質。
骨膜是緊貼於骨表面的一層結締組織膜,富有血管,神經和成骨細胞,對骨具有營養,生長和修復作用。
骨髓填充於骨髓腔和骨松質間隙內。紅骨髓有造血功能。
4.與延髓相連的腦神經有哪些?
腦神經亦稱「顱神經」。從腦發出左右成對的神經。腦神經共12對,與腦相連,主要分布於頭面部,其中第10對迷走神經還分布到胸、腹腔臟器。在12對腦神經中,第Ⅰ,Ⅱ,Ⅷ對腦神經是感覺神經;第Ⅲ,Ⅳ,Ⅵ,Ⅺ,Ⅻ對腦神經是運動神經;第Ⅴ,Ⅶ,Ⅸ,Ⅹ對腦神經是混合神經。從腦發出左右成對的神經,依次為嗅神經、視神經、動眼神經、滑車神經、三叉神經、展神經、面神經、位聽神經、舌咽神經、迷走神經、副神經和舌下神經。12對腦神經連接著腦的不同部位,並由顱底的孔裂出入顱腔。這些神經主要分布於頭面部,其中迷走神經還分布到胸腹腔內臟器官。各腦神經所含的纖維成分不同。按所含主要纖維的成分和功能的不同,可把腦神經分為三類:一類是感覺神經,包括嗅、視和位聽神經;另一類是運動神經,包括動眼、滑車、展、副和舌下神經;第3類是混合神經,包括三叉、面、舌咽和迷走神經。近年來的研究證明,在一些感覺性神經內,含有傳出纖維。許多運動性神經內,含有傳入纖維。腦神經的運動纖維,由腦干內運動神經核發出的軸突構成;感覺纖維是由腦神經節內的感覺神經元的周圍突構成,其中樞突與腦干內的感覺神經元形成突觸。1894年以來,先後在除圓口類及鳥類以外的脊椎動物中發現第「0」對腦神經(端神經)。在人類由1-7條神經纖維束組成神經叢,自此發出神經纖維,經篩板的網孔進入鼻腔,主要分布於嗅區上皮的血管和腺體。腦神經的運動纖維,是由腦干內的腦神經運動核發出的軸突構成;感覺纖維是由腦神經節內的感覺神經元的周圍支構成,其中央支與腦干內的腦神經感覺核相連。凡是具有感覺纖維成分的腦神經,都有與脊神經相類似的神經節。腦神經節的位置就在相應的腦神經所穿過的顱底骨的孔、裂附近。節的大小、形態和名稱各不相同。第十對腦神經(迷走神經)由延髓發出!
五、論述題
1.長期卧床的患者突然站起直立行走,為什麼會覺得頭暈目眩?
考慮一、體位性血壓低,如果長時間坐著突然站起時,頭暈是正常的,並不是什麼不祥的預兆,每個人都會有頭暈、心跳加快、胸悶的時候,那隻是正常的生理反應。
體位性低血壓分為突發性和繼發性兩種。突發性多因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引起直立性小動脈收縮功能失調所致。主要表現是直立時血壓偏低,還可伴有站立不穩,視力模糊,頭暈目眩,軟弱無力,大小便失禁等,嚴重時會發生暈厥。繼發性多見於脊髓疾病,急性傳染病或嚴重感染(如大葉性肺炎),內分泌紊亂,慢性營養不良或使用降壓葯、鎮靜葯之後。
為預防體位性低血壓發生,在站立時動作應緩慢,在站立前先做准備動作,即做些輕微的四肢活動,也有助於促進靜脈血向心臟迴流,升高血壓,避免體位性低血壓發生。
二、如果很嚴重的話才說明低血糖,一般人都會這樣,蹲著時,下肢呈屈曲狀態。這時下肢的血管受到擠壓,血液不容易往下肢流動,下肢就會處於輕微缺血狀態,時間長了還會感覺麻木。當久蹲後突然站起時,下肢血管一下子恢復暢通,就像猛然打開了閘門,血液會大量地往下肢涌去。
2.試述耳的基本結構,以及各部分所處的位置,及其相應的功能。
外耳:耳廓和外耳道。是傳輸聲音的通道。但沒有感覺聲音的功能,人的外耳只能引導聲音並給予一定程度的增強。配戴助聽器時還可以起支持和懸掛的作用。結構:耳輪、耳垂、耳甲腔、耳屏、外耳道。 耳道呈「S」型的通道,外1/3含有耵聹腺體和耳毛的皮膚和軟骨組成,其餘部分為骨性的又具有一層緊貼外耳道的皮膚與鼓膜密切相連。長約2-2.5厘米。外耳會引起大約在1500HZ--7000HZ的范圍的聲音增強或擴大,可增強10-15分貝。這是由於共振造成的。聽道共振頻率大約為2500HZ 。耳廓的共振頻率接近5000HZ 。
中耳:鼓膜、聽小骨、鼓室、咽鼓管。鼓膜:朝內耳方向呈錐狀,色灰白半透明,是區分外耳及中耳的重要標志。分三層:外層為皮膚層,朝內耳方向呈錐狀,中層由淺層的放射狀和深層的環狀纖維組成。內層由覆蓋室腔的粘膜構成,因此鼓膜能夠承受諸如水壓、空壓及抗感染。聽骨:錘骨、砧骨、鐙骨統稱聽骨鏈。中耳肌:鼓膜張肌和鐙骨肌。是人體最小的肌肉。鼓膜張肌與錘骨炳連接,錘骨肌與鼓室壁連接。兩條肌肉的另一端都附著在中耳腔的粘膜上。這些小肌肉的功能是a.中耳肌是聽骨鏈懸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使聽骨鏈保持一定的緊張度有利於聲音的傳輸。b.中耳肌還能起保護作用,中耳肌收縮使通過聽骨鏈的聲壓傳遞減低,使得人們能減少暴露於大響度聲音中。咽鼓管:是中耳通氣引流的唯一途徑,也是中耳感染的主要途徑。通過咽鼓管在鼻腔的開口。空氣可從外界進入中耳腔。咳嗽或吞咽時它是開放的。可以調節鼓室內壓和外界大氣壓的平衡。兒童咽鼓管相對較短且兩端的開口幾乎一樣高是細菌容易通過鼻咽部進入中耳腔引起中耳炎。
中耳的作用:1.是一個換能器,將來自鼓膜的聲能轉換成機械能,送到卵圓窗。 2.是一種升壓器,由於鼓膜(60平方毫米)與卵圓窗(3平方毫米)面積大小的差異,有助於增加外耳道空氣壓力,再利用聽骨鏈的杠桿原理使這種壓力大約提升約30分貝 的增益並驅動密度較大的內耳液體。
內耳:是耳朵最復雜的部分,它位於中耳的後方,是由岩石般的骨頭構成的空腔,空腔內裝滿液體,岩石般的骨頭起保護作用。由於內耳將振動的聲波轉變為神經脈沖,因而非常重要。從解剖學觀點來看,內耳由三部分組成:前庭、半規管及耳蝸。在它的外壁有兩個窗:卵圓窗和圓窗。 半規管維持人體的平衡,並涉及聲音的理解,伴隨著聽力問題而出現的平衡、眩暈、嘔吐等都與之有關。
5、人體解剖結構中有第三間隙,那麼,什麼是第三間隙呀?
第三間隙包括腹腔(腹水)、胸腔(胸腔積液)、腸腔內間隙、滑膜以及眼球前房。只要上述各個腔室間的體液循環得以保證,則體液與其中的同位素示蹤劑就可以保持平衡。
腹腔在骨盆入口和橫膈膜之間的空腔。在功能上,腹部是大部分消化道的所在,意味著消化吸收都在這里發生。
胸腔由胸廓與膈圍成,上界為胸廓上口,與頸部相連。
腸腔指的是自腔腸動物的口入內的空間。
(5)骨腫瘤與解剖學間室擴展資料
腹腔在腹部的正中從劍突向下到恥骨聯合,代表了白線在腹壁的始終。在白線的中點有臍。可以在肌肉發達的人腹部看到向兩邊伸開的八塊腹直肌。
從外面就可以看到這些肌肉被三條或更多腱劃經過。一條在劍突軟骨附近,一條在臍,還有一條在兩者之間。白線和這三條件腱劃將腹部分成「六格」。這正是健身人士追求的外形。
腹部上側界是(8,9和10)假肋軟骨連接形成的肋骨下緣。下側界則是髂骨前棘和起於髂前上棘終於恥骨棘的Poupart韌帶。下界在體表成溝狀。恥骨棘上方兩邊是腹股溝環,是腹壁肌肉層的開口,在男性的精索在此通過。在此可發生腹股溝疝。
6、骨腫瘤的特徵是什麼?
骨腫瘤早期往往無明顯的症狀,即使有輕微的症狀也容易被忽略。隨著疾病的發展,可以出現一系列的症狀和體征,其中尤以局部的症狀和體征更為突出。具體的臨床表現因疾病的性質、部位以及發病的階段不同而有較大的差異,常見有:
(1)疼痛:這是骨腫瘤早期出現的主要症狀,一般在開始時較輕,並往往呈間歇性,隨症病情的進展,疼痛可逐漸加重增劇,且由間歇性發展為持續性。多數患者在夜間疼痛加劇以致影響睡眠。其疼痛可限於局部,也可以向遠處放射。
(2)腫脹或腫塊:一般在疼痛發生了一定的時間後才會出現,位於骨膜下或表淺的腫瘤出現較早些,可觸及骨膨脹變形。如腫瘤穿破到骨外,可產生大小不等,固定的軟組織腫塊,表面光滑或者凹凸不平,並常於短期內形成較大的腫塊。
(3)功能障礙:骨腫瘤後期,因疼痛腫脹而患部功能將受到障礙,病情發展迅速則功能障礙症狀更為明顯,可伴有相應部位肌肉萎縮。
(4)壓迫症狀:向顱腔和鼻腔內生長的腫瘤,可壓迫腦組織和鼻險,因而出現顱腦受壓和呼吸不暢的症狀;盆腔腫瘤可壓迫直腸與膀胱,產生排便及排尿困難;脊椎腫瘤可壓迫脊髓而產生癱瘓。
(5)畸形:因腫瘤影響肢體骨骼的發育及堅固性而合並畸形,以下肢為明顯,如髖內翻,膝外翻及膝內翻。
(6)病理性骨折:腫瘤部位只要有輕微外力就易引起骨折,骨折部位腫脹疼痛劇烈,脊椎病理性骨折常合並截癱。
(7)全身症狀:骨腫瘤在早期時一般無明顯的全身症狀,後期由於腫瘤的消耗、毒素的刺激和痛苦的折磨,因而可出現一系列全身症狀,如失眠煩躁,食慾不振,精神萎靡,面色常蒼白,進行性消瘦、貧血、惡病質等。
7、一個解剖學問題
【概述】:在蛛網膜下腔和腦室中,充滿無色透明的液體--腦脊液。該液的總量在正常人為100-150ml,其比重為1,呈弱鹼性,在1立方毫米內細胞數量在8以下,主要是上皮細胞和淋巴細胞。
【腦脊液的產生】:在中樞神經系統內,腦脊液產生的速率為0.3ml/min,日分泌量在400-500ml。腦室內的脈絡叢組織是產生腦脊液的主要結構。脈絡叢主要分布在側腦室的底部和第三、第四腦室的頂部,其結構是一簇毛細血管網,其上覆蓋一層室管膜上皮,形似微絨毛。此微絨毛猶如單向開放的膜,只向腦室腔和蛛網膜下腔分泌腦脊液。也有人認為室管膜和腦實質也有產生腦脊液的作用。
【腦脊液的循環】:腦脊液的流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兩個側腦室脈絡叢最豐富,產生的腦脊液最多,這些腦脊液經室間孔流入第三腦室,再經中腦導水管流入第四腦室。各腦室脈絡叢產生的腦脊液都匯至第四腦室並經第四腦室的正中孔和外側孔流入腦和脊髓的蛛網膜下腔。最後經矢狀竇旁的蛛網膜顆粒將腦脊液回滲到上矢狀竇,使腦脊液迴流至靜脈系統。腦脊液的迴流(或吸收)主要取決於顱內靜脈壓和腦脊液的壓力差以及血腦屏障間的有效膠體滲透壓。腦和脊髓的血管、神經周圍間隙和室管膜也參與腦脊液的吸收。
8、解剖學肋間隙的名詞解釋
肋間隙是一個醫學術語,指的是胸腔肋骨與肋骨之間的間隙,隙內有很多重要的器官和組織。
9、簡述中醫學標準的姿勢,其與解剖學標准姿勢之間的區別
中醫學,人面南而立,手自然下垂,掌背向外,拇指朝前。解剖學,手掌心向前,掌背向後,拇指朝外。
10、影像讀片的方法和內容是什麼?
這個是個很大的問題,寫起來要一本書,我可以給你介紹個專業介紹影響讀片方法和內容的書 MRI讀片指南(影像讀片從入門到精通系列) 編者:范國光 王玉 目錄第一章 MRI物理基礎知識及檢查技術1 一、MRI成像原理1 二、常用MRI機分類1 三、縱向弛豫與橫向弛豫1 四、MRI圖像的特點1 五、MRI對比增強的原理及意義1 六、磁共振血管造影技術2 七、磁共振水成像技術原理及意義2 八、磁共振擴散成像2 九、磁共振灌注成像2 十、磁共振波譜技術2 十一、腦活動功能成像2 十二、脂肪抑制技術2 十三、水抑制技術3 十四、MRI的優缺點3 第二章 MRI讀片基礎知識必讀4 第一節 中樞神經系統4 一、MRI的應用價值與局限性4 二、腦的MRI影像解剖4 三、腦MRA7 四、脊髓MRI影像(腰椎)8 第二節 頭頸部9 一、MRI的應用價值與局限性9 二、典型層面的影像解剖9 第三節 呼吸系統11 一、MRI的應用價值與局限性11 二、典型層面的影像解剖11 第四節 循環系統11 一、MRI的應用價值與局限性11 二、典型層面的影像解剖11 第五節 腹部13 一、MRI的應用價值和局限性13 二、典型層面的影像解剖13 第六節 骨骼肌肉系統14 一、MRI的應用價值和局限性14 二、典型層面的影像解剖14 第三章 MRI在中樞神經系統疾病中的應用16 第一節 顱內腫瘤16 一、神經膠質瘤16 (一)星形細胞瘤16 (二)少突膠質細胞瘤19 (三)室管膜瘤21 二、髓母細胞瘤21 三、腦膜瘤24 四、垂體腺瘤24 五、顱咽管瘤26 六、松果體瘤30 七、聽神經瘤30 八、腦轉移瘤30 九、顱內腫瘤治療後改變和腫瘤復發33 第二節 顱腦損傷35 一、腦挫裂傷35 二、彌漫性腦(軸索)損傷36 三、外傷性腦內血腫36 四、硬膜下血腫(積液)38 五、硬膜外血腫41 第三節 腦血管疾病42 一、腦梗死42 二、顱內出血47 三、腦血管畸形49 四、顱內動脈瘤53 五、皮質下動脈硬化性腦病53 第四節 顱內感染性疾病55 一、顱內化膿性感染55 二、顱內結核58 三、顱內寄生蟲病59 第五節 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61 第六節 脊髓和椎管內疾病63 一、椎管內腫瘤63 二、脊髓外傷67 第四章 MRI在頭頸部的應用69 第一節 眼和眼眶69 一、眼和眼眶腫瘤69 (一)視網膜母細胞瘤69 (二)色素膜黑色素瘤70 (三)海綿狀血管瘤71 (四)神經鞘瘤72 (五)視神經膠質瘤73 (六)腦膜瘤75 (七)淚腺腫瘤76 (八)皮樣囊腫及表皮樣囊腫78 (九)橫紋肌肉瘤79 二、眶內炎性假瘤80 三、頸動脈海綿竇瘺81 四、眶骨骨折和眶內異物82 (一)眶骨骨折82 (二)眶內異物83 第二節 鼻和鼻竇84 一、鼻和鼻竇腫瘤84 (一)內翻性乳頭狀瘤84 (二)骨瘤85 (三)鼻惡性腫瘤87 (四)鼻竇惡性腫瘤88 二、鼻和鼻竇炎性疾病89 (一)鼻竇炎89 (二)鼻息肉92 三、鼻竇囊腫92 (一)黏液囊腫92 (二)黏膜下囊腫94 第三節 咽部96 一、咽部腫瘤96 (一)鼻咽纖維血管瘤96 (二)鼻咽癌96 (三)口咽癌98 (四)下咽癌101 二、咽部感染性疾病102 (一)咽後間隙膿腫102 (二)咽旁間隙膿腫102 三、腺樣體肥大104 第四節 喉部105 第五節 耳部107 一、耳部腫瘤107 (一)聽神經瘤107 (二)面神經瘤108 二、中耳乳突炎和膽脂瘤110 第六節 口腔頜面部115 一、涎腺惡性腫瘤115 二、腮裂囊腫118 第七節 頸部119 一、頸部淋巴結病變119 (一)淋巴管瘤119 (二)淋巴結轉移119 二、頸部血管性病變121 三、甲狀腺疾病122 (一)結節性甲狀腺腫122 (二)甲狀腺腺瘤123 四、甲狀旁腺疾病126 第五章 乳腺疾病的MRI診斷127 第一節 正常乳腺MRI表現127 第二節 乳腺常見疾病的MRI表現128 一、急性乳腺炎128 二、乳腺增生129 三、乳腺纖維腺瘤131 四、乳腺癌132 第六章 MRI在循環系統的應用134 第一節 心包疾病134 一、心包積液134 二、心包囊腫135 第二節 心肌病135 一、擴張型心肌病135 二、肥厚型心肌病136 第三節 大血管病變138 一、主動脈瘤138 二、主動脈夾層139 第七章 MRI在骨骼肌肉系統的應用142 第一節 骨與關節創傷142 一、骨折142 (一)長骨骨折142 (二)脊柱骨折142 二、軟骨損傷144 (一)關節軟骨損傷144 (二)半月板損傷145 三、關節脫位145 四、軟組織損傷145 第二節 骨軟骨缺血性壞死147 一、成人股骨頭缺血壞死147 二、剝脫性骨軟骨炎148 三、骨梗死149 第三節 骨髓炎150 一、急性化膿性骨髓炎150 二、慢性化膿性骨髓炎150 第四節 骨關節結核151 一、骨結核151 二、關節結核152 三、脊椎結核154 第五節 骨腫瘤和腫瘤樣病變154 一、骨巨細胞瘤154 二、非骨化性纖維瘤154 三、血管瘤156 四、骨肉瘤157 五、軟骨肉瘤157 六、骨髓瘤159 七、轉移性骨腫瘤159 八、骨纖維異常增殖症160 九、骨囊腫160 十、嗜酸細胞肉芽腫161 第六節 關節病變163 一、化膿性關節炎163 二、髕骨軟化症164 三、滑膜骨軟骨瘤病164 四、色素沉著絨毛結節性滑膜炎165 第七節 脊柱病變166 一、椎管狹窄166 二、椎間盤突出166 第八節 軟組織病變169 一、軟組織炎症169 二、軟組織腫瘤170 (一)脂肪瘤170 (二)血管瘤170 (三)淋巴管瘤171 (四)神經纖維瘤172 第八章 MRI在消化系統的應用174 第一節 消化道174 一、食管癌174 二、胃癌175 三、結腸、直腸癌176 第二節 肝臟、膽系、胰腺和脾176 一、肝臟176 (一)肝硬化176 (二)肝臟其他彌漫性疾病178 (三)肝膿腫179 (四)肝包蟲病和肝吸蟲病179 (五)肝臟良性腫瘤180 (六)肝臟惡性腫瘤183 二、膽系187 (一)膽系結石症187 (二)膽囊炎和膽管炎187 (三)膽系腫瘤191 (四)膽系梗阻195 三、胰腺197 (一)急性胰腺炎197 (二)慢性胰腺炎198 (三)胰腺癌199 (四)胰腺囊性腫瘤201 (五)胰島細胞瘤202 四、脾臟202 (一)脾臟變異與先天性發育異常202 (二)脾臟彌漫性增大204 (三)脾膿腫205 (四)脾良性腫瘤205 (五)脾惡性腫瘤206 (六)脾梗死和脾動脈瘤208 第三節 腹膜腔和腹膜後間隙209 一、腹膜炎209 二、腹膜腔膿腫210 三、腹膜腔腫瘤211 四、腹膜後腫瘤212 (一)原發腫瘤212 (二)繼發腫瘤213 五、腹主動脈瘤和腹主動脈夾層214 第九章 MRI在泌尿和生殖系統的應用216 第一節 泌尿系統216 一、泌尿系統先天性發育異常216 (一)腎臟的先天性發育異常216 (二)腎盂輸尿管、膀胱先天性發育異常219 二、泌尿系統結石222 三、泌尿系統結核224 四、泌尿系統炎症225 (一)腎盂腎炎225 (二)腎膿腫與腎周膿腫226 五、腎囊腫性疾病227 六、泌尿系統腫瘤230 (一)腎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30 (二)腎細胞癌230 (三)腎母細胞瘤232 (四)腎盂癌233 (五)膀胱癌234 第二節 男性生殖系統235 一、前列腺增生235 二、前列腺癌236 第三節 女性生殖系統237 一、卵巢囊腫237 二、卵巢畸胎瘤238 三、卵巢癌239 四、子宮肌瘤240 五、宮頸癌240 六、子宮內膜癌243 第四節 腎上腺244 一、庫欣(Cushing)綜合征244 二、原發醛固酮增多症246 三、嗜鉻細胞瘤247 四、神經母細胞瘤和神經節細胞瘤248 五、腎上腺非功能性佔位249 六、腎上腺囊腫和髓脂瘤250 參考文獻252
滿意請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