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巨細胞瘤的早期症狀有哪些?
骨巨細胞瘤患者多位年輕人,一半以上的病人發病前有過損傷歷史。骨巨細胞瘤的早期症狀為疼痛、腫脹。本文主要介紹了骨巨細胞瘤的早期症狀表現。骨巨細胞瘤的臨床表現無特異性,當病變破壞骨皮質並刺激骨膜時或當骨的強度下降即將出現病理骨折時,可以產生臨床症狀。同大多數骨腫瘤一樣,往往因局部的腫脹和疼痛而發現。骨巨細胞瘤症狀臨床症狀的程度不一,一般與就診時腫瘤的大小無關。有的患者因病理骨折而就診,就診時已有大范圍的骨破壞。(1)疼痛:早期多見,一般不劇烈。產生的原因是由於腫瘤生長,髓內壓力增高所致。發生於脊椎者,腫瘤可壓迫神經或脊髓,產生相應的神經放射痛或截癱。少數病人可因病理性骨折而就醫。(2)局部腫脹、腫塊:出現遲於疼痛症狀,腫脹一般較輕,由於骨殼膨脹性改變及反應性水腫所致。如病變穿透骨皮質,形成軟組織內腫物,則腫脹明顯。腫脹逐漸地緩慢增大,有時迅速增大,多屬腫瘤內出血所致。(3)關節功能障礙:長骨骨端腫瘤的局部浸潤反應可造成關節功能障礙。腫瘤很少穿破關節軟骨,但可造成關節面的塌陷或薄弱,有時腫瘤體積較大,范圍超過關節,但X線片所見其關節軟骨面尚完整,這也是該腫瘤的特點之一。骨巨細胞瘤體征(1)局部皮溫升高,靜脈顯露:表示病灶局部充血及反應區,特別是骨皮質破壞,形成軟組織內腫塊時,皮溫增高明顯,也與該腫瘤血液豐富有關。(2)骨殼完整且較厚時,觸及硬韌的腫物,薄的骨殼可有彈性。骨殼破壞或無骨殼者,呈囊性腫物。有時腫瘤呈現搏動,表示腫瘤充血明顯。(3)發生於脊柱的骨巨細胞瘤,可引起椎體壓縮性骨折、脊髓損傷及截癱。位於骶骨者可引起骶區疼痛、馬鞍區麻木及大小便障礙,肛門指診可捫及骶前腫物。在x線照片上,典型骨巨細胞瘤呈肥皂泡沫樣的囊腫樣陰影,早期位於長骨骨端的一側,逐漸向中心擴張,最後整個骨端和部分干骺端發生破壞,並向周圍擴張,但腫瘤極少穿透關節軟骨面。腫瘤周圍骨壁清晰整齊,與骨幹連接處可能有少量的骨質微密。在囊腫樣透明陰影內,無鈣化點或新生骨質。偶爾發生自愈或半自愈現象,大多由於病理性骨折和腫瘤內部大量出血所致。在臨床實踐中,典型肥皂泡沫x線徵象較為少見。多數病例呈周圍骨壁擴張,界限清晰,但無骨間隔的囊腫樣徵象,病理骨折後溶骨性變化的發展尤為顯著,須與中心型骨纖維肉瘤鑒別。在極大多數病例中可根據病歷、臨床和x線徵象作出診斷。但組織切片檢查在骨巨細胞瘤的診斷中十分重要,它對處理的決定和預後的測知起指導作用。因此,病理檢查應盡量做到徹底、廣泛、仔細。只憑一小塊組織檢查的結果來推斷整個腫瘤的性質,很難達到正確的分級。手術可以根據冰凍切片或活組織檢查,結合臨床和x 線徵象進行。術後對切除或刮除的標本應再作更全面的檢查,肯定分級後更好地進行觀察或進一步治療。病變在膝關節周圍,腫脹、疼痛。X線表現為骨端局限性均勻一致的溶骨性破壞,呈肥皂泡沫狀。鏡下為基質細胞和多核巨細胞。
2、脊素瘤待排是啥意思
你好,就是考慮是脊素瘤可能性大,脊索瘤是局部的侵襲性或惡性腫瘤,主要好發於50~60歲的中老年,亦發生於其他年齡,線平片顯示腫瘤以溶骨性破壞為主,不見鈣化及骨化,可見骶骨局部破壞及其鈣化斑塊,位於骶、尾椎的腫瘤自骶椎中央或偏一側產生局限性骨質破壞,可使骨質擴張,變薄,消失,位於胸,腰椎椎體者椎體破壞壓陷,但椎間隙保持完整。建議在醫生指導下治療。
3、我想知道:軟骨肉瘤是不是癌症。
軟骨肉瘤是惡性的不然也就不用做這么大的手術切這么干凈了……
4、初得骶骨脊索瘤該怎麼治療
?
5、脊索瘤的症狀有哪些?
脊索瘤多見於40~60歲的中、老年人,偶見於兒童和青年。腫瘤好發於脊椎兩端,即顱底與骶椎,前者為35%,後者為50%,其他椎骨為15%。發生在縱軸骨以外者罕見,如椎骨橫突、鼻竇骨等。較多以骶尾部疼痛為首發症狀。絕大多數椎管內脊索瘤在診斷之前往往經歷了相關症狀數月至數年。
臨床症狀決定於腫瘤發生的部位:枕、蝶部腫瘤可產生頭痛、腦神經受壓症狀(視神經最多見),破壞垂體可有垂體功能障礙,向側方或向下方突出可在鼻咽部形成腫塊有堵塞鼻腔,出現膿血性分泌物。發生在斜坡下端及顱頸交界處者,常以頭痛、枕部或枕頸交界區域疼痛為常見症狀,頭部體位改變時可以誘發症狀加重;發生在胸椎者,腫瘤可侵犯相應部位椎體結構,經過椎間孔突入胸腔,破壞肋間神經可引起節段性灼性神經痛。甚至可引發肺部胸膜刺激症狀。發生在骶尾部者,骶部腫瘤壓迫症狀出現較晚,常以骶尾部疼痛為主要症狀,典型症狀是慢性腰腿疼,持續性夜間加重,病史可長達0.5~1年,腫瘤較大時,腫塊向前擠壓盆腔臟器,壓迫骶神經根,引起大小便失控和排尿困難及其下肢與臀部麻木或疼痛,腫塊可產生機械性梗阻,引起小便障礙和大便秘結。發生在椎管其他部位者,以相應部位局部疼痛為常見症狀。
骶管脊索瘤臨床上查體時,可見骶部飽滿,肛診可觸及腫瘤呈圓形、光滑,有一定彈性。緩慢生長的腫瘤包塊多數向前方膨脹生長,臨床不易發現,只有在晚期,當腫瘤向後破入臀肌、骶棘肌或皮下才被發現,下腹部也可觸及腫塊。肛門指診是早期發現骶骨腫瘤的常規檢查,尤其是久治不愈的慢性下腹疼痛病人,懷疑有骶骨腫瘤時,肛門指診尤為重要。
嬰兒期沿面、頭、顱或背部中線發生柔軟可壓縮的腫塊,可有透照性或因哭泣而增大。腫塊上方可發生黑色毛發束或周圍繞以黑色毛發圈的禿發區,許多皮膚損害可推斷其他脊髓和伴發結構的畸形。脊柱閉合不全的皮膚表現包括凹陷性損害,真皮損害,色素異常性損害,毛發損害,息肉樣損害、腫瘤、皮下組織和血管損害。
脊索瘤出現轉移的部位有肺部、眼瞼及陰莖等。
疼痛為最早症狀,多系由腫瘤擴大侵犯或壓迫鄰近重要組織或器官所引起。位於骶尾部的腫瘤常引起尾部疼痛,隨後局部出現腫塊,並逐漸長大,從皮下隆起,也可向盆腔內發展,壓迫膀胱和直腸,引起尿失禁,便秘,坐骨神經痛等症狀。位於蝶枕部的腫瘤可壓迫視神經及其他腦神經,腦垂體、腦乾等,在後期並可引起顱內高壓。在椎管周圍有脊髓受壓者,可引起根性疼痛、截癱、大小便失禁等。
發生於脊柱的脊索瘤最多見於骶尾部,常位於骶尾骨交界處,患骨明顯膨脹,骨內正常結構消失,呈毛玻璃樣陰影,腫瘤呈溶骨性缺損,有時可穿破骨皮質向臀部及盆腔內擴展,形成邊緣清楚的腫瘤性軟組織塊影,中間可有殘余骨質硬化或散在不成形的鈣化點,局部密度增高,造影檢查,可顯示直腸、膀胱、子宮等鄰近器官或組織受壓推移表現。
骶椎以上脊柱的脊索瘤,累及單個或2~3個鄰近的椎體時,骨質呈溶骨性破壞,有時可見散在鈣化點。單個椎體損害時,可見圓形或斑點狀骨質稀疏區。
根據臨床表現,皮損特點的特徵性以及影像學檢查,一般可以做出診斷。患者多為中年人,表現為局部漸增的疼痛和功能障礙。位在骶尾椎的腫瘤產生各種壓迫症狀,骶前腫瘤比向背側生長者明顯。X線片可見局限性骨破壞,向一側膨出,腫瘤中不見骨化和鈣化。肛門指診常在骶骨前方觸及腫塊。
6、脊索瘤會遺傳嗎?
不會遺傳
脊索瘤(Chordoma)
概述
脊索瘤(Chordoma)是一種先天性的、來源於殘余的胚胎性脊索組織的原發性惡性腫瘤,位於脊椎椎體和椎間盤內,罕見累及骶前軟組織。主要好發於50~60歲的中老年,男女發病無明顯差異。
病理改變
一、大體所見腫瘤呈圓形或分葉狀質軟呈膠狀。可有局部出血、壞死、囊性變及鈣化等。早期一般具有包膜,附近常有碎骨片及死骨。
二、顯微鏡檢顯示腫瘤組織變化較多,各個病例不同,甚至同一種瘤的不同區域內也不同。分化差的組織,細胞排列緊密,體積較小,邊緣清晰。細胞內外粘液成分較少,分化成熟的組織,細胞排列稀疏,體積較大,呈梭形或多邊形,胞漿內有明顯的空泡,腫瘤的間質中有纖維間隔,且有多量的粘液積聚,高度惡化時可見核分裂相。
臨床表現
疼痛為最早症狀,多系由腫瘤擴大侵犯或壓迫鄰近重要組織或器官所引起。位於骶尾部的腫瘤常引起尾部疼痛,隨後局部出現腫塊,並逐漸長大,從皮下隆起,也可向盆腔內發展,壓迫膀胱和直腸,引起尿失禁,便秘,坐骨神經痛等症狀。位於蝶枕部的腫瘤可壓迫視神經及其他腦神經,腦垂體、腦乾等,在後期並可引起顱內高壓。在椎管周圍有脊髓受壓者,可引起根性疼痛、截癱、大小便失禁等。
實驗室及其他檢查
X線表現1、頭顱脊索瘤多見於顱底、蝶鞍附近,蝶枕軟骨連合處及岩骨等處。骨質破壞邊界尚清楚,可有碎骨小片殘留和斑片狀鈣化物質沉積。並可有軟組織腫塊凸入鼻咽腔,一般較大,邊緣光滑。脊索瘤腫塊突出顱腔時可使鈣化松果體移位,偶可引起顱內高壓。頸椎的脊索瘤常位於上頸椎,尤在頸椎和枕骨交界處,多累及椎體、椎弓根偶爾也可受到侵犯,軟組織腫塊,常為突出的早期表現。胸椎脊索瘤較少見。
2、發生於脊柱的脊索瘤最多見於骶尾部,常位於骶尾骨交界處,患骨明顯膨脹,骨內正常結構消失,呈毛玻璃樣陰影,腫瘤呈溶骨性缺損,有時可穿破骨皮質向臀部及盆腔內擴展,形成邊緣清楚的腫瘤性軟組織塊影,中間可有殘余骨質硬化或散在不成形的鈣化點,局部密度增高,造影檢查,可顯示直腸、膀胱、子宮等鄰近器官或組織受壓推移表現。
3、骶椎以上脊柱的脊索瘤,累及單個或2~3個鄰近的椎體時,骨質呈溶骨性破壞,有時可見散在鈣化點。單個椎體損害時,可見圓形或斑點狀骨質稀疏區。
診斷
診斷標准:
1、好發年齡:主要好發於50~60歲的中老年,男女發病無明顯差異。
2、好發部位:50%在骶尾部,35%位於蝶枕部,其他依次為頸、胸、腰椎部。
3、生長緩慢,在出現症狀前,往往已患病5年以上。主要症狀為疼痛、腫塊和括約肌功能障礙。
鑒別診斷
有時需與骶骨巨細胞瘤、骶骨轉移性腫瘤鑒別。
治療
手術治療是最有效的方法,將腫瘤作整個切除,有時因腫瘤所處部位完整切除困難,則可作局部切除。Friedman認為對於某些脊索瘤放療也是有效的。劑量可高達50~60Gy(5000~6000rads)。化療無效。
預後
脊索瘤發生轉移的機率不高,位於骶尾部的脊索瘤發生轉移者較多,而顱底與骶椎以上脊柱的腫瘤轉移的卻很少。一般均在腫瘤發生10年以後才出現轉移,局部淋巴結常被累及,隨後血運轉至肺、肝臟以及腹膜等。枕部含有豐富軟骨成份的脊索樣脊索瘤,較常見脊索瘤的預後為好
7、醫學上有肌肉鈣化的說法嗎
肌肉鈣化是由於人體內原本起修復作用的鈣鹽,長期沉積在肌肉組織,形成鈣化,叫鈣化性肌炎,也就是肌肉鈣化.肌肉鈣化是肌肉中因為損傷,循環等因素引起局部鈣鹽的異常沉積.
8、肌肉的鈣化
有人把能引起肌肉鈣化的疾病分為7類:
(1)創傷性骨化肌炎:肌肉的鈣化發生在急性或慢性外傷之後。急性外傷後1~2個月即可發生鈣化,常因軟組織損傷後血腫機化所致,如不認識可誤診為腫瘤。慢性外傷後鈣化常為某種職業病的結果,先有結締組織的增生,然後發生骨化。
(2)進行性多發性骨化肌炎:原因不明。鈣化可發生在頸、背及四肢肌肉。
(3)神經營養不良性骨化肌炎:因周圍神經或脊髓損傷所致,鈣化多發生在關節周圍和骨旁。
(4)腫瘤鈣化:可見於良、惡性腫瘤,如纖維瘤、脂肪瘤、肉瘤等。
(5)寄生蟲鈣化:於軀干、四肢肌肉內均可發生,見於囊蟲病等。
(6)局部注射葯物:發生在肌肉注射部位。
(7)其他:有些肌肉的鈣化原因不明,可發生在骨盆的粒狀肌、肱二頭肌、股骨肌肉等。
肌肉的鈣化的形態與肌肉的解剖形態有密切關系。例如,臀大肌鈣化形態即與臀大肌的起止走行有關。臀大肌是四邊形肌肉,幾乎占據整個臀部,始於髂骨外側面後方臀後線、骶尾骨背肌膜、骶結節韌帶及腰背肌膜,肌纖維向前下走行,覆蓋大粗隆,部分抵止股骨臀肌粗隆,部分與髂脛束移行、達到脛骨。因此,臀大肌鈣化在X線片上表現為:①從骶骨向大粗隆方向走行的寬度不同的鈣化條影;②鈣化陰影分布呈長方形。此外,肌肉鈣化可兩側對稱發生。
9、肌肉鈣化是怎樣造成的
有人把能引起肌肉鈣化的疾病分為7類:
(1)創傷性骨化肌炎:肌肉的鈣化發生在急性或慢性外傷之後。急性外傷後1~2個月即可發生鈣化,常因軟組織損傷後血腫機化所致,如不認識可誤診為腫瘤。慢性外傷後鈣化常為某種職業病的結果,先有結締組織的增生,然後發生骨化。
(2)進行性多發性骨化肌炎:原因不明。鈣化可發生在頸、背及四肢肌肉。
(3)神經營養不良性骨化肌炎:因周圍神經或脊髓損傷所致,鈣化多發生在關節周圍和骨旁。
(4)腫瘤鈣化:可見於良、惡性腫瘤,如纖維瘤、脂肪瘤、肉瘤等。
(5)寄生蟲鈣化:於軀干、四肢肌肉內均可發生,見於囊蟲病等。
(6)局部注射葯物:發生在肌肉注射部位。
(7)其他:有些肌肉的鈣化原因不明,可發生在骨盆的粒狀肌、肱二頭肌、股骨肌肉等。
肌肉的鈣化的形態與肌肉的解剖形態有密切關系。例如,臀大肌鈣化形態即與臀大肌的起止走行有關。臀大肌是四邊形肌肉,幾乎占據整個臀部,始於髂骨外側面後方臀後線、骶尾骨背肌膜、骶結節韌帶及腰背肌膜,肌纖維向前下走行,覆蓋大粗隆,部分抵止股骨臀肌粗隆,部分與髂脛束移行、達到脛骨。因此,臀大肌鈣化在X線片上表現為:①從骶骨向大粗隆方向走行的寬度不同的鈣化條影;②鈣化陰影分布呈長方形。此外,肌肉鈣化可兩側對稱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