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每個月一兩次的頭不舒服,發病史十幾年了 高分求解 100起
?
2、兒子12歲,最近上午總是感覺頭痛是什麼病?下午就不痛請問是什麼病?謝謝
頭痛是臨床上常見的症狀之一,通常是指局限於頭顱上半部,包括眉弓、耳輪上緣和枕外隆突連線以上部位的疼痛。頭痛的原因繁多,其中有些是嚴重的致命疾患,但病因診斷常比較困難。
病因
1.顱腦病變 (1)感染:如腦膜炎、腦膜腦炎、腦炎、腦膿腫等。 (2)血管病變:如蛛網膜下腔出血、腦出血、腦血栓形成、腦栓塞、高血壓腦病、腦供血不足,腦血管畸形、風濕性腦脈管炎和血栓閉塞性腦脈管炎等。 (3)佔位性病變:如腦腫瘤、顱內轉移瘤、顱內囊蟲病或包蟲病等。 (4)顱腦外傷:如腦震盪、腦挫傷、硬膜下血腫、顱內血腫、腦外傷後遺症。 (5)其他:如偏頭痛、叢集性頭痛、頭痛型癲癇、腰椎穿刺後及腰椎麻醉後頭痛。 2.顱外病變 (1)顱骨疾病:如顱底凹入症、顱骨腫瘤。 (2)頸部疾病:頸椎病及其他頸部疾病。 (3)神經痛:如三叉神經、舌咽神經及枕神經痛。 (4)其他:如眼、耳、鼻和齒疾病所致的頭痛。 3.全身性疾病 (1)急性感染:如流感、傷寒、肺炎等發熱性疾病。 (2)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壓病、心力衰竭。 (3)中毒:如鉛、酒精、一氧化碳、有機磷、葯物(如顛茄、水楊酸類)寺中毒。 (4)其他:尿毒症、低血糖、貧血、肺性腦病、系統性紅斑狼瘡、月經及絕經期頭 痛、中暑等。 4.神經症 如神經衰弱及癔症性頭痛。
發生機制
1.血管因素 各種原因引起的顱內外血管的收縮、擴張以及血管受牽引或伸展(顱內佔位性病變對血管的牽引、擠壓)。 2.腦膜受刺激或牽拉。 3.具有痛覺的腦神經(5、9、10三對腦神經)和頸神經被刺激、擠壓或牽拉。 4.頭、頸部肌肉的收縮。 5.五官和頸椎病變引起。 6.生化因素及內分泌紊亂。 7.神經功能紊亂。
編輯本段特點及症狀
一、首先,應著重了解頭痛本身的特點:如頭痛的起因、病程、發生的時間、部位、性質、程度以及加重和減輕的原因等,這樣可對病因提供某些線索或診斷的方向。如表淺的針刺樣銳痛多系顱表神經痛,一側的搏動性痛或脹痛系血管性痛,而頸枕部、額頂部等處的緊縮痛、困痛則系肌收縮性頭痛等。其中,弄清頭痛究竟是發作性的(有完全不痛的間歇期)還是持續性的(可有時輕有時重)尤為重要,因為一旦明確為發作性neif頭痛,如果同時再了解發作的誘因,可以大大縮小探索病因的范圍,盡快找出診斷的方向。如: ① 因頭位、體位改變誘發的發作性頭痛:可有低顱壓綜合症、短暫性腦缺血發作、頸性偏頭痛、低血壓、顱內腫物特別是腦室系統腫物等。 ② 晨起或夜間有頭痛發作者:可有高血壓(久卧後腦部血管擴張)、早期顱內壓增高(久卧後靜脈迴流欠佳)、心機能不全(同前)和前額竇炎(平卧後引流不佳)、癲癇等。 ③和情緒、勞累等有關或誘因不明者:可有偏頭痛、叢集性頭痛、癲癇、癔病等。 ④受寒或受傷後短暫的銳痛發作:多為神經痛。 二、其次,要了解與頭痛同時伴發的症狀,也即各種原發病的應有症狀: 當患者自述症狀時,資料往往不全,則可從以下三方面了解伴發症狀: 1.根據初步問診中提示的線索,考慮有那幾種疾病的可能,著重對這些疾病的應有症狀逐一進行了解。如對頭痛伴有嘔吐者,自應了解有無顱內病變,偏頭痛、青光眼、癲癇、叢集性頭痛等應有的症狀。 2.如初步問診不能提示明確線索,則不妨根據「顱內-頭頸部-全身-神經官能症」的次序,對以上各組疾病的常見症狀依次加以了解,如有無惡心嘔吐、意識障礙、神經系統症狀(肢體無力、麻木、抽搐、視力障礙等)、五官症狀(流淚、鼻阻、流涕等)以及發熱、軀體症狀等,以免遺漏早期的嚴重病變。 3.如病人一般情況較好,病程又較長,則不妨從最常見的神經衰弱或癔病方面加以了解。當證實確系神經衰弱後,仍應排除顱腦外傷,更年期和其他軀體慢性疾患引起的「神經衰弱綜合征」。 三、對非初次發病者:還應詢問既往的診斷、治療和療效,以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