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腫瘤 > 骨結核骨腫瘤引起的椎體症狀

骨結核骨腫瘤引起的椎體症狀

發布時間:2020-10-09 15:23:49

1、請專業醫師幫我看一下我的胸片報告,幫我解釋一下什麼叫未見明確骨質破壞? 以前得過結核,現在有點咳嗽。

一般來講,引起骨質破壞的原因,大部分都是腫瘤。
而結核性胸膜炎症,或胸壁的結核,也會引起臨近肋骨的破壞
椎體結核比較少見,但是症狀很明顯,這個一定要進一步檢測,有條件最好MR檢查。
你的胸片結果,就是心、肺沒有異常改變。
如果你出現結核的症狀,尤其是咳血,且症狀無明顯好轉,就必須再次檢查或者CT檢查

2、腰椎骨結核和腰椎骨腫瘤的疼痛有何區別

你好,兩種疾病感染菌以及治療都不同的。腰椎結核是由結核菌引發的軟組織感染造成的,然而腰椎骨腫瘤則不同,甚者還分良性與惡性,有關腰椎結核的相關治療可以隨時咨詢我。

3、我姥姥,71歲,核磁檢查顯示腰椎,尾椎多處椎體破壞,醫生說是惡性腫瘤骨轉移,已經是晚期。呼吸一直沒

實話告訴你,這樣的請不一定是癌症骨轉移,因為你們看的是西醫,而西醫是儀器看病,你們明白嗎?且西醫無法知道病根在哪兒,所以就說不明根源。
從你說的事情來看,可能是腰間盤突出而引發的相關病症,所以建議你們盡快帶姥姥去看中醫,尤其是針灸的,如果我分析的沒錯,針灸半月之後,症狀一定緩解的
雖然也想進一步幫你們,可是具體病情依然不是很清楚呀

4、骨結核的症狀是什麼

骨結核主要因吸入或吞入結核分枝桿菌或牛型結核菌而患病,之後會通過淋巴播散、血行播散和臨近組織器官直接播散而引起。骨結核根據臨床表現不同分為單純骨結核和粟粒性結核。全身症狀包括:發熱、寒戰、咳嗍,同時會伴有胸膜疼痛、體重減輕和乏力。病人可表現為急性症狀或慢性症狀。骨結核最常見的發病部位-脊柱,尤其是在老年人群;但是在發展中國家,兒童和青少年發病的也很常見。有些病人能發現肺或泌尿系有原發結核病灶,也有些病人找不到原發灶。淋巴和血行播散的結核一般發生在胸腰段,很少播散到頸椎和骶骨。脊柱結核的活動性病變破壞特定的椎體節段:通常是相臨的兩個椎體和椎體之間的間盤。一些研究者推測,病變破壞的這種特點的原因是:該部位動靜脈血供豐富,而結核桿菌需要高的氧分壓。約80%的病人為間盤周圍病變,侵及椎體前部,最後經韌帶下間隙(前縱韌帶)發展到相臨的椎體。少數病人病變發生在椎體中央,這種病變可類似腫瘤或者引起明顯的脊柱畸形,有時很難診斷。病人可能會有髓內肉芽腫、蛛網膜炎、椎體節段性塌陷形成的前方楔形變、駝背(Pott病)等。單純的脊柱後部結構結核很少見。有時會形成椎旁膿腫並形成皮膚竇道,侵及同一平面的腹腔臟器。椎旁膿腫最遠可到達?窩。病人會有疼痛、無力,到晚期會出現截癱。四肢關節結核主要累及下肢大的負重關節。病變侵犯關節軟骨,最後形成的肉芽腫組織會使軟骨剝脫。軟骨下骨的骨小梁受侵犯會影響關節的負重功能,進而明顯加快關節面的退變。病理檢查會發現病變中心區有壞死組織和多核巨細胞。其他較少受累的關節包括:踝關節、足和上肢關節。病人可能有跛行,關節會出現皮溫增高、腫脹及活動范圍減小。關節結核會嚴重影響關節功能,即使經過積極正確的治療,病變也會在某一孤立的部位復發。周圍小關節的結核有時會與其他風濕性疾病相混淆(如痛風和類風濕關節炎)。

5、骨結核都有哪些常見症狀?

骨結核主要因吸入或吞入結核分枝桿菌或牛型結核菌而患病,之後會通過淋巴播散、血行播散和臨近組織器官直接播散而引起。骨結核根據臨床表現不同分為單純骨結核和粟粒性結核。全身症狀包括:發熱、寒戰、咳嗍,同時會伴有胸膜疼痛、體重減輕和乏力。病人可表現為急性症狀或慢性症狀。 骨結核最常見的發病部位-脊柱,尤其是在老年人群;但是在發展中國家,兒童和青少年發病的也很常見。有些病人能發現肺或泌尿系有原發結核病灶,也有些病人找不到原發灶。淋巴和血行播散的結核一般發生在胸腰段,很少播散到頸椎和骶骨。脊柱結核的活動性病變破壞特定的椎體節段:通常是相臨的兩個椎體和椎體之間的間盤。一些研究者推測,病變破壞的這種特點的原因是:該部位動靜脈血供豐富,而結核桿菌需要高的氧分壓。 約80%的病人為間盤周圍病變,侵及椎體前部,最後經韌帶下間隙(前縱韌帶)發展到相臨的椎體。少數病人病變發生在椎體中央,這種病變可類似腫瘤或者引起明顯的脊柱畸形,有時很難診斷。病人可能會有髓內肉芽腫、蛛網膜炎、椎體節段性塌陷形成的前方楔形變、駝背(Pott病)等。單純的脊柱後部結構結核很少見。有時會形成椎旁膿腫並形成皮膚竇道,侵及同一平面的腹腔臟器。椎旁膿腫最遠可到達?窩。病人會有疼痛、無力,到晚期會出現截癱。 四肢關節結核主要累及下肢大的負重關節。病變侵犯關節軟骨,最後形成的肉芽腫組織會使軟骨剝脫。軟骨下骨的骨小梁受侵犯會影響關節的負重功能,進而明顯加快關節面的退變。病理檢查會發現病變中心區有壞死組織和多核巨細胞。 其他較少受累的關節包括:踝關節、足和上肢關節。病人可能有跛行,關節會出現皮溫增高、腫脹及活動范圍減小。關節結核會嚴重影響關節功能,即使經過積極正確的治療,病變也會在某一孤立的部位復發。周圍小關節的結核有時會與其他風濕性疾病相混淆(如痛風和類風濕關節炎)。

6、強直性脊柱炎與脊柱結核的區別?

強直性脊柱炎有哪些主要症狀?

強直性脊柱炎發症緩慢隱襲,常不為患者所注意。疾病主要部位在脊柱,即自骶髂關節由下而上地出現腰椎、胸椎和頸椎症狀。病初患者偶有腰背部、骶部或臀部疼痛或僵硬感。大約10%的病人疼痛可沿臀部往大腿和小腿屈側向下放射(沿坐骨神經分布范圍)但神經系統檢查一般無陽性發現。經數月或數年患者臨床症狀逐漸加重,出現持續性腰部、胸椎或頸部疼痛、僵硬,常在半夜痛醒並有翻身困難,需起床活動後方能減輕痛苦。早晨起床或久坐、久蹲後起立時腰背部僵硬感尤為劇烈,輕微活動方可緩解症狀。隨著病性進一步的發展,最終可導致腰、胸及頸椎各個方向的動動受到限制。胸椎和脊肋關節受累可使胸廓擴展范圍縮小,脊柱呈現畸形。微動關節如骶髂關節、恥骨聯合及胸骨柄關節亦可受累,局部出現疼痛或腫脹。

.............

脊柱結核症狀:

脊柱結核臨床上最為多見,佔全身骨與關節結核的第一位。99%為椎體結核,1%為附件結核,附件結核多繼發於椎體結核或與椎體結核同時存在。椎體結核中的腰椎最多見,胸椎次之,其次為胸腰段脊椎、腰骶段脊椎、頸椎,骶尾骨最少見。這與椎體負重大,易於勞損,肌肉附著少和血液供應差有關。

症狀表現

(一)全身症狀 早期無明顯症狀,活動期則出現食慾不振、消瘦、午後潮熱、盜汗等中毒症狀。

(二)局部症狀和體征

1.疼痛局部痛為主,於勞動、咳嗽時加重。患處可有壓痛、叩擊痛及放射痛。

2.脊柱畸形由於椎體破壞塌陷後,形成角狀後突畸形。為脊柱結核所特有。

3.肌肉痙攣、姿勢異常和運動受限頸椎結核病人可有斜頸畸形,或頭前屈,活動時明顯受限。胸、腰椎結核病人不能彎腰,故拾物姿勢很特殊,不是彎腰去拾,而是屈髖、屈膝、挺腰下蹲,一手撐大腿,另一手去拾地上的東西。

4.寒性膿腫應仔細檢查,如懷疑可作穿刺。

椎體結核按原發病灶部位可分為三型:

(一)中心型 病灶位於椎體中心部,見於兒童。特徵為以骨質破壞為主,椎體被壓成楔形,成人可長期局限在椎體中心,出現死骨,死骨吸收後,可出現空洞。

(二)邊緣型 多見於成人,進一步累及相鄰椎體。以溶骨性破壞為主,很少出現死骨,易侵犯椎間盤,引起椎間隙狹窄。

(三)骨膜下型 由於膿液沿著前縱韌帶上下蔓延,相鄰椎體前側部長期被骨膜下膿腫腐蝕的結果,多為繼發性,可同時累及數個椎體前緣。

椎體結核常形成寒性膿腫,蔓延方式為,沿椎體骨膜下蔓延,形成廣泛的椎旁膿腫,再則是遠離病側形成流注膿腫。

不同的椎體結核有不同的蔓延途徑。

頸椎:常位於頸長肌後方。上部頸椎形成咽後壁膿腫,下部頸椎形成食管後膿腫。

胸椎:常形成椎旁膿腫,正位X線片見呈球形,張力較大,或呈筒形、梭形。椎旁膿腫可經肋橫突間隙向背部流注,或沿肋間血管向肋骨遠端流注。

腰椎:常形成流注膿腫,多沿腰大肌筋膜形成腰大肌膿腫。腰大肌膿腫可因重力關系蔓延至髂窩、股三角或股骨小轉子附近,還可繞過股骨上端後側至大腿外側,再沿闊筋膜向下流注到膝關節附近。腰大肌深層的膿液可穿過腰筋膜,出現在腰三角部位。

寒性膿腫轉歸:病灶處於靜止時,寒性膿腫可自行吸收或鈣化,但常破潰,形成竇道,也有的膿液因膿腫壁與胸、腹腔臟器如肺、腸道、膀胱發生粘連,最後穿破,形成內瘺。

[實驗室檢查]極為重要,不僅要看有無椎體破壞,還要注意脊椎的曲度以及有無附件改變。

椎體破壞情況隨病理類型不同而異。中心型可有死骨、空洞形成,周圍骨質疏鬆,但有的骨質反顯緻密,呈磨砂玻璃樣。邊緣型多表現溶骨破壞,應仔細觀察每個部位,勿使遺漏。椎體破壞嚴重者可發生楔形壓縮,甚至消失。椎間隙可模糊、變窄或消失。

對椎旁軟組織陰影,應注意有無加寬或局限性膨隆。頸胸段脊椎結核膿腫引起的上縱隔擴大陰影,不要誤認為縱隔腫瘤。胸椎結核椎旁膿腫的邊緣需與心臟右緣及胸主動脈陰影相鑒別。也有時椎旁軟組織陰影雖有明顯增寬,但實際上並非膿腫,而是增厚的軟組織,膿腫已被吸收,病變已纖維化。這種椎旁陰影的密度常較低,邊緣一般比較平直,缺乏局限性膨隆。3個月後拍片復查時,該陰影並無明顯增寬或變窄。此外,因病變處於靜止階段,故病人血沉、體溫都比較正常,局部疼痛也明顯減輕。

診斷

[鑒別診斷]

(一)強直性脊柱炎 本病患者常出現脊柱運動受限,血沉增快,累及多數椎體,同時伴有骶髂關節病變。X線片可見韌帶骨化,呈竹節樣改變,椎體無破壞,無軟組織增寬影。

(二)脊柱腫瘤 一般只累及一個椎體,相鄰椎間隙寬度保持正常,破壞常在椎弓根。

(三)椎間盤中央型突出 X線片有時可見椎體上下緣有小圓形缺損,但周圍骨質緻密,系由於髓核向椎體內突出,形成許莫爾結節。有時椎體前上緣可見一小三角形游離骨塊,系由於環形骨骺未癒合。

治療方法

治療應包括三方面:①結核本身的治療;②解除脊髓的壓迫;③預防及治療各種並發症。

手術治療主要是對脊髓進行減壓。術前應作好充分准備,結合病人體征及X線片表現,選擇好恰當的手術方法,才能起到減輕症狀、治癒疾病的目的。在各種手術方法中以後路或側前方減壓術最常用。側後減壓術通過切除一側椎板、椎弓根及關節突,可同時顯露脊髓及椎體病灶,減壓及病灶清除也較徹底,但手術復雜,出血又多,並有可能影響脊柱穩定性,一般很少採用。

長期高位截癱者,常伴有腎上腺皮質功能衰退,手術時易因腎上腺皮質功能衰竭而突然發生休克,甚至死亡,術前應先給予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

與骨結核骨腫瘤引起的椎體症狀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