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請問骨折上缺失部位是轉移性骨腫瘤的把握度有多大?轉移性骨腫瘤的嚴重度又有多少?求知情者相告
患者的原發灶是什麼部位?從這個X線片來看股骨頭下面缺損的那一塊很有可能是骨轉移來的,但是由於是X線片,看骨轉移的話不是特別敏感,所以骨折部位不能確定是因為轉移導致的骨折還是外傷導致的,患者最近有沒有跌到什麼的?還是突然就出現骨折了?但是可以確定的是現在必須馬上化療加骨治療,如果骨痛特別嚴重的話需要行轉移部位的放療,至於手術的話,如果患者年齡較輕,可以行姑息性手術,如果年齡比較大超過70歲了,建議就不要手術治療了,怕到時候周圍的骨質進一步受損~
2、骨癌的腫瘤一般長在人哪個部位?
一、骨癌概述骨腫瘤有原發性及繼發性兩大類。從發病率來看,後者比前者多見。惡性原發性骨腫瘤約占人體全部惡性腫瘤的1%,雖較為少見,但多發生於青壯年,在大范圍手術治療(如截肢、關節解脫術)後,不僅致殘,而且仍有較高的死亡率,因此早期診斷及早期治療十分重要骨腫瘤不僅僅是 「 骨頭 」 上長的腫塊,它包括骨髓、骨膜、軟骨、血管、肌肉、神經纖維、脂肪等骨骼所有的附屬組織發生的腫塊及腫瘤樣病變。例如 「 纖維異樣增殖症 」 、 「骨囊腫」 等,它們不是真性腫瘤,但其表現和治療同骨腫瘤相似,人們稱之為腫瘤樣病變。骨腫瘤可分為良性和惡性,但其間有時沒有截然的界限,甚至同一腫瘤中可同時存在良性和惡性的組織學特徵。為了進一步明確診斷,顯微鏡下的病理所見必須結合臨床情況和X線表現,全面加以分析,三者缺一不可。骨腫瘤在人群中發病率約為0.01%。在骨腫瘤中:良性佔50%,惡性佔40%,腫瘤樣病變佔10%左右良性骨腫瘤以骨巨細胞瘤、骨軟骨瘤、軟骨瘤較為多見;惡性骨腫瘤以骨肉瘤、軟骨肉瘤、纖維肉瘤為多見。由於骨組織來源於中胚層組織,發生在骨組織的惡性腫瘤醫生們都稱之為 「 肉瘤 」 ,不能稱為 「 骨癌 」 。骨腫瘤以大腿骨和小腿骨發生最多,如骨肉瘤、骨巨細胞瘤、骨軟骨瘤等。發生軀體腫瘤較少,如轉移瘤、多發性骨髓瘤及軟骨肉瘤等。脊索瘤以脊椎為特發部位,尤以骶椎最多,軟骨瘤多發生於手足各骨。骨腫瘤多發生於男性,尤其是多發性骨髓瘤,脊索瘤等。男女之比約為1.5:1。從發病的年齡上看,有兩個高峰階段,第一個高峰是在10-20歲,第二個高峰是壯年以後,後者主要是轉移性骨腫瘤。二分之一的原發性惡性腫瘤病人發生在10-20歲,尤其是骨肉瘤病人,三分之二發生在這個年齡組內,說明惡性骨腫瘤多發於青少年,危害較大。一般來講年齡越小,惡性骨腫瘤的惡性程度越高。由於在治療上尚未有重大突破,故預後較差。原發性骨癌很少見,在美國百年占所有確診癌症的不到1%。由身體的其他部位轉移至骨的繼發性癌症則常見。原發性骨癌通常侵犯年輕人,尤其是那些比他們的同年齡人長得更高的人。其中主要類型,骨肉瘤大約占所有原發性骨癌的近60%;它易侵犯青少年,他們的骨正處於快速的發育階段。尤因肉瘤起源於骨髓,而且多發生於5-9歲的兒童和20-30歲的青壯年。軟骨肉瘤起源於軟骨且易於侵犯中年人;其他的少見類型的骨癌發生於成年人,包括纖維肉瘤、惡性巨細胞瘤和有毒瘤。原發性骨癌可能是一種致命的疾病,但先進的檢測和治療方法,已經將5年生存率提高到超過70%。治癒的可能性大部分取決於腫瘤發現的早晚及腫瘤轉移的速度。繼發性骨癌的生存率各不相同。良性腫瘤通常成為長期健康的危險信號。繼發性骨腫瘤多發生於中年及老年,41-60歲佔半數以上。發生部位最多見於各軀干骨,其次是大腿骨及上臂骨的近端呈 「 向心性 」 特點。繼發性骨腫瘤的發生部位有時與原發瘤有關,如乳腺癌症的轉移多見於胸椎、肱骨近端;甲狀腺癌的轉移多見於頸椎、顱骨;宮頸癌及前列腺癌的轉移多見於盆骨、腰椎;肺癌的轉移多見於肋骨及肘、膝遠端各骨。
3、手臂部位的良性骨腫瘤醫生說不用手術。真的可以嗎
女士你好,手術的治療通常需要住院護理和觀察,但有些小型手術應該不需要住院,隨做隨走。小型手術通常不需要住院治療,因簡單快捷,可以隨做隨走。
4、內科醫生和外科醫生差距有多大,內科醫生和外科醫生的區別是什麼?
區別是經常站著做手術的是外科醫生,經常坐著寫病歷的是內科醫生。
01
眼下時興網路問診,我常在網上看到一些頗為奇特的醫患問答。
一病人詢問:醫院的內科外科有什麼區別?
一醫生回答:所謂內科就是診斷和治療內科疾病,外科就是診斷和治療外科疾病。
這種答法,等於沒答。
“什麼是內科,什麼是外科”,其實很多醫生都沒搞清楚。有一次我問一群年輕醫生這個問題,他們都很茫然。不過醫生比患者好,知道哪個病該看哪個科。譬如病人得了個痔瘡,他們會認為若是“內痔”便看內科,若是“外痔”便要看外科。而醫生都知道該看外科。
02
那到底什麼是內科,什麼是外科呢?
從表面上看,內科是診斷和治療身體內部疾病的科室,外科是診斷和治療身體外部疾病的科室,但這肯定不正確。闌尾炎是身體內部疾病,卻大多屬於外科。
於是有人說,內科就是病人吃葯輸液的科室,外科就是醫生動手動刀的科室。這樣的解釋大體正確,但沒有觸到實質。
內科外科的區別在於患病部位是否看得見,摸得著。
看不見,摸不著(病變器官在診治過程中一直藏在內部),就是內科。看得見,摸得著(病變器官可以通過切開或其它方法,從內而外暴露)就是外科。
因為這個原因,內科多以身體的各個系統分亞專業科室,如消化內科、呼吸內科。而外科多以身體的具體部位分亞專業科室,如肝膽外科、手外科。
03
專業的差異,導致了醫生的差異。
內科醫生治病,因為看不見,摸不著,總是啰里啰嗦問診、不厭其煩查體和做一大堆檢查。然後跟病人說:“你這個狀況嘛!可能是這個病,也可能是那個病,現在還不大搞得清楚”。
病人急了,問:"那什麼時候才能搞清楚呢?"內科醫生充滿愛憐地看著病人,真心地回答:“可能永遠都搞不清楚,只有試一下用葯的效果。”
這一說,雖語出至誠,但病人內心往往是崩潰的。
外科醫生則乾脆得多:“你這個狀況,是不清楚。但這有什麼要緊?切開一看就清楚了。”“切開?”病人一驚,問:“切哪兒?”外科醫生不答話,用手往胸部一劃。
病人立馬全身打顫,嚇得發抖,問:“切開有危險嗎?”外科醫生答:“怎麼會沒有危險?喝水都還嗆死人呢!手術最大的危險,就是直接掛在手術台上。”
病人內心已經承受不住了,求助似地說:“醫生,不要嚇我哦!我……!”還沒等病人說完,外科醫生又來了:“這不是嚇你,真地是這樣!”
話還沒完,病人已經癱下去了。
醫院里,表面看起來,內科醫生多儒雅,外科醫生多瀟灑。因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外科醫生往往自覺更牛一些。在外科醫生眼裡,內科醫生哪是什麼儒,就是窮酸。就即便是儒,那也是腐儒(腐乳),一捏就碎。
不過,內科醫生是不服的。他們大多表面視金錢為糞土(當然,也有的視糞土為金錢的),往往不吃這一套。在他們眼裡,外科醫生就是工人,屬於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之類。
看看泌尿外科醫生,就是一個下水道工人。而骨科大夫,工具袋裡除了手術刀,還有鋸子、螺絲釘、螺絲刀等稀奇古怪的東西,那就是活脫脫一木匠。
動起手來,內科醫生不是外科醫生的對手。但動起腦來,內科醫生還是厲害些。有一內科醫生專門編排笑話嘲笑外科醫生。
一群醫生攜手上班,電梯提前關閉,大家一下著急。外科醫生忙伸頭擋著,因為他要保護手;內科醫生忙出手墊著,因為他要保護頭。看吧!外科醫生的頭都是被門夾過的。
04
不過隨醫學發展,出現了一些新的狀況,就是有些病變器官是看得見,卻摸不著的。不要想歪了哈!這個看得見,摸不著的不是指那些敏感器官啊。
為什麼看得見,卻摸不著呢?
是因為新儀器的發明和應用,可以幫助醫生看到身體內部病變的結構,並同時治療。但這是摸不著的。
這個最厲害的就是X線下照射下的介入診療(如心臟內科的支架植入術和心律失常射頻消融術)。另外內窺鏡、腹腔鏡、胸腔鏡下的縫合、切除等都是這一類代表。
這些新出現的技術,到底屬於內科,還是屬於外科,可就搞不清楚了。現實中是,外科或內科的這些醫生,哪個科的醫生先開展,這個技術就屬於哪個科。
5、骨腫瘤好發哪些部位
骨腫瘤的種類很多,不同的腫瘤其好發部位也不盡相同,如骨瘤和骨 骨腫瘤血管瘤多發於顱骨和頜骨;骨樣骨瘤和成骨細胞瘤多見於脛骨;軟骨瘤多見於手骨;一般原發惡性骨腫瘤好發生在四肢的長骨,如骨肉瘤、尤文氏肉瘤都好發生在膝關節的上下,即股骨的下端或脛骨的上端;脊索瘤多發生在骶骨;骨髓瘤多發生在顱骨和脊柱;繼發性骨腫瘤多見於骨盆、脊柱和股骨等。在許多臟器惡性腫瘤的遠位轉移中,骨轉移占第一位,在女性骨轉移中,70%來自乳腺癌,其餘30%為腎癌、甲狀腺癌及其它腫瘤;男性骨轉移中,前列腺癌及肺癌佔80%。骨惡性腫瘤總的預後不佳。診斷後不經治療的自然生存期為數月至1年。放心醫苑網健康提示:,看了以上介紹你對?有了了解吧!專家提示,良性骨腫瘤大多數可以痊癒,其對機體的危害性較小。惡性骨腫瘤根據其病理程度不同預後也不盡相同,但是保持健康樂觀的心理,規則的作息習慣,合理膳食和營養,避免過勞過累對延緩病情的發展和提高生活質量至關重要。
6、骨癌的腫瘤一般長在人哪個部位?
一、骨癌概述骨腫瘤有原發性及繼發性兩大類。從發病率來看,後者比前者多見。惡性原發性骨腫瘤約占人體全部惡性腫瘤的1%,雖較為少見,但多發生於青壯年,在大范圍手術治療(如截肢、關節解脫術)後,不僅致殘,而且仍有較高的死亡率,因此早期診斷及早期治療十分重要骨腫瘤不僅僅是 「 骨頭 」 上長的腫塊,它包括骨髓、骨膜、軟骨、血管、肌肉、神經纖維、脂肪等骨骼所有的附屬組織發生的腫塊及腫瘤樣病變。例如 「 纖維異樣增殖症 」 、 「骨囊腫」 等,它們不是真性腫瘤,但其表現和治療同骨腫瘤相似,人們稱之為腫瘤樣病變。骨腫瘤可分為良性和惡性,但其間有時沒有截然的界限,甚至同一腫瘤中可同時存在良性和惡性的組織學特徵。為了進一步明確診斷,顯微鏡下的病理所見必須結合臨床情況和X線表現,全面加以分析,三者缺一不可。骨腫瘤在人群中發病率約為0.01%。在骨腫瘤中:良性佔50%,惡性佔40%,腫瘤樣病變佔10%左右良性骨腫瘤以骨巨細胞瘤、骨軟骨瘤、軟骨瘤較為多見;惡性骨腫瘤以骨肉瘤、軟骨肉瘤、纖維肉瘤為多見。由於骨組織來源於中胚層組織,發生在骨組織的惡性腫瘤醫生們都稱之為 「 肉瘤 」 ,不能稱為 「 骨癌 」 。骨腫瘤以大腿骨和小腿骨發生最多,如骨肉瘤、骨巨細胞瘤、骨軟骨瘤等。發生軀體腫瘤較少,如轉移瘤、多發性骨髓瘤及軟骨肉瘤等。脊索瘤以脊椎為特發部位,尤以骶椎最多,軟骨瘤多發生於手足各骨。骨腫瘤多發生於男性,尤其是多發性骨髓瘤,脊索瘤等。男女之比約為1.5:1。從發病的年齡上看,有兩個高峰階段,第一個高峰是在10-20歲,第二個高峰是壯年以後,後者主要是轉移性骨腫瘤。二分之一的原發性惡性腫瘤病人發生在10-20歲,尤其是骨肉瘤病人,三分之二發生在這個年齡組內,說明惡性骨腫瘤多發於青少年,危害較大。一般來講年齡越小,惡性骨腫瘤的惡性程度越高。由於在治療上尚未有重大突破,故預後較差。原發性骨癌很少見,在美國百年占所有確診癌症的不到1%。由身體的其他部位轉移至骨的繼發性癌症則常見。原發性骨癌通常侵犯年輕人,尤其是那些比他們的同年齡人長得更高的人。其中主要類型,骨肉瘤大約占所有原發性骨癌的近60%;它易侵犯青少年,他們的骨正處於快速的發育階段。尤因肉瘤起源於骨髓,而且多發生於5-9歲的兒童和20-30歲的青壯年。軟骨肉瘤起源於軟骨且易於侵犯中年人;其他的少見類型的骨癌發生於成年人,包括纖維肉瘤、惡性巨細胞瘤和有毒瘤。原發性骨癌可能是一種致命的疾病,但先進的檢測和治療方法,已經將5年生存率提高到超過70%。治癒的可能性大部分取決於腫瘤發現的早晚及腫瘤轉移的速度。繼發性骨癌的生存率各不相同。良性腫瘤通常成為長期健康的危險信號。繼發性骨腫瘤多發生於中年及老年,41-60歲佔半數以上。發生部位最多見於各軀干骨,其次是大腿骨及上臂骨的近端呈 「 向心性 」 特點。繼發性骨腫瘤的發生部位有時與原發瘤有關,如乳腺癌症的轉移多見於胸椎、肱骨近端;甲狀腺癌的轉移多見於頸椎、顱骨;宮頸癌及前列腺癌的轉移多見於盆骨、腰椎;肺癌的轉移多見於肋骨及肘、膝遠端各骨。
7、骨腫瘤好發於哪些部位?
骨腫瘤雖不是常見病,但在骨科領域內占重要地位。據統計,骨腫瘤的發病率男性為1.112/10萬,女性為1.060/10萬。因此,值得引起醫務界的重視。一般骨腫瘤好發於生長活躍的部位,如股骨下端、脛骨上端、肱骨上端。骨腫瘤的發病年齡是很有意義的,如骨肉瘤主要發生於兒童和青少年,而骨巨細胞瘤主要發生於成人。1、疼痛,這是生長迅速的腫瘤的最常見症狀,開始時較輕,以後變得劇烈而持久,但疼痛並不說明腫瘤就是惡性。有些良性腫瘤,可因反應性骨增生而引起疼痛。2、局部腫脹:良性腫瘤常質地較硬,可無壓痛,生長迅速的惡性腫瘤常表現為擴張性腫脹並有壓痛。一般腫瘤有豐富的血管,皮膚可發熱,有淺靜脈怒張。3、功能障礙:鄰近關節的腫瘤可引起關節活動受限。脊柱腫瘤可壓迫脊髓而引起癱瘓。1、在醫院檢驗科可做血常規、血鈣、血磷、鹼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等檢查。2、活組織檢查1)切開活檢,需手術切開。分切取式和切除式兩種。2)穿刺活檢現常用外科分期來評估骨腫瘤的治療。外科分期是按G 、T、M來分。G表示外科分級。T表示腫瘤侵襲范圍。對於良性骨腫瘤,可做單純的手術切除。惡性骨腫瘤需在術前做化療,然後再做手術切除,術後再做化療。對良性骨腫瘤懷疑惡變者,也要考慮做化療。此外,其他輔助治療,如放療、免疫療法、中葯等也可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