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找不到原發病灶的肋骨轉移癌怎麼治療
無論手術、放化療與否,都應該吃中葯,中西醫結合(早期可手術,晚期手術無價值,並且是起反作用。晚期擴散轉移了,身體的許多部位都有癌細胞了,此時只割掉一處腫瘤有何用?只能激化)
平時我們老說「中西醫結合」,這種大病是真正應當中西醫結合了,不要單用一種方法。
癌細胞沒擴散、轉移時,可以切除,但就算是切得再干凈,也總是體內存在癌細胞的,時間長了復發率不低,一定要堅持服葯,不能認為手術、放化療了就萬事大吉不管了(手術、化療結束之後,仍然任重道遠,核心關鍵就是防復發。這是個醫學常識。許多患者就是覺得已經手術了,並且醫生說了「手術成功」,就以為是病好了。這明顯是缺乏醫學常識,結果就吃了虧)。應該手術後吃葯,不停葯能不復發,已是了不起的成績了,何況不吃葯。
中葯可充分考慮。用化瘀散結、解毒消腫,針對疙瘩、腫瘤類的中葯丸來治。找對了葯則增強效果。筆者因業務關系,深知中葯魅力,親眼目睹了大量乳腺癌、淋巴癌、腦瘤、胃癌、腸癌、食道癌等被中葯治得很典型的病例,驗證了祖國中醫葯的獨特之處。合適的中葯對於抵制癌細胞的發展,縮小腫瘤體積,減輕痛苦,效果是好的,對比效果患者更是滿意。旨在化瘀散結、解毒消腫,消縮疙瘩、腫塊效果顯著,至於單純的消除積液、水腫,自不必說,如腦瘤引起的腦積水,肺結核引起的肺積水,盆腔炎引起的盆腔積液;至於單純的止痛,那是在消縮腫塊的過程中附帶的一個功能。如果已手術、化療過,中葯的一個明顯的作用就是對各種不舒服的症狀有減輕。
不吃辛辣、油炸、燒烤的這些燥熱類食品。盡量調節情緒。
2、腫瘤引起腹部積液怎麼治療
你描述的症狀就是大量腹水的症狀,但具體要看是什麼腫瘤引起的腹水,然後才判斷怎麼治療。如果對化療敏感的腫瘤,比如女性的卵巢癌,化療一次,腹水能全消掉,但如果是對化療不敏感的腫瘤,如消化道腫瘤,那就不是很好消掉了。主要的辦法是抽水緩解症狀,同時給予化療葯物,看腫瘤能否對化療葯物有效,從而,腹水生成的量減少,這樣也能慢慢好轉。
3、腹腔積液 有腫瘤怎麼辦
腫瘤性腹腔積液是比較嚴重的,因為這是腫瘤晚期的表現,腫瘤細胞轉移到胸膜或者腹膜,使得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內的水及紅細胞會滲出到血管外,引起胸水或者腹水,這個時候必須要進行引流,然後解決原發病灶,控制感染,切除腫瘤,同時也要進行白蛋白的補充。
4、由於胃癌轉移到腹腔引起的積水治療
腹水
------------------------------------------------------------------------
積聚於腹腔的過量游離液體叫作「腹水」,也稱「水臌」,或「水臌脹」。
腹水 可以是全身性水腫的一部分。正常情況下,腹腔內可以有少量液體,但一般不
會 超過200毫升,如果腹腔內游離液體超過了1500毫升以上時,可出現移動性濁音
(其檢查方法是:患者先仰卧於床上,彎曲雙腿,檢查者在腹部叩擊,當出現濁 重
的「咚咚」聲時,即表示體內有實質性物質存在。之後,檢查者手仍放於出現 濁音
處,令患者改變體位,取側卧位,檢查者此時再叩擊原部位時,可發現濁重 聲音加
重或消失)。
如果發現有腹部臌隆的現象時,還應與肥胖、巨大卵巢囊腫、充盈的膀胱、
巨大 腎積水、妊娠、胃腸脹氣等相區別。腹水與肥胖的區別:肥胖時可出現全身其
它 部位的豐滿發胖,腹壁脂肪層肥厚,腹部呈球形膨脹,無蛙腹(即仰卧時,由於
腹 水流向兩側協腹部,中央肚子無飽滿感,形似蛙腹狀),且肚臍下陷,無移動濁
音。 腹水與巨大卵巢囊腫的區別:巨大卵巢囊腫時,腹部明顯膨隆,酷似腹水,但
其病 史較長,起病緩慢,無明顯全身症狀,平卧位時,腹部向前膨隆較兩側為明顯
,臍 部向上移動,最大腹圍在臍的水平以下,外形多呈不對稱,臍部向上移動,最
大腹 圍在臍的水平以下,外形多呈不對稱,臍至兩側髂骨高峰處的距離不相等,叩
擊時, 兩脅腹多呈鼓音。腹水與胃腸充氣的區別:胃腸充氣時,如急性胃擴張、慢
性腸梗 阻等,患者由於胃腸高度充氣而腹部膨隆,叩擊時,全腹為鼓音,無移動性
濁音。 腹腔內的其它囊腫或腎積水,均可出現腹部膨隆,但其特點是,發病病程長
,起病 緩慢,無明顯全身症狀如發熱、頭痛、惡心、嘔吐等,隆起的腹部外形不對
稱,一 側或以側腰脅部叩診呈鼓音,且可聽到腸鳴音。一般自行不能區分者,最好
去醫院 請醫生診治。
出現腹水的病因可有:心血管病、肝病、腎臟病、營養不良等。由於腹水形
成的 原因不同,所有腹水形成的原因不同。大量腹水形成後,可產生蛋白尿,出現
尿 量減少的現象。腹水患者還可出現腹部呼吸運動減弱或消失,伴隨出現其它症狀
, 如充血性心力衰褐者,可伴有心慌、氣急、咳嗽、咯血、全身性水腫等;結核性
腹膜炎患者可有發熱、乏力、食慾減退、全腹不適或疼痛等症狀,且多好發於兒 童
和青年人;肝硬化腹水,起病隱匿,病程緩慢,早期會有肝腫大,或僅有食慾 不佳
,惡心嘔吐,肝區脹痛不適等症狀,晚期時可出現腹壁靜脈曲張,脾腫大, 脾功能
亢進,有的患者還會出現面色灰黯、消瘦、貧血、蜘蛛痣(由擴張的小動脈 及其細
小分支構成的鮮紅色的痣,狀似蜘蛛,常見於臉、頸、上胸、肩及上肢)、 手掌發
紅、男性乳房女性化等,還可並發上消化道大出血、感染和肝昏迷等,此病 好發於
中年人,腹水量大,脾臟中度腫大,觸摸肝臟發現質地變硬。但如果病因尚 未明確
時,可進行對症治療。
如發生腹水的患者,可先囑咐其卧床安靜休息,若呼吸困難時,可採取斜坡
卧位, 飲食暫時給予高蛋白飲食,並且限度鈉鹽的攝入,同時也要適當限制液體的
攝入 量(如水、飲料、稀粥等少食)。為了更好了解病情,觀察患者每日腹水變化情
況, 可用一個皮尺每日為病患者測量腹圍的大小,記錄下變化情況,進行比較 .
腹水是臨床上常見的症狀之一,腹水的形成機制復雜,一旦形成容易引發腹腔感染
,治療困難。頑固性腹水是肝病晚期嚴重的並發症之一,患者生存質量差,往往死
於肝腎綜合症、肝性腦病或腹水感染。在補充大量蛋白、血漿等製品基礎上,間斷
放腹水仍是目前多數醫院治療本症的主要方法。由於該方法緩解症狀時間短又容易
引起交叉感染,反復放腹水易誘發肝性腦病、消化道出血和腹水感染,其應用受到
限制。腹水濃縮回輸靜脈管一度被推廣,終因適應症窄(患者腹水應該為無感染無
內毒素血症的漏出液),對體循環干擾大及治療後發熱等不良反應而逐漸被超濾濃
縮回輸腹腔方法所取代。
胃癌
【概述】
胃癌是源自胃粘膜上皮細胞的惡性腫瘤。占胃惡性腫瘤的95%。胃癌在我國發病率很
高,死亡率占惡性腫瘤的第一位,全國胃癌平均死亡率高達20/10萬,男性高於女性,男:女約3∶1。發病年齡高峰為50歲~60歲。世界胃癌的年發病率為17.6/10萬,日本、丹麥等國發病率高,而美國及澳洲則較低,在我國以山東、浙江、上海、福建等沿海地區為高發區。
【診斷】
(一)症狀 早期表現為上腹不適,約為80%患者有此表現,將近50%胃癌患者有明顯
食慾減退或食慾不振。晚期可出現乏力,腰背疼及梗阻後出現惡心、嘔吐、進食困難。腫瘤表面潰瘍時出現嘔血、黑便。
(二)體征 早期無特殊體征,晚期可見上腹腫塊,直腸指診可及腫塊,左鎖骨上淋巴結
腫大,同時貧血、消瘦、腹水等惡液質表現。
(三)實驗室檢查 早期可疑胃癌,游離胃酸低度或缺,如紅血球壓積、血紅蛋白、紅細
胞下降,大便潛血(+)。血紅蛋白總數低,白/球倒置等。水電解質紊亂,酸鹼平衡失調等化驗異常。
(四)X線表現氣鋇雙重造影可清楚顯示胃輪廓、蠕動情況、粘膜形態、排空時間,有無充盈缺損、龕影等。檢查准確率近80%。
(五)纖維內窺鏡檢查 是診斷胃癌最直接准確有效的診斷方法。
(六)脫落細胞學檢查 有的學者主張臨床和x線檢查可疑胃癌時行此檢查。
(七)B超 可了解周圍實質性臟器有無轉移。
(八)CT檢查 了解胃腫瘤侵犯情況,與周圍臟器關系,有無切除可能。
(九)免疫學CEA、FSA、GCA、YM球蛋白等檢查。
【治療措施】
胃癌的治療與其他惡性腫瘤的治療相同,均應將手術治療作為首選的方法,同時根據情況合理的配合化療、放療、中醫中葯和免疫治療等綜合治療。
根據TNM分期,當前採用綜合治療方案,大致如下。
I期胃癌屬於早期胃癌,主要以手術切除為主。對個別Ⅱa十Ⅱc型侵及粘膜下層,淋巴結出現轉移者,應配合一定化療。
Ⅱ期胃癌屬於中期胃癌,主要以手術切除為主。有的輔助化療或免疫療法。
Ⅲ期胃癌多侵及周圍組織並出現較廣泛淋巴結轉移,雖以手術切除為主,但應配合化療、放療、免疫治療和中醫中葯治療。
Ⅳ期胃癌已屬晚期,多採用非手術療法,有適於手術者盡量切除原發與轉移病灶,配合化療、放療、免疫、中醫中葯綜合療法。
(一)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分為根治性手術、姑息性手術和短路手術。
1.根治性手術切除:此概念是相對的,指從主觀判斷認為腫瘤已被切盡,可以達到治療的效果,實際上只有一部分能達到治癒。
2.姑息性切除:指主觀上判斷腫瘤已不可能完全切除,但主要的瘤塊可切除,切除腫瘤可解除症狀,延長壽命,為進一步綜合治療創造條件。
3.短路手術:主要用於已不可能手術切除的伴有幽門梗阻的病例,作胃空腸吻合術可緩解梗阻。
(二)放射治療
1.術前放療:指對某些進展期胃癌,臨床上可摸到腫塊,為提高切除率而進行的術前局部照射。每次200cGY,5次/周,共4周,總量為4000cGY。停止放療後lo一14d行手術。可增加局部切除率,但不能影響淋巴結轉移的程度,術前費時6周。因此對5年生存的影響難以估價。
2.術中放療:指腫瘤切除後建立胃腸吻合前,針對以腹腔動脈為中心的術野進行一次大劑量照射,以3000~3500cGY為宜。對進展期胃癌可提高5年生存率約10%。術中確保將腸道隔離在照射野外,防止放射性並發症的發生。
3.術後放療:多數學者認為無效。
(三)化療 早期胃癌可不用化療外,其他進展期胃癌均應適當化療。
1.周身化療:臨床上決定化療方案。首先考慮腫瘤病理類型、部位、病期等因素。胃癌多為腺癌,常選用5-FM、MMC、ADM、MeCCNu等葯物。術後第一年應作三個療程,每療程約2個月,休息2個月後作第二療程。第二三年每年作二個療程,第四五年每年作一個療程,五年後可不必化療。
常用化療方案:
1)FAM:5-Fu 500mg iv d1d8d15
ADM 30-50mg iv d1
MMC 4-10mg iv d1
21天為一周期。
2.腹腔化療:可術後腹腔置管或腹腔埋置化療泵及插管化療。增加局部濃度。
(四)免疫療法 免疫治療與化療並用,可延長患者生命。常用干擾素、IL-2、BCG等葯物。
五)中醫中葯治療 以扶正為主。可對抗放療副作用,提高白細胞、血小板,調整胃腸功能,提高機體抵抗力。
【病因學】
目前認為下列因素與胃癌的發生有關:
(一)環境因素 不同國家與地區發病率的明顯差別說明與環境因素有關,其中最主要的是飲食因素。
食鹽可能是外源性胃癌誘發因素之一,居民攝入食鹽多的國家胃癌發病率也高。亞硝胺類化合物已成功地在動物體內誘發胃癌。熏制的魚肉含有較多的3,4-苯並芘(benzopyrene);發霉的食物含有較多的真菌毒素;大米加工後外面覆有滑石粉,其化學性質與結構都與石棉纖維相似,上述物質均被認為有致癌作用。
(二)遺傳因素 某些家庭中胃癌發病率較高。一些資料表明胃癌發生於A血型的人較O血型者為多。
三)免疫因素
免疫功能低下的人胃癌發病率較高,可能機體免疫功能障礙,對癌症的免疫監督作用下降,在胃癌發生中有一定意義。
四)癌前期變化
所謂癌前期變化是指某些具有較強的惡變傾向的病變,這種病變如不予以處理,有可能發展為胃癌。癌前期變化包括癌前期狀態(precancerous
conditions)與癌前期病變(precancerous lesions)。
1.胃的癌前期狀態
(1)慢性萎縮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與胃癌的發生率呈顯著的正相關。
/2)惡性貧血:惡性貧血患者中10%發生胃癌,胃癌的發生率為正常人群的5~10倍。
(3)胃息肉:腺瘤型或絨毛型息肉雖然占胃息肉中的比例不高,癌變率卻為15%~40%。直徑大於2cm者癌變率更高。增生性息肉多見,而癌變率僅1%。
4)殘胃:胃良性病變手術後殘胃發生的癌瘤稱殘胃癌。胃手術後尤其在術後10年開始,發生率顯著上升。
(5)良性胃潰瘍:胃潰瘍本身並不是一個癌前期狀態。而潰瘍邊緣的粘膜則容易發生腸上皮化生與惡變。
(6)巨大胃粘膜皺襞症(Menetrier病):血清蛋白經巨大胃粘膜皺襞漏失,臨床上有低蛋白血症與浮腫,約10%可癌變。
2.胃的癌前期病變
(1)異形增生與間變:前者亦稱不典型增生,是由慢性炎症引起的可逆的病理細胞增生,少數情況不可發生癌變。胃間變(anaplasia)則癌變機會多。
(2)腸化生:有小腸型與大腸型兩種,小腸型(完全型)具有小腸粘膜的特徵,分化較好。大腸型(不完全型)與大腸粘膜相似,又可分為2個亞型:Ⅱa型,能分泌非硫酸化粘蛋白;Ⅱb型能分泌硫酸化粘蛋白,此型與胃癌發生關系密切。
【病理改變】
(一)胃癌的發生部位
胃癌可發生於胃的任何部位,半數以上發生於胃竇部、胃小彎及前後壁,其次在賁門部,胃體區相對較少。
(二)巨體形態分型
1.早期胃癌
不論范圍大小,早期病變僅限於粘膜及粘膜下層。可分隆起型(息肉型)、淺表型(胃炎型)和凹陷型(潰瘍型)三型。Ⅱ型中又分Ⅱa(隆起表淺型),Ⅱb(平坦表淺型)及Ⅱc(凹陷表淺型)三個亞型。以上各型可有不同的組合。如Ⅱc+Ⅱa,Ⅱc+Ⅲ等(圖1)。早期胃癌中直徑在5~10mm者稱小胃癌,直徑<5mm稱微小胃癌。
圖1 早期胃癌分型的示意圖
2.中晚期胃癌 也稱進展型胃癌,癌性病變侵及肌層或全層,常有轉移。有以下幾種類型(圖2):
圖2 中晚期胃癌分型示意圖
(1)蕈傘型(或息肉樣型):約占晚期胃癌的1/4,癌腫局限,主要向腔內生長,呈結節狀、息肉狀,表面粗糙如菜花,中央有糜爛、潰瘍,亦稱結節蕈傘型(彩色圖3)。癌腫呈盤狀,邊緣高起,中央有潰瘍者稱盤狀蕈傘型。
胃竇小彎後壁有一腫物突出胃腔,略呈分葉狀,表面不平呈顆粒狀,並見有糜爛。腫物基部稍狹小,呈亞蒂型,周圍粘膜未見明顯浸潤
(2)潰瘍型:約占晚期胃癌的1/4。又分為局限潰瘍型和浸潤潰瘍型,前者的特徵為癌腫局限,呈盤狀,中央壞死。常有較大而深的潰瘍;潰瘍底一般不平,邊緣隆起呈堤狀或火山口狀,癌腫向深層浸潤,常伴出血、穿孔。浸潤潰瘍型的特徵為癌腫呈浸潤性生長,常形成明顯向周圍及深部浸潤的腫塊,中央壞死形成潰瘍,常較早侵及漿膜或發生淋巴結轉移。
(3)浸潤型:此型也分為兩種,一種為局限浸潤型,癌組織浸潤胃壁各層,多限於胃竇部,浸潤的胃壁增厚變硬,皺壁消失,多無明顯潰瘍和結節。浸潤局限於胃的一部分者,稱「局限浸潤型」。另一種是彌漫浸潤型,又稱皮革胃,癌組織在粘膜下擴展,侵及各層,范圍廣,使胃腔變小,胃壁厚而僵硬,粘膜仍可存在,可有充血水腫而無潰瘍。
(4)混合型:同時並存上述類型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病變者。
(5)多發癌:癌組織呈多灶性,互不相連。如在萎縮性胃炎基礎上發生的胃癌即可能屬於此型,且多在胃體上部。
(三)組織分型
根據組織結構可分為4型。①腺癌:包括乳頭狀腺癌、管狀腺癌與粘液腺癌,根據其分化程度分為高分化、中分化與低分化3種;②未分化癌;③粘液癌(即印戒細胞癌);④特殊類型癌:包括腺鱗癌、鱗狀細胞癌、類癌等。
根據組織發生方面可分為兩型。①腸型:癌起源於腸腺化生的上皮,癌組織分化較好,巨體形態多為蕈傘型;②胃型:癌起源於胃固有粘膜,包括未分化癌與粘液癌,癌組織分化較差,巨體形態多為潰瘍型和彌漫浸潤型。
(四)轉移途徑
1.直接播散
浸潤型胃癌可沿粘膜或漿膜直接向胃壁內、食管或十二指腸發展。癌腫一旦侵及漿膜,即容易向周圍鄰近器官或組織如肝、胰、脾、橫結腸、空腸、膈肌、大網膜及腹壁等浸潤。癌細胞脫落時也可種植於腹腔、盆腔、卵巢與直腸膀胱陷窩等處。
2.淋巴結轉移
占胃癌轉移的70%,胃下部癌腫常轉移至幽門下、胃下及腹腔動脈旁等淋巴結,而上部癌腫常轉移至胰旁、賁門旁、胃上等淋巴結。晚期癌可能轉移至主動脈周圍及膈上淋巴結。由於腹腔淋巴結與胸導管直接交通,故可轉移至左鎖骨上淋巴結。
3.血行轉移
部分患者外周血中可發現癌細胞,可通過門靜脈轉移至肝臟,並可達肺、骨、腎、腦、腦膜、脾、皮膚等處。
【流行病學】
不同國家與地區胃癌的發病率與死亡率有明顯區別,高低之比可相差10倍。日本、智利、冰島、奧地利、芬蘭、匈牙利等國為高發地區;北美、印度、印尼、馬來西亞、埃及等國發病率較低。我國胃癌發病率也高,尤其是甘肅河西走廊、膠東半島、江淅沿海一帶。同一國家不同地區的發病率可有明顯差別,高發區有低發點,低發區有高發點。流行病學調查,對研究胃癌的病因與發病機理有重要的意義。
【臨床表現】
(一)症狀 早期胃癌70%以上可毫無症狀。根據發生機理可將晚期胃癌症狀分為4個方面。
1.因癌腫增殖而發生的能量消耗與代謝障礙,導致抵抗力低下、營養不良、維生素缺乏等,表現為乏力、食慾不振、惡心、消瘦、貧血、水腫、發熱、便秘、皮膚乾燥和毛發脫落等。
2.胃癌潰爛而引起上腹部疼痛、消化道出血、穿孔等。胃癌疼痛常為咬嚙性,與進食無明確關系或進食後加重。有的象消化性潰瘍的疼痛,進食或抗酸劑可緩解,這種情況可維持較長時間,以後疼痛逐漸加重而持續。癌腫出血時表現為糞便隱血試驗陽性、嘔血或黑糞,5%患者出現大出血,甚至有因出血或胃癌穿孔等急腹症而首次就醫者。
3.胃癌的機械性作用引起的症狀,如由於胃充盈不良而引起的飽脹感、沉重感,以及無味、厭食、疼痛、惡心、嘔吐等。胃癌位於賁門附近可侵犯食管,引起打呃、咽下困難,位於幽門附近可引起幽門梗阻。
4.癌腫擴散轉移引起的症狀,如腹水、肝大、黃疸及肺、腦、心、前列腺、卵巢、骨髓等的轉移而引起相應症狀。
(二)體征
早期胃癌可無任何體征,中晚期癌的體征中以上腹壓痛最為常見。1/3患者可捫及上腹部腫塊,質堅而不規則,可有壓痛。能否發現腹塊,與癌腫的部位、大小及患者腹壁厚度有關。胃竇部癌可捫及腹塊者較多。
其他體征多由胃癌晚期或轉移而產生,如腫大,質堅、表面不規則的肝臟,黃疸,腹水,左鎖骨上與左腋下淋巴結腫大。男性患者直腸指診時於前列腺上部可捫及堅硬腫塊,女性患者陰道檢查時可捫及腫大的卵巢。其他少見的體征尚有皮膚、腹白線處結節,腹股溝淋巴結腫大,晚期可發熱,多呈惡病質。此外,胃癌的癌旁綜合征包括血栓性靜脈炎,黑棘病和皮肌炎可有相應的體征。
【並發症】
胃癌可發生出血、穿孔、梗阻、胃腸瘺管、胃周圍粘連及膿腫形成等並發症。
【輔助檢查】
(一)胃腸X線檢查
為胃癌的主要檢查方法,包括不同充盈度的投照以顯示粘膜紋,如加壓投照力雙重對比等方法,尤其是鋇劑、空氣雙重對比方法,對於檢出胃壁微小病變很有價值。
1.早期胃癌的X線表現
在適當加壓或雙重對比下,隆起型常顯示小的充盈缺損,表面多不光整,基部稍寬,附近粘膜增粗、紊亂,可與良性息肉鑒別(圖4)。
A.胃充盈片 顯示胃幽門前區大彎側稍有凹陷,無充盈缺損可見
B.胃加壓片 顯示胃部小的充盈缺損,胃竇部粘膜增粗。病理檢查發現為早期胃癌
圖4 早期隆起型胃癌
淺表型(圖5):粘膜平坦,表面可見顆粒狀增生或輕微盤狀隆起。部分患者可見小片鋇劑積聚,或於充盈相對呈微小的突出。病變部位一般蠕動仍存在,但胃壁較正常略僵。
A.胃充盈片 顯示胃小彎角切跡略不光整
B.雙重造影片 顯示胃竇及胃小彎側粘膜增粗,相當於胃角切跡附近粘膜變平坦
圖5 早期平坦型胃癌
凹陷型(圖6):可見淺龕影,底部大多毛糙不齊,胃壁可較正常略僵,但蠕動及收縮仍存在。加壓或雙重對比時,可見凹陷區有鋇劑積聚,影較淡,形態不規則,鄰近的粘膜紋常呈杵狀中斷。
A.胃充盈片 顯示胃小彎側垂直部呈局限性不光整
B.胃加壓片 顯示局限性小片鋇劑殘留,附近粘膜增粗,胃竇部粘膜亦增粗
C.胃切除標本 箭頭所指為胃癌凹陷區
圖6 早期凹陷型胃癌
2.中晚期胃癌的X線表現
蕈傘型(圖7):為突出於胃腔內的充盈缺損,一般較大,輪廓不規則或呈分葉狀,基底廣闊,表面常因潰瘍而在充盈缺損中有不規則龕影。充盈缺損周圍的胃粘膜紋中斷或消失。胃壁稍僵硬。
圖7 胃竇蕈傘型胃癌
顯示胃竇部不規則充盈缺損,呈息肉樣
潰瘍型(圖8):主要表現為龕影(見圖8),潰瘍口不規則,有指壓跡征與環堤征,周圍皺襞呈結節狀增生,有時至環堤處突然中斷。混合型者常見以潰瘍為主,伴有增生、浸潤性改變。
圖8 胃竇部潰瘍型胃癌
胃竇小彎側不規則陰影,周圍有息肉樣增生,形成指壓跡(↑)和裂隙
浸潤型(圖9):局限性者表現為粘膜紋異常增粗或消失,局限性胃壁僵硬,胃腔固定狹窄,在同一位置不同時期攝片,胃壁可出現雙重陰影,說明正常蠕動的胃壁和僵硬胃壁輪廓相重。廣泛浸潤型的粘膜皺襞平坦或消失,胃腔明顯縮小,整個胃壁僵硬,無蠕動波可見(圖10)。
圖9 胃竇浸潤型胃癌
顯示癌腫引起胃竇部狹窄
A.胃腔顯著縮小,正常粘膜紋消失,呈顆粒樣陰影
B.胃不能充盈,易排空,胃輪廓尚光滑
圖10 浸潤型胃癌(呈皮革胃)
(二)內鏡檢查 可直接觀察胃內各部位,對胃癌,尤其對早期胃癌的診斷價值很大。
1.早期胃癌
隆起型(彩色圖11)主要表現為局部粘膜隆起,突向胃腔,有蒂或廣基,表面粗糙,有的呈乳頭狀或結節狀,表面可有糜爛。表淺型表現為邊界不整齊,界限不明顯的局部粘膜粗糙,略為隆起或凹陷,表面顏色變淡或發紅,可有糜爛,此類病變最易遺漏。凹陷型有較為明顯的潰瘍,凹陷多超過粘膜層(彩色圖12)。上述各型可合並存在而形成混合型早期胃癌。
圖11 早期胃癌(隆起型)
胃體中部大彎側有一半球形息肉樣隆起,表面光滑,質硬,直徑約1.5厘米,基底寬,四周粘膜完整,無水腫,無浸潤
圖12 早期胃癌(淺表潰瘍型)
幽門前區偏後壁有一隆起,部分呈節結狀,色蒼白,其中央有一不規則淺潰瘍,病理證實為腺癌
2.中晚期胃癌
常具有胃癌典型表現,內鏡診斷不難。隆起型的病變直徑較大,形態不規則,呈菜花或菊花狀。
三)胃液檢查
約半數胃癌患者胃酸缺乏。基礎胃酸中乳酸含量可超過正常(100μg/ml)。但胃液分析對胃癌的診斷意義不大。
(四)生物學與生物化學檢查
包括癌的免疫學反應、本內特殊化學成分的測定及酶反應等。血如血清胃蛋白酶原Ⅰ及胃蛋白酶原Ⅰ/Ⅱ之比;CEA,CA19-9,CA125等癌胚抗原及單克隆抗體的檢測等,但這些檢查假陽性與假陰性均較高,特異性不強。
鑒別診斷】
胃癌須與胃潰瘍、胃內單純性息肉、良性腫瘤、肉瘤、胃內慢性炎症相鑒別。有時尚需與胃皺襞肥厚、巨大皺襞症、胃粘膜脫垂症、幽門肌肥厚和嚴重胃底靜脈曲張等相鑒別。鑒別診斷主要依靠X線鋇餐造影、胃鏡和活組織病理檢查。
預防】
由於胃癌的病因尚未明確,故無特殊預防方法。除應注意飲食衛生、避免或減少攝入可能的致癌物質,可多進食含維生素C豐富的蔬菜、水果等。對所謂癌前期病變,要進行密切隨訪,以早期發現變化,及時進行治療。
【預後】
胃癌的預後取決於癌腫的部位與范圍、組織類型、浸潤胃壁的深度、轉移情況、宿主反應、手術方式等。
參考資料:中國癌症網
5、我父親可能是由於癌症,在化療的第七個結束後做彩超發現腹腔有積液,怎麼辦啊,能讓積液消失?
有效治療的前提是正確的診斷
你告訴我,可能是由於癌症,那麼,我就無法給建議了
如果是腫瘤的腹腔轉移,可以做化療,熱灌注,放療等
如果是肝功能差,要保肝治療
如果是腎功能衰竭,要透析
如果……
還是把資料拿來醫院看看吧
6、胸膜轉移性腺癌,腹腔有積液有什麼偏方?
目的:探討局麻下電視胸腔鏡手術 (video
7、腹內有積液,腹脹。具體如下。
可能是癌性腹水,建議進一步檢查,另外積極採用中西結合醫治療,飲食以素食為主,不能生氣,要安撫患者的心態,現在的目的以延長生存期,提高生活質量為主,
治療方面,以扶正為主,佐以利水,不能猛攻,否則預後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