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狀腺癌 是什麼引起 的?能不能治癒呢? 怎麼治?、!! 我要詳細的!!
您好,甲狀腺癌具體的病因不是很明確的,如輻射,遺傳,內分泌因素等都有可能,首選的治療是手術治療。甲狀腺癌如果早期,這可以治癒的,最好及時去醫院進行檢查,如果早期,這一般是建議手術治療,術後定期復查,同時結合醫生服用中葯調理等,可以控制病情發展,防止病情轉移等,同時建議最好休息,不要熬夜,不要吃刺激的食物,建議飲食多樣化,加強鍛煉身體,加強飲食營養等。希望對您有幫助!
2、甲狀腺癌,請問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治療方式。
這不是甲狀腺癌呀。應該是後縱隔腫瘤,最常見的是神經源性腫瘤,腸源性腫瘤,嗜鉻細胞瘤,
胸導管囊腫。從描述上看神經源性腫瘤。建議,先活檢取個病理看看,再做決定為好。因與血管關系密切,手術困難。明確病理後,應以化療、放療為主。
3、甲狀腺癌手術能通過公務員體檢嗎
明確良性診斷後,作合格結論。
②膽囊腺肌病:屬良性病變,多無症狀,一般通過B超檢查即可確診。聲像圖表現為膽囊壁增厚,可呈彌漫型、節段型或底部局限型隆起,於增厚的膽囊壁內可見小的圓形無回聲囊腔。本病預後良好,無症狀者不需治療,合格。
8.2.1.6 腎癌 腎臟的腫瘤大多為惡性,腎癌約占腎臟腫瘤的80%,是最常見的腎臟腫瘤。
1)病史詢問要點:早期無症狀;中晚期可出現腰痛、血尿等症狀。
2)查體要點:早期腎癌可無明顯體征;晚期腰部或腹部有時可觸及腫物,可見鎖骨上淋巴結腫大。精索靜脈曲張平卧不消失要考慮有腎癌伴靜脈瘤栓的可能。
3)輔助檢查要點:約1/3~2/3的腎癌病例沒有症狀及體征,往往是在體檢中經腹部B超檢查而發現。聲像圖表現為腎內實性或囊性佔位性病變,多數為低回聲,少數呈強弱不等的混合性回聲,較大的腫瘤內部可出現壞死、液化。
小的腎佔位性病變經B超檢查一般均可發現,再配合CDFI、增強CT等檢測手段,能夠較早地發現和診斷無症狀的小腎癌。但應注意與以下情況相鑒別:
①腎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又稱腎錯構瘤,典型聲像圖表現為圓形強回聲,一般邊緣不規則,呈毛刺樣改變,其內部回聲不均,多無出血壞死等囊性區域,腫物後方回聲無明顯衰減,血供不豐富。不能明確診斷者應加做CT檢查。
②肥大腎柱:由於等回聲型腎癌與正常腎實質回聲相似,當腫瘤邊界不清時可被誤診為肥大的腎柱。一般說來肥大的腎柱與腎實質回聲相同,且與腎皮質相延續,局部腎表面無隆起,無球體感。必要時可做CDFI,內部可見正常血管穿行。
③單純腎囊腫:非典型腎囊腫(壁不規則或增厚、囊內有回聲、有鈣化、後方增強效應減弱等)中約有40%為腫瘤,所以對不典型的腎囊性腫塊,應仔細觀察其內部回聲特點及囊壁情況,有助於作出正確判斷。
除B超檢查外,對於尿液檢查提示為持續性鏡下血尿者,也應提高警惕,注意尋找原因,力求明確診斷。
8.2.1.7 甲狀腺癌 甲狀腺癌在全部惡性腫瘤中佔1%左右,在頭頸部惡性腫瘤中占首位。
1)病史詢問要點:有無接受頸部放射治療史,有無結節性甲狀腺腫、甲狀腺腺瘤及其他部位惡性腫瘤史,有無聲音嘶啞等伴隨症狀。
2)查體要點:注意甲狀腺結節是單發還是多發,局限在一葉甲狀腺還是兩葉皆被累及,結節的大小、形狀、質地及活動度,發音是否嘶啞,氣管位置有無偏移,頸部淋巴結有無腫大等。
3)輔助檢查要點:甲狀腺結節,特別是單發結節,體檢中往往難以確定其性質,需進一步做特殊檢查。
①B超:了解甲狀腺結節數目、性質(囊性、實性還是囊實性),結節包膜是否完整,頸部淋巴結有無腫大。甲狀腺癌在超聲聲圖像中多表現為單發、低回聲結節,腫瘤內可見微小鈣化點,頸部可有腫大淋巴結。
②X線頸部平片:觀察甲狀腺結節內有無鈣化灶,是否為泥沙樣或絮狀鈣化,氣管有無受壓、移位。
③同位素核素掃描:甲狀腺癌表現為甲狀腺的冷或涼結節。掃描還能檢查身體其他部位有無轉移病灶。
甲狀腺結節的良、惡性識別是體檢中經常遇到的問題。若甲狀腺結節伴有下列高危因素,需多考慮甲狀腺癌的診斷,必要時做手術病理學檢查,以明確診斷。
①甲狀腺孤立實性結節,質硬,不光滑,活動度差。
②既往頸部有放射線接觸史。
③既往長期有結節性甲狀腺腫,而近期甲狀腺結節迅速增大、變硬。
④有聲音嘶啞、進食嗆噎等伴隨症狀。
⑤甲狀腺結節伴頸部淋巴結腫大。
⑥X線提示甲狀腺腫物內有絮狀或泥沙樣鈣化。
8.2.2 肝硬化 肝硬化在臨床上分為肝功能代償期和失代償期。一般體檢中遇到的病例均屬代償期,症狀、體征多不明顯,肝功能檢查可正常或僅有輕度異常,應主要依據腹部B超檢查進行臨床診斷;失代償期有明顯的臨床表現及肝功能異常,容易診斷。凡臨床診斷肝硬化者,不合格。
1)病史詢問要點:有無慢性肝炎史或肝炎病毒攜帶史,有無長期大量飲酒史,有無血吸蟲病等疾病史。
2)查體要點:注意檢查有無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男性乳房發育、黃疸等體征,並注意肝臟的質地及大小,肝臟質地堅硬有結節感是診斷肝硬化的重要體征;注意檢查有無門靜脈高壓的表現,如脾臟腫大、腹壁淺靜脈曲張、腹水征等。
3)輔助檢查要點:
⑴血常規:代償期可在正常范圍,失代償期可有貧血、白細胞數減少及血小板數減少(脾功能亢進表現)。
⑵肝臟生化:代償期血清ALT、AST可正常或僅有輕度異常。
⑶B超:通過超聲對肝脾的測量,可以了解肝硬化時肝臟的形態、大小、實質結構的改變,確定有無脾臟腫大、門靜脈壓增高和腹水。
肝硬化B超診斷標准如下:
①肝臟形態學變化:規律為肝臟腫大→肝臟萎縮。肝腫大時肝形態較飽滿、邊緣鈍,尤以尾葉腫大、回聲減低的表現為突出;肝萎縮首先發生於肝右葉,逐漸發展為全肝萎縮,肝萎縮時肝體積縮小,位置上移,邊緣過銳,肝表面(膈面)不光滑,可有小結節樣變化。
②肝實質回聲變化:回聲增粗、不均勻,甚至可見到數毫米大小的散發結節,結節以等回聲或較低回聲常見。
③脾臟腫大:注意脾臟腫大程度。脾腫大判定標准詳見第2篇第4.4節。
④門靜脈、脾靜脈內徑增寬:門靜脈內徑>1.3 cm,脾靜脈內徑>0.9 cm,走行迂曲。
⑤可出現腹水。
8.3 注意事項
8.3.1 關於良性腫瘤的體檢結論 《標准》條款未對良性腫瘤作出限制性規定,這是因為良性腫瘤多生長緩慢,不侵犯鄰近組織,不發生轉移,對診斷明確、無相關症狀、不影響臟器功能且不需要進行治療者,一般應視為體檢合格。但如果腫瘤發生在重要器官如縱隔、心臟、顱腦等,或腫瘤體積較大產生壓迫、梗阻等症狀,或易發生感染、腫瘤破裂等並發症,則這部分患者應及早到醫院進行手術等治療,參照《標准》的有關章節,作體檢不合格結論。
8.3.2 關於肝硬化的臨床診斷 肝硬化是慢性肝炎發展的最終階段,某些處於肝硬化代償期的患者可能不具有任何症狀及體征,某些穩定期的患者血清ALT、AST水平也可在正常范圍以內,故體檢中肝硬化的臨床診斷應主要以B超檢查為依據。
9 關於泌尿系統疾病
第九條 急慢性腎炎、慢性腎盂腎炎、多囊腎、腎功能不全,不合格。
9.1 條文解釋
腎臟疾病發病率高,不同的腎臟疾病預後也不同,本條款主要是針對一些嚴重的腎臟病而制定。常見的有急性腎炎、慢性腎炎、慢性腎盂腎炎、多囊腎等,這些疾病臨床上難以徹底治癒,容易反復發作或進行性發展,隨著病程的不斷發展在後期可出現不同程度的腎功能損害,甚至腎功能衰竭,故不合格。
9.1.1 急慢性腎炎 這里泛指各種腎炎,包括急性、慢性、原發性和繼發性腎炎。原發性者病因不清,如急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腎小球腎炎等;繼發性者是指由其他全身性疾病累及腎臟所致,腎炎是原發疾病的嚴重並發症之一,如狼瘡性腎炎、紫癜性腎炎等。上述疾病如失治,後期均可發展為不同程度的腎功能不全,甚至腎功能衰竭,需要長期透析治療或做腎移植手術才能維持生命。
9.1.2 慢性腎盂腎炎 腎盂腎炎是指腎臟及腎盂的炎症,屬於上尿路感染,大都由細菌上行感染所致,故常伴有下尿路感染,如膀胱炎、尿道炎等。尿路梗阻如尿路結石、狹窄致使尿流不暢、局部抗菌能力降低,是腎盂腎炎的重要誘因。據統計,尿路梗阻者約60%並發腎盂腎炎。根據臨床病程及症狀,將腎盂腎炎分為急性及慢性兩期。急性腎盂腎炎若治療及時、規范,可完全治癒;若未能治癒,可轉為慢性腎盂腎炎,感染可反復發作,腎臟損傷日益嚴重,腎實質萎縮,腎盂腎盞變形、狹窄,而最終可損害腎功能。
9.1.3 多囊腎 是腎臟的一種先天性異常,為遺傳性疾病,在遺傳方式上表現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成人型)和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嬰兒型)兩種,以前者多見,發病率約0.1%。大多數患者在40歲左右開始出現症狀,臨床主要表現為腰痛、腹部腫塊、血尿和高血壓。病變特點為雙腎增大,腎皮質和髓質內滿布大小不等的囊腫,兩側腎臟病變程度可不一致,並可伴有其他臟器如肝臟、脾臟、胰腺的囊腫。本病屬於進行性發展的疾病,囊腫隨病程發展而不斷增多、增大,壓迫腎實質並導致並發症的發生,使功能型腎實質日益減少,最終可導致腎功能衰竭。
9.1.4 腎功能不全 分為急性、慢性兩種,體檢中遇到者一般均為慢性病例。腎功能不全與腎功能衰竭是疾病發展的不同階段,從腎功能不全代償期、失代償期,逐漸進展到腎功能衰竭期、尿毒症期(慢性腎功能衰竭的終末階段),腎功能不全進展到失代償期階段後可統稱為慢性腎功能衰竭。慢性腎功能衰竭是各種原發性和繼發性慢性腎臟疾病持續進展、腎功能惡化的結果,是腎臟疾病的功能診斷,最終出現以代謝廢物瀦留、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紊亂、腎臟內分泌功能障礙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征。
4、有沒有甲狀腺癌這一說?
由於甲狀腺癌有多種不同的病理類型和生物學特性,其臨床表現也因此各不相同。它可與多發性甲狀腺結節同時存在,多數無症狀,偶發現頸前區有一結節或腫塊,有的腫塊已存在多年而在近期才迅速增大或發生轉移。有的患者長期來無不適主拆,到後期出現頸淋巴結轉移、病理性骨折、聲音嘶啞、呼吸障礙、吞咽困難甚至Horner綜合徵才引起注意。局部體征也不盡相同,有呈甲狀腺不對稱結節或腫塊,腫塊或在腺體內,隨吞咽而上下活動。待周圍組織或氣管受侵時,腫塊即固定。
(一)乳頭狀癌
是一種分化好的甲狀腺癌,也是最常見的一種,約占總數的3/4;病灶一般為單發,體積大小不等,最小的直徑在0.5cm以下,稱之微癌;直徑在1cm以下的稱之為隱癌,大的病灶直徑可大於10cm。小的腫瘤常常是實質性病灶,而大的腫瘤往往伴有囊性變。囊變者可見囊壁有葡萄簇樣結節突出囊腔,腔內存有陳舊性血水。該型癌腫一般無包膜,僅5%有不完整包膜。在顯微鏡下有些腫瘤細胞排列成乳頭狀,乳頭大小不等,長短不一,常見三級以上分支,乳頭中心為纖維血管囊,細胞大小均勻;核小、分裂少見。乳頭狀癌常伴有濾泡狀癌的成份,但腫瘤的命名仍為乳頭狀癌,而不稱為濾泡狀癌或者混合型。如果乳頭狀癌中含有未分化癌的成份,而命名應為未分化癌,也意味著這一種未分化癌可能是乳頭狀癌的進一步惡化。有時腫塊很小,頸部淋巴結轉移常見被發現。本癌惡性度較低,10年存活率可達88%。乳頭狀癌在臨床上常有甲狀腺區孤立性結節,直徑多在lcm以上。隱伏性癌多見於屍檢,或在已發生頸區淋巴結轉移時發現腫塊。
(二)濾泡狀癌
占甲狀腺癌總數的10%~15%,肉眼檢查時看到濾泡狀癌是一種實質的具有包膜的腫瘤,包膜上常密布著豐富的血管網,較小的癌腫和甲狀腺腺瘤很相似。切面呈紅褐色,常可見到纖維化,鈣化出血和壞死。組織學上,由不同分化程度的濾泡所構成。分化良好者,濾泡結構較典型,細胞異型性亦較小。這時與腺瘤不易區別,需依靠包膜或血管浸潤來確定病理診斷。分化不良者濾泡結構較少,細胞異型較大,核分裂象亦多見,可呈條索狀實性的巢狀排列。有時癌細胞穿出包膜進入多處靜脈中形成癌栓,常常成為遠處轉移的起點,所以濾泡狀癌多見於血道轉移,文獻報道佔19%~25%。濾泡狀癌多見於40~60歲的中老年婦女,臨床表現與乳頭狀癌相類似,但癌塊一般較大,較少局部淋巴結轉移,而較多遠處轉移。少數濾泡狀癌浸潤和破壞鄰近組織,可以出現呼吸道阻塞等症狀。
(三)甲狀腺髓樣癌
在1951年由horn首先描述,1959年Hazard等進一步闡明了這種特殊類型的癌。並命名為髓樣癌。占甲狀腺癌總數的3%~10%,瘤體一般呈圓型或卵圓型,邊界清楚,質硬或呈不規則形,伴周圍甲狀腺實質浸潤,切麵灰白色或淡紅色,可伴有出血壞死及鈣化,腫瘤直徑平均約2~3cm。顯微鏡下癌細胞呈卵圓型,多邊形或梭形,核分裂少至中等;細胞排列呈巢狀束帶狀或腺腔狀。間質中含有數量不等的澱粉樣物,癌細胞多時,澱粉樣物較少,反之澱粉樣物就多;轉移灶中也如此。甲狀腺髓樣癌是一種中度惡性的癌腫,可發生於任何年齡,男女發病率無明顯差異,大多數是散發性,約10%為家族性。臨床上除了和其他甲狀腺癌一樣有甲狀腺腫塊和頸淋巴結轉移外,還有其特有的症狀。約30%患者有慢性腹瀉史並伴有面部潮紅似類癌綜合症,或cushing代謝綜合症,與腫瘤細胞產物有關。
(四)甲狀腺未分化癌
系高度惡性腫瘤,較少見,約佔全部甲狀腺癌的5%~10%,好發於老年人。未分化癌生長迅速,往往早期侵犯周圍組織。肉眼觀癌腫無包膜,切面呈肉色,蒼白,並有出血、壞死,組織學檢查未分化癌可分為棱型細胞型及小細胞型兩種。主要表現為頸前區腫塊,質硬、固定、邊界不清。常伴有吞咽困難,呼吸不楊,聲音嘶啞和頸區疼痛等症狀。兩頸常伴有腫大淋巴結,血道轉移亦較常見。
5、這樣的甲狀腺癌狀況是否有做CT必要?
CT檢查確實沒有什麼必要,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直接取鎖骨上淋巴結活檢。
6、甲狀腺癌,病人能活多久?5年以後是否會
回答者:ruanyingk你好,甲狀腺球蛋白抗體與甲狀腺過氧化物酶都偏高,多考慮是橋本甲狀腺炎即慢性淋巴濾泡性甲狀腺炎。當然,甲狀腺癌有時也會有上述兩者的增高,特別是甲狀腺球蛋白抗體增高,但是決不能憑此就確定為癌,應該結合全身情況是否好,時間和症狀綜合考慮,請你完善一下以上問題。甲狀腺癌晚期改做什麼樣的治療?吃什麼最好回答者:hugangk病情分析:您好,甲狀腺癌的話,還是可以選擇化療的。意見建議:化療合適吃葯,或者靜脈點滴,化療的可以控制癌細胞的生長,而其他的保守治療都是姑息治療,就是緩解患者的不適症狀,不針對癌細胞的。 提問人的追問 2010-9-26 15:28:15一共要化驗幾次,隔多久化療一次呢?甲狀腺癌能治療好嗎?回答者:lijink你好。請問你這樣甲狀腺癌是什麼類型的?如果是未分化癌的話一般情況下是採用外放射療法的。如果是其它類型的話就要先手術再考慮其它治療。如果沒有轉移的話這個疾病的存在率還是比較高的,除了未分化癌外。癌的診斷一般都是手術後送病理檢查後才能有結果的,也只有這樣的診斷才能最准確。甲狀腺癌淋巴結轉移 轉移的淋巴結癌在鎖骨影響壽命?回答者:覃迅雲你好:目前出現淋巴結轉移說明病情較前加重,這個問題是很多癌症病人的家屬都比較關注的,但患者的病情、精神狀態、體質,以及後續的治療等等對具體的生存期都是有影響的,故而沒法給予回答。建議在此階段應採用瑤葯治療,可改善症狀,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減少放療、化療的副作用,因為瑤葯有直接的抗癌作用,用葯時可辨證、辨病兼顧,加入軟堅散結、調補脾胃等方面的葯物。祝患者早日康復!甲狀腺癌的服葯劑量回答者:王廣義你目前的這種情況,建議先進性對症治療,緩解患者目前出現的明顯症狀,治療影響生理功能平衡和穩定的症狀 ,待病情穩定後,再尋找病因,針對原發病進行徹底治療。建議最好先去醫院檢查一下,或電話咨詢當地醫生 ,請醫生根據 病情來選擇和制定最佳的治療方案,這樣比較保險。甲狀腺癌容易擴散嗎?回答者:qiyuk建議您術後不妨採取中葯施治調理,同時結合食療調養這樣效果會更好一些,抗癌與扶正相結合.飲食上以營養全面,高蛋白,高維生素,低脂低鹽飲食,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肥甘厚膩,燒烤,腌制等食物,平時進食定時定量,合理營養為原則.多食用比如魚,瘦肉,蛋,大豆製品,香菇,大棗等等.同時注意調整心理,適當的運動,這對康復都是非常有益處的.祝早日恢復健康甲狀腺癌術後咳嗽是什麼原因?回答者:kuaixq建議您不妨採取中葯施治調理,同時結合食療調養這樣效果會更好一些,抗癌與扶正相結合.飲食上以營養全面,高蛋白,高維生素,低脂低鹽飲食,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肥甘厚膩,燒烤,腌制等食物,平時進食定時定量,合理營養為原則.多食用比如魚,瘦肉,蛋,大豆製品,香菇,大棗等等.同時注意調整心理,適當的運動,這對康復都是非常有益處的.祝早日恢復健康甲狀腺癌術後回答者:langyangyang可以考慮葯物減量還是必要的回答者:hugangk您好:甲狀腺癌術後患者,建議您採取中醫治療, 中醫認為腫瘤並不是一個單純的腫塊,而是人體內病變的局部表現,是由於人體免疫功能失常,陰陽失衡所致.因此,治療上單純的消除腫瘤往往效果並不理想,而中醫從整體觀出發,抗癌與扶正相結合,採用葯,心,體,食四位一體療法,辨證施治,整體治療,進而達到改善症狀,控制病情發展,抑制腫瘤,提高生存質量,最終實現延長患者生命目的.在葯物治療的同時,飲食調理也是必不可少的,以營養全面,高蛋白,高維生素,低脂低鹽飲食,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肥甘厚膩,燒烤,腌制等食物,平時進食定時定量,合理營養為原則,多吃蔬果蔬菜.另外注意適時調理心理,保持樂觀豁達的心態,適當的運動對於康復也很重要.
7、我甲狀腺癌手術後頸血管旁又有包塊了怎麼辦
我不是專家,但是由於我媽也是這病,我也做過大量功課,對此病有些了解。
是不是復發很難判斷的,除非做切片才能知道,但是包塊不是一件好事情。
淋巴結轉移的甲狀腺癌切除之後肯定要做碘131的治療的,但做碘131之前還需要把包塊去除掉,碘131是專門清楚殘留的癌細胞的。
像這類已經轉移的情況最好切除的同時做頸部和中央清掃,但是這個清掃手術難度大,風險高,很多人做完之後聲帶都會遭到破壞,以後就是一個很嘶啞的聲音了,因此不是所有醫院都能做的。
百度上面都不是專家,我推薦你去好大夫在線上面問問大夫,可以留言的,留言不付錢的,那裡的專家回復也很快的。
當然去醫院是必須的
8、甲狀腺癌的症狀有哪些?
臨床表現:
甲狀腺癌早期臨床表現不明顯,患者或家人與醫生偶然發現頸部甲狀腺有質硬而高低不平的腫塊,多無自覺症狀,頸部腫塊往往為非對稱性硬塊,甲狀腺結節腫塊可逐漸增大,隨吞咽上下活動,並可侵犯氣管而固定,腫塊易較早產生壓迫症狀,如伴有聲音嘶啞,呼吸不暢,吞咽困難,或局部壓痛等壓迫症狀,頸靜脈受壓時,可出現患側靜脈怒張與面部水腫等體征,為甲狀腺癌的特徵之一,如肺轉移與骨轉移等,甚至發生病理性骨折,而以頸,應仔細檢查甲狀腺,晚期則多甲減。
1.甲狀腺乳頭狀癌
甲狀腺乳頭狀癌腫塊一般較小,發展變化較慢,但早期就可有轉移,往往首先發現的病變就可能是轉移灶,40歲以前良性腫塊比較多見,可能20~30年沒有進展,晚期50~60歲以上病人則進展較快。
甲狀腺乳頭狀癌屬低度惡性的腫瘤,是甲狀腺癌中最常見的病理類型,占成年人甲狀腺癌的60%~70%和兒童甲狀腺癌的70%,尤以兒童患者為多見,約2/3的甲狀腺乳頭狀癌的病例實際上是混合性腫瘤,在其病灶中可發現不同比例的濾泡狀癌的組分,這些病人的自然病程與乳頭狀癌相似,目前的分類標准將這部分患者歸入乳頭狀癌中。
(1)發病特點:發病高峰年齡為30~50歲,女性患者是男性患者的3倍,在外部射線所致的甲狀腺癌中,85%為乳頭狀癌,人與癌瘤並存的病程可長達數年至十數年,甚至發生肺轉移後,仍可帶瘤生存。
(2)臨床表現:甲狀腺乳頭狀癌表現為逐漸腫大的頸部腫塊,腫塊為無痛性,可能是被患者或醫師無意中發現,故就診時間通常較晚,且易誤診為良性病變,可出現不同程度的聲音嘶啞,甲狀腺乳頭狀癌的患者沒有甲狀腺功能的改變,但部分患者可出現甲亢。
頸部體檢時,特徵性的表現是甲狀腺內非對稱性的腫物,質地較硬,邊緣多較模糊,腫物表面凹凸不平,則腫塊可隨吞咽活動;若腫瘤侵犯了氣管或周圍組織,則腫塊較為固定。
(3)轉移特點:甲狀腺乳頭狀癌發生淋巴結轉移時,多局限於甲狀腺區域,以鎖骨上,少數病例可出現腋窩淋巴結轉移,部分病例可出現甲狀腺峽部上方的哨兵淋巴結腫大,可能有約50%的患者發生區域淋巴結轉移。
少部分病例通過血行途徑轉移,主要為肺部轉移,可在肺部形成幾個腫瘤結節或使整個肺部呈現雪花狀,患者可荷瘤維持相對正常的肺功能10~30年,成為甲狀腺切除術後體內甲狀腺素的唯一來源,導致阻塞性和限制性肺病。遠處轉移還可發生在骨等處。
2.甲狀腺濾泡狀癌
濾泡癌發展也比較慢,特點是血行播散快,多有遠處轉移,可到骨組織及肺,由於其組織細胞學近似甲狀腺濾泡結構,可具有吸碘功能,因此,少數病人可表現為甲亢,吸131I率升高,晚期腫瘤發展較大時,還可引起上腔靜脈壓迫綜合征,診斷甲狀腺濾泡狀癌的可靠指標是血管和包膜侵犯,以及發生遠處轉移,可完整切除病灶的病例約為1/2~2/3。
(1)發病特點: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但中老年人較多,發病的高峰年齡為40~60歲,已有明顯的淋巴結轉移或遠處轉移,甚至是遠處骨轉移的活檢時才得出診斷。
(2)臨床表現:大部分病人的首發表現為甲狀腺的腫物,腫物生長緩慢,腫物的質地中等,邊界不清,表面不光滑,甲狀腺的活動度較好,腫瘤侵犯甲狀腺鄰近的組織後則固定,表現為聲音嘶啞,部分患者可能以轉移症狀,如股骨。
(3)轉移特點:由於甲狀腺濾泡狀癌較多侵犯血管,可以發生局部侵犯和經血道遠處轉移,與甲狀腺乳頭狀癌相比,發生頸部和縱隔區域的淋巴結轉移較少,約為8%~13%,其他臟器,如腦,膀胱和皮膚等也可累及,較少出現成骨性改變,可有利於口服核素碘後,通過內照射進行放射治療,甚至可過度分泌甲狀腺激素。
3.甲狀腺髓樣癌
甲狀腺C細胞起源於神經嵴,與腎上腺髓質細胞,即所謂APUD細胞()。大部分的甲狀腺髓樣癌與定位於第10號染色體q11.2的RET癌基因有關。
(1)發病特點和分型:本病惡性程度較高,可通過血道發生遠處轉移,甲狀腺髓樣癌可分為四型。
①散發型:佔70%~80%,非遺傳型,家族中無類似疾病患者,也不會遺傳給後代,無伴發其他內分泌腺病變,男女發病的比例約為2∶3,而且有該密碼子突變者的預後較差。
②家族型:指有家族遺傳傾向,但不伴有其他內分泌腺受累的患者,高發年齡為40~50歲。其基因突變模式與MEN2A相同。
③MEN2A:MEN即多發性內分泌腺瘤(,MEN),其中與甲狀腺髓樣癌有關的是MEN2A和MEN2B,包括雙側甲狀腺髓樣癌或C細胞增生,故男女發病率相似,高發年齡為30~40歲,涉及RET基因第10和11外顯子的609。
④MEN2B:包括雙側甲狀腺髓樣癌,且為惡性),但很少累及甲狀旁腺,男女發病率相似,高發年齡為30~40歲。幾乎所有病例都可發現RET基因第16外顯子中的第918密碼子發生突變。
(2)臨床表現:大部分病人首診時,主要表現是甲狀腺的無痛性硬實結節,局部淋巴結腫大,有時淋巴結腫大成為首發症狀,如伴有異源性ACTH,可產生不同的症狀,血清降鈣素水平明顯增高,這是該病的最大特點,因而降鈣素成為診斷性標志物,超於0.6ng/ml,則應考慮C細胞增生或髓樣癌,因降鈣素對血鈣水平的調節作用遠不如甲狀旁腺激素強大,以及神經節瘤或黏膜神經瘤,即為MEN。
體檢時甲狀腺腫物堅實,邊界不清,表面不光滑,而家族型及MEN2的患者可為雙側甲狀腺腫物,腫物活動較好,晚期侵犯了鄰近組織後則較為固定,如聲音嘶啞。
(3)轉移特點:甲狀腺髓樣癌的早期即侵犯甲狀腺的淋巴管,並很快向腺體外的其他部位以及頸部淋巴結轉移,也可通過血道發生遠處轉移,轉移至肺,這可能與髓樣癌缺乏包膜有關。
4.甲狀腺未分化癌
(1)發病特點:甲狀腺未分化癌為高度惡性腫瘤,占甲狀腺癌的2%~3%,也有報道認為5%~14%,發病年齡多超過65歲,年輕人則較少見,來源於濾泡細胞的甲狀腺未分化癌還可分為巨細胞,其中以巨細胞及梭形細胞為多,也可在同一病例中同時存在分化型和未分化型癌,包括濾泡性腺瘤,並有肱二頭肌的轉移癌,雖行頸淋巴結清掃及肱二頭肌切除,仍發生肺轉移而死亡。
(2)臨床表現:絕大部分患者表現為進行性頸部腫塊,約佔64%~80%,而發病前並無甲狀腺腫大,腫塊硬實,且迅速增大;②甲狀腺腫大,可伴有遠處轉移;③已有多年的甲狀腺腫塊病史,但甲狀腺腫塊突然急速增大,並變得堅硬如石;④已有未經治療的DTC,在經一段時間後迅速增大,並伴有區域淋巴結腫大。
(3)轉移特點:由於甲狀腺未分化癌的惡性程度高,病情發展非常迅速,侵犯周圍的組織器官,如氣管,甚至在氣管與食管間隙形成腫塊,導致呼吸和吞咽障礙,首診時已有頸部淋巴結轉移的患者為90%,氣管受侵犯的患者為25%,通過血道已發生肺轉移的患者為50%。
5.少見的甲狀腺癌
(1)甲狀腺淋巴瘤:甲狀腺淋巴瘤的發病率低,占原發性甲狀腺腫瘤的5%以下,主要為非霍奇金淋巴瘤,男女患者比例為(2~3)∶1,除快速增大的甲狀腺腫塊外,本病常伴有明顯的局部症狀,如聲音嘶啞,呼吸困難和吞咽困難等,非霍奇金淋巴瘤屬於網狀內皮系統生長的多中心腫瘤,所以肝,發生率從0~60%。30%~70%的患者合並HT。
(2)甲狀腺轉移癌:原發全身其他部位的惡性腫瘤可轉移至甲狀腺,如乳腺癌,包括肺癌3例,已有較明顯的原發腫瘤症狀。
(3)甲狀腺鱗癌:甲狀腺鱗癌較罕見,約占甲狀腺惡性腫瘤的1%,在人群中的發生率約為2%~3%,主要來源於日本,也可以是甲狀腺乳頭狀癌廣泛化生,還可以來自甲狀腺舌骨管或腮裂組織,部分原發性甲狀腺鱗狀上皮癌伴有胸腺樣成分(carcinomashowingthymus-likeelement,CASTLE),來自異位胸腺或腮裂囊殘留組織,其預後較好,發病年齡多超過50歲,無明顯性別差異,較早出現侵犯和壓迫周圍器官的症狀,即聲音嘶啞,晚期侵犯兩側葉,質地硬,固定,邊界不清,伴有氣管受壓,頸部淋巴結腫大,預後差,目前治療方法是盡量切除腫瘤加根治性手術或放射治療。診斷:
甲狀腺腫塊生長較速,有轉移灶,且有明顯壓迫症狀,甲狀腺功能減退,甲狀腺掃描多冷結節,或發現甲狀腺CT掃描及MRI影像有異常及轉移現象,最後診斷應根據病理活檢,明確為甲狀腺乳頭狀癌。
1.診斷要點臨床上有甲狀腺腫大時,應結合患者的年齡,有以下表現者應考慮甲狀腺癌。
(1)一般資料:應特別注意性別,故應特別注意了解患者的碘攝入情況,尤其要詢問有無較長期缺碘病史。
(2)病史:
①現病史:兒童期甲狀腺結節50%為惡性,青年男性的單發結節也應警惕惡性的可能,要特別注意腫塊或結節發生的部位,是否短期內迅速增大,是否伴有吞咽困難,是否伴有面容潮紅,發生氣管壓迫引起呼吸困難,則惡性的可能性大。
通過現病史調查,要對患者的甲狀腺功能狀態有個總體評估,應詳細了解有無食量增加,還應注意詢問有無腫瘤轉移的系統症狀(如頭痛。
②既往史:是否因患其他疾病進行過頭頸部。
既往是否有甲狀腺疾病(如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
③個人史:有否暴露於核輻射污染的環境史。從事的職業是否有重要放射源以及個人的防護情況等。
④家族史:髓樣癌有家族遺傳傾向性,家族中有類似患者,可提供診斷線索。
(3)體查:可發現甲狀腺腫塊或結節,頸部熟練的觸診可提供有用的診斷資料,質硬或吞咽時上下移動度差而固定,病變同側有質硬,如淋巴結穿刺有草黃色清亮液體,多為甲狀腺轉移癌淋巴結轉移。
甲狀腺癌多為單個結節,結節可為圓形或橢圓形,有些結節形態不規則,質硬而無明顯壓痛,常與周圍組織粘連而致活動受限或固定,常伴有頸中下部,甲狀腺單個結節比多個結節,但多發性結節,並可有壓痛。
①壓迫與侵襲體征:甲狀腺癌較大時可壓迫和侵襲周圍組織與器官,常有呼吸困難,可出現相應的臨床表現。
②類癌綜合征:甲狀腺髓樣癌可有腸鳴音亢進。
(4)輔助檢查:在臨床上,甲狀腺的良性或惡性腫瘤均表現為可捫及的「甲狀腺結節」,除多數「熱」結節外,其他類型的大小結節或經影像學檢查發現的「意外結節(意外瘤)」均要想到甲狀腺腫瘤的可能;有些甲狀腺癌亦可自主分泌TH,故亦可表現為「熱結節」,所以事實上凡發現甲狀腺結節均要首先排除甲狀腺腫瘤(有時,甲狀腺癌僅在鏡下才可診斷),周圍無或有腫大的淋巴結;③肺或骨有原發灶不明的轉移灶;④血清中降鈣素升高,大於600μg/L。
2.分類分期有關甲狀腺癌的分期,目前國際和國內最通用的是TNM分期,UICC)和美國癌症協會(,AJCC)第五次修訂的TNM分期標准,影響甲狀腺癌分期的有關因素首先是病理類型,腫瘤的大小和淋巴結受侵犯程度也與分期有關,年齡則對分化性甲狀腺癌的分期有重要影響,以最大的腫瘤為標准進行分期。
(1)TNM的定義:
①原發腫瘤(T):
TX:無法對原發腫瘤做出估計。
T0:未發現原發腫瘤。
T1:腫瘤局限於甲狀腺內,最大徑≤1cm。
T2:腫瘤局限於甲狀腺內,1cm<最大徑≤4cm。
T3:腫瘤局限於甲狀腺內,最大徑>4cm。
T4:腫瘤不論大小,超出甲狀腺包膜外。
②區域淋巴結(N):區域淋巴結是指頸部和上縱隔的淋巴結。
NX:無法對區域淋巴結情況做出估計。
N0:未發現區域淋巴結轉移。
N1:區域淋巴結轉移,可分為N1a同側頸淋巴結轉移,N1b雙側或對側頸淋巴結。
③遠處轉移(M):
MX:無法對有無遠處轉移做出估計。
M0:無遠處轉移。
M1:有遠處轉移。
(2)分期標准(表3):
①甲狀腺乳頭狀癌和濾泡狀癌的分期標准。
②甲狀腺髓樣癌分期標准。
③甲狀腺未分化癌分期標准,所有病例均屬Ⅳ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