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科醫生臨床診斷的基本原則包括
2014年筆試成績於12月31日已公布,考生可登錄國家醫學考試網點擊「成績查詢」,在國家醫學考試服務平台登錄界面填寫正確的用戶名、密碼及驗證碼,成功登錄後,進入「考試成績」界面,點擊分數右側的「查看成績」鏈接即可查詢成績。
執業醫師助理的成績查詢時間每年每個地區的公布時間不同,預計都是在12月份左右,比如2014年的成績查詢時間是在12月31日;2015年的成績查詢入口於11月30日公布。反正相差時間不會太長的。
執業醫師考試成績查詢步驟及方法:
如果是14年的醫師資格考試合格分數線:
這一年經過上面的決定擬草方案,2014年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筆試合格分數線為:
師承或確有專長蒙醫執業助理醫師:131
具有規定學歷的藏醫執業醫師:346
具有規定學歷的藏醫執業助理醫師:150
師承或確有專長藏醫執業醫師:346
師承或確有專長藏醫執業助理醫師:150
臨床執業醫師:363
臨床執業助理醫師:178
口腔執業醫師:360
口腔執業助理醫師:178
公共衛生執業醫師:348
公共衛生執業助理醫師:143
具有規定學歷的中醫執業醫師:351
具有規定學歷的中醫執業助理醫師:182
2014鄉執業助理醫師成績已公布,鄉鎮執業助理醫師成績也同時公布,國家醫學考試中心查。
鄉鎮執業助理醫師分數線需等各省公布各省的。會在這段時間之內全部公布請耐心等待!
2、良惡性骨腫瘤的X線鑒別要點是什麼
(1)生長情況:良性生長緩慢,不侵及臨近組織,但可引起壓迫移位,無轉移。惡性生長迅速,易侵及臨近軟組織,有轉移。
(2)局部骨變化:良性呈膨脹性改變,邊界清晰銳利,骨皮質變薄完整,破壞區周圍反應性骨硬化。惡性呈浸潤性骨破壞,邊緣模糊,無硬化,骨皮質無膨脹,蟲蝕狀破壞、中斷,有瘤骨。
(3)骨膜增生:良性一般無骨膜增生,病理骨折後可出現,骨膜新生骨連續,無破壞、中斷。惡性多形態的骨膜增生,並可被骨瘤破壞、中斷形成袖口征。
(4)軟組織改變:良性多無腫脹及腫塊影。惡性軟組織塊影邊緣多模糊不清,其內可有瘤骨或鈣化。
我是學影像的,希望回答能夠幫到你。
3、骨腫瘤處理原則
如果是良性腫瘤,多以局部刮除植骨或切除為主,如能徹底去除,一般不復發,予後良好。
如果是惡性腫瘤則有以下幾種方法:
1.手術切除是治療的主要手段。截肢、關節離斷是最常用的方法。但是,由於化療方法的進步,近年來一些學者開始作瘤段切除或全股骨切除,用人工假體置換。採取保留肢體的「局部廣泛切除加功能重建」輔以化療等措施,是一種可取的方法。
2.化學治療分全身化療、局部化療,常用的葯物有阿黴素及大劑量氨甲喋呤,但葯物的作用選擇性不強,腫瘤細胞在分裂周期中不同步,都影響化療的效果。
3.局部化療包括動脈內持續化療及區域灌注,其中以區域灌注效果較好。
4.免疫療法:干擾素其來源有限,還不能廣為應用。
5.放療方法對骨腫瘤的治療只能作為一種輔助治療。
4、簡述建立診斷的方法和原則
內科是各臨床科的基礎科,與各臨床科和基礎醫學有密切的聯系。內科診斷技術的發展又能促進其他臨床科和基礎醫學的發展,疾病診斷是否准確和迅速,最能反映內科工作的質量。內科病病種繁多、病情復雜、變化多端。同一種疾病可有多種不同的臨床病象,某一臨床病象又可見於多種不同的疾病。另外,不少其他科的疾病也往往首先就診於內科,經內科醫生鑒定之後才轉送各有關臨床科處理。因此,一個內科醫生就要熟練掌握診斷學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並在臨床實踐中不斷加以充實和提高,冀能及時和准確地作出疾病的診斷,提供疾病的治療和預防的依據,從而使病人能早日恢復健康。
疾病的診斷過程一般有三個環節:①調查研究,收集完整和確實的診斷資料;②綜合和分析資料,建立初步診斷;③有需要時作其他有關的檢查,動態臨床觀察,然後驗證和修正診斷。疾病診斷須有廣博而精深的醫學知識,否則對一些疾病必然茫無所知;此外也要不斷地積累臨床經驗,使處理問題時心中有數,但仍須避免對處理問題時有先入之見。疾病診斷過程大致如圖所示。
一、疾病診斷資料的搜集
臨床醫生從檢查病人所採得的第一手診斷資料是最寶貴的資料。在對疾病進行調查研究時,掌握的材料必須全面和合於實際,這是取得正確診斷的主要關鍵之一。片面的或錯誤的材料是造成誤診的常見原因。臨床材料來自下述三方面:
1.完整的病史 病人敘述的病史可能顯得零亂和片段,如果醫生採取病史時又帶有主觀性,則所收集到的病史就難免有片面性和表面性。片面的和不準確的病史會造成診斷上的嚴重錯誤,必須注意避免。例如,一個患右下肺大葉性肺炎的病人,以右上腹疼痛、黃疸、發冷、發熱為主要症狀,但咳嗽輕微,因而就診時只訴右上腹疼痛、發冷、發熱、而未提咳嗽;如果醫生思想上主觀片面,就可能把注意力錯誤地放到「急性膽囊炎」上去,而忽視了大葉性肺炎。病史中的一般項目,例如年齡、性別、婚姻,嗜好、月經、職業、發病地區和季節等,與疾病也可有密切關系,也應正視。例如,一個宮外妊娠破裂的女病人,如果忽視了婚姻史和月經史,醫生就容易漏診。為了採取完整的病史,還要耐心聽取病人本人、病人家屬、了解病情者和以往經治醫生的病情介紹,甚至到病人發病現場調查,全面了解疾病的全過程,才能獲得完整的和可靠的病史。
2.體格檢查 體格檢查必須系統和全面,並取得病人合作,以防止重要的遺漏。例如,一個急性腹痛病人,醫生反復在胸部,腹部和腰背部進行檢查,均未發現異常,致得出了一個錯誤的診斷;以後經過全身細致檢查,才發現是腹股溝嵌頓性疝。延誤診斷的原因是體檢不全面,遺漏了急性腹痛疾病的必要檢查所致。由於體檢疏忽而誤診,在臨床上並非僅僅是個別的例子。
3.實驗室檢查和器械檢查 實驗室檢查和器械檢查要結合臨床表現有目的地進行。首先應選用有效而又簡便的檢查方法。在安排某項檢查時,應考慮以下幾點:①這項檢查的特異性如何?②這項檢查的敏感性如何?③檢查和標本採集的時機是否合適?能否按規定的要求進行?④標本的輸送。檢驗過程有無誤差?⑤病人體質的強弱,病情的起伏,診療的處理等對檢查結果有無影響?⑥對於可能造成病人負擔的檢查,例如支氣管造影檢查和一些負荷試驗,還應權衡其利弊並考慮病人能否接受。
實驗室檢查和器械檢查的結果,必須結合臨床情況來考慮,才能作出正確的評價。要防止片面依靠實驗室檢查或器械檢查下診斷的錯誤做法。因而醫生就要注意到檢查結果有無特異性的問題,以及檢查結果的假陽性與假陰性問題。例如,血清甲胎蛋白測定陽性對診斷原發性肝細胞癌有高度的特異性,但仍有少數的原發性肝細胞癌直至臨終仍為陰性(假陰性);另方面,一些非肝癌的疾病卻可出現血清甲胎蛋白陽性(假陽性)。實際上,實驗室與器械檢查的陰性結果,只表明此項檢查方法並無陽性發現,而非等同於該被檢物的絕對不存在或否定相應疾病的不存在。又因檢查時機或技術上的原因,一、二次實驗室或器械檢查的陰性結果,往往不足以排除疾病的存在。例如,腎炎的蛋白尿、糖尿病的血糖增高,瘧疾的血片中瘧原蟲等,可以間歇出現;咽拭物白喉桿菌,痰結核桿菌檢查的陰性結果,更不容易據以否定有關的疾病。另方面,糞便培養發現傷寒桿菌或痢疾桿菌,也可見於健康帶菌者;肥達氏試驗在一些急性發熱性疾病時,其滴度也可以增高。其他如X線檢查發現的肺部陰影,超聲檢查發現的肝區異常波形,均須結合病史,體格檢查及其他有關檢查才能作出正確的判斷。
現代診斷技術有了飛躍的發展,給予臨床醫生極大的幫助。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內鏡的發明與改進:各種纖維內鏡如纖維胃十二指腸鏡、纖維結腸鏡、纖維支氣管鏡,新型製品口徑小、可屈度高,操作安全便利,還可配合附件,作相應的診斷和治療。
(2)快速超微量生化學分析技術的應用:如酶聯免疫吸附測定法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免疫熒光測定法(immunofluorescense assay;IFA)等方法。特異比單克隆抗體診斷技術也已應用於臨床。
(3)影象學診斷技術的進步:如B型超聲掃描、電子計算機X線體層掃描(computerized tomography;CT),磁共振成象(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均已應用於臨床。CT與MRI對顱內,縱隔和腹腔深部病變的診斷,尤有可喜的突破。MRI對腦血管病變及後顱凹的病變顯示有卓著的診斷效果。
上述各項新型診斷技術的應用,大大地豐富了診斷學的內容,解決了許多臨床上的問題。此外,為了使臨床醫生了解實驗室檢查的診斷和鑒別診斷意義,筆者新增了《實驗室主要檢查的鑒別診斷意義》一章,以冀臨床醫生正確運用實驗室檢查方法時有所參考。
器械檢查可區分為非侵入性(非損傷性)和侵入性(損傷性)兩類。原則上應首先採用非侵入性檢查。只當非侵入性檢查仍未能明確疾病診斷時,在有明確指征和無禁忌證之下,才選用侵入性檢查。
由於尖端診斷技術目前尚未能普及,而大多數的常見病的診斷又不需要復雜的技術進行,因而,臨床上我們還須重視診斷疾病時詳細詢問病史和全面體格檢查的基本功,以及結合常規化驗和簡單的器械檢查來進行診斷大多數疾病。
二、建立診斷和驗證診斷
(一)整理資料,建立診斷
1.努力尋找主要診斷根據
從調查所得的資料,臨床醫生須加以篩選、整理、衡量,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並將可疑的材料認真復查、核實,然後將核實的主要材料加以綜台分析,弄清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進一步推測病變可能存在的部位(系統或臟器),性質和病因,為建立正確的診斷打好基礎。
有些疾病可出現相當獨特的「特殊病徵」,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蝶形紅斑,恙蟲病的焦痂、白塞氏病的口眼外生殖器三聯征、麻疹的麻疹粘膜斑、肢端肥大症和柯興氏綜合征的特別面容等。這些「特殊病徵」有重要的診斷意義。
又當某些疾病的典型病象巳充分顯露,出現多個反映該病本質的一組病徵時,也有重要診斷價值。如某一病人有階梯狀上升熱型、相對性緩脈、薔薇疹,脾腫大,血象白細胞減少伴相對性淋巴細胞增多與嗜酸粒細胞減少或消失,則常可作出傷寒的臨床診斷,並進一步作相應的檢查加以證實。又如一年輕女性病人,具有不規則發熱、多關節痛、肝腎功能損害、血象中等度貧血以及白細胞減少與血小飯減少、血沉加快,則可作出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擬診,並進一步作狼瘡細胞檢查及抗核抗體測定以證實之。
疾病的表現各式各樣,在不少情況下出現「同病異症」或「異病同症」。例如: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多數表現為典型的心前區疼痛,但也可以表現為類似膽石症的上腹部絞痛,甚至可以毫無疼痛,表現為休克或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這就是「同病異症」。又如結核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瘧疾,鉤端螺旋體病、梅毒、白塞氏病、多發性骨髓瘤、惡性網狀細胞病等,可能有多種不同臨床表現,模仿多種不同的疾病,如不注意可致誤診或漏診。這些也是「同病異症」的例子。另方面,如肝腫大可見於某些寄生蟲或細菌,病毒感染的疾病,也可見於肝硬化、肝癌或其他肝病,這就是「異病同症」。例如,阿米巴肝膿腫誤診為肝癌,化膿性心包炎誤診為肝膿腫。輕型地中海貧血誤珍為慢性病毒性肝炎,是比較突出的例子。臨床上這樣的情況是有時遇見的,醫生要辨別它,就必須進行疾病的鑒別診斷。
在疾病的早期,復雜的或不典型的病例,當找不到可以確定診斷的「特殊病徵」時,就 要採用下述方法:根據一個主要病徵(例如高血壓、水腫,血尿等),或先將幾個重要的病徵組成一個綜合征(例如阻塞性黃疸、溶血性貧血等),然後提出一組可能的待鑒別的疾病,進行相互鑒別。在提出一組待鑒別的疾病時,應盡可能將全部有可能性的疾病都考慮在內,以防止嚴重遺漏而導致診斷錯誤,這就要求醫生要全面考慮問題。但是全面性並不等於漫無邊際,而是從實際臨床材料出發,抓住主要矛盾,提出一組與臨床表現相近似的疾病,而且隨著分析的深入,相互比較,逐一排除可能性較小的疾病,縮小鑒別診斷的范圍,直至留下一個或幾個可能性最大的疾病。這就是臨床上習稱的「排除診斷法」。
對一組疾病進行鑒別診斷時,必然要對組內各個疾病加以肯定或否定。其方法是根據某一疾病本身的特殊點,將其他不相符的近似疾病區別開來,從而達到正確認識疾病。某一疾病的特殊點,我們一般用「診斷根據」的形式加以概括。「診斷根據」一方麵包括僅見於該病而不見於其他病的『特殊病徵」;另方面也包括一些並非僅見於該病的病徵,但當這些病徵與「特殊病徵」同時存在時,則能加強『診斷根據」的可靠性。「診斷根據」是從實踐中總結得來的,一般來說是能反映疾病的本質的,但疾病的表現多種多樣,不一定與「診斷根據」完全相符。因此,在運用「診斷根據」時,要緊密聯系實際,反對把它作為條條框框,生搬硬套。要將全面的檢查材抖,參照「診斷根據」,恰當地對病情進行深入的分析,才能得出正確的診斷。例如,胃,十二指腸潰瘍合並急性穿孔的「診斷根據」之一是出現隔下游離氣影的X線征。但有些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病例,X線檢查不一定能查出膈下游離氣影。另方面,在腸氣囊腫症時,腹部X線攝片也可見到膈下游離氣影,加以此症往往並發於胃十二指腸潰瘍,有時可誤診為潰瘍病急性穿孔,因此,對急性腹痛病人不能因無發現嗝下氣影,而認為不完全滿足「診斷根據」的要求,便草率排除潰瘍病穿孔的可能性,或對胃十二指腸潰瘍病病人僅因發現膈下氣影,而草率作出潰瘍病穿孔的診斷。臨床醫生應綜合全面檢查材料加以細致的衡量,有時還需經密切的動態觀察才能作出最後的結論。
2.怎樣否定某一疾病?
如擬診的某一疾病不能解釋病人的全部主要臨床表現,或缺乏預期必定出現的『特殊病徵」,則該病可能性很小或可以被否定。前一種情況,例如,一個病人有血尿,膀胱刺激征,尿培養結核菌陽性,靜脈腎盂造影顯示蟲蛀樣缺損的X線征,可排除出血性腎盂腎炎,因為用出血性腎盂腎炎不能解釋後兩種病徵,而用腎結核則可全部解釋。後一種情況,例如,一個有心前區疼痛的病人,疑有急性心肌梗塞,但於三數天內反復檢查心電圖始終正常,血沉加快及谷-草轉氨酶增高也缺如,則可否定急性心肌梗塞的存在。但要注意,有些疾病並無『特殊病徵」,或該『特殊病徵」只見於疾病的某一階段,當醫生診治時可能尚未出現或已經消失,後者例如乾性心包炎時的心包摩擦音。
3.怎樣肯定某一疾病?
如擬診的疾病能解釋病人的全部主要臨床表現,並巳找到頂期應見於該病的「特殊病徵」,例如,擬診為傷寒的病人血培養發現傷寒桿菌或血清傷寒桿菌凝集試驗強陽性,或擬診為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病人血中找到狼瘡細胞或有高滴度的血清抗核抗體,則可確定各該疾病的診斷。另方面,當遇到缺乏「特殊病徵」的疾病時,一組具有確診意義的臨床綜合征也可以起到類似「特殊病徵」的作用,但其可靠程度則不及「特殊病徵」。例如,根據發熱,多關節痛、急性心臟炎、血沉加快和血清抗鏈球菌溶血素「O」滴度升高等所組成的綜合征,大致可診斷為風濕熱,但有時仍可與其他結締組織病相混淆。
在鑒別診斷過程中,經過篩選剩下來幾個可能性較大的疾病,要求醫生最後肯定一個可能性最大的疾病。這時須注意下述幾點:
(1)在幾個可能的疾病中進行選擇時,一般應先考慮常見病,當地的多發病,或當時的流行病。至於罕見病,也應考慮到,但只有用上述疾病不能滿意解釋病人的臨床表現時,才予以考慮。
(2)對病人所患的疾病,在未有充分的診斷根據時不要輕易作出神經官能症的診斷。
(3)對病人所患的疾病,應盡先多考慮可冶之病,其次才考慮不治或難治之病。
(4)當用某種「特殊病徵」不能解釋某一疾病的全部重要臨床現象時,須考慮病人同時存在著兩種或多種疾病,或有並發症的存在。
(二)臨床觀察,驗證診斷
疾病是一個或快或慢地運動著的病理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一些臨床表現產生了,另一些可能消失了,也可能一個疾病痊癒了,另一個發生了,因此,必須用發展的觀點進行分析和診斷。醫生每一次的診查,都只能看到病人疾病全過程中某一階段的一個橫斷面,往往要綜合多個橫斷面,才能了解疾病較完整的面貌。這種動態的觀察,有助明確一時未能排除或肯定的疾病的診斷。例如,帶狀庖疹和麻疹,非侯至見疹不易確診;疑患急性心肌梗塞而當時檢查心電圖未見特異性改變的病人,連續觀察幾天,並作其他有關的檢查,往往即可分曉;熱型的動態觀察,對於診斷瘧疾、回歸熱等病,有相當大的幫助。
一個正確的認識往往需經反復的實踐才能達到。臨床醫生通過調查研究,收集資料,整理資料,建立診斷之後,工作可告一段落。但工作至此還未結束,更重要的一步是根據診斷進行合理的治療,治療效果又反過來驗證診斷。如果根據診斷而進行治療,收到預期的療效時,那麼,一般說來這一診斷工作算是完成了。另方面,在實踐中也不同程度地受著認識水平和技術條件的限制,在這種情況下,部分地成全部地修改原有的診斷是常見的。一些疑難病例往往需要經過深入的動態觀察,反復檢查,甚至進行診斷性治療,才能得到正確的診斷。必須強調指出,為了能及時指導防治工作,特別對於急重病例,在臨床材料未足以建立確定的診斷之前,也要找出可能性最大的疾病,作為臨時診斷,迅速採取治療措施,同時再進行深入的檢查,而不應僅僅糾纏在診斷問題上,以致貽誤治療時機。
5、骨腫瘤的症狀有哪些?
「骨腫瘤的症狀常見如下:1.腫塊:腫脹或腫塊位於骨膜下或表淺的腫瘤出現較早,可觸及骨膨脹變形,常伴有疼痛;2.疼痛:為骨腫瘤早期出現的主要症狀,病初較輕,呈間歇性,隨病情的進展,疼痛可逐漸加重,發展為持續性。多數患者在夜間疼痛加劇以致影響睡眠;3.功能障礙:骨腫瘤後期,因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