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做過腦部腫瘤開顱手術 現在是四年半了 可以偶爾喝一瓶啤酒 就是少量飲
&
2、惡性腫瘤患者能喝酒么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判斷周圍的人是否對酒精有依賴呢?(醫學版14條)
我們就飲酒模式總結了一些常見的表現: 1.視飲酒為生活中最重要或非常重要的事,在心中占據中心地位,念念不忘。 2.飲酒量較初期飲酒時逐漸增加。
3.飲酒速度增快。 4.經常獨自一個人或者是背著家人偷偷飲酒。 5.以酒當葯,用來解除情緒困擾。 6.有藏酒行為. 7.酒後常常有遺忘表現。
8.無計劃飲酒,常常出現酒後誤事的現象。 9.晨起飲酒,俗稱「睜眼酒」,部分人甚至會在夜間醒來後飲酒。 10.睡前飲酒。
11.喜歡空腹飲酒,飲酒時不吃主食且很少吃菜。 12.在情況允許的時候選擇酒的品牌。 13.因為飲酒與家人爭吵,影響家庭和睦,或因飲酒影響工作。
14.曾經戒過酒,但時間不長又舊病復發,不能控制。 一般來說,如果一個人的飲酒行為出現上述表現中的3條以上,即高度懷疑酒依賴。
經常看到一些患有酒精依賴的人因為飲酒給自身的健康、家庭的和睦以及工作帶來很多不良影響,甚至是在酒後出現一些違法的行為。盡管他們對造成這些後果內疚、後悔,但仍不能徹底停止飲酒,反復戒酒,反復復飲。是他們沒有出息還是沒有毅力呢?都不是,這是因為酒精依賴是一種疾病,而且還是一種不斷惡化的疾病,這種疾病像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一樣,是無法徹底根除的。但卻可以被遏制住。復飲的原因與機體對酒精敏感有關,加上在心理上難以擺脫的強制性飲酒慾望,不管復飲會帶來怎樣的不良後果,單靠自身的毅力是無法將其克服的。
就像其他疾病一樣,會出現一些特徵性的臨床表現。一旦對酒精形成依賴後,在突然停止飲酒或驟然減少飲酒量時會出現很多軀體不適症狀,稱之為戒酒綜合征。為方便起見,有人將戒酒綜合征按照出現的時間和嚴重程度分為3個階段:一期戒酒綜合征:一般於飲酒後6~12小時出現,表現為雙手震顫,重者可累計雙側整個上肢,甚至是軀干,病情嚴重者還可出現伸舌震顫,除此外還常見厭食、失眠、煩躁等症狀。二期戒酒綜合征:出現時間為斷酒後24~72小時,除上述症狀外,常出現幻聽,內容常為辱罵性或迫害性的,可繼發沖動行為,興奮相對較輕。三期戒酒綜合征:震顫譫妄,常發生於末次飲酒72小時之後,此時病人意識不清,震顫明顯並伴有行走不穩,可出現各種生動的幻覺,如看到各種小動物,病人表現緊張、焦慮、恐懼。病人的記憶力明顯受損,部分病人可出現癲癇樣抽搐。即使在發達國家,一旦發生震顫譫妄,經治療者總的死亡率仍可達10%~15%,未經治療者則更高。所以說長期飲酒者不能突然停止飲酒。如果高度懷疑對酒精依賴,應該盡早到專科醫院治療。
形成酒精依賴的人不能控制自己的飲酒行為,也不能控制飲酒量,那麼在戒酒一段時間後能否正常的飲酒呢?就目前所知,從來沒有一個人,僅是數月或數年滴酒不沾,就能夠「正常」喝酒或只在社交場合喝酒。一個人一旦從豪飲發展為失去控制且不顧一切地狂飲,再想走回頭路就不可能了。沒有一個酒精依賴患者是故意為製造麻煩才喝酒的,但不可控制地飲酒必然會帶來麻煩。
很多對酒精依賴的人自認在戒酒一段時期以後,喝幾罐啤酒或幾杯淡葡萄酒沒有問題了。一兩瓶啤酒下肚就會喝醉的人不多。所以也就錯誤地認為自己可以控制每天只喝兩、三瓶啤酒就不再喝了。他們偶爾也確實能夠在幾天或幾個星期內照此辦理。於是就會得出結論:即使喝酒也會「游刃有餘」。但是,他們每次喝的啤酒或葡萄酒會越來越多,要不了多久,就會狂飲如初。
另外一種錯誤的觀念就是以低度的酒來替代高度酒。對於酒精依賴者來說,酒精就是酒精,不管含有酒精的是馬爹尼酒、威士忌加蘇打水、香檳,還是一小杯啤酒,對於他們而言,不管喝一杯什麼樣的酒,都會導致飲酒過度,導致復飲。
所以,對於酒精依賴者而言,在戒酒一段時間後,試圖控制飲「自己的酒量」或只飲用較低濃度的酒,都是危險的。但為了保證徹底戒酒,只能是滴酒不沾。如何能夠做到呢?除了在醫生的指導下完成脫酒治療外,還要接受長期的康復治療,包括對相關心理或精神疾病的治療、防復飲葯物的治療、心理治療以及加入一些自助的康復組織。只要有戒酒的願望和不懈的努力,就會成功。
記住最後一次喝醉的經驗
一如字面上所示,我們指的是「喝醉」酒而非「喝酒」。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長久以來「喝一杯酒」意味著三五好友把盞言笑的歡樂時光。基於我們每個人不同的年齡以及第一次喝酒時周圍的環境,我們都有過各種回憶和期待(有時是焦慮) 使我們可能回想起一杯沁涼的啤酒、一杯雞尾酒、杜松子酒加奎寧水、威士忌加啤酒、一口紅酒或諸如此類的事物等等。
周而復始,在多數人早期喝酒的過程中,對於酒精的期待總是能夠符合實際需要喝下的酒量。
如果剛好每次都能恰如其分,我們自然認為「喝杯酒」是一件令人愉快的經驗,不僅滿足自己的需求,也不會逾越宗教習俗的規范。同時滿足渴望、迎合社交場合的禮儀,並有助於我們放鬆心情、振奮精神,達到我們各種不同的追求目標。例如以一位55歲的芬蘭人而言,當有人找他喝一杯時,不禁立即使他聯想到年輕時,在寒冷的天氣下喝下一兩杯白蘭地或伏特加烈酒後,所帶來的陣陣暖意。
若是一名年輕的女性,她腦海里可能立即浮現,華麗水晶杯裝著香檳、衣香鬢影、耳鬢廝磨、情意綿綿羅曼蒂克的氣氛,或是搖滾音樂會中蓄鬍、長發牛仔裝裝扮的年輕人,從滿袋瓶裝酒中取出一瓶豪飲,閃光燈不停閃爍,四處煙霧迷漫,每個人都尖聲狂叫,令人興奮不已的景象。有一位A.A.會員說:「喝一杯」幾乎等於是吃比薩、喝啤酒的代名詞。
還有一位78歲的寡婦說,她時常會不由自主地想起在療養院時,很喜歡在就寢時來杯雪利酒的習慣。雖說我們腦海中這種對於喝酒的印象極為自然,然而就我們現在的情況而言,卻是一種誤導,這也是我們有些人開始喝酒的方式。
如果我們喝酒的過程僅僅是這樣,那麼我們後來就不太可能會惡化成為嗜酒的問題。然而如果我們毫無畏懼的檢視從前喝酒的過程,就可以看出在我們最後幾年或幾個月的嗜酒期間,不論我們再如何努力的嘗試,未曾再出現如此完美、神奇的時光。
取而代之的是我們一再的發現自己的實際的酒量遠大於此,最後總是導致某種程度的麻煩。也許我們對自己飲酒過度單單只有私下感到些許內疚。
但有時卻會演變為劇烈的爭吵,影響本身工作,甚至導致嚴重的疾病、意外,或法律和財務問題。所以,當一個「喝一杯」的建議出現時,現在我們嘗試著回想從開始喝酒到最後一次可憐的醉酒和宿醉的整個過程。
一般朋友對我們提議喝一杯酒的邀約,一般而言純粹指的是社交應酬、一兩杯淺嘗即止的方式。
但是如果我們認真仔細的回想上次喝醉所給我們帶來的痛苦的全部細節,我們就不會再被長久以來盤據在我們心頭對「喝一杯酒」的印象所蒙蔽。
如今我們可以坦白地承認,就我們生理上的真實反應而言,我們相當確定一杯黃湯下肚,意味著我們遲早又會再喝醉酒,而帶來一連串的麻煩。
喝酒對我們來說已不再意味著音樂、歡樂,而是病痛和悔恨的記憶。有位A.A.會員曾經如此表示:「我知道現在如果去酒吧喝一杯酒,將絕不可能再像以前一樣,只是用一點時間、花一些金錢而已。
這一杯酒將會耗盡我的銀行賬戶、我的家庭、我的房屋、汽車、工作、我的理智,甚至於我的人生。這實在是太大的代價太高的風險。」
他記住了他最後一次喝醉的情況,而不是第一次喝酒的經驗。
3、偶爾飲少量酒是否對身體有好處?
偶爾少量飲酒,對身體是非常有好處的,因為它可以起到保暖的作用,而且還有美容養顏的功效。
4、喝少量白酒是否對身體有害?
白酒的主要成分為酒精和水,乙醇含量愈高,酒度愈烈,對人體危害愈大。1克乙醇供熱能5千卡,飲適量的白酒,使循環系統發生興奮效能。有失眠症者睡前飲少量白酒,有利於睡眠,並能刺激胃液分泌與唾液分泌,起到健胃作用。白酒有通風、散寒、舒筋、活血作用,如紅花酒治血瘀性痛經症,龜肉酒治多年咳嗽,蛇血酒補氣養血等。
酒精的化學名稱為乙醇,是高熱量無營養的化合物。酒進入胃,95%的酒精在胃分泌的乙醇脫氫酶作用下,變為乙醛,再與乙醛脫氫酶相氧化,變為乙酸,最後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放出熱量,使人周身發熱。
但人體中乙醛脫氫酶活性強弱不同,40%-50%的東方人乙醛脫氫酶活性弱或缺少此酶,因而乙醛分解不了或分解很少,致乙醛在體內蓄積。如血中含量達0.1%,人會失去自製能力;達0.2%時,人就會爛醉。乙醛在體內不能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在體內越積越多,便會導致一些疾病的發生。
乙醇進入人體後,大約有95%的乙醇被氧化成CO2和H2O,其速度為175mg/(Kg•h)。
60度的白酒:它的密度是0.90916,比重系數是1.774。經過換算可知:70公斤重的人每小時可喝60度的酒為21.7毫升(約半兩)。
現在社會上幾乎找不到60度的白酒了,我們按48度的白酒進行測算,看70公斤重的人能喝多少?(48度的比重系數是2.278)
它的答案是:70公斤重的人每小時可喝48度的白酒為32毫升(約6錢)。
就是說,在三個小時之內,喝不超過2兩的48度白酒,基本上算是適量(特殊人群可要除外)
5、聽說喝少量的酒能促進心腦血管?
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少量飲酒可增加血管活性,尤其是每天喝少量葡萄酒,能軟化血管,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一般應白酒控制在在2兩之內,不過飲酒多了,對身體是有害處的,不但能引起酒精依賴,更嚴重的是會損害肝臟,引起酒精性肝硬化,甚至發生肝癌,還會麻醉神經系統意見建議:建議每天少量飲酒,減少酗酒的機會,盡量不要飲酒過量
6、喝少量的酒是否對身體有益?
除了腫瘤病人不能飲酒,患有各種慢性疾病者也不宜飲酒。少量飲酒即使對人體健康有益,但也並非人人皆宜,尤其患有各種慢性疾病者,更須慎重。
肝病患者不宜飲酒。酒精對人體臟器的損害,以肝臟首當其沖,這不僅是酒精的直接作用,還因為酒精在人體內代謝,主要在肝臟內進行,而代謝所產生的乙醛較乙醇的毒性更大。一般健康人體內的酒精濃度達到0.08%便會損害人體肝臟,何況已患病的肝臟,因此,凡肝炎、肝硬化患者應滴酒不沾,否則會使肝病加重。
胃病患者不宜飲酒。酒精能使胃黏膜的分泌減少,削弱胃黏膜屏障,引起胃黏膜充血水腫,使胃潰瘍癒合延緩,胃炎症狀加重。人體胃黏膜分泌的前列腺素E,對胃酸分泌起著關鍵性的調節作用,而啤酒恰恰相反,對前列腺素有抑製作用,這樣就直接影響胃的消化機能,使胃病患者消化不良症狀更為嚴重。有胃潰瘍和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的患者,也不宜飲酒,因為啤酒含有大量二氧化碳,長期飲啤酒,會引起胃酸增加,而產生腹脹、腹痛等症狀,甚至會加劇胃潰瘍或者球部穿孔。
糖尿病患者不宜飲酒。喝酒可以增加機體對胰島素的消耗量,使胰島素不足的情況更加嚴重。酒還能抑制腦內抗利尿激素的釋放,使尿量增多,加重口渴並降低機體抵抗力,使病情加重。
高血壓患者不宜飲酒。德國一教授說,一般情況飲酒者比不飲酒者血壓要高。他們測試男子飲2升啤酒會使高壓升高3~11毫米汞柱,低壓升高2~6毫米汞柱,會使高血壓患者血壓更高,加重病情的發展。
腎病患者不宜飲酒。酒精會加重腎臟負擔,降低腎功能,使酒精毒素蓄積,引起尿黃尿少、尿灼痛,甚至加重腎炎病情或導致發生腎結石、腎功能衰退、腎病綜合征等疾病。尿路結石患者更不宜飲啤酒,因為釀造啤酒的麥芽汁含有鈣、草酸等,這些物質都會導致尿路結石,使病情加重。
患有與變態反應和神經功能障礙有關的皮膚病,如濕疹、銀屑病等不宜飲酒,否則會使病情加重,或愈後易復發。
感冒患者不宜飲酒。近年來,我國臨床醫務工作者多次發現,有流感患者因並發急性肝壞死而死亡。現已查明,感冒患者並發肝壞死,並非感冒病毒引起,而是患者在服用撲熱息痛等降熱葯時,又飲白酒所致。撲熱息痛與酒精兩者代謝產物,對肝臟有嚴重的損害作用,而有些患者對這種代謝產物極為敏感,從而發生急性肝壞死。因此,醫生告誡人們感冒時要絕對禁止飲酒,如果服用了退熱葯,不但要禁酒,而且任何含有酒精的飲料都要禁止喝!
希望可以幫到你。
7、每天喝少量酒有沒有好處呢?
喝不喝酒也要動動腦
人們一直以為,適量喝酒有助於身體健康,但專家認為,人們對「適量」很難把握,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越容易吸收酒精,對酒精所產生的作用也更加敏感,所以,對你來說,喝酒是好是壞還尚無定論。
你很有可能聽說過適量飲酒對身體,特別是對心臟有好處,但是在你買好了啤酒、葡萄酒或者白酒准備開始以保健為目的飲酒時,還是看一看以下這些對喝酒的新認識吧。
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發表的指導方針中,將適量飲酒定義為:對大多數女性來說,一天的飲酒量不超過一口,而對男士們來說,則不能超過兩口。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飲酒量也應該隨之減少。研究發現,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就越容易吸收酒精,而且對酒精所產生的作用也更加敏感。因此,幾年以前你能承受的酒精量比現在要大。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年齡大了,體內水分和脂肪的比例會隨之下降,因而用來稀釋酒精的水分也就越來越少。其次,隨著人們日漸衰老,流向肝臟的血液會日漸減少,肝臟的酶作用也大不如以前,從而分解酒精就會比以前更加吃力。女性更是需要特別注意,大多數女性所能承受的酒精量比男性要少。主要原因在於她們的體型一般較小,因而體內的血液總量要少,所以,即便是少量酒精的作用也不容忽視。而且,女性胃部產生的能夠分解酒精的酶也相對較少,這樣就有一些酒精還沒有來得及被分解,就已經進入到血液中了。
還有,女性身體內的脂肪所佔的比例要高一些,而脂肪是不會吸收酒精的。結果呢?如果喝同樣多的酒,女性體內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要比男性高75%。
■喝酒究竟有哪些好處
毋庸置疑,對很多人來說,少量的酒精可以使人更加長壽,還可以降低人們患心臟病的可能性。特別是那些心臟病、中風以及糖尿病患病概率高的人,最有可能從適量飲酒(每日一到兩口)中獲益。
美國威斯康星州立大學的研究者們,對平均年齡為69歲的糖尿病患者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這些人中死於冠心病的概率隨著他們飲酒習慣的不同而有著顯著的差別。那些每天都堅持喝一杯酒的糖尿病患者死於冠心病的概率還不到不喝酒者的一半。
人體內吸收適量的酒精有助於提高體內HD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預防血液凝塊;降低患心臟病、成人發病型糖尿病以及缺血性中風的可能。
在研究中發現,對於相同年齡的人來說,每天堅持喝一口酒的人,其死亡率要明顯低於不喝酒者的死亡率。專家普遍認為這是由於飲酒而降低了在50歲到60歲這個年齡段期間
心臟病的發病率。
■不要過分誇張喝酒的好處
雖然這樣,也不要輕易地端起酒杯,
千萬不要誇張了上面的事實,因為研究發現,對於那些每天喝酒三口以上的人死亡率要高得多。
重要的是,沒有人能夠確切地知道,究竟多少酒精對自己來說是適量的。
然而,一旦飲酒過量的話,酒精所能帶來的相關的好處都會被與其相關的負面效應抵消。
這種危險是相當可觀的。多年的研究表明,肝硬化、肝癌,還有其他一些癌症(例如乳腺癌、咽喉癌、食道癌等),以及高血壓、出血性中風、骨質疏鬆症及抑鬱症都有可能和飲酒,哪怕是很少的酒精搭上關系。
以下是相關的研究結果:每天喝酒兩到三
口(有時甚至是一到兩口)的人,有較高的肝硬化危險;酒精會增加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險,哪怕是一個星期只喝一點。研究發現,每周喝酒三至九口的女性與每周喝酒少於三口的人相比,患乳腺癌的可能性要高50%;即便是平均每天喝酒不到兩口,也有可能引起咽癌、喉癌和食道癌。
酒精還有其他的一些罪狀:它對飲酒者的智力、判斷力、協調能力、反應能力以及記憶力都有負面影響。酒精還會打亂血糖水平,影響性功能,影響睡眠。喝酒嚴重者,還會有腦萎縮的危險。
■對於喝酒,我們的確值得想一想
既然酒精對健康有利也有弊,我們怎麼能知道它對自己是好還是壞呢?對大多數人來說,一天喝一口酒就OK了,而其他人則要把飲酒量控制在每周兩到三口內。如果你對此還有顧慮,可以向醫生咨詢一下。而且,如果沒有考慮自己的病史和現在的健康狀況,切不要做出輕率的決定。
以下是一些基本建議
如果你從不喝酒,那最好還是不要開始。因為對你來說,酒精帶來的負面效應可能會超過它能夠帶來的好處。
如果你現在喝酒,那麼要嚴格把飲酒量控制在一天一口(一周五到七口之內)。哈佛大學對2.2萬人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考慮到心臟健康的因素,對男性來說,理想的飲酒量是每周兩到四口。
此外,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切記不可以「暴飲」。這樣的集中飲酒(對女性來說一次超過三口,對男性來說一次超過四口)不會給健康帶來任何好處,只會顯著地提高人們過早死亡的概率。一次性喝酒過多,會引起心律不齊,從而導致血液凝塊,這是心臟病的導火索。而且,如果每天喝酒超過兩口會使血壓升高,增加患心臟病和中風的可能。
總的來說,如果你現在健康狀況良好,並且能夠很好地控制自己的飲酒量,那麼你便有可能從飲酒中受益,但如果不是這樣,該不該飲酒還真得好好斟酌一
8、每天喝少量的酒,對身體有還嗎
酒多傷身,少則健體,適量喝酒不會傷害身體的。如果適量地喝酒,又有點好菜,心情舒暢,往往會化害為益,收到意外的好處。因為酒精經肝臟分解時需要多種酶與維生素的參與,酒的酒精度數越高,肌體所消耗的酶與維生素就越多,故應及時補充。新鮮蔬菜、鮮魚、瘦肉、豆類、蛋類等均可作為佐菜。 而咸魚、香腸、臘肉等食品,因含有色素與亞硝酸鹽,與酒精反應不僅會傷害肝臟,而且易造成口腔與食道粘膜的損害,所以,不宜過多用以佐菜。 只喝酒不吃菜肝臟遭殃 有些人飲酒時只喝酒不吃菜,就會使肝臟遭殃。從保健角度來說,酒的醇度越高,越要吃動物性蛋白質豐富的菜,這也是飲酒的一個竅門,市場上出售的保肝葯中就含有蛋氨酸和膽鹼成分。 而牛肉、燒雞、魚以及其他動物性食品和大豆製品中,含大量蛋氨酸和膽鹼。因此,吃這些食品等於服了保肝葯。鹼性食物,如醋拌的冷盤、青菜及水果等,對保護肝臟也有益。 另外,酒和肉都是酸性食物,喝酒同時吃些呈鹼性的食物如蔬菜,就可以中和酸性,從而減輕肝臟的負擔。在喝酒時多吃魚、雞肉、豆腐和豆豉等也有益處。 酒後易渴可吃些水果 酒精有利尿作用,能將鹽分隨尿排出。為補充體內鹽分的損失,飲酒後的翌日清晨,最好喝一杯淡鹽水。由於酒本身的利尿作用,加之菜餚中的鹽分增加了血液濃度,所以酒後易產生渴感。這時一杯接一杯地飲水,對肝臟也不利。最好的辦法是吃些水果,這樣既可中和酸性,水果中的糖分又能促使酒精在體內燃燒,從而減少其對肝臟的毒害。 在喝酒的同時吃飯,補充足量的碳水化合物,可以減少酒精性脂肪肝的發生。飲酒同時吃些蔬菜,也可減輕肝臟負擔。醋拌冷盤以及水果都是很好的選擇,它們既可起中和作用,水果中的糖分又能加速酒精在體內燃燒,同時補充的維生素C、維生素E和微量元素硒等重要的抗氧化劑,也可減輕酒精對肝臟的毒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