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手偶爾抓不住東西,會掉下來,是怎麼回事??
問題分析:您好您所述情況考慮是腦血管問題,不知您平時有血壓高等情況。
意見建議:目前建議看神經內科,做腦CT檢查,確診病因針對病因治療。
2、手抓不住東西了?怎麼回事?
這是人的心理和神經反射作用。
例如微循環障礙,頸椎有輕微病變。
腦血管病的先兆表現有:
(1)突然發生眩暈。眩暈是腦血管病先兆中極為常見的症狀,可發生在腦血
管病前的任何時段,尤以清晨起床時發生得最多。此外,在疲勞、洗澡後也易發生
。特別是高血壓患者,若1~2天反復出現5次以上眩暈,發生腦出血或腦梗死的危
險性增加。
(2)突然發生劇烈頭痛。任何突然發生的劇烈頭痛;伴有抽搐發作;近期有
頭部外傷史;伴有昏迷、嗜睡;頭痛的性質、部位、分布等發生了突然的變化;因
咳嗽用力而加重的頭痛;疼痛劇烈,可在夜間痛醒。如有上述情況之一,應及早到
醫院進行檢查治療。
(3)步態異常。步履蹣跚,走路腿無力是偏癱的先兆症狀之一。如果老年人
的步態突然變化,並伴肢體麻木無力時,則是發生腦血管病的先兆信號。
(4)哈欠不斷。患缺血性腦血管病者,80%發病前5~10天會出現哈欠連連的
現象。
(5)高血壓病人的鼻出血。這是值得引起注意的一種危險信號。數次大量鼻
出血,再加上眼底出血、血尿,這種人可能在半年之內會發生腦出血。
(6)血壓異常。血壓突然持續升高到200/120mmHg以上時,是發生腦出血的先
兆;血壓突然降至80/50mmHg以下時,是腦血栓形成的先兆。
(7)其他先兆症狀。除上述先兆症狀外,嗆咳、吞咽困難、突然出現半身麻
木、疲倦、嗜睡、d耳鳴等也是腦血管病的先兆表現。
3、良性骨腫瘤,手指中指。
根據你說的情況,應該是內生軟骨瘤吧?良性的,還是盡早做手術吧,骨骼的良性腫瘤年齡大了有惡變的可能,一般手術刮除植骨就可以了。一般不會很大,有錢的話買點人工骨,用不了多少的,取自己的骨頭要在髂骨開口。
4、骨腫瘤的早期症狀是什麼
惡性骨腫瘤症狀如下:
①疼痛是惡性骨腫瘤的重要症狀。疾病開始為間歇性,後來發展為持續性,夜間會較明顯,晚期疼痛加重,影響工作和休息。
②中老年人出現不明原因的肢痛、腰背痛,且有進行性加重的趨向時,要警惕有轉移性骨腫瘤的可能。進一步診斷可做血液學檢查。X光攝片是骨腫瘤不可缺少的診斷手段之一,高質量、清晰的X光片和磁共振檢查具有重要價值;疑診時可做穿刺活檢。切記不可施行切開活檢,否則無法進行保肢手術。
③當感到肢體的疼痛、腫脹不是由於創傷、炎症、風寒所引起時,決不能掉以輕心,要趕緊去做進一步的檢查。
④骨骼上原有良性腫塊突然增大且伴有疼痛時,說明可能有惡性病變趨勢。
⑤青少年患者自感肢體疼痛與腫脹(或腫塊)的部位一致,具有固定性、持續性的特點,夜間尤甚,而且日漸加重,要引起高度警惕。
我們蘭州蜀草中醫院可以治療這種疾病。如果你有需要可以查看我們醫院官網
白天會有醫師給你們做病情解答。
5、骨腫瘤的特徵是什麼?
骨腫瘤早期往往無明顯的症狀,即使有輕微的症狀也容易被忽略。隨著疾病的發展,可以出現一系列的症狀和體征,其中尤以局部的症狀和體征更為突出。具體的臨床表現因疾病的性質、部位以及發病的階段不同而有較大的差異,常見有:
(1)疼痛:這是骨腫瘤早期出現的主要症狀,一般在開始時較輕,並往往呈間歇性,隨症病情的進展,疼痛可逐漸加重增劇,且由間歇性發展為持續性。多數患者在夜間疼痛加劇以致影響睡眠。其疼痛可限於局部,也可以向遠處放射。
(2)腫脹或腫塊:一般在疼痛發生了一定的時間後才會出現,位於骨膜下或表淺的腫瘤出現較早些,可觸及骨膨脹變形。如腫瘤穿破到骨外,可產生大小不等,固定的軟組織腫塊,表面光滑或者凹凸不平,並常於短期內形成較大的腫塊。
(3)功能障礙:骨腫瘤後期,因疼痛腫脹而患部功能將受到障礙,病情發展迅速則功能障礙症狀更為明顯,可伴有相應部位肌肉萎縮。
(4)壓迫症狀:向顱腔和鼻腔內生長的腫瘤,可壓迫腦組織和鼻險,因而出現顱腦受壓和呼吸不暢的症狀;盆腔腫瘤可壓迫直腸與膀胱,產生排便及排尿困難;脊椎腫瘤可壓迫脊髓而產生癱瘓。
(5)畸形:因腫瘤影響肢體骨骼的發育及堅固性而合並畸形,以下肢為明顯,如髖內翻,膝外翻及膝內翻。
(6)病理性骨折:腫瘤部位只要有輕微外力就易引起骨折,骨折部位腫脹疼痛劇烈,脊椎病理性骨折常合並截癱。
(7)全身症狀:骨腫瘤在早期時一般無明顯的全身症狀,後期由於腫瘤的消耗、毒素的刺激和痛苦的折磨,因而可出現一系列全身症狀,如失眠煩躁,食慾不振,精神萎靡,面色常蒼白,進行性消瘦、貧血、惡病質等。
6、那個東西手是抓不住的那東西是什麼?一種物品來的,朋友買給我,滑滑的一抓就掉下去!
朋友 我在歡樂谷可能買過你說的東東,它叫「抓不到」。是不是外面是透明的膠質物,裡面是液體狀的,有藍色,黃色,紅色等。外觀整體是成圓柱形的。不知道是不是你說的這個東東。
7、骨樣骨瘤手術後的後遺症,異物反應,求解脫
你好,你的情況首先要保證患側腿的溫暖度,晚上睡覺最好有電熱毯,但溫度就控制在溫的感覺。白天也最好想法保在有溫的感覺,但不能是高溫。飲食上以構杞每天在50克以上,是吃掉而不只是喝其水。如果有條件再每日服用三七粉,每日30到50克。少吃涼性東西。多食溫補之食。在未康復前盡量不吃水果。
8、手總抓不住東西,是什麼病
這是人的心理和神經反射作用。
例如微循環障礙,頸椎有輕微病變。
腦血管病的先兆表現有:
(1)突然發生眩暈。眩暈是腦血管病先兆中極為常見的症狀,可發生在腦血
管病前的任何時段,尤以清晨起床時發生得最多。此外,在疲勞、洗澡後也易發生
。特別是高血壓患者,若1~2天反復出現5次以上眩暈,發生腦出血或腦梗死的危
險性增加。
(2)突然發生劇烈頭痛。任何突然發生的劇烈頭痛;伴有抽搐發作;近期有
頭部外傷史;伴有昏迷、嗜睡;頭痛的性質、部位、分布等發生了突然的變化;因
咳嗽用力而加重的頭痛;疼痛劇烈,可在夜間痛醒。如有上述情況之一,應及早到
醫院進行檢查治療。
(3)步態異常。步履蹣跚,走路腿無力是偏癱的先兆症狀之一。如果老年人
的步態突然變化,並伴肢體麻木無力時,則是發生腦血管病的先兆信號。
(4)哈欠不斷。患缺血性腦血管病者,80%發病前5~10天會出現哈欠連連的
現象。
(5)高血壓病人的鼻出血。這是值得引起注意的一種危險信號。數次大量鼻
出血,再加上眼底出血、血尿,這種人可能在半年之內會發生腦出血。
(6)血壓異常。血壓突然持續升高到200/120mmHg以上時,是發生腦出血的先
兆;血壓突然降至80/50mmHg以下時,是腦血栓形成的先兆。
(7)其他先兆症狀。除上述先兆症狀外,嗆咳、吞咽困難、突然出現半身麻
木、疲倦、嗜睡、耳鳴等也是腦血管病的先兆表現。
腦血管疾病是由各種病因引起的腦部血管疾病的總稱。
腦部的血液系由兩條頸內動脈和兩條推動脈供給頸內動脈由頸總動脈分出,入
顱後依次分出眼動脈、後交通動脈、脈絡膜前動脈、大腦前動脈和大腦中動脈。供
應眼部及大腦半球前%部分(額葉、頤葉、頂葉及基底節等)的血液。椎動脈由兩
側的鎖骨下動脈發出,在第6至第1頸椎橫突孔內上升,經枕骨大孔入顱後,在腦橋
下緣聯合成為基底動脈。基底動脈前行至中腦處又分成兩條大腦後動脈,供應大腦
半球後%韶分(枕葉及頤葉的基底面、枕葉的內側面及丘腦等)的血液。椎--甚底
動脈在顱內尚先後分出小腦後下動脈、小腦前下動脈、腦橋支、內聽動脈、小腦上
動脈等,供應小腦和腦干。兩側大腦前動脈之間由前交通動脈,兩側頸內動脈與大
腦後動脈之間由後交通動脈連接起來,構成腦底動脈環(willis環)。當此環的某
一處血供減少或閉塞時,可互相調節血液供應。此外,預內動脈尚可通過眼動脈的
末梢分支與頸外動脈的面、上頜、頒淺及腦膜中動脈的末梢分支吻合。推動脈與頸
外動脈的末梢分支之間以及大腦表面的軟腦膜動脈間亦有多處吻合。在某主要供應
動脈閉塞時可提供一定程度的側枝循環。腦深部的穿動脈(中央支)雖也有吻合支
,但都很細(直徑在100μm以下),因此在深部動脈閉塞時(尤其是急性的),此
吻合支常不足以使腦組織避免缺血或梗塞。
腦部的靜脈可分為淺、深兩組。淺組有大腦上靜脈、大腦中靜脈及大腦下靜脈
,主要是匯集大腦半球的靜脈血液迴流,流入上矢狀竇、海綿竇及橫竇深組主要為
大腦大靜脈,接受兩側大腦內靜脈血液,引流進入直竇。最後均經乙狀實由頸內靜
脈出顱。主要的靜脈竇有:上矢狀竇、下矢伏竇、直竇、海綿竇、岩上竇、岩下竇
、橫竇和乙伏竇。
腦的代謝每24小時約需糖150g、氧72L。腦組織中幾乎無葡萄糖和氧的儲備,
腦的能量代謝幾乎全部依靠血液供給。成人腦的重量約占體重的2.5~3%,而每
分鍾的血流量為750~1000ml (其中每側頸內動folf0為350rni1、椎一基底動脈約
為100~200m1)占心輸出量的15~20%。如果腦的血液供給減少至臨界水平(約為
正常值的50%)以下時,腦細胞的功能就只能維持數分鍾。如血供未及時得到改善
,則將產生缺血性腦梗塞。
腦的血流量與腦動脈的灌流壓力成正比,與腦血管的阻力呈反比。而灌流壓約
等於平均動脈壓減去靜脈壓的差。組成血管阻力的困素有·:血管壁的構造、血管
張力、血管外壓力(即顱內壓)及血液粘稠度等。調節小動脈張力的因素有:局部
代謝因素引起的細胞外液的酸鹼度的改變、血中二氧化碳和氧的分壓(二氧化碳分
壓增高、氧分壓降低,則腦血流量增加)反之亦然)、自主神經因素等。在正常情
況下,腦血流量在一,定范圍內[平均動脈壓8.0~21.3kPa (60~160mmHg)]自
動調節,以保護腦組織不致缺氧而受損。當灌流壓增高時,反射性地引起毛細血管
動脈端平滑肌收縮,使腦血管阻力增高而不使腦血流量增高,反之亦然,。高血壓
及動脈硬化患者的自動調節能力可降低,高血壓者其上、下限相對上移。
腦血管疾病的病因較多。其主要病理過程是在血管壁病變的基礎上,加上血液
成分及/或血流動力學改變,造成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常見的病因有:
1、血管壁病變動脈粥樣硬化(約70%的腦血管病患者有之)、動脈炎(風濕
、結核、鉤端螺旋體、梅毒等)、先天性異常(動脈瘤、血管畸形等)、外傷、中
毒、腫瘤等。
2、血液成分改變 ①血液粘稠度增高。如高血脂症、高血糖症、高蛋白血症、
脫水、紅細胞增多症、自血病、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瘤等。②凝血機制異常。如血
小板減少性紫癜、血友病、應用抗凝劑、彌漫住血管內凝血等。此外,妊娠、產後
、手術後及服用避孕葯等可造成易凝狀態。
3、血流動力學改變如高血壓病(約占非栓塞性腦血管病的55~75%)、低血
壓、心臟功能障礙(心力衰竭、冠心病、心房纖顫、傳導阻滯)等。
4、其他 ①血管外因素的影響,主要是大血管鄰近的病變(如頸椎病、腫瘤等
)壓迫,影響供血不全。 ②顱外形成的各種栓子等。
根據神經流行病學的研究,與腦血管疾病有關的致病危險因素有:1、年齡。
2、持續的高血壓。3、心臟病。4、糖尿病。5、動脈粥樣硬化、高膽固醇和高血脂
。6、吸煙。7、其他(口服避孕葯、遺傳傾向等)。
對腦血管疾病的預防及其研究,已日益引起重視。目前效果比較肯定的是預防
及控制高血壓。此外,合理的飲食控制以有效地控制高血脂、戒煙、控製糖尿病及
心臟病、保持經常性的、適當的體育鍛煉和體力勞動等,以防動脈粥樣硬化的進展
,也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高齡、男性、早年發生冠心病的家族史、個體類型、高血壓、高脂血症肥胖症
、糖尿病、吸煙、飲酒、口服避孕葯等人群。
心血管疾病包括哪幾種疾病?
心肌冠心病、風心病、高血壓性心臟病、心肌炎 、心律失常、心肌病、先天
性心臟病、慢性肺心病和心包炎。
心血管疾病患者如何注意飲食?
心血管疾病應注意飲食減少,減少脂肪酸、膽固醇、食鹽、酒精攝入、減輕體
重、加強身體鍛煉。
如何預防心血管疾病?
1.遵守每天的作息制度。一天的睡眠不應少於7~8小時。不要用任何活動形
式來代替人所絕對需要的卧床休息。但是,休息一定要與工作量成比例。
2.一天中,躺著或稍微抬起雙腿坐著休息幾次,每次15至20分鍾。放鬆地平
躺在地板或硬木床上非常有益。對於上班需要長時間坐著的人來說,一天應該從桌
旁站起來數次,每次3至5分鍾。
3.心理緊張時,不要在房內踱來踱去,最好是躺一會兒或乾脆把雙腿微抬,
坐上15至20分鍾。
4.凡是血壓正常或偏高的人(尤其是夜間睡眠少的人),要在睡眠時把腿部
的床稍墊高7至10厘米。這有助於迅速入睡和睡覺香甜。開始,可能會出現血液流
向頭部和感覺,但這種感覺很快就會消失。為減輕這種感覺可以使用較高的枕頭。
重要的是,要使雙腿和下肢稍高於心臟的水平線。不過,血壓低於100/60的人不
要這樣做。
5.輕松的保健晨操總是有益的,但在起床後,不要馬上胡亂地增加身體負擔
,尤其不要跑步。
6.早晨空腹時,一定是喝些稀的東西,如一杯涼茶,果汁等。
7.高血壓患者的睡眠(躺著)時間一晝夜應不少於8-9小時。他們應該在晚
上8點15分至8點30分就准備入睡。一個半至兩小時的午睡,可以維護他們的心血管
系統免於過度緊張。
8.不要站著吃東西。站著吃東西及邊走邊吃,會給心血系統增加額外負擔。
應該始終坐著吃飯,並且一定要有20-30分鍾躺著或坐著午體。此後,也不要馬上
投入緊張的活動。
9.不要濫用葯物,尤其是在白天。如果你的血壓升高,躺下或稍微抬起雙腿
坐坐,比吃一片「降壓」葯片要好得多。`````````
9、手指骨折檢查後說是骨腫瘤
一般如果是骨腫瘤或者出現骨轉移的話,骨質遭到嚴重破壞的時候會發生骨折,所以會有您上面所說的手指骨折,然後檢查出來是骨腫瘤。這個情況建議盡早去明確診斷一下,看是否可以做手術和放化療控制住病情發展。
10、我媽54歲,做CT檢查出頭部左側頂骨骨瘤,但不是很大,但用手能摸到。應該怎麼辦?必須要做手術嗎
1、注意觀察,看看腫瘤是否變化長大、是否疼痛紅腫、是否皮膚破潰有分泌物等;
2、如果變化不大,可以不手術,如果變化較大,應該盡快手術;
3、不要擠壓、摩擦、抓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