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肉腫瘤,吃什麼葯最有效?
骨肉瘤是一種高度惡性腫瘤,多發於青少年,早期可出現血源性播散和全身彌漫性轉移,傳統的治療方法為高位截肢配合大劑量靜脈化療,但仍不能有效地控制腫瘤的復發和轉移,預後較差。癌痛常見於骨肉瘤中、晚期患者,因疼痛劇烈,為持續性,尤以夜間為重,使患者備受折磨。護理對策4.1 堅持合理採用三階梯止痛法。骨肉瘤患者癌性疼痛多發於本病的中、晚期。我們根據患者的病情、年齡、性別及疼痛程度,採用三階梯法緩解癌性疼痛:(1)對疼痛較輕者,給予非阿片類鎮痛葯,其代表葯物為阿斯匹林,常用劑量為0.5~1.0g/次,1日3~4次。(2)對中度疼痛者使用弱阿片類鎮痛劑,代表葯物有可待因,常用劑量為0.03~0.12g/次,1日3~4次。(3)對骨肉瘤晚期重度疼痛者使用強阿片類鎮痛劑,代表葯物有嗎啡,常用劑量5~10mg/次,1日3~4次。在上述每階梯中,都輔以鎮靜劑以增強止痛效果。常用輔助葯物有安定、異丙嗪和氯丙嗪等。總之,用葯應根據病情和疼痛程度,因人而異,注重效果,按時給葯,不必等疼痛出現才給葯。最好是口服給葯。對於重度疼痛的骨肉瘤晚期患者,可適當放寬對麻醉葯品應用的限制,定時給葯,以患者不再感到疼痛為准則。這不僅符合人道主義精神,而且有利於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提高綜合治療(放療、化療、免疫治療)的療效。4.2 心理護理。心理護理是控制癌症疼痛的一個重要方面。骨肉瘤患者的癌痛常與諸多負性心理因素同時存在,要達到理想的鎮痛效果,心理護理及精神支持極為重要。良好的心理護理可以改變患者的心理狀態,使患者重建生活信心,避免不良心態對痛覺產生的消極影響,提高對疼痛的耐受力。4.2.1 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取得病人的信任與配合。對骨肉瘤癌痛病人的治療,僅局限於葯物是不夠的,還應有病人的配合與支持,而醫護人員良好的素質形象是取得病人信任的關鍵。實踐證明,良好的護患關系是保證治療效果的一個重要方面。如某患者,出於截肢後幻覺痛的折磨,痛苦絕望,拒絕進食與治療,情緒極為消沉。針對這一情況,我們主動向她介紹骨腫瘤的有關知識及幻覺痛的原因,以知心朋友的姿態給予安慰,鼓勵她用毅力和勇氣戰勝病魔,指導她調整生活和心態,減少體力消耗。還向她講解有關骨腫瘤的治療進展,並介紹她認識患同一病而療效好的病例,鼓勵她振作起來,增強治療疾病的信心。經過我們多次反復交談,患者的情緒穩定了,她在絕望中看到一線光明,精神明顯好轉,能主動配合治療,主訴疼痛次數減少,用止痛葯間歇時間延長,由原來的1~2h延至3~4h;體重、飲食、睡眠也有不同程度改善,病情向好的方面轉化。4.2.2 用心理療法配合治療,有效緩解病人疼痛症狀。晚期惡性腫瘤患者大多會出現劇烈的持續性疼痛,這不僅使患者受到肉體折磨,也加重了病人的心理壓力。面對這種情況,我們不僅運用各種止痛措施,更重要的是給予患者真誠的關心和安慰,在精神上給予支持。某患者患骨肉瘤骨轉移,疼痛劇烈且持續時間長,認為死期已近,神情冷漠,不願繼續治療。我們一方面採取硬膜外阻滯療法和口服給葯止痛,同時注意觀察疼痛加劇的時間和環境,摸清疼痛的規律,在疼痛加劇前即施行止痛措施。另一方面,我們主動與患者交談,從客觀上分析癌痛的原因,強調良好的心態在治療中的作用,從而改變患者對疾病的認識,鼓勵他對已出現的癌痛及可能出現的新症狀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備。並採用暗示療法,設法分散其注意力。由於患者保持了良好的心態,積極主動配合良性暗示,不再集中注意力於自己的病,鎮痛效果提高,鎮痛葯物使用間隔時間較前明顯延長,有效地延緩了麻醉鎮痛葯成癮及毒性發生。4.3 運用語言或非語言的交流方式,引導病人擺脫疼痛意境或淡化疼痛的意念。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我們訓練病人使用各種非侵害性減輕疼痛的技巧,如逐漸放鬆法(練習深呼吸)、意念法、分散注意力法(如下棋、聽輕音樂、看電視)和練氣功等。並注意各項護理操作輕柔敏捷,減少環境噪音的刺激,以創造良好的治療與休養環境,使疼痛獲得最大程度的緩解。
2、我是一高中生 馬上畢業了 家裡叫學高護 我成績300左右 誰能告訴我河南有那些高護啊 最高是鄭州的
河南省人民醫院護士學校
鄭州市衛生學校
鄭州澍青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河南省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河南廣播電視大學,
開封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還有南陽醫專。
3、媽媽得了多發性骨髓瘤,怎麼辦?
積極和醫生溝通,寬慰媽媽認真治療,積極面對生活,盡可能多些陪伴。最後祝福好運!
4、人間世第二季播出時間定檔了嗎?
作為一部大型的醫療紀錄片,《人間世》的第二季還未播出時,就已經受到了大眾的高度關注。這部紀錄片的檔期早已經定了,而且在今年的1月1日已經在各大影視頻道播出,目前的豆瓣評分已經高達9.6分,與第一季同樣獲得了超高的觀眾口碑。
《人間世》的第二季歷經兩年的拍攝,只有短短的10集。但是共有9個攝制團隊,50個工作人員。200多個參與節目錄制的真實病人,一起相伴相守,以醫院為原點,通過真實拍攝記錄這些人生命的重要時刻。通過這部紀錄片,讓我們認真聆聽這些發生在我們生活中的愛與痛。
這部紀錄片的總導演是秦博,擔任導演的還有范士廣、謝抒豪。因為是紀錄片,他們拍攝的初衷就是真實反映生命的脆弱和無奈,也有拍攝團隊在醫院蹲點時,一群人不被理解的寂寞。秦博坦言,「蹲」是最能體現他們創作形態的一個字眼,因為這部紀錄片不會有大綱和腳本,更沒有細節化的主題,只能通過「蹲」來挖掘真相,捕捉一個又一個讓人淚下的感人故事。
《人間世》這部紀錄片沒有演員,每一個參與節目錄制的病人及他們的親人都是真實的,他們的感情也是最為真實的表達。在真正面對拍攝時,病人的痛苦會一一呈現在鏡頭上,當病人和他們的親人面臨這種痛苦時,他們面對鏡頭的冰冷無情,或許會更痛苦,會覺得攝制人員也是冷酷無情的,他們是不願意被這樣拍攝的。
在《人間世》的第一季播出之後,其實已經遭遇了業內人士的冷潮熱諷。可是秦博作為總導演,他深刻的明白紀錄片的拍攝,本就是冒著極大的風險,也會承受外界的各種不理解。而第二季的素材更為廣泛,會涉及到罕見病症患者、患有絕症的兒童,也會面臨精神病人和醫療糾紛等各種題材,整個拍攝過程中,不僅要記錄真實感人的故事,也要顧及到病人及其家人在心理上的倫理博弈。
《人間世》的第二季更加註重以深入人心的真實畫面,直入觀眾內心,每一集都讓觀眾潸然淚下,真實反映了現實社會的痛點,也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
這部紀錄片在傳播社會正能量,在緩解醫患之間的矛盾方面,也盡到了自己的力量,起到了一定的緩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