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腫瘤 > 骨腫瘤病人截肢手術後傷口護理

骨腫瘤病人截肢手術後傷口護理

發布時間:2020-08-29 01:23:32

1、手術後出院如何護理傷口

遵醫囑。

通過你的描述也沒辦法讓我們具體了解病情。

所以你需要遵守當時出院時醫生的交代。

是有醫德的醫生都會給病人囑咐的。

如果沒有。

你可以去平時的診所去問。

2、大夫,您好,我朋友因骨肉瘤做了截肢手術,目前傷口恢復還不錯,但是這幾天發現大便帶血,請問是怎麼回事

病情分析:
你好,如果是大便帶血的情況下,最好是去醫院做結腸鏡檢查,
指導意見:
以及大便常規檢查,有便於遵醫囑對症葯物治療,和口服止血葯物做對症治療!

3、我是骨肉瘤術後患者(已經截肢),並已經化療6次後,請問在以後生活中該注意什麼?謝謝

=。=我也是惡性骨肉瘤捏 也截肢了 第一 要開朗面對每一天 雖然這很難 不過或許只是對我而言吧。。。
其實也沒什麼 像平常一樣 想怎麼過怎麼過最好 教科書一樣的生活還是很煩人的 過的開心就好 沒什麼要主意的 我們和別人一樣 只是少點東西而已 難道就要因為這個而改變自己的生活么。。。
我反正是每天聽自己喜歡的音樂 看自己喜歡的動畫 肚子餓了就吃飯 懶散的生活 反正我是從化療之後 身體是差的不得了 總之是過的開心就好 長笑能治百病 或許我的這些話 對你沒什麼用處 但是作為「同類」的話 我以前輩的身份來告訴你。。。雖然我還沒成年 哈哈 ^ ^

4、骨科的術前術後護理

[術前准備]
1.按一般外科護理常規。
2.皮膚准備將准備范圍內皮膚汗毛或毛發剃凈,再清洗擦乾,用碘酊塗擦後再用75%乙醇脫碘,或用苯扎溴胺配於手術前日夜或手術日晨塗擦 一次。
3.對全麻病人,術前晚行清水灌腸。
4.術日晨手術部位的開放性傷口應換葯一次。
【術後護理】
1.選用硬板床按照一般外科術後護理常規及麻醉後常規護理。
2.卧位(1)4肢手術後,用支架、枕頭、沙袋等抬高患肢,以利於血液迴流。
(2)對石膏外固定的肢體擺放,應以舒適、有利於靜脈迴流、不引起石膏斷裂或壓迫局部軟組織為原則。
3.嚴密觀察患肢血液循環。
4.骨科手術後一般一0-一4d拆線。
【健康指導】
1.指導病人及時恢復功能鍛煉,目的是恢復局部肢體功能和全身健康,防止並發症,使手術達到預期效果。
一般術後鍛煉可分為3期:
(1)初期:術後一~2周,在醫護人員的輔助下,活動量由輕到重,幅度由小到大。
(2)中期:從手術切口癒合、拆線到去除牽引或外固定用物一段時間,可根據病情需要,在初期鍛煉的基礎上及時增加運動量、強度、時間,並配合簡單的器械或支架輔助鍛煉。
(3)後期:加強對症鍛煉,並配合理療、按摩、針灸等,使肢體功能盡快恢復。
2.鼓勵病人早期床上運動,手拉吊環,抬高身體,增加肺活量及促進循環,防止肺不張。肺部感染、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
石膏固定護理
一.石膏綳帶技術常用於下列治療目的:
(一)保形固定:多用於裂紋骨折,為防止骨折出現移位,保證骨折順利癒合,而骨折處的肢體和關節又要保持一種特殊體位,運用小夾板難以達到以上目的,而石膏托或石膏夾板能達到保形固定作用。
(二)臨時固定:有些骨折,經多次整復後對位不好,或肢休腫脹較重,需要先前以體腫脹減輕後再做進一步治療。為防止肢體活動而引起骨折端移動、損傷周圍軟組織和產生劇烈疼痛,可以臨時用石膏托或石膏夾板將患肢臨時固定。
(三)加強內固定的作用:有此骨折需要手術復位,用鋼板或鋼針將骨折斷端固定在一起。手術後仍無原則石膏固定,目的是加強內固定物的作用,以利骨折癒合。
(四)開放性骨折傷口感染後,傷口換葯要經常搬動肢體,這對骨折固定和癒合不利。為此,用石膏管形將患肢固定,在感染傷口處開一個「窗口」,把傷口暴露出來,既可方便換葯,又保證了骨折固定。
一.注意事項
(一).凡新上石膏病人應進行臨床交接班,傾聽病人主訴,並觀察肢端皮膚顏色、溫度、腫脹、感覺及運動情況,遇有血液循環障礙,立即報告醫師,並協助處理。
(二).石膏未乾前搬運病人時,須用手掌托住石膏,忌用手指捏壓,注意保護石膏,不要變形與折斷。
(三).石膏包紮不宜過緊而產生壓迫感。將患肢抬高,預防腫脹、出血,上肢可用枕墊墊起,使患肢高於心臟15cm,抬高下肢可用枕墊或懸吊法。
三.預防褥瘡
(一).經常觀察和檢查露在石膏外面的皮膚,石膏邊緣及足跟、肘部等未包石膏的骨突處,每日按摩2次以促進血循環。檢查有無水腫、擦傷等早期褥瘡症狀,防止褥瘡形成。
(二).要加強按摩,每日 2次用手指蘸 50%乙醇伸入到石膏邊緣里按摩,促進局部血液循環。
四.出血觀察
(一).石膏裡面切口出血時,可滲到石膏表面,出血多時可沿石膏內壁流到石膏外面,污染床單,所以除了觀察石膏表面外,還要檢查石膏邊緣及床單位有無血跡。
(二).為了判斷石膏表面上的血跡是否在擴大,可沿著血跡邊界用鉛筆做記號,並註明時間,如發現血跡邊界不斷擴大,應報告醫師。駝用石膏綳帶固定技術是治療骨折的方法之一。由於它的可塑性好,能更好適應人體的各種形態,固定效果可靠,因此應用非常廣泛。應用時,根據需要固定肢體的長度,將石膏綳帶製成條狀,放在溫水中浸透,取出後把水擠干、抹平,貼敷在肢體上使其和肢體內外形相適應,再用紗布將石膏綳帶條纏繞在肢體上,保持不動,5-15分鍾後,石膏凝固變堅硬即可。這叫石膏托或石膏夾板。如將石膏綳帶直接放在溫水中浸透,取出將水擠干,直接纏繞在肢體上,待石膏凝固變硬後即可,這種方法叫石膏管型固定。
小夾板固定病人的護理
四肢骨折,特別是上肢和小腿骨折的病人,經整復及小夾板固定後不必住院治療,可回家休養。但是對於用小夾板固定的病人的觀察護理仍然十分重要。病人家屬如不了解小夾板使用後哪些情況是正常的、哪些情況不正常、應注意些什麼,勢必會給病人帶來不應有的後果。因此對應用小夾板固定的病人,正確的家庭護理指導必不可少。
 

5、骨外科護理常規

&

6、如何護理截肢病人?

一、護理目標
1、維持呼吸、循環等正常生理功能。
2、保證骨折固定效果,確保外固定滿意。
3、緩解疼痛,減輕病人的痛苦。
4、科學地指導功能鍛煉,使患肢功能恢復與骨折癒合同步發展。
5、照顧生活,滿足生理、文化等生活需求。
6、合理安排營養飲食,保持機體營養代謝需要。
7、有效的預防全身及局部並發症。
8、加強心理護理,保持心理健康、並指導提高自我護理、自我照顧能力。
二、護理觀察
1、一般項目 如精神、情緒、飲食、睡眠、營養狀況、大小便及體溫、脈搏、呼吸、
血壓等。
2、外固定情況 外固定裝置是否有效,夾板松緊度是否適宜,石膏有無斷裂、石膏筒內肢體是否松動或擠壓、牽引重量是否適宜、牽引滑輪是否靈活、牽引錘是否落地等。
3、肢端血液循環。
4、疼痛 ①了解疼痛的性質及程度,確定引起疼痛的病因。②觀察發生疼痛時病人 的狀況及伴隨症狀,觀察全身及局部情況,檢查有無發熱、水腫、出血、感覺異常、放射痛、意識障礙等體征。③通過應用緩解疼痛的有效方法,如制動肢體、矯正體位、解除外部壓迫等進一步確定引起疼痛的原因。
5、體位 體位是否正確,肢體是否按治療要求擺放與固定。
6、患肢外固定處與身體受壓處皮膚有無紅腫、水疤、破潰,有無膠布過敏反應,骨牽引針孔有無紅腫、膿液滲出。
7、手術後病人除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等生命體征外,傷口有無滲血、出血及感染徵象。
8、功能鍛煉後的反應 鍛煉時是否伴有疼痛及疼痛的性質,是否伴有腫脹、麻木等不適。
三、一般護理
一般護理包括心理護理、飲食營養護理、生活護理及預防褥瘡、泌尿系感染、呼吸道 感染等並發症。
四、常見護理問題及措施
護理問題1:生命體征異常改變
嚴重創傷引起多處骨折、開放性骨折、多臟器損傷時會影響生命體征改變,嚴重骨折後並發症如休克、脂肪栓塞綜合征、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征、擠壓綜合征等,甚至造成病人死亡。
護理措施:
(1)危重病人應盡快轉送ICU病房,如果條件不具備,亦應動用各類監護設備,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及生命體征的改變。
(2)熟悉各種嚴重創傷、創傷並發症的病理變化及臨床表現,一旦發現異常能早期做出正確判斷,及時提出相應的治療護理措施。
(3)監護由專人負責,制定嚴密的護理觀察計劃及護理方案,嚴格履行交接班制度。
(4)建立有效靜脈通道,以保證輸血輸液及搶救用葯。
(5)認真做好觀察記錄,對病人神志、呼吸、脈搏、體溫、血壓、貧血徵象、尿量、尿質、中心靜脈壓、肺動脈楔壓、用葯、吸氧情況及反應等均做出詳盡的記錄。
護理問題2:疼痛
除創傷、骨折引起病人疼痛以外,固定不滿意、創口感染、組織受壓、缺血也會引起
疼痛。由於病因不同,疼痛的性質也不同。
護理措施:
(1)加強臨床觀察,區分辨別疼痛的不同性質及臨床表現,以確定引起疼痛的不同原因。一般來說,手術傷口疼痛於術後l一3日劇烈,並逐日遞減緩解;創傷、骨折引起的疼痛多在整復固定後明顯減輕,並隨著腫脹消退而日趨緩解;開放性損傷合並感染多發生在創傷2-4天後,疼痛進行性加重或呈搏動性疼痛,感染處皮膚紅、腫、熱,傷口可有膿液滲出或臭味,形成膿腫時可出現波動;缺血性疼痛為外固定物包紮過緊或思肢嚴重腫脹所致,表現為受壓組織處或肢體遠端劇烈疼痛,並伴有皮膚蒼白、麻木、溫度降低,缺血范圍較大或較嚴重者可表現出被動伸指(趾)時疼痛加劇。
(2)針對引起疼痛的不同原因對症處理。創傷、骨折傷員在現場急救時予以臨時固定,以減輕轉運途中的疼痛,並爭取及時清創、整復;發現感染時通知醫生處理傷口,開放引流,並全身應用有效抗生素;缺血性疼痛須及時解除壓迫,松解外固定物,如已發生壓瘡應及時行褥瘡護理;如發生骨筋膜室綜合征須及時手術,徹底切開減壓。
(3)對疼痛嚴重而診斷已明確者,在局部對症處理前可應用嗎啡、度冷丁、強痛定等鎮痛葯物,減輕病人的痛苦。
(4)在進行各項護理操作時動作要輕柔、准確,防止粗暴劇烈,引起或加重病人疼痛。
(5)如治療護理必須移動病人時,應事先向病人說明必要性,取得病人配合。在移動過程中,對損傷部位重點托扶保護,緩慢移至舒適體位,爭取一次性完成;
(6)斷肢(指)再植術後病人肢體疼痛應及時判明情況,有效鎮痛,防止因疼痛刺激血管痙攣而影響再植肢體的成活。
(7)截肢術後如患肢疼痛,應向病人耐心解釋,一般可隨時間的推移而自行消失,不須應用鎮痛葯物鎮痛。
(8)採用非侵襲性鎮痛方法,如控制焦慮,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利用視覺或觸覺分散法分散或轉移病人的注意力。另外,利用冷敷、熱敷、按摩及皮膚搽劑,也能起到骨折病人 鎮痛效果。
護理問題3:腫脹
骨折或軟組織損傷後傷肢局部發生反應性水腫,另外骨折局部內出血、感染、血循環障礙等也會造成傷肢不同程度的腫脹。
護理措施:
(1)迅速查明引起腫脹的原因,及時對症處理。
(2)適當抬高患肢,如無禁忌應早期恢復肌肉關節的功能鍛煉,促進損傷局部血液循環,以利靜脈血液及淋巴液迴流,防止、減輕或及早消除肢體腫脹。
(3)損傷早期局部可冷敷,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減少滲出。使損傷破裂的小血管及時凝固止血,減輕腫脹。
(4)如肢端腫脹伴有血循環障礙,應檢查夾板、石膏等外固定物是否過緊,若固定過緊應及時解除壓迫。
(5)對嚴重的肢體腫脹,要誓惕骨筋膜室綜合征發生,及時通知醫生做相應處理。
(6)斷肢再植術後引起肢體腫脹的原因很多,包括①靜脈迴流不足;②清創不徹底、反應性腫脹劇烈f②肢體斷面巨大血腫;④離斷肢體缺血時間過長,造成相應的細胞腫脹和組織間隙水腫;⑤創面感染、體位不當、淋巴迴流障礙等。一旦發生,及時通知主管醫師,仔細查明原因,對症處理。
(7)因感染引起的組織腫脹,除通知醫師處理局部傷口,拆線、引流、抗生素濕敷外,應及時應用有效的抗生素。
護理問題4:患肢血液循環異常
患肢血液循環異常除骨折時合並主要動靜脈血管損傷外,止血帶應用不合理,包紮固定過緊,肢體自身腫脹嚴重等都是造成患肢血液循環障礙的重要原因,觀察和防止患肢血液循環障礙,是護理骨折病人的重要內容,對四肢骨折病人尤為重要。
護理措施:
(1)由於骨折後的固定包紮,往往不能直接觀察受傷部位血液循環狀況,而肢體遠端能間接反應患肢血供情況,因此視為觀察重點。
(2)嚴密觀察肢端有無劇烈疼痛、腫脹、麻木感,皮膚有無溫度降低、蒼白或青紫。
發生以上情況說明肢端血液循環障礙,須立即查明原因,對症治療。
(3)肢端甲床充血時間延長和脈搏改變,是患被動脈損傷或受壓受阻後的臨床表現。 但由於動脈壓力高,其症狀往往遲於靜脈受壓後的臨床表現。因此,此項指標不能做為早期診斷的依據。
(4)肢體局部受壓,如夾板的棉壓墊、石膏內層皺褶或肢體骨凸處可表現為持久性局限性疼痛。當皮膚組織壞死後,疼痛可緩解。因此對任何異常疼痛應提高警惕,必要時打開外固定物直接觀察。
(5)對血液循環不良的肢體,除對症治療外,肢體抬高略高於心臟水平。如位置過高,會加重缺血,並嚴禁熱敷、按摩、理療,以免加重組織缺血、損傷。
護理問題5:科學指導功能鍛煉
護理措施:
(1)向病人宣傳鍛煉的意義和方法,使病人充分認識功能鍛煉的重要性,消除思想顧慮,主動運動鍛煉。
(2)認真制定鍛煉計劃,並在治療過程中,根據病人的全身狀況、骨折癒合進度、功能鍛煉後的反應等各項指標不斷修訂鍛煉計劃,增刪鍛煉內容。
(3)一切練功活動均須在醫護人員指導下進行。隨著骨折部位穩定程度的增長及周圍損傷軟組織的逐步修復,功能鍛煉循序漸進,活動范圍由小到大,次數由少漸多,時間由短至長,強度由弱增強。具體方式方法大體可分為三個階段。
骨折早期 傷後1-2周內,傷肢腫脹疼痛,骨折端不穩定,容易再移位。此期功能鍛煉的主要形式是患肢肌肉舒縮運動,如前臂骨折時做握拳和手指屈伸活動,股骨骨折做股四頭肌舒縮運動,原則上骨折部上、下關節不活動,身體其他部位均應進行正常活動。此期間功能鍛煉的主要目的是促進患肢血液循環,以利消腫和穩定骨折。
骨折中期 2用後傷肢腫脹消退,疼痛減輕,骨折端纖維連接,並逐漸形成骨痂,骨折部趨於穩定。此期鍛煉的形式除繼續增強患肢肌肉舒縮活動外,在醫護人員或健肢的幫助下逐步恢復骨折部上、下關節的活動,並逐漸由被動活動轉為主動活動。傷後5-6周,骨折部有足夠的骨痂時,可以進一步擴大活動范圍和力量,防止肌肉萎縮,避免關節僵硬。
骨折後期 骨折臨近癒合後,功能鍛煉的主要形式是加強患肢關節的主動活動和負重鍛煉,使各關節迅速恢復正常活動范圍和肢體正常力量。
(4)功能鍛煉以病人不感到疲勞,骨折部位不發生疼痛為度。鍛煉時患肢輕度腫脹,經晚間休息後能夠消腫的可以堅持鍛煉,如果腫脹較重並伴有疼痛,則應減少活動,抬高思肢,待腫脹疼痛消失後再恢復鍛煉。如果疼痛腫脹逐漸加重,經對症治療無明顯好轉並伴關節活動范圍減小;或骨折部位突發的疼痛時,均應警惕發生新的損傷,暫時停止鍛煉並及時做進一步的檢查處理。
(5)功能鍛煉以恢復肢體的固有生理功能為中心。上肢要圍繞增強手的握力進行活動;下肢重點在訓練負重行走能力。
(6)功能鍛煉不能幹擾骨折的固定,更不能做不利於骨折癒合的活動,如外展型肱骨外科頸骨折不能做上肢外展運動;內收型肱骨外科頸骨折不能做上肢內收運動;尺橈骨幹骨折不能做前臂旋轉活動;痙腓骨幹骨折不能做足的內外旋轉運動。
護理問題6:肢體功能障礙
骨折、脫位、神經血管肌肉肌腱損傷都會造成肢體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骨折後期各種並發症也會導致功能障礙發生。
護理措施:
(1)創傷後及時正確的急救與治療是減少日後發生功能障礙的關鍵。
(2)保證有效的固定,及時檢查調整外固定,使骨折順利癒合。
(3)及時正確的功能鍛煉是促進骨折癒合,防止關節僵硬、肌肉萎縮、骨質疏鬆等並發症的重要措施。
(4)對肢體永久性功能喪失(如截癱、截肢)的病人及時行康復治療,加強其他肢體的功能代償訓練。
護理問題7:創口感染
傷口感染發生在開放性骨折未得到清創或清創不徹底時,重者可引起化膿性骨髓炎, 影響骨折癒合,嚴重者合並全身性感染,威脅病人生命。
護理措施:
(1)現場急救及時正確,避免傷口二次污染及細菌進入深層組織。
(2)爭取時間,早期實施清創術。
(3)增強病人體質,注意加強營養,及時治療貧血、低蛋白、營養不良及糖尿病等疾病,增強機體抗病能力。
(4)使用有效抗生素積極控制感染。
(5)注意觀察傷口,傷口疼痛性質的改變常為最早期徵象。此外,注意觀察傷口有無紅腫、波動感,一旦發生感染,應及時進行傷口處理。
(6)對傷口污染或感染嚴重者,應及時拆除縫線敞開傷口,並實施引流,抗生素濕敷等治療。
護理問題8:缺乏手術治病的知識
部分骨折病人需要採取手術治療,亦有部分病人取得功能復位後沒有手術的必要。因此,是否採取手術治療應根據病情、治療等情況決定。
護理措施:
(1)對經非手術治療雖未能達到解剖復位,而已經功能復位達到治療效果的病人,應體諒其懇切手術的心情,並向其解釋治療的意義及目的,並講清手術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使病人解除思想顧慮,安心治療。
(2)對須手術的病人應講明手術治療的目的、定義和重要性,通過成功病例的宣傳,打消病人顧慮,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取得病人的配合。
(3)向病人講述術前的注意事項,以保證術前有穩定的情緒和良好的睡眠;戒除不良生活習慣如禁煙、禁酒,術前應根據條件做好洗頭、擦浴、更換衣服等衛生准備。
(4)向病人介紹術後注意事項,以保證術後能主動配合,如練習深呼吸、床上大小便等。
(5)根據病人的種種顧慮做相應的解釋工作,如耽心麻醉意外、醫師技術水平等,解除病人的盲目擔憂。
(6)向病人家屬說明手術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使病人家屬有充分的思想准備。
護理問題9:應激的心理反應
因病人的個人性格、年齡、職業、文化修養、社會環境的不同,其心理表現差異很大。特別是傷勢較重,可能會遺留較嚴重的生理功能減退或障礙者,其精神狀態勢必會受到影響,如憂郁、消沉、悲觀失望,過多的考慮到家庭和個人前途等問題,不利於治療。
護理措施:
(1)有針對性的進行醫療衛生知識宣傳教育,及時了解病人的思想情緒活動,通過談心、聊天,有的放矢的進行思想工作和心理護理。
(2)對截肢、截癱等遺留嚴重殘疾的病人,要注意保護他們的自尊心,使之既要敢於面對現實承認殘疾,又要樹立勇氣戰勝傷殘。
(3)認真幫助病人找出不利於疾病恢復的因素和解決克服的措施,使病人能自覺配合治療護理。
(4)盡可能早期恢復功能鍛煉及康復治療,鼓勵病人從事力所能及的活動,使他們樹立生活的信心和勇氣。
(5)護理操作要輕柔認真,在病人面前談話適當,每天注意向病人報告病情好轉的佳音,包括微小的病情進展,不談有損病人情緒的話。
(6)生活上多關心病人,幫助其解決實際困難。對家庭經濟較困難而顧慮重重的病人,應同醫師協商,從各方面注意節約費用,盡量減少經濟負擔。
(7)保持生活規律,動員病人積極參與文化生活,如聊天、看書看報、收聽廣播或錄音、看電視、下棋打撲克,以及外出活動等。使病人生活內容豐富多彩,分散精力、克服不良心理。
護理問題10:恐懼
突然意外的創傷易使病人產生恐懼心理。
護理措施:
(1)護理人員在病人面前切忌表現出驚慌、忙亂、煩躁或不屑一顧的輕視態度,應以良好認真的服務態度,從容鎮定的神情,熟練准確的操作技術取得病人的信任。
(2)及時止血、鎮痛,使病人脫離生理痛苦反應,從而穩定情緒。
(3)對病人進行有針對性的衛生宣傳,簡單介紹病情和同類病人救治成功的病例、醫院救治的經驗及傷病良性轉歸的可能,使病人建立安全感。
護理問題11:長期卧床引起的畸形
骨折後長期卧床病人肌張力持續減少,肌肉廢用性萎縮,導致攣縮畸形,重則成為永久性畸形。
護理措施:
(1)長期卧床病人應睡硬板床,忌用各種軟床。
(2)除根據病情及治療需要安置特殊體位以外,四肢關節一般應擺放於功能位。
(3)長期卧床病人用砂袋、木板及約束帶將足踩固定於功能位,被子等物不要壓在足趾上,防止發生垂足畸形。
(4)對癱瘓肢體的關節肌肉要經常按摩、理療,並注意堅持被動活動鍛煉,防止發生關節攣縮、肌肉萎縮等畸形。
(5)骨折病人如病情無禁忌應及早開始功能鍛煉,以防止日後發生骨質疏鬆、關節僵硬等並發症。
護理問題12: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嚴重骨折、下肢骨折、牽引、手術、截肢、截癱等病人生活自理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護理措施:
(1)在生活上熱情關心病人,盡量滿足病人的生活要求,取得病人的信任和依賴。
(2)認真幫助病人飲水、進食、排便、翻身、讀書、閱報,直至能生活自理。
(3)做好病室、病床、口腔及皮膚的清潔衛生工作,定期為病人擦浴、洗頭、剪指甲、更換衣服床單,使病人感到舒適。
(4)對長期卧床病人,定時翻身、按摩、做好皮膚護理。
(5)注意調節飲食,加強營養。
(6)積極鼓勵、協助病人功能鍛煉和生活訓練,使其早日能夠生活自理。
護理問題13:營養代謝失調
護理措施:
(1)盡快糾正病人的悲觀、消沉、緊張、恐懼等不良情緒,建立正常心態,保持健康的心理。
(2)建立規律的生活習慣,定時就餐,定時排便。
(3)鼓勵病人進食,傷病或手術早期供給較清淡的飲食;病情穩定後及時調整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飲食。
(4)根據病人的生活習慣及口味適當調整飲食,盡可能在病人喜歡的基礎上調整營養結構。並保證食物結構多樣化。
(5)多食用水果及含維生素多的蔬菜,避免進食易產氣的食物,如牛奶、糖等。
(6)注意多飲水,防止便秘。
護理問題14:家庭不能配合
包括家庭不合睦,探視人員多,擅自將其他醫院或含迷信色彩的治療方法施用於病人。
護理措施:
(1)及時與家屬建立聯系,取得家屬配合,向家屬宣傳配合治療的意義,指出家庭關系緊張對病人所造成的危害,使家屬明白家庭因素在治療護理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從而取得家屬的密切配合。
(2)治療期間應嚴格限制探視人員,即使病情穩定康復治療時,也應限制探視人員的人數、探視時間,並要使家屬明白過多打擾病人將影響治療護理工作的正常進行,不利於病人的休息及傷病恢復。
(3)絕不允許擅自將其他葯物、偏方等應用於病人,干擾正常系統的治療,並要在早期向家屬進行宣傳,讓家屬了解這種做法的危害性。

7、如何護理剛剛做完截肢手術的人,應該注意些什麼?

截肢的部位取決於肢體受傷的程度及該處血液循環的情形,在可能的范圍醫師將盡量保留關節的功能與適合裝配義肢的長度。手術後24小時內可於患肢下方墊枕頭,減輕腫脹,24小時後即應移去枕頭,以預防關節攣縮變形。適當使用彈性綳帶包紮殘肢,以預防腫脹包紮時松緊應適宜,壓力要平均,且要使末端壓力大於近心端壓力,以免妨礙血液循患。每天松開至少兩次,以便清潔及觀察皮膚狀況,有無發紅、破皮等。彈性綳帶應每天清洗,並用手擠干攤平於陰涼處晾乾。彈性綳帶使用應持續半年或直到患肢成型適合裝置義肢的形狀。
手術後康復運動越早開始越好,手術後第一天即可開始健肢與患肢運動。情況允許可安裝即時假肢或用氣囊假肢作訓練。康復運動每天至少二次,每項做15次,具體依個人情況逐漸增加。
以下肢為例,為了預防關節攣縮、變形而延遲義肢裝配時間,應隨時維持正確姿勢。1.站立時骨盆應保持水平位置。2. 患肢應盡量保持向內收及自然伸直姿勢。3. 同一坐姿或坐輪椅每次勿連續超過一小時。
應禁忌的姿勢有:1.不要放枕頭在膝關節之下。2.坐輪椅時不要彎曲殘肢。3.躺著時不要彎曲殘肢。4.不要將殘肢垂放在床沿。5.不要放枕頭在二條大腿之間。6.不要使脊椎彎曲。7.半坐卧時不要在臀部墊枕頭,以免殘肢翹起。
還有患者可能會出現幻肢感和患肢痛,即截除的肢體仍有存在的感覺並存在疼痛,當手術後出現幻肢感與幻肢痛是正常現象,不用擔心,通常在數周或裝完義肢後會慢慢消失。術後直視患肢,待傷口許可後可開始輕拍患肢,每天1~2次,每次10~15分,並逐漸增加拍打次數和力量,以及彈性綳帶的正確使用,皆可緩解幻肢感與幻肢痛。待傷口完全癒合穩定後4~6周,經醫師認可即可進行永久性假肢裝配事宜。
截肢患者出院回家後應注意:1.注意患肢正確擺放姿勢。繼續使用彈性綳帶包紮患肢,並遵守包紮原則。 2.注意截肢部位的衛生,應用濕毛巾擦拭、拍打癢處,避免自行塗擦葯膏或用手抓。3.超過24小時不穿義肢時,應綁彈性綳帶。4.避免體重過重。5.如體重改變或成長中的小孩暫不裝永久性義肢。6.義肢有損壞或不合時需隨時修護。 7.每天仍應檢視截肢端是否有起水泡、破皮等情況。8.堅持康復運動。

8、手術後要怎麼護理

術後傷口護理一、術後密切觀察傷口敷料情況,不要隨意揭開覆蓋傷口的紗布,要保持傷口的清潔乾燥。
術後傷口護理二、對有局部傷口加壓包紮或留置引流管的病人,應注意局部組織血運情況,引流管排出情況;如有傷口出血不止、傷口裂開、劇烈疼痛腫脹、敷料污染嚴重者,應及時就診。
術後傷口護理三、肢體部位手術者,應在維持功能體位基礎上,避免負重及大幅度運動,以免影響傷口癒合。其它部位手術者,均不影響患者生活自理,每天可以進行一些體力消耗小的活動。
術後傷口護理四、做好術後傷口的護理工作,避免傷口感染,冬季注意傷口的保暖工作,如此就能夠有利於患者傷口的癒合速度。
術後傷口護理五、如果患者傷口由於各種原因出現傷口不癒合,在做好以上護理工作的前提下,可使用於氏收口方之類促進傷口癒合的良葯進行治療。
術後傷口護理六、術後還應該注意飲食調理,多食用一些含有維生素、蛋白質、鋅豐富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避免食用發物。

與骨腫瘤病人截肢手術後傷口護理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