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肛門結構的直腸
直腸是大腸的末端,上端平第3 骶骨上緣平面,與乙狀結腸相連,向下沿骶尾骨屈曲,穿過盆底終於齒線,與肛管連接,長12 ~ 15cm。直腸與乙狀結腸連接處最窄,向下擴大成直腸壺腹,是大腸最闊部分,下端又變狹窄,形成兩頭狹小,中間寬闊。
直腸上三分之一的前面及其兩側有腹膜遮蓋,中三分之一僅在前面有腹膜,然後在此反折成直腸膀胱陷窩或直腸子宮陷窩。腹膜反折與肛門之間距離約7.5cm,在女性則較低。直腸後面無腹膜遮蓋。
直腸壁肌層由上到下逐漸增厚,接近肛管時尤為顯著。直腸壁分為4 層,最內一層稱為黏膜層,是腸腔壁;其深面為黏膜下層,直腸壁最外一層稱為漿膜層,黏膜下層和漿膜層之間為直腸肌層。
直腸的肌肉層是直腸壁的最厚部分,分為環肌和縱肌兩層,環肌在內,縱肌在外,縱肌在直腸前後比在兩側稍厚,上連乙狀結腸縱肌,下與提肛肌和內、外括約肌相連。環肌肌纖維在直腸上部較少,下部較發達,到肛管形成肛門內括約肌。
直腸前面在男性與前列腺、精囊、輸精管及膀胱毗鄰,在女性與陰道、子宮頸及子宮毗鄰,其間借直腸膀胱筋膜相隔,由於此筋膜較厚,有防止惡性腫瘤早期蔓延作用。直腸後面有骶骨、尾骨、提肛肌、骶前靜脈叢和骶前神經叢,兩側有坐骨、髂內動脈、坐骨神經及輸尿管。
2、脊椎尾與肛門之間長肉瘤是怎麼回事?
尾椎先天畸形+久坐
3、肛門息肉與痔瘡的區別
痔瘡按發生部位的不同分為內痔、外痔、混合痔。引起痔瘡的誘發因素很多,其中便秘、長期飲酒、進食大量刺激性食物和久坐久立是主要誘因。
肛門息肉是指肛管或直腸黏膜上帶蒂圓形或橢圓形腫物,可突入腸腔上下移動。其蒂的大部分是腸黏膜由於腸蠕動或糞便牽拉延長所致。肛門息肉多因糞便慢性刺激而引起,為常見的良性腫瘤,少數可惡變。
及時到正規的肛腸專科醫院就診,以免耽誤病情加重,給後期治療增加難度,飲食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以清淡飲食,祝您早日康復
4、性慾的肛門期
弗洛伊德將人的性心理分成五個時期,口唇期、肛門期、性蕾期、潛伏期和生殖期。肛門性慾就是1-3歲兒童能夠獨立大便,糞便摩擦直腸的快感。弗洛伊德所說的性慾是廣泛的身體上的快感,口唇,皮膚,性器等等。樓上的哥們想的太不專業啦
5、怎樣區分痔瘡與肛門息肉呢
總的來說,非手術療法就能夠有效控制症狀的良性肛腸疾病均不必手術治療,有手術禁忌證的病症則不適合手術治療。
非手術治療目的在於解除或減少患者的痛苦、減緩病情發展。
改善生命質量,據此有的學者指出,只要治療後症狀(即痛苦)消失或得到有效控制,而且治療方法簡便易行、安全,對患者工作和生活影響小,成本低廉,就是最好的治療方法。
具體來說,肛腸疾病中的炎性外痔、靜脈曲張性外痔、結締組織外痔、較小的血栓性外痔、一期內痔、二期內痔早期、一期和二期肛裂、肛竇炎、較小的肛乳頭肥大、直腸炎、肛門濕疹、較輕的肛管直腸狹窄、肛管直腸黏膜脫垂等,均可採用非手術療法來消除或減輕病痛。
6、痔瘡會不會是肛門癌的前兆喲?
痔瘡是最常見的一種肛門疾病,任何年齡都可以發病,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病率逐漸增高。在日常生活中,長期久坐、便秘、妊娠、前列腺肥大,都會導致直腸周圍靜脈叢的淤血、擴張。長期飲酒、進食大量辛辣刺激性食物,都可以導致局部充血,肛周肛腺的感染可以引起靜脈周圍炎,導致痔瘡發生。那在痔瘡發病前會不會有什麼徵兆,其實就是痔瘡臨床表現的問題。痔瘡臨床表現主要分為三種:內痔、外痔和混合痔。無痛性、間歇性大便後出鮮血是內痔最常見的症狀,有時發生在大便乾燥或者排便困難後,可以導致內痔出現出血的情況。肛門出現潮濕、不適、瘙癢,有時會出現肛門劇烈性的疼痛,這是血栓性外痔或者外痔常見的表現。痔瘡比較嚴重的時候,可以出現肛門環周痔核的脫出,由於肛門括約肌痙攣,導致脫出的痔核無法還納,這時出現嵌頓痔。內痔、外痔、混合痔有不同的表現,出現上述情況的時候,考慮可能出現痔瘡發病。出現這種情況,需要及時進行治療。痔瘡在治療上多數以保守治療為主,沒有症狀的時候是不需要治療的,平時生活中需要多食用纖維素比較高的蔬菜、水果,改變不良的大便習慣,最主要的是保持大便通暢,防止便秘和腹瀉的出現。
7、肛門有下墜感與腰椎疾病有關嗎?
如果腰椎的下段骶神經有刺激因素,可能會會出現肛門的下墜感,里急後重,一般需要排除下骶骨的腫瘤和骶管的相關病變。
8、屁股肛門旁那裡長了個摸到有個硬的東西是什麼啊?難道是腫瘤嗎?
可能是感染了、注意衛生清潔、
9、肛門息肉和痔瘡的區別?
引起肛門息肉的原因有很多,如飲食因素、炎症刺激、糞便、異物刺激和機械性損傷以及遺傳因素等都可能引起肛門息肉。無痛性便血是肛門息肉的主要臨床表現,部分患者可一直無便血症狀。肛門息肉較大或數量較多時,由於重力關系牽拉腸黏膜,使其逐漸與肌層分離而向下脫垂。肛門息肉大多需手術治療,手術後息肉標本的病理診斷至關重要。部分患者有切除後有復發可能,需多次手術。建議您早點治療,以免耽誤病情加重,給後期治療增加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