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下SCI雜志,哪個容易發表
南昌大學學報醫學版(獨家)
西部醫學
山西醫科大學學報
山西醫葯
臨床骨科(浙江二級)
安徽醫葯
海南醫學院學報
實用骨科雜志(中華醫學會分會雜志)
胃腸病學與肝病學雜志
上海護理
護理研究
腹腔鏡外科雜志(浙江二級)
山東中醫
河南中醫
現代泌尿外科雜志
口腔頜面部外科雜志
上海口腔 華西口腔 口腔等專刊
溫州醫學院學報(浙江二級)
實用葯物與臨床(浙江二級)
肝膽胰外科(浙江二級)
腫瘤學雜志(浙江二級)
中國醫師雜志(浙江二級)
中國醫葯導報(浙江二級)
遼寧中醫雜志(浙江二級)
解放軍護理雜志(浙江二級)
中國葯房(浙江二級)
上海針灸(浙江二級)
臨床肺科
中國醫葯導刊
針灸推拿醫學英文版(浙江二級)
新疆醫科大學學報
實用老年醫學雜志
中國現代醫生(浙江二級)
浙江二級無課題文章不收,針對小學科及部分發表量少的雜志未列出,盡量指定目錄不指定期刊,同時以本單位目錄為准!
北大核心2012版(不指定刊物)
醫葯導報
武漢大學學報醫學版
西安交大學報醫學版
江蘇醫葯
江蘇中醫葯
這都是可以操作的,先把文章發俺社裡,社裡審核。。。
2、骨科核心期刊都有哪些?
國際骨科百學雜志 臨床骨科雜志 生物骨科材料與臨床研究 實用骨科雜志度 中國知骨傷 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 中國骨質疏鬆雜志 中國骨腫瘤道骨病 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 中華回創傷骨科雜志 中華骨科雜志
中華骨科雜志是核心期刊答
3、李明的個人簡歷
教授,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 中國共產黨黨員。重慶醫科大學兒童醫院骨科診治中心主任,擔任兒外科教研室副主任,中華醫學會全國小兒外科骨科專委會委員,中華醫學會重慶市骨科專委會委員。中華醫學會重慶市小兒外科專委會委員。重慶市中西醫骨傷科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矯形外科》、《重慶醫科大學學報》、《重慶醫學》、《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雜志編委,重慶市法醫學會專家,重慶市司法鑒定委員會委員、重慶市康復醫學會兒童康復專委會委員,重慶市殘疾人康復協會理事。 2003年2月至2004年1月,獲國家留學基金委員會資助赴法國Montpellier大學醫學院Lapeyronie醫院小兒矯形骨科與創傷治療中心研修學習,掌握了小兒脊柱畸形、四肢畸形及骨關節損傷的診治,尤其是擅長脊柱側彎、足畸形、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發育性髖關節脫位)的治療。2010年,赴美國芝加哥大學和彼茲堡大學醫院學習。先後多次參加香港及台灣地區小兒骨科學術交流。 1984年7月畢業於重慶醫科大學兒科系,一直從事小兒矯形外科(骨科)醫療、教學及科研工作至今。已培養研究生18人。擅長診治兒童骨、關節及運動系統的先天畸形和損傷,如髖關節脫位、髖臼發育不良、馬蹄足畸形、脊柱畸形、股骨頭壞死、大腦性癱瘓後遺畸形、各種運動系統損傷及特殊部位損傷(如股骨頸骨折、股骨頭滑脫及膝、踝關節骨折),在治療上有獨特技術。同時擅長診治兒童各種骨病(骨囊腫、骨纖維結構不良)、骨感染、骨結核、臀肌攣縮、骨腫瘤、肢體疼痛。2003年至2004年赴法國研修學習,在國際著名小兒矯形骨科專家Alain.Dimeglio教授的指導下學習,掌握了目前治療兒童四肢畸形尤其是足畸形(馬蹄足、足內外翻畸形、高弓足、扁平足)、脊柱畸形、矮身材和肢體不等長以及運用微創技術治療兒童運動損傷等最新技術和治療方法。熟悉並掌握了兒童骨齡生長發育與生長曲線在診斷、治療評價兒童骨科疾病方面的重要作用和使用價值,2008年得到了中央電視台專題采訪和報道。 全國公開發表論文50餘篇,其中SCI 1篇,IEEE 2篇,CSCD類20餘篇,參編專業著作四部,主譯專業著作一部(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申請國家專利一項,實用新型專利一項;承擔國家級「863」子項目一項;重慶市科委及重慶市衛生局重點項目各一項,市科委及市教委科研項目各兩項。獲重慶市衛生局科研資助及國家留學歸國人員科研基金項目各一項,2010年獲重慶市衛生局科研二等獎一項。2008年在救治四川地震災區受傷兒童工作中表現突出,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個人」,重慶市抗震救災「先進個人」,2010年在玉樹抗震救災中,因表現突出獲重慶市、重慶市衛生局通報表揚。 從事的主要研究方向:小兒矯形外科
4、你了解第四軍醫大嗎?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坐落在古城西安市,學校佔地面積3039餘畝,建築面積95萬平方米,是一所具有光榮傳統和現代化規模的醫科大學。學校1959年被中共中央批准為全國首批重點大學,1997年經國家機關批准成為首批「211工程」重點建設院校。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隸屬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學校機關設四部和研究生院,下設基礎部、航空航天醫學系、生物醫學工程系、預防醫學系、葯學系、護理系、口腔醫學系、護理士官系、研究生管理大隊。校本部下轄三所附屬醫院,其中第一附屬醫院(西京醫院)、第二附屬醫院(唐都醫院)是現代化的綜合性醫院,第三附屬醫院(口腔醫院)是全軍唯一的、全國知名的口腔專科醫院。
學校是國務院批準的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權單位,現有博士學位一級授權學科6個,二級授權學科45個,碩士學位二級授權學科63個,設7個博士後流動站。國家重點學科19個(培育4個),「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崗位學科12 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全軍醫學重點建設實驗室12個,全軍重點建設學科專業領域3個,全軍醫學專科研究所13個,全軍醫療專科(專病)中心19個,全軍醫學重點實驗室12個。在校學員4000餘名,其中研究生1400餘名。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圖書館1.2萬平方米,藏書近77萬冊,中外文期刊4600多種,其中外文期刊2700種,各類文獻資源資料庫52個。館內設有光碟檢索系統、圖書資料縮微系統和擁有320台計算機的電子閱覽室等。校園信息網路和軍隊院校園區網路功能優良,覆蓋全校所有單位。學校擁有教學標本陳列館、計算機教學中心、外語教學中心、基礎醫學教學實驗中心、教育技術中心、考試中心、大型體育場館、溫泉游泳池等教學公共設施,為國內同類院校的一流水平。學校和下轄的三所附屬醫院教學、科研、醫療設備先進,擁有激光共聚焦掃描系統、超高速CT、新型MRI、直線加速器、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顯像儀(PET)、低壓艙和彈射塔等大批現代化的設施設備。學校辦有《醫學爭鳴》、《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志》、《心臟雜志》等11種刊物,其中6種雜志已面向全國公開發行,並被列入「中國科技信息統計源」。
位於石家莊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白求恩軍醫學院現被第四軍醫大學合並,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衛生士官系。
歷史沿革
原第四軍醫大學的前身為八路軍晉西北軍區衛生學校,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創建於1941年,1948年11月進駐西安,先後更名為西北軍區人民醫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軍醫學院。1952年10月,奉中央軍委命令,命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
重點學科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學歷教育以研究生和本科生培養為主。設有八年制臨床醫學、口腔醫學;五年制臨床醫學、口腔醫學、空軍臨床醫學、臨床醫學(康復醫學與療養學);四年制生物醫學工程、葯學、葯物制劑、公共事業管理(衛生統計)、生物技術、護理學;三年制護理等13個本專科專業。函授本科專業:護理學;夜大學:臨床醫學專業。還擔負全軍醫務幹部定期輪訓。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是國家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權單位。學校現有基礎醫學、口腔醫學、生物醫學工程、生物學等6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45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63個。
按照國家《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研究生的學科、專業目錄》,學校學科涉及6個門類,21個一級學科。其中一級分別是:哲學、理論經濟學、政治學、教育學、心理學、外國語言文學、數學、科學技術史、生物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生物醫學工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中西醫結合、葯學、軍隊指揮學、軍事後勤學與軍事裝備學、公共管理、圖書館情報與檔案管理。
國家級重點學科 神經生物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人體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病原生物學、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航空航天與航海醫學、內科學(消化系病)、內科學(傳染病)、外科學(骨外)、外科學(胸心外)、外科學(神外)、皮膚病與性病學、口腔臨床醫學
國家「十五」「211工程」重點學科建設項目 航空航天醫學、外科學、神經科學、分子醫學、口腔醫學、病原生物學與感染性疾病防治、高技術武器防護與特殊環境醫學、現代葯學與新葯研發
國家「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崗位學科 神經生物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人體解剖學、病理學、航空航天醫學、內科學(消化)、內科學(傳染病)、外科學(骨外)、外科學(神外)、口腔基礎醫學、口腔臨床醫學、麻醉學
博士學位一級授權學科 生物學、生物醫學工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口腔醫學
實驗室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具有150多個科室(教研室)。現有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生物學、口腔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生物醫學工程等7個博士後流動站;其中國家重點學科19個(培育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是西北地區唯一的生物醫學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還有全軍醫學專科中心17個,全軍醫學研究所13個,全軍重點實驗室12個。有12個「211工程」三期重點學科建設項目,12個「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崗位學科,碩士學位二級授權學科63個,博士學位二級授權學科45個,全軍重點建設學科專業領域3個,全軍重點建設實驗室12個。此外,還有兩個國家臨床葯理基地、1個全軍臨床葯理基地,另設中國癌症基金會腫瘤研究所及國家「863」西安細胞工程中心。國家重點學科數量在全軍院校中最多,全軍醫學研究所、醫學專科中心數量、全軍醫學重點實驗室數量在全軍醫科院校中最多。
國家衛生部臨床葯理基地 西京醫院、秦都口腔醫學院
國家「863」 西安細胞工程中心
中國癌症基金會腫瘤醫學研究所
博士後流動站 基礎醫學、生物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生物醫學工程、葯學
全軍醫學研究所 神經科學研究所、基因診斷技術應用研究所、心血管病研究所、消化內科研究所、骨科研究所、骨腫瘤研究所、神經外科研究所、眼科研究所、口腔醫學研究所、優生優育圍產醫學研究所、整形外科研究所、皮膚病研究所、功能神經外科研究所
全軍醫學專科中心 傳染病診療、神經內科、皮膚病、影像醫學、胸外科、微創神經外科、整形外科、耳鼻咽喉科、中醫內科、優生優育兒科、優生優育兒童牙科 燒傷中心、器官移植中心、麻醉中心、臨床檢驗中心、風濕病診治中心、超聲醫學中心
全軍醫學重點實驗室 神經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基因晶元、分子病毒學與分子免疫學、軍隊流行病學、消化內科學、骨腫瘤、口腔內科學、軍事醫學電子工程、新概念武器損傷與防治、軍事醫學心理學、創傷骨科
辦學成果概況
據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官網資料顯示,學校共獲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1577項、經費總數4.2億元,獲得省部級二等獎以上科技成果獎150多項,在SCI收錄雜志發表論文數量穩居全國醫科院校和軍隊院校首位。成功實施了國內首例、世界第二例「換臉術」,世界首例「坑面女」、罕見「缺面男」頜面修復再造術。1978年以來,先後共派出4000多人次到6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教學、醫療或研究機構留學和學術交流;接待90個國家和地區的近萬名專家學者來校訪問,其中13位是生理學或醫學諾貝爾獎獲得者。學校已與美、英、日、法、德、澳等國家的20多個學術機構建立了穩定的學術交流渠道和合作關系。
建校以來,已為軍隊培養了近8萬名醫學專業人才,其中研究生8700餘人。不少畢業生已成為國內外知名的專家學者和我軍各級衛生機構的領導,還涌現出了被國家和軍隊授予"富於理想、勇於獻身的優秀大學生"張華、"華山搶險戰斗集體"和"模範學員大隊"等榮譽稱號的一批先進典型。
師資概況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有教、醫、研人員2000餘名,其中正副教授(含相當職務)700餘名,中國科學院院士1名,中國工程院院士3名,長江學者14名,博士導師149名,碩士導師267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73 名,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4名。還聘請了周光召、楊振寧等80多位國內外知名專家為名譽教授或客座教授。
主系列教師隊伍中,高級職稱佔36%。教師的平均年齡由40歲下降到37歲,其中50歲以下的佔89%。碩士以上學位者,從1995年占教師總數的43%提高到62%,其中博士佔24%。科室正副主任平均年齡由1995年49歲下降到43歲。主系列教師中獲全軍專業技術重大貢獻獎的2名,被總後授予「一代名師」稱號的11名,被總後評為「伯樂獎」的8名。
先後有40多人次獲中國各種獎勵和榮譽稱號,如中國青年科學家獎、「求是」實用工程獎、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等。有4人列入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有20人入選總後「三星工程」(金星3名),7人被教育部聘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27人進入國家萬名骨幹教師資助計劃,在全軍院校最多。西京醫院消化內科形成了一支高水平中青年科技隊伍,2000年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評為「優秀科技創新群體」,這在中國醫科院校和全軍院校中是唯一的。2個團隊獲得教育部長江學者與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創新團隊。「十五」期間第四軍醫大學共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8項、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以上項目32項、軍隊醫療成果二等獎以上項目19項、陝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以上項目54項,授權國家發明專利36項、實用新型專利25項,獲國家I類新葯證書2項、中葯三類新葯證書3項。獲各類項目1381項,經費2.36億元,其中2003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總經費數(含創新群體延續)達2896萬元,居中國醫科院校首位。
5、屠重棋的簡歷
屠重棋,男,教授,骨科副主任、骨腫瘤骨創傷科主任,博士生導師,1986年山東醫科大學畢業後在華西醫院骨科工作至今,先後去美國、澳大利亞、韓國學習。主要研究方向為:四肢骨關節惡性骨腫瘤的診斷和治療及其基礎研究。尤其在惡性骨腫瘤的保肢技術、同種異體骨關節移植重建技術等方面研究較深,共行保肢手術約1500例,保肢率達90%。率先在國內開展:半盆切除、人工半骨盆+全髖骨關節置換的保肢術;惡性骨腫瘤微波/液氮原位滅活復合人工關節置換的保肢技術;惡性骨腫瘤微波/液氮原位滅活術;四肢惡性骨腫瘤瘤段切除、同種異體骨段移植復合人工關節置換的保肢技術;腫瘤人工關節(膝、肩、肘)置換術;腹主動脈球囊阻斷下骶骨腫瘤切除重建術。各種四肢畸形的矯正手術。研究方向:1、惡性骨腫瘤發病機制及保肢技術研究;2、骨折癒合機制研究;3、骨科生物材料基礎與臨床研究。
學術任職:四川省衛生廳學術和技術帶頭人;中華醫學會骨腫瘤專委會委員;中國肉瘤委員會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肉瘤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醫葯生物技術協會骨組織庫分會委員;四川省醫學會創傷委員會副主委及候任主委四川省醫學會骨科專委會骨腫瘤學組組長;四川省醫學會骨科專委會委員兼秘書長;四川省醫師協會骨科專委會常委;四川省醫學會骨質疏鬆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四川省醫學會器官移植專委會委員;成都市醫學會骨質疏鬆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矯形外科雜志》、《中國骨腫瘤骨病雜志》、《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雜志》、《華西醫學雜志》、《中國骨與關節外科雜志》編委。
科研成果:負責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863子課題、四川省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四川省重大產業技術創新課題、四川省科技攻關課題等多項課題及項目,資助金額總額達600餘萬元。近5年,主編或參編專著6部,在國內外知名雜志發表論文60餘篇,其中SCI10餘篇。已培養研究生14名。
6、俞光榮的主要成就
俞光榮教授在足與踝關節外科的臨床和基礎方面具有卓越的研究成就,在足踝外科疑難復雜疾病的診治方面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採用自行設計和研製的可塑型鈦鋼板治療各種類型的跟骨骨折,取得了顯著的臨床療效,榮獲兩項國家新型實用專利,並在全國很多三級和二級醫院得到廣泛的應用。在臨床顯微外科研究方面開展斷肢再植、足趾移植再造拇指、各種皮瓣和肌皮瓣的移植、各種骨瓣和骨皮瓣的移植、游離空腸移植再造食道、大網膜移植治療肢體缺血性疾病、帶血管神經移植和復合組織移植修復四肢復合組織缺損等多項手術。在國際上首先報道了游離腓骨移植重建全橈骨和頭靜脈動脈化前臂外側皮神經移植修復長段周圍神經缺損。對第二掌背動脈皮瓣和復合組織瓣,研究了12種類型移植的手術方法,在臨床上成功地得到應用和推廣,1999年榮獲鐵道部科技成果二等獎。在臨床骨關節損傷研究方面能夠積極推廣AO的理論和原則,在國內較早推廣國際上先進的內固定材料和技術,努力提高我國骨關節損傷的治療水平,例如PFNa、LCP、絞鎖釘和逆向絞鎖釘等;手術治療各種類型的骨盆骨折和髖臼骨折;採用微創技術治療關節內的損傷和骨折等。2002年榮獲上海市科技成果三等獎, 2003年榮獲上海市臨床醫學成果三,2008年獲上海市醫學成果三等獎、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等。在臨床骨腫瘤診治研究方面,積極開展四肢骨惡性腫瘤的保肢手術,採用瘤骨滅活再植、異體骨移植、帶血管腓骨移植和人工假體植入重建四肢骨關節各種類型的缺損。使同濟醫院骨肉瘤患者五年生存率達到50%左右;保肢手術療效優良率達到78%以上。對骶骨和骨盆原發性和繼發性惡性腫瘤積極採取切除和重建方法治療,並獲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髖臼周圍腫瘤的切除和游離腓骨移植重建》應邀參加國際骨腫瘤會議作專題演講。
俞光榮教授主編、副主編專著7部,參編12部;發表論文共約400餘篇,其中發表在SCI第一作者3篇,通訊作者6篇;發表中華系列雜志70餘篇。主持國家自然基金3項;參加國家863項目1項。1997年榮獲上海市教衛系統優秀黨員;2004年榮獲上海市育才獎;2002年獲部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