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腫瘤 > 骨腫瘤的特異性標志物

骨腫瘤的特異性標志物

發布時間:2020-08-14 04:02:08

1、腫瘤標志物十一項包括哪十一項

AFP(甲胎蛋白),主要相關腫瘤是肝細胞癌和生殖細胞癌,但在罹患肝炎、肝硬化、腸炎以及遺傳性酪氨酸血症,或者懷孕時也會升高。

CEA(癌胚抗原),是廣譜的腫瘤標志物,常見於肺癌、大腸癌、胰腺癌、胃癌、乳腺癌、甲狀腺髓樣癌等,在吸煙人群假陽性也較多,在妊娠期婦女和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非特異性結腸炎等疾病中約有15%-53%的患者血清CEA也會升高。

(1)骨腫瘤的特異性標志物擴展資料:

注意事項:

①腫瘤標志物非常之多,單個標記物的敏感性或特異性往往偏低,不能滿足臨床要求,理論上和實踐上都提倡一次同時測定多種標志物,以提高敏感性和特異性。

②腫瘤標志物不是腫瘤診斷的惟一依據,臨床上需結合臨床症狀、影像學檢查等其他手段綜合考慮。腫瘤確診一定要有組織或細胞病理學的診斷依據。

③因患者個體差異、患者具體臨床情況等因素,腫瘤標志物的分析要結合臨床情況,從多個角度比較,才能得出客觀真實的結論。

④某些腫瘤標志物在某些生理情況下或某些良性疾病也可以異常升高,需注意鑒別。

2、腫瘤標的物正常值是

我們先看看腫瘤標志物的定義和價值:腫瘤標志物是在惡性腫瘤發生和增殖過程中,由腫瘤細胞基因表達而合成分泌的,或是由機體對腫瘤反應而異常產生和/或升高的,反映腫瘤存在和生長的一類物質。這些物質存在於腫瘤患者的血液、體液、細胞或組織中,可用生物化學、免疫學及分子生物學等方法測定,對腫瘤的普查、輔助性診斷及鑒別診斷、療效觀察、監測復發以及評價預後有一定的價值。上述這兩句話是教科書的中對腫瘤標志物的說明,我想要大家注意的是腫瘤標志物只是「有一定的價值」,你看,教科書都不敢下肯定的結論,那是因為腫瘤標志物不只和腫瘤有關。
看這本書的人都可能與腫瘤有所接觸,相信對腫瘤標志物也有一定的認識,我就一一羅列一下各個腫瘤標志物的可能影響因素:
AFP(甲胎蛋白),主要相關腫瘤是肝細胞癌和生殖細胞癌,但在罹患肝炎、肝硬化、腸炎以及遺傳性酪氨酸血症,或者懷孕時也會升高。
CEA(癌胚抗原),是廣譜的腫瘤標志物,常見於肺癌、大腸癌、胰腺癌、胃癌、乳腺癌、甲狀腺髓樣癌等,在吸煙人群假陽性也較多,在妊娠期婦女和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非特異性結腸炎等疾病中約有15%-53%的患者血清CEA也會升高。
CA242(癌抗原242),主要用於消化道惡性腫瘤尤其是胰腺癌、結直腸癌的輔助診斷,但良性消化系統疾病如胰腺炎、肝炎、肝硬化患者也會有所升高。
CA199(癌抗原199),與胰腺癌、膽管癌、結直腸癌相關,但很多消化系統的良性疾病患者中也有升高。
CA153(癌抗原153),它是乳腺癌的首選標志物,可是良性乳腺疾患、子宮內膜異位、卵巢囊腫等患者的血清CA15-3也可超過正常值。
CA724(癌抗原724),是胃癌的最佳腫瘤標志物之一,相對而言良性疾病對CA72-4影響較小,但飲食或某些葯物會導致CA724檢測值的不穩定。
CA50(癌抗原50),與胰腺癌和結直腸癌相關,但萎縮性胃炎、胰腺炎、結腸炎和肺炎發病時,CA50也會升高。
NSE(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罹患小細胞肺癌和神經內分泌腫瘤時會增高,但若發生溶血或采血後送檢時間過長,或檢測時離心不當,使細胞破壞,均可導致NSE升高。
CYFRA21-1(細胞角蛋白19片段),與肺鱗癌、宮頸癌、食管癌相關,在肝炎、胰腺炎、肺炎、前列腺增生時也可有一定程度的升高。
PSA(前列腺特異性抗原),前列腺癌的特異性標志物,但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以及前列腺指診檢查都會引起升高。
P-HCG(P-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某些婦科腫瘤和非精原性睾丸癌時增高,但患子宮內膜異位症、卵巢囊腫等非腫瘤疾病、肺炎、前列腺增生時其含量也會有所升高。
SCC(鱗狀細胞抗原),罹患宮頸鱗癌、肺鱗癌、頭頸部鱗癌、食管癌以及外陰部鱗狀細胞癌時增高,但肝炎、肝硬化、肺炎、結核病患者中SCC值也會有所升尚。
P2-MG(P2-微球蛋白),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淋巴細胞肉瘤、多發性骨髓瘤等血液病的標志物,但腎功能衰竭、多種血液系統疾病及炎症時會升高。
其實,患者的心情隨著腫瘤標志物的變化而又喜又悲,核心是對腫瘤的恐懼,患者對標志物的態度就是對腫瘤的態度。過度緊張不是我所提倡的,還是那句話:把腫瘤標志物變化的解釋權交給醫生,患者自己則要做到難得糊塗,也許只有這樣才會更超脫些,心情才會更平和些。

3、腫瘤標志物能檢測出骨癌嗎

骨癌好像沒有特異性的腫標,一般是做SPECT骨掃描。

4、多發性骨髓瘤的典型標志物是( ) A 微球蛋白 B 甲胎蛋白 C 本周蛋白 D 鐵蛋白?

C 本周蛋白是主要骨髓瘤標志物,微球蛋白對應特定骨髓瘤類型 如輕鏈的K和 λ
M蛋白是漿細胞或B淋巴細胞單克隆惡性增殖所產生的一種大量的異常免疫球蛋白,其本質是一種免疫球蛋白或免疫球蛋白的片段(輕鏈或重鏈),而本周蛋白(BJP)是游離的免疫球蛋白輕鏈,本周蛋白只是 M 蛋白的一種類型。

5、常用的腫瘤標志物有哪些,有什麼意義?

腫瘤標志物(tumor marker,TM)是指在腫瘤的發生和增殖過程中,由腫瘤細胞本身所產生的或者是由機體對腫瘤細胞反應而產生的,反映腫瘤存在和生長的一類物質,包括蛋白質、激素、酶(同工酶)及癌基因產物等。化驗患者血液或體液中的腫瘤標志物,可在腫瘤普查中早期發現腫瘤, 並觀察腫瘤治療的療效以及判斷患者預後。目前臨床上常用的腫瘤標志物有:⑴甲胎蛋白(AFP)為原發性肝癌、睾丸癌、卵巢癌等腫瘤的標志物;⑵癌胚抗原(CEA)為消化系統腫瘤、肺癌、乳腺癌等腫瘤的標志物;⑶糖類抗原125(CA125)為卵巢癌等腫瘤的標志物;⑷糖類抗原153(CA153)為乳腺癌等腫瘤的標志物;⑸糖類抗原19-9(CA19-9)為消化系統腫瘤的標志物;⑹糖類抗原724(CA724)為胃癌、卵巢癌等腫瘤的標志物;⑺糖類抗原242(CA242)為消化系統腫瘤的標志物;⑻糖類抗原50(CA50)為消化系統腫瘤、乳癌、肺癌等腫瘤的標志物;⑼CYFRA21-1(Cy211)為非小細胞肺癌等腫瘤的標志物;⑽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為小細胞肺癌、神經內分泌腫瘤等腫瘤的標志物;⑾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為前列腺癌的腫瘤標志物;⑿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為胚胎細胞癌、滋養層腫瘤(絨癌、葡萄胎)等腫瘤的標志物;⒀甲狀腺球蛋白(TG)為甲狀腺癌的標志物;⒁鐵蛋白(SF)為消化系統腫瘤、肝癌、乳腺癌、肺癌等腫瘤的標志物;⒂β2-微球蛋白(β2-MG)在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肺癌、甲狀腺癌、鼻咽癌等患者體液中升高;⒃鱗狀細胞抗原(SCC)為宮頸癌、肺鱗癌、食管癌等腫瘤標志物。目前臨床上檢測的腫瘤標志物絕大多數不僅存在於惡性腫瘤中,也存在於良性腫瘤、胚胎組織、甚至正常組織中。因此,腫瘤標志物有動態檢查和多項聯合檢查更有價值。
那麼對於眾多的腫瘤標志物,臨床上如何選擇呢?不同的腫瘤會一些相對特異的腫瘤標志物,如CA153常出現在乳腺癌;CEA常出現在腸癌、胃癌;CA19-9常出現在腸癌、胰腺癌;CA125常出現在卵巢癌等等。臨床醫生會根據不同的腫瘤檢查不同的標志物。同一種腫瘤或不同類型的腫瘤可有一種或幾種腫瘤標志物異常;同一種腫瘤標志物可在不同的腫瘤中出現。為提高腫瘤標志物的輔助診斷價值和確定何種標志物可作為治療後的隨訪監測指標,可進行腫瘤標志物聯合檢測,合理選擇幾項靈敏度、特異性能互補的腫瘤標志物組成最佳組合,進行聯合檢測。一般來說腫瘤標志物的聯合檢測可提高對腫瘤診斷的正確率。如對於乳腺腫瘤可查CA153、CEA、CA50和SF;對於肺腫瘤可查CY211、CEA、NSE和CA50;對於肝腫瘤可查AFP、CEA、CA199和SF;對於上消化道腫瘤可查CEA、CA724、CA199、CA50和SF;對於腸道腫瘤可查CEA、CA242、CA724、CA199、CA50和SF;對某些單頂標志物如原發性肝癌AFP、卵巢癌CA125、前列腺癌PSA及甲狀腺癌TG在腫瘤檢查中也具有重要價值。
腫瘤標志物檢查的臨床意義?由於絕大多數腫瘤標志物可同時存在於惡性腫瘤及某些良性腫瘤、炎症、甚至正常組織中。所以,腫瘤標志物的特異性比較差,也就是說腫瘤標志物高不一定是腫瘤造成的;結果正常在某些情說下也不能完全排除腫瘤。比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時,AFP、CA19-9、CEA等腫瘤標志物都有可能升高。同樣,如原發性肝癌AFP的陽性率僅達75%到90%,也就是說至少還有10%左右的原發性肝癌患者的AFP為陰性。因此,腫瘤的診斷不能單獨依靠腫瘤標志物的檢查。單次腫瘤標志物升高的臨床意義並不大,只有動態的持續升高才有意義。如果體檢中發現某個或某幾個腫瘤標志物持續升高,那麼應該提高警惕,但也不必過分擔憂,需要進一步通過CT、B超、MR或最先進的PET/CT等手段檢查,必時須通過病理檢查才能明確診斷。如果腫瘤標志物只是單次輕度升高或每次檢查的結果沒有大的變化,就不必那麼緊張了。總之,各種腫瘤標志物只能作為輔助診斷的指標之一,在沒有明確診斷前,千萬不要因為某項指標輕度升高就以為自己患了癌症,而應該提高警惕,做進一步檢查和觀察。但對於已確診的腫瘤治療後,那麼腫瘤標志物檢查的意義就非常大了,如腫瘤標志物的升高往往預示著腫瘤的復發或治療效果不理想,可提示醫生調整治療方案。對大多數腫瘤標志物臨床醫師都認識較深入,但對甲狀腺癌治療後用甲狀腺球蛋白(TG)作為其療效及復發轉移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應引起高度重視。
目前對腫瘤標志物檢查結果認識上存在兩大誤區。誤區之一是有腫瘤標志物異常就認為有惡性腫瘤。誤區之二是腫瘤標志物正常就認為無惡性腫瘤。因為大多腫瘤標志物缺乏特異性,許多良惡性病變均可導致其異常,因此其升高不一定都是腫瘤。另外有些確診為腫瘤患者其腫瘤標志物在正常范圍,這可能與其產生腫瘤標志物水平較低或基因不表達有關。因此,對腫瘤標志物檢查結果要正確分析,動態檢測的臨床意義更大。盡管臨床上對高危人群體檢中也能發現早期腫瘤患者,但腫瘤標志物的檢查結果在診斷中只有輔助診斷價值,應結合臨床及其他檢查綜合判斷。而腫瘤標志物對腫瘤療效評價及復發轉移檢查意義更大一些。

6、腫瘤指標有哪幾只分別表示什麼意思

什麼是腫瘤標志物?

腫瘤標志物是指在腫瘤發生和增殖過程中,由腫瘤細胞本身合成、釋放,或由機體對腫瘤細胞反應而產生的標志腫瘤存在和生長的一類物質。主要包括蛋白質、激素、酶、多胺、癌基因產物等。它們的存在或量變可以提示腫瘤的性質,藉以了解腫瘤的組織發生,細胞分化,細胞功能,以幫助腫瘤的診斷,分類,預後判斷以及治療指導。這些物質在健康人體內並不存在或量很少,但在癌症患者中指標數值明顯高於正常人。

「理想」的腫瘤標志物一般認為應具有下列特點:(1)敏感性高,能早期測出所有腫瘤患者;(2)特異性好,鑒別腫瘤和非腫瘤患者應100%准確;(3)有器官特異性,能對腫瘤定位;(4)血清中濃度與瘤體大小、臨床分期相關,可用以判斷預後;(5)半衰期短,能反映腫瘤的動態變化,監測治療效果、復發和轉移;(6)測定方法精密度、准確性高,操作簡便,試劑盒價廉。但至今為止,尚無一種「理想」的TM。由於腫瘤基因的復雜性,沒有一種腫瘤是單一類型的,故發現「理想」的TM就十分困難。

腫瘤標志物有哪些?

1常見、通用的腫瘤標志物

CEA(癌胚抗原):空腔臟器來源,肺腺癌特異性強。正常≤3 ng/ml(不吸煙) ≤10 ng/ml(吸煙),>20 ng/ml提示消化腫瘤。是多種腫瘤轉移、復發的標志。

SCC(鱗狀細胞癌相關抗原):用如其名,鱗癌特異性;宮頸癌TM。

CA125(糖類抗原125):卵巢TM,肺癌預後的獨立TM;正常<35 u/ml。

CA153:乳腺癌首選TM,隨腫瘤分期升高而升高;正常<28ng/ml。

CA199:消化來源,胰腺癌最敏感(70%),其次是結直腸癌(45%)、肝癌(30%),正常<37 U/ml。

CA242:消化來源。

NES(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小細胞肺癌TM、神經膠質瘤TM;神經內分泌來源,是腦轉移的信號。

TPA(組織多肽抗原):反映活動、分化、浸潤性。

2幾種常見癌症的腫瘤標志物

肺癌

CYFRA21-1(細胞角蛋白21-1片段):肺鱗癌首選TM,敏感度 76.5%,非小細胞肺癌特異性 87%。

胃泌素釋放肽前體(ProGRP):小細胞肺癌的TM,靈敏度和特異性良好。在早期可發現,可用於高危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篩查,在日本已納入常規體檢項目。

p53:抑癌基因p53 的產物,陽性率與肺鱗癌術後生存相關。

具體應用:①肺腺癌:CEA(87%)、CA153;②肺鱗癌:SCC、CYFRA21-1;③小細胞肺癌:pro-GRP、NSE;④非小細胞肺癌三聯:CYFRA21-1+CEA+p53;⑤肺轉移:CA199、CA153;⑥復發:CEA。肺腺癌:CEA(87%)、CA153

胃癌

CA72-4:胃癌進展和療效TM,獨立預後因子。

沒有一種能滿足早期診斷的敏感度和特異性,通常聯合診斷。癌前病變和初期:CA199、CA242、CA724、CEA 升高。

結直腸癌

CEA、CA242、CA199:三者較敏感,然而聯合檢測不優於單一CEA。

ESM-1(內皮細胞特異分子-1):正常<37.0 ng/ml,敏感度 90.91%、特異度 95%,隨TNM分期升高而上升。它是未來之星。

肝癌

AFP(甲胎蛋白):原發性肝癌和生殖系腫瘤 TM。正常≤20 ng/ml,無肝病活動、排除妊娠和生殖腺胚胎癌,≥400 ng/ml 持續 1 月或 ≥200 ng/ml 持續 2 月者,結合影像檢查可診斷肝癌。

GP37(高爾基體蛋白73):預測早期肝癌最有前景。

CK19:AFP陰性肝癌早期診斷,敏感度50%,特異度 90.9%。

CEA+AFP+CA125:敏感度可達95.83%。

乳腺癌

CA153:早期敏感性較低(60%)、晚期敏感性為 80%,轉移性陽性率較高(80%)、晚期骨轉移陽性率可達 50%。

CA125:伴淋巴結轉移、浸潤陽性率達 44.6%。

腫瘤標志物升高=癌症嗎?

在體檢報告中,簡單的幾個腫瘤標志物數值的變化往往讓人心驚肉跳,甚至被人當成是否患癌的審判書。然而,專家表示,腫瘤標志物數值的高低與腫瘤相關,卻不等於被診斷為腫瘤。腫瘤標志物在正常組織或良性疾病中同樣可以產生,且存在個體差異,健康人發現腫瘤標志物數值高了,一定要綜合分析、動態隨訪,若指標持續成倍增加,要特別小心。同樣的,腫瘤標志物數值位於正常值內也不代表就萬事大吉。

據專家介紹,導致腫瘤標志物值升高的原因主要有:

1.惡性腫瘤患者:一般腫瘤標志物的含量會有顯著增高。但是不是所有的惡性腫瘤都會引起腫瘤標志物的升高。例如同樣是原發性肝癌,原發性肝細胞型肝癌患者檢測甲胎蛋白(AFP)絕大多數會有顯著增高,但是原發性膽管細胞型肝癌患者的AFP含量卻很少有升高的。這要根據腫瘤標志物的特異性與靈敏度來決定。

2. 正常人群:雖然腫瘤標志物是由腫瘤產生的物質,但腫瘤標志物在正常組織或良性病變中同樣可以產生,但這類人群所佔的比例是較低且存在個體差異。這類人群同樣要重視腫瘤標志物,其數值的增加可能是炎症或者是癌細胞的輕度增加。

3. 樣品存儲問題:在血液標本儲存不當也會導致腫瘤標志物的指標升高。如容器、抗凝劑、保存液及冷鏈儲藏等出現問題,會導致樣品不能准確反映檢測者的實際情況,有可能會是腫瘤標志物的值升高。

4. 葯物使用:如胸腺肽、狂犬疫苗等生物制劑的使用後,有可能引起某些腫瘤標志物指標的升高。

5. 特殊情況:例如喝酒、睡眠不好,還有就是過頻進食補品。對於女性來說,處於懷孕期或月經期時前後抽血,都會因個人身體差異產生波動。

由此可見,腫瘤的診斷不能單獨依靠腫瘤標志物的檢查,單次腫瘤標志物升高的意義並不大,只有動態的持續升高才有意義。如果體檢發現某個或某幾個腫瘤標志物持續升高,那麼應提高警惕,需要進一步CT、B超等方法檢查;特別是要通過病理檢查才能明確診斷。如果只是單次輕度升高或每次檢查的結果沒有大的變化,就不必那麼緊張了。

此外,對於惡性腫瘤患者來說,任何一種惡性腫瘤都沒有絕對特異的腫瘤標志物,且每個患者對於各種腫瘤標志物都有各自的基礎水平。因此,針對不同的疾病和不同的患者可以有不同的腫瘤標志物作為其療效監測的指標。當腫瘤經治療有好轉或因腫瘤復發轉移而病情惡化時,這些腫瘤標志物水平的變化可以作為參考。

腫瘤標志物檢查主要用於腫瘤高危人群及年齡40歲以上群體的腫瘤篩查,特別是身體出現了「癌症信號」者、嚴重污染廠礦企業的從業者、長期接觸致癌物質人群、癌症高發區或有癌症家族史的人群。即便的檢測指標偏高也不要誤認為已確診腫瘤,及時與主診大夫溝通並聽從其意見,必會得到正確的治療。

綜上所述,各種腫瘤標志物僅僅只能作為輔助診斷的指標之一,在沒有明確病理組織學診斷前,千萬不要因為見到某項指標輕度升高就肯定患了癌症,甚至進行抗腫瘤治療,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和損失,而應該提高警惕,進一步檢查和觀察。

瘤醫生網有很多的科普內容,有需要可以去看看。

7、腫瘤標志物全套指的是什麼?能說明什麼?

常見的體檢項目可分為如下幾種:

1、血清癌胚抗原(CEA):正常值小於等於3.45微克/升。最初在結腸癌患者中發現CEA升高,後來發現,在胃癌、尿道癌、卵巢癌、肺癌、胰腺癌、乳腺癌、甲狀腺髓樣癌、膀胱癌和宮頸癌患者中,有30%的患者血CEA升高。

2、甲胎蛋白(AFP):AFP是最早發現的腫瘤標志物,是診斷原發性肝癌的常用檢查項目,約87%的原發性肝癌患者,AFP高達20微克/升以上。

腫瘤標志物存在於腫瘤患者的組織、體液和排泄物中,能夠用免疫學、生物學及化學的方法檢測到。



(7)骨腫瘤的特異性標志物擴展資料:

注意事項

1、腫瘤標志物非常之多,單個標記物的敏感性或特異性往往偏低,不能滿足臨床要求,理論上和實踐上都提倡一次同時測定多種標志物,以提高敏感性和特異性。

2、腫瘤標志物不是腫瘤診斷的惟一依據,臨床上需結合臨床症狀、影像學檢查等其他手段綜合考慮。腫瘤確診一定要有組織或細胞病理學的診斷依據。

與骨腫瘤的特異性標志物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