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腫瘤 > 顳側顱骨腫瘤

顳側顱骨腫瘤

發布時間:2020-08-12 12:07:02

1、全面地介紹一下腦瘤?

顱內及椎管內腫瘤
【概述】
1. 原發性腫瘤:起源於頭顱、椎管內各種組織結構,如顱骨、腦膜、腦組織、顱神經、腦血管、腦垂體、松果體、脈絡叢、顱內結締組織、胚胎殘余組織、脊膜、脊神經、脊髓、脊髓血管及脂肪組織等;膠質瘤最多、腦膜瘤次之,再次為垂體腺瘤、神經纖維瘤、腦血管畸形等。
2. 繼發性腫瘤:轉移瘤或侵入瘤等。
【發病率】
10~12/100000人口/年,僅次於胃、肺、子宮、乳腺、食道腫瘤,約佔全身腫瘤2.5%。兒童期為7.5%。
1. 年齡:可發生於任何年齡,成人多見。
2. 性別:一般發病與性別無多大差異,但松果體瘤、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血管網狀細胞瘤、顱咽管瘤、轉移瘤、神經鞘瘤和畸胎瘤等,男性稍高於女性(男:女=3.2:1),而腦膜瘤則以女性發病率占優勢(女:男=1.2~1.5:1)。
3. 發病年齡與腫瘤的好發部位及其病理性質有一定關系:
①兒童:小腦幕下中線部位,常見髓母細胞瘤、星形細胞瘤、室管膜瘤、顱咽管瘤及松果體瘤等;
②成年:多發生於幕上,少數位於幕下,常見星形細胞瘤、腦膜瘤、垂體腺瘤及聽神經瘤等;
③老年:多位於大腦半球,以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腦膜瘤或轉移瘤等居多。
【分類】
1. 按生長部位分類:依腫瘤生長在顱內結構的不同部位而定,如額、頂、枕、顳葉,小腦、腦干、丘腦、鞍區、腦室內、小腦腦橋角區等。
2. 按病理學性質分:WHO(1995)
類 型 各自的類別
膠質細胞瘤 星形細胞瘤(含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少突膠質細胞瘤、室管膜瘤、髓母細胞瘤、脈絡叢乳頭狀瘤(癌)、松果體細胞瘤、混合性膠質細胞瘤
腦膜瘤 內皮細胞型、纖維型(纖維母細胞型)、混合型、砂粒型、血管瘤型、乳頭型、間變性(惡性)腦膜瘤
垂體腺瘤 a. 無分泌性腺瘤; b. 分泌性腺瘤:生長激素、催乳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甲狀腺刺激素、濾泡刺激素、黑色素刺激素細胞腺瘤; c. 垂體腺癌; d. 垂體細胞瘤
神經纖維瘤(含神經鞘瘤) 聽神經(鞘)瘤、三叉神經纖維瘤、舌咽神經瘤、副神經瘤等
先天性腫瘤 顱咽管瘤、畸胎瘤、皮樣或上皮樣囊腫、拉賽克裂囊腫、膠樣囊腫等
血管性腫瘤 血管網狀細胞瘤(血管母細胞瘤)
轉移瘤與侵入瘤 a. 來自肺、胃腸道、乳腺、泌尿生殖系等癌瘤的腦轉移; b. 由鼻咽癌、巨細胞瘤、脊索瘤、軟骨瘤等向顱內侵入
其他腫瘤 漿細胞瘤、淋巴瘤、黑色素細胞瘤、肉瘤或不能分類的腫瘤等
膠質細胞瘤,臨床上仍延用克諾漢(Kernohan)四級分類法:Ⅰ級:腫瘤細胞大小、形態、染色均勻一致,分化良好,屬於良性,但臨床病理發展趨於向惡性發展;Ⅱ級:部分瘤細胞大小不一,偶見瘤細胞分裂相,屬低級別惡性腫瘤;Ⅲ級與Ⅳ級:瘤細胞分化不良,大小及形態不一,深染,核分裂相多,並可見瘤巨細胞,屬高級別惡性腫瘤。
【病因】確切病因尚未完全清楚。
1.先天因素:胚胎發育過程中原始細胞或組織異位殘留於顱腔內,在一定條件下又具備分化與增殖功能,可發展成為顱內先天性腫瘤。這類腫瘤生長緩慢,多屬良性,常見有顱咽管瘤、脂肪瘤及膠樣囊腫等。
2.遺傳因素:人體基因缺陷或突變可形成顱內腫瘤.多發性神經纖維瘤屬神經系統腫瘤遺傳最具典型的代表,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腫瘤,約半數病人有家族病史。視網膜母細胞瘤系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方式傳播,單發性病灶佔3/4,具有體細胞的突變,約有12%~17%可傳給子代;多灶性病變則有細胞的染色體改變,家庭中的其他子代成員很有可能易感,約50%~65%能傳給子代。
3.物理因素:
(1) 創傷:一般認為,創傷可引起腦、腦膜瘢痕組織間變而成為腫瘤。
(2) 射線:研究發現,放射區域的細胞突變是腫瘤形成的基礎。此類腫瘤以惡性為多。
4.化學因素:誘發的腫瘤可為膠質細胞瘤、腦膜瘤、肉瘤、垂體腺瘤和松果體瘤等。
5.生物學因素:常見的致瘤病毒有腺病毒、肉瘤病毒、脫氧核糖核酸病毒、核糖核酸病毒、多瘤病毒及猴空泡病毒等。這些病毒可誘發腦膜瘤、松果體瘤、肉瘤、星形細胞瘤、膠質母細胞瘤、室管膜瘤、脈絡叢乳頭狀瘤和髓母細胞瘤等。病毒的致瘤機制是它們進入細胞後,在胞核內合成DNA時(即細胞的S期),迅速地依附並改變染色體的基因特性,使細胞增殖與分裂功能發生畸變而形成腫瘤。
【臨床表現】
取決於腦瘤的部位、性質和腫瘤生長的速度,並與顱腦解剖與生理的特殊性相關。
發病多緩慢。首發症狀可為顱內壓增高或神經定位症狀如肌力減退、軀體麻木、癲癇等。於數周、數月或數年之後,症狀增多,病情加重。
急性發病者可於數小時或數日內突然加重惡化,陷入癱瘓、昏迷,多見於腫瘤囊性變、瘤出血(瘤卒中)、高度惡性的腫瘤或轉移瘤並發急性彌漫性腦水腫,或因瘤體突然阻塞腦脊液循環通路,以致顱內壓急劇增高,導致腦疝危象。
一、 顱內壓增高:85%。
(一)原因:
1.腫瘤的佔位作用:腫瘤在顱內呈擴張性或浸潤性生長,超過顱腔代償限度(約達到顱腔容積的8%~10%),即出現顱內壓增高。
2.腦脊液循環通路梗阻:腫瘤壓迫或因腫瘤妨礙了腦脊液的吸收。
3.腫瘤壓迫腦組織、腦血管,影響血運導致腦的代謝障礙,或因腫瘤、特別是惡性膠質細胞瘤與轉移瘤的異物(如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血管通透因子)刺激反應與毒性作用,使瘤周腦組織發生局限或廣泛性腦水腫。
4.顱內靜脈迴流障礙:腫瘤壓迫較大的靜脈或靜脈竇,可導致靜脈迴流障礙,使腦組織淤血。
5.腫瘤卒中與變性:瘤內急性出血(瘤卒中)、瘤組織囊性變或壞死,使瘤體積迅速增大、腦水腫突然加重。
6.其它因素:攝入水分過多、反復嘔吐、劇烈咳嗽或用力、不適當的腰椎穿刺及肺部感染或高熱等引起的腦缺氧等,均可增高顱內壓力。
(二)症狀:
1.頭痛:多因顱內壓變化和腫瘤直接影響等因素,使顱內敏感結構腦膜、腦血管、靜脈竇和神經受到刺激所引起。為常見的早期症狀,90%的腦腫瘤病人均有頭痛。
多為搏動性脹痛或鈍痛,呈陣發性或持續性發生,時輕時重。一般於清晨或起床後出現,白天逐漸緩解,嚴重時可伴有惡心、嘔吐,每於嘔吐後頭痛多可減輕。任何引起顱內壓增高的因素如咳嗽,打噴嚏,或用力,劇烈運動等,均可使頭痛加重。
某些腦瘤所致頭痛的部位可有一定的規律性,如腦膜瘤常引起相應部位頭痛;垂體腺瘤多為兩顳側或額部頭痛;幕下腫瘤頭痛常位於枕頸及眶額部;腦室內腫瘤可因腫瘤位置移動、頭位變化,引起嚴重顱內壓增高,出現發作性劇烈難忍的頭痛,嚴重時,可發生顱內壓增高危象。
2. 惡心、嘔吐:早期或首發症狀,多伴以頭痛、頭昏。常發生在清晨空腹時,典型表現為與飲食無關的惡心或噴射性嘔吐,且常於較劇烈的頭痛、頭昏之後發生,頭位變動可誘發或加重。小兒顱後窩腫瘤出現嘔吐較早而頻繁,易誤診為胃腸道疾病;成年人嘔吐出現較晚。惡心、嘔吐是因顱內壓增高或腫瘤直接影響迷走神經核(嘔吐中樞)所致。
3.視乳頭水腫與視力障礙:與腦腫瘤的部位、性質、病程緩急有關。如顱後窩腫瘤出現較早且嚴重,大腦半球腫瘤較顱後窩者出現較晚而相對要輕,而惡性腫瘤一般出現較早,發展迅速並較嚴重。
可演變為繼發性視神經萎縮,視力逐漸下降。出現生理盲點擴大和視野向心性縮小,以及視乳頭繼發性萎縮。長期顱內壓增高常致失明。
眼球外展麻痹亦常為顱內壓增高的徵象,可出現斜視和復視。
4.精神症狀:因大腦皮質遭受損害引起,表現為淡漠、遲鈍、思維與記憶力減退,性格與行為改變,進而發展為嗜睡、朦朧或意識不清。惡性腫瘤者,精神障礙較明顯,額葉腫瘤經常引起精神症狀,或表現有欣快、易激動及痴獃等。
5.癲癇:20%~30%,其中半數病人為首發症狀。
6.生命體征變化:顱內壓呈緩慢增高者,生命體征多無變化。顱內壓顯著增高或急劇增高可表現緩脈,常慢至50次/分鍾左右,伴有呼吸深慢,血壓代償性升高等。這些已屬腦疝前期或已有腦疝的表現。如繼續惡化,則出現脈搏細速,呼吸不規則,呈抽泣或潮式樣呼吸,血壓降低以致周身循環衰竭,最後呼吸停止。下丘腦及腦室內腫瘤或惡性腫瘤,可出現體溫波動,體溫常升高。
二、 神經系統定位徵象:是腫瘤所在部位腦、神經、血管等受損的表現,反映腦腫瘤部位所在。
三、 內分泌與周身症狀。
【診斷】
1.病史與體格檢查。
2. 頭顱X線平片檢查:
3.腰椎穿刺及腦脊液檢查:包括腦脊液壓力、細胞計數、蛋白及生化測定。
4.頭顱超聲波檢查。
5.腦電圖檢查:約90%的腦腫瘤可出現異常腦電圖。
6.腦干聽覺誘發電位:對耳蝸以短聲刺激後,從雙側頭皮上記錄到的大腦皮質電位變化,其電位來源於腦干聽覺通路,故稱之為腦干聽覺誘發電位。臨床上可用來客觀地評價腦干功能障礙的部位,依波峰情況能早期診斷腦干腫瘤、小腦腦橋角區聽神經瘤或腦膜瘤等。
7.生物化學及免疫學測定:
8.腦血管造影:
9.腦室造影:經顱骨鑽孔、直接穿刺側腦室將氣體或造影劑(如碘油、碘苯葡胺等)注入腦室內,以顯示腦室系統的方法。由於顱內腫瘤的佔位效應,常壓迫相應部位的腦室和蛛網膜下腔,使其變形、移位或梗阻。依據這些改變,常可對顱內腫瘤作出定位診斷。
10.頭顱CT、頭顱磁共振成像(MRI)掃描
【治療】
1.手術治療:為目前顱內腫瘤最基本的治療方法。原則:a.生理上允許;b.解剖上可達;c.技術上可行;d.得多於失、利多於弊。
(1)完全切除
(2)次全與部分切除
(3)減壓性手術與腦脊液分流術
2.放射治療:60鈷、直線加速器或高能量X線。
原理:射線穿過組織時,在其軌跡上將能量傳送至組織細胞,細胞核對輻射極為敏感,射線通過直接作用或自由基的間接作用,使DNA結構發生改變,產生DNA單鏈、雙鏈的斷裂,導致受照組織細胞的變性與死亡。細胞的分裂與分化狀態,是影響細胞對射線敏感性的重要因素,分化程度越低、分裂越活躍的組織細胞,對射線越敏感。多數腦惡性腫瘤細胞分化程度低、增生活躍,因而對輻射的敏感性較高,是構成輻射治療腦腫瘤的重要基礎。組織細胞受照後的損傷分為潛在性致死損傷、亞致死損傷和致死損傷,其中潛在性致死損傷和亞致死損傷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修復。
3.化學治療:人出生後神經細胞即不再分裂,膠質細胞也僅有低度再生,而腦腫瘤細胞卻不斷進行核分裂,這種細胞生長繁殖之間的差異,使抗代謝或阻斷核分裂的葯物起到抑制或殺傷腫瘤細胞的作用,而不損傷正常神經細胞和膠質細胞。腦腫瘤化療要求具備幾個條件:
(1)腫瘤血管分布相對豐富,毛細血管通透性較大;
(2)化療葯物容易透過血-腦脊液屏障;
(3)化療葯物具有對腫瘤細胞有效殺傷或抑制功能;
(4)選擇有效的途徑,使腫瘤細胞處於高濃度化療葯物的環境中。
4. 激素治療:
(1)以減退腦水腫為目的,常用葯物為地塞米松10~20mg/d,靜脈滴注;
(2)針對垂體腺瘤或顱咽管瘤等作為內分泌激素的補償治療;
(3)鞍區腫瘤手術後出現尿崩症,應用垂體後葉素或長效尿崩停注射液的抗利尿作用進行治療。
5. 免疫治療:主動或被動免疫手段。宜在治療前對腫瘤行手術切除、放療、化療等,先降低宿主的瘤負荷,以最大限度增加機體的相對免疫力。
6. 中醫葯治療。

2、頭腦中有瘤有哪些症狀

1.一般症狀
1)頭痛:顱內壓增高或腫瘤直接壓迫刺激腦膜、血管及神經受到刺激牽拉所致。見於大數患者,為早期症狀,隨腫瘤發展而加重。
2)嘔吐:多由於顱內壓增加刺激延髓嘔吐中樞、迷走神經受到刺激牽拉引起。頭痛重時並發嘔吐,常呈噴射狀。小兒後顱窩腫瘤出現嘔吐較早且頻繁,易誤為腸胃疾患。
3)視覺障礙:包括視力、視野和眼底的改變,由於顱內壓增高發生視神經乳頭水腫或腫瘤直接壓迫視神經,日久皆可致視神經萎縮而影響視力,造成視力減退甚至失明。產生視神經乳頭水腫的原因系顱內壓增高,使視神經周圍淋巴鞘內淋巴迴流受限以及眼靜脈壓增高,靜脈瘀血所致。此外,還可有頭暈、復視、精神症狀、癲癇發作、頸項強直、角膜反射減退及呼吸和血壓等生命體征的改變。
2.局部症狀
局部症狀亦稱定位症狀,由於膠質瘤所在部位的不同,其所產生的局部症狀亦異。臨床可根據其表現,結合其他判斷腫瘤的位置。其中最重要的病灶症狀,即腫瘤直接壓迫刺激或破壞腦組織或顱神經的結果,具有定位價值。但以發病初期出現最有診斷意義。在晚期,由於其他部位的腦組織及顱神經受壓迫、水腫及牽扯等間接影響,而出現一些腫瘤的鄰近症狀和遠隔症狀。前者是因腫瘤附近的腦或顱神經受壓所致。如小腦腫瘤出現橋腦、延髓症狀;顳葉腫瘤出現第Ⅲ、Ⅳ顱神經障礙;外側裂腫瘤出現偏癱等。以上症狀的發生,與腫瘤壓迫、腦組織移位或腦血液循環障礙等有關。遠隔症狀是在腫瘤遠隔部位的腦神經的功能障礙,如顱後窩腫瘤,因腦積水影響額、顳、頂葉,可出現視、聽幻覺或癲癇。又如顱內壓增高時,由於第三腦室擴大亦可出現雙顳側偏盲和蝶鞍擴大等。

以下是各類腦瘤的具體症狀:

(一)膠質瘤
神經膠質瘤來自神經系統支持組織,屬外胚葉腫瘤。很多膠質瘤其瘤細胞與成熟的或未成熟的膠質細胞相似,基於這種認識,按組織發生原則進行分類,分為星形細胞瘤、成星形細胞瘤、成髓細胞瘤、少支膠質細胞瘤、室管膜瘤、松果體瘤、神經上皮瘤。
近年來根據膠質瘤的惡性程度分為I-IV級,級別序數愈高,其惡性程度愈大,即瘤細胞分化較好、無核分裂及血管增生者為I級; 有25%~50%為惡性細胞為II級; 50%~75%為III級; 75%~100%為IV級。惡性度高者瘤內常有壞死與出血,血管豐富,血管外層及內皮細胞均有明顯增生。
1.星形膠質細胞瘤
這是膠質瘤中最多見者,占膠質瘤的51.2%,本病在成人中最常見發生部位是額頂、顳葉等,兒童多發生在小腦半球。星形細胞瘤生長緩慢,病程較長,若腫瘤位於在大腦半球,其臨床特點則多出現癲癇、肢體癱瘓及感覺障礙等,顱內壓增高征出現較晚,故有長期癲癇發作而無其他體征者。如生長於小腦,則將產生小腦損害的症狀與體征,如共濟失調、眼球震顫、輪替動作障礙等;當其壓迫第四腦室,即可使顱內壓增高,引起頭痛、嘔吐、視神經乳頭水腫等症狀。發生於兒童的星形細胞瘤40%位於腦半球,位於腦干者約佔10%,後者首先表現腦干腫瘤的各種臨床表現,如交叉性麻痹等。有時亦可影響小腦而出現相應的症狀。約8%星形細胞瘤在X線平片上見腫瘤鈣化灶。
2.多形性成膠質細胞瘤
本病為成人大腦半球常見的腫瘤,占膠質瘤的23.5%,多發生在40歲左右的成年人,常位於大腦半球,從白質長出伸展到皮質,甚至可達腦膜。兒童少見,且多生長在腦干。此種膠質瘤是一種惡性度很高的腫瘤,其臨床特徵為病情進展快,病程常在1年以內,由於腫瘤生長在大腦半球,可迅速出現偏癱、失語及各種感覺障礙等。顱內壓增高出現較早,偶有因瘤內出血,突然出現昏迷、偏癱等症狀,甚至被誤診為腦血管意外。約有21%的病人為局限性體征,27.3%的病人有癲癇發作,由於腫瘤血管供應豐富,約24.1%的病人在血管造影中可見到腫瘤的病理循環,表現為腫瘤區血管增多,形成血管網。在靜脈期,擴大的靜脈可形成燭淚狀的影像,可出現動靜脈吻合。
3.室管膜瘤
此種腦瘤占膠質瘤的11.3%,為膠質瘤的第3位,較常見於兒童及成年人,本病的特點為絕大多數腫瘤位於第四腦室內,腦瘤位於幕上者,主要位於側腦室和第三腦室,其症狀因腫瘤所在部位不同而異,以頭痛、嘔吐、視力減退及視神經乳頭水腫等顱內壓增高症狀最為多見。腫瘤位於幕上者多發生在枕後部疼痛。頸後疼痛者可能腫瘤已侵入椎管內,並可有強迫頭位。位於側腦室內者,有肢體活動障礙及感覺障礙,在側腦室三角區或顳角者可有同側偏盲。腫瘤位於腦室特別是第四腦室內可活動時,患者卧位不當,致腦室梗阻,可致頭痛,嘔吐加重,甚至昏迷。位於幕下者,大多有眼球震顫,共濟失調。兒童(特別在6歲以下者)可有顱內積水。腦瘤向下壓迫延髓或向小腦橋腦角伸展時出現第V、VII、IX、XII等顱神經受累症狀,約7.4%的病人在顱骨平片上可見到腫瘤鈣化。
4.成髓膠質細胞瘤
此種膠質瘤為兒童顱後凹中線最常見的腫瘤,占膠質瘤的4.2%,占兒童顱內腫瘤的15.1%至18%。臨床特點為常迅速出現小腦中線的症狀與體征。早期即出現頭痛、嘔吐、視力減退、視神經乳頭水腫等顱內壓增高症狀。因腫瘤位於小腦蚓部,故多表現為軀干型共濟失調,下肢比上肢嚴重,出現走路不穩、步態蹣跚、昂伯氏征陽等。腫瘤位於一側小腦半球時,則出現單側共濟失調、肌張力減退、眼球震顫等小腦半球損害的體征。約1/10的病例臨床出現脊髓轉移症狀。
5.少支膠質細胞瘤
本病為成人少見的生長緩慢的腫瘤,僅占膠質瘤的2.99%。其臨床特點為大多生長在大腦半球,因其生長很慢,顱內壓增高征出現較晚,常表現有癲癇、失語、偏癱、錐體束征及感覺障礙等,而無明顯顱內壓增高症狀。X光片有68%可見到腫瘤鈣化。個別惡性度高的病例可有頭皮下、頸淋巴結等顱外轉移,並可循蛛網膜下腔播散。
6.松果體瘤
本病較少見,約占膠質瘤的1.3%,主要見於兒童或青年人。其臨床特點為早期即引起顱內壓增高,出現頭痛、嘔吐、視力減退、視神經乳頭水腫等。腫瘤壓迫鄰近腦組織時,則產生一系列症狀與局限性體征。如壓迫或影響四疊體及內外膝狀體,可產生眼球運動障礙,瞳孔擴大,光反應消失,出現視力障礙、視野缺損或周邊視野縮小等。特別是兩眼上視不能,是上丘受壓的定位體征,壓迫小腦或結合臂時,則出現共濟失調。松果體細胞可能有內分泌功能,但也可能是因腫瘤阻塞導水管,產生腦內積水,第三腦室擴大所引起的丘腦下部功能障礙的表現。松果體瘤也可能經腦脊液循環播散至脊髓。顱骨平片部分病例可顯示有鈣化。
(二)腦膜瘤
腦膜瘤又稱蛛網膜內皮瘤,是原發於顱內腦膜上的腫瘤,約占顱內腫瘤的15.7%,但在兒童腦瘤中只佔3.1%~6.9%。本病好發生在20~50歲的成年人。其平均發生年齡為30~33歲。病程平均多在2~3年以上,一般認為腫瘤起源於蛛網膜絨毛,故好發生在靜脈竇附近。其臨床特點因腫瘤部位而各異。腦膜瘤好發於大腦凸面及矢狀面竇旁佔66.5%,後顱凹14%,蝶骨87%,中顱凹4.4%,嗅溝2.3%,鞍區2.1%。
1.大腦凸面腦膜瘤
常在腦表面,與腦膜有粘連,也可在腦實質內。因腫瘤所在部位不同,故其臨床表現也不一樣,從精神症狀到運動障礙、感覺障礙、視野缺損均可出現,癲癇發生率較高,並常為首發症狀,也可有顱內壓增高的症狀與體征。
2.矢狀竇旁腦膜瘤
頭顱外表有時可發現局部逐漸隆起,甚至有壓痛,頭顱平片可見到骨質增生或骨質破壞、腦膜血管溝增寬等改變。當腫瘤位於矢狀竇前1/3時,可有長時間的頭痛、視力減退、顱內壓增高等症狀,並有精神症狀(如記憶力減退、懶散、易疲勞等)和癲癇發作,部分病人可出現對側中樞性面神經癱瘓或肢體運動障礙。
3.蝶骨嵴腦膜瘤
此部位的腫瘤常易產生蝶骨小翼或蝶骨嵴的骨質增生,造成眶壁增厚;眶內容積變小,形成單側眼球突出,並可出現眼瞼及球結膜充血、水腫。這種單眼突出既不感疼痛也不感搏動。臨床常依解剖位置將蝶骨嵴腦膜瘤分為3部分,即內側部或深部或床突部(內1/3)腫瘤、中部(中1/3)或小翼部腫瘤及外部(1/3)或大翼部腫瘤。此3部分生長的腫瘤除上述可能出現共同症狀與體征外,腫瘤位於內側部者,因腫瘤擠壓該側的第II、III、IV、V及VI顱神經,故早期可出現進行性眼肌癱瘓,面部感覺減退,特別是三叉神經第一支分布區,並可有視力、視野的改變。也可出現單眼視力下降,病側眼底呈原發性視神經萎縮,對側出現視乳頭水腫的特殊體征。以後可出現頭痛、嗅覺減退、錐體束征等鄰近腦組織或頸內動脈受壓的症狀。此區腫瘤擠壓基底節時可能引起單側震顫麻痹綜合征,頭顱平片上可見到此區有骨質增生或破壞。腫瘤位於蝶骨嵴中部(中1/3)者,常生長很大,當其向額葉伸展時,可出現精神症狀,向顳葉生長時可引起顳葉鉤回發作,並出現對側面神經癱瘓或運動性失語,多數病人均出現顱內壓增高的症狀與體征。蝶骨嵴外1/3的腫瘤其顱骨增生比在中部或內側者明顯,常發現顳前部顱骨向外隆起,並可出現顳葉性癲癇發作、單側眼球突出及其他顱內壓增高等症狀。而少有動眼神經等顱神經障礙的表現。癌瘤主要向後生長者可造成對側同側偏盲。
4.嗅溝腦膜瘤
常以嗅覺障礙開始,腫瘤向後擠壓視神經交叉則出現視力減退,眼底呈原發性視神經萎縮,視野缺損,眼外肌癱瘓,眼球突出,出現精神症狀,頭顱平片上在嗅溝區可能有骨質增生或骨質破壞。
5.引鞍部腦膜瘤
腫瘤來自鞍結節或交叉溝,產生視交叉綜合征,即包括兩眼原發性視神經萎縮、雙顳側偏盲等,但蝶鞍大小、形態常正常。另外可能產生丘腦下部機能不足的一系列內分泌症狀。
6.後顱凹腦膜瘤
本病可發生於腦干腹側基底動脈附近,產生腦干受壓及顱神經受牽扯的症狀。生長在小腦背側凸面或天幕下面,可出現單側小腦損害及顱內壓增高症狀,如頭痛、嘔吐、視力減退、視神經乳頭水腫、眼球震顫、共濟失調等。生長在小腦橋腦角則可出現病側聽力障礙,周圍性面神經癱瘓,面部感覺障礙,吞咽、發音困難,共濟失調,對側錐體束征等小腦橋腦角綜合征,但顱內壓增高症狀出現較晚。小腦橋腦角腦膜瘤可與聽神經瘤相鑒別,後者首發症狀常為耳鳴、眩暈及進行性聽力下降等第2對顱神經功能障礙,以後才出現面神經癱瘓,面部感覺障礙,吞咽、發音困難及小腦體征。而腦膜瘤則不一定先侵犯第8對顱神經,其症狀發展過程不如聽神經瘤規律,聽力消失者較聽神經瘤為少,舌咽、迷走及副神經受累多見。
7.側腦室內腦膜瘤
本病少見,常位於左側,一般在三角區,由於腫瘤阻塞室間孔可出現陣發性頭痛,其頭痛部常為一側,並可出現嘔吐、視神經乳頭水腫、對側同向偏盲、感覺或運動輕度障礙及小腦體征等。
(三)腦垂體瘤(又稱垂體腺瘤)
垂體腺瘤是原發於腦垂體上的腫瘤。
腦垂體系由前葉及後葉所組成,垂體前葉是在胚胎早期原始口腔頂部後上方發生的上皮性突起發育而成;垂體後葉則由原始腦室的第三腦室底部發生的突起,即漏斗尖部發育而成。垂體位於蝶鞍內,上蓋以鞍隔,但有垂體柄穿過鞍隔與丘腦下部密切相連。
垂體瘤系指垂體前葉(腺部)所發生的腫瘤而言,為成年人常見的顱內腫瘤之一,多發生在20~40歲的青壯年,因腫瘤來自腦垂體腺部,故主要位於蝶鞍內。由於腫瘤在鞍內生長可壓迫正常垂體腺,並向上經過鞍隔壓迫視交叉或視神經,腫瘤如穿過鞍隔,則可向上突入第三腦室前部、側腦室或嵌入額葉等引起垂體腺瘤的一系列特殊臨床表現,即視神經或視交叉受壓表現,出現內分泌及代謝障礙以及頭痛及顱內壓增高等3組症狀與體征。此外尚可因腫瘤擴展壓迫鄰近組織而出現其他症狀與體征。垂體腺瘤多數為生長緩慢的良性腫瘤,腺瘤極少見。在臨床及病理上可按細胞染色的性質將垂體腺瘤分為嫌色性、嗜酸性、嗜鹼性和混合性4類。其臨床特點有如下幾方面:
1.視神經受壓症狀與體征
由於腫瘤生長在蝶鞍內,向上發展則壓迫視交叉或視神經而造成視力、視野的改變,90%以上的病人都有視力減退,也可為單眼視力減退,甚至造成一目或雙目失明。視野的改變可因壓迫神經或視交叉而有所不同,視交叉受壓則產生雙顳側偏盲,或一眼顳盲,腫瘤如位於一側壓迫視束或視神經時,可產生對側同向偏盲,或一眼全盲。70%以上的病人都有眼底改變。大多數為原發性視神經萎縮,其程度因視神經受壓程度而異,從視乳頭色稍談到典型的原發性視神經萎縮。僅少數病例因有顱內壓增高而產生視神經乳頭水腫。
2.內分泌及代謝障礙症狀及體征
垂體腺內分泌功能很復雜,主要是在中樞神經的支配下,通過內分泌控制著人體的生長、發育、物質代謝及性器官、性功能等生理活動的調節。已知垂體前葉分泌6種激素,即生長激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催乳激素、促甲狀腺激素及兩種促性腺激素。而嗜酸性及嗜鹼性腺瘤細胞本身即具有內分泌功能,可引起激素水平過高,表現垂體功能亢進,但腫瘤也可擠壓正常垂體腺,造成垂體功能低下。另外腫瘤向上可使丘腦下部,向後可使垂體後葉受累。垂體後葉含有抗利尿激素與催產素等,故垂體後葉受累可出現尿崩症。
3.垂體功能低下
垂體功能低下的程度與正常垂體腺細胞受壓的程度有關。由於垂體前葉機能低下以致其所控制的內分泌腺萎縮,表現多方面的功能障礙。
1)性功能低下及第二性徵的改變:由於性腺機能減退,在男性表現為性慾減退、陽萎、睾丸萎縮、胡須稀少、陰毛、腋毛脫落以及皮下脂肪沉著,皮膚變得細膩呈女性化。在女病人主要表現為月經失調、閉經、子宮及附件萎縮、乳房萎縮、毛發脫落、性慾減退或消失、產後不泌乳等。
2)甲狀腺功能減退:表現為畏寒、嗜睡、精神抑鬱、食慾不振、疲倦無力、閉經、非指凹性水腫、皮膚干糙、少汗、基礎代謝率低、易感染、血清蛋白結合碘吸收率降低等。
3)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往往不大明顯。較常見者為體力虛弱、易疲乏、抵抗力低、易感冒、食慾不振、體重減輕、脈搏細小、血壓低、血糖低等。但對電解質代謝等無影響。尿中17酮及17羥類固醇排出量也低於正常。
垂體嫌色性腺瘤或嗜酸性腺瘤的晚期常表現為垂體功能低下。
4.垂體功能亢進
嗜酸性細胞能產生生長激素及催乳激素。嗜鹼性細胞產生促甲狀腺激素、促腎上腺激素及促性腺激素等。因此,這類腫瘤可造成垂體功能亢進,尤其是在早期。嗜酸性腺瘤雖可有生長激素分泌過多,但又可擠壓嗜鹼性細胞,造成其功能低下。
(1)生長激素亢進:嗜酸性垂體腺瘤如發生在骨骺閉合前(成年前)表現為巨人症,發病在成年後則為肢端肥大症,介於兩者之間的為混合型。巨人症者,身材高大,肌肉發達,性器官發育較早,基礎代謝常較一般為高,且血糖過高,糖耐量減低,少數病人有糖尿病。當生長至最高峰後,逐漸開始衰退,出現精神不振、智力遲鈍、四肢無力、肌肉鬆弛、毛發脫落、性慾減退,常不能發育,代謝率低於正常,心率緩慢。在成年人發病,因骨骺已癒合,故表現為肢端肥大症,逐漸出現有關的症狀和體征,如頭面部表現下頜增大,下唇增厚,耳鼻長大,舌大而厚,眼窩、前額骨、顴骨都增大,牙齒稀疏,顱骨增厚,上頜竇、乳突擴大,四肢長骨也變粗,手指、足趾粗而短,手背厚而寬。脊椎骨也增寬,但常因骨質疏鬆致楔形變,引起背部後凸,腰部前凸的畸形。皮膚粗糙增厚,多色素沉著,毛發增多,呈男性分布的外部表現。
(2)促性腺激素亢進:促使其靶腺分泌性激素增多,男性初期可有性功能亢進,以後逐漸衰退。女性則月經少,閉經,乳房發達,泌乳期可延長至停止哺乳後數年之久。
促甲狀腺激素亢進:病人常有甲狀腺腫大,少數病人有甲狀腺功能亢進,基礎代謝率增高,但有時可降低,血膽固醇也增高。
(3)促腎上腺皮質激素亢進:促使其靶腺分泌過多的腎上腺皮質激素,腎上腺多增大,少數病人有腎上腺皮質腺瘤形成,10%~20%的病例有糖尿病,1/3的病人糖耐量曲線不正常,呈隱性糖尿病曲線。此類表現除與促腎上腺激素有關外,也與生長激素有關。
(4)嗜鹼性細胞功能亢進:促甲狀腺、促腎上腺及促性腺激素等均受影響,可產生柯興綜合征,患者表現為向心性肥胖,以臉、頸及軀幹部更為明顯,四肢相對瘦小,臉圓如滿月,紅潤多脂,常有痤瘡,上背部也有脂肪沉著,皮膚菲薄,伴紫紋,呈大理石樣。骨質疏鬆,易骨折,也可引起佝僂、背痛、胸痛。多數病人有糖尿病,但臨床上有症狀者僅佔1/3~1/4。病人可有鈉與水瀦留,氮與鉀的排出增多,發生水分蓄積、高血壓等。部分女性病人閉經,陰蒂肥大,多毛,呈男性化。男性則陽痿,性慾減退。
5.垂體後葉及丘腦下部受累症狀
腫瘤影響垂體後葉或丘腦下部則可產生嗜唾、多飲、多尿、體溫低下以及水、電解質及脂肪代謝障礙等。
6.頭疼及顱內壓增高症狀和體征
垂體腺瘤常引起頭痛,少數病人因腫瘤突入第三腦室前部引起顱內壓增高造成頭疼、嘔吐、視神經乳頭水腫等症狀。但大多數垂體腺瘤並無顱內壓增高而帶有頭疼,其頭痛可能因腫瘤在鞍內生長使鞍膈張力增高所致,也可能因腦膜、血管、神經等敏感性結構受牽扯所致。另外因顱骨增厚、骨質增生影響腦膜、血管也可引起頭痛。嗜酸性垂體腺瘤患者不但有頑固性頭痛,且常有四肢及脊背痛。
7.其他症狀與體征
(1)腫瘤向鞍上發展突入第三腦室前部,造成室間孔梗阻,除出現顱內壓增高症狀以外,並可影響丘腦下部或垂體後葉造成尿崩症、嗜睡、昏迷、體溫調節障礙等。
(2)向鞍旁發展除壓迫視神經或視束可造成視力視野的改變外,常可壓迫海綿竇,出現單側眼球突出,及第Ⅲ、IV、VI與V顱神經第一支受累症狀,其中以第III顱神經受累最多見。
(3)腫瘤腐蝕鞍底,可造成腦脊液鼻漏。
(4)腫瘤向額、顳葉伸展,可出現癲癇、偏癱、錐體束征、嗅覺障礙及精神症狀及幻覺等。但臨床上少見。
(5)垂體卒中:由於蝶鞍骨壁堅固,垂體腺瘤(多為嗜酸性腺瘤)生長快者因其受骨壁的限制,使瘤內壓力增高導致血管閉鎖或血栓形成,因此可使腫瘤一部分或全部出現出血、壞死,使瘤體突然膨大,更增加對殘余腺組織及鄰近結構的壓迫,特別是引起視力障礙的迅速加重。因腫瘤造成血管性損害同時在腳間池可出現血液或無菌性炎症,因此垂體卒中的臨床表現特徵為突然發生劇烈頭疼、嘔吐、頸肌強直、嗜睡或昏迷,並有急劇的視力喪失,可突然一目或雙目失明,或有III、IV、VI顱神經的障礙,甚至可使一側頸內動脈受累而出現偏癱。丘腦下部受壓則可出現嗜睡、體溫過高等。並出現垂體機能減退和繼發性腎上腺皮質機能不全現象。腰穿腦脊液中常含有血液。
(四)顱咽管瘤
本病又稱牙釉質細胞瘤或成釉質細胞瘤、鞍上上皮樣囊腫等。居顱內先天性腫瘤的首位,占顱內腫瘤的5.1%,占兒童腦瘤的13%~15.8%,為兒童目前最常見的腫瘤。原始口腔頂在脊索的前端向上突起稱為Rathke氏袋,以後形成垂體腺部,即前葉。Rathke氏袋下方與口腔連接部分發育過程中逐漸變細,稱為顱咽管或垂體管,以後逐漸消失。但在垂體形成後可有一些顱咽管殘余上皮細胞存留,特別常存在於垂體漏斗部,由此處發生的腫瘤稱為顱咽管瘤。腫瘤多位於鞍內,常內鞍上生長,進入第三腦室阻塞室間孔,也突入側腦室前部。此腫瘤常為囊性或實體加囊腔,一般與周圍組織分界清楚,但對腦垂體及丘腦下部常造成壓迫性破壞,引起相應的症狀,本病以兒童多見,其臨床特點為:
1.顱內壓增高症狀
多見於腫瘤位於鞍上者,因腫瘤阻塞室間孔引起顱內壓增高,發生頭疼、嘔吐及視神經乳頭水腫等。
2.腦垂體及丘腦下部損害症狀
主要為內分泌障礙,參閱前節垂體前葉受損,兒童表現身體發育停滯,出現性器官或其他器官發育障礙,基礎代謝率降低,出現糖代謝障礙及腎上腺皮質機能減退等。丘腦下部或垂體後葉受損可致多飲、多尿。
3.視神經或視交叉受壓症狀
可造成原發性視神經萎縮和視力、視野的改變,因腫瘤的位置不同,對視神經或視交叉造成的損害亦不相同,兩眼視力減退的程度亦常不同,視野的改變亦不規則,多數為雙顳側偏盲或象限盲,但亦可為同側偏盲或單眼失明。
4.間葉性腫瘤
本病是原發於顱內間葉組織的腫瘤,常見的顱內間葉性腫瘤有血管網狀細胞瘤及腦血管畸形兩大類。
1)腦血管畸形
本病雖也可泛稱為腦血管瘤,但與真正的腫瘤也有所不同。其名稱與類型比較復雜,故有人提議將其簡化為動靜脈型和毛細血管型,此兩型較為多見,尤其是動靜脈血管瘤最為多見。其臨床特點為畸形的血管破裂、出血或栓塞。患者表現為頭痛、癲癇發作最為常見,其他神經系統功能障礙的表現取決於病灶的部位與范圍。
2)血管網狀細胞瘤
本病幕上、幕下均可生長,但以小腦半球為多見,屬良性腫瘤,占顱內腫瘤的2.3%。 臨床特點為,本病多發生在20~40歲的成年人,少數病例有明顯的遺傳傾向,同一家族中可有多數人發病,腦血管網狀細胞瘤的臨床表現亦與其所生長的部位有關。腫瘤常位於小腦半球通常先產生顱內壓增高症狀,病程一般較短,很快出現頭疼、嘔吐及視神經乳頭水腫等。隨後才出現局限性定位體征,如眼球震顫及共濟失調等小腦損害的體征。顱神經以面神經、外展神經最易受累,並可出現角膜反射減退及強迫頭位。位於幕上的腫瘤病程較長,初發症狀常不是顱內壓增高,而是局限性定位體征,因其所在部位不同可產生偏癱、失語、癲癇、視野缺損及感覺障礙等不同症狀。無論腫瘤位於幕上或幕下,當瘤內發生內出血時,其體積突然膨脹,可使症狀急劇惡變。部分病人常出現腦膜刺激征及腦脊液變黃,腦脊液中蛋白含量增高。
部分病例除顱內有血管網狀細胞瘤外,同時在視網膜有血管瘤,在身體其他器官如肝、腎、胰腺等亦有血管瘤或囊腫者稱為Lindau病。少數病人可能有紅細胞增多症存在。

3、急!左頷下區有腫物去看醫生要看什麼科!謝謝!

頭頸科,或者外科。

4、顳葉腫瘤的檢查

1.顱骨平片
可出現顱壓增高表現、腫瘤鈣化,出現於顳葉腫瘤的相應部位;顱骨局部破壞和增生等,也常於與腫瘤所在部位一致。上述顱骨平片的檢查,常是診斷顳葉腫瘤的可靠證據。
2.腦室造影
顳葉腫瘤時腦室造影主要是確定腫瘤所在的位置,其表現特點如下:
(1)前後位像 側腦室向健側移位。透明隔與第三腦室呈弧線形移向對側。前角之上外角變尖,指向外方或上外方。側腦室外側壁凹陷,橫徑變小。
(2)側位像 在側位像和前後像上,下角的變化明顯。腫瘤位於下角上方,則下角移位,移位可為全部或一部分;位於下角下方,則下角上移;腫瘤居於外側,下角內移;居內側,則外移。下角上移位,則下角與體部間距離變小。
3.腦血管造影、顳葉腫瘤的頸動脈造影
主要是以血管移位的情況而作腫瘤的定位。
4.腦電圖
顳葉腫瘤腦電圖檢查,局限性δ波發現率很高,約90%以上,δ波頻率較慢(0.5-2次/秒)並為持續性。背景α波多異常。
(1)顳前腫瘤 多形性δ波比較局限於顳前導聯。背景α波一般不受影響。棘波發現率較高。
(2)顳後腫瘤 多形性δ波主要出現在顳後部和顳前部,可波及到頂下部、頂部和枕部。腫瘤周圍有快波減弱和θ波。病側背景的α波常有節律紊亂,頻率變慢,波幅變低或消失等改變,這些特點可以用來與顳前腫瘤作鑒別。
(3)顳頂枕部腫瘤 在顳後、頂下、頂和枕部均可出現明顯的δ波,但一般以頂下部為著。兩側特別是病側α波有明顯的紊亂並混有散在性δ波、θ波。
5.腦超聲波
顳葉腫瘤的超聲波檢查,其定位陽性率最高。除出現腫瘤波外,中線波向對側移位最明顯。腦室擴大或腦積水時,側腦室波的振幅增大,側腦室波和中線波的距離變大。
6.同位素腦掃描
顳葉腫瘤同位素掃描,根據腫瘤的性質、部位、大小及供瘤血管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現,顳葉腫瘤的掃描陽性率較高。
7.腦CT、MRI檢查
CT診斷顳葉腫瘤主要是根據腫瘤組織的密度改變和腫瘤對腦室系統的壓迫移位來判斷。有些腫瘤顯示密度高,CT圖像清晰;有的腫瘤因有鈣化沉著,對比清楚;有些腫瘤或因瘤組織壞死,或因病灶周圍水腫等變化而顯示為均勻或不均勻之低密度區。顳葉腫瘤多為膠質瘤和腦膜瘤,CT檢查多顯示為高密度區,亦有少數腫瘤有鈣化,囊變、壞死、水腫等顯示其不同的密度變化。側腦室和第三腦室常見受壓、變形、移位等。而MRI則以其橫、矢、冠三維、多角度和T1、T2、彌散加權、增強等多參數對照等見長,對顳葉腫瘤的定性、定位診斷至關重要。

5、能否詳細講解一下顱內腫瘤?

顱內腫瘤

intracranial tumors

小兒顱內腫瘤為什麼會發熱?

6、我是否得了腦瘤?跪求!!!

腦腫瘤的早期症狀可能會不明顯一些,但是也包括頭痛,區別於其他疾病導致的頭痛,一定要到醫院檢查,是否由於腦腫瘤引起的頭痛。
視力下降,一定要到正規的醫院檢查視力或者頭部核磁,排除視神經、視交叉和視覺中樞對腦腫瘤的壓迫,影響視力下降。
聽力下降,患者出現耳鳴導致聽力下降。肢體運動和感覺障礙,出現一側肢體肌力下降,面癱,顱內壓增高、頭痛、惡心、嘔吐、視乳頭水腫及視力減退、猝倒、意識模糊、精神淡漠,可以發生癲癇甚至昏迷。
重度急性顱內壓增高時,常引起呼吸、脈搏減慢,血壓升高。

7、顱內腫瘤的症狀有哪些?

小兒顱內腫瘤好發於中線及後顱窩,故易早期阻塞腦脊液循環通路,出現顱內壓增高,壓迫腦乾等重要結構,病程常較成人短。同時,由於兒童顱骨發育不完全,代償能力較成人強,因此局限性神經系統損害症狀相對較成人少。主要系顱內壓增高所致,常見症狀如下:
1.一般症狀小兒顱內壓增高可表現為煩躁和易激惹,有的則淡漠或嗜睡。若有意識障礙、脈緩、呼吸減慢、血壓增高說明已進入腦疝前期,需做緊急降顱壓處理。小兒顱內壓代償能力較成人高,顱壓增高出現較晚,一旦失代償則病情急劇惡化,故早期診斷十分重要。
2.嘔吐約70%~85%的患兒有嘔吐,此為顱內壓增高或後顱窩腫瘤直接刺激延髓嘔吐中樞所致。在部分患兒(約10%~20%)嘔吐是惟一的早期症狀,其中嬰幼兒多見。嘔吐可與頭痛或頭暈伴存,嘔吐並不全為噴射性,以清晨或早餐後多見,常在嘔吐後能立即進食,其後又很快嘔吐,少數患兒可伴有腹痛,早期易誤診為胃腸道疾患。
3.頭痛70%~75%的患兒有頭痛。幕上腫瘤頭痛多在額部,幕下腫瘤多在枕部。主要是顱內壓增高或腦組織移位引起腦膜、血管或腦神經張力性牽拉所致。頭痛可間歇性或持續性、隨病程的延長有逐漸加重的趨勢,但當視力喪失後多明顯緩解。嬰幼兒不能主訴頭痛,可表現雙手抱頭、抓頭或陣發哭鬧不安。對小兒頭痛應引起重視,因為此年齡期小兒很少有功能性頭痛。
4.視覺障礙視力減退可由於鞍區腫瘤直接壓迫視傳導通路引起視神經原發性萎縮,更多是因顱內壓增高出現視盤水腫引起的繼發性視神經萎縮。視盤水腫取決於腫瘤的部位、性質及病程,後顱窩腫瘤較大在腦半球者發生早且重,腫瘤惡性程度越高或病程越長,視盤水腫越明顯。兒童視力減退易被家長忽視,故有此主訴者不到40%,早年約有10%的患兒就診時雙目近失明或失明。本組2000例患兒中視盤水腫者佔75%,視神經原發萎縮者為8.4%,視野改變者較少。鞍區較大的腫瘤可有雙顳側偏盲;視盤水腫後期可有視野向心性縮小,但小兒視野檢查常不能合作。
5.頭顱增大頭顱增大及破壺音(McCewen征)陽性,多見於嬰幼兒及較小的兒童,因其顱縫癒合不全或纖維性癒合,顱內壓增高可致顱縫分離頭圍增大,叩診可聞及破壺音。本組頭顱增大者佔48.9%。1歲以內的嬰兒也可見前囟膨隆及頭皮靜脈怒張,但不如先天性腦積水者嚴重。腫瘤位於大腦半球凸面者尚可見頭顱局部隆起,外觀不對稱。
6.頸部抵抗或強迫頭位小兒顱內腫瘤有此表現者多見。第三腦室腫瘤可呈膝胸卧位,後顱窩腫瘤則頭向患側偏斜,以保持腦脊液循環通暢,是一種機體保護性反射。頸部抵抗多見於後顱窩腫瘤,因慢性小腦扁桃體下疝或腫瘤向下生長壓迫和刺激上頸神經根所致。對此類患者要防止枕骨大孔疝的發生,應盡早行腦室穿刺外引流或脫水葯降低顱內壓。
7.癲癇發作小兒腦腫瘤癲癇發生率較成人低,原因有:小兒幕下腫瘤較多;而且惡性腫瘤多見,腦組織毀損症狀多於刺激症狀。本組有癲癇發作者佔10%。
8.發熱病程中有發熱史是小兒腦瘤的特徵表現,本組發病率為4.1%,這與小兒腦瘤惡性者多及體溫調節中樞不穩定有關。
9.復視及眼球內斜視多為顱內壓增高引起展神經麻痹所致,可同時出現,多為雙側性。
小兒出現無明顯原因的反復發作性頭痛和嘔吐時,應考慮顱內腫瘤的可能性。不可因症狀緩解而放鬆警惕,應進行仔細耐心的神經系統查體。對疑有顱內腫瘤的患兒應酌情做顱腦X線、腦CT、MRI等輔助檢查。

8、左側額部顱骨左側顳部異常強化灶是什麼意思?

是不是出了車禍手術過的?如果真是這樣的,只有人能康復,這個問題不大哦,可以再手術糾正好的呢。

9、(疑似)左側頂葉腫瘤有些什麼需要注意的

頂葉腫瘤
頂葉腫瘤概述

頂葉腫瘤發生率較額、顳葉者低,腫瘤多為膠質瘤,約占顱內膠質瘤的8.52%;其次為腦膜瘤,約占顱內腦膜瘤的6.50%;再其次為轉移瘤。好發於成年人。頂葉功能甚為復雜,它主要是分析、綜合各種感覺信息,藉以分辨和確定刺激性質和部位。因此,頂葉腫瘤的損害主要表現為對側半身的感覺障礙,多數病人均可出現肯定的症狀和體征,尤其伴有局限性感覺性癲癇發作,則更有定位診斷價值。經過幾十年來對頂葉的失結構症、偏癱感覺無知症、失定向症、Gerstmann綜合征等的研究,人們對頂葉症狀的認識有了更進一步的提高。根據病人出現的症狀和體征,均能作出較為准確的定位診斷。但確有少數病例,特別是生長緩慢的腦膜瘤,即使累及大部頂葉,也可無明顯的症狀出現。

表現

;頂葉腫瘤時引起的損害主要表現為病灶對側的感覺障礙,並累及視覺和語言等功能。

1.感覺障礙; 感覺障礙分一般感覺障礙和皮層感覺障礙。頂葉腫瘤所致的一般痛、溫覺障礙多不明顯,即使出現,也都發生在肢體遠端,呈非常輕微的手套或襪子型的感覺障礙。這是由於丘腦也接受部分痛、溫覺的沖動所造成的。皮層感覺障礙主要表現為病變對側肢體位置覺、兩點分辨覺、觸覺定位及圖型覺的障礙。如病人在閉眼情況下,對手裡所握持的物體,雖然能感覺到,但不能判斷該物體的重量、大小、形狀、質地等,甚至在皮膚上寫簡單的數字也不能認知,因此,不能完成對物體的綜合分析,稱為實體覺喪失,這是中央後回頂上小葉廣泛破壞而引起的結果。皮質感覺障礙還可表現為感覺忽略症,當刺激患側肢體時,感覺可完全正常或稍減退,如同時刺激兩側肢體,則只引起健側肢體的感受,而患側肢體全然被忽略。當觸覺刺激患側肢體的因素已經除去之後,病人在一段時間內仍感到有受該刺激的感覺繼續存在,稱為觸覺滯留現象。

2.體象障礙; 病人對自體結構的認識發生困難,這種現象尤其右側頂葉病變多見,產生的機理,目前尚未得到充分的了解。臨床表現甚多,如病人對自己的偏癱漠不關心,不注意,好象與已無關,毫無焦慮之意,稱為偏癱失注症。病人對自己的偏癱全然否認,甚至當將癱瘓的肢體提示給病人時,堅決否認是自己的肢體,有時認為是別人的手或腳,或以無關的理由來解釋肢體不能活動的原因,此種現象稱偏癱不識症。有的病人出現失去肢體的感覺,認為自己的肢體已不復存在,癱瘓的肢體並非是自己的,自己的肢本已丟失。另一種表現是感覺到肢體多出了一個或數個,這種表現稱為幻多肢症。另外還有病人出現手指失認症,身體左右定向障礙、自體遺忘症等。

3.失結構症; 失結構症也叫作結構失用症。系指對空間物體結構排列、建築、繪畫、圖案等涉及空間的關系,不能進行正確的認識和辨別,不能組合,不能理解彼此之間的關系,不能正確地使用工具進行工作,致使生活感到困難。臨床可用繪畫、搭積木等方法進行檢查,病人雖然可模仿,且各個構成部分似尚在,但缺乏布局能力及比例關系,或上下左右倒置,排列過於擁擠或分散,失去原物的形狀,沒有空間的概念,缺乏立體的關系。失結構症產生的機理,目前尚未取得一致的意見。

4.Gerstmann綜合征; 見於頂葉後下部的角回、緣上回以及頂葉移行於枕葉部位的病變時,其臨床表現主要以手指失認症、左右失定向症、失寫、失算為主。手指失認症最多見,常為兩側性,囑病人出示指定的手指,則手指辨認不能,對手指使用混亂,尤其以拇指、小指、中指最為嚴重,手指失認症是Gerstmann綜合征的重要組成部分。左右失定向症不僅對自體而在辨認他人肢體時也不能分辨左右,但對周圍環境的左右定向卻不一定有影響。失寫症,主要表現為寫字發生困難,但閱讀或抄寫時可以不出現障礙。失算症以筆算障礙明顯。

5.失讀症; 左側大腦半球頂枕葉病變時常致失讀症,即閱讀能力喪失,同時伴有書寫能力障礙。失讀症可分為兩種:

(1)皮質下失讀症:病人不能讀懂書寫或印刷的文字和不能讀音,但自發的書寫和抄寫不受障礙。病人可依靠書寫表達自己的思維,但不能讀懂自己所寫的文章或書信。皮質下失讀症常伴有偏盲。

(2)皮質性失讀症:病人除不認識和不能讀懂文字外,還常伴有失寫,且不能聽寫、抄寫和自發性書寫。

6.癲癇發作; 頂葉腫瘤所致之癲癇發作多為局限性發作,且常為感覺性,表現為病灶對側發作性感覺異常,首發部位以拇指和食指多見,但足部開始者也並非少見,以陣發性麻木、觸電樣感覺或疼痛為主,向固定方向擴展,但也可為運動性呈局限性肌痙攣或陣攣,或先以感覺症狀開始繼以運動性症狀發作,甚至演變為癲癇大發作。發作後常有兩點辨別覺。實體覺、位置覺等一過性感覺障礙。

7.偏癱或單癱; 頂葉腫瘤時常出現病變對側肢體的偏癱或單癱。癱瘓並非頂葉本身的症狀,是腫瘤向前侵及運動區所致。與癱瘓症狀出現的同時,可以見到深層反射亢進,但肌張力增高卻不明顯。

8.其它; 頂葉腫瘤時,有時還可出現病變對側肢體的肌萎縮、視物變形產生的視錯覺、對側下1/4盲或同位性偏盲,以及對地理環境關系認識方面的障礙等。

輔助

1.顱骨平片; 頂葉腫瘤與大腦半球其它部位的腫瘤一樣,根據腫瘤性質的不同,有些腫瘤也可引起顱骨不同程度的改變,如腦膜瘤可引起小范圍的顱骨內板的骨質增生或破壞等。

2.超聲波; 頂葉腫瘤的超聲波檢查多見有中線波向對側移位。

3.腦電圖; 頂葉腫瘤的腦電圖檢查表現特點是:局限性δ波或θ波的出現范圍較廣,一般以病側頂部為主,擴散到枕、顳後、顳前、額後、頂下等部位,特別是頂部大腦鐮旁腫瘤時,慢波的出現范圍更廣,往往不易與顳枕腫瘤區別。δ波局限於頂部或頂枕時,有頂葉腫瘤的可能性較大。頂葉深部腫瘤,局限性δ波一般不明顯,多顯示5~7次/秒局限性散在性或連續性θ波和懶波。頂葉腫瘤容易引起病側半球(約30%)或兩側半球(約10%)的廣泛性散在性慢波,有時顯示廣泛性棘慢波,且病例或兩側背景α波常有紊亂。

4.腦血管造影; 頂葉腫瘤的腦血管造影特點是:在前後位像上大腦前動脈呈平行側移位,大腦中動脈凸面分支向下移或部分分開。側位像上中動脈主幹下壓,腫瘤所在部位的血管受壓。

(1)頂葉大腦鐮旁腫瘤:前後位像示前動脈向對側移位,為直線形,遠端移位顯著。側位像示腫瘤偏前時,胼周動脈及其分支呈弧形;腫瘤偏後時胼周動脈末端被壓向前下或胼周動脈被推擠向前彎曲,末端分支變直或呈弧形。中動脈組向前推擠稍下移,或其末梢分散等現象。

(2)頂葉矢狀竇旁腫瘤:前後位像示前動脈向對側移位,上端明顯,胼周動脈分支下壓呈弧形,大腦鐮征陽性。大腦中動脈組均受壓變低。側位像見中動脈組向下移位,胼周動脈略下移或平直,因此處多為腦膜瘤,故常示大腦前動脈及中動脈紆曲增粗。

(3)額頂腫瘤:前後位像示大腦前動脈呈弧線形向對側移位。大腦中動脈組輕度壓低移位。整個血管變化無「○」字型表現。側位像示大腦中動脈主幹受壓變平較明顯,額頂升支動脈改變較其它部位腫瘤顯著,表現為受擠壓、拉直、分支相互分開等現象。

5.腦室造影; 因側腦室體後部及三角區與頂葉相對應,故頂葉腫瘤多示側腦室體下壓,透明隔、第三腦室呈斜線向對側移位。腫瘤偏後接近枕部,即頂枕區腫瘤,可致三角區及枕角皆下移。

6.腦CT檢查; CT對顱內腫瘤,特別是幕上腫瘤的診斷,比其它輔助診斷技術有更多的優點,是目前較為理想的檢查診斷方法。
希望以上對你有所幫助,其次,對於費用每個地區以及醫院的價格不同,建議去咨詢一下當地的醫院得到確切的治療以及價格

10、大家,幫我看看這是什麼病啊!追分50,謝謝啊

去醫院做檢查吧,有過外傷,還是保守點吧!

與顳側顱骨腫瘤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