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腫瘤 > 掌骨腫瘤症狀

掌骨腫瘤症狀

發布時間:2020-08-11 02:24:42

1、什麼是內生須

孤立性內生軟骨瘤是較常見的腫瘤,主要見於肢體上的長管狀骨和短管狀骨。隨著腫瘤的生長,患骨的皮質變薄和膨脹。這情況多見於指骨、掌骨或跖骨。孤立性內生軟骨瘤可以轉變為軟骨肉瘤,但這種惡性變多見於長管狀骨內的軟骨瘤,而短管狀骨內者很少有惡性變。 (一). 臨床表現 1.發病率 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但較少見於14歲以下和50歲以上的患者,Pongkripetch[1]報告軟骨瘤的發病率為良性骨腫瘤的第二位,佔15%,平均年齡27-47歲。無性別區別。 2.部位 孤立性內生軟骨瘤多見於肢體骨,以指骨、掌骨最為常見,其次為肱骨、股骨、趾骨、跖骨、脛骨、腓骨和尺骨。除肢體骨外,其他骨骼極少發生內生軟骨瘤,肋骨或胸骨是罕見部位中較多見者,骨盆骨和脊椎只有極個別報道。Bielecki[2] 報告了3例發生於喉部的軟骨瘤(1例甲狀軟骨、2例環狀軟骨)。不論是發生於短管狀骨或長管狀骨,一般起源於干骺端。從干骺端開始,腫瘤可波及整個骨幹,甚至侵入骨骺。若骨骺板仍存在,腫瘤跨越骨骺板的機會不大。若骨骺已與骨幹融合,則骨端極易被波及。 3.臨床症狀 開始時,病員並不感到有腫瘤存在。最早引起注意的是損傷。損傷後,局部有疼痛和腫脹。X線片可顯示有病理性骨折。Machens[3] 報告的內生軟骨瘤病例中,有38.4%的病人是出現患骨病理性骨折才發現的,11%的病人是偶然發現的。有些病員可以久已發現有腫脹,但無痛,或僅有微痛,或間歇性疼痛。只有在受傷後,疼痛才變為明顯。摸診時,腫脹指骨有堅實感;若有骨折,則局部可發生劇烈壓痛,並有熱感。長管狀骨內的內生軟骨瘤可以存在很長時間而無症狀,因此,很多這類病例在進行X線檢查時,發覺已有很多的鈣化區。內生軟骨瘤的生長很慢,症狀的出現遠在腫瘤的實際存在之後。症狀主要是發生於損傷之後,X線檢查則顯示有一個疏鬆病損。若長管狀骨的內生軟骨瘤一開始就發生疼痛,而無明顯的損傷,則應當考慮是否有惡性變的可能。 (二). 影像學表現 1.X線表現 孤立性內生軟骨瘤的X線表現是在骨幹內有一個橢圓形骨疏鬆陰影,很少波及骨骺。病損處於骨幹中央時,骨皮質膨脹不明顯,若處於一側,則可使皮質變薄而明顯膨脹。骨疏鬆區呈雲霧狀,其間可出現間隔或點狀密度增深。這種鈣化和骨化病灶更進一步說明是內生軟骨瘤。孤立性內生軟瘤主要發生於指骨。若在手指的中節指骨或近節指骨有病損,同時有上述的X線表現,幾乎可以肯定是良性內生軟骨瘤。Geirnaerdt[4] 等總結分析了35例軟骨瘤和43例I級軟骨肉瘤,其結果是中軸骨及扁平骨的病灶大於5cm與I級軟骨肉瘤有明顯關系,是預測惡性變相對可靠的依據。臨床症狀與良、惡性無明顯相關,根據X線表現如骨質破壞的輪廓邊緣、內部鈣化的形態、骨皮質的改變等判斷良、惡性的敏感性為56%,特異性為87%,惡性的陰性預測值為62%,惡性的陽性預測值為83%。單純X線平片表現預測惡變的作用有限,對中軸骨和扁平骨病灶直徑大於2cm、有臨床症狀、活檢組織學不明確者應進一步檢查和隨訪。 2.CT和MRI表現 X線平片結合臨床表現一般都可以診斷軟骨瘤,CT用於腫瘤內部無明顯鈣化、骨皮質的完整性不明確或不規則的進一步估價。MRI的作用是顯示腫瘤內部的非鈣化軟骨、病灶范圍、骨皮質有無穿破和腫瘤對軟組織的侵犯。軟骨瘤在T1加權像上顯低信號,在T2加權像上為明顯的高信號,與透明軟骨的信號相似[5]。注射Gd-DTPA增強能更好地顯示病灶,提高診斷的准確率[6、7]。 掌骨與跖骨的內生軟骨瘤的X線表現與指骨的完全相似,腫瘤部位主要是在骨乾的遠端,這一點可與骨囊腫、骨巨細胞瘤和骨軟骨瘤進行鑒別。這病損有時易與孤立性纖維結構不良混淆。根據內生軟骨瘤多見於掌骨和跖骨,同時腫瘤內可有點狀鈣化,就不難作出鑒別。至於長管狀骨上的內生軟骨瘤,主要見於骨乾的中央,皮質膨脹較小,范圍亦小。若疏鬆區內有點狀鈣化,則可說明病損屬內生軟骨瘤。若沒有這種點狀鈣化,則很難與纖維結構不良區別,須進行組織學檢查。有的長管狀骨內生軟骨瘤發生於骨端,則病灶主要向骨骺發展,並向關節軟骨延伸,而向骨幹延伸的范圍較小。 (三). 病理表現 1.大體所見 從手術刮出的內生軟骨瘤病的標本包括骨皮質碎片和刮出來的腫瘤組織。若骨皮質膨出,則骨皮質碎片較薄呈殼狀,這多見於指骨、掌骨和跖骨。若骨皮質沒有膨出,如長管狀骨,則骨皮質碎片的髓腔面均有侵蝕性的嵴突和溝紋。骨外膜一般較光滑,表面無新骨沉積。若腫瘤處曾發生過骨折,則骨表面可有骨痂形成,呈凹凸不平狀。腫瘤組織呈藍白色、堅實或略呈粘液樣的透明軟骨,其中含有暗淡的白色軟骨和黃色砂粒性組織,這些砂粒性組織為高度鈣化或骨化的軟骨。有的刮出物主要為鈣化和骨化軟骨,僅有極少的透明軟骨。長管狀骨的內生軟骨瘤一般均有較顯著的鈣化和骨化,但在有些中年人的指骨和掌骨病損,也可出現顯著鈣化和骨化。 2. 顯微鏡檢查 鏡下能觀察到軟骨的分葉性傾向很明顯,軟骨小葉被裂隙分隔開來。如在不同的視野進行比較,則不難推測這種裂隙的演變過程。它們形成於軟骨細胞隱窩的增大和融合部位,其中的細胞同時有崩解現象。這空隙最後被血管侵入。在空隙邊緣,可發生鈣化或骨化,甚至可含有脂肪或髓性骨髓。在不同的良性內生軟骨瘤中,細胞多少不等。有些富於細胞,而另一些在細胞豐富的區域內混雜著細胞稀少的區域。其實,內生軟骨瘤不會象軟骨肉瘤那樣富於細胞,此外,良性孤立性內生軟骨瘤內的細胞比多發性內生軟骨瘤病要少得多。病損的細胞間物質(即基質)可呈透明性、水腫狀或粘液樣。若基質屬透明性,軟骨細胞常位於隱窩內。隱窩一般較大,大都只含有一個細胞,也可含有兩個細胞,偶而可有一群細胞。若基質屬水腫性或粘液樣,軟骨細胞一般不再處於隱窩內,它們的細胞漿呈多極性或星形。在這種退行性過程的早期,膠元纖維被暴露,基質則呈嗜酸性染色的傾向。在蘇木素染色的切片中,基質如有鈣質小粒沉積,可呈污濁的藍色。如鈣化較顯著,顆粒在隱窩周圍特別明顯,在軟骨小葉周圍亦然,特別在靠近小葉間血管間隙的部位。如鈣化顯著,軟骨細胞可發生漸進性壞死,甚至完全消失。高度鈣化的區域,特別在血管間隙邊緣,可通過化生而骨化。當判斷一個軟骨性腫瘤是良性或惡性時,應注意細胞的成分,特別應注意一些健康而鈣化不太顯著的區域,檢查時應避免接近骨折區的組織。在肯定系良性內生軟骨瘤的代表性區域中,軟骨細胞總是小的,細胞漿色淡,並常呈空泡樣,細胞輪廓模糊。細胞核小,呈圓形,著色深。良性內生軟骨瘤的所有的軟骨細胞基本上都有上述表現,不論是否位於隱窩內,或後者是否增大。仔細搜索,可能看到個別的含有雙核的細胞,雖然它們的體積很小,但仍呈雙核。這種雙核的軟骨細胞是處於無絲分裂的狀態。在良性內生軟骨瘤內,一般都看不見軟骨細胞內存在著有絲分裂。總之,標志腫瘤為良性的細胞特徵是軟骨細胞小,單核佔大多數。 內生軟骨瘤的惡性變 凡發生於指骨、掌骨或跖骨的內生軟骨瘤,很少會發生惡性變。惡性變多見於長管狀骨內的內生軟骨瘤。在良性階段,這種腫瘤可以毫無症狀。在轉變為惡性以前,內生軟骨瘤可以有廣泛性鈣化和骨化。良性的內生軟骨瘤轉變為軟骨肉瘤的過程是較緩慢的。從細胞學上來看,在一開始時,就已有明確的變化,但這種情況是散在的,因此在檢查這類腫瘤時,應注意到細胞是否增多,是否有廣泛分布的雙核細胞出現,細胞核是否肥碩。即使這種情況是散在的,若發現在一個視野下有幾個雙核軟骨細胞,尤其是巨大軟骨細胞內含有大細胞核,或幾個核,或許多染色體團塊,就不應視為良性。 (四). 鑒別診斷 孤立性內生軟骨瘤主要發生於指骨,如手指的中節指骨或近節指骨有病變再有上述的影像學表現,幾乎可以肯定是良性的內生軟骨瘤。大多數的軟骨瘤根據影像學表現和結合臨床表現,診斷和鑒別診斷並不困難,不典型病灶需與以下病變鑒別。 1.皮樣囊腫 指骨的皮樣囊腫與無鈣化的軟骨瘤表現相似,但前者更多見於遠節指骨,後者好發於近節指骨,發病部位不同是主要的鑒別點。 2.骨的巨細胞瘤 長骨端的內生軟骨瘤有時會被誤認為骨的巨細胞瘤,尤其是沒有鈣化或骨化的病例。內生軟骨瘤一般很少有極度膨脹,同時病損比較局限。在診斷困難時,須依靠組織檢查才能做出鑒別。 3.骨梗死 高度鈣化的內生軟骨瘤有時會誤認為骨梗死,後者的X線阻射是由於壞死骨髓的鈣化以及骨組織在分解壞死後的鈣化,故鈣化陰影的界限不是很清楚,而有許多彎曲的鈣化條紋自中央區域伸出。MRI T1加權像上含有高信號的脂肪,在T2加權像上缺少高信號的軟骨。切片顯示骨壞死,隱窩內無骨細胞。 4.骨軟骨瘤 若內生軟瘤波及骨皮質的一側,可類似骨軟骨瘤,但影像學表現可將這兩種情況鑒別出來。 (五). 治 療 孤立性內生軟骨瘤的治療應視有否症狀而定。若局部發生疼痛,或壓迫周圍的血管或神經,影響關節的功能,則可作手術切除。一般的手術方法是刮除,並在空腔內植入自體或異體骨。對長管狀骨內的內生軟骨瘤,如果發生症狀,應考慮有肉瘤變的可能。對大多數的內生軟骨瘤來說,單用刮除和置入自體骨或異體骨即可。對復發病人應考慮作較底的手術,這將根據發病部和是否有惡性變來決定。對有些部位可考慮節段性切除,再加上大塊植骨來治療。惡性變的內生軟骨瘤也可用微波滅活加植骨術。

2、多發性骨軟骨瘤需要注意些什麼

多發性骨軟骨瘤病或多發性外生骨疣的發病率比孤立性骨軟骨瘤為小。它是一種骨胳發育異常,在骨胳上可形成大小不等的骨隆起。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大多數病員有家族遺傳史[3]。這病名稱很多,有時稱為遺傳性畸形性軟骨發育不良,或骨幹續連症。後者主要是指整個患骨的塑型有異常。嚴重時,兒乎所有軟骨內化骨的骨胳均有不同程度的異常。好發部位仍以膝和踝鄰近的長管狀骨最多見,呈雙側性和對稱性。

本病的發病原因尚不完全明了,(1)由於先天性胚漿缺陷;(2)由於骨骺板的錯置移位;(3)從骨膜內層的殘余幼稚細胞或化生而成的軟骨細胞逐漸生長而形成骨贅;(4)由於骨膜生長不完全,不能約束骺軟骨的增生,引起軟骨的畸形成骨贅;(5)由於在骨骼在長過程中干骺失去共塑形的能力,使干骺增寬並連續增殖而形成骨贅。 近年有人認為,本症與酸性粘多糖的代謝紊亂有關。Solomon[9]發現,多發性骨軟骨瘤病的患兒尿內排泄的酸性粘多糖量增多,但成年病員的排泄量卻正常。他認為兒童排泄量之所以增多是由於體內有大量軟骨所致。隨著年齡的增長,骨軟骨瘤成熟,軟骨成分減少,酸性粘多糖的排泄必然也隨之而減少。

一. 臨床表現

男性多見,有顯著的家族遺傳病史。所有的軟骨內化骨的骨骼均可發病,其中以四肢長管骨的干骺端最多見。常對稱性發生,下肢發病多於上肢,下肢以膝關節周圍骨骼最多。早期腫瘤小常無症狀,一般在兒童和青春期由於骨贅增生成腫塊、發生畸形、壓迫附近軟組織而疼痛時方被注意而發現。腫瘤在關節附近可影響關節功能,壓迫神徑時(特別是腓總神經)可引起相應的症狀。多發性骨軟骨瘤病在兒童早期就可發現,到青少年時,前臂可發生弓形畸形,手向尺側偏斜,有時可有骨盆和胸廓變形。

二. 影像學表現

X線表現與孤立性骨軟骨瘤相似,僅在許多骨上有不同大小的骨軟骨瘤。膝部附近的骨胳,如股骨下端、脛骨下端、腓骨上端有大小不等的骨軟骨瘤甚至膝關節上下可因骨軟骨瘤的生長而交鎖,甚至類似骨融合,除長管狀骨外,肩胛骨的脊椎緣也是常見的好發部位,然後依次為有掌骨、跖骨、指骨、趾骨、肋骨、脊椎和骨盆。髂骨嵴在與骺軟骨的連接處,可有無數的小骨軟骨瘤出現。顱骨從未發生過這種病損。發生惡性變後ECT表現惡變部位代謝明顯活躍。

三. 病理表現

1.大體所見 縱切患骨可見骨軟骨瘤並不是覆蓋於皮質上,而是一個不規則的袋狀骨皮質。這種袋狀骨皮質是純粹骨組織,在皮質下面是松質骨,在骨皮質外面有一層軟骨覆蓋。骨軟骨瘤一般無明顯症狀,只是局部腫塊形成。有時腫塊壓迫周圍組織,引起疼痛和不適。如果腫塊體積迅速增大,軟骨帽增厚至1cm以上,則須考慮惡變的可能,這在多發性者比單發性者多見(多發20%,單發1%[10])。Ochsner[11] 報告多發性骨軟骨瘤軟骨肉瘤惡性變的平均年齡為31歲,主要發生在骨盆帶周圍。

2.顯微鏡檢查 可見軟骨屬透明軟骨,若軟骨生長活躍,可見軟骨細胞排列成柱狀。覆蓋骨軟骨瘤表面的骨膜與正常骨的骨膜相連接。在這些骨膜生長層,可看到局灶性軟骨化生。在骨軟骨瘤下面,偶爾可見多少不等的砂粒狀鈣化物質。組織學檢查主要是鈣化或大部分壞死的軟骨,鈣化的軟骨基質和鈣化殘屑。這表明軟骨內化骨的正常過程發生局限性紊亂,以致原來應該破壞並被骨替代的鈣化軟骨基質堆積起來。這現象不能看作還有內生軟骨瘤存在。這些砂粒狀鈣化灶並非起源於骨內,而是起源於表面的增殖軟骨。

四. 治 療

多發性骨軟骨瘤病的存在並不一定需要作切除術。只有在局部發生疼痛,或產生壓迫症狀時,才可考慮切除有症狀或引起症狀的骨疣。手術方法同孤立性骨軟骨瘤。切除時必須將覆蓋其上的骨膜一並切除,否則容易復發。 若惡變成成軟骨肉瘤,可用腫瘤原位分離插入式微波天線滅活術,骨缺損可用異體骨重建。對骨盆的惡性變,處理比較困難,由於不易徹底切除,復發率很高,可能的話,應早期作半骨盆切除術。放射療法對軟骨肉瘤無效。

對於比較嚴重的骨畸形可待病人成年後,行截骨矯形術或骨端切除。合並肱橈關節或下尺橈關節脫位,而前臂旋轉功能明顯受限的可行橈骨頭或尺骨頭切除術。對患手尺偏明顯的可行橈骨下端截骨術,脛骨明顯外翻的可行脛骨近端截骨術。

3、骨軟骨瘤的形成原因是什麼

多發性骨軟骨瘤病或多發性外生骨疣的發病率比孤立性骨軟骨瘤為小。它是一種骨胳發育異常,在骨胳上可形成大小不等的骨隆起。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大多數病員有家族遺傳史[3]。這病名稱很多,有時稱為遺傳性畸形性軟骨發育不良,或骨幹續連症。後者主要是指整個患骨的塑型有異常。嚴重時,兒乎所有軟骨內化骨的骨胳均有不同程度的異常。好發部位仍以膝和踝鄰近的長管狀骨最多見,呈雙側性和對稱性。
本病的發病原因尚不完全明了,(1)由於先天性胚漿缺陷;(2)由於骨骺板的錯置移位;(3)從骨膜內層的殘余幼稚細胞或化生而成的軟骨細胞逐漸生長而形成骨贅;(4)由於骨膜生長不完全,不能約束骺軟骨的增生,引起軟骨的畸形成骨贅;(5)由於在骨骼在長過程中干骺失去共塑形的能力,使干骺增寬並連續增殖而形成骨贅。 近年有人認為,本症與酸性粘多糖的代謝紊亂有關。Solomon[9]發現,多發性骨軟骨瘤病的患兒尿內排泄的酸性粘多糖量增多,但成年病員的排泄量卻正常。他認為兒童排泄量之所以增多是由於體內有大量軟骨所致。隨著年齡的增長,骨軟骨瘤成熟,軟骨成分減少,酸性粘多糖的排泄必然也隨之而減少。
一. 臨床表現
男性多見,有顯著的家族遺傳病史。所有的軟骨內化骨的骨骼均可發病,其中以四肢長管骨的干骺端最多見。常對稱性發生,下肢發病多於上肢,下肢以膝關節周圍骨骼最多。早期腫瘤小常無症狀,一般在兒童和青春期由於骨贅增生成腫塊、發生畸形、壓迫附近軟組織而疼痛時方被注意而發現。腫瘤在關節附近可影響關節功能,壓迫神徑時(特別是腓總神經)可引起相應的症狀。多發性骨軟骨瘤病在兒童早期就可發現,到青少年時,前臂可發生弓形畸形,手向尺側偏斜,有時可有骨盆和胸廓變形。
二. 影像學表現
X線表現與孤立性骨軟骨瘤相似,僅在許多骨上有不同大小的骨軟骨瘤。膝部附近的骨胳,如股骨下端、脛骨下端、腓骨上端有大小不等的骨軟骨瘤甚至膝關節上下可因骨軟骨瘤的生長而交鎖,甚至類似骨融合,除長管狀骨外,肩胛骨的脊椎緣也是常見的好發部位,然後依次為有掌骨、跖骨、指骨、趾骨、肋骨、脊椎和骨盆。髂骨嵴在與骺軟骨的連接處,可有無數的小骨軟骨瘤出現。顱骨從未發生過這種病損。發生惡性變後ECT表現惡變部位代謝明顯活躍。
三. 病理表現
1.大體所見 縱切患骨可見骨軟骨瘤並不是覆蓋於皮質上,而是一個不規則的袋狀骨皮質。這種袋狀骨皮質是純粹骨組織,在皮質下面是松質骨,在骨皮質外面有一層軟骨覆蓋。骨軟骨瘤一般無明顯症狀,只是局部腫塊形成。有時腫塊壓迫周圍組織,引起疼痛和不適。如果腫塊體積迅速增大,軟骨帽增厚至1cm以上,則須考慮惡變的可能,這在多發性者比單發性者多見(多發20%,單發1%[10])。Ochsner[11] 報告多發性骨軟骨瘤軟骨肉瘤惡性變的平均年齡為31歲,主要發生在骨盆帶周圍。
2.顯微鏡檢查 可見軟骨屬透明軟骨,若軟骨生長活躍,可見軟骨細胞排列成柱狀。覆蓋骨軟骨瘤表面的骨膜與正常骨的骨膜相連接。在這些骨膜生長層,可看到局灶性軟骨化生。在骨軟骨瘤下面,偶爾可見多少不等的砂粒狀鈣化物質。組織學檢查主要是鈣化或大部分壞死的軟骨,鈣化的軟骨基質和鈣化殘屑。這表明軟骨內化骨的正常過程發生局限性紊亂,以致原來應該破壞並被骨替代的鈣化軟骨基質堆積起來。這現象不能看作還有內生軟骨瘤存在。這些砂粒狀鈣化灶並非起源於骨內,而是起源於表面的增殖軟骨。
四. 治 療
多發性骨軟骨瘤病的存在並不一定需要作切除術。只有在局部發生疼痛,或產生壓迫症狀時,才可考慮切除有症狀或引起症狀的骨疣。手術方法同孤立性骨軟骨瘤。切除時必須將覆蓋其上的骨膜一並切除,否則容易復發。 若惡變成成軟骨肉瘤,可用腫瘤原位分離插入式微波天線滅活術,骨缺損可用異體骨重建。對骨盆的惡性變,處理比較困難,由於不易徹底切除,復發率很高,可能的話,應早期作半骨盆切除術。放射療法對軟骨肉瘤無效。
對於比較嚴重的骨畸形可待病人成年後,行截骨矯形術或骨端切除。合並肱橈關節或下尺橈關節脫位,而前臂旋轉功能明顯受限的可行橈骨頭或尺骨頭切除術。對患手尺偏明顯的可行橈骨下端截骨術,脛骨明顯外翻的可行脛骨近端截骨術。

4、左手第二掌骨軟骨瘤,全麻醉,要不要用鎮痛泵呢?

不用了,如果疼的很就打針,曲馬多,杜冷定等,另外不要問麻醉大夫為什麼不用臂叢,因為他可能不善於打臂叢或者是為了你的心理壓力制定的,好多醫院的麻醉醫師打臂叢後效果都有欠缺

5、關於內生軟骨瘤的恢復

手術本身可以造成切口部分的肌腱粘連,肌腱粘連可以導致術後手指活動受限和疼痛,但說實話,軟骨瘤手術一般是進行刮除植骨術,術中對肌腱的騷擾很小,術後引起肌腱粘連的程度是比較輕的,所以一般術後手指的活動是不會受明顯影響的!
你的手指腫脹而且手心也腫脹,僅僅肌腱粘連是不太好解釋的,我擔心是切口深部的感染,即有可能是骨髓炎,還有一種可能是,你的手術刮除腫瘤後植骨用的是異體骨,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也有可能是對異體骨的反應,如果是骨髓炎就比較麻煩了,你應該化驗血常規、血沉、拍X光片來除外有沒有骨髓炎。
如果是異體骨反應的話,就不必過於擔心,應該手指充分休息,等腫脹消退後再進行循序漸進的功能練習。
最後祝你早日康復!

6、掌骨拇指側韌帶軟組織損傷怎麼治

葯酒大部分的功效是活血,而你們平時的軟組織損傷時多為
閉合性軟組織損傷
Ø 急性閉合性軟組織損傷是而由於某一刻的受力或非生理性運用而導致的局部軟組織損傷,皮膚及粘膜保持完整,,傷處與外界沒有相通。
Ø 處理原則:
ü 早期:傷後24—48小時內,局部組織缺血,急性無菌性反應劇烈,大量組織滲出水腫為主要病理改變。處理原則主要是制動、止血、防腫、鎮痛和緩解炎症反應。損傷後即刻採用制動、冷敷、加壓包紮和抬高患肢等一系列處理。嚴禁嚴傷處按摩和熱療。
ü 中期:損傷24—48後,出血停止,急性炎症消退,局部淤血,肉芽組織正在形成,組織正在修復。此期可持續1—2周。處理原則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組織的新陳代謝。可採用熱療、按摩、葯物及傳統中醫葯方法等多種方法交替進行,同時安排小運動量的功能康復練習。
ü 後期:損傷基本恢復,腫脹、壓痛等局部徵象已經基本消失,但局部肉芽組織攣縮形成的瘢痕組織的強度和彈性均低於正常組織水平,組織粘連仍然存在,再生的新組織也仍未達到正常組織的物理特性水平。處理原則是增強肌肉力量,恢復關節活動度,松解粘連。通常以功能鍛煉為主,治療可採用理療、按摩及其他中醫葯方法。

外用葯酒,主要用於運動系統的損傷治療。使用時,先將葯酒塗擦患處,然後在患處及其周圍反復按、揉、撫摩,並配合捏壓、彈撥、捋順、旋轉等輔助手法,以提高療效。

塗擦時以溫擦為宜,這樣有利於葯酒滲透到皮下組織,發揮葯物活血化瘀、消炎止痛功效。按摩時間每次約15—20分鍾,每日1次或隔日1次,一般每5次為一療程。

外用葯酒時應注意:

1.外用葯酒多數為活血化瘀、行血止痛類葯物,因而切忌內服,以免引起中毒反應;

2.按摩手法宜先輕後重,臨近結束時再逐漸減輕;

3.軟組織損傷在2天內出現局部出血、紅腫,如果在患處用力按摩,會使症狀加重,故不宜使用;

4.用葯酒按摩握拿組織時,注意不要直接按擦骨凸部,以免損傷骨面的軟組織和骨膜組織而加重病情;5.葯酒按摩方法不宜用於新鮮的骨折、關節脫位、表皮破損,對心、肝、肺、腎有嚴重疾患者也應禁止用該法治療;

6.對有骨腫瘤、骨結核、軟組織化膿性感染等,只可在疼痛較重處作表面塗抹,不要推拉重壓,以免病灶擴散。

小腿由脛骨和腓骨組成,在前而粗者為脛骨,在後而細者為腓骨,腳的足弓頂部有一塊骨頭叫距骨。踝關節就是由脛骨、腓骨下端夾騎於距骨之上形成的,俗稱「腳脖子」。脛骨下端向內突出的部分被稱為內踝,腓骨下端向外突出的部分被稱為外踝。踝關節囊前後較松,兩側較緊。踝關節的四周有韌帶加強,內側有三角韌帶,外側有三個獨立的韌帶。由於外側的韌帶較內側的韌帶弱,加上內踝較短,所以易發生足內翻(腳心朝內側)而損傷外側副韌帶。踝關節背屈時,距骨無活動餘地,但在跖屈(提起腳跟)時,距骨可向兩側輕微活動,所以踝關節往往在跖屈位發生內翻位扭傷。
青少年踝關節扭傷的發生率較高,因為學生參加體育活動較多。若活動前准備不充分,活動時易發生扭傷;姑娘們穿著高跟鞋走在高低不平的路上,或下台階時思想不集中,易發生跖屈內翻,這時外側副韌帶突然過度牽拉,可引起踝部扭傷。踝部扭傷輕者韌帶拉松或部分撕裂;重者則完全斷裂,並有踝關節半脫位,或並發骨折脫位。踝關節扭傷後,病人外跟前下方或下方有疼痛、腫脹,急性期可有瘀斑。這時做足內翻的動作會加重疼痛,做足外翻則可無疼痛。
那麼,踝關節扭傷後應該怎麼辦呢?韌帶部分撕裂、損傷者,內翻角度增加,伴有劇痛。急性期24小時內可將踝部浸入冷水中,或用冷毛巾敷於患處,每次10-20分鍾,6小時一次,可收縮血管,消腫止痛。24小時之後則需熱敷,以促使局部血液循環加快,組織間隙的滲出液盡快吸收,從而減輕疼痛。如果韌帶損傷較重,疼痛劇烈,可用4厘米寬的三條膠布敷貼踝部,自小腿內側下1/3處,三條膠條互相重疊,重疊部位的寬度約為每條膠布的一半,再圍繞小腿貼三團膠布,起固定作用,但要防止粘貼過緊,阻礙血行。外用綳帶包紮,固定2-3周。韌帶完全斷裂者,足內翻角度明顯增加,半脫位時,足處於極度內翻位,這時可在外踝下摸到空隙。此類損傷需請醫生手法復位後,用管形石膏固定傷足於90度位和外翻位4-6周。反復扭傷者多由於早期處理不當而發生關節脫位。關節脫位患者可穿包幫鞋保護踝部,並將鞋外側加高1-1.5厘米,使足保持外翻位,防止足內翻。此外,處於青春期的中學生盡量不要穿高跟鞋,平時不要追跑打鬧,體育活動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備,以預防踝關節扭傷。

踝關節扭傷怎麼辦?

7、骨肉瘤的症狀有哪些?

疼痛為早期症狀,可發生在腫瘤出現以前,起初為間斷性疼痛,漸轉為持續性劇烈疼痛,尤以夜間為甚。惡性大的腫瘤疼痛發生較早且較劇烈,常有局部創傷史。骨端近關節處腫瘤大,硬度不一,有壓痛,局部溫度高,靜脈擴張,有時可摸出搏動,可有病理骨折。全身健康逐漸下降至衰竭,多數病人在一年內有肺部轉移。
臨床上常發生於青少年,下頜骨少上頜骨多見,並有損傷史。早期症狀是患部發生間歇性麻木和疼痛,進而轉變為持續性劇烈疼痛伴有反射性疼痛;腫瘤迅速生長,破壞牙槽突及頜骨,發生牙松動、移位,面部畸形,還可發生病理性骨折。在X線片上顯示為不規則破壞,由內向外擴展者為溶骨型;骨皮質破壞,代以增生的骨質,成日光放射排列者為成骨型。臨床上也可見兼有上述兩型表現的混合型。晚期患者血清鈣、鹼性磷酸酶可升高,腫瘤易沿血道轉移至肺。
患者病程長短不一,從出現症狀到就診短則數天,長達數年,平均3~4個月。好發部位在膝關節周圍。最早出現的臨床症狀是疼痛,多為隱痛,持續性,在活動後疼痛加重。夜間痛較明顯。患部出現包塊,包塊增長速度常以月計,當腫塊明顯增大時可出現鄰近關節的反應性積液,關節活動受限。早期疼痛常於輕傷後突然發生,腫脹開始輕微,以後逐漸加重,呈偏心性梭形腫脹。腫塊硬度不一,因腫瘤質地而異,溶骨性病損者較成骨者為軟。患處皮膚發亮,表面靜脈擴張,皮溫升高。如腫瘤體積較大並鄰近關節,可影響關節功能。部分患者就診時已有其他部位轉移。
腫瘤體積的大小可根據腫瘤部位的深淺,以及腫瘤侵及軟組織大小而不一。腫塊局部伴有壓痛,其硬度根據腫瘤組織內所含的骨組織多少而不同。瘤體較大時則可出現皮膚表面血管怒張現象。
最典型的發病部位是四肢的管狀骨(佔80%),特別是股骨(40%)、脛骨(16%)和肱骨(15%)。股骨遠端、脛骨近端和肱骨近端是最常見的部位。50%~75%的骨肉瘤發生於膝關節附近。在腓骨、髖骨、下頜骨、上頜骨和脊柱骨的骨肉瘤相對少見。顱骨、肋骨、肩胛骨、鎖骨、胸骨、尺骨、橈骨和手足部的小骨骨肉瘤罕見。在長管狀骨中,骨肉瘤主要發生於干骺區。發生於骨乾的骨肉瘤約佔2%~11%。骨肉瘤可以蔓延至骺端,尤其當骺板閉合以後,但發生於骨端的骨肉瘤卻非常罕見。骨骺骨肉瘤(epiphysealosteosarcoma)主要見於股骨髁。
病人自出現症狀至來院就診時間多在2~4個月內。骨肉瘤細胞分化較好者,來院就診時間較晚,可在出現症狀半年左右。就診時病人全身情況良好,疾病發展到後期可出現發熱、體重減輕、貧血等中毒現象。出現肺轉移的病人最初肺
部可以無症狀,晚期出現咯血、氣憋及呼吸困難。
骨肉瘤的亞型:
1.毛細血管擴張型骨肉瘤較少,僅佔5%,是惡性度較高的成骨肉瘤。病史短,腫瘤生長迅速,X線片為溶骨性破壞。大體標本腫瘤呈梭形腫脹,皮質變薄,為紅褐色血竇,竇壁有腫瘤組織。鏡下:在充滿血液的腔隙里存在惡性腫瘤細胞及腫瘤性骨樣組織,X線片和低倍鏡觀察相似於動脈瘤樣骨囊腫。
2.小圓細胞骨肉瘤少見,惡性度高,預後差。X線片為溶骨性破壞,肉眼所見灰白魚肉樣,鏡下由大量密集的小圓細胞組成,細胞呈圓形、卵圓形、短梭形,包膜界限不清,胞質量少,核大小不等,核仁不清楚,細胞間有結締組織分隔。細胞間可見腫瘤性骨樣組織。
3.纖維組織細胞型骨肉瘤發病年齡通常在第3個年齡組之後。X線片為溶骨性破壞累及長骨骨端,有時有棉團狀或雲霧狀的陰影。很少有典型的骨膜反應。鏡下視野有特徵性的多形性梭形細胞及多核巨細胞,許多多核巨細胞有怪形核,有時有炎症背景,特徵性的車輻狀或螺旋狀排列,有時細胞可以有少數突起,像所有的成骨肉瘤一樣,多形細胞彌漫排列,鏡下還可見典型的腫瘤樣骨及骨樣組織形成。
4.髓內高分化骨肉瘤極少見,是惡性度低的骨肉瘤,發病年齡較大,症狀輕,X線相似纖維異樣增殖症,但邊界不清,侵犯或穿透皮質。大體標本為灰白色橡皮樣,鏡下為大量增生的纖維細胞,這些細胞核染色深,形態不一,細胞間可見數量不等的腫瘤性骨樣組織及骨。
5.多中心型骨肉瘤現代學者認為骨肉瘤是全身性疾病,多數為單發的病灶和現代檢測方法不能查出的微小病灶組成。多發型者少見,多個腫瘤病灶同時出現,而成年病人先為單發病灶,而後逐漸多發。均好發於長骨,X線表現為成骨型,AKP很高,預後較差,多無內臟轉移。
6.皮質內骨肉瘤極少見,病變常發生於脛骨乾的骨皮質內,X線在皮質內有透光區,周圍有硬化,相似骨樣骨瘤。鏡下同於一般的成骨肉瘤。可復發及轉移。
7.骨旁骨肉瘤常見,好發於30~40歲病人的股骨後側。典型的X線表現為相當緻密的陰影,位於正常骨皮質的表面,向周圍軟組織侵犯。X線片或CT可見腫瘤與皮質之間有放射透光縫隙。腫瘤表面呈完整的分葉狀,邊緣不規則。肉眼可見腫瘤為高度硬化的腫塊。鏡下:腫瘤為大量增生的梭形細胞,有輕度異形性,核分裂少見,其中可見中等量膠原纖維。這些梭形細胞間可見腫瘤性骨及骨樣組織生成。有時尚可見分化好的骨內病灶。預後較好。
8.去分化骨旁骨肉瘤罕見,可以從低度惡性骨旁骨肉瘤發展而成或由先前切除不徹底的低度惡性骨旁骨肉瘤復發而成高度惡性腫瘤。X線相似於傳統型骨肉瘤。鏡下可見分化較好的梭形細胞成分,平行而不規則的骨小梁排列,相鄰部位可見高度間變纖維肉瘤成分並可見腫瘤性骨及骨樣組織生成。預後相似於傳統型骨肉瘤。
9.骨膜骨肉瘤很少見,好發於青年人的長骨乾的表面,向外生長形成透光性軟組織腫塊,邊緣不清。中間可見放射狀骨針垂直於長骨幹。肉眼腫瘤分葉狀,有明顯的軟骨,其中有鈣化和骨化。鏡下為分葉狀惡性軟骨組織可見纖細的花邊狀的骨樣組織生成,病變晚期可侵犯髓腔。預後較好。
10.高度惡性表面骨肉瘤較少見,常發生在股骨乾的表面,骨皮質表面與髓腔不相通。X線像骨膜骨肉瘤。肉眼所見腫瘤體積較大,常見出血壞死。鏡下為高度間變的腫瘤,細胞形成腫瘤性骨及骨樣組織。預後與傳統型骨肉瘤相同。
根據病史、外傷史(誘因)、全身表現、局部體征、X線檢查能夠成立診斷。
臨床上對青少年有近膝關節的骨端疼痛,腫脹等應認真檢查,根據病史、體征及X線片、放射性核素骨掃描、CT、MRI及實驗室檢查,大多可以診斷,必要時作活體組織檢查。應注意與下述病變鑒別:骨化肌炎、掌骨和跖骨結核性骨炎(此處骨肉瘤極少發生),慢性骨髓炎、骨囊腫與巨細胞瘤等。

8、什麼是腱鞘瘤

具體位置不是在骨頭上百,是肌肉的末端的緻密度結締組織.腱鞘是由緻密的結締組織構成的問,所以腱鞘瘤也是以上述成分為住的軟組織腫塊.應該是答屬於良性腫瘤.印象中沒有惡變的高版概率性.所以如果小的情況下,還是不用動,但是權一定要密切觀察啊....

9、真的有骨肉癌嗎?

是的。
骨肉瘤(osteosarcoma)也稱成骨肉瘤,
從間胚葉細胞發展而來,是骨的原發性惡性腫瘤,在原發骨腫瘤中骨肉瘤的發病率僅次於漿細胞骨髓瘤居第二位,其組織學特點是在多數情況下腫瘤細胞產生骨樣和不成熟骨.典型的骨肉瘤來源於骨內,另一種類型來源於骨外膜和附近的結締組織,與骨皮質並列。後者較少見,但預後稍好。
本病的3/4發生於10~25歲,最小年齡為5歲。男性較女性多兩倍。
腫瘤好發於長管狀骨的干骺端,偶見於骨幹,最多見於股骨下端和脛骨上端,約佔全部病例的一半,其次為股骨和肱骨上端,很少見於腓骨、骨盆和椎體。肢體遠端發病者(如手、足)極為罕見。

骨肉瘤的骨化程度很不一致。過去習慣劃分為溶骨型和硬化型,對骨化很少、生長迅速而有壞死和囊性改變者又稱毛細血管擴張性腫瘤。目前,這種稱呼多已不用。因為骨化程度不同只是骨肉瘤的一個特點,與腫瘤的發展階段和預後無關。

1、病理變化

腫瘤源於長管狀骨幹骺端部的骨髓腔。隨後可穿透骨皮質並揭起骨外膜。骨膜穿孔,在肌肉內也能發現軟組織腫物。一般情況下,腫瘤中央部的骨化較四周為重。骨化部分為黃色砂粒狀。細胞較多的區域韌性較大,呈白色。腫瘤的縱刮面血管豐富,易出血。骨的干骺端和瘤體之間分界不清。骺板常不受侵犯,到晚期骺板破壞也較骨皮質輕。關節面的玻璃軟骨也能防止腫瘤侵入關節內。偶爾在同一骨的不同高度出現兩處原發腫瘤,即所謂的跳躍型的病變,在選擇截肢平面時應予注意。

病理診斷的難易程度差別很大。如標本內含大量肉瘤樣基質,則腫瘤骨和骨樣組織不難明確區分,但有些切片內看不到腫瘤骨樣組織,只有膠原條索,包以腫瘤細胞。腫瘤生長不太旺盛的區域只有細胞的間質。有的腫瘤主要是新生的軟骨和不典型的棱形細胞。

骨肉瘤的病理可分為四型:第一型主要是骨樣組織;第二型骨樣組織和骨組織並存;第三型沒有骨樣組織和骨組織,只有膠原纖維;第四型很少見,其主要成分為軟骨細胞和形態不一、分化不良的腫瘤細胞。病理所見和臨床聯系考慮是有價值的。單憑病理所見不能估計腫瘤生長的速度、轉移的途徑和患兒生存的時間。細胞核分裂情況是衡量腫瘤生長快慢的標志,但對估計預後的作用不大。

2、診斷要點

骨肉瘤是由肉瘤性成骨細胞及其產生的骨樣組織為主要結構的惡性腫瘤,為最常見的骨惡性腫瘤,其好發年齡11?20歲,男性多於女性,臨床表現主要是疼痛及局部腫脹,肺是其主要轉移器官,可表現為咳嗽、咯血及胸痛等。臨床上根據病人的年齡、症狀和體征,結合X線檢查和(或)CT檢查即可以確立臨床診斷。最後確診必須通過組織病理學檢查。一經確診為骨肉瘤,胸部CT檢查是推薦的標准檢查。

3、分期
骨腫瘤的TNM分期(AJCC分期,第6版)
T原發腫瘤。
TX不能估價原發腫瘤。
T0未發現原發腫瘤。
T1腫瘤最大徑≤8cm。
T2腫瘤最大徑>8cm。
T3在原發部位有非連續的腫瘤。
N局部淋巴結轉移。
NX不能估價局部淋巴結轉移。
N0無局部淋巴結轉移。
N1有局部淋巴結轉移。
M遠處轉移。
M0無遠處轉移。
M1有遠處轉移。
M1a肺轉移。
M1b其他遠處轉移。
G病理學分級。
GX不能估價病理學分級。
G1高分化。
G2中度分化。
G3低分化。
G4未分化。
註:尤因肉瘤和惡性淋巴瘤均分入G4。
R殘存腫瘤。
RX不能估價殘存腫瘤狀態。
R0沒有殘存腫瘤
R1顯微鏡下殘存腫瘤。
R2肉眼殘存腫瘤。
(2)骨腫瘤的臨床病理分期
ⅠA期 G1,2, T1,N0, M0
ⅠB期 G1,2, T2, N0, M0
ⅡA期 G3, 4,T1,N0, M0
ⅡB期 G3, 4,T2,N0, M0
Ⅲ期 任何G,T3, N0, M0
ⅣA期 任何G,任何T, N0,M1a
ⅣB期 任何G,任何T,N1, 任何M
任何G,任何T,任何N,M1b
4、治療

過去治療方法唯有截肢,缺乏有效的化學治療的葯品。目前,只要及早診斷,術前仔細分型,細心手術加上術前和術後的化療,則預後大為改觀。近年來,五年治癒率有明顯提高。治療骨肉瘤應行根治手術。有條件的病例可作局部廣泛切除而保留肢體。此外,截肢前要作活體組織檢查,以進一步證實臨床和X線診斷。為了防止腫瘤擴散可用電刀操作。

治療原則
對於低度分級的骨肉瘤,其主要治療方法是手術治療,高度分級的則需行多學科聯合治療。

⒈高分級,髓內型和表面骨肉瘤:術前化療2-6周期,至少包括以下兩種葯物:ADM,DDP,IFO,大劑量MTX,然後再評價。不可切除者行放療,化療;可切除的行廣泛切除,包括可切除的轉移灶,切緣陽性的若病理分級好的,化療,可考慮局部放療,病理分級差的,考慮局部放療,換方案化療。切緣陰性的,病理分級好的,化療2-12周期,物理治療,病理分級差的,考慮換方案化療。

⒉低分級的,骨髓腔內生長+表面骨肉瘤、骨旁骨肉瘤:廣泛切除,高分級的,化療然後與低分級的一樣隨訪後再次評價,若復發,行化療和再次手術治療。

⒊骨膜骨肉瘤:考慮化療,然後廣泛切除,切除後治療與2相同

與掌骨腫瘤症狀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