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右腳的踝關節做過融合手術,現在不能上下左右擺動,腳是放平的,像這樣可以考汽車駕駛證嗎?
如果你的運動能力是比較正常的話就可以,一般的只要不會影響到你開車就會沒有什麼問題。
2、外踝實性包塊又叫什麼
醫學術語腫塊又叫腫瘤吧。優良性與惡性之分。良性腫塊手術預後好。
3、我雙足特別是踝骨處浮腫一個多月了
腿腫即下肢浮腫、水腫,引起的原因有很多。
1、腎性浮腫。患急性腎炎慢性腎炎或腎病,由於腎血流減少,鈉、水瀦留,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尿中丟失蛋白太多,會造成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使組織間隙已液聚集而引起浮腫。
2、心源性浮腫。當各種心臟病發生右心衰竭時,由於靜脈血液不能順利迴流,引起靜脈內壓力升高,體液漏出進入組織間隙,引起浮腫。
3、肝性水腫。肝硬化時肝臟結果破壞,門靜脈迴流受阻,門靜脈壓力增高,以及肝功能衰竭時血漿白蛋白過低等因素,會引起水腫。
4、營養不良性水腫。5、局部性下肢浮腫。多由於下肢靜脈、淋巴管受阻,導致體液進入組織間隙所致,入下肢栓塞性靜脈炎、淋巴管炎、絲蟲病、盆腔或下肢腫瘤壓迫靜脈。
可見,引起腿腫的原因很多,可以是全身性疾病的一個症狀,也可能是下肢局部疾病的症狀之一,故必須到醫院作全面檢查,查明病因,才好進行合理的治療。
4、為什麼左腳踝骨周邊織會長腫瘤
香港特區腫瘤中心提醒:全身的任何部位都有可能長腫瘤,癌細胞其實就是正常細胞變異後的可無限生長分裂變異細胞。
5、右外踝軟組織腫脹。踝關節骨質未見確切異常是什麼意思
你好,這個拍片可以確定踝關節的骨沒有腫瘤和骨折的,只是關節周圍有腫脹,可能是有肌腱韌帶的損傷或者肌腱炎,出現水腫導致的軟組織水腫,這樣要制動休息,避免活動,外噴雲南白葯氣霧劑。
6、流鼻血怎麼辦????
7、踝關節痛怎麼好的快?
踝關節扭傷是運動損傷中發生率最高的,發生的原因大多是身體失去重心,落地時踩在別人的腳上或腳被絆倒時出現。扭傷時,局部會發生關節腫脹、疼痛,嚴重時甚至造成骨折。可以熱敷,注意多休息,建議佩戴護踝綁帶,還可以適量的補充一下百傲鯊鯊魚軟骨粉,幫助恢復踝關節健康。
8、腳踝骨變形突出【右腳腳踝骨處有一腫物】
可以手術切除骨突起,比較簡單,住院費用幾千就夠了,不會太貴。如果沒有異常,手術完了就可以走路了,不會影響什麼。請到同仁醫院足踝外科門診就診具體檢查一下。不用太擔心。
(董岩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9、腳踝骨結核
葯酒大部分的功效是活血,而你們平時的軟組織損傷時多為
閉合性軟組織損傷
Ø 急性閉合性軟組織損傷是而由於某一刻的受力或非生理性運用而導致的局部軟組織損傷,皮膚及粘膜保持完整,,傷處與外界沒有相通。
Ø 處理原則:
ü 早期:傷後24—48小時內,局部組織缺血,急性無菌性反應劇烈,大量組織滲出水腫為主要病理改變。處理原則主要是制動、止血、防腫、鎮痛和緩解炎症反應。損傷後即刻採用制動、冷敷、加壓包紮和抬高患肢等一系列處理。嚴禁嚴傷處按摩和熱療。
ü 中期:損傷24—48後,出血停止,急性炎症消退,局部淤血,肉芽組織正在形成,組織正在修復。此期可持續1—2周。處理原則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組織的新陳代謝。可採用熱療、按摩、葯物及傳統中醫葯方法等多種方法交替進行,同時安排小運動量的功能康復練習。
ü 後期:損傷基本恢復,腫脹、壓痛等局部徵象已經基本消失,但局部肉芽組織攣縮形成的瘢痕組織的強度和彈性均低於正常組織水平,組織粘連仍然存在,再生的新組織也仍未達到正常組織的物理特性水平。處理原則是增強肌肉力量,恢復關節活動度,松解粘連。通常以功能鍛煉為主,治療可採用理療、按摩及其他中醫葯方法。
外用葯酒,主要用於運動系統的損傷治療。使用時,先將葯酒塗擦患處,然後在患處及其周圍反復按、揉、撫摩,並配合捏壓、彈撥、捋順、旋轉等輔助手法,以提高療效。
塗擦時以溫擦為宜,這樣有利於葯酒滲透到皮下組織,發揮葯物活血化瘀、消炎止痛功效。按摩時間每次約15—20分鍾,每日1次或隔日1次,一般每5次為一療程。
外用葯酒時應注意:
1.外用葯酒多數為活血化瘀、行血止痛類葯物,因而切忌內服,以免引起中毒反應;
2.按摩手法宜先輕後重,臨近結束時再逐漸減輕;
3.軟組織損傷在2天內出現局部出血、紅腫,如果在患處用力按摩,會使症狀加重,故不宜使用;
4.用葯酒按摩握拿組織時,注意不要直接按擦骨凸部,以免損傷骨面的軟組織和骨膜組織而加重病情;5.葯酒按摩方法不宜用於新鮮的骨折、關節脫位、表皮破損,對心、肝、肺、腎有嚴重疾患者也應禁止用該法治療;
6.對有骨腫瘤、骨結核、軟組織化膿性感染等,只可在疼痛較重處作表面塗抹,不要推拉重壓,以免病灶擴散。
小腿由脛骨和腓骨組成,在前而粗者為脛骨,在後而細者為腓骨,腳的足弓頂部有一塊骨頭叫距骨。踝關節就是由脛骨、腓骨下端夾騎於距骨之上形成的,俗稱「腳脖子」。脛骨下端向內突出的部分被稱為內踝,腓骨下端向外突出的部分被稱為外踝。踝關節囊前後較松,兩側較緊。踝關節的四周有韌帶加強,內側有三角韌帶,外側有三個獨立的韌帶。由於外側的韌帶較內側的韌帶弱,加上內踝較短,所以易發生足內翻(腳心朝內側)而損傷外側副韌帶。踝關節背屈時,距骨無活動餘地,但在跖屈(提起腳跟)時,距骨可向兩側輕微活動,所以踝關節往往在跖屈位發生內翻位扭傷。
青少年踝關節扭傷的發生率較高,因為學生參加體育活動較多。若活動前准備不充分,活動時易發生扭傷;姑娘們穿著高跟鞋走在高低不平的路上,或下台階時思想不集中,易發生跖屈內翻,這時外側副韌帶突然過度牽拉,可引起踝部扭傷。踝部扭傷輕者韌帶拉松或部分撕裂;重者則完全斷裂,並有踝關節半脫位,或並發骨折脫位。踝關節扭傷後,病人外跟前下方或下方有疼痛、腫脹,急性期可有瘀斑。這時做足內翻的動作會加重疼痛,做足外翻則可無疼痛。
那麼,踝關節扭傷後應該怎麼辦呢?韌帶部分撕裂、損傷者,內翻角度增加,伴有劇痛。急性期24小時內可將踝部浸入冷水中,或用冷毛巾敷於患處,每次10-20分鍾,6小時一次,可收縮血管,消腫止痛。24小時之後則需熱敷,以促使局部血液循環加快,組織間隙的滲出液盡快吸收,從而減輕疼痛。如果韌帶損傷較重,疼痛劇烈,可用4厘米寬的三條膠布敷貼踝部,自小腿內側下1/3處,三條膠條互相重疊,重疊部位的寬度約為每條膠布的一半,再圍繞小腿貼三團膠布,起固定作用,但要防止粘貼過緊,阻礙血行。外用綳帶包紮,固定2-3周。韌帶完全斷裂者,足內翻角度明顯增加,半脫位時,足處於極度內翻位,這時可在外踝下摸到空隙。此類損傷需請醫生手法復位後,用管形石膏固定傷足於90度位和外翻位4-6周。反復扭傷者多由於早期處理不當而發生關節脫位。關節脫位患者可穿包幫鞋保護踝部,並將鞋外側加高1-1.5厘米,使足保持外翻位,防止足內翻。此外,處於青春期的中學生盡量不要穿高跟鞋,平時不要追跑打鬧,體育活動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備,以預防踝關節扭傷。
踝關節扭傷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