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請問骨質增生吃什麼中葯有效
中醫認為腎主骨生髓,就是中醫認為骨質疏鬆主要就是因為肝腎不足造成的,當然也有後天失養的一個因素,所以中醫治療骨質疏鬆主要從補宜肝腎為主,所以目前從市場上見到的一些葯物都是從這一類的方向來入手的,比如說有淫羊藿類的制劑,中醫淫羊藿是溫補腎陽的,是有淫羊藿類的制劑做的中成葯。還有用骨碎補做的中成葯,還有中葯也有補鈣的葯物,就比如說龍骨母粒做的這個中成葯物,另外還有一些中醫講,虎骨可以起到一個強壯腰膝這樣的一個作用,還有類似虎骨類的葯物進行治療骨質疏鬆的,主要就分為這幾類葯物。
2、骨質增生有什麼草葯可以治好
骨質增生」的偏方、秘方: 1.取狗骨頭150克,砸碎炒黃,白酒(50度以上)500毫升浸泡,3日後用生薑蘸酒擦患處,1日3次(最好同時喝此酒1蠱),需用半月可治癒。 2.用川芎末6--9克,山西老陳醋適量,葯用凡士林少許。將葯末加山西老陳醋調成糊狀,然後混入少許葯用凡士林調勻。隨即將配好的葯膏塗抹在患者增生部位,塗好後蓋上1層塑料紙再貼上紗布,用寬膠布將紗布四周固封。2天換葯1次,10次為1療程。
3、什麼草葯可以治療骨質增生
骨質增生,必須要知道用什麼樣的方法能夠取得很好的效果,中草葯治療是治療骨質增生的一種辦法之一,那麼,骨質增生的草葯有哪些?
可以服用的中葯葯方有:桃仁、紅花、當歸、生地黃、川芎、赤芍、三棱、莪術、雞血藤、丹參,將這些葯材混合以後放在一個鍋裡面煮,等到煮沸以後服用,每日1劑。其他關於中葯治療骨質增生的內容可以參考下文。
一、 骨痹湯:杭白芍 ,生甘草、木瓜 ,威靈仙,各適量,水煎服,有滋補肝腎,祛邪止痛的作用,主治骨質增生,包括頸椎骨質增生、腰椎骨質增生、足跟骨質增生等導致的疼痛、麻木等症都有效,可隨證加減,如頸椎骨質增生,可加葛根,姜黃 ;氣虛的加生黃芪 ;疼痛劇烈 加桃仁、紅花 ;腰椎骨質增生者可加川續斷、桑寄生 ;足跟骨質增生可加牛膝 ,淫羊藿。
二、益腎堅骨湯:黃芪 ,補骨脂 ,骨碎補、川續斷、川芎 ,雞血藤 ,葛根 甘杞子、乾地黃、當歸、白芍、菟絲子、狗脊,各適量,水煎服,有益腎養血,和絡止痛的作用,對於頸、胸、腰椎骨質增生者都適宜。葯物加減:夾濕者加蒼術 ;寒濕者加制川烏、川桂枝。
三、除痹逐瘀湯:當歸 ,川芎 ,紅花 ,劉寄奴 ,片姜黃 ,路路通 ,羌活 ,白芷、威靈仙 ,桑枝 ,膽南星、白芥子,各適量,水煎服。有活血化瘀,行氣通絡,除濕滌痰的作用。主治頸椎骨質增生。如是氣虛體弱、手麻明顯者,可加黃芪 ;項背攣急者加葛根 ;熱郁經絡者可加雙花藤 ;濕熱內蘊、口苦者加黃連 ,龍膽草。
四、通經除痹湯 :丹參、當歸、雞血藤、海風藤 ,連翹 ,乳香、沒葯、姜黃、威靈仙、地龍、川烏(制)、南星(制),各適量,水煎服,有 活血化瘀,祛風除濕,通經止痛的作用。對各種骨質增生適宜。如 增生在肩頸上肢的,可加葛根、桑枝、桂枝 ;在腰背的加杜仲、川斷、狗脊 ;下肢增生的,加獨活、牛膝、木瓜。
以上就是本文主要內容,希望患者能咨詢專業醫生,這樣才能更好地了解該疾病的治療方法。
4、有什麼中葯可以治骨質增生
骨質增生是骨關節退行zd性改變的一種表現,是中老年人常見的慢性關節炎,表現為關節邊緣骨質增生。病人常感到關節發僵發累感,伴有疼痛,當活動後發僵現象好轉,疼痛緩解,持續活動多後疼痛又重。休息、熱敷等治版療後疼痛緩解,天氣濕冷症狀加重。關節有時輕度腫大,關節邊緣壓痛,權兩膝與手指關節最為明顯。若疼痛不重,不必服葯,若疼痛較重可服非甾類消炎止痛葯,如布洛芬、優布芬、芬必得等。 查看原帖>>
5、中葯治療骨質增生
骨質增生偏方:川芎末6-9克,山西老陳醋適量
6、一個治療骨質增生的中葯
貌似藤黃健骨丸,補腎,活血,止痛。用於肥大性脊椎炎,頸椎病,跟骨刺,增生性關節炎,大骨節病。僅供參考……
7、治療骨質增生的中葯
增生可以通過鍛煉保健抑制,但長出來的骨頭除了做手術,沒辦法去掉。葯物都是針對增生引起症狀治療。看部位和症狀用葯。 建議到正規骨科醫院檢查 膏葯推薦白馬寺膏葯,葯力很歹毒。
8、骨質增生吃哪些中葯可以有效?
說到骨質增生,首先得弄清楚什麼是骨質增生?怎麼得的?這樣才能更准確的找准葯,下對葯,骨質增生症又稱為增生性骨關節炎、骨性關節炎(OA)、退變性關節病、老年性關節炎、肥大性關節炎,是由於構成關節的軟骨、椎間盤、韌帶等軟組織變性、退化,關節邊緣形成骨刺,滑膜肥厚等變化,而出現骨破壞,引起繼發性的骨質增生,導致關節變形,當受到異常載荷時,引起關節疼痛,活動受限等症狀的一種疾病。分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從中醫看:在辨證分型上,一般主張分為虛實兩大類,虛包括肝腎陰虛和氣血虛弱型,實包括風濕寒邪侵襲,痰濕內阻和氣滯血瘀型。 外邪痹阻 中年以後,肝腎不足,氣血漸虛,衛外不固,風濕寒邪乘虛入侵,導致氣血瘀滯,搏結於頸項筋骨,經脈不通,筋骨肌肉失於氣血的溫煦和濡養而致。 症見:頭頸肩背和四肢疼痛,痛有定處,喜熱惡寒,頸部僵硬,活動受限,後頸部可觸及到條索狀物和壓痛點,上肢沉重無力,伴有頭沉、胸悶、納獃等症狀,舌質正常或發黯,舌體或有齒痕,脈沉遲或弦滑。 治法:祛風散寒、舒經通絡除痹。 方葯:蠲痹湯加減。羌活15g,防風12g,當歸12g,炙甘草6g,赤白芍各12g,炙黃芪15g,片姜黃12g,生薑6g,蘇木10g。 本方益氣和營,祛風利濕,為風邪偏勝,麻木較重者而設。若疼痛劇烈、寒邪較盛者,加制川烏、附子、細辛、桂枝以散寒止痛;若濕邪偏勝者,可加海桐皮、 薟草、路路通祛風除濕,通經活絡。 痰濕阻滯 中年以後腎氣漸虛,氣化無力,水不得化氣,即停蓄而為痰飲;且體虛易招風邪侵入,風痰相搏,阻滯頸部經絡而發病。 症見:頭項強痛,肩臂酸脹不適,肢體沉重,伴有頭重腦脹,胸脘滿悶,少食多寐,苔白膩,脈沉滑。 治法:燥濕化痰,理氣通絡。 方葯:指迷茯苓丸加味。茯苓12g,黃芩10g,陳皮12g,五味子10g,桔梗6g,姜半夏9g,白芥子10g,地龍12g,膽南星10g。 本方燥濕化痰,理氣通絡。若兼見瘀阻經絡者,可酌加三七、穿山甲、地龍以助其活血化瘀,通絡止痛之力;若兼見有風寒者,可酌加桂枝、羌活、靈仙等以祛風濕,止痹痛;若兼見眩暈者,加天麻、白術;兼見胸痹者,加丹參、瓜蔞、鬱金。 氣滯血瘀 由於外傷和勞損,使椎體緣組織間隙出血而成瘀,瘀血阻滯經絡發為本病。 症見:頭頸肩背及四肢麻木、刺痛、痛有定處,拒按,夜間加重,伴有頭暈眼花,視物模糊,失眠健忘,驚惕不安,胸悶胸痛,煩躁,面色不華,舌質紫黯,或有瘀斑,脈多細澀和弦澀。 治法:活血化瘀,疏通經絡。 方葯:化瘀通痹湯加味。當歸18g,丹參30g,雞血藤21g,制乳沒各9g,元胡12g,葛根18g ,透骨草21g,姜黃12g,穿山甲10g,地龍12g。 本方活血化瘀、行氣止痛。偏寒者,加桂枝、制川草烏、細辛;偏熱者加敗醬草、丹皮。若氣虛者加黃芪;若兼見痰濕者,加白芥子、膽南星;若兼有胸痹者加薤白、鬱金、瓜蔞、半夏。 氣血虛弱 年老體弱,氣血衰少,氣虛則腠理不密,風濕寒邪乘虛侵襲,經脈閉阻,氣血運行不暢,血虛筋骨失去濡養皆可致病。 症見:頭項酸痛不適,肩臂麻木不仁,少寐多夢,自汗盜汗,頭昏目眩,心悸氣短,面色少華,女性患者每於後症狀加重,或經期紊亂,舌淡苔薄白,脈細弱。 治法:益氣養血,通絡行痹。 方葯:黃芪桂枝五物湯加味。黃芪15g,赤白芍各12g,桂枝10g,鹿角粉6g(分吞),雞血藤1 5g,生薑6g,大棗4枚。 本方益氣溫經,和營通痹。若兼風濕者,酌加靈仙、透骨草、葛根、羌活、炒蒼耳子等,以祛風濕、止痹痛;若兼瘀血者,酌加地龍、桃仁、紅花、當歸尾等以助其活血化瘀之力;若兼有腎虛者,酌加淫羊藿、菟絲子、狗脊等,以補腎陽、通督脈。 肝腎虧虛 腎藏精、主髓;肝藏血、主筋。年老體弱,肝腎精血日漸虧少,筋骨失去滋榮而致。 症見:肩頸不舒,頭腦脹痛,眩暈,不可轉側,伴神疲乏力,健忘少寐、腰膝酸軟,舌體瘦、質紅絳、少苔或無苔,脈弦細。 治法:益精補腎,滋陰熄風。 方葯:左歸丸加味。熟地15g,山葯15g,山茱萸12g,枸杞子15g,菟絲子10g,生白芍12g,生石決明15g,當歸9g,炙甘草9g,黃精24g。 本方能滋補肝腎真陰而熄風。若兼有風濕者,加靈仙、 薟草、鹿銜草祛風濕止痹痛。 治療頸椎骨質增生外用膏葯 (1)鸛草膏 葯物組成及製法:老鸛草27g,生虎骨72g,防風27g,紅花18g,木瓜27g,懷牛膝18g,骨碎補27g,青風藤27g,功勞葉18g,當歸27g,麻黃9g,海風藤27g,上葯用香油7500ml炸枯去渣濾凈,煉沸,再入漳丹2700g,攪勻成膏,每膏葯油7500ml兌乳香面、沒葯面各27g,麝香 3.6g攪勻,每大張凈油30ml,小張凈油15ml。 功效:散風活血,化瘀止痛。 主治:頸椎病氣滯血瘀型。 用法:貼患處。 (2)石虎膏 葯物組成及製法:石斛60g,生虎骨120g,赤芍45g,白及30g,川芎30g,羌活45g,桂枝60g ,生杜仲45g,生地120g,川烏30g,白蘞30g,生山甲30g,獨活45g,麻黃30g,透骨草60g ,當歸120g,生草烏30g,紅花30g,大黃30g,防風45g,甘草30g。以上葯料用香油7500ml ,兌肉桂面45g,乳香面30g,沒葯面30g,麝香1.5g,血竭面45g,廣木香面1.5g,公丁香面1.5g。攪勻。每大張凈油30ml,小張凈油15ml。 功效:祛風散寒,舒筋活血止痛。 主治:頸椎病經絡痹阻型。 用法:貼患處。 (3)蜂毒古今貼 葯物組成及製法: 蜂毒、羌活、乳香、紅花、川芎、三棱、冰片、大黃、木鱉子、玄參、生地、金銀藤、、甘草、土貝母、黃芪、當歸、薄荷梗、赤芍、白芷、杏仁、黃柏、僵蠶、生山甲、全蠍、生南星、蟬退、牡蠣、生半夏、羌活、防風、連翹、蒼術、香附、橘皮、五倍子、蓖麻子、川連、細辛、官桂、丁香、頭發、桑枝、槐條、柳條、蒼耳子、老蒜、蔥白、生薑等四十七味中葯經古法熬制而成。 功效:祛風散寒,舒筋活血止痛。 主治: 頸椎病,腰椎肩盤突出、坐骨神經痛、筋骨扭傷、骨質增生、骨刺、風濕及類風濕性關節炎,肩周炎、網球肘、腱鞘炎等一應骨病。 用法:以生薑擦拭皮膚後,將本膏葯直接貼於使用部位或壓痛點。每貼可貼六天,最好以兩貼每三天交互換貼一次,效果更好。希望對你的病有所幫助,若有疑問,請繼續追問,謝謝
希望採納
9、治療骨質增生中葯有哪些
據說「骨刺丸」效果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