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質增生 > 骨質增生的辨證論治

骨質增生的辨證論治

發布時間:2021-04-13 02:29:00

1、什麼是骨刺

骨刺,學術名詞為骨疣 ( Bone Spur ),不是一個醫學上確當的名詞,因為它既非完全由骨構成,也不尖銳如刺。醫學上的正確名稱應該是骨疣。骨刺是關節因種種原因造成軟骨的磨損、破壞,並促成骨頭本身的修補、硬化與增生,是一種自然的老化現象,一般長骨刺就表示此人的脊椎進入老化階段。然而, 骨刺並非老人家的專利,由於工作型態改變,許多人必須久坐、久站,若是加上姿勢不正確,很容易年紀輕輕就使脊椎提早發生退化現象,而誘發骨刺的發生

骨刺病理

骨疣是脊椎退化過程中所伴隨的一種現象,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脊椎構造也會跟著退化,當骨頭與軟組織接壤的地方因長期承受壓力、拉力、損傷,造成脊椎與 脊椎間的軟骨漸漸失去水分與彈性,致使骨骼出現退化性改變,這種骨骼退化性改變就會導致骨質增生,而形 成骨疣。另外,反復活動或不適當的運動,也常會使關節部位的骨骼及軟組織過度磨損,而長出骨刺。

骨刺症狀

骨刺的基本症狀

骨疣不見得一定會產生症狀,要看是否有壓迫到神經根或是脊椎,如果沒有的話就不會有什麼讓人不適的症狀產生。相反的,如果骨刺剛好壓迫到附近的神經根或是壓迫到脊椎,就可能會有身體僵硬不能靈活彎身、疼痛、紅腫、麻痹、關節變形、肌肉無力等症狀。
人體脊椎在長時間反復使用下很容易發生退化情形,由於年紀的關系,中老年人較一般年輕人容易長骨刺。不過,隨著生活工作型態改變,像一些必須久坐、久站,長時間維持同一個姿勢或是姿勢不正確及反復使用某個關節的工作族群,如家庭主婦、老師、金融工作者、計算機族、工廠作業員等等,都可能因為過度使用及使用不 當,造成關節部位的骨骼與軟組織過度磨損。因此,骨刺可以說是每個人都可能發生。
人體的關節活動久了也容易發生病變。骨疣一般好發於活動較頻仍的關節,由於這些關節長時間反復使用,因此很容易發生磨損與退化的現象。而身體容易誘發骨刺生長的地方包括頸椎腰椎、膝關節、腳跟,另外,手指跟手肘也是骨刺容易發生的部位。
骨疣會引起坐骨神經痛、椎間盤突出、腰椎管狹窄症、退化性膝關節炎等並發症,這些並發症會導致患者生活上的不適,甚至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輕微的並發症狀,可以休息或是遵循復健師的建議,做一些物理治療來緩解症狀。不過,當並發症嚴重時,就需要進一步接受手術治療。
常見症狀
骨刺多發於中年以上。一般認為由於中年以後體質虛弱及退行性變;長期站立或行走及長時間的持於某種姿勢,由於肌肉的牽拉或撕脫、出血,血腫機化,形成刺狀或唇樣的骨質增生;骨刺對軟組織產生機械性的刺激和外傷後軟組織損傷、出血、腫脹而致。
1、頸椎骨刺的症狀
臨床表現:頸項部有強硬的感覺、活動受限、頸部活動有彈響聲,疼痛常向肩部和上肢放射,手和手指有麻木、觸電樣感覺,可因頸部活動而加重。不同的病變累及不同部位,就出現不同的症狀,晚期可導致癱瘓。頸椎骨質增生嚴重者還會引起頸椎病性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胃炎、心絞痛、吞咽困難等。
2、腰椎骨刺的症狀
臨床表現:好發部位,以腰三、腰四最為常見。臨床上常出現腰椎及腰部軟組織酸痛、脹痛、僵硬與疲乏感,甚至彎腰受限。如鄰近的神經根受壓,可引起相應的症狀,出現局部疼痛、發僵、後根神經痛、麻木等。如壓迫坐骨神經可引起坐骨神經炎,出現患肢劇烈麻痛、灼痛、抽痛、串痛、向整個下肢放射。
3、膝關節骨質增生的症狀
臨床表現:初期,起病緩慢者膝關節疼痛不嚴重,有可持續性隱痛,氣溫降低時疼痛加重,與氣候變化有關,晨起後開始活動,長時間行走,劇烈運動或久坐起立開始走時膝關節疼痛僵硬,稍活動後好轉,上、下樓困難,下樓時膝關節發軟,易摔倒。蹲起時疼痛,僵硬,嚴重時,關節酸痛脹痛,跛行走,合並風濕病者關節紅腫,畸形,功能受限,伸屈活動有彈響聲,部分患者可見關節積液,局部有明顯腫脹、壓縮現象。

骨刺原因

骨刺屬中醫的"痹證"范疇,亦稱"骨痹"。中醫認為本病與外傷、勞損、瘀血阻絡、感受風寒濕邪、痰濕內阻、肝腎虧虛 骨質增生病因等有關。
1. 病理學:不規則的軟骨損害,在負重區域的軟骨下骨硬化、囊腫,邊緣骨贅增生,干骺端血流增加及不同程度的滑膜炎。
2. 組織學:早期軟骨表面碎裂、軟骨細胞增生、軟骨面縱向裂開、結晶沉積,同時存在著軟骨修復、骨贅增生;晚期出現軟骨的徹底破壞,表現為軟骨硬化、軟骨消失及軟骨下局灶性骨壞死。
3. 生物力學:關節軟骨的可伸張性、抗壓力、抗剪切力及軟骨通透性降低。軟骨水分增加,過度腫脹,軟骨下骨硬化。
4. 生化改變:蛋白聚糖的含量(濃度)下降,其分子大小和聚集度改變,膠原纖維的大小、排列以及基質大分子的合成和降解均出現異常改變。
5.營養學:骨刺的根本原因是缺鈣。是應力反應的結果。

骨刺預防

預防原則
患有骨刺的老年人最關心的一個問題就是:得了這種病以後還能否運動, 怎樣運動。
肯定而負責任地回答: 骨刺患者也需要運動, 但這種運動必須「適量」, 不能過於劇烈。從實踐上看, 骨刺患者中有很多人是沒有任何症狀的, 這多與他們經常勞動、運動有關。經常運動和參加體育鍛煉的人能使骨變得粗壯, 而且即使患有骨刺其疼痛感也差得多。不運動的人, 肌肉血液供血不足, 往往造成肌肉營養缺乏而萎縮,肌內的彈性下降, 特別容易患骨刺,而且一旦染患, 其疼痛感強烈。
但是患有骨刺的人在運動中必須注意以下三點。
1. 避免長期劇烈運動
長期劇烈的運動可使骨骼及周圍軟組織受力不均、負荷過重, 是誘發骨刺的原因之一, 也容易加重骨刺病情。
2. 把握運動的強度
在骨刺急性期, 疼痛加重, 要盡量減少受累關節的活動量, 患者可適當卧床休息, 通過休息來減少受累關節的機械性刺激, 這不僅有效防止症狀進一步加重, 而且還能為炎症的消散創造一個良好的條件。
3. 注意防寒
病情在恢復期間, 要避免受潮、受寒冷等環境因素刺激, 因這些不良的環境因素對關節、肌肉、神經等組織可誘發炎症的產生。如長期固定某一姿勢工作的患者, 應注意在工間休息時變換一下姿勢。

骨刺治療

治療方法概述
內服葯物通過腸胃吸收、消化、分解,最後通過血液循環,才可將葯物輸入送給局部,整個過程需要通過層層屏障才能到達病灶部位,然葯效已所剩無幾,因此效果極為緩慢且低效,且臨床應用這些方法只能緩解疼痛症狀,功能康復是無法逆轉的,骨質修復更是無從談起,而且口服葯對肝、腎、胃腸損傷極大,使用黃氏外用中葯粉包,效果會更好,從外皮滲透,葯物滲入骨質,也沒有副作用,能徹底解決骨刺的痛苦。
中醫臨床辨證論治經驗方
1. 骨刺的早期:
中醫認為多為瘀邪交結、凝而不散,治療應化瘀驅邪、舒筋通絡。可服中葯方葯:桃仁10克、紅花5克、當歸15克、生地黃15克、川芎5克、赤芍10克、三棱10克、莪術10克、雞血藤15克、丹參15克、威靈仙15克、地龍10克、土鱉蟲5克、烏梢蛇10克、生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劑。急性發作而疼痛較甚者,加乳香5克、沒葯5克、鉤藤10克、絲瓜絡6克。氣血虛弱者,加黃芪15克、何首烏30克。另用白花蛇2條、蠍子、蜈蚣各5克研末,每晚服2克。連服1月,病情明顯好轉。
2. 骨刺的後期:
中醫認為則多系肝腎不足、虛中夾實。不足者有陰虛、陽虛之分,夾實者有瘀結、濕熱之別,病情比較復砸。陰虛者表現為口燥便堅,形瘦眩暈;陽虛者肢體畏寒,小便清長,陽痿滑泄;濕熱者多有關節腫脹,關節內有積液,按之波動,屈伸不利。中醫治療以補腎軟堅為主,可用下列方葯:熟地15克、山萸肉10克、淮山葯10克、丹參30克、皂角刺10克、穿山甲10克、威靈仙、淫羊藿、巴戟天、杜仲各15克、生甘草5克。陰虛者加知母10克,龜板、鱉甲各12克;陽虛者加乾薑10克、附片15克;瘀結者加桃仁10克、紅花5克;濕熱者加蒼術10克、黃柏10克。
中醫膏葯治療
膏葯是祖國醫學的一朵奇葩,古有「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外治之葯即內治之葯,所異者,法耳」、「膏葯能治病,無殊湯葯,用之得法,其響立應」等說法。由於膏葯具有較高的稠度,故而其具備有效成分含量高、析出速度緩慢、作用長期持久、局部療效切實等一系列優點。清代著名醫學家說:「今所用之膏葯,古人謂之薄貼…… 治里者,或驅風寒,或和氣血,或消痰痞,或壯筋骨,其方甚靈,葯亦隨病加減,其膏宜重厚久貼。
中醫膏葯具有「驅風寒」、「和氣血」、「壯筋骨」,利用傳統膏葯這三大特點,中醫將其運用於治療骨質增生等骨科疾病,臨床結果表明,膏葯治療骨質增生,在中醫治病求本、整體施治用葯原則的指導下,往往獲得令人吃驚的神奇效果。
傳統黑膏葯,以由川烏、草烏、細辛、杜仲、一枝蒿、乳香、沒葯、大黃、血竭、樟腦、冰片、老蒜、蔥白、生薑等多味名貴中葯經古法熬制而成,是遵循中葯歸經原則,運用葯物互相協調為用的效能,組成的多味葯物大組方,以發揮葯材的良好功效。而傳統膏葯為代表,用於肌表薄貼,所以取芳香透達之葯物,並加以引葯率領群葯,開結行滯直達病所。因此可透入皮膚產生活血,止痛,化淤,通經走絡,開竅透骨,祛風散寒等效果,並通過葯物的歸經作用而調理機體陰陽平衡,扶正固本、改善體質,從根本上、全方位針對骨質增生病機特點而發揮療效,從而達到徹底治癒該病的目的。
基本治療方法
一、直流電葯物離子導入法。直流電葯物離子導入法充分發揮了葯物的作用,但因導入葯物為液體,易揮發,葯效不持久,限制了該方法的治療效果。
二、紫外線療法:其治療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殺菌作用;(2)消炎作用;(3)止痛作用;(4)促進傷口癒合作用;(5)脫敏作用;(6)促進維生素D3的形成;(7)調解機體免疫功能等。
三、按摩與牽引。適用於頸、腰椎骨刺症。按摩與牽引完全靠外力的作用,只對局部進行治療卻忽視了對人體內整體地調節,因此,只能起到暫時的止痛作用,而不能達到治療的目的。
四、針灸:針灸可通經活血並有止痛作用。可消除局部的水腫和炎症,但對骨刺來說,針灸只能起輔助作用。
五、西葯治療。目前西醫對本症尚無有效的治療葯物,常採用對症處理,如疼痛時可服一些解熱鎮痛的葯;麻木者可選用B族維生素類葯物;關節腫脹有積液者可給予局部抽取積液或局部封閉等療法。但實踐證明這些治療方法均不理想,只是治標而不治本,病情易復發。
六、中葯治療。中葯治療骨刺,較之西葯的最大的優點在於,從病理上進行根治。缺點在於,起效較慢或效果顯著但流於秘方不為人所知。
七、黃氏外用中葯粉包。目前老百姓比較認可的黃氏外用中葯粉包,效果很理想,沒有副作用,能徹底解決骨刺的痛苦。
骨刺的家庭療法
一、選擇軟底鞋
選擇橡皮底的鞋子對足部較好(勝過皮製的)。穿得舒適比穿得好看重要。慢跑鞋是不錯的選擇。避免走在堅硬的表面上,例如水泥地、木板、或無地毯的地板。可在腳跟處加護墊,以減輕疼痛。
二、墊上泡沫軟墊
軟墊可減輕骨刺對周圍的壓迫,可以在軟墊骨刺相應的部位挖一個洞。
三、熱敷
如果疼痛的比較厲害,可用亞麻仁敷袋熱敷。
四、泡腳
輪流用熱水及冷水泡腳,對減輕症狀大有好處,用冰按摩腳底也有幫助。
五、有選擇的鍛煉
你可以用騎腳踏車或游泳取代走路或慢跑,既達到了鍛煉的目的,又不會傷及病腳。
六、減肥
偏胖是引發骨刺的原因之一,因此減肥也是刻不容緩。
營養與飲食療法
合理搭配,不可單一偏食。飲食有度,不要做到飢飽失常。應戒煙、酒。
加強鈣的攝取量,應進食高鈣食品,如多食牛奶、蛋類、豆製品、蔬菜和水果,必要進要補充鈣劑。還要增加多種維生素的攝入,如維生素A和D等。
●應避免的食物
勿吃任何柳橙類水果,尤其是橘子、橙子。也避免糖、酒、咖啡。這些物質將阻撓復原過程,並擾亂體內的礦物質平衡。
避免長期劇烈運動
長期、過度、劇烈的運動或活動是誘發骨刺的基本原因之一。尤其對於持重關節(如膝關節、髖關節),過度的運動使關節面受力加大,磨損加劇。長期劇烈運動還可使骨骼及周圍軟組織過度地受力及牽拉,造成局部軟組織的損傷和骨髂上受力不均,從而導致骨刺。

骨刺的危害

膝關節的骨質增生影響人體的活動,不利於平時的鍛煉,因此,容易造成體重的不斷增加; 反過來,體重的增加又加重關節的負擔,加重骨質增生,進一步影響活動。大家知道,很多情況下適量的活動有利於內科疾病的控制,例如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骨質疏鬆等等。
編輯本段
七大誘發因素

骨質增生症是中老年的常見病、多發病,關於本症的命名,國內外尚未統一。多發生於45歲以上的中年人或老年人,男性多於女性, 常用腰部活動的重體力勞動者及運動員易患此病,最常見於膝、髖、腰椎、頸椎、肘等關節。
1.增齡
增齡是骨關節炎發病最強的危險因素。據屍檢資料顯示,從20歲開始約5%的人關節就有退行性改變,40歲時,幾乎90%的負重關節都有或多或少的骨質增生改變。張乃錚教授等人對北京郊區2063名成人進行膝骨關節炎的流行病學調查發現:16~30歲、31~40歲、41~50歲、51~60歲、大於60歲年齡組有膝痛者中,骨贅陽性率分別為10.6%、14.8%、29 .1%、5 1.8%、78.5%,隨年齡增長而陽性率增高。
2.性別
從資料分析在50歲以前女性比男性的發病率高2倍,但50歲以後兩性之間基本相等。
3.職業
骨質增生與職業有關。長期反復使用某些關節,可引起這些關節患病率的增加。如鑄造工的肘、肩關節,礦工的脊柱和膝關節,裝卸工的膝踝關節,駕駛員的肩關節,修理工和紡織工的腕關節,芭蕾舞演員的跖趾關節,長期從事刺綉、打字、伏案工作者的頸椎關節,較長時間站位工作如紡織女工、營業員、迎賓小姐、儀仗隊員的跟骨。以上這些部位因長期反復做某一個動作,使該關節經常受到磨損而引起骨質增生。1994年《風濕病年鑒》中指出,通過對年齡在50歲以上患有骨關節炎的109名男女病人與218名無骨關節炎的人相比較,發現每日蹲位或跪位超過30分鍾或每日爬樓梯超過10層的人有明顯的膝關節骨質增生高發病率。
4.種族遺傳因素
英國人發病率最高而西非人最低,白種人比黑種人發病率高;伴有Heber den結節的骨關節炎婦女,她們的母親和姐妹患本病者分別為普通人群的2~3倍。並且骨關節炎病人的HLA-A1、HLA-B8 的檢出率增高。
5.體質因素
體重增加使本來已遭磨損的退化的關節再加上重荷,當然就更容易破壞,所以骨質增生多發生於負重較大的髖、膝、跟骨、腰椎等部位。另外由於關節疼痛,患者不自覺地限制了活動而使體重增加,相互影響又加重了關節病變。美國《今日關節炎》發表一份研究資料指出:通過跟蹤觀察30~46歲的1178名男性,發現超過標准體重20磅的人發生骨關節炎的可能性比正常體重者多3.5倍的機會。發生部位多是髖、膝關節。
6.姿勢不良
如長期伏案工作者、睡眠姿勢不良、枕頭不合適者頸椎骨質增生的發病率特別高。這是由於椎旁肌肉韌帶及關節的平衡失調,張力大的一側易造成不同程度的勞損,並由於頸椎的部分肌肉呈持續緊張狀態,久之這些肌肉發生靜力性損傷,進而使頸椎發生退行性改變而引起骨質增生。也與頸椎關節長期受力不均,使壓力(應力)集中於關節內的某處造成應力過度而損傷關節。
7.骨內靜脈瘀滯及骨內高壓
以骨內靜脈瘀滯為特徵的骨血流動力異常及由此所致的骨內高壓,使動靜脈壓差縮小、營養血管的血流減少、營養障礙可引起骨小梁壞死,骨細胞壞死可能是誘發關節炎的原因之一。

骨刺的認識誤區

誤區一
關節腫痛是骨刺「刺扎」引起的
一些人望文生義,以為骨刺是骨端如鐵釘、竹刺樣物深深地扎入組織,這是錯誤的。只有當骨質增生長期刺激,在骨刺周圍產生了無菌性炎症,才會引起疼痛等症狀。
誤區二
骨刺越大關節腫痛越厲害
臨床上常可看到有些患者雙膝都長了骨刺,一側骨刺很大,疼痛卻很輕,甚至毫無疼痛;另一側骨刺雖小,卻疼得厲害。這是因為大骨刺並沒有在骨刺周圍引發無菌性炎症,而小骨刺卻引發了。所以骨刺的大小與疼痛的程度並無直接關系。
誤區三
多鍛煉就不長骨刺
這種認識只講對了一半。有實驗表明,長期超負荷運動或勞作,不僅可加重關節面的磨損,而且還對關節產生高應力,刺激骨的再塑形,促使骨刺形成和軟骨下骨硬化加快,加重軟骨的退變。而另一方面,適當、正確的運動和勞動方式卻可以預防或治療骨性關節炎。因此,運動和勞動是一把雙刃劍。
誤區四
特效葯能消除骨刺
骨刺成分和正常骨組織一樣,有些吹噓能溶解或除掉骨刺的所謂特效葯,純屬子虛烏有。骨刺雖無法消除,但炎症卻是可以消退的。只要消除了炎症,也就解除了疼痛。因此,治療骨質增生的關鍵不是消除骨刺,是在於是否「永久」消除由於骨刺引起的炎症。
誤區五
手術治療勝過保守治療
手術雖可切除骨刺,但應僅限於極少數壓迫神經、血管、脊髓,造成嚴重功能障礙,經保守治療無效的骨刺。因為手術本身也是一種外傷,對一些病人會造成無菌性炎症,甚至刺激骨質增生得更快。高達40%的病人,在15年之後會復發骨刺。所以,手術切除並不一定能斷根。

2、川烏40草烏40上桂40吳芋40經花過山40龍血藤40泡酒治什麼 治療骨質增生嗎

中醫講究辨證論治,上方是治療陽虛風濕痹痛。只能對此類型的骨增有效

3、蒙古阿勒其黑膏葯可以治骨質增生嗎

骨質增生,俗稱「骨刺」。隨著年齡的增長,關節的軟骨逐漸退化,細胞的彈性減小,骨關節在不知不覺中被磨損,尤其是活動量大的頸、腰、膝關節、足跟,損傷的關節軟骨在沒有血管供給營養時,就很難修復,這時在關節軟骨的周圍血液循環比較旺盛,就會出現代償性軟骨增長,此即為骨質增生的前身。時間久了,增生的軟骨又被鈣化,這就是骨質增生,也叫骨刺。骨質增生並非不治之症,只要治療方法得當,就能消除或緩解症狀。特別強調骨質增生的治療,應根據患者個體病情採用相對應的診療方案,辨證施治,以免盲目治療造成病情的加重。
初期的骨質增生通過外用中葯胡蜂醋外噴按摩、熱敷治療有特效,治癒後極少復發。
那麼用胡蜂醋按摩有什麼作用呢?
1、解除痙攣:無論外傷還是勞損,頸肌和軟組織痙攣都存在,導致頸部軟組織對頸椎正常的平衡力學關系發生矛盾,部分緊張,部分鬆弛。按摩使肌肉痙攣消除,由緊張僵硬、缺乏彈性變成了放鬆、柔軟、恢復彈性。
2、解除粘連 頸椎病中出血、瘢痕和組織粘連,影響了頸部力學關系,造成了壓迫因素,影響了神經和血管功能。推拿通過彈撥和剝離解除粘連,改善了血循環,疏通了經絡,滑利了關節。
3、找壓痛點:穴位和痛點、敏感點與頸椎病疼痛、麻木、酸脹及萎縮無力等症狀有密切關系。在解除了痙攣,分離了粘連後,定點找深部壓痛點、穴位、敏感點對頸椎病治療有重要作用。不但能解除頸強、緩解疼痛,還能疏通經絡、改善循環、防止變性引起病理變化。
4、復位:關節脫位、椎體移位、骨贅、先天畸形形成相對的壓迫因素,而因軟組織不平衡造成或加重了上述病理變化,使頸椎病形成嚴重臨床症狀。按摩的目的主要是對這一環節的改善,這是復位的重要性所在。頸椎病按摩治療效果也由此下結論。

4、骨質增生吃什麼葯

1、透骨草12克,桂枝24克,紅花10克,川椒8克,地膚子、千年健、防風、赤芍、獨活各6克,研成粗粉混勻,用白酒拌勻,分裝2個布袋,蒸熱,放在患處熱敷,兩袋交替敷1小時,每天一次,每劑葯用5次,治2個月治癒。

2、取狗骨頭150克,砸碎炒黃,白酒(50度以上)500毫升浸泡,3日後用生薑蘸酒擦患處,1日3次(最好同時喝此酒1蠱),需用半月可治癒。

3、取紅花(中葯店有售)50克,浸泡在500毫升米醋中,1周後便用可來塗擦患部,使其軟化、消除,痊癒。
4.川芎500克,山奈100克,研細混勻,取50克,用陳醋調成糊狀,攤在紗布塊上包好,放在碗中,上面用另一隻碗扣住,放在鍋中蒸5--6分鍾,趁熱將葯包敷在骨質增生處,外部固定,2--3小時後解下,再將葯包蒸一次,趁熱再敷2小時左右,一天內十敷十解,一劑葯可連用2--3天,治一個月治癒。

5、土牛膝60g,六月雪根30g,羊躑躅根(去外皮)3g,威靈仙30g。水煎,沖黃酒服。

6、紅楤木根30g,凌霄根30g,山蒟30g,石豆蘭30g,虎刺根15g。水煎服。

7、構樹葉120g,艾葉60g。煎湯熏洗。

8、用花蛇(銀環蛇)4條,威靈仙72克,當歸、土元、血竭、透骨草、防風各36克,共研細末,過篩。日服2次,每次3克,開水送服。

9、取活蚯蚓數條加白糖適量,使其化為粘液,塗抹患處,覆以干凈白紙,紙外再包白布,用暖水袋加熱至適量溫度,反復加熱,直至粘液燙干為止。每天2次。

10、當歸、羌活、紅花、白芷、制乳香、制沒葯、桃仁、透骨草、鬱金、降香、木瓜、補骨脂、土元、黃柏、青鹽各12克,水煎。先熏後洗,每天2次,15天為一療程。兩付即好。此方對腳跟骨刺格外有效。

5、御醫風痛方這葯對治療骨質增生和風濕有效嗎、?

可以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但是不能治療骨質增生。增生的話可以利用激光針刀松解術做治療。風濕的話,平時要注意保暖,可以選擇熱敷、按摩來緩解。

6、骨膿腫的病因、臨床表現與診斷治療方法有哪些?

骨膿腫又稱局限性骨膿腫,是一種特殊形式的慢性骨髓炎,由於入侵細菌毒力較低,病人抵抗力較強,或在起病早期使用過相當有效但不徹底的抗生素,使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在形成於骺端病灶以後,未向骨膜下或骨幹髓腔擴展,被控制而停止發展,形成局限性骨質破壞和骨膿腫。致病菌常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檸檬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或鏈球菌。

一、病因病機骨膿腫由局部膿液、周圍纖維組織膜圍繞和一層硬化骨包圍所構成。此種病灶可在身體抵抗力降低時,有急性炎性發作,也可能細菌被消滅而遺留長期存在的骨腔,內含無菌膿液、漿液,或被纖維組織所充填。

根據中醫觀點認為,本病誘發因素同急性附骨流毒。當人體抵抗力下降時,繼發於癰、癤、疔,或跌打損壞,餘毒未盡,毒熱深竄入里,留於筋骨,以致經絡氣血阻隔凝滯,毒熱腐肉蝕骨,蘊郁成膿,留積於骨。若毒力增強,抵抗力下降,熱毒熾盛,可彌漫筋骨,潰爛流膿形成竇道,長期不愈。

二、臨床表現與診斷

1.臨床表現

(1)骨膿腫常發生於長骨幹骺端及下頜骨等處。病人多為男性青壯年。開始時可有急性炎症發病史,但不及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嚴重,經治療後逐漸好轉。有時沒有全身症狀,起病緩慢,局部有間接性或持續性隱痛,行走時加劇。局部溫度升高,軟組織微紅,有腫脹。

(2)局部有明顯壓痛。白細胞計數升高。病程較長者,可反復出現紅、腫,疼痛加劇及發熱等急性發作表現。部分病人有穿破流膿史。

2.診斷

(1)X線檢查:攝片在長骨幹骺端有不規則略呈圓形或卵圓形密度減低的骨破壞區。直徑約1~7cm不等。周圍有硬化性骨質邊緣,附近有時可見骨膜下骨質增生。骨破壞區內有時可見小碎片死骨。

(2)須與骨囊腫作鑒別。後者沒有炎症表現,X線片顯示囊腔周邊壁的骨質硬化不明顯,附近也無骨膜下骨質增生。

三、辨證施治

1.蘊毒化熱型

【辨證】局部疼痛、微腫發熱,活動或疲勞時腫脹疼痛可加重。脈弦數。

【施治】清熱解毒,祛瘀消腫。

【方葯】祛瘀解毒飲加減:當歸、連翹、丹參各15g,乳香、沒葯、牛膝、透骨草各10g,金銀花、地丁、蒲公英各20g,陳皮6g,甘草3g。

2.注骨成膿型

【辨證】全身疲乏無力,低燒不退,食慾不振;局部腫脹疼痛,痛點局限固定,按之中軟應指,久不潰破。舌紅,苔薄黃。脈細數。

【施治】扶正祛邪,托毒透膿。

【方葯】透膿散:生黃芪30g,當歸、川芎、白芷各10g,炮山甲、皂角刺、牛蒡子各6g,金銀花20g。

四、輔助治療

1.成葯方十全大補丸、復方骨髓炎片、復方蛇總管液、骨炎靈膏葯、骨炎靈散劑、九一丹、八二丹、七三丹、五五丹、玉露膏、生肌玉紅膏、骨炎拔毒膏。

2.驗方

(1)壁虎40份,丹參20份,丹皮20份,蒲公英20份,地丁20份,人工牛黃1份。諸葯共研細末,裝入膠囊,每次4~6g,每日2~3次,用肉桂、乾薑煎湯送服(適用於化膿性骨髓炎)。

(2)大龜版3個(炙黃),紅花15g,大蜈蚣10條,全蠍10g,當歸、生乳香、生沒葯、血竭、象牙粉各30g。共研細末,煉蜜為丸,每丸重10g。每服1丸,小兒酌減,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適用於急、慢性化膿性骨髓炎,無論紅腫、化膿或竇道形成均有特效;病在上者飯後服,病在下者飯前服)。

(3)黨參、黃芪、當歸、制乳香、沒葯、炮山甲、木香、陳皮各12g,川芎、炙甘草、大棗各6g,白芍、焦白術、茯苓各10g,銀花、紫花地丁各9g,蒲公英30g。水煎服,日1劑(適用於慢性化膿性骨髓炎)。

(4)荊芥10g,蘇葉10g,生薑15g,茶葉6g,紅糖30g。將荊芥、蘇葉洗凈,與茶葉、生薑一並放沙鍋中,加水500g浸泡20分鍾,文火煎沸10分鍾取汁,加紅糖溶化即成。隨意服用(適用於化膿性骨髓炎)。

(5)西黨參20g,白術10g,雲茯苓10g,苦桔梗10g,金銀花20g,生甘草6g,全當歸10g,正川芎10g,川牛膝10g,北黃芪20g,杭白芍15g,紅棗5枚。水煎服,日1劑(適用於化膿性骨髓炎)。

3.外治方

(1)水楊梅30g,黃柏15g,艾葉10g,桂枝10g,敗醬草30g,地榆30g,魚腥草30g,日1劑,水煎煮,每天沖洗創面2次。

(2)救必應、夏枯草、毛冬青葉、杉木寄生(干品)各100g,凡士林400g。先將前四葯共研為末,過80目篩,將凡士林放入鍋內加熱煮沸,再徐徐加入葯粉攪拌均勻晾乾備用。根據患部面積大小,選大小適中的消毒紗布,再將九夏冬軟膏放於紗布上壓平(0.5cm厚),將葯膏直接敷於患部皮膚上,每隔3日更換葯膏1次。

(3)黃柏、黃連、姜黃、大黃、厚朴、田七、白芷各5g,制南星、蒼術、陳皮、甘草各1g。先將諸葯共研為末,過80目篩,將凡士林放入鍋內加溫煮沸,再徐徐加入葯粉攪拌均勻晾乾備用。根據患部面積大小,選大小適中的消毒紗布,再將九夏冬軟膏放於紗布上壓平(0.5cm厚),將葯膏直接敷於患部皮膚上,每隔3日更換葯膏1次。

五、調護

(1)早期關節軟骨多數是完整的,如果此時治療及時,仍可恢復關節的正常功能。

(2)在恢復期,骨質破壞區邊緣可呈不規則的骨硬化,病變嚴重時可形成纖維性強直,關節周圍的骨質密度和骨小梁結構恢復正常。

(3)如感染及時被控制則可僅遺有關節間隙輕度變窄,但可繼發骨關節退行性改變。

(4)嚴重的關節軟骨破壞可發生骨性關節強直,往往強直在非功能位,如屈曲,內收畸形,關節功能部分或完全喪失。

(5)重視個人衛生,勤洗澡,防止皮膚瘡癤的發生。

(6)患者宜加強營養。

(7)在急性期患肢抬高,避免活動,防止骨折

7、骨質增生做手術可以治好嗎?

這個問題太絕對了,首先骨質增生不是一定都要做手術的,情況不是很嚴重的時候可以考慮保守治療
如果到了相對比較嚴重的階段,是可以考慮手術治療,但是好不好是不能絕對下結論的,下這個結論本身就不符合科學

8、醫生們給點建議吧怎麼治療啊!我媽媽有骨質增生腰疼下質膝蓋也痛直接影響關節炎,吃點什麼葯物可以啊,聽

一、理療法:

理療法是物理療法的簡稱。就是應用自然界和人工的各種物理因子,如聲、光、電、熱、磁等作用於人體,以達到治療和預防疾病的目的。 [4]

二、直流電葯物離子導入法:

國內主要利用葯物導入熱療儀,把液體的葯物離子主要利用機器產生的中頻電流和同步產生的熱療效應,把葯液離子經皮膚汗腺導管口毛孔穿過皮下粘膜、上皮細胞間隙直接進入患處骨組織,直達患處,其生理治療作用除結合了理療中的電和熱的模式,同時更好的發揮了葯物治療的效果,治療效率更高,且不刺激腸胃。患者更容易接受。直流電葯物離子導入法充分發揮高效的了葯物的作用。治療方便,且可以作為家庭,門診長期的治療選擇。

三、按摩與牽引:

按摩有助於改善局部血液循環,起到消炎止痛用作;牽引可減輕骨刺對局部神經、組織的壓迫而起到暫時緩解疼痛的作用。適用於頸、腰椎骨質增生症。按摩與牽引完全靠外力的作用,只對局部進行治療卻忽視了對人體內整體地調節,因此,只能起到暫時的止痛作用,而不能達到治療的目的。

四、針灸:

針灸可通經活血並有止痛作用。可消除局部的水腫和炎症,但對骨質增生來說,針灸只能起輔助作用。 [5]

五、葯物治療:

一般來說葯物治療絕大多數都是服用止痛葯來緩解膝關節骨質增生引起的疼痛,但是因為骨質層比較深,口服葯物經過腸胃進入血液循環,最後到達患處,效率大打折扣。而且這是治標不治本,並不能從根本上阻止骨質繼續增生。

六、手術切除:

這是比較傳統的治療骨質增生的一種方法,就是通過手術的方法將增生的骨質去除,隨著時間的推移出現的退行性變還是會導致增生的骨質繼續增長,因此這並不是徹底治癒的方法。 [6]

與骨質增生的辨證論治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