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質增生 > 輕微腰骨質增生很多人都有嗎

輕微腰骨質增生很多人都有嗎

發布時間:2021-04-04 16:28:11

1、腰椎輕微骨質增生如何治療

輕度的腰椎骨折,屬於腰部的退行性改變,這個恢復還是,需要一個漫長的時間過程平時注意多休息,避免反復的彎腰勞累,重體力勞動,疼痛明顯,可以熱敷一下,塗抹一些扶他林,如這樣效果不好,可以口服,一些止痛葯物,比如芬必得止痛有助於改善症狀

2、腰有輕微的骨質增生,得休息多長時間,才能幹活呢?

輕微的骨質增生,如果沒有什麼臨床症狀,不用治療的。有症狀的時候可以選擇用一些比如針灸理療的方法,或者配合一些葯物,骨刺平等等。急性期,當然不可以幹活。一般急性期,需要休息一兩個星期。

3、輕度骨質增生嚴重嗎

★我替你解決下這個方抄面的。骨質增生是為機體的一種反應性改變,常發生在骨端邊緣,骨突等部位,很多原因可以造成比如慢性勞損,骨寎,骨骨折等等對於骨質增生預防只能通過補充鈣劑!食物等!還要平時注意身體,不要勞累勞損等!望您早日康復。膝蓋滑膜炎,在老年人多繼發於膝關節骨關節炎,主要是因軟骨退變與骨質增生產生的機械性生物化學性刺激,繼發膝關節滑膜水腫、滲出和積液等。在青壯百年人多因急性創傷和慢性損傷所致。意見建議:膝關節炎目前主要冶療是薬物冶療,如中薬,膏薬,中成薬等。積液較多要穿刺抽液。還有個更好的方法就是,日本的疏妥慷被廣大的朋友爭相推崇的在國外相當的流行度。重點是,要不少鈔票。

4、我今年二十二歲,有輕度腰椎增生,那一般會有什麼症狀啊

骨質增生在醫學上稱為骨性關節炎又稱肥大性關節炎或退化性關節炎,主要是由於機械應力分布失衡或負載過度引起軟骨磨損所致。人的關節軟骨每天都承受著各種活動引起的機械力,人到中年後肌肉功能逐漸減退,容易導致關節損傷,軟骨破壞,引起骨性關節炎。所以骨性關節炎在中老年人中很常見。有人報告在45歲以上中老年人中其發病率約為40—50%,是老年人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嚴重影響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骨質增生是一種慢性、進展性關節病變,主要累及手的近節和末節指間關節、脊柱和髖、膝、踝關節等,以關節疼痛、變性和活動受限為特點。關節活動尤其是負重時疼痛加劇,休息後減輕或緩解。有時在持物或做開瓶蓋動作時出現手指關節疼痛,可能是由於手的骨性關節引起,行走後髖部疼痛,休息後減輕可能是髖關節骨性關節造成。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主要表現是上下樓梯時出現膝關節疼痛。步行一定距離後引起疼痛而跛行,可能是由於腰椎骨質增生導致腰椎管狹窄。
那麼骨性關節炎應如何治療?目前世界上多應用非甾體類(NSAIDS)葯物進行治療,常見的有雙氯芬酸納、布洛芬、消炎痛等。而全球處方量第一的非甾體葯物是扶他林(雙氯芬酸納制劑),它通過對環氧化酶和脂氧化酶的雙重抑製作用,產生抗炎鎮痛作用,並且對關節軟骨無損傷,由於它較好的療效和良好的安全耐受性而被廣泛應用。
骨質增生是一種全身性的病變,可累及許多部位並產生許多不同的症狀和表現,因此,當出現問題時應及時求助於正規醫院,以便能得到及時的診斷治療。由於骨關節病的病因復雜,晚期治療辦法有限,因此提倡早期預防和治療。

骨質增生、骨關節炎與骨質疏鬆是怎麼回事?
骨質增生是骨骼的一種狀態,表現為骨骼生長、發育及其完成功能的過程中,某些部分失去正常的形態,骨質增生的形式多種多樣,因所在部位不同而有其各自的特點,如膝關節的骨質增生常被稱為「骨刺」,可見關節內游離體和軟骨增生;脊椎骨的骨質增生主要表現為椎體的「唇樣」改變,壓迫神經,產生肢體感覺異常和運動異常。
骨關節炎也稱為骨關節病、退行性關節炎、變性性關節炎、增生性骨關節炎、肥大性骨關節炎,均指一種病。是老年人常見的一種骨關節損害。主要表現為關節疼痛、腫脹、彈響、絞鎖、關節內游離體、關節囊及韌帶的韌化骨化、關節軟骨的破壞以及關節部位骨質疏鬆和骨質增生等現象。
骨質疏鬆是全身骨質減少的一種現象,主要表現為骨骼中基質的含量明顯減少,而骨骼中礦物質(主要是鈣、磷)的成分基本正常。也就是說,骨質疏鬆時,骨骼中蛋白質等有機類物質及水分的含量減少而鈣、磷等礦物質含量相對保持在正常水平。由於骨基質在鈣、磷等礦物質之間起支持和連接作用,所以如果骨基質減少,則礦物質之間的間隙就增大,表現為骨質疏鬆。隨著骨質疏鬆的進展,骨骼中鈣、磷等礦物質也會不斷丟失及減少,從而造成骨骼中骨基質和礦物質都減少的現象。

骨質增生與哪些因素有關?
骨關節的致病因素不是單一的,膠原蛋白、蛋白多糖、軟骨細胞、軟骨、滑膜等的變化,均可影響其他成份,因此關節軟骨退行性變的發病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
(1)增齡:增齡是骨關節炎發病最強的危險因素。據屍檢資料顯示,從20歲開始約5%的人關節就有退行性改變,40歲時,幾乎90%的負重關節都有或多或少的骨質增生改變。張乃錚教授等人對北京郊區2063名成人進行膝骨關節炎的流行病學調查發現:16~30歲、31~40歲、 41~50歲、51~60歲、大於60歲年齡組有膝痛者中,骨贅陽性率分別為10.6%、14.8%、29 .1%、5 1.8%、78.5%,隨年齡增長而陽性率增高。
(2)性別:從張乃錚教授等人的資料分析在50歲以前女性比男性的發病率高2倍,但50歲以後兩性之間基本相等。
(3)職業:骨質增生與職業有關。長期反復使用某些關節,可引起這些關節患病率的增加。如鑄造工的肘、肩關節,礦工的脊柱和膝關節,裝卸工的膝踝關節,駕駛員的肩關節,修理工和紡織工的腕關節,芭蕾舞演員的跖趾關節,長期從事刺綉、打字、伏案工作者的頸椎關節,較長時間站位工作如紡織女工、營業員、迎賓小姐、儀仗隊員的跟骨。以上這些部位因長期反復做某一個動作,使該關節經常受到磨損而引起骨質增生。1994年《風濕病年鑒》中指出,通過對年齡在50歲以上患有骨關節炎的109名男女病人與218名無骨關節炎的人相比較,發現每日蹲位或跪位超過30分鍾或每日爬樓梯超過10層的人有明顯的膝關節骨質增生高發病率。
(4)種族遺傳因素:英國人發病率最高而西非人最低,白種人比黑種人發病率高;伴有Heber den結節的骨關節炎婦女,她們的母親和姐妹患本病者分別為普通人群的2~3倍。並且骨關節炎病人的HLA-A1、HLA-B8 的檢出率增高。
(5)體質因素:體重增加使本來已遭磨損的退化的關節再加上重荷,當然就更容易破壞,所以骨質增生多發生於負重較大的髖、膝、跟骨、腰椎等部位。另外由於關節疼痛,患者不自覺地限制了活動而使體重增加,相互影響又加重了關節病變。美國《今日關節炎》發表一份研究資料指出:通過跟蹤觀察30~46歲的1178名男性,發現超過標准體重20磅的人發生骨關節炎的可能性比正常體重者多3.5倍的機會。發生部位多是髖、膝關節。
(6)姿勢不良:如長期伏案工作者、睡眠姿勢不良、枕頭不合適者頸椎骨質增生的發病率特別高。這是由於椎旁肌肉韌帶及關節的平衡失調,張力大的一側易造成不同程度的勞損,並由於頸椎的部分肌肉呈持續緊張狀態,久之這些肌肉發生靜力性損傷,進而使頸椎發生退行性改變而引起骨質增生。也與頸椎關節長期受力不均,使壓力(應力)集中於關節內的某處造成應力過度而損傷關節。
(7)骨內靜脈瘀滯及骨內高壓:以骨內靜脈瘀滯為特徵的骨血流動力異常及由此所致的骨內高壓,使動靜脈壓差縮小、營養血管的血流減少、營養障礙可引起骨小梁壞死,骨細胞壞死可能是誘發關節炎的原因之一。

患者應該怎樣正確對待骨質增生?
在臨床工作中常可看到一些中老年人在健康普查時發現腰椎、膝關節等部位有骨質增生就憂心忡忡,認為骨質增生是不治之症,可以引起癱瘓。實際上骨質增生患者一般不引起功能殘廢,有少數患者終身無症狀,大多數患者症狀局限於關節,表現為疼痛、變形、活動功能受限等一系列症狀體征;只有極少患者因增生的骨質壓迫神經和椎動脈會引起相應肢體的疼痛、感覺障礙和腦缺血症狀;如果處理及時有效,這些症狀都會得到控制。骨質增生患者應該如何正確對待呢?
(1)骨質增生是人體衰老的自然現象:人體隨年齡的增長,一般到35歲以後椎體間的椎間盤就退化變薄,椎體周圍原有的肌肉、韌帶、關節囊的生理平衡遭到破壞。機體為了適應這些變化,重新建立新的平衡,就在椎體的邊緣生長出了新的骨骼以增加骨關節的穩定性。這種現象就是骨質增生,它可以增加骨關節的接觸面積,減少單位面積受到的壓力,從某種意義來講骨質增生是機體的保護性反應,是人體的一種代償性反應,屬正常的生理退變現象。
醫生的任務是治療因骨質增生引起的局部組織充血、水腫、炎症和粘連以及因此而壓迫神經和血管引起的一系列症狀和體征。目前所有的治療措施如內服、外敷、理療、膏葯等方法,只能改善症狀,消除疼痛、麻木和酸困不適。那種試圖把增生的骨質消除掉的想法和做法是不切實際的。那種宣稱能將增生的骨質(骨刺)化掉的說法是荒唐可笑和愚昧無知的。
(2)骨質增生與臨床症狀的關系:有人對200例頸痛及手麻的病人和300例腰痛病人研究發現,在200例頸痛和手麻的病例中,有骨質增生者佔67%(134例);在300例腰痛患者中,有骨質增生者佔60%(181例)。
人們又進一步分析臨床檢查壓痛點的部位和骨質增生部位的關系,發現有三種有趣的現象:
①有骨質增生而無壓痛點,在頸部30%(60例)、腰部12%(36例)。②骨質增生部位與壓痛點二者部位不吻合者,在頸部60%(120例),在腰部38.6%(116例)。③骨質增生與壓痛點二者位置相吻合,在頸部7%(14例),在腰部為4%(12例)。
(3)增生的骨質只有在特殊的情況下才能引起臨床症狀:①骨性關節炎和退行性脊柱炎:骨關節炎是產生骨質增生的原因,但不是唯一的原因,骨質增生是骨關節炎的表現形式之一。當發生骨質增生時,雖增加了骨的負重能力和穩定性,但影響了關節的靈活性和活動性,導致了關節不平滑和摩擦力加大。當關節活動過度或不協調時,關節內滑膜極易受到自體損傷引起滑膜炎,韌帶和關節囊被拉傷,導致一系列的臨床症狀。②增生的骨質位置較特殊和較大時如:膝關節骨質增生可使滑膜受損,周圍關節邊緣骨質增生較大時,可阻礙肌腱的滑動或壓迫鄰近神經;頸椎鉤椎關節增生過大時,可壓迫椎動脈;脊椎骨質增生時,可致脊椎管腔狹窄而引起症狀。
因此,骨質增生時不必過於緊張,只有出現症狀且症狀與增生的骨質相對應時,再考慮對症治療,而不必勞神費力耗財去「根治」。

5、腰痛去檢查結果是輕微骨質增生,要緊嗎?

卵巢囊腫是女性生殖器官的一種常見的良性腫瘤,中醫稱「石瘕」、「腸覃」。分粘液性囊腺瘤、漿液性囊腺瘤,良性畸胎瘤、纖維瘤、含睾丸母細胞瘤等類型,多有惡變的可能,常見於20-50歲婦女。
卵巢囊腫在臨床上分(1)氣滯血瘀型:表現為少腹一側或雙側有腫塊,腫塊小者多無明顯症狀,大者心悸氣喘,腰酸,小腹下,大便不暢,尿頻尿急,舌有瘀點。(2)寒濕淤滯型:腹部有腫塊。下肢浮腫,腹胸積水,食少化滯。(3)氣瘀化熱型:腹內竄痛劇烈,腹脹泛惡,發熱惡寒,精神郁悶,無力倦怠,帶下增多,質稠腥穢。各型有共有特徵是卵巢囊腫多發於單側,包膜完整,活動,表面光滑,無腹水,呈囊性,囊壁光滑,形態一至,進展緩慢,病程較多。傳統醫學治以溫中散寒,理氣化水,益氣養血,軟堅化瘀,多有良效。
1:處方:黃茋、丹參各30克,苡仁、昆布、海藻各15克,當歸12克,茯苓、青皮、鬱金、香附、桃仁、赤芍、絲瓜絡各10克。
服法:日1劑,服兩次,1個月為1療程
療效:服葯1-2療程,有效率達100%
2:處方:炮山甲60克,當歸、川芎、丹參各30克,牛膝、醋大黃、醋延胡、肉桂、炒黑丑、五靈脂、醋炒三棱、莪術各1克,麝香0.06克。
用法:葯研細末,每服9克,日3次,愈後服成葯烏雞白鳳丸鞏固療效。
療效:用葯1個月,有效率達100%

6、30歲的腰脊椎增生的人多嘛

當然多了,

目錄
聲明:詞條人人可編輯,創建、修改和認證均免費
詳情
腰椎增生

科普中國

本詞條由國家衛健委權威醫學科普項目傳播網路平台/百科名醫網提供內容
貢獻者孔清泉詳情
人類至中年以後,隨著年齡的增大,機體各組織細胞的生理功能也逐漸衰退老化。其中,在腰椎上主要表現為退化的腰椎間盤逐漸失去水分,椎間隙變窄,纖維環鬆弛並向周邊膨出,椎體不穩,纖維環在椎體邊緣外發生撕裂,引起纖維環內的髓核向外突出,將後縱韌帶的骨膜頂起,刺激骨膜下新骨生成,從而形成骨刺或骨贅,稱之為腰椎骨質增生或簡稱腰椎增生。也有人認為本病是由於椎間盤退變萎縮後,椎體向前傾斜,椎體前緣在中線為前縱韌帶所阻,兩側骨膜掀起,從而引起骨膜下新骨形成所致。此外,局部的受壓因素也是引起骨質增生的重要因素,腰椎椎體邊緣受壓較重,故此處骨質增生的發生也較常見。

7、腰椎輕度骨質增生

1

與輕微腰骨質增生很多人都有嗎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