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質增生會引起腰腿痛嗎?
骨質增生是骨性關節炎的一種表現。它即俗稱為骨刺,又稱骨贅。我們要一分為二的看,不能把臨床上表現出來的症狀全部都歸罪於骨刺。它是指骨關節邊緣上由於長期慢性損傷引起瘢痕組織增生,天長日久可產生鈣質沉著變成骨質而形成的。 臨床上有不少人由於缺乏對骨質增生的正確認識,往往一旦X線攝片發現有骨質增生,就盲目地認為自己的疼痛就是骨質增生引起的,似乎是一種不治之症,為此患者常常背上思想包袱,到處求醫問葯治療骨刺,甚至有人上當受騙。其實骨質增生僅是一種人體生理上的代償功能,是人體為適應力的變化而產生的一種防禦性反應。它可以使穩定性差的骨關節得以加強,從而有利於骨關節的穩定性,避免繼續遭到損傷,但也可能造成對其周圍神經、血管等的壓迫,出現相應的臨床症狀,所以說它既是生理性的,但又可能轉變為病理性的。 可見,骨質增生是中老年時期骨關節的生理性退行性變化,是人體衰老的必然結果。它的形成與不同年齡、職業的人的骨關節及椎體承受的壓力和解剖生理特點有著密切的關系。 臨床實踐也證明,人體有了骨刺,並不都會出現臨床症狀。相反,出現臨床症狀者,也並不都有骨質增生。而且骨刺的有無、大小、多少與臨床症狀的輕重程度不成正比例關系,所以人們完全沒有必要懷疑自己是否有骨刺,或因有骨刺而驚慌。臨床上很多患骨性關節炎的病人,經手法、中葯、理療、神經阻滯等妥善治療後症狀消失,而X線片上的骨刺卻依然存在,這說明引起臨床症狀的直接原因並不在骨刺的有無。如果真是骨刺壓迫所造成,那就不是手法及葯物所能消除的。可見骨質增生在多數情況下並不一定意味著是病,而是一種生理的組織反應。 為此,僅有骨質增生而無臨床症狀,就不必刻意進行治療。只有確認骨質增生是造成腰腿痛的主要原因時,才需針對治療。
2、腿關節響是怎麼回事
正常情況下,膝蓋骨與膝部前方溝槽相吻合,一旦吻合不好,膝關節軟骨發生輕微磨損,就會在膝部動作時發出聲響,一般開始於45歲左右,通常女性比男性更常見。假如只是僅有關節彈響,不伴隨疼痛及活動障礙,應該屬於生理性關節彈響。
這是因為我們在正常關節活動時,關節面之間、軟骨墊與關節面之間、肌腱和關節囊之間、肌腱和骨骼之間,都會發生相對運動,它們在運動時互相碰撞或磨擦,因此就發出了聲音。在大部分人身上,這種聲音不明顯、聽不到,可是在有些人身上聽起來比較清楚、比較明顯。這主要和家族遺傳體質以及個體差異有關,並無大礙。如果關節響並伴有痛感,則說明膝蓋有問題。為了減緩膝部疼痛,可以通過騎自行車、散步或游泳等進行鍛煉,有助於防止疼痛。
關節彈響伴酸痛或是疾病預告
一般來說,關節彈響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大多數關節彈響屬於生理性,關節活動時,關節面之間、軟骨墊與關節面之間、肌腱和關節囊之間等,總會發生摩擦而發出聲音。發出響聲的同時不會引起身體其他部位的不適,對身體危害不大,不需要特別處理,也不必為此惴惴不安。年輕人出現關節響以生理性的原因為主,除非有外傷。
但有一部分人在關節彈響的時候,還會伴有酸疼、腫脹等不舒服的感覺,這時可能就預示著關節出現問題了。臨床上比較常見的病有半月板損傷、髕股關節骨關節病等,這種病理性彈響在膝、踝、髖、肩關節中都比較常見。
所以,當出現病理性關節響時,應該盡快進行一些關節的保養。不然,繼續發展的話,關節軟骨會加劇磨損的,會引發為退行性關節炎的。
關節彈響不宜盲目補鈣
提醒:發生骨頭響時,千萬不要盲目補鈣。要知道關節響不是因為缺鈣引起的,補鈣只是補人體的骨骼,對關節沒有影響,因而千萬不要亂補鈣。另外,有些人喜歡搬指關節來產生聲音,一些研究報告指出這種習慣會破壞指關節間的軟組織,而減弱了我們手指的握力,因而,最好不要隨意搬指關節。
人的關節,有些部位有些角度平日是比較少活動到的,這就像一部新的汽車一樣,需要有一個磨合期才能運動得順暢。尤其是肩關節,平時活動比較少,而太極拳中,各關節經常做圓周運動和升降運動,會使「死」關節活潑起來,因此剛開始發出聲響是難免的。
但要注意,初學者一定要注意關節的放鬆,順其自然,不要強行做吃力的動作,關節能轉到多大輻度就多大,不要逞能,也不要有不怕吃苦不怕痛的思想,注意保護關節不受損傷。關節一旦受損,往往是不可逆的,是一輩子的事。只要堅持,日久天長,關節自然能打開。
切不可急於躁進。待練習一至兩個月,如果天天堅持練,仍然會響,則可能是有問題。需要暫時停止練習,到醫院檢查。
3、骨質增生?我的腿是怎麼回事?
高度懷疑是骨腫瘤,但你也不要怕。還要看是良或惡性呢。判斷是良或惡性要從很多方面來看。比如包的大小,硬度,外形,光滑度,移動度。還有看是否有其他地方的腫瘤,如肺等。還要看時間,長的3快慢。從你說的不影響生活我想多半是良性的。這些到醫院做個X片一看就知道了。我只是說腫瘤的可能性大,但也不一定。
4、我媽媽雙腿膝關節疼痛,走路時伴有嘎啦嘎啦的骨頭響聲,請問是骨質增生嗎?
到醫院去檢查一下看看,必要時可以關節腔注射玻璃酸鈉。
5、腿膝蓋一直響
膝關節骨質增生的病因、表現、預防和治療
膝關節是由股骨下端,脛骨上端及臏骨所組成,外包以關節囊,內有交叉韌帶及半月板,是人體中最復雜及關節面最大的負重關節。膝關節骨質增生也稱為增生性退行性關節炎。它並不是關節普通炎症,而是一種軟骨長期退化性病變
膝關節是由股骨下端,脛骨上端及臏骨所組成,外包以關節囊,內有交叉韌帶及半月板,是人體中最復雜及關節面最大的負重關節。
膝關節骨質增生也稱為增生性退行性關節炎。它並不是關節普通炎症,而是一種軟骨長期退化性病變。
一、膝關節骨質增生的病因:
1、骨折後骨質增生。骨折後甚至碎裂後修復的形式是傷處周圍的骨細胞不斷增生形成骨痂。這種骨質增生對人體有利。
2、周圍軟組織損傷後可發生鈣化、骨化,影響到骨膜,使骨膜生骨。這種增生為病理性,可引起一定的症狀。
3、隨著年齡增長,膝關節諸骨由於長年磨損,周圍韌帶鬆弛,致使關節不穩定,造成病變引起相應部位骨質增生。此種增生是人體衰老的現象。40多歲以後,大多數人都有骨質增生,只是發生部位和增生程度不同,有的有症狀,有的無症狀。
二、臨床表現:
此病多見於中老年人,女性發病高於男性。其表現是一側或雙側關節不適,疼痛腫脹。起初疼痛多在長時間行走或上下樓梯時,但休息或卧床後好轉。隨著病情發展,走平路也疼痛,活動不方便,關節不穩定,走路稍不注意就會疼痛;同時膝關節活動時有像捻頭發時所發出的響聲。重者膝關節還會突然「鎖」在某一位置上,解「鎖」時,伴有明顯的彈響。這說明關節內已經有了游離體。
三、膝關節骨質增生的預防與治療:
早期X光片上僅有輕度骨質增生,晚期關節諸骨骨質增生明顯,甚至可見游離體,要注意預防。
1、避免在潮濕處睡卧,不要汗出當風,不要在出汗後,即洗涼水浴或洗腳,以防風、濕、寒三邪氣對膝關節的侵害。膝關節不過於勞累或負荷過重。
2、早期患者最關鍵的治療是穩定關節,堅持做雙則股四肌等收縮的靜力訓練,即取卧或坐姿,雙下肢伸直,用力綳緊大腿前方肌肉群,持續10~20秒,放鬆5~10秒;重復20~30遍;每日4~5次。做三周有效。每日堅持0.5~1小時步行,自我按摩雙腿。
3、關節腫脹、疼痛加重時應休息。避免深蹲、負重,上下樓梯等活動,同時請醫生配合理療和葯物治療。症狀好轉後停葯,堅持以上訓練為主。
膝關節骨質增生的7大注意事項:
膝關節是由股骨下端,脛骨上端及臏骨所組成,外包以關節囊,內有交叉韌帶及半月板,是人體中最復雜及關節面最大的負重關節。膝節疼痛亦屬常見病,多數膝關節骨質增生患者經X光攝片檢查均見膝關節間隙狹窄,骨質變尖,百分之八十九的人無外傷病史,但往往疼痛難忍,蹲立受限,故將基歸納為病因不明膝關節勞損。
膝關節骨質增生的7大注意事項:
嚴重的膝關節骨質增生會造成關節的功能障礙,當活動量過大時,還可誘發急性創傷性滑膜炎,所以患了膝關節骨質增生症後,在做膝關節鍛煉應注意以下幾點:
(1)不宜做劇烈大運動量的鍛煉,如網球、爬山、跑步、跳高或跳遠等,可做半小時的室外散步、徒步行走或游泳等;
(2)堅持做股四頭肌(大腿前面肌肉)主動收縮,每天4~5次,每次10~20下;
(3)仰卧屈膝屈髖做蹬自行車樣動作,每天2~3次,每次50下;
(4)不負重做下蹲和起立運動,連續30~50下,每天2~3次;
(5)切忌做膝關節的半屈位旋轉動作,防止半月板損傷;
(6)家庭事務不宜做蹲下擦地或洗衣;
(7)減輕體重:體重過重會加速關節軟骨的磨損,造成骨質增生。如過胖的人宜減輕體重,減低膝關節壓力。
保護膝關節預防骨質增生發生的幾種方法
膝關節對於人體直立、行走、負重等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兩側膝關節容易發生挫傷、扭傷、髕骨損傷、筋腱損傷以及關節軟骨病變等,表現為關節疼痛、腫脹和骨質增生等現象。預防膝關節骨質增生的產生,應該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護膝關節,出現症狀應及時就醫,辨證施治。
下面介紹幾種常用的保護膝關節預防骨質增生發生的方法供參考:
(1)每晚臨睡前可以選用正骨水、紅花油、活絡油膏等中草葯制劑,塗擦並按摩膝關節20分鍾左右,每日或隔日1次。
(2)用肉桂、川椒各10克;或伸筋草、川草烏各10克,煎湯熏洗兩膝關節,用毛巾擦乾並按摩,每劑葯物可用2~3次,每日或隔日熏洗1劑。
(3)將中成葯跌打丸加少量熱黃酒捏成葯餅,於臨睡前用其對兩膝關節進行揉搓、按摩5~10分鍾,有利於兩膝關節病變的恢復
膝關節骨刺用什麼葯治效果好?
試試中醫葯 對治療膝關節骨刺 效果很好的。骨刺,又稱骨贅,就是骨質增生,是骨骼的一種退行性變化;系關節軟骨退變引起新生骨增生的慢性骨關節病。好發於中老年人,骨刺多發於負重關節部位,如椎體、四肢關節、跟骨等負重關節。 原發性退行性骨關節病,正常軟骨是由軟骨細胞及基質構成,而基質由蛋白多糖構成的硫酸軟骨素和包埋其中的膠原纖維組成。軟骨中硫酸軟骨素含量隨著年齡增長而減少,致使膠原微纖維分解,軟骨產生老年性退變。 繼發性退行性骨關節病,如外傷、勞損、先天性關節畸形、局部骨組織缺血、內分泌失調和神經性障礙等引起。多見於青壯年、單關節受累、某些負重操作受過扭傷等人。退變軟骨不光滑、變薄、脆弱、蟲蝕狀缺損、最終完全消失、露出骨端,由於修復,骨端硬化,關節邊緣形成骨贅、關節面粗糙不平,進而因局部血管增多而產生骨質疏鬆,關節韌帶附著部位可增生、鈣化和骨化。骨刺的臨床表現與骨刺形成的部位有關。頸椎的骨刺,可壓迫頸叢神經,引起頸、肩、上肢麻木、無力、疼痛,有時疼痛較劇烈,似刀割、電刺並向上肢遠端及頭枕部放射;腰椎的骨刺有壓迫坐骨神經的可能,在彎腰、咳嗽、打噴嚏時可引起腰部、臀部沿大腿後側向下肢放射的劇烈疼痛,跟骨骨刺則出現足跟疼痛,在雙足著地負重時疼痛加重。祖國醫學認為:「肝主筋,腎主骨」,肝腎虛虧便會筋骨痿軟,出現腰膝酸軟,四肢無力。 目前西醫治療骨質增生骨刺病症,多選擇手術治療,此類病症的高復發性使手術療法具有相當局限性;而且患者的治療痛苦突出。手術費用也是相當高,頸腰椎手術更難風險極高。在醫學界,許多醫學工作者甚至認為骨質增生是人體衰老的特徵,認為不是獨立的疾病,是人體自我保護的代償反應。由此認為這種退化是不可逆轉的,無法達到根治也沒有必要強求根治。------可以採用中醫外用的葯外貼塗滲透及內服葯治療....
膝關節骨質增生(骨刺)的中醫治療方法
膝關節骨質增生(骨刺)中葯治療大體可分為兩類:一類屬於內治法,即內服湯葯、丸葯、散劑、酒劑等;另一類屬於外治法,即膏貼、酒類外搽劑、熏洗、外敷等法。膝關節骨質增生(骨刺)往往治療時間長,效果慢,平時的養護比葯物治療更重要,首先平時應注意患者的休息,不宜過度負重、久坐、久站、應在醫生指導下,循序漸進鍛煉,膝關節維持一定活動,可預防肌肉萎縮,控制病情發展。
◆膝關節骨質增生(骨刺)中醫治療方法
膝關節骨質增生(骨刺)中葯治療大體可分為兩類:一類屬於內治法,即內服湯葯、丸葯、散劑、酒劑等;另一類屬於外治法,即膏貼、酒類外搽劑、熏洗、外敷等法。
膝關節增生往往治療時間長,效果慢,平時的養護比葯物治療更重要,首先平時應注意患者的休息,不宜過度負重、久坐、久站、應在醫生指導下,循序漸進鍛煉,膝關節維持一定活動,可預防肌肉萎縮,控制病情發展。關節疼痛,腫脹可使用琥珀軟堅膏外貼,它有較強滲透功能,葯物迅速達到疼痛部位,能快速消除增生引起的關節腫脹,疼痛,僵硬,其良好的軟堅散結功能,可有效軟化骨刺,控制增生。
針灸可通經活血並有止痛作用,可消除局部的水腫和炎症,理療按摩有助於改善局部血液循環,起到消炎止痛作用;
◆膝關節骨質增生(骨刺)西醫治療方法
目前西醫對本症尚無有效的治療葯物,常採用對症處理。如疼痛時可服一些解熱鎮痛的葯或者注射透明質酸鈉;麻木者可選用B族維生素類葯物;關節腫脹有積液者可給予局部抽取積液或局部封閉等療法。
關節鏡微創手術,和小針刀治療原理相似。通過手術取出破碎的半月板骨贅,切除阻礙關節活動的組織。
人工關節置換手術是通過金屬和塑料來置換已徹底惡化了的關節。適用對象:在末期不僅是軟骨,甚至骨頭也被磨損的患者;由於手術存在一定風險,費用也較高。不到不得以的情況下不做選擇。
◆膝關節骨質增生(骨刺)物理治療方法
理療方法有蠟療、熱療、磁療、超短波治療、微波治療、紅外線治療等,可以改善局部微循環,起到活血通絡的作用。牽引可減輕骨刺對局部神經、組織的壓迫而起到暫時緩解疼痛的作用。但對骨質增生(骨刺)來說,以上治療方法只能起輔助作用。
◆可考慮手術方法治療的情況
1、X光片上可見膝關節內已有游離體(又叫關節鼠)。2、膝關節骨質增生(骨刺)嚴重,已形成骨贅,嚴重影響其功能。3、合並半月板損害或出現盤狀軟骨。4、膝關節過於增生,出現關節腔狹窄,骨破壞明顯或關節畸形,致使行走甚痛,經多個月保守治療無效,年齡在50歲以上者可考慮作全膝關節置換術。
◆有針對性地做好下列預防工作
(1) 避免膝關節過度活動及勞損,特別是雙下肢劇烈運動者(如舞蹈演員、運動員、搬運工等)更要注意勞逸結合,防止因過度用力造成組織損傷,否則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容易出現骨質增生(骨刺)現象;
(2) 膝關節出現骨折時,要及時去醫院診治,盡可能使骨折端達到解剖復位的要求。如果復位不滿意,應及時採取手術治療,否則容易出現創傷性關節炎,導致關節的骨質增生(骨刺);
(3) 如果雙下肢有O形腿或X形腿畸形,為了防止膝關節長期受力不均勻而產生骨質增生(骨刺)和骨關節病,可考慮作股骨或脛骨截骨術,糾正異常的力線,改變膝關節受力不均的問題;
(4) 過於肥胖者,要適當控制飲食,注意調整飲食結構,減少熱量的攝入,將體重控制在適當的范圍之內,以減輕膝關節上的壓力和磨損程度;
(5) 老年人可適當補充鈣質及維生素D等與骨代謝關系密切的葯物,同時從事適度的體育鍛煉,以減慢骨組織的衰老和退行性改變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