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質增生偏方有什麼?
骨質增生偏方:
1、威靈仙、蘇木屑、香樟木各30克,米醋500毫升。將前4味加水浸泡後,再煎汁,稍濃縮,然後加水米醋攪勻,加熱後浸洗患處,每次15-20分鍾,每日1-2次。
2、木瓜40克,白芷20克,防風、全蟲各10克,狗脊、藏紅花各15克,透骨草、海龍、海馬各6克,制乳香、制沒葯各5克,血竭9克,象皮、田三七各3克。共研細末,過篩,每次服3克,每日早晚各服1次,黃酒沖服。
3、茜草根、寄生、懷牛膝各30克,續斷20克,菟絲子、杜仲各12克,補骨脂15克,血竭6克。加水煎2次,將葯汁混合,每日1劑,2次分服。
4、蜈蚣2條,全蠍3克,白芷、白僵蠶各6克。共研細末,取適量找於患處,每日換葯1次。
5、當歸、毛薑、熟地各15克,乳香、沒葯、全蠍、穿山甲各10克,丹參、肉蓯蓉各30克,鹿銜草20克,補骨脂、萊菔子、仙靈脾各12克,核桃10個(生吃為引)。水煎,每日1劑,2次分服。
6、桃仁、紅花、松香各6克,生南星、當歸、生半夏各12克,生川烏、生草烏、獨活、羌活各9克,細辛、小牙皂、松香各4.5克,樟腦15克,冰片、白芥子各3克。共研細末,用白酒拌濕,微火炒熱,熨患處30分鍾(涼了加酒再炒熱,反復熨),每日4-5次。
由於是偏方,因此建議根據個人情況酌情處理。
2、關節骨質增生有什麼偏方治療
一、理療法:
理療法是物理療法的簡稱。就是應用自然界和人工的各種物理因子,如聲、光、電、熱、磁等作用於人體,以達到治療和預防疾病的目的。 [4]
二、直流電葯物離子導入法:
國內主要利用葯物導入熱療儀,把液體的葯物離子主要利用機器產生的中頻電流和同步產生的熱療效應,把葯液離子經皮膚汗腺導管口毛孔穿過皮下粘膜、上皮細胞間隙直接進入患處骨組織,直達患處,其生理治療作用除結合了理療中的電和熱的模式,同時更好的發揮了葯物治療的效果,治療效率更高,且不刺激腸胃。患者更容易接受。直流電葯物離子導入法充分發揮高效的了葯物的作用。治療方便,且可以作為家庭,門診長期的治療選擇。
三、按摩與牽引:
按摩有助於改善局部血液循環,起到消炎止痛用作;牽引可減輕骨刺對局部神經、組織的壓迫而起到暫時緩解疼痛的作用。適用於頸、腰椎骨質增生症。按摩與牽引完全靠外力的作用,只對局部進行治療卻忽視了對人體內整體地調節,因此,只能起到暫時的止痛作用,而不能達到治療的目的。
四、針灸:
針灸可通經活血並有止痛作用。可消除局部的水腫和炎症,但對骨質增生來說,針灸只能起輔助作用。 [5]
五、葯物治療:
一般來說葯物治療絕大多數都是服用止痛葯來緩解膝關節骨質增生引起的疼痛,但是因為骨質層比較深,口服葯物經過腸胃進入血液循環,最後到達患處,效率大打折扣。而且這是治標不治本,並不能從根本上阻止骨質繼續增生。
六、手術切除:
這是比較傳統的治療骨質增生的一種方法,就是通過手術的方法將增生的骨質去除,隨著時間的推移出現的退行性變還是會導致增生的骨質繼續增長,因此這並不是徹底治癒的方法。
3、求治療骨刺偏方
一般只要不是太嚴重的話,應該是不會有多大的問題的,不需要太擔心,必要時進行理療,這個效果較好,還有就是要注意適當的鍛煉身體,不能過度,也不能不運動,定期復檢工作,還要做好的。找中醫進行按摩,對於緩解肌刺也是有一定的幫助的。可外yong:醉八蟲葯_酒貼(1-2個療程就可好)
骨刺也主要是由於感受風寒,或受到以外傷挫導致局部發生無菌性炎症和水腫,循環系統受阻。中醫一般稱為痹症。也就是新陳代謝不通暢。從而從開始的局部水腫,積液。到長期沉澱作用下的附著生長。形成增生。其增生是一種骨質化,也就是鈣化物質。和人體骨骼的結構是完全不同的。所以中葯外敷比較好 些
4、膝蓋骨質增生特效偏方
家裡奶奶膝關節左腿以前摔過,後來慢慢開始疼了,做核磁檢查說是骨刺,也不知道是不是和骨質增生一樣,後來吃了一些口服的效果不好,改用外用的太乙山,現在基本不疼了,就是不能上下樓,醫生體重也會影響關節。
5、跟骨刺有什麼偏方嗎
足跟骨質增生主要表現行走時足跟疼痛,中醫治療此病療效頗佳,以下偏方患者可根據縣體情況選用。1、威靈仙醋調;2、壁虎散外敷;3、川穹散;4、川烏散;5、鮮蒼耳;6、夏枯草熏洗;8、仙人掌外敷;9、臭椿樹葉熏洗;10、沒食子皂角散。本站提示:以上十種民間偏方,本人並未考查過療效和安全性,如要試用請咨詢您醫生後再作取捨。
足跟骨質增生主要表現行走時足跟疼痛,中醫治療此病療效頗佳,以下偏方患者可根據縣體情況選用。
1、威靈仙醋調
威靈仙適量研成細末,用米醋調成糊狀,塗在紗布上,敷患處固定,每天1次,20天為1療程。對頸椎及足跟骨質增生療效佳。
2、壁虎散外敷
取壁虎6個,辰砂6克,上葯焙乾研粉備用。用時取適量葯粉撒於患處,用強力麝香膏固定,隔天換葯,1個月為1療程。休息3~6天後可繼續下1個療程。對頸椎及足跟骨質增生療效佳。
3、川穹散
取川穹45克,研成細末,分裝在用薄布縫成的布袋裡,每布袋裝葯末15克。以葯袋放在鞋裡,直接與患處接觸,每次用葯1袋,每天換葯1次,3個葯袋交替使用,換下的葯袋曬干後仍可再用。
4、川烏散
外敷取生川烏30克(此為1足跟用量),研末加白酒(以糧食酒為好)調成糊狀,晚上睡覺前用溫水將腳洗凈,把葯平攤在足跟疼痛處,外以塑料紙包好,用葯期間不作劇烈活動。每天一次,一般連續用葯2—3次。病去即止,不可久用。
5、鮮蒼耳
葉外敷取鮮蒼耳葉適量搗爛,以小片塑料薄膜包敷患處,干後換葯,不拘次數,如有小泡發生,可按燙傷處理,傷好後繼續敷葯。
6、夏枯草熏洗
取夏枯草50克,放入食醋1000毫升內浸泡24小時,然後煮沸15分鍾,先熏洗患處20分鍾,每日1-3次,每劑可用2天。
7、川楝葉紅糖膏
取鮮川楝葉30~60克,紅糖適量。兩者混合搗成膏狀,外敷足跟疼痛處,24小時後更換,一般2—3次疼痛消失。
8、仙人掌外敷
取仙人掌適量,將兩面的毛刺用刀颳去,然後剖成二半,用剖開的一面敷於足跟部疼痛處,外用膠布固定,敷12小時後再換另半片。冬天可將剖開的一面放在熱鍋內烘3—4分鍾,待烘熱後敷於患處,一般於晚上貼敷。在治療期間穿布鞋為宜,適當活動,使氣血經脈暢通。
9、臭椿樹葉熏洗
取臭椿樹鮮葉250克或干葉100克,加水約1000毫升,煎沸取汁,加醋酸150克,趁熱熏洗患處,每天1~2次,20天為1療程。
10、沒食子皂角散
取沒食子40克,皂角20克,二葯研成細末,加米醋調成糊狀,貼敷患處,用膠布固定,每日換葯1次,輕症用葯1次見效,重症用葯1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