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骨質增生是腰椎隨年齡增長的退行性改變。大多數腰椎骨質增生可無症狀,增生程度與年齡、局部創傷、勞累、反復搬提重物有關,病情發展緩慢。過度勞累、久坐、久卧可使腰痛加重,壓迫神經可出現下肢麻木,甚至坐骨神經痛。
腰椎骨質增生怎麼治療
1、西葯治療:根據不同的症狀來選擇不同的葯物,以達到治療腰椎骨質增生的作用。
2、中葯治療:骨質骨方似醫貼,可從病理上進行治療,消除病因,緩解症狀。
3、針灸治療:對腰椎骨質增生來說,針灸可通經活血止痛功效,並且能消除水腫。
4、按摩與牽引:靠外力的作用,對局部進行治療的方法,它能起到很好的止疼作用。
5、手術治療:一般而言只要腰椎骨質增生不嚴重到一定程度,醫生都不會建議患者去做手術治療。
腰椎骨質增生注意什麼
1、用雙手掌及各指自上而下在腰部進行按摩,力量由輕而重,直至局部發熱,再用雙手推拿腰部2~3分鍾,以促進腰部的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的僵硬和緊張。
2、雙膝關節微屈,臀大肌輕度收縮,自然收縮腹肌,腰椎輕度變直,減少腰骶角,增加脊柱支撐力,預防腰椎間盤的損傷。
2、請問腰椎骨質增生患者的按摩療法是什麼
骨質增生是由於感受風寒,或受到外界的挫傷使局部發生無菌性炎症和水腫,從而導致代謝循環系統受阻所引起的。中醫一般稱為痹症。也就是新陳代謝不通暢。從而從開始的局部水腫,積液。到長期沉澱作用下的附著生長。形成增生。其增生是一種骨質化,也就是鈣化物質。和人體骨骼的結構是完全不同的。患者也可以使用&[趙氏養生骨質.增生.帖]&進行 調理!
骨質增生的注意事項:
一:保持樂觀情緒
絕大多數患者的預後是良好的。單純X線有骨質增生者不一定出現症狀,髖或膝關節骨刺者10年後發生關節間隙狹窄者不足1%。
二:健康的生活方式
平時少量多次飲用牛奶,多曬太陽,必要時補充鈣劑,中老年人單純服用鈣劑往往吸收不佳,可同時服用活性維生素D。應調整勞動強度或更換導致症狀加重的工種,消除或避免不利因素,如劇烈運動。
三:避免機械性損傷
避免對受累關節的過度負荷,肥胖者應減輕體重。膝和髖關節受累者應避免長久站立、跪位和蹲位。
四:選擇適當的鞋
老年人最好穿松軟帶後跟的鞋,鞋後跟高度以高出鞋底前掌2cm左右為宜,老年人的鞋底還要稍大一些,必須有防滑波紋,以免摔倒。
五:使用輔助設施
可利用把手、手杖、護膝(髕股關節受累)、步行器、楔形鞋墊(膝內翻或外翻者)或其他輔助裝置,減輕受累關節的負荷。
六:輔助理療
急性期以止痛、消腫和改善功能為主;慢性期以增強局部血循環,改善關節功能為主。
注意:已做關節成形術和含有金屬元件的關節禁用透熱或超聲療法,以免深部灼熱傷。
七:適宜有氧運動最新咨詢
運動需從小運動量開始,循序漸進,如鍛煉後關節持續疼痛,應降低運動強度和時間。有氧運動包括關節運動和肌肉運動,以膝關節為例:關節運動可取坐位或卧位,行膝關節屈伸和旋轉運動,每日3次左右。
不同病人應著重不同的鍛煉:膝關節受累可進行游泳或散步,但頸椎骨關節炎不適於游泳;頸椎和腰椎受累者可行輕柔的頸和腰部活動,手受累者可做抓和握鍛煉。
3、請問在給骨質增生患者按摩時是應強推強按還是較輕柔的推按?
按摩不能根除已有的增生,只是幫助病人緩解症狀和對阻止新的增生生成有幫助.手法應根據被按摩人耐受程度和感覺而定,只要病人感覺舒服即為好.而不是根據別的.
4、按摩對骨質增生是否有好處
治頸椎病、腰腿痛、四肢麻木、骨質增生、風濕病關節炎等五蓮山葯酒秘方:
五蓮山土蟲20個、大柴胡根15克、清骨風10克、拉拉秧根15克、 李棗根10克、山烏子2個、仙凌花3朵、貧絲網10克、球須草10克、杜仲皮20克、雙樹枝20克、金狗脊20克、山牛膝15克、五蓮山蠍子3隻、結骨草10克、五蓮山蜈蚣3條、山桃仁10克、山木瓜10克、山旁風10克、毛龍根10克、爬山虎10克、
以上用50度以上的白酒5斤,泡7天就可以喝了。每天中午、晚上各喝一次、每次30至50毫升
外用葯酒塗搽患處部位,最好揉搽到局部燒熱感為宜,每日1~2次。
20天---30天一個療程、病輕的一個療程康復、嚴重的連服3到5個療程康復。
五蓮山葯酒秘方能補益肝腎、活血行氣、祛風散寒,化痞去瘀、消腫止痛。
主要治療痹症、肩周炎、頸椎病、腰腿痛、筋骨疼痛,半身不遂,四肢麻木、屈伸不利、骨質增生、跌打損傷、風濕病關節炎、坐骨神經痛。
忌口;:服葯期間忌、騾、馬肉、母豬肉。
5、骨質增生要怎麼按摩才能消除?
你好,患有骨質增生的人一般按摩治療效果不是很明顯的,建議你適當的貼一些活血的葯膏外貼可以緩解症狀。
6、激發反射區潛能的療法是什麼?
一般來說,全息反射區的手法與我們的經絡按摩類似,只不過比它更簡便一些,共分為按、揉、推、刮4種手法。我們知道,反射區不像穴位那麼小,也不像經絡那麼長,它是一小塊,比如子宮的反射區,就是內踝里側一片梨形的區域。不過,也有特別的,如小腦腦干反射區,就是大腳趾內側的一個點,跟穴位差不多。那麼,在具體治療的時候,區域比較大的,比如足底或者面部的反射區,我們就可以用大拇指去按揉,或者用手掌去推刮。然而,如果是區域比較小的,如手部的反射區,用手掌和大拇指按揉可能就不太方便,那就直接用手指的指肚來點按。而如果是更加小的,如耳部反射區,它總共就那麼一塊,那麼就可以藉助米粒來按揉,如果條件允許的話,也可以採用傳統中醫使用的王不留行籽。
那麼,我們怎麼來判斷身體是不是有問題呢?其實很簡單,用以上4種按摩手法就可以判斷出反射區是不是酸痛或有疙瘩,從而可以判斷其所對應的器官是不是有毛病。一般作為平時的保健或者針對比較輕的病,都可以用這個四位一體基礎法來做,不要太死板,怎麼方便怎麼快就怎麼來。這個方法非常有效,也比較容易堅持下來。
值得注意的是,上面的手法都是起到一個以指代針的作用,即用按摩來代替針灸,雖然針沒有進去,但是那個力度進去了,或者說那種治療效果進去了。可以說是殊途同歸,都達到了一個調節的目的。
不過,雖然以指代針非常方便,但時間長了就會感覺非常累,不信你看那些按摩師傅的手指大部分都是變形的。這時候,我們可以選擇使用按摩棒,相對來說它比手指頭更省力,還更准確。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以石代針」,也就是用砭石作為工具。
砭石是中醫的兩大醫療器械之一。中醫認為,砭石有安神、調理氣血、疏通經絡的作用。用現代醫學手段檢測,砭石可以發出許多對人體有益的遠紅外射線和超聲波脈沖,促進微循環、調理新陳代謝,相當於遠紅外治療儀加對聲波治療儀。
當然,我們這里說的只是4種反射區按摩的最基本的手法,而對於不同部位的反射區按摩,還應相應地採用一些其他手法,下文將會詳細介紹這些方法。手到病自除,了解手部反射區全息圖手是人體一個相對獨立的部分,顯示著人體氣血的枯榮、正邪交爭的消長、疾病演變過程中的預後判斷等。在中醫理論中,對雙手非常重視,並做了深入的研究與探討。
手部是獨立的全息胚,人體的各臟腑器官、四肢孔竅在手部均有其對應的部位。當臟腑器官出現病理改變時,手部的同名全息穴區也會出現氣色形態的相應改變。手部全息按摩法,是通過對手部的臟腑器官全息穴區,施以特定的、有效的按摩刺激以疏通局部氣血,調整臟腑虛實,達到治病防病、養生、健體目的的方法。
下面,就為大家介紹手部相對應人體各個器官的反射區分別在什麼部位:
(1)心臟區:在拇指根橫紋下部。主治各種心血管疾病等。
(2)肝臟區:在掌側拇指與掌相交的上部。主治肝膽疾病。
(3)脾臟區:在小魚際中上部。主治皮膚病、脾胃疾病。
(4)肺臟區:在環指(無名指)近指關節內側,環指下橫紋下為左胸肺部,小指根下橫紋下為右胸肺部。主治肺部疾病,如肺炎、氣管炎、支氣管炎。
(5)腎臟區:位於中指橫紋至腕部橫紋連線之下部。主治腎病、生殖系統疾病。
(6)胃區:位於中指橫紋至腕橫紋連線之中部,掌心位置。主治胃炎、胃神經官能症。
(7)食道區:位於中指橫紋至腕橫紋連線之中部,胃反射區之下。主治食道炎等。
(8)膈肌區:位於中指橫紋至腕橫紋連線之中部,食道之下。主治膈肌疾病。
(9)膽囊區:位於次指橫紋至腕橫紋連線之中部,掌心偏右。主治膽囊炎、膽結石。
(10)胰腺區:位於中指橫紋至腕橫紋連線之中部偏下。主治胰腺炎。
(11)腎上腺區:位於中指橫紋至腕橫紋連線之中偏下部。主治風濕性關節炎、心律不齊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等。
(12)十二指腸區:位於胃部位置之下方。主治十二指腸潰瘍及小腸疾病。
(13)小腸大腸區:在中指下橫紋至腕橫紋連線中下部腎區之上。主治便秘、腹瀉等消化道疾病。
(14)闌尾區:位於腕橫紋尺側之上方。主治闌尾炎。
(15)升結腸區:位於手背側,腕橫紋尺側上部。主治消化系統疾患,如腹瀉,腹痛、腸炎、便秘等。
(16)橫結腸區:位於手背側,腕橫紋尺側上部,接升結腸的上部。主治消化系統疾患,如腹瀉、腹痛、腸炎、便秘等。
(17)降結腸區:位於手掌側,腕橫紋尺側上部,接橫結腸的下部。主治便秘、腹瀉、腹痛、腸炎等。
(18)乙狀結腸區:位於手掌側,腕橫紋尺側上部,接降結腸的下部。主治乙狀結腸及直腸疾患,如炎症、息肉、腹瀉和便秘等。
(19)膀胱區:位於手掌心腎區橈側部。主治膀胱炎、尿道炎和泌尿系結石等。
(20)生殖器區:位於手腕關節橫紋之中央上方。主治生殖系統疾病。
(21)頭區:位於中指指關節腹部,左為頭左部,右為頭右部。主治頭部疾病。
(22)眼區:位於中指根橫紋下,左為左眼,右為右眼。主治近視、遠視、花眼等眼部疾病。
(23)鼻區:在頭部反射區之下即為鼻部。主治急慢性鼻炎、鼻竇炎等上呼吸道疾病。
(24)耳區:在鼻部反射區位置之兩側,左為左耳,右為右耳。主治耳鳴、耳聾等耳部疾病。
(25)腦區:位於中指末節橫紋下,頭部反射區兩側。主治腦部疾病。
(26)口腔區:鼻部反射區位置之下部位。主治口角炎等。
(27)支氣管區:在兩肺部位之間。主治肺部及支氣管疾患,如肺炎、支氣管炎、哮喘等。
(28)頸椎區:位於大拇指末節赤白肉際內側處。主治落枕、頸項強硬酸痛、頸椎骨質增生以及因頸椎病引起的手麻、臂痛等。
(29)胸椎區:在大拇指指間關節與掌指關節之間赤白肉際內側處,頸椎位置之下。主治肩背酸痛、胸椎骨刺和其他胸椎疾患及胸腹腔內臟病症等。
(30)腰椎區:在大拇指掌指關節與腕關節橈側之間赤白肉際內側處,胸椎之下。主治枕背酸痛、腰椎間盤突出、腰椎骨質增生和腰椎其他疾患及腹腔臟器病等。
(31)骶骨區:在大拇指掌指關節與腕關節橈側之間赤白肉際內側處,腰椎之下。主治骶骨骨質增生、骶骨受傷、骶髂關節傷痛、坐骨神經痛、盆腔臟器疾患等。
(32)尾骨區:在骶骨部位之下。主治坐骨神經痛、尾骨受傷後遺症和生殖系統疾患等。
(33)肩部區:在食指掌指關節橫紋橈側為左肩,小指掌指關節橫紋尺側為右肩。主治肩部疾病。
(34)肘區:位於食指第二指間關節橫紋橈側及小指第二指間關節橫紋尺側。主治肘關節受傷、酸痛、肘關節炎和網球肘等。
(35)腕區:位於食指末節橫紋橈側及小指末節橫紋尺側。主治腕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