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質增生 > 骨質增生和軟骨磨損是一樣嗎

骨質增生和軟骨磨損是一樣嗎

發布時間:2021-02-16 05:33:29

1、膝關節長骨刺、軟骨損壞、骨質增生情況一樣嗎?是否屬於一種病?

這屬於老年然常見的膝關節的退行性變,主要是由於長期勞損、體重過大等原因。骨刺是中醫的一種說法,其意義同西醫的骨質增生,由於骨質增生,導致關節面的不平,出現了關節面軟骨的磨損,直至軟骨「磨沒了」。在治療上,可以考慮先行膝關節鏡鏡下清理術,配合關節腔內注射玻璃酸鈉,由於體重的原因,病因未完全去除,所以走幾年後可能會使症狀復發,那時可以考慮行膝關節表面置換術,這是一勞永逸的方法。不要輕信用什麼葯可以使骨刺消退等等,長出來的東西靠吃葯能消失嗎,那些只能暫時緩解疼痛,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2、膝關節軟骨磨損是指半月板嗎?還是關節面上還有一層軟骨?

您好!軟骨和半月板不同。
您患的是膝關節退行性變,關節軟骨磨損變薄後繼發的骨質增生,這種病一般表現為關節疼痛,特別是上下樓時疼得更厲害,久坐站起時關節僵硬邁不動步,早晨起床時關節僵硬不靈活,嚴重者需扶床邊反復幾次才能離床行走,還有腿不能打彎,腿伸不直,不能下蹲等.
此病屬於無菌性炎症,打針吃葯是無法消除炎症的.
中葯外敷可以緩解疼痛,解除症狀
祝願早日康復!

3、骨質增生

骨質增生自我診斷
骨質增生是一種多發病、常見病。一般在人群中四十歲以上的人發病率最高。診斷是不是骨質增生病,一般可去醫院拍一張X光片即可(不必用CT片)。在未拍片之前如何自我診斷?可從個人的感覺判斷。
骨質增生大多數發生在頸椎腰椎,手指和膝關節處亦可發生,但比較少見。發生在頸椎的增生其症狀在頭部和上肢,又以上肢見多。頸椎本部位沒有明顯症狀,而上肢症狀明顯。一般增生在某一側(不是左就是右),可出現一側從肩關節到上臂、下臂連手指的肌肉內一條線的痛、脹、麻感。
當右邊手臂有此症狀時,如果頭部向右邊傾斜則此時症狀會加重。肌肉內的症狀與天氣變化無關,只與活動有關。當增生部位在腰部時,其症狀並不在腰部,而是從臀部坐骨神經起,沿坐骨神經反射到腳後跟處,以小腿肌肉內症狀尤為嚴重。這就說明是骨質增生壓迫神經而引起的,基本上可以確診。如果出現在局部某個點,尤其僅在關節處,則不應視為增生(膝關節增生除外),先應做風濕病的化驗為好。
其他肌肉部位出現痛與骨質增生引起的痛是感覺不同的。其他的痛可能同時出現紅腫和發熱症狀,而骨質增生的痛不產生任何別的症狀,只是酸痛、麻脹等,時重時輕,病程長,多年不愈,越來越重。
而且應排除椎盤脫出的情況,如果有外傷和扭傷時,還是先拍片為好。因為脫出與增生的症狀是相似的,以免治療不對症。
骨質增生症
(一) 概念
骨質增生症又稱為增生性骨關節炎、骨性關節炎(OA)、退變性關節病、老年性關節炎、肥大性關節炎,是由於構成關節的軟骨、椎間盤韌帶軟組織變性、退化,關節邊緣形成骨刺,滑膜肥厚等變化,而出現骨破壞,引起繼發性的骨質增生,導致關節變形,當受到異常載荷時,引起關節疼痛,活動受限等症狀的一種疾病。分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
(二) 好發人群
多發生於45歲以上的中年人或老年人,男性多於女性, 常用腰部活動的重體力勞動者及運動員易患此病,最常見於膝、髖、腰椎、頸椎、肘等關節。
(三) 病因
1. 原發性骨關節病是由於年齡增長、長期勞累,導致骨關節退行性改變、韌帶鬆弛,肌肉力量下降,關節的穩定性受到影響,關節的周圍形成骨刺,從而引起關節炎。
2. 繼發性骨關節病多因關節創傷、發育畸形等導致關節面不平、受力不均而引起本病。
骨質增生症屬中醫的"痹證"范疇,亦稱"骨痹"。中醫認為本病與外傷、勞損、瘀血阻絡、感受風寒濕邪、痰濕內阻、肝腎虧虛等有關。
(四)病理組織學改變
1. 病理學:不規則的軟骨損害,在負重區域的軟骨下骨硬化、囊腫,邊緣骨贅增生,干骺端血流增加及不同程度的滑膜炎。
2. 組織學:早期軟骨表面碎裂、軟骨細胞增生、軟骨面縱向裂開、結晶沉積,同時存在著軟骨修復、骨贅增生;晚期出現軟骨的徹底破壞,表現為軟骨硬化、軟骨消失及軟骨下局灶性骨壞死。
3. 生物力學:關節軟骨的可伸張性、抗壓力、抗剪切力及軟骨通透性降低。軟骨水分增加,過度腫脹,軟骨下骨硬化。
4. 生化改變:蛋白聚糖的含量(濃度)下降,其分子大小和聚集度改變,膠原纖維的大小、排列以及基質大分子的合成和降解均出現異常改變。
(五) 臨床表現
1.頸椎骨質增生:
病因:年齡因素、慢性勞損、外傷、咽喉部炎症、發育性椎管狹窄、頸椎的先天性畸形、代謝因素、精神因素等均能引起頸椎骨質增生。
臨床表現:頸項部有強硬的感覺、活動受限、頸部活動有彈響聲,疼痛常向肩部和上肢放射,手和手指有麻木、觸電樣感覺,可因頸部活動而加重。不同的病變累及不同部位,就出現不同的症狀,晚期可導致癱瘓。
頸椎骨質增生嚴重者還會引起頸椎病性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胃炎、心絞痛、吞咽困難等。
.
2. 腰椎骨質增生:
▲臨床表現:
好發部位,以腰三、腰四最為常見。臨床上常出現腰椎及腰部軟組織酸痛、脹痛、僵硬與疲乏感,甚至彎腰受限。如鄰近的神經根受壓,可引起相應的症狀,出現局部疼痛、發僵、後根神經痛、麻木等。如壓迫坐骨神經可引起坐骨神經炎,出現患肢劇烈麻痛、灼痛、抽痛、串痛、向整個下肢放射。

▲病變發展及分類:
(一).從時間上分,腰骨質增生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隱蔽階段,實際已經出現了增生部位,增生的厚度或長度僅在1~2毫米左右。此時對人的活動尚不構成影響,且無自我感覺,或稍有感覺也不體現為明顯的症狀。所以,在隱蔽期一般不能引起人們的注意。這一階段大約持續1~2年的時間。
第二階段為明顯階段,骨質增生的長度超過5毫米以上,對人體活動有明顯的影響。左邊椎間盤增生時,人體向左傾斜和彎曲,左邊的肢體即引發酸、痛、麻感。反之亦如此。有的人處於正常體位時也會產生一些症狀,這說明某處神經長期受壓迫。此階段如果沒有得到根本的治療,則可能長期痛苦,以至影響正常的生活活動。這一階段可延續多年,以至一直進入第三階段。
第三階段為癱瘓或運動障礙階段。一般骨質增生部位多、增生長度超過10毫米以上,多年得不到很好的治療,導致癱瘓或行走困難。這種情況在臨床上比較少見。
(二)、從形態上分,腰椎骨質增生可分為四種。
1、 膨出狀:臨床上最普遍,即在骨質外層增厚,使表面層膨出。稱之為椎間盤膨出,也叫突出或肥大。
2、 角狀增生:在椎間盤的上角邊處形如牛角盤的突出,且向上挑,邊沿有尖狀突出,最易產生嚴重的症狀。一般發生在頸、腰椎間盤上。
3、 柱狀增生:發生在活動角度較大的小關節部位,如指關節、膝關節等處。局部症狀比較明顯但影響不大,痛苦也較少。但有個別人在腰椎處也長出長達20毫米的柱條骨體,影響十分嚴重。
4、 粒狀贅生體:發生在經常活動的大拇指與掌的活動關節處,在關節縫外贅生一粒球狀骨體,粒徑可達4~6毫米左右。影響其手指正常工作,甚至無力。在膝關節處也可以出現此現象。
3.膝關節骨質增生:
▲發病原因:
3.1 外傷因素 由於損傷、膝關節畸形或炎症等因素造成膝關節負重力線的改變,使膝關節面有效負重面積減少,關節面受力不均勻,沖擊力集中部位易發生關節軟骨的損傷,並造成骨小梁微小骨折(亞骨折),出現骨質塌陷,隨後則出現軟骨下骨硬化現象。同時,由於膝關節骨質增生患者的關節軟骨基質和關節滑液成分發生改變,失去了軟骨的彈性和周圍滑液的潤滑作用,故使軟骨易受磨損。而膝關節周圍骨贅增生是關節損傷的一種修復現象,機體為增加關節負重面積,降低承受壓力而出現代償性骨贅增生。
3.2 自身免疫反應 膝關節軟骨受到機械性等因素破壞後,關節軟骨細胞、粘多糖及膠原蛋白的"隱蔽抗原"暴露,引起自身免疫反應,造成軟骨繼發性損傷。膝關節骨質增生患者常出現關節腫脹、反復關節滑膜炎,滑液中常見單核細胞、免疫球蛋白和補體的增加,滑膜中充血明顯和單核細胞浸潤,這些均提示膝關節骨質增生可能與自身免疫反應有關。
▲病理變化:
膝關節骨質增生病變包括軟骨的退行性變,軟骨軟化、糜爛,骨端暴露,滑膜、關節囊和肌肉的變化。
1. 關節軟骨:正常的膝關節軟骨為光滑的藍白色,邊緣規則、整齊。膝關節骨質增生早期關節軟骨發生軟化、失去彈性和光澤,顏色淺黃,活動時發生磨損,軟骨發生碎裂、剝脫,致使軟骨下骨外露,磨損小的外周軟骨面出現增殖和肥厚,通過軟骨內化骨而形成骨贅。
2. 軟骨下骨:磨損較大的中央部分軟骨下骨發生象牙質變,骨質密度增加而硬化,外圍承受應力較小,軟骨下骨發生萎縮,出現囊腔樣病變。
3. 滑膜:滑膜表現為增殖、水腫,使膝關節內積液,含有較多的粘蛋白,比較粘稠。
4.關節囊和肌肉:關節囊發生纖維變性和增厚,關節周圍的肌肉產生保護性痙攣,使膝關節活動受限。
▲臨床表現:
初期,起病緩慢者膝關節疼痛不嚴重,有可持續性隱痛,氣溫降低時疼痛加重,與氣候變化有關,晨起後開始活動,長時間行走,劇烈運動或久坐起立開始走時膝關節疼痛僵硬,稍活動後好轉,上、下樓困難,下樓時膝關節發軟,易摔倒。蹲起時疼痛,僵硬,嚴重時,關節酸痛脹痛,跛行走,合並風濕病者關節紅腫,畸形,功能受限,伸屈活動有彈響聲,部分患者可見關節積液,局部有明顯腫脹、壓縮現象。
4.指端退行性變:
多發生於端指間關節,關節背側出現結節,局部關節有輕度屈曲畸形,關節酸脹疼痛,活動受限,有摩擦音和關節腫脹,常誤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
5.跟骨骨刺:
多見於老年人,走路時腳底疼痛,早晨重,下午輕,起床下地第一步痛不可忍,時輕時重。
頸椎骨質增生症狀 :
頸椎骨質增生症,輕則可見頸項不適,酸楚疼痛;重則可合並脊髓、椎動脈、神經根等受累而成為各種類型的頸椎病,出現相應的以下臨床表現:
(1)神經根型症狀:頸後與肩背部疼痛,有針刺樣或觸電樣的麻木感;頸部活動受限,握力減弱,手指活動不靈,精細動作困難等。手握不住東西。
(2)脊髓型症狀;此型最易導致癱瘓,多表現為步態不穩,行走笨重,感覺腳底好似踩在棉花上,一側或雙側上肢麻木,手無力,或持物易失落等。
(3)交感神經型症狀:視力模糊,眼瞼無力,眼窩腫痛,流淚;心動過速或過緩,心前區痛和血壓高,肢體發涼,體溫下降。遇冷肢體有針刺感,繼而出現紅腫或疼痛加重;頭、面、頸部也可發麻或疼,耳鳴、耳聾、舌麻木等。
(4)椎動脈型症狀:頭痛、頭暈、腦缺血;頭轉向某一方位時,即感眩暈、惡心、嘔吐、耳鳴、耳聾、視物不清等;突然肢體麻木,感覺異常,持物無力或突然摔倒等。
對於那些因骨質增生引起椎管狹窄的頸椎病患者,由於椎管變窄,造成管內脊髓神經和腦動脈長期受壓,致使神經傳導和血流受阻,引起大腦長期供血不足、營養不良、逐漸萎縮、壞死、產生老年性痴呆,最終成為「植物人」。

骨質增生的診斷和鑒別 :
(1)本病患者多為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伴有腰部僵硬疼痛或出現下肢麻木等症狀,查體可見部分病人腰椎生理曲度異常;腰椎兩側肌肉有壓痛。 (2)腰椎X線片的改變(正位、側位、左右斜位),如病人可有腰椎曲度異常、腰椎側彎、腰椎椎體間隙變窄、腰椎椎體及小關節突增生、腰椎滑脫、椎間孔狹窄等改變。 (3)腰椎骨質增生症所產生的各種症狀應與多種腰椎疾病鑒別,如腰椎間盤突出症、椎體發肓畸形、椎體腫瘤、腰椎結核等病。

骨質增生的預防措施要注意適當運動,以下兩方面可留意:

1. 避免長期劇烈運動。長期過度的運動是誘發骨質增生的原因之一。長期劇烈的運動可使骨骼及周圍軟組織受力不均、負荷過重,從而導致骨質增生。
2. 適當進行體育鍛煉,避免長期劇烈的運動,並不是不需要運動,恰恰相反,適當的體育鍛煉是預防骨質增生的上佳方法。因為關節軟骨的營養來自關節液,而關節液只有靠「擠壓」才能夠進入軟骨,促使骨骼的新陳代謝。適當的運動,特別是關節的必要運動,可增加關節腔內的壓力,有利於關節液間軟骨的滲透,減輕關節軟骨的退行性改變,從而減輕或預防骨質增生,尤其是關節軟骨的增生和退行性改變。
因此骨質增生康復的方法在於運動,意義在於消除或減輕增生部位的疼痛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功能障礙,最大限度地恢復其生活和勞動能力,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康復治療的過程中,應正確處理以下幾個問題:

1. 引導病人正確認識骨質增生。使病人認識到骨質增生是一種正常的退行性改變,每位老年人都有程度不同的骨質增生,骨質增生症和其它情況一樣,都是變化的,它在人體上是一個病理過程,也可以是一個生理過程,不是永恆不變的,而是時常受各種因素所左右的。只要消除了軟組織無菌性炎症,病情就會好轉。病人應振奮精神,樹立信心康復。
2. 醫患協作。醫患雙方要同心協力,為早日康復充分發揮兩個積極性。醫護方面樹立一切為病人服務的思想,努力提高醫療技術水平,手到病除。患者方面主動配合治療,在醫護人員指導下積極地進行「自我治療」,患者的積極性對療效起著重要作用。
3. 處理好局部與整體、動與靜、康復與醫葯的關系。要通過擺事實、舉例子、使病人心理上從傳統觀念中擺脫出來,明確三個方面的主次關系。 1 、整體與局部的關系。整體是病人,局部是指疾病。在病人的心理中,疾病佔主要位置,往往忽視全身情況。實際上由於病痛折磨,日久天長,全身許多系統的功能都有了變化,所以在康復醫療的過程中,要局部與整體兼顧,使全身系統的功能都得到調動、恢復和增強。 2 、動與靜的關系。得了骨質增生症,突出的症狀是疼痛,影響了關節、肌肉的正常活動,在急性期或慢性活動期,適當卧床休息是必要的,但必須指出,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應盡早下床活動,堅持功能鍛煉。 3 、康復與醫葯的關系。骨質增生患者在疼痛嚴重時,要以醫葯救治為主,康復為輔。由於葯物有副作用,所以不宜長期服用。在慢性期和穩定期,應該以理療和適當活動為主。
4. 適當鍛煉,增強體質。鍛煉方法多種多樣,建議患者常年堅持下去。如太極拳、慢跑、交誼舞和走動等,這些健身活動的目地在於增強體質,這是抗病的基礎。需要注意的是,健身活動要循序漸進,勞逸結合。不能勉強,更不能急於求成,貴在持之以恆。
5. 人與天地相適應。人生活在天地之間,經常會受到自然界中各種因素的影響。骨質增生與風濕寒邪有關,應預防風濕寒邪再次侵襲,注意自然季節氣候和天氣的變化,採取有效的預防措施,不斷總結經驗,學會掌握與天地相適應的本領。

可試用活絡散外敷治療(外敷對人體各內臟器官無副作用)

活絡散是根據祖傳秘方配製的,由多名貴中葯及草葯組成,加工成散劑,以中草葯外敷法治療。

主治:骨質增生、變形壓迫神經血管後引起的所屬神經血管分布區的疼痛、放射疼。如頸椎病引起的頸部疼、頭疼、頭暈、上臂放射痛,腰椎病引起的腰痛、坐骨神經痛。脊椎陳舊壓縮性骨折、先天性發育椎間狹窄引起的疼痛。

外敷1-2副葯就可以明顯改善症狀。

4、半月板損傷 和 關節軟骨磨損 是一回事 嗎?

關節軟骨是位於關節內部兩個骨端,有利於關節的運動,能夠保護關節,減少運動對骨骼的傷害。相當於在組成關節的兩個骨端安了個保護套。隨著人年齡的增大,關節軟骨會逐步退化,破碎,甚至骨化,這個就是退行性膝關節炎。
而半月板是膝關節的一個特有結構,是兩個薄薄的軟骨片。也是起內到緩解關節壓力,保護關節的。具體說不太明白,你找本解剖書一看就明白了
半月板容多是急性損傷,嚴重的會撕裂。關節軟骨就是慢性勞損變性了

5、膝蓋軟骨磨損

你好
你母親的情況屬於中醫風濕病的骨痹
也就是西醫所說的骨質增生
像你母親的這種症狀版應該有十來年的病權史了吧
像這種病是個慢性病 病程長 治療比較困難
像西醫一般的封閉、西葯、膏葯、止痛葯只是止痛
關節積水最好不要抽 因為抽過之後病根不除,積液還會再長
骨質的破損是一個病理過程,它都會沿著吸收、再生、修復、重建這一過程發展與結束。
你母親這個病要想痊癒,建議你採取中醫治療比較好。,

6、髕骨軟骨軟化症是跟骨刺和骨質增生這三種是一回事嗎

你好,這三種病不是一種病症。
髕骨軟骨軟化症是指髕骨因慢性損傷後,發生局限性軟化、纖維化,繼而引起膝關節慢性疼痛的一種疾病。主要症狀有:軟骨腫脹、龜裂、破碎、脫落等。若治療不當,易導致關節磨損性損傷,從而出現活動不便,甚至導致殘疾等嚴重後果。
骨刺,學術名詞為骨疣,不是一個醫學上確當的名詞,因為它既非完全由骨構成,也不尖銳如刺。醫學上的正確名稱應該是骨疣。骨刺是關節因種種原因造成軟骨的磨損、破壞,並促成骨頭本身的修補、硬化與增生,是一種自然的老化現象,一般長骨刺就表示此人的脊椎進入老化階段。然而, 骨刺並非老人家的專利,由於工作型態改變,許多人必須久坐、久站,若是加上姿勢不正確,很容易年紀輕輕就使脊椎提早發生退化現象,而誘發骨刺的發生。
骨質增生症又稱為增生性骨關節炎、骨性關節炎(OA)、退變性關節病、老年性關節炎、肥大性關節炎,是由於構成關節的軟骨、椎間盤、韌帶等軟組織變性、退化,關節邊緣形成骨刺,滑膜肥厚等變化,而出現骨破壞,引起繼發性的骨質增生,導致關節變形,當受到異常載荷時,引起關節疼痛,活動受限等症狀的一種疾病。骨質增生分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
如果有不懂的,可以咨詢我們。

7、什麼是骨質增生?

輕度骨質增生是正常的機體退變過程,這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長時間的關節磨損都會出現,就跟機器磨損一樣,所以這沒有能夠完全治癒的方法。不過輕度的骨質增生通過治療以後,絕大多數是可以症狀消退和延緩加重的,平時要適量活動鍛煉,規律生活,並且注意飲食營養。按摩只能暫時的緩解症狀,而不能治病, 骨質增生屬於中醫痹症范疇.屬於無菌性炎症,一般的消炎葯不起作用. 治療可以選擇純傳統gao葯外治,外fu(骨質、順、古安、玉貼),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xiao,不僅能控制阻止骨關節病的發展惡化,而且大部分患者是完全可以灰復的.在飲食上,可以多吃一些魚類、堅果、豆類、菌類、藻類的食物,這對於骨質疏鬆症的發作也有一定的預防作用,注意合理膳食營養,多食用魚、蝦、蝦皮、海帶、牛奶、骨頭湯、雞蛋、豆類、精雜糧、芝麻、瓜子、綠葉蔬菜等。
1 避免長期劇烈運動
長期、過度、劇烈的運動或活動是誘發骨質增生的基本原因之一。尤其對於膝關節、髖關節等過度的運動會使關節面受力加大,磨損加劇。長期劇烈運動還可使骨骼及周圍軟組織過度地受力及牽拉,造成局部軟組織的損傷和骨髂上受力不均,從而導致骨質增生。
2 適當進行鍛煉
避免長期劇烈的運動,並不是不活動,恰恰相反,適當的體育鍛煉是預防骨質增生的好方法之一。適當的運動,特別是關節的運動,可增加關節腔內的壓力,有利於關節液向軟骨的滲透,減輕關節軟骨的退行改變,從而減輕或預防骨質增生。
3 減輕體重
體重過重是誘發脊柱和關節骨質增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過重的體重會加速關節軟骨的磨損,使關節軟骨面上的壓力不均勻,造成骨質增生。因此對於體重超標的人,適當的減輕體重可以預防脊柱和關節的骨質增生。

8、半月板損傷 和 關節軟骨磨損 是一回事 嗎?

不是,半月板損失包括運動磨損,意外傷害,退行性磨損,關節軟骨磨損不局限於半月板。

與骨質增生和軟骨磨損是一樣嗎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