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右跟骨結節下緣邊變尖,但未見明確骨質增生,破壞徵象,是什麼回事,可以痊癒嗎
可能是跟腱止點的無菌性炎症,活動量太大了吧,好好休息1個月先,吃點非甾體消炎葯。
2、骨質增生是由於什麼原因導致的?
骨質增生症屬中醫的"痹證"范疇,亦稱"骨痹"。中醫認為本病與外傷、勞損、瘀血阻絡、感受風寒濕邪、痰濕內阻、肝腎虧虛 等有關。
1. 病理學:不規則的軟骨損害,在負重區域的軟骨下骨硬化、囊腫,邊緣骨贅增生,干骺端血流增加及不同程度的滑膜炎。
2. 組織學:早期軟骨表面碎裂、軟骨細胞增生、軟骨面縱向裂開、結晶沉積,同時存在著軟骨修復、骨贅增生;晚期出現軟骨的徹底破壞,表現為軟骨硬化、軟骨消失及軟骨下局灶性骨壞死。
3. 生物力學:關節軟骨的可伸張性、抗壓力、抗剪切力及軟骨通透性降低。軟骨水分增加,過度腫脹,軟骨下骨硬化。
4. 生化改變:蛋白聚糖的含量(濃度)下降,其分子大小和聚集度改變,膠原纖維的大小、排列以及基質大分子的合成和降解均出現異常改變。
5.營養學:骨質增生的根本原因是缺鈣。是應力反應的結果。
(2)跟骨結節後緣骨質增生怎麼治療擴展資料
骨質增生主要表現為關節邊緣增生和關節面的硬化,並伴有滑膜組織炎性改變,患者關節會出現痛脹、活動受限等症狀。
在早期,關節局部炎症較明顯,如果做關節的劇烈活動,則局部充血、腫脹更明顯,會加重炎症病變。
到晚期增生的骨質可影響關節的活動,造成不同程度的關節活動障礙,甚至關節畸形。若還強行做關節的劇烈活動,會造成人為的損傷,使病情更加復雜。
3、中年人走路就腳後跟疼,這是怎麼回事呢?
不少中老年人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行走運動後,有的人甚至沒有進行大量活動,就出現了足跟痛,不紅不腫,就是一走就疼痛難忍。尤其是在早上剛下床或久坐後站立的時候,更是鑽心的疼,活動一會兒反而會好一些。這就是所謂的「跟痛症」。
什麼是跟痛症跟痛症以中老年人及體重較胖者多見,是足底筋膜受到長期、持續、過大地牽拉而在足跟處發生慢性勞損,導致的慢性無菌性炎症;足底脂肪墊較厚,缺乏肌肉組織,脂肪墊作為脂肪組織,一旦損傷,就非常難修復。
簡單說來就是,足底常年累月的受到壓迫,而且體重較重的人受壓更甚,足跟沒有壯碩的肌肉進行保護,只有一層懶洋洋的脂肪,久而久之便受到了損傷。
跟痛症的特點是起病緩慢,行走之初局部疼痛,行走困難,堅持短距離行走數分鍾後疼痛緩解,長距離行走後疼痛加重。可一側或兩側發病,可分為跟內痛、跟後痛、跟下痛,以跟下痛最常見。
劃重點:
1,起病緩慢
2,剛剛開始走的時候足跟疼痛
3,行走困難
4,走幾分鍾後疼痛稍微緩解
5,長時間行走疼痛加重
跟骨側位X線片可能看見跟骨底面結節前緣有大小不等骨質增生,這就是骨刺。骨刺是一種自然的老化現象。這里所說的「跟骨骨刺」是中老年人的多發病。
多數人的足跟痛都是因為腳後跟長骨刺,引起滑囊無菌性炎症造成的。對於這種情況,最好的治療方法就是不論勞動還是休閑娛樂,要想著經常變換姿勢,避免固定姿勢對局部造成壓迫。
然而,只要是足跟痛,就是因為長骨刺嗎?不一定哦!
臨床觀察發現,跟痛症疼痛的程度與跟骨骨刺大小並不成正比。有症狀者可無骨刺,有骨刺者可無症狀。現在普遍認為,跟骨骨刺只是跟痛症的可能原因,兩者之間不存在必然關系,不能簡單地認為跟骨骨刺等同於跟痛症。
但是跟骨骨刺一旦形成,勢必對周圍腱膜、足底跟部脂肪墊形成潛在刺激,累積性刺激造成跟骨骨刺周圍組織水腫增生增厚並發生無菌性炎症,成為跟痛症潛在致病因素。治療跟骨骨刺的關鍵不是消除骨刺,而是在於消除骨刺周圍的無菌性炎症。也就是說,只要有了骨刺,就很有可能發展成跟痛症,只是時間問題。消除炎症很重要!
跟痛症的治療(1) 進行肢體鍛煉:主要包括足底筋膜和跟腱牽拉鍛煉,足底筋膜牽拉有助於炎症的消退。每天反復牽拉跟腱和足底筋膜是減輕跟痛症患者疼痛的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
(2) 使用足底墊、跟骨墊:能減少或分散跟骨撞擊的應力,緩沖和支撐跟下的纖維脂肪組織,從而起到治療跟痛的效果。
(3) 進行肢體固定:疼痛嚴重時,可用夜間夾板或石膏托固定踝關節背伸5~10°,以免使足底筋膜在夜間痙攣,晨起活動時引起疼痛。
(4) 採用體外震波(沖擊波)治療:此療法可促進足跟處局部血液循環,加快了局部炎症的減退,是治療此病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最近較為熱門的治療方法。
(5) 服用消炎鎮痛葯物:主要是非甾體消炎葯,具有良好的鎮痛效果,對大多數跟痛症的急性疼痛發作和長期疼痛是有效的。但是此類葯物胃腸道反應比較強烈,既往有消化疾病病史患者慎用。
(6) 採用局部封閉:當大多數保守療法失敗時,許多臨床醫生會藉助此療法。本療法短期內的療效是肯定的,多次頻繁使用可能會引起足底腱膜、跟腱斷裂及足跟脂肪墊的退化,所以需控制使用次數及頻率。
(7) 採用手術療法,極少數患者經過6個月以上的非手術治療無效時,可採用手術治療,目前手術方法主要有軟組織松解、跟骨骨刺切除。切除骨刺雖不是手術治療的首要目的,但是在做軟組織松解手術同時將跟骨骨刺一並切除還是有必要的。
(一)全身症狀 絕大多數的強直性脊柱炎發病於青年期,起病往往隱匿;40歲以上發病者少見。女性病變發展緩慢,往往診斷延遲。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全身性疾病,可有厭食、低熱、乏力,體重下降和輕度貧血等全身性症狀。 (二)局部表現 1.下腰痛和脊柱僵硬是最為常見的表現。下腰痛發生緩慢,鈍痛狀,講不清痛在什麼地方,有時牽涉至臀部。也可以疼痛很嚴重,集中在骶髂關節附近,放射至髂嵴、股骨大轉子與股後部,一開始疼痛或為雙側,或為單側,但幾個月後都變為雙側性,並出現下腰部僵硬。晨僵是極常見的症狀,可以持續時間長達數小時之久。長期不活動使僵硬更為明顯,病人往往訴說由於僵硬與疼痛,起床十分困難,只能向側方翻身,滾下床沿才能起立。 有些病人疼痛較輕,只有晨僵與腰部肌肉韌帶壓痛點,往往被診斷為「風濕痛」、「纖維織炎」,甚至被認為有「神經官能症」。向腿部有放射痛的還長期被診斷為「腰腿痛」和「坐骨神經痛」。 早期時體征不多,可有輕度腰椎活動受限,但只在過伸或側屈時才能察覺。骶髂關節處可有壓痛,但一般不嚴重,隨著病變進展,骶髂關節處於強直,此時該部位可以完全無痛,而脊柱強硬成為主要體征之一。病員能保持雙膝伸直位時將指尖觸及地板並不能據此而認為腰部並無活動障礙,因為良好的髖關節完全可以起代償作用。檢查脊柱有無強直應該從脊柱的過伸、側屈與旋轉等方面全面檢查。下列方法(Schober試驗)有所幫助:病員直立位時在第5腰椎棘突上作一記號,再在脊柱中線距該記號10cm處作第二個記號。囑病員最大限度前屈脊柱而膝關節保持完全伸直位,在正常情況下,兩點之間距離可增加5cm以上,即可達15cm以上。增加不足4cm,可視為腰椎活動減少。 病變繼續發展便會出現胸椎後凸與頸椎發病。此時診斷比較容易。病員靠壁站立,他的枕部無法觸及牆壁,嚴重時可有重度駝背畸形,病員雙目無法平視,他只能靠屈曲髖與膝才能得以代償。至於頸部表現,一般發病較遲;也有隻限於發展至胸段便不再向上延伸的。少數病員早期即發生頸部症狀,並迅速強直於屈頸位。 2.胸廓擴張度減弱 隨著病變向胸段脊柱發展,肋脊關節受累,此時出現胸痛,並有放射性肋間神經痛。只有少數病人自己發覺吸氣時胸廓不能充分擴張。因肋脊關節強直,在檢查時可發現吸氣時胸廓不能活動而只能靠膈肌呼吸。在正常情況下,最大限度吸氣與呼氣,於第四肋間處的活動度可達5cm以上。不足5cm者應視為胸廓擴張度減弱。早期很少有肺功能削弱的。至後期時,由於重度脊柱後凸與喪失胸廓擴張能力,使肺通氣功能明顯減退。 3.周圍大關節炎症35%的強直性脊柱炎可有周圍關節炎,以髖關節最為常見。通常為雙側性,起病慢,很快出現屈曲攣縮和強直,為保持直立位,往往膝部有代償性屈曲。肩關節為第二個好發部位。偶有膝關節病變。其它關節少有發病。 4.關節外骨骼壓痛點 主要發生在胸肋交界處、棘突、髂嵴、股骨大轉子、脛骨結節、坐骨結節和足跟,有時這些症狀也可以早期出現。 5.骨骼外病變 主要為眼部病變,可有急性葡萄膜炎,發生率可高達25%。心血管疾患有主動脈炎,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心臟擴大,房室傳導阻滯和心包炎等。肺部病變主要為肺上葉進行性纖維化。神經系統病變常為繼發性,有自發性寰枕關節半脫位和馬尾神經受壓表現。後者表現為大小便障礙與會陰部鞍區狀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