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質增生應吃什麼?
一、均衡飲食 均衡飲食多攝取富含抗氧化劑的食物如芒果、木瓜、甜瓜、葡萄、橘子、鳳梨、香蕉、草莓、番茄、包心菜、馬鈴薯等含有豐富的維他命,而生物類黃酮可以預防自由基的破壞,減緩發炎反應,加速運動傷害的復原及強化膠質的形成。 二、節制飲食 老年人應節制飲食,保持適當的體重,避免肥胖。臨床發現肥胖患者一般骨質增生發生在膝關節,比相似病情而體重標准者的治療時間要長,恢復要慢。原因很簡單,就是肥胖患者自身的體重加重了膝關節的負擔,關節的磨損與傷害也就更大。均衡飲食、保持體重是防止骨質增生的重要環節。
編輯本段保健
食療保健方法
骨質增生患者應多吃一些含鈣量高的食物,如牛奶,奶製品,蝦皮、海帶、芝麻醬、豆製品也含有豐富的鈣,經常吃,也有利於鈣的補充,,注意營養結構。 也可同時用食療法配合治療: 杜仲30克,淫羊藿10克,威靈仙25克、牛膝20g。分別研粉,後混合拌勻,再取豬腰子(豬腎臟或羊腰子)8--12個,破開,洗去血液,再放入葯粉;攤勻後合緊,共放人碗內,加水少許,用鍋裝置火上久蒸。吃其豬腰子,飲其湯,每二日吃1劑,每日二次,早晚空腹,可連用2-4周(孕婦忌用)。
骨質增生患者日常保健措施
急性期 (1)在急性期疼痛加重,要盡量減少受累關節的活動量,患者可適當卧床休息,通過休息來減少受累關節的機械性刺激,這不僅有效防止症狀進一步加重,而且還能為炎症的消散創造一個良好的條件。要盡快用葯,採用口服和外用葯綜合療法控制病情的發展。恢復期 (2)病情在恢復期間,要避免受潮、受寒冷等環境因素刺激,因這些不良的環境因素對關節、肌肉、神經等組織可誘發炎症的產生,還要避免過度勞累,因過勞會刺激關節及周圍組織再度炎變,而導致病情的復發。再者可以適當增加戶外活動、鍛煉,盡量避免長期卧床休息。如長期固定某一姿勢工作的患者,應注意在工作休息時變換一下姿勢。 飲食保健 (3)骨質增生的患病率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為了確保老年人骨質代謝的正常需要,老年人鈣的攝取量應較一般成年人增加,應進食高鈣食品,如多食牛奶、蛋類、豆製品、蔬菜和水果,必要時要補充鈣劑。還要增加多種維生素的攝入,如維生素A和D等。肥胖的患者宜控制飲食,增加活動減輕體重,以利於減輕關節負重,有利本病的恢復。
膝關節骨質增生的保養
1.避免在潮濕處睡卧,不要汗出當風,不要在出汗後,即洗涼水浴或洗腳,以防風、濕、寒三邪氣對膝關節的侵害。膝關節不過於勞累或負荷過重。 2.早期患者最關鍵的治療是穩定關節,堅持做雙則股四肌等收縮的靜力訓練,即取卧或坐姿,雙下肢伸直,用力綳緊大腿前方肌肉群,持續10~20秒,放鬆5~10秒;重復20~30遍;每日4~5次。做三周有效。每日堅持0.5~1小時步行,自我按摩雙腿。 3.關節腫脹、疼痛加重時應休息。避免深蹲、負重,上下樓梯等活動,同時請醫生配合理療和葯物治療。症狀好轉後停葯,堅持以上訓練為主。 4.要適當增加戶外活動,盡量避免長期卧床休息。 5.進食高鈣食品,以確保老年人骨質代謝的正常需要。老年人鈣的攝取量應較一般成年人增加50%左右,即每日成分鈣不少於1200毫克,故宜多食牛奶、蛋類、豆製品、蔬菜和水果,必要時要補充鈣劑。 6.超體重者宜控制飲食,增加活動,減輕體重,以利於減輕關節負重。 7.蛋白質的攝入要有限度,食物中過高的蛋白質會促使鈣從體內排出。
編輯本段護理方法
情志調護 該病症是由腎氣虛損、氣血瘀阻、內外陰陽失調導致疼痛,活動不能自如且病情遷延反復發作,極易使患者產生焦躁情緒,喪失治癒疾病的信心,直接影響治療效果。護士接診要熱情,並讓患者充分了解治療原理和護理要點,使其能消除顧慮,穩定情緒,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能主動配合治療,積極增強功能鍛煉,爭取早日康復。 飲食護理 中醫講脾胃為後天之本,飲食與疾病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飲食失調影響人體氣血生成,導致氣血不足,筋骨失養。治療期間多用活血通絡熱性葯物。應囑患者多食蔬菜、水果和含粗纖維的食物,常食堅果,注意營養的補充,忌食辛辣刺激的食物,禁煙酒、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施護注意事項 治療室內注意保暖,在護理過程中保護好患者暴露部位,避免感受風寒。熏烤的溫度以患者肌膚感受舒適為宜。特別指出,老年人皮膚敏感度降低,治療護理時注意觀察避免燙傷。
2、骨質增生病人可以補鈣嗎?
骨質增生,俗稱長骨刺。有人認為,骨質增生患者和預防骨刺的人應少吃高鈣食品,控制鈣質的攝入。然而有網友稱:骨質增生其實是缺鈣的表現,需要多吃高鈣食品。那麼,骨質增生患者究竟能不能補鈣?其病因到底是什麼呢?央視財經頻道《是真的嗎》記者采訪了相關專家。
北京積水潭醫院脊柱外科副主任醫師韋介紹:「骨質增生,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並不是一類疾病。它是人體在老化過程中的一種非常正常的生理現象。從醫學上講,骨質增生是骨骼為了穩定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其實骨質增生是非常普遍的。我們有過統計,在50歲以上的人群當中,百分之六十的女性、百分之八十的男性都會出現骨質增生。除此之外,有些職業,例如伏案工作者、教師,因為長期低頭工作或看電腦,會出現頸椎的骨質增生。運動員、重體力工作者,會出現腰椎和腿的骨質增生。另外長期熬夜的人,因為過度疲勞,也容易在年輕的時候產生骨質增生。除此之外,骨質增生還跟飲食、飲水、種族和基因等多個因素相關。」
看來骨質增生主要是由於骨骼勞損老化,身體為了穩定的滿足長時間或高強度活動,而造成骨質增生。那麼,對於已經長了骨刺的患者來說,再補鈣會不會導致增生更加嚴重呢?
武警總醫院主任營養醫師劉慶春解釋:「骨質增生的患者是完全可以補鈣的。有人可能會認為,骨質增生的病人是因為鈣吃得過多而導致的,所以不敢多補鈣,擔心再補鈣會導致病情加重。事實可能恰恰相反,骨質增生的病人,如果做身體檢查,很可能是缺鈣的。臨床上經常出現,骨質增生的病人同時也患有骨質疏鬆,也就是缺鈣狀態。因為缺鈣會導致骨骼的形狀、結構包括功能受影響,從而導致關節的功能受影響,反倒更容易促進骨質的增生。所以說,骨質增生的病人,是完全可以補鈣,而且需要補鈣的。」
醫生還強調,雖然鈣是骨骼的主要成分,但並不是補鈣就會讓骨骼繼續生長。在骨質增生患者中,中老年人佔了絕大多數,很多骨質增生的患者往往還伴有骨質疏鬆,所以千萬不要因為補鈣而左右為難。那麼,骨質增生的患者應該怎樣防治和減緩增生呢?
韋說:「首先要控制肥胖,過重容易導致骨質增生。第二,調整工作和生活的節奏,不要保持一個姿勢久坐,否則一部分肌肉或骨骼會過度勞累,導致增生。第三是注意飲食,我們發現,B族維生素的攝入與骨質增生有關。B族維生素的缺乏,會加重骨質增生的發展。另外對於老年人和年輕人,我們有不同的建議。對於年輕人,我們建議不要過度勞累,不能過度運動。而老年人恰恰相反,老年人的筋骨並不強壯,肌肉容易萎縮,這時骨骼會發生增生來替代肌肉的作用。因此對於老年人,我們建議做適量的體育訓練,增加軀干肌和四肢肌的肌肉力量,做保護骨骼的一些運動,可以減少骨質增生。」
醫生還提醒,雖然骨質增生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但也會轉化為病理性的疾病。如果增生的骨質對周圍神經、血管及其他結構造成壓迫,就應當及時就醫,盡早治療。
受訪專家:北京積水潭醫院脊柱外科副主任醫師韋、武警總醫院主任營養醫師劉慶春
3、骨質增生是一種什麼病呢?
骨質增生
骨刺是骨質增生的表徵。在診斷方面十分之簡單,只要為病人作平面X光檢查,就可以很清楚地判斷病人是否患有骨刺或所患的骨刺在哪個位置以及病情的嚴重性。當病人患有骨刺時,在X光片上,通常可見到病患的骨頭邊緣出現尖形的骨質突起。因為這些突起的骨頭本質是骨頭的組織而且形態像刺一般,所以被稱為「骨刺」。
骨刺成因:簡單來說是骨頭與軟組織接觸的地方,長期承受過大壓力、拉力和損傷,促使骨骼出現退化性改變,而這樣的骨骼退化性改變則導致骨質增生。故骨刺與身體過度活動、運動、年齡是有直接的關系。研究證明,活動或不適當的運動常常使關節部位骨骼及軟組織過度損耗,引發關節受力不平衡而導致生骨刺。同樣情況,老年人的關節經過長期慢性損耗,使關節的骨質與軟組織出現不斷的輕度損傷,這一類的損傷,身體故然會作出修補,然而身體對這類損耗性受傷的修補,結果只會形成骨刺的生長。
當然實際在臨床上,很多病人雖然身上已經生長有骨刺,卻從不感到痛楚。這與骨刺所在的位置有關。例如脊骨的骨刺如果生於脊椎體前面邊緣,雖然長得很大、很尖,但因未刺激神經,疼痛並不明顯。但如果骨刺剛好長在神經腺通道上,雖然長得細小,卻可以引致出現手部、腳部的麻痛。如骨刺在脊椎椎管內,壓迫腰脊髓神經,會出現下肢無力,感覺障礙,肌肉張力升高,大小便失禁等嚴重問題。脊椎骨是常生骨刺的地方,這與脊椎的生理和結構有直接關系。腰脊椎在活動時,牽涉到腰背的許多肌肉群、韌帶,對骨骼產生牽拉的作用,長期下來骨頭與軟組織接觸的地方產生損耗,刺激骨質增長。脊椎的特點是活動幅度大,承受壓力大,是人體中載重的骨骼,受損傷的機會多,特別容易出現骨質增生。另外頸椎生長骨刺壓迫到神經腺,也是我們脊醫常常診療的頸椎病。故平時頸脊椎保健是十分重要。如枕頭不宜過高,過高會造成頸椎生理彎曲度變直,各節頸椎失去正常的位置,出現頸脊椎錯們現象,引致頸椎周圍的韌帶及軟組織不能放鬆,使頸椎骨出現骨質增生。除脊椎外,膝關節及腳底都是常發生骨刺的部位。這些關節在站立時,每一個都要擔負50%的身體重量,大約是六十磅。特別是當走路時,一腳抬起,另一腳著地,這時全身重量都放在著地的腳上,加上著地時的沖力,每每是體重的三倍,大約是四百磅左右的沖力,集中於每個關節上。加上如果患者腳部有扁平足的現象,膝關節及腳底所承受的拉力及創傷便會倍增,十分容易導致骨質的增生。
骨質增生的原因雖然很多,而且常常與日常生活拉上關系,生活的時間越長,年齡的增長,身體出現骨刺的現象也越普遍。看起來骨刺的增長好象不能預防,更有不少的病人把年老和骨刺的增長畫了等號!但是,他們並不知道,通過適當的預防和治療,人們是完全可使骨質增生的程度減輕,,出現的時間延遲及防止症狀的出現。
在預防骨刺方面,要避免長期過度劇烈的運動和活動,減少關節、軟骨受傷,避免過度的韌帶和軟組織的牽拉。同時,要防止關節退化,每天要做適當的運動。因為關節軟骨的營養來自於關節液,而關節液只有靠擠壓才能在關節內循環流動,供應營養給關節內的軟組織,促進軟組織的新陳代謝,減輕關節軟骨的的退化,修補軟組織的損傷。
當發現患上骨刺時,亦無須過分恐慌。只要有適當的治療,減輕骨刺所帶來的痛楚;針對地改變平日生活上的習慣,改變了身體不良的力學運用模式及機制;調整出現錯位的關節,改善身體力學的機能及神經系統的協調與健康狀態;注意平日飲食及營養的吸收,好等身體有足夠的養料,對日常的損傷進行適當的修補。那樣不但可以減慢骨刺的增長,更可把骨刺的出現的時間延遲。
4、骨質增生會無限制的發展嗎?
骨質增生現象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種常見現象。脊柱或關節的骨質增生經常在看病或體檢時被發現。有的人為此憂心忡忡,認為骨質增生會造成癱瘓,是不治之症,因而到處求醫問葯,不但耗費大量的精力,也花費許多錢財。應該怎樣正確對待骨質增生現象呢?我們認為,應該正確認識以下幾個問題:
(1) 骨質增生的本質是什麼?
骨質增生的本質是人體骨骼的一種「衰老」現象,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隨著人的年齡增長,人的脊柱和關節周圍的肌肉、韌帶等組織的會發生退行性改變,使脊柱和關節的平衡遭到破壞,出現脊柱和關節的不穩定。機體為了適應這些變化,恢復新的平衡狀態,就會通過骨質增生的方式增加骨骼的表面積,減少骨骼單位面積上的壓力,使脊柱或關節更加穩定。可以說,骨質增生現象是機體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是機體的一種本能。只是有時骨質增生造成了疼痛、腫脹、肢體功能障礙等症狀,使人感到「不舒服」時,人們才把骨質增生作為疾病來看待。
(2) 骨質增生與臨床症狀有什麼聯系?
絕大多數患者的骨質增生並無臨床表現,患者只是在體檢或就診時偶然發現存在骨質增生。只有當骨質增生發展到一定程度,增生的骨質比較大,增生的骨質累及了神經和血管以及骨質增生造成了局部組織無菌性炎症時,才產生臨床症狀。所以,我們說,骨質增生的存在與臨床症狀的產生不是平行的關系。
(3) 骨質增生會無限制的發展嗎?
雖然骨質增生現象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具體到每一個人的身上,骨質增生的程度是有限度的,不會無限制的發展下去。我們知道,骨質增生是機體恢復新的平衡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當新的平衡建立,脊柱或關節重新恢復到穩定狀態時,骨質增生自然會停止。
(4) 如何對待骨質增生?
由於骨質增生是人體的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是人體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所以,如果無明顯的不適,不用刻意去治療骨質增生。對於骨質增生累及了神經、血管,或引起了關節的損傷,造成了疼痛、腫脹、關節功能障礙等臨床症狀的患者,我們可以針對病因,對症治療。也就是說,我們只是治療骨質增生引起的臨床症狀,而不是骨質增生本身。現在社會上有許多「江湖醫生」,標榜自己有「祖傳秘方」,可以去除骨刺,這都是無稽之談,目的只有一個,就是騙錢。現代醫學的研究證明,目前尚無有效地去除骨刺的方法,醫生和患者能夠作到的是緩解症狀,恢復正常的工作、學習和生活。
5、骨質增生能治好嗎?
骨質增生治好是啥意思,你在當地可以通過美式整脊治療。治療的作用只能不再繼續增生。已有的增生只能這樣了。增生就是骨關節退化的現象。
6、我是骨質增生患者怎麼治療?
骨質增生多見於中老年患者,一般認為是由於中老年以後體質虛弱及退行性改變,出現長期站立行走,長時間持於某種姿勢,引起肌肉的牽拉或撕脫出血,血腫激化形成針刺樣或唇樣的骨質增生。骨刺對周圍軟組織產生機械性的刺激和外傷後軟組織損傷出血、腫脹而治。骨質增生,無特殊治療,如果無不適可以不進行任何處理,疼痛發作時可在醫生指導下應用消炎止痛葯物,如芬必得、雙氯芬酸鈉,也可採用熱敷進行治療,主要是緩解疼痛,同時可採用針灸、按摩、拔火罐等治療。 平時應該注意多休息,避免勞累過度。
7、骨質增生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1、原發性骨關節病的基本病因是,人體成熟後的逐漸老化及退行性變,在骨關節方面的表現。
2、繼發性骨關節病是指因某種已知原因,例如外傷、手術或其他明顯因素而導致的軟骨破壞,或關節結構改變。由於關節面摩擦或壓力不平衡等因素,造成關節面的退行性變。
根據慢性病史、臨床表現和X線所見,診斷比較容易。必要時可做關節滑液檢查,以證實診斷。X線改變不能說明是原發性骨關節病,應從病史中明確病損是原發性或繼發性。
(7)骨質增生患者多嗎擴展資料:
鑒別方法
1、急性風濕熱
發病急,全身症狀重,持續時間短。關節表麵皮膚呈紅熱。受累關節疼痛、壓痛,為遊走性,無關節功能障礙。多伴發心臟病變。X線檢查無變化。
2、類風濕關節炎
多發在20~50歲。急性發作,全身症狀較輕,持續時間長。受累關節多對稱或多發,不侵犯遠端指間關節。關節早期腫脹呈梭形,晚期功能障礙及強直畸形。
3、強直性脊柱炎
多發於15~30歲男性青壯年。發病緩慢,間歇疼痛,多關節受累。脊柱活動受限,關節畸形。X線檢查骶髂關節間隙狹窄、模糊,脊柱韌帶鈣化,呈竹節狀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