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質增生的鍛煉方法是什麼,謝謝
骨質增生的發病原因包括外因和內因兩大因素,外因如跌打骨折、整復不良或膝足畸形、脊柱側彎等等,內因主要是風寒濕邪、阻塞經絡、肝腎虧虛、氣滯血淤等。患者也可以使用*趙氏養生骨.質增生.帖*進行調理!
骨質增生鍛煉體操:
一、站立體位操
雙手叉腰站立,左腿伸直盡量向前抬起,然後換右腿,兩側交替進行,重復20次,接著兩腿盡量分開站立,左膝關節彎曲,使身體呈弓形下蹲,使未屈曲的右下肢受到牽引和拉伸,然後直立換右側,兩側交替進行,重復20次。
二、坐位體操
坐於床沿或者椅子上,雙腿垂地,足跟著地,足尖蹺起,雙手沿身體前面緩緩下移,直到背部感覺到緊張為止,停留數秒,恢復坐姿,然後重復鍛煉,開始時雙手可能僅能達到小腿部,早晚堅持鍛煉,雙手能達到足背和足尖。
三、卧位體操
仰卧體操:以頭、雙肘及雙足為著力點,用力將軀乾和下肢離開床面做過伸鍛煉,依照循序漸進原則,鍛煉一段時間以後可以以頭和雙足為著力點,用力將軀乾和大腿離開床面,而後以雙手、雙足為著力點支撐,用力將頭、胸、大腿離開床面。
俯卧體操:兩下肢交替做後伸上舉動作,而後兩上肢盡力向後伸,兩下肢及胸部同時離床,做背伸運動,持續數秒後,卧位休息,然後同法重復繼續鍛煉。鍛煉強度和時間應根據自身的情況而定,不可強求也不能過於心急。
祝早日康復!
2、華佗發明的體操怎麼做
華佗 五禽戲是一種中國傳統健身方法,由五種模仿動物的動作組成。五禽戲相傳是華佗首創,下面大家一起看一下華佗五禽戲的練習方法
方法/步驟
虎戲:自然站式,俯身,兩手按地,用力使身驅前聳並配合吸氣,當前聳至極後稍停;然後,身軀後縮並呼氣;如此3次。繼而兩手先左後右問前挪移,同時兩腳向後退移,以極力拉伸腰身;按著抬頭面朝天,再低頭向前平視;最後,如虎行走般以四肢前爬7步,後退7步。
鹿戲:按上四肢著地勢。吸氣,頭頸向左轉,雙目向左側後視,當左轉至極後梢停;呼氣,頭頸回轉,當轉至面朝地時再吸氣,並繼續向右轉,一如前法。如此左轉3次,右轉2次,最後回復如起勢。然後,抬左腿向後挺伸,稍停後放下左腿,抬右腿如法挺伸。如此左腿後伸3次,右腿2次。
熊戲:仰卧式,兩腿屈膝拱起,兩腳離床席,兩手抱膝下,頭頸用力向上,使肩背離開床席;略停,先以左肩側滾洛床面,當左肩一觸及床席立即復頭頸用力向上,肩離床席;略停後再以右肩側滾落,復起。如此左右交替各7次。然後起身,兩腳著床度成蹲式,兩手分按同側腳旁;接著如熊行走般,抬左腳和右手掌離床度;當左腳、右手掌回落後即抬起右腳和左手掌。如此左右交替,身驅亦隨之左右擺動,片刻而止。
猿戲:擇一牢固橫竿(如單杠,門框,樹叉等),略高於自身,站立手指可觸及高度,如猿攀物般以雙手抓握橫竿,使兩肢懸空,作引體向上7次。接著先以左腳背勾住橫竿,放下兩手,頭身隨之向下倒懸;略停後換右腳如法勾竿倒縣。如此左右交替各7次。
鳥戲:自然站式。吸氣時蹺起左腿,兩臂側平舉,揚起眉毛,鼓足氣力,如鳥展翅欲飛狀;呼氣時,左腿回落地面,兩臂回落腿側。接著,蹺右腿如法操作。如此左右交替各7次。然後坐下。屈右腿,兩手抱膝下,拉腿膝近胸;稍停後兩手換抱左膝下如法操作。如此左右交替亦7次。最後,兩臂如鳥理翅般伸縮各7次。
注意事項
華佗五禽戲可謂得華佗之真傳,現在已廣泛應用於中風後遺症,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骨質增生症,脊髓不全性損傷等患者的輔助治療。
3、頸椎骨質增生保健操怎麼做?
頸椎骨質增生是頸椎出現退行性變,椎間盤變薄,椎體間隙變窄,韌帶鬆弛,曲度改變,椎體間活動度增大,在椎體邊緣出現微小的、反復的、積累性損傷,導致微小的局 部出血及滲出,出血及滲出逐步鈣化,從而在局部,也就是椎體上下緣出現骨的增生性反應。頸椎骨質增生主要與年齡、勞損、外傷、姿勢不正確等有直接的關系。建議外敷頸椎骨方醫貼。
頸椎骨質增生的鍛煉的方法:
一、站直或者端坐,頭向後仰,堅持10秒鍾。將頸前的肌肉拉伸。
二、站直或端坐,低頭堅持10秒鍾。將頸後的肌肉拉伸。
三、站直或端坐,頭向右偏,盡量接近肩膀。堅持10秒鍾。將左側肌肉拉伸。
四、站直或端坐,頭向左偏,盡量接近肩膀。堅持10秒鍾。將右側肌肉拉伸。
五、站直或端坐,頭向右扭,盡量向右扭。堅持10秒鍾。將左胸鎖乳突肌拉伸。
六、站直或端坐,頭向左扭,盡量向左扭。堅持10秒鍾。將左胸鎖乳突肌拉伸。日常連續鍛煉大概一次只需要一分鍾多一點。
4、保護頸椎腰椎的運動或者體操
就是頸、腰部的仰俯、擺動和旋轉(但一般不主張360度的那種),幾句話說不清。我原來也較厲害,現在堅持用以前上體育課涉及活動腰部的熱身動作、以及頸部的多種仰俯、擺動,大有好轉。具體可以網上搜搜,再自己體驗、琢磨。無非是活動腰頸椎,關鍵是堅持。
5、腰部骨質增生 暴躁如雷
★碰到這個問題不必驚慌。骨質增生症多發於中年以上。一般認為由於中年以後體質虛弱及退行性變;長期站立或行走及長時間的持於某種姿勢,由於肌肉的牽拉或撕脫、出血,血腫機化,形成刺狀或唇樣的骨質增生;骨刺對軟組織產生機械性的刺激和外傷後軟組織損傷、出血、腫脹而致。關節損傷包括軟組織損傷和骨損傷。關節的骨質增生經常與關節內骨折有直接關系。由於骨折復位不完全,造成關節軟骨面不平整,從而產生創傷性關節炎。對於關節內骨折的患者,如果能夠及時冶療,作到解剖復位,完全可以避免創傷性關節炎和關節骨質增生的發生。當然還有一個好點的辦法可以試試,日本疏鋖漮為日本地區廣泛流傳的良方在外國還是很流行的。、缺點是,偏貴了些。
6、脊椎病自我治療體操
頸椎病的臨床症狀較為復雜。主要有頸背疼痛、上肢無力、手指發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難、頭暈、惡心、嘔吐,甚至視物模糊、心動過速及吞咽困難等。頸椎病的臨床症狀與病變部位、組織受累程度及個體差異有一定關系。
1.神經根型頸椎病
(1)具有較典型的根性症狀(麻木、疼痛),且范圍與頸脊神經所支配的區域相一致。
(2)壓頭試驗或臂叢牽拉試驗陽性。
(3)影像學所見與臨床表現相符合。
(4)痛點封閉無顯效。
(5)除外頸椎外病變如胸廓出口綜合征、腕管綜合征、肘管綜合征、肩周炎等所致以上肢疼痛為主的疾患。
2.脊髓型頸椎病
(1)臨床上出現頸脊髓損害的表現。
(2)X線片上顯示椎體後緣骨質增生、椎管狹窄。影像學證實存在脊髓壓迫。
(3)除外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脊髓腫瘤、脊髓損傷、多發性末梢神經炎等。
3.椎動脈型頸椎病
(1)曾有猝倒發作。並伴有頸性眩暈。
(2)旋頸試驗陽性。
(3)X線片顯示節段性不穩定或樞椎關節骨質增生。
(4)多伴有交感神經症狀。
(5)除外眼源性、耳源性眩暈。
(6)除外椎動脈I段(進入頸6橫突孔以前的椎動脈段)和椎動脈III段(出頸椎進入顱內以前的椎動脈段)受壓所引起的基底動脈供血不全。
(7)手術前需行椎動脈造影或數字減影椎動脈造影(DSA)。
4.交感神經型頸椎病
臨床表現為頭暈、眼花、耳鳴、手麻、心動過速、心前區疼痛等一系列交感神經症狀,X線片頸椎有失穩或退變。椎動脈造影陰性。
5.食管壓迫型頸椎病
頸椎椎體前鳥嘴樣增生壓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難(經食管鋇劑檢查證實)等。
6.頸型頸椎病
頸型頸椎病也稱局部型頸椎病,是指具有頭、肩、頸、臂的疼痛及相應的壓痛點,X線片上沒有椎間隙狹窄等明顯的退行性改變,但可以有頸椎生理曲線的改變,椎體間不穩定及輕度骨質增生等變化。
提托頭頸
病人站立,頭微微後仰,雙手交叉托於頭後方 (相當於顱骨的枕骨粗隆部),向上提托頭頸,一張一弛,往返 30一50次,可同時配合胸背部後仰,以活動脊柱的上部及胸廓、肩背等部位,達到放鬆諸關節的作用。
與頸爭力
病人站立,雙手叉腰,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自然直立。反復做抬頭看天,低頭看地活動。練習時,胸部應保持不動,抬頭時應盡量上抬,以能看到頭頂上方的物體為宜;低頭時,下頜盡量內收。動作幅度由小及大,由慢到快,以病人能忍受為度。
往後觀望
病人站立,雙手叉腰,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兩眼平視,頭頸部反復向左及右旋轉。活動范圍自小而大,但不要強求過大地增加幅度,次數也不要太多,一般20—30次即可。對已經患有椎動脈型頸椎病者不宜做此鍛煉,否則,可引起跌倒。
頸椎病患者可以自行點按、揉推、活動患部,會收到一定療效。
方法是:1.頭向前、後、左、右各傾十次,然後慢慢搖頭,左轉十次,右轉十次;
2.左、右臂各搖動二十次;
3.兩臂平伸,雙手五指作屈伸運動五十次。每天可自行施術一次。
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7、腰部骨質增生適合做哪種運動?
已經增生的話最好先去就醫,處理後可以做慢跑、快走之類的,過段時間再做一些體轉、體側、腹背運動的徒手體操。個人感覺久遠的五禽戲和後來的站式八段錦都不錯。這些做法可以去網上查,直接在網上學就行,不是很難學的。
8、健身房哪些運動適合腰部骨質增生
年輕人有使不完的力氣!」愛看音樂電視節目的人都記得這句歌詞。但是這並不能說明在二十幾歲時鍛煉身體勞而無功,20至30歲這10年時間應該是投資的時間,是聚集財富以備後用的時間。在這段時期進行體育鍛煉,特別是保持正常體重的鍛煉極為重要.
我為您提出以下的建議
方案一 瑜伽健身計劃
一、練習步驟
1.應該花幾分鍾令呼吸平穩,身體放鬆,將室外城市的喧囂暫時拋棄;
2.熱身,這一環節是用來緩解頸部、膝部、髖部等關節的僵硬感,拉抻韌帶為提高身體柔軟度做好准備;
3.進入瑜伽體位法練習,其間盡量遵照動作的要求調節呼吸;
4.放鬆。最後仰卧放鬆是瑜伽訓練必不可少的環節,此時可令自己身心徹底放鬆,緩解疲勞感;
5.調息。此外依據訓練進度還應學習調息法、清潔法和瑜伽冥想法等初級瑜伽體驗。
二、練習內容
根據自身問題特點,重點是頸、肩、腰部訓練,以緩角這三個部位的疼痛感。
所以在動作的選擇上,採用肘部環練的預熱,樹式、山式,三角式,半蓮花式、眼鏡蛇式、太陽式等
三、訓練效果
增加頸背部放鬆、背肌、腰肌的活力,使強直僵硬狀態有所減輕。
四、訓練時間
為了提高訓練效果,在短期內能收到理想效果,另熟悉瑜伽的體位動作,增加身體的平衡能力和柔韌性,在時間方面在增加。
每日訓練3次,早上、下午、晚上各一次.早上和下午為半小時,晚上為1小時。
早上時間:為5:30時至6:00,如果沒有做的話,在上班時間補上。
下午時間:根據工作情況靈活掌握。約在4:30至5:00,即下班前。
晚上時間:8:00至9:00
註:在動作選擇上,可根據每天的鍛煉情況及喜好而變。但是要注意預熱及放鬆,動作不可過急過重,平心靜氣,隨音樂節奏而作。
第二部分 按摩訓練計劃
由於痛疼部位明顯,所以強化頸、肩、腰的訓練,輔以被動活動的按摩。
一、去按摩診所按摩(保持最好一周堅持兩次)
二、自我按摩
1、頸部按摩以揉法為主,約100次以上,左右部均到。
2、肩上部按摩,揉、捏、拿為主,左右100次以上。
3、大小臂按摩。拿捏為主,上下按到,一直延續到手。
4、手部按摩。雙手叉手訓練,握手摩擦,反撐手,直至手部熱為至。
5、頭部按摩。頭部穴位按摩細致,次數以舒服為宜。
三、紅外線治療。堅持每天一次。間歇用葯後再時行加熱。
方案二
想要練健身的人,首先應該要以基礎訓練為主的原則。
以下是我們對您的訓練計劃提供的建議。
第一天計劃
胸部:平板卧推 6組 每組8--10次
俯地挺身 4組 每組10--20次
雙貢臂屈伸 4組 每組8--10次
蝴蝶機夾胸 4組 每組8--10次(作為輔助)
背部:引體向上 4組 每組6--8次
背闊肌胸前下拉 6組 每組10--12次
腹部:仰卧起坐 4組 每組20次
仰卧舉腿 4組 每組20次
第二天計劃
肩部:直立上舉 6組 每組8--10次
坐式啞鈴上舉 4-6組 每組8--10次
啞鈴側平舉 4組 每組12-15次
臂部:直立杠鈴彎舉 4-6組 每組10-12次
頸後臂屈伸 4-6組 每組10--12次
腿部:深蹲 6-8組 每組8-12次
提踵 6組 每組12-15次
第三天計劃:同第一天
第四天計劃:同第二天
第五天計劃
有氧訓練:跑步 20-30分鍾
固定自行車 10-30分鍾
總之,健身對毅力也是一種挑戰,貴在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