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質增生 > 膝蓋骨質增生中醫辨證

膝蓋骨質增生中醫辨證

發布時間:2020-10-05 02:52:13

1、膝蓋骨質增生怎樣緩解呢

一、理療法:

理療法是物理療法的簡稱。就是應用自然界和人工的各種物理因子,如聲、光、電、熱、磁等作用於人體,以達到治療和預防疾病的目的。 [4]

二、直流電葯物離子導入法:

國內主要利用葯物導入熱療儀,把液體的葯物離子主要利用機器產生的中頻電流和同步產生的熱療效應,把葯液離子經皮膚汗腺導管口毛孔穿過皮下粘膜、上皮細胞間隙直接進入患處骨組織,直達患處,其生理治療作用除結合了理療中的電和熱的模式,同時更好的發揮了葯物治療的效果,治療效率更高,且不刺激腸胃。患者更容易接受。直流電葯物離子導入法充分發揮高效的了葯物的作用。治療方便,且可以作為家庭,門診長期的治療選擇。

三、按摩與牽引:

按摩有助於改善局部血液循環,起到消炎止痛用作;牽引可減輕骨刺對局部神經、組織的壓迫而起到暫時緩解疼痛的作用。適用於頸、腰椎骨質增生症。按摩與牽引完全靠外力的作用,只對局部進行治療卻忽視了對人體內整體地調節,因此,只能起到暫時的止痛作用,而不能達到治療的目的。

四、針灸:

針灸可通經活血並有止痛作用。可消除局部的水腫和炎症,但對骨質增生來說,針灸只能起輔助作用。 [5]

五、葯物治療:

一般來說葯物治療絕大多數都是服用止痛葯來緩解膝關節骨質增生引起的疼痛,但是因為骨質層比較深,口服葯物經過腸胃進入血液循環,最後到達患處,效率大打折扣。而且這是治標不治本,並不能從根本上阻止骨質繼續增生。

六、手術切除:

這是比較傳統的治療骨質增生的一種方法,就是通過手術的方法將增生的骨質去除,隨著時間的推移出現的退行性變還是會導致增生的骨質繼續增長,因此這並不是徹底治癒的方法。 [6]

2、膝蓋骨質增生的原因都有什麼?

目前,對肩周炎主要是保守治療。口服消炎鎮痛葯,物理治療,痛點局部封閉,按摩推拿、自我按摩等綜合療法。同時進行關節功能練習,包括主動與被動外展、旋轉、伸屈及環轉運動。當肩痛明顯減輕而關節仍然僵硬時,可在全麻下手法松解,以恢復關節活動范圍。
自我按摩的步驟及方法為:
1.用健側的拇指或手掌自上而下按揉患側肩關節的前部及外側,時間1~2分鍾,在局部痛點處可以用拇指點按片刻。
2.用健側手的第2~4指的指腹按揉肩關節後部的各個部位,時間1~2分鍾,按揉過程中發現有局部痛點亦可用手指點按片刻。
3.用健側拇指及其餘手指的聯合動作揉捏患側上肢的上臂肌肉,由下至上揉捏至肩部,時間1~2分鍾。
4.還可在患肩外展等功能位置的情況下,用上述方法進行按摩,一邊按摩一邊進行肩關節各方向的活動。
5.最後用手掌自上而下地掌揉1~2分鍾,對於肩後部按摩不到的部位,可用拍打法進行治療。
自我按摩可每日進行1次,堅持1~2個月,會有較好的效果。

3、膝蓋骨質增生特效偏方

家裡奶奶膝關節左腿以前摔過,後來慢慢開始疼了,做核磁檢查說是骨刺,也不知道是不是和骨質增生一樣,後來吃了一些口服的效果不好,改用外用的太乙山,現在基本不疼了,就是不能上下樓,醫生體重也會影響關節。

4、膝蓋骨質增生如果嚴重有什麼後果

建議:膝蓋骨質增生如果嚴重會疼痛或行動困難等。建議找中醫辨證用中葯治療。也可以選服骨質增生片,骨剌片,天麻片,萬通筋骨片等。

5、膝蓋骨質增生,咋治療

治療
[治療方針]
減少關節的負重和過度的大幅度活動,愛惜患病關節,以延緩病變的進程。
[葯物治療]
消炎鎮痛葯物可減輕症狀,但不宜長期服用。軟骨保護劑,如硫酸氨基葡萄糖具有緩解症狀和改善功能的作用,同時長期服用可以延遲疾病的結構性進展。
[手術治療]
對晚期病例,在全身情況能耐受手術的條件下,行人工關節置換術是公認的消除疼痛、矯正畸形、改善功能的有效方法,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其他治療]
可以做理療及適當的鍛煉,以保持關節的活動范圍,必要時可使用夾板支具及手杖等,有助於控制急性期症狀。
[預後情況]
一般早期經休息、治療,症狀能夠緩解,晚期病例則可行人工關節置換術改善關節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6、膝關節骨刺的中醫辨證

以下幾種:
(一)受寒阻滯
路卧受涼或受漬於水濕之中,寒濕稽留,深伏於膝,氣血阻滯,發為膝痛。如《張氏醫通》:「因卧濕地,流入腳膝,痹弱疼重。」證見:膝腫疼痛較劇,行走不便,或覺重滯,陰雨天加重,形寒肢冷,面色帶青,苔白滑,脈沉緊或沉遲。治法:散寒除濕,祛風止痛。
(二)濕熱蘊結
感受風濕之邪,郁而化熱,或受濕熱侵淫,濕熱稽留,蘊結經脈,聚於膝部,發為腫痛。如《雜病源流犀燭》:「發於腳膝,始而腫,繼乃潰爛成瘡者,名腳氣瘡,有腎虛為風濕所博,攻於腳下足上」。證見:膝部腫脹疼痛,局部發紅,捫之有熱感,屈而不伸,小便黃赤,苔黃膩,脈滑數或濡數。治法:清熱滲濕,疏利止痛。
(三)氣血虛衰
脾胃素虛,氣血生化之源不足,或病後體虛,胎產經行之後,氣血不復,膝部筋脈失於濡養,發為疼痛。如《張氏醫通》「婦人鶴膝風證,因胎產經行失調……而為外感所傷」所致。證見:膝部酸痛,其痛綿綿,四肢軟弱無力,面色無華,頭暈心悸,舌淡紅苔薄白,脈沉細或細弱。治法:補氣溢血,溫經止痛。
(四) 肝腎虧損
肝主筋,腎主骨,膝為筋骨之大會,若病後虛贏,或老欲過度,肝腎虛虧,筋骨失於精血之養,而至膝痛。如《張氏醫通》:「膝痛無有不因肝腎虛者。」證見:膝部隱痛,下肢肌肉消瘦,步履艱難,腰脊酸疼,頭暈耳鳴,舌瘦或胖大,苔薄白,脈沉細無力。治法:滋養肝腎,補虛止痛。
(五)熱毒內攻
風毒外侵,與血熱相搏,熱毒內攻,氣血壅滯,而發為膝腫痛。證見:膝部紅腫劇痛,勢如虎咬,屈伸困難,伴有身熱,心煩口渴,便閉尿赤,舌紅苔黃而乾燥乏津,脈滑數或弦數。
(六)淤血蓄積
因跌傷撞傷,或碰擊所傷,淤血蓄留,血行不暢,不通則通。證見:膝部紅腫熱痛,熱隨痛增,痛隨熱劇,局部皮膚紫暗或傷裂,亦或膝部關節變形,疼痛夜甚,痛如針刺而有定處,舌質紫暗,脈弦澀或細澀。治法: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與膝蓋骨質增生中醫辨證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