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質增生 > 腳膝蓋退化性變化骨質增生

腳膝蓋退化性變化骨質增生

發布時間:2020-10-02 14:52:39

1、膝關節退行性改變

你好,膝關節退行性病變一般需對症治療,不能徹底治癒,只能緩解症狀。建議減少患肢運動,避免大幅度活動

2、骨質增生的症狀是什麼?

症狀
骨質增生多發於中年以上。一般認為由於中年以後體質虛弱及退行性變;長期站立或行走及長時間的持於某種姿勢,由於肌肉的牽拉或撕脫、出血,血腫機化,形成刺狀或唇樣的骨質增生;骨刺對軟組織產生機械性的刺激和外傷後軟組織損傷、出血、腫脹而致。
1、頸椎骨質增生
以頸椎4、5、6椎體最為常見,骨質增生如果是發生在頸椎,骨刺壓迫血管直接影響血液循環,表現多種多樣。主要有頸背疼痛、上肢無力、手指發麻,頭暈、惡心甚至視物模糊,吞咽模糊。如果骨刺伸向椎管內壓迫了脊髓,還可導致走路不穩,癱瘓、四肢麻木、大小便失禁等嚴重後果。
臨床表現:頸項部有強硬的感覺、活動受限、頸部活動有彈響聲,疼痛常向肩部和上肢放射,手和手指有麻木、觸電樣感覺,可因頸部活動而加重。不同的病變累及不同部位,就出現不同的症狀,晚期可導致癱瘓。頸椎骨質增生嚴重者還會引起頸椎病性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胃炎、心絞痛、吞咽困難等。
2、腰椎骨質增生
臨床表現:好發部位,以腰三、腰四最為常見。臨床上常出現腰椎及腰部軟組織酸痛、脹痛、僵硬與疲乏感,甚至彎腰受限。如鄰近的神經根受壓,可引起相應的症狀,出現局部疼痛、發僵、後根神經痛、麻木等。如壓迫坐骨神經可引起坐骨神經炎,出現患肢劇烈麻痛、灼痛、抽痛、串痛、向整個下肢放射。
3、膝蓋骨質增生
臨床表現:初期,起病緩慢者膝關節疼痛不嚴重,有可持續性隱痛,氣溫降低時疼痛加重,與氣候變化有關,晨起後開始活動,長時間行走,劇烈運動或久坐起立開始走時,膝關節疼痛僵硬,稍活動後好轉,上下樓困難,下樓時膝關節發軟,易摔倒。蹲起時疼痛,僵硬,嚴重時,關節酸痛脹痛,跛行走,合並風濕病者關節紅腫,畸形,功能受限,伸屈活動有彈響聲,部分患者可見關節積液,局部有明顯腫脹、壓縮現象。
4、足跟骨質增生
臨床表現:其症狀是足根壓痛,腳底疼痛,早晨重,下午輕,起床下地第一步痛不可忍,時輕時重,走路時腳跟不敢用,有石硌、針刺的感覺,活動開後症狀減輕,跟骨部位長骨刺,多見於中老年人。

3、50歲的女性腿部膝蓋關節骨質增生怎麼治療,吃什麼

一、理療法:

理療法是物理療法的簡稱。就是應用自然界和人工的各種物理因子,如聲、光、電、熱、磁等作用於人體,以達到治療和預防疾病的目的。 [4]

二、直流電葯物離子導入法:

國內主要利用葯物導入熱療儀,把液體的葯物離子主要利用機器產生的中頻電流和同步產生的熱療效應,把葯液離子經皮膚汗腺導管口毛孔穿過皮下粘膜、上皮細胞間隙直接進入患處骨組織,直達患處,其生理治療作用除結合了理療中的電和熱的模式,同時更好的發揮了葯物治療的效果,治療效率更高,且不刺激腸胃。患者更容易接受。直流電葯物離子導入法充分發揮高效的了葯物的作用。治療方便,且可以作為家庭,門診長期的治療選擇。

三、按摩與牽引:

按摩有助於改善局部血液循環,起到消炎止痛用作;牽引可減輕骨刺對局部神經、組織的壓迫而起到暫時緩解疼痛的作用。適用於頸、腰椎骨質增生症。按摩與牽引完全靠外力的作用,只對局部進行治療卻忽視了對人體內整體地調節,因此,只能起到暫時的止痛作用,而不能達到治療的目的。

四、針灸:

針灸可通經活血並有止痛作用。可消除局部的水腫和炎症,但對骨質增生來說,針灸只能起輔助作用。 [5]

五、葯物治療:

一般來說葯物治療絕大多數都是服用止痛葯來緩解膝關節骨質增生引起的疼痛,但是因為骨質層比較深,口服葯物經過腸胃進入血液循環,最後到達患處,效率大打折扣。而且這是治標不治本,並不能從根本上阻止骨質繼續增生。

六、手術切除:

這是比較傳統的治療骨質增生的一種方法,就是通過手術的方法將增生的骨質去除,隨著時間的推移出現的退行性變還是會導致增生的骨質繼續增長,因此這並不是徹底治癒的方法。 [6]

4、急急急!求專業人士幫忙!我母親(45歲)左腿膝蓋出現骨質增生的狀況,她很痛(我看著心痛),怎麼治療呀?

膝蓋是由股骨下端,脛骨上端及臏骨所組成,外包以關節囊,內有交叉韌帶半月板,是人體中最復雜及關節面最大的負重關節。 膝蓋骨質增生也稱為增生性退行性關節炎。它並不是關節普通炎症,而是一種軟骨長期退化性病變。膝蓋骨質增生的發病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一、骨折後骨質增生。骨折後甚至碎裂後修復的形式是傷處周圍的骨細胞不斷增生形成骨痂。這種骨質增生對人體有利。
二、周圍軟組織損傷後可發生鈣化、骨化,影響到骨膜,使骨膜生骨。這種增生為病理性,可引起一定的症狀。
三、隨著年齡增長,膝蓋諸骨由於長年磨損,周圍韌帶鬆弛,致使關節不穩定,造成病變引起相應部位骨質增生。此種增生是人體衰老的現象。40多歲以後,大多數人都有骨質增生,只是發生部位和增生程度不同,有的有症狀,有的無症狀。

5、膝關節退行性改變(骨質增生、變尖)有什麼措施?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指由於膝關節軟骨變性、骨質增生而引起的一種慢性骨關節疾患,又稱為膝關節增生性關節炎、退行性關節炎及骨性關節病等。本病多發生於中老年人,也可發生於青年人;可單側發病,也可雙側發病。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辨證分析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原發性者是由於關節軟骨變性和關節遭受慢性損傷而致,肥胖和遺傳因素等也有一定的影響,多發生於中老年人。繼發性者是由於膝部外傷、勞損、慢性炎症,以及膝內、外翻畸形等所致,如股骨髁或脛骨平台骨折、髕骨骨折或脫位、關節軟骨損傷、半月板損傷、髕骨軟化症等,多發生於青壯年。 肝主筋,腎主骨。肝腎充盈則筋骨勁強,關節滑利。在中年以年,肝腎逐漸虧虛,氣血不足,筋骨失其所養,筋軟骨萎,或兼遭風寒濕邪內侵,易發本病。若膝部外傷、勞損,氣血運行不暢,經脈受阻,致使筋骨失養而發病。 本病主要病變是關節軟骨受損、破壞,關節韌帶附著處骨質增生,骨贅形成,軟骨下骨質緻密,關節肥大、畸形,而致關節活動障礙、疼痛等。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葯物治療 【治法】 補肝益腎,舒筋活絡。 【方葯】 1.主方補腎壯筋湯 處方:熟地黃12克,當歸12克,牛膝10克,山茱萸12克,茯苓12克,續斷12克,杜仲10克,白芍10克,青皮5克,五加皮10克。水煎服,每日1劑。 疼痛明顯者,加細辛5克、制川烏10克。腎陽虛者,加淫羊藿12克、肉蓯蓉15克、巴戟天12克。腎陰虛者,加女貞子12克。氣虛者,去青皮,加黃芪20克。血虛者,加雞血藤15克、何首烏30克。關節腫脹者,加防己12克。 2.外用方海桐皮湯 處方:海桐皮6克,透骨草6克,乳香6克,沒葯6克,當歸5克,川椒10克,川芎3克,紅花3克,威靈仙3克,甘草3克,防風3克,白芷2克。煎水熏洗患處。 3.單方驗方 (1)骨質增生丸 處方:熟地黃60克,雞血藤45克,骨碎補45克,肉蓯蓉30克,鹿銜草30克,淫羊藿30克,萊菔子15克。共為細末,煉蜜為丸,每丸9克,每次服1~2丸,每日2。3次,開水送服。 (2)骨刺丸 處方:制川烏1份,細辛l份,白芷1份,當歸l份,萆薢2份,紅花2份,蜜糖適量。共為細末,煉蜜為丸,每丸10克,每次服1~2丸,每日2—3次,開水送服。 4.中成葯①骨仙片,口服,每次4—6片,每日3次,開水送服。②壯骨關節丸,口服,每次6克,每日2次,早晚飯後開水送服。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理筋手法 先點按血海、膝眼,然後揉按局部及推按髕骨的上、下緣,理順筋絡。 離子導入 以直流電陳醋導入,或直流電威靈仙離子導入。治療時,將紗布浸陳醋或50%威靈仙酊劑後置襯墊上,再放在患側膝部,每次治療時間為15~20分鍾,每日1次,15次為1個療程. 希望以上內容會對您有所幫助,祝您早日好轉!

與腳膝蓋退化性變化骨質增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