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膝蓋骨質增生如果嚴重有什麼後果
建議:膝蓋骨質增生如果嚴重會疼痛或行動困難等。建議找中醫辨證用中葯治療。也可以選服骨質增生片,骨剌片,天麻片,萬通筋骨片等。
2、膝蓋骨質增生特效偏方
家裡奶奶膝關節左腿以前摔過,後來慢慢開始疼了,做核磁檢查說是骨刺,也不知道是不是和骨質增生一樣,後來吃了一些口服的效果不好,改用外用的太乙山,現在基本不疼了,就是不能上下樓,醫生體重也會影響關節。
3、膝蓋骨質增生的原因都有什麼?
目前,對肩周炎主要是保守治療。口服消炎鎮痛葯,物理治療,痛點局部封閉,按摩推拿、自我按摩等綜合療法。同時進行關節功能練習,包括主動與被動外展、旋轉、伸屈及環轉運動。當肩痛明顯減輕而關節仍然僵硬時,可在全麻下手法松解,以恢復關節活動范圍。
自我按摩的步驟及方法為:
1.用健側的拇指或手掌自上而下按揉患側肩關節的前部及外側,時間1~2分鍾,在局部痛點處可以用拇指點按片刻。
2.用健側手的第2~4指的指腹按揉肩關節後部的各個部位,時間1~2分鍾,按揉過程中發現有局部痛點亦可用手指點按片刻。
3.用健側拇指及其餘手指的聯合動作揉捏患側上肢的上臂肌肉,由下至上揉捏至肩部,時間1~2分鍾。
4.還可在患肩外展等功能位置的情況下,用上述方法進行按摩,一邊按摩一邊進行肩關節各方向的活動。
5.最後用手掌自上而下地掌揉1~2分鍾,對於肩後部按摩不到的部位,可用拍打法進行治療。
自我按摩可每日進行1次,堅持1~2個月,會有較好的效果。
4、我有一個朋友,膝蓋骨質增生,很苦惱,有一個老中醫告訴他,說是吃老雕肉可以治骨質增生, 不知是不是真
呵呵,不能,缺鈣,經絡不通,風濕引起的,怎能吃肉就有效果
5、膝蓋骨質增生,咋治療
治療
[治療方針]
減少關節的負重和過度的大幅度活動,愛惜患病關節,以延緩病變的進程。
[葯物治療]
消炎鎮痛葯物可減輕症狀,但不宜長期服用。軟骨保護劑,如硫酸氨基葡萄糖具有緩解症狀和改善功能的作用,同時長期服用可以延遲疾病的結構性進展。
[手術治療]
對晚期病例,在全身情況能耐受手術的條件下,行人工關節置換術是公認的消除疼痛、矯正畸形、改善功能的有效方法,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其他治療]
可以做理療及適當的鍛煉,以保持關節的活動范圍,必要時可使用夾板支具及手杖等,有助於控制急性期症狀。
[預後情況]
一般早期經休息、治療,症狀能夠緩解,晚期病例則可行人工關節置換術改善關節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6、膝蓋骨質增生治療方法
一、理療法:
理療法是物理療法的簡稱。就是應用自然界和人工的各種物理因子,如聲、光、電、熱、磁等作用於人體,以達到治療和預防疾病的目的。 [4]
二、直流電葯物離子導入法:
國內主要利用葯物導入熱療儀,把液體的葯物離子主要利用機器產生的中頻電流和同步產生的熱療效應,把葯液離子經皮膚汗腺導管口毛孔穿過皮下粘膜、上皮細胞間隙直接進入患處骨組織,直達患處,其生理治療作用除結合了理療中的電和熱的模式,同時更好的發揮了葯物治療的效果,治療效率更高,且不刺激腸胃。患者更容易接受。直流電葯物離子導入法充分發揮高效的了葯物的作用。治療方便,且可以作為家庭,門診長期的治療選擇。
三、按摩與牽引:
按摩有助於改善局部血液循環,起到消炎止痛用作;牽引可減輕骨刺對局部神經、組織的壓迫而起到暫時緩解疼痛的作用。適用於頸、腰椎骨質增生症。按摩與牽引完全靠外力的作用,只對局部進行治療卻忽視了對人體內整體地調節,因此,只能起到暫時的止痛作用,而不能達到治療的目的。
四、針灸:
針灸可通經活血並有止痛作用。可消除局部的水腫和炎症,但對骨質增生來說,針灸只能起輔助作用。 [5]
五、葯物治療:
一般來說葯物治療絕大多數都是服用止痛葯來緩解膝關節骨質增生引起的疼痛,但是因為骨質層比較深,口服葯物經過腸胃進入血液循環,最後到達患處,效率大打折扣。而且這是治標不治本,並不能從根本上阻止骨質繼續增生。
六、手術切除:
這是比較傳統的治療骨質增生的一種方法,就是通過手術的方法將增生的骨質去除,隨著時間的推移出現的退行性變還是會導致增生的骨質繼續增長,因此這並不是徹底治癒的方法。 [6]
7、膝關節骨質增生要怎麼治療效果好?100分
中醫在辨證分型上,一般主張分為虛實兩大類,虛包括肝腎陰虛和氣血虛弱型,實包括風濕寒邪侵襲,痰濕內阻和氣滯血瘀型。
(1)外邪痹阻
中年以後,肝腎不足,氣血漸虛,衛外不固,風濕寒邪乘虛入侵,導致氣血瘀滯,搏結於頸項筋骨,經脈不通,筋骨肌肉失於氣血的溫煦和濡養而致。
症見:頭頸肩背和四肢疼痛,痛有定處,喜熱惡寒,頸部僵硬,活動受限,後頸部可觸及到條索狀物和壓痛點,上肢沉重無力,伴有頭沉、胸悶、納獃等症狀,舌質正常或發黯,舌體肥胖或有齒痕,脈沉遲或弦滑。
治法:祛風散寒、舒經通絡除痹。
方葯:蠲痹湯加減。羌活15g,防風12g,當歸12g,炙甘草6g,赤白芍各12g,炙黃芪15g,片姜黃12g,生薑6g,蘇木10g。
本方益氣和營,祛風利濕,為風邪偏勝,麻木較重者而設。若疼痛劇烈、寒邪較盛者,加制川烏、附子、細辛、桂枝以散寒止痛;若濕邪偏勝者,可加海桐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