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質增生 > 血鈣高骨質增生

血鈣高骨質增生

發布時間:2020-10-01 11:40:41

1、患有骨質增生的人能補鈣嗎?

骨質增生,俗稱長骨刺。有人認為,骨質增生患者和預防骨刺的人應少吃高鈣食品,控制鈣質的攝入。然而有網友稱:骨質增生其實是缺鈣的表現,需要多吃高鈣食品。那麼,骨質增生患者究竟能不能補鈣?其病因到底是什麼呢?央視財經頻道《是真的嗎》記者采訪了相關專家。

北京積水潭醫院脊柱外科副主任醫師韋介紹:「骨質增生,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並不是一類疾病。它是人體在老化過程中的一種非常正常的生理現象。從醫學上講,骨質增生是骨骼為了穩定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其實骨質增生是非常普遍的。我們有過統計,在50歲以上的人群當中,百分之六十的女性、百分之八十的男性都會出現骨質增生。除此之外,有些職業,例如伏案工作者、教師,因為長期低頭工作或看電腦,會出現頸椎的骨質增生。運動員、重體力工作者,會出現腰椎和腿的骨質增生。另外長期熬夜的人,因為過度疲勞,也容易在年輕的時候產生骨質增生。除此之外,骨質增生還跟飲食、飲水、種族和基因等多個因素相關。」
看來骨質增生主要是由於骨骼勞損老化,身體為了穩定的滿足長時間或高強度活動,而造成骨質增生。那麼,對於已經長了骨刺的患者來說,再補鈣會不會導致增生更加嚴重呢?

武警總醫院主任營養醫師劉慶春解釋:「骨質增生的患者是完全可以補鈣的。有人可能會認為,骨質增生的病人是因為鈣吃得過多而導致的,所以不敢多補鈣,擔心再補鈣會導致病情加重。事實可能恰恰相反,骨質增生的病人,如果做身體檢查,很可能是缺鈣的。臨床上經常出現,骨質增生的病人同時也患有骨質疏鬆,也就是缺鈣狀態。因為缺鈣會導致骨骼的形狀、結構包括功能受影響,從而導致關節的功能受影響,反倒更容易促進骨質的增生。所以說,骨質增生的病人,是完全可以補鈣,而且需要補鈣的。」
醫生還強調,雖然鈣是骨骼的主要成分,但並不是補鈣就會讓骨骼繼續生長。在骨質增生患者中,中老年人佔了絕大多數,很多骨質增生的患者往往還伴有骨質疏鬆,所以千萬不要因為補鈣而左右為難。那麼,骨質增生的患者應該怎樣防治和減緩增生呢?

韋說:「首先要控制肥胖,過重容易導致骨質增生。第二,調整工作和生活的節奏,不要保持一個姿勢久坐,否則一部分肌肉或骨骼會過度勞累,導致增生。第三是注意飲食,我們發現,B族維生素的攝入與骨質增生有關。B族維生素的缺乏,會加重骨質增生的發展。另外對於老年人和年輕人,我們有不同的建議。對於年輕人,我們建議不要過度勞累,不能過度運動。而老年人恰恰相反,老年人的筋骨並不強壯,肌肉容易萎縮,這時骨骼會發生增生來替代肌肉的作用。因此對於老年人,我們建議做適量的體育訓練,增加軀干肌和四肢肌的肌肉力量,做保護骨骼的一些運動,可以減少骨質增生。」

醫生還提醒,雖然骨質增生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但也會轉化為病理性的疾病。如果增生的骨質對周圍神經、血管及其他結構造成壓迫,就應當及時就醫,盡早治療。

受訪專家:北京積水潭醫院脊柱外科副主任醫師韋、武警總醫院主任營養醫師劉慶春

2、骨質增生是因為缺鈣嗎

骨質增生是人體缺鈣的表現
我們體內大約有1000克以上的鈣,其中99%存在於骨骼和牙齒中,我們稱之為骨鈣,這99%的骨鈣是我們體內的固定資產,另外的1%遊走在我們的血液中,稱之為血鈣,是我們的流動資金。流動資金有進有出,正常情況下是在一種平衡狀態。
倘若流動資金(血鈣)由於某種原因出現了赤字,也就是流失的鈣多餘補充的鈣的時候,就要動用固定資產(骨鈣)來填補血鈣的不足。長期的從固定資產中抽出資金補充流動資產,就會造成「國庫空虛」,也就是我們大家都知道的骨質疏鬆。「骨鈣」當然不會眼睜睜的看著你欺負它而無動於衷,它要把從它身上奪走的鈣搶回來,以保護自己的固定資產,而問題就在這里出現了,搶回來的鈣沒有被仔細的均勻分布,而被隨意的堆在了某個地方,於是就形成了骨質增生。

3、血鈣高的中老年人要補鈣嗎

血鈣高的中老年人需要補鈣嗎?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先弄清血鈣的含義 。人體除了骨骼和牙齒含有豐富的鈣之外,全身軟組織和血液中均含有鈣,大約占總鈣量的1%,這部分鈣濃度相對穩定,它與骨鈣保持著動態平衡並肩負著維持生命的重要功能。雖然血鈣濃度要維持在相對恆定的水平,以實現正常的生命活動,但不同年齡和晝夜之間均有濃度變化。青少年(包括兒童)和中老年人的血鈣濃度高於壯年人。20歲以前(骨峰值形成前),人體處於鈣攝入大於鈣排出的正鈣平衡,51歲以後,人體進入了鈣丟失大於鈣攝入的負鈣平衡。老年人由於活動能力下降、少運動、膳食攝入營養相對減少,腸鈣的吸收功能自然下降等原因,容易出現鈣缺乏的情況,倘若胃、腎、腸再有毛病,或者有慢性腹瀉、高血壓、糖尿病,以及受某些葯物等影響,鈣缺乏就更為嚴重。缺鈣使血鈣濃度降低,低血鈣刺激人體自穩功能的結果是促進甲狀旁腺細胞分泌甲狀旁腺素(以下稱PTH),PTH作用於骨骼,促使骨骼脫鈣而游離到血液中。雖然PTH的分泌受血鈣濃度的調控,如果處於長期的鈣缺乏狀態,使甲狀旁腺長期受低血鈣的刺激而分泌過多的PTH,這種代償性的機能亢進,促使骨骼超量脫鈣,勢必引起骨質疏鬆,同時使血鈣濃度持續走高,且高於正常的壯年人。有的老年人既有骨質疏鬆(骨密度低)又有骨質增生(降鈣素的代償作用),均為缺鈣所致。但是,不少老年人,甚至某些醫務工作者並不清楚中老年性血鈣濃度升高的生理機理,不去努力增加鈣質的攝入量和腸鈣的吸收量,來扭轉負鈣平衡,降低血清中PTH的含量,從而阻止鈣外流和骨鈣的病理性遷徙,反而錯誤地認為,血鈣偏高者忌食含鈣高的食物,更不能外補鈣劑,豈不知這樣做的後果,對於老年人由於鈣缺乏引起的一系列疾病和衰老的進程是雪上加霜。實際上,中老年人由於血鈣自穩系統的變化,雖然骨鈣不斷丟失,攝入鈣量不足,血鈣濃度的變化並不明顯,有的反而輕度升高。人過50歲以後,血清鈣含量明顯增高,71歲以後,血鈣濃度逐漸達到人生的最高水平,但體內總鈣量仍在逐年減少。筆者曾在20世紀90年代監測過(大約3個月)北京積水潭醫院高幹病房老年人血清中鋅、銅、鐵、鈣、鎂、鉻、鎳、錳、鍺的含量,其中血鈣濃度幾乎均不低於正常成年人。有的中老年人因受缺鈣之苦,已經很重視補鈣,但又怕血鈣太高,會出現高血鈣綜合征或鈣中毒,實際上高鈣血症的發生率是極為少見的,僅為十萬分之一或更少。在服用鈣劑和鈣吸收促進劑時,應按醫囑適時檢測血鈣濃度,一般血鈣濃度在90~110ug/mL(微克/毫升) ,如果較長時間超過120ug/mL,則應加測骨密度,並請教醫生。另外,有些中老年人雖然很重視鈣營養的攝入,又額外添加了鈣補劑,卻仍然缺鈣,可能有以下原因:首先是攝入鈣量不足。老年人必須要攝入超出一般成年人的鈣量,才能保證腸鈣絕對量地增加,只有膳食鈣(包括鈣補劑)攝入量增加了,腸鈣的吸收量才能相應地增加。鈣劑的攝入,一定要按照鈣元素的絕對量來計算。如果計劃每日補充鈣500mg那麼就市面熱銷的樂力鈣(每瓶1克×30粒),就需要日服2粒,因為每粒只含250mg元素鈣,而且真正能被吸收的還不足70%。這和廣告宣傳的一天只服一粒是不相符合的!所以中老年人補鈣的特點是劑量要大,一般人群每日500~1000mg,長期服用也不會產生任何副作用。當然不排除有遺傳代謝缺陷的人,補充鈣劑後可能會出現高尿鈣或促使腎結石形成,這都是極個別的例子。其次是老年人個體情況的差異,如疾病、飲食習慣等原因使吸收利用率不同。第三是鈣劑的選用和服用方法不同引起的吸收差異。老年人補鈣的特點雖然是劑量要大,但不能頓服,要分服。最好按每日需要量,分成三次服用。兩餐之間服用或餐後1~2小時服用,可排除與鈣拮抗的因素(例如鐵元素的攝入)。第四是一些其他因素,如過多的蛋白攝入,過多地飲用咖啡等飲料(特別是晚餐),都會增加尿鈣的排出量。夜間雖無腸鈣的吸收,但尿鈣的排泄仍在繼續。這種夜間尿鈣排出的鈣丟失,對於老年人來說是動用骨鈣來補充的,所以應盡量減少夜尿鈣的排出。總之,中老年人應採取多種適合自己特點的補鈣方法和保骨措施,最大限度地增加腸鈣吸收利用率,扭轉負鈣平衡,以達到降低血鈣或維持血鈣正常值、增加骨鈣、延緩衰老的目的。

4、骨質增生是鈣補得太多了嗎

李女士李女士:
我們知道,骨關節的表面是一層軟骨,在進行關節活動時軟骨經常受到磨損,但又有自我修復能力,如果磨損超過了修復,軟骨難免漸漸退化,使軟骨下的骨質暴露,在承受壓力和磨損的部位產生了過多的骨膜,形成了關節邊緣贅生物,也就是一般所稱的「骨刺」;而外周承受壓力較小的部位骨質萎縮,在X線片上表現為骨質疏鬆。人的膝、髖、脊柱等關節,由於活動過多以及經常承受壓力,是易於形成「骨刺」的部位。
骨質增生並不是「鈣過多」,而是骨關節的退行性病變,因此,你的擔心是不必要的。
骨質增生跟骨質疏鬆症往往是同時存在的「雙胞胎」,骨質疏鬆症患者易發生骨折。骨質增生和骨質疏鬆症在40歲以上的人群中普遍存在,女性尤為突出。骨質疏鬆症患者可以飲用含鈣豐富的牛奶。中國人的膳食結構中鈣的供給量普遍不足,鈣的吸收還受到植酸鹽、草酸和纖維素的干擾。人體為了維持血鈣水平,只能通過調節手段向「鈣儲存庫」———骨骼去索取鈣。絕經後的女性由於雌激素水平低下,骨質丟失加速,骨質疏鬆症較男性嚴重。值得注意的是血鈣水平不一定能反應骨質疏鬆的程度和存在與否。
骨質增生和骨質疏鬆症並無特效葯,進行理療和適度的關節活動是可取的,此外,膳食合理在日常的自我保健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在食物中,小蝦皮、海帶含鈣均很豐富,可選擇食用。牛奶含鈣豐富,飲用方便,每100毫升牛奶含鈣達到120毫克,成年人每日服用250毫升,能獲鈣300毫克,已達生理需要量的一半。長期飲牛奶是個好習慣,雖然現在市場上含鈣的保健品鋪天蓋地,但養成長期飲牛奶的習慣反倒比單純補充鈣劑要好些。當然,你平時還應注意合理飲食,葷素搭配,平衡營養。孫醫生

5、體內鈣太多會引發骨質增生嗎

50多歲的趙大爺最喜歡的運動就是爬山,可最近,她在每次下山的時候,總覺得膝蓋疼得厲害,還不敢做下蹲動作。到醫院檢查,醫生說他是膝關節退行性病變,骨質增生,也就是老百姓說的長了骨刺。醫生說,他這是缺鈣造成的,建議他適量補充鈣。這讓趙大爺大惑不解,自己都骨質增生了,明明就是鈣太多了嘛,怎麼醫生還讓補鈣呢? 鈣廣泛存在於我們的身體里,一方面構成骨鹽,成為身體的支架;另一方面鈣以離子形式參與人體各種生理功能和代謝過程,它是生命活動的調節劑,人的一生必須維持正常鈣的生理水平,才能保證健康的需要。身體缺鈣,生命活動就會出現障礙,疾病就會發生。 有些人強調,自己血鈣正常,還長了骨刺,這說明自己不缺鈣。從某種角度講,這是一個危險的錯誤認識。人類機體調節水平是一個非常嚴謹而微妙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機體一方面通過飲食中攝取的鈣來保持血鈣濃度,保證機體功能所需;另一方面,當飲食中攝取的鈣不足時,為了維持血液中鈣濃度正常需要量,人的機體內部就會自主進行調整,通過血液運輸,從我們的骨骼及牙齒中調動並借用出一些鈣到血液中,來維持血鈣的平衡,彌補機體所需,這個時候,我們會從X光片中看到骨質疏鬆的表現,但血中鈣的含量往往是正常,這是機體調節的功勞。這就告訴我們,血鈣正常並不意味身體不缺鈣。機體的調節,既可以補充骨鈣,也可以調動借用骨鈣,之所以說是借用,是因為機體調節還會不時將血中的鈣彌補返還給骨頭,但有的時候,這個調節會出現閃失,把鈣返還到了我們的關節活動部位,造成骨質增生現象。 在這個機體調節中,有功勞也有過失的當屬我們身體中一個叫做甲狀旁腺這個小傢伙了。它在維持我們身體中鈣的恆量時也使我們對鈣產生了誤解。甲狀旁腺是一個有著驚人之舉的小傢伙。它有一個極其特殊的本領,當人體鈣攝取不足時,這個小傢伙就會如臨大敵,急忙由骨骼中提取鈣,這就加大了鈣在血管中的流動和尿里的排泄,這個過程中,鈣沉積在了腎臟等軟組織上產生結石,沉積在血管壁上造成血管硬化。而此時人們往往還以為身體中鈣太多了,放棄補鈣。久而久之,機體因缺鈣而引起骨質疏鬆、骨質增生、動脈硬化、心肌梗死、老年痴獃等種種疾病。

6、骨質增生與補鈣也有關系嗎?

現今,許多中老年人在服用各種各樣的鈣劑,鈣缺乏會引起骨質疏鬆,有骨質疏鬆的要及早補鈣,這已慢人們都知道的常識了。但許多中老年人患有骨質增生,患有骨質增生的人能補鈣嗎?補鈣能否使骨質增生加重? 骨質增生與骨質疏鬆雖然是完全不同的病變,但二者的發病基礎卻是由於鈣缺乏所致。所以,在臨床上骨質疏鬆與骨質增生往往是同時存在的。 為什麼人到老年既發生骨質疏鬆又容易骨質增生呢?這與人到老年體內激素水平的變化有關。50歲以上的老年人,血中甲狀旁腺激素增加,降鈣素含量也增加。甲狀旁腺激素增加的後果是破骨活躍,骨吸收增加,使得骨超量脫鈣,骨骼中的鈣游離到血中,其結果一方面骨質疏鬆加劇,另一方面血鈣含量則增高。據研究,50歲以上的人血清鈣含量明顯增高,到71歲以扣,血清鈣的濃度達到人生最高水平,且女性高於男性。而降鈣素的增加則促進了成骨活動,加速新骨的形成這是對骨鈣丟失的一種代償作用。然而,這種代償性新骨的形成往往是在骨關節的邊緣長成骨刺,這就是骨質增生的發病機理。可見,骨質增生和骨質疏鬆是鈣丟失引起的一對孿生病。 所以,患了骨質疏鬆要補鈣,患了骨質增生也要補鈣。通過補鈣,增加鈣質的吸收,能刺激血鈣的自穩定系統,掏甲狀旁腺激素的過量分泌,降低血清鈣含量,增加骨鈣含量,最終達到既能防治骨質增生,又能防治骨質疏鬆的目的。

7、骨質增生和缺鈣有什麼關系

不少骨質增生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會被建議補鈣,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理之後,部分患者的病情會得到改善,難到骨質增生真是缺鈣引起的?其實從營養學角度來講,骨質增生的根本原因就是缺鈣,但這並不代表單純的補鈣就能治好骨質增生。

1、骨質增生是人體缺鈣的表現

我們體內大約有1000克以上的鈣,其中99%存在於骨骼和牙齒中,我們稱之為骨鈣,這99%的骨鈣是我們體內的固定資產,另外的1%遊走在我們的血液中,稱之為血鈣,是我們的流動資金。流動資金有進有出,正常情況下是在一種平衡狀態。

倘若流動資金(血鈣)由於某種原因出現了赤字,也就是流失的鈣多餘補充的鈣的時候,就要動用固定資產(骨鈣)來填補血鈣的不足。長期的從固定資產中抽出資金補充流動資產,就會造成「國庫空虛」,也就是我們大家都知道的骨質疏鬆。「骨鈣」當然不會眼睜睜的看著你欺負它而無動於衷,它要把從它身上奪走的鈣搶回來,以保護自己的固定資產,而問題就在這里出現了,搶回來的鈣沒有被仔細的均勻分布,而被隨意的堆在了某個地方,於是就形成了骨質增生。

2、缺鈣只是引起骨質增生的原因之一

骨質增生是缺鈣引起的嗎?在得知骨質增生與缺鈣有關後,很多患者都指望通過服用鈣片來治療病情,其實這種治療理念是錯誤的。缺鈣只是引起骨質增生的原因之一,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還有一些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也在催化著骨質增生的形成。

隨著年齡的增長,經常活動的部位會因為牽拉、收縮、摩擦、疾病等因素受到創傷,而引起部分組織缺損,機體為了適應這種變化,就會通過骨質增生的方式把缺損補上,以恢復新的平衡狀態。就好像一個人有兩條腿可以牢牢的站在地上,如果缺失了一條腿就要藉助拐杖的幫助重新站起來。骨質的增生就是我們身體內的一個小小的拐杖,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

3、骨質增生嚴重時會引起系列不適症狀

骨質增生形成後,會向周圍擠壓,人體的肌肉組織里含有豐富的神經纖維,神經纖維是傳遞感覺和運動的通道,當神經纖維受到刺激和壓迫時,上面的指令傳不下去,下面的信息遞不上來,兩邊受堵,就會引起局部疼痛、發僵、麻木等類似反應。

骨質增生如果是發生在頸椎,問題可能更嚴重。如增生壓迫了血管,可影響血液循環,特別是壓迫供應腦部血液的血管——椎動脈,可造成眩暈、走路不穩、語言不清等症狀;如果骨刺伸向椎管內壓迫了具有傳導和反射信息作用的脊髓,還可導致癱瘓、麻木、大小便失禁等嚴重後果。

骨質增生是缺鈣引起的嗎?骨質增生的形成確實與缺鈣有關,但單純的補鈣是無法將增生的骨質溶解消除的,更不能解決關節疼痛、僵硬問題,最多隻是延緩病情發展。那患了骨質增生該怎麼治療呢?麥瑞推薦「微創關節鏡」治療骨質增生,其原理是:通過關節間隙置入5mm內窺鏡到關節腔內,4-6倍放大病變部位,在可視的直觀操作下,摘除增生骨質,並對受損軟組織進行修復,達到無痛快速治癒。

8、嚴重骨質疏鬆怕血鈣高不敢吃鈣片,怕骨質增生

試試骨密吧,不是單純的補鈣,二十增加骨密度的,防止鈣質的流失

9、血鈣高與骨質增生有關系嗎

不一定的,注意休息,避免熬夜,避免過度勞累,避免煙酒,規律生活,加強身體鍛煉。多喝水,放鬆心情。

與血鈣高骨質增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