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於骨質增生
骨質增生,又稱增生性關節炎,中醫稱「骨痹」百、「骨痛」,是常見的慢性關節病。
發生本病的外因度多為跌打骨折,整復不良或膝足畸形,脊柱側彎等因素。內因是風寒濕邪,阻塞經絡,肝腎虧知虛,氣滯血瘀所致。
骨質增生不危及生命,但病程道甚長,痛苦連綿,民間不乏治癒良方。
1:葯物療法
處方:白芨12克,炮山甲、土鱉版蟲各5克,紅花3克,蜂蜜、米醋各15克
用法:葯研細末,密醋調和、外敷患處、塑料紙覆蓋,膠布固權定,3天換葯1次,敷葯5次間歇7天
療效:敷葯5次見
2、跪謝:骨質增生
一、理療法:
理療法是物理療法的簡稱。就是應用自然界和人工的各種物理因子,如聲、光、電、熱、磁等作用於人體,以達到治療和預防疾病的目的。 [4]
二、直流電葯物離子導入法:
國內主要利用葯物導入熱療儀,把液體的葯物離子主要利用機器產生的中頻電流和同步產生的熱療效應,把葯液離子經皮膚汗腺導管口毛孔穿過皮下粘膜、上皮細胞間隙直接進入患處骨組織,直達患處,其生理治療作用除結合了理療中的電和熱的模式,同時更好的發揮了葯物治療的效果,治療效率更高,且不刺激腸胃。患者更容易接受。直流電葯物離子導入法充分發揮高效的了葯物的作用。治療方便,且可以作為家庭,門診長期的治療選擇。
三、按摩與牽引:
按摩有助於改善局部血液循環,起到消炎止痛用作;牽引可減輕骨刺對局部神經、組織的壓迫而起到暫時緩解疼痛的作用。適用於頸、腰椎骨質增生症。按摩與牽引完全靠外力的作用,只對局部進行治療卻忽視了對人體內整體地調節,因此,只能起到暫時的止痛作用,而不能達到治療的目的。
四、針灸:
針灸可通經活血並有止痛作用。可消除局部的水腫和炎症,但對骨質增生來說,針灸只能起輔助作用。 [5]
五、葯物治療:
一般來說葯物治療絕大多數都是服用止痛葯來緩解膝關節骨質增生引起的疼痛,但是因為骨質層比較深,口服葯物經過腸胃進入血液循環,最後到達患處,效率大打折扣。而且這是治標不治本,並不能從根本上阻止骨質繼續增生。
六、手術切除:
這是比較傳統的治療骨質增生的一種方法,就是通過手術的方法將增生的骨質去除,隨著時間的推移出現的退行性變還是會導致增生的骨質繼續增長,因此這並不是徹底治癒的方法。
3、髖關節骨質增生怎麼回事
可以引起骨質增生的原因有:1、關節長期、慢性的磨損,可使關節的骨與軟骨不同程度地出現損傷,而損傷的修復常表現為異常的骨或軟骨增生現象。2、關節部位受力狀態的改變,中老年人由於肌肉力量下降、韌帶的柔韌性降低、體態的改變(如肥胖)及行走習慣的變化,可使關節(特別是髖關節、膝關節)上受力狀態發生變化。如行走時關節一側受力軟大,而另一側受力軟小,長期下去,受力較大的部位必然出現骨質增生的現象。3、內分泌的變化:隨著年齡的增加,中老年人體內的激素,特別是性激素水平發生明顯變化而這些激素都與骨代謝有直接聯系。當內分泌變化時,必然導致骨骼的變化,出現骨質疏鬆或增生現象。
4、髖關節骨質增生的治療怎麼做 詳細
下文權威骨科專家,對這個問題進行了解答,一起來了解。體病情,選擇科學、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較為常見的有:1、對於輕症髖關節骨質增生的患者可以選用中葯外敷治療,主要採取軟堅通絡的葯物,軟化鈣化的增生部分。使其軟化分解,便於吸收排泄。同時,還有一些消腫消炎的葯物,使患部消除水腫和炎症,緩解局部不適。並且以活血化瘀散寒祛濕的葯物改善新陳代謝,更好的將分解軟化的增生物質排除體外,達到髖關節骨質增生的治療目的。2、在髖關節骨質增生急性期亦可以選擇理療治療,可以止痛消腫,改善關節功能;而慢性期髖關節骨質增生的理療治療可以增強局部血循環、改善關節功能。針灸推拿也有一定效果。3、嚴重的髖關節骨質增生患者就有必要選用手術的治療方法了,可使患者免除痛苦,改善關節功能。髖關節骨質增生手術治療的適應症為:①嚴重疼痛經各種治療無效者。②發生功能障礙影響日常生活者。人工關節有一定壽命限制,患者的手術年齡一般要求在60歲以上,但隨著假體材料和手術技術的發展,年齡限制有所降低。
5、雙側膝蓋骨質增生,髖部骨質增生【骨質增生】
你的情況屬於膝關節的骨關節炎,是百年紀增大以後的關節退變,現在時早期狀態。鑒於你的年齡,建議採取保守治療。最好到度大醫院找關節外科專家檢查一下,以便確定具體的治療方案。關於這個病的情況和治療知知識,你可以看我前面寫的文章。
(北京朝陽醫院曲鐵兵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道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6、我是輕微的髖骨骨質增生,35歲,女。請問要怎麼治療會...
骨質增生是指退行性變的情況的。是由於構成關節的軟骨、椎間盤、韌帶等軟組織變性、退化,關節邊緣形成骨刺,滑膜肥厚等變化,而出現骨破壞。
意見建議:建議患者在治療期間應盡量多休息,合理進行運動鍛煉,禁止劇烈運動。;平時減少關節的負重和過度的大幅度活動,愛惜患病關節,以延緩病變的進程。肥胖者應減輕體重,以減少關節的負荷,延緩病變的發展。下肢關節有病變時可用拐杖或手杖,以減輕關節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