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質增生 > 小孩會得頸椎骨質增生嗎

小孩會得頸椎骨質增生嗎

發布時間:2020-09-22 18:23:37

1、頸椎骨質增生後果嚴重嗎?

頸椎骨質增生在生活中也是非常多見的一種骨科病,可以發生在頸椎部位,其症狀表現為頸椎部活動疼痛,伴隨著肩部和上肢麻木,所以對於頸椎骨質增生患者來說,及早治療才是最重要的,千萬不要拖著,這樣只會讓病情越來越嚴重,嚴重者還會引起頸椎病性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胃炎、心絞痛等,到時候治療起來就更困難了,而且如果不治療還會引起一系列嚴重的後果,所以及時治療,那麼會頸椎骨質增生到底會引起哪些嚴重的後果呢?

2、14歲小孩會得頸椎病嗎

14歲小孩會得頸椎病的,因為有的家長為了孩子不亂跑,就給孩子玩平板或者手機打游戲時間長了就會患上頸椎病。我治療過一個小孩才7歲就是這個原因,而且症狀很可怕,東倒西歪一走路就摔倒。所以家長一定注意不要使孩子沉迷在玩手機,電腦和玩游戲機上。

3、頸椎骨質增生會引起美爾氏綜合症嗎

美爾氏綜合征為一種內耳病變。它引起的眩暈與頸椎增生引起的眩暈機理不同。

4、青少年也會得頸椎病嗎?

隨著生活及學習方式的改變,青少年屈頸幾率明顯增加,在不良體位、精神緊張等因素影響下,支配頸椎各種運動狀態的不同肌群長時間保持屈頸姿勢,使頸屈伸肌群對抗因重力而產生的前負荷,從而引起肌纖維損傷、肌力減弱,直接導致了頸椎動靜力平衡的破壞。:頸椎病是頸部病變後出現的多種症狀和體征的總稱,也稱為頸部綜合征,多見於中老年患者。近年來,隨著電腦的普及、學習壓力的加大,頸椎病在青少年中的發病率出現逐年增加的趨勢,影響了他們的身心健康。青少年頸椎病大多是無器質性病變。隨著生活及學習方式的改變,青少年屈頸幾率明顯增加,在不良體位、精神緊張等因素影響下,支配頸椎各種運動狀態的不同肌群長時間保持屈頸姿勢,使頸屈伸肌群對抗因重力而產生的前負荷,從而引起肌纖維損傷、肌力減弱,直接導致了頸椎動靜力平衡的破壞。這些異常的應力環境導致青少年的頸椎體、關節突關節與頸椎間盤所受應力增加,從而出現頸椎間盤變性和突出、椎體和小關節骨質增生等。這些病理改變的發生實際上是生物體自身的一種代償性保護性反應,目的是使已經失穩的脊柱趨於低水平的平衡。如果長期發展,將進一步直接或間接地使頸部周圍的結構產生機械壓迫和炎症物質刺激,影響頸椎周圍血管、神經以及脊髓等組織正常生理功能的發揮,導致頭痛、頭暈、頸部疼痛及活動受限等一系列病理改變。青少年早期頸椎病患病率高,是因為青少年代償機制尚不穩定及青少年特定的生理、心理及環境因素,頸部損傷率高且易於反復損傷。據發病原理和特點,我們認為,恢復外部動力平衡、使內部靜力平衡恢復到正常頸椎內外平衡狀態是治療青少年頸椎病的原則。一般來說,青少年頸椎病只需推拿、針灸和理療即可,如果X線片顯示頸椎生理曲度變直或反張,則需要牽引以糾正其生理曲度。除了積極治療外,青少年還應積極預防頸椎病的發生。如糾正與改變學習時的不良體位,工作或學習半小時後可遠視半分鍾,既能調節頸部肌肉的緊張,又能消除眼睛的疲勞;在體育運動中要注意動作要領,充分做好預備活動等。此外,學生應避免在車上打瞌睡,以免急剎車時造成頸椎揮鞭性損傷。

5、10多歲的孩子會得頸椎病嗎

頸椎病、腰椎病為中老年專利的傳統正逐漸為現實所改寫,目前,這兩種疾病的發病率急速上升,並且明顯趨向低齡化。其中,中小學生頸椎病的發病率正急速上升。
從近期在廣州召開的全國頸椎病學術會議上傳來消息:我國頸椎病的發病率正呈不斷上升的趨勢,頸椎病發病率越來越高,隨不同年齡段的增長,其發病率也成倍增加。相關調查也顯示,目前,全國大約有7%-10%的人患上了頸椎病。50-60歲年齡段頸椎病的發病率約20%-30%;60-70歲年齡段達50%。
頸椎病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疾病。頸椎、腰椎發病的最本質因素是年齡的增長使椎間盤自然老化。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長時間伏案工作以及使用電腦、駕車、用高枕、睡軟床等諸多因素,都使人長時間保持單一姿勢,肌肉韌帶疲勞,從而加速了頸椎、腰椎疾病的發生;同時,飲食結構的改變及體重的增加,也會促使疾病發生。據一些專家介紹,在他們接診的頸椎病病人當中有過半患者年齡在40歲以下,其中,不乏風華正茂的年輕人,年齡最小的只有兩歲。

6、小孩12歲頸椎骨頭特別大,是骨質增生嗎?

如果沒有什麼症狀的話,那麼是不需要治療的,那麼小的年齡,一般是不會骨質增生的。建議:不放心的話,可以去醫院拍個X線片,看看是不是有頸椎增生。在日常的生活中,不管看電視還是用電腦都要端正姿勢。

7、十六七歲孩子會得頸椎骨質增生嗎?

病情分析:
十七八歲的小孩絕不會出現骨質增生,所謂的骨質增生一般都是在四十歲以後多見的。骨質增生的出現的是一個比較長期的過程,可能要十幾或者幾十年才會出現。而十幾歲是絕不可能出現骨質增生的

意見建議:
如果十幾歲的小孩有什麼症狀,應該考慮其他問題不是骨質增生。你可以將病史補充一些,這樣我們就可以幫你幫的更多一點。

8、我才18歲就得了頸椎骨質增生,請問對我的前途有影響嗎?

頸椎骨質增生與頸椎病 頸椎部位X線片上若有密度增高的表現,則一般提示頸椎部位有不同程度的骨質增生。有不少患者由此就懷疑自己得了頸椎病。那麼,頸椎骨質增生是否就一定是頸椎病呢? 從頸椎骨質增生起因來看,頸椎部位的骨質增生只是由於頸椎為了適應長期的運動和負荷而產生的一種生理性退行性變化。這種退變是隨著人的發育、生長與成熟的同時,逐漸產生的,伴隨著年齡增長,這種骨質增生似乎是老年人所共有的表現。除了頸椎之外,活動關節特別是負重關節也均可見到這種現象。在大多數情況下,頸椎骨質增生並不預示著骨刺可能或已經壓迫神經、脊髓,臨床上也可能不產生任何症狀。所以,頸椎骨質增生只是人體整個退變過程中的一種表現而已。 但是,一旦頸椎骨質增牛後,使得椎管、椎間孔、橫突孔等變得狹窄,造成脊髓、脊神經根和椎動脈的刺激與壓迫,並出現相應的臨床症狀時,這就不是單純的頸椎骨質增生,而是名副其實的頸椎病了。 所以,頸椎病的病理變化可有骨質增生,但有骨質增生並不一定都得頸椎病。另外,頸椎病的嚴重程度也並非與骨質增生的有無和大小成正比,而是要看其病理變化刺激或壓迫部位。在臨床上,醫生一般要通過病史、症狀、體征、X線片等檢查、綜合分析後才會作出診斷,而不能單靠X線片上有否骨質增生便下頸椎病的診斷。所以,單純X線片上的骨質增生僅僅為臨床診斷提供了一些參考。 頸椎骨質增生有何臨床表現? 頸椎骨質增生的好發部位,以頸五、頸六最為常見,臨床上主要表現為頸椎局部疼痛,頸部僵硬,活動受限及頭肩疼痛。有的還伴有上肢沉重、麻木、無力及頭沉、頭暈眼花,視物模糊、失眠健忘、胸悶、精神煩躁等症狀。 治療頸椎骨質增生有哪些熱熨療法? (1)坎離砂熱熨:取麻黃、歸尾、附子、透骨草、紅花、乾薑、桂枝、牛膝、白芷、荊芥、防風、木瓜、生艾絨、羌活、獨活各等份,醋足量,用醋水各半,將葯煎成濃汁,再將鐵砂加熱後攪拌而成,使用時加醋少許拌勻,置布袋中數分鍾,自然發熱,熱熨頸部。每日1~2次,連續應用至病癒為止。 (2)取川椒、桂枝、生川烏、搖邊竹、鳥不落、防己、羌活、石菖蒲、當歸尾各90g,紅花、三七、乳香、沒葯各45g,蘇木、雞血藤各18g,將以上葯物於50%酒精20kg中浸泡10~14天後,去滓備用。將浸泡好的葯液浸濕多層紗布,放於患處,再用電吹風加熱,旋轉移動,使熱度均勻,防止燙傷,每次15~20分鍾,10次為一療程。 治療頸椎骨質增生常用的牽引療法有哪幾種? (1)坐位牽引:病人坐在凳子上,用四頭帶固定住下頜及枕部,向上垂直牽引,以體重為反牽引力,重量可達10~20kg,每次1~2小時,每日1~2次,視病人的反應而增加或減少牽引時間及重量,1月為1療程。 (2)卧位牽引:病人仰卧於床上,頭部床腳抬高,用四頭帶與身體縱軸呈300角方向牽引,重量為3kg,每牽引2小時休息1小時,可1日多次。1月為1療程。 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大多數均可通過牽引得到治癒。為了限制頸部活動,可以佩帶頸圈。 牽引療法治療頸椎骨質增生的作用機理是什麼? 頸椎牽引為治療頸椎骨質增生的有效措施之一,是臨床上常用的治療方法。其作用機理是: (1)限制頸部活動,有利於組織充血、水腫的消退。 (2)解除頸部肌肉痙攣,緩解疼痛。 (3)使椎間隙及椎間孔增大,解除骨刺對神經根、椎動脈、脊髓等壓迫。 (4)牽開被嵌頓的小關節滑膜。 (5)恢復頸椎椎間關節的正常位置。在病變情況下,患部關節可出現旋轉、扭曲、梯形變等各種位置改變,通過牽引,置頭頸部於正常生理曲線狀態,可使頸椎的曲線恢復正常。 (6)減輕骨刺局部的炎性反應。由於增生骨刺對周圍組織的刺激壓迫,可在局部產生水腫、充血、滲出等,產生疼痛症狀,通過牽引所產生的固定與制動作用則可使其較迅速地消退,從而緩解症狀。 治療頸椎骨質增生常用哪些葯敷方法? (1)頸康熱敷方 葯物組成:羌活、獨活、桂枝、秦艽、當歸、海風藤、乳香、沒葯、木香各15g,桑枝30g。 功效:疏風通絡,活血化瘀。 主治:頸椎病經絡痹阻型。 用法:炒熱布包敷患部,每次半小時,每日2~3次。 (2)增生熱敷粉 葯物組成:紅花、桃仁、松香各6g,當歸、生南星、生半夏各12g,生川烏、羌活、獨活各9 g,白芥子、冰片各3g,細辛、牙皂各4 5g 查看原帖>>

與小孩會得頸椎骨質增生嗎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