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倒走能抑止骨刺的發生嗎?
預防
1.避免長期劇烈運動
長期、過度、劇烈的運動或活動是誘發本病的基本原因之一。尤其對於持重關節(如膝關節、髖關節),過度的運動使關節面受力加大,磨損加劇。長期劇烈運動還可使骨骼及周圍軟組織過度地受力及牽拉,造成局部軟組織的損傷和骨骼上受力不均,因此要避免長期劇烈運動。
2.適當進行體育鍛煉
避免長期劇烈的運動,並不是不活動,恰恰相反,適當的體育鍛煉可有效預防本病。因為關節軟骨的營養來自於關節液,而關節液只有靠「擠壓」才能夠進入軟骨,促使軟骨的新陳代謝。適當的運動,特別是關節的運動,可增加關節腔內的壓力,有利於關節液向軟骨的滲透,減輕關節軟骨的退行性改變,從而減輕或預防關節軟骨的增生和退行性改變。
3.及時治療關節損傷
關節損傷包括軟組織損傷和骨損傷。關節的退行性病變經常與關節內骨折有直接關系。由於骨折復位不完全,造成關節軟骨面不平整,從而產生創傷性關節炎。對於關節內骨折的患者,如果能夠及時治療,作到解剖復位,完全可以避免創傷性關節炎和關節退行性病變的發生。
4.減輕體重
體重過重是誘發脊柱和關節退行性病變的重要原因之一。過重的體重會加速關節軟骨的磨損,使關節軟骨面上的壓力不均勻。因此對於體重超標的人,適當的減輕體重可以預防脊柱和關節的退行性病變。
2、倒走真有那麼好嗎?哪些人不適合倒走?
不知從何時起,從運動學的角度看,倒走是人類一種與正常運動形式相反的運動形式,由於人類久而久之的固定運動模式給人體的運動系統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勞損,所以不少學者就開始探討反其道而行之的運動方式,企圖減輕或緩解正常運動帶來的疲勞或損傷。於是就提倡人們倒走甚至是四肢著地在家中地毯上爬行。其實從醫學角度看,倒走只是對鍛煉腿部和腰部肌肉關節的一種反方向的運動模式,與正走一樣,沒有質的區別,就象走路有人先邁左腿,有人先邁右腿一樣。所以大可不必顧弄玄虛,誇大倒走的作用。任何健身運動僅僅有保健作用,但不能治病。相反,長期堅持倒走,容易對腳產生勞損。值得提醒的是老年朋友盡量不要倒走,因為平衡能力差,加上骨質疏鬆,一旦跌倒,導致腰椎或髖部骨折,那就是沒事找事了。
3、膝蓋骨子增生能練倒走嗎?
走沒關系,但是痛呀
膝蓋處骨質增生和腰椎間盤膨出都是常見病,絕大部分不需要葯物或手術治療,找個正骨大夫,他們手法可以讓膨出部位復原,可以去除增生部分,不再壓迫神經,相應的症狀自然就消失了,治療時間通常不超過十分鍾,就是治的時候會有點皮肉痛,休息一下就好
4、骨質增生能慢走鍛煉嗎
每個人都要鍛煉,骨質增生的人可以適當慢走,但不能走太遠,不能做太多重事,另外建議及時治療,用「本草骨康靈」內服外敷產品還可以,像去年給家人買了,現在還好好的。
5、骨質增生能治好嗎?
骨質增生治好是啥意思,你在當地可以通過美式整脊治療。治療的作用只能不再繼續增生。已有的增生只能這樣了。增生就是骨關節退化的現象。
6、腰間盤突出L3,L4,L5節骨質增生,經過鍛煉倒走會好嗎?
問題分析:
你好,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病變發生,多因過度的勞累,腰部扭傷,受涼負重,鈣質缺乏等因素,造成了腰椎的退行性變,腰椎骨質增生,椎間隙變窄,椎間盤突出壓迫周圍神經及組織,從而導致了腰部疼痛的病變發生。
意見建議:
建議倒走對腰椎的增生性病變是有一定好處的,能夠抑制骨關節的增生,促進周圍組織水腫吸收,但不會從根除增生的病變,可以配合熱敷理療,針灸電療,推拿按摩,外敷膏葯,口服鈣劑,舒筋通絡等葯物輔助治療。
7、誰說倒走能治療骨質增生,還減肥
倒走的真實功效
倒走雖然不能治療病變的腰椎,但對腰背肌肉、下肢力量、膝關節保健和身體協調性卻有些神奇的「療效」。
1.緩解腰背酸痛
倒走起源於20世紀70年代,田徑運動員受傷後,通過這種方法進行恢復訓練。
由於與正走時脊柱微微向前屈的姿勢相反,所以倒走時會使脊椎和腰背肌承受比平時更大的運動量,得到更多的鍛煉。
2.增強平衡能力
和閉眼「金雞獨立」類似,人在倒退運動時因缺少視覺刺激,身體會開啟更多的平衡感知,這樣就能提高平衡能力。
3.強健膝關節
膝關節的傷損健康與股四頭肌(大腿前側肌群)和腘繩肌(大腿後側肌肉)有很大關系。倒走時,腘繩肌會得到充分鍛煉,這對維持膝關節穩定、減少扭傷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4.比正走燃脂效果好
日本有研究發現,同速同條件時,倒走鍛煉能更大限度地調動肌肉工作,使下肢能量消耗大於正走。
● 倒走雖好,但4類人不適用!
在歐美國家,倒走被廣泛用於韌帶復健、中風康復、步態矯正等訓練中。但這並不是說,倒走就適用於我們所有人。
有4類人群,其實不適合自主進行倒走訓練:
1.足部有問題的人
足部第一跖趾關節有炎症、拇趾外翻(俗稱大骨拐)及扁平足的人,不適合倒走鍛煉,強行倒走只可能導致病情加重。
2.膝蓋已有病痛的人
對於膝關節骨質增生、膝關節炎和有關節陳舊損傷的人,倒走鍛煉可能會加重膝蓋疼痛。
3.頸椎病患者
有的人倒走過程中不斷地回頭看路,頸椎扭轉過大,還有可能誘發頸椎病,出現脖子疼痛、眩暈,甚至猝然摔倒。
4.協調性不佳的人
倒走需要較強的平衡能力和身體協調性。運動協調性不佳的人,可以先從側身走練起。
因為倒走時容易出現身體失衡,輕則偏離路徑,重則後仰摔傷,威脅自身安全。
● 倒走有方法,不對反傷身
倒著走的方向和方式都與正著走不同,如果方法不對反而傷身。
因此,倒走應注意以下三點:
1.倒走前的注意事項
- 不要穿帶跟的鞋;
- 盡量選擇人少、道路平坦的地段;
- 觀察周圍是否有人、障礙物,避免摔倒。
2.倒走時的關鍵點
- 要掌握好重心;
- 步幅大小和快慢根據自身條件而定,時間以15~20分鍾為宜;
- 倒走時,膝蓋盡量不要彎曲,雙手可自然擺動;
- 運動量以心跳加速、微微出汗、自己能和自己對話為度。
3.倒走加慢跑,效果會更好
只是倒走難免單一,也不容易達到正向運動的速度。建議在進行慢跑或快走時,適當穿插倒走作為調劑。
8、倒走有什麼壞處
由於倒行是通過消耗能量達到健身的目的,特別是心率的加快,容易增加心臟負擔,而老年人心血管系統儲備能力減低,倒退著行走或倒退著跑步均能使心血管不堪重負。特別是已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如冠心病、高血脂、動脈硬化等,再進行倒行運動時容易造成大腦或心肌缺血而出現頭暈、摔倒等危險。另外因為年齡的原因,大多數老人多多少少都患有一定頸椎、腰椎骨質增生疾病,倒行時為防背後的障礙物,退走時免不了要不時的轉頭或扭腰,頸部轉向時易致頸動脈受壓迫、管腔變窄,血流減少而出現大腦供血減少、缺氧等,嚴重者甚至引起突然暈倒。因此老年人做此種鍛煉一定要小心,有心、腦、血管病的人不可進行此項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