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骨質增生的常見症狀表現
(1)神經根型:
由於增生的骨質壓迫了頸神經根導致了相應的表現。發病率占頸椎病的60%。診斷要點:①年齡多在四十~六十歲之間,男性多於女性。②具有較典型的根性症狀:如頸、肩、臂部疼痛、麻木及腕部、手指放射痛,且其范圍與頸脊神經所支配的區域相一致。③頸部活動動能障礙,尤其是後伸及旋轉功能受限。④患椎棘突壓痛、椎間孔壓迫試驗及臂叢神經牽拉試驗陽性。⑤頸椎X線片顯示椎體後緣及鉤椎關節部骨質增生。
(2)椎動脈型:
增生的骨質壓迫或刺激椎動脈引起椎基底動脈痙攣和供血不足。發病率約占頸椎病的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診斷要點:①中年以上患者常由於頭頸部位改變而出現眩暈、偏頭痛、視力障礙、發音障礙、耳鳴、耳聾和猝倒者。②發病時病人頸部活動常受限,旋頸誘發試驗陽性。③ 頸椎正側位及斜位X線片顯示鉤椎關節骨質增生及患椎病理性移位。
(3)脊髓型:
多為增生的骨質及頸部椎間盤退行性變突入椎管內壓迫脊髓而引起,約佔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五十。診斷要點:①中年以上患者,有四肢麻木、酸脹、燒灼、疼痛、行走時有「踩棉花感覺」,身體重心不穩定,易摔倒。②肢體肌張力增高,肌力減弱,腱反射亢進,膝反射減弱,出現病理反射。③頸椎X線片顯示椎體後緣骨質增生,頸椎椎管狹窄,造影檢查有梗阻現象。
2、C4-5頸椎融合,C3-7椎體及鉤錐關節骨質增生,C3-4椎間盤突出,硬膜囊受壓
患者需要多注意休息,注意保護頸部,注意防寒保暖,不要受累,不要劇烈運動,患者可以使用中醫中葯的方法進行治療。祝早日康復!
3、關於骨質增生
骨質增生,又稱增生性關節炎,中醫稱「骨痹」百、「骨痛」,是常見的慢性關節病。
發生本病的外因度多為跌打骨折,整復不良或膝足畸形,脊柱側彎等因素。內因是風寒濕邪,阻塞經絡,肝腎虧知虛,氣滯血瘀所致。
骨質增生不危及生命,但病程道甚長,痛苦連綿,民間不乏治癒良方。
1:葯物療法
處方:白芨12克,炮山甲、土鱉版蟲各5克,紅花3克,蜂蜜、米醋各15克
用法:葯研細末,密醋調和、外敷患處、塑料紙覆蓋,膠布固權定,3天換葯1次,敷葯5次間歇7天
療效:敷葯5次見
4、頸椎及鉤椎關節骨質增生硬化如何治療?
您的病情已經了解,建議:點擊此處參考我的文章
《頭暈一定是頸椎病嗎?》目前回症狀不一定與頸答椎有關,請看神經內科。北醫三院頸椎頭暈專家
孫宇主任您的病情已經了解,建議:點擊此處參考我的文章
《頸椎病
腰肌勞損
早期腰椎間盤突出「不用治療」?》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骨科-姜亮主任醫師
5、C4-6椎體後緣及鉤椎關節骨質增生、變尖 本來頭不疼被醫生用扳了頭部治療後就整天偏頭痛了,這樣了,恨死了!
您好!頸椎骨質增生主要與年齡、勞損、外傷、姿勢不正確等有直接的關系。頸椎骨質增生多發生在第四到六節,以第五節的發病率最高,各部位增生率以鉤突、椎體上下緣和關節突出最多。其症狀主要表現為頸椎局部疼痛,脖子僵硬,活動受限及上肢沉重、無力、手指麻木或頭暈惡心,視物模糊、失眠健忘、胸悶、精神煩躁等。此病屬於無菌性炎症,一般的消炎葯不起作用,治療可以採用中醫外敷
日常生活中需注意保健:不要伏案時間過長,不要睡高枕,經常活動頸部;祝早日康復!
6、椎體邊緣見骨質增生鉤椎關節增生硬化椎間隙無變窄什麼意思
你好,你所描述的症狀主要是腰椎平片檢查主要是骨質增生,症狀,但是腰疼症狀有可能和椎間盤有關,需要做CT檢查明確一下原因。
7、頸椎生理曲度變直,椎列連續,C45c56鉤椎關節及椎間關節骨質增生,變尖,其它未見異常!需要治療么
這是屬於慢性的頸椎病,這種情況注意生活方式的改變就行了,不要長時間低頭,不要卧軟床不要睡高枕。